新能源最新技术篇1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网络;有效路径

一、引言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就是由企业创新活动引发而产生的网络,即在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的总体结构。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享用技术创新成果的主体。无法分享技术创新成果的企业将在竞争中逐步边缘化,构建合理的创新合作体系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出路。现如今,技术追赶的社会化进程加剧,企业之间的联系频繁,创新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具有路径依赖的社会化过程。技术创新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进行技术创新的平台。

企业如何有效构建技术创新网络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国内外均已经出现了成功的技术创新网络,随着我国的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企业在参与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方面应当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方法。

本文研究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有效路径,旨在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来体现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构建方面的行为方式,为企业在自身创新体系的建设上提供一个可靠的流程参考经验。

二、文献回顾

随着非线性创新理论在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过程的复杂性。由于创新过程的多层次、多环节及多参与主体的交互作用,创新体系的建设单靠人为的构造已不可能。学者们寻找突破创新的缺口开始从创新体系的结构上面着手。

技术创新网络是创新结构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这个议题最早是由Freeman提出来的,他指出创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这是技术创新网络理论最早的结构框架形式。在我国,盖文启是最早探讨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学者之一,他的研究基于国外的技术创新网络体系理论,把侧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理论框架角色性质明显,具象化到了企业、大学或者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及区域金融机构等五个方面。王大洲指出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发起起点是多种可能的,创新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创新起点,同时他从创新交互及反馈机制的角度指出了技术创新网络构建的六大原则。刘兰剑、司春林总结大量文献,多角度探讨了技术创新网络的定义、结构和功能。党兴华、郑登攀进一步总结和分类,探讨了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分类。最近的研究大都属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与演化课题,刘晓燕、阮平南等在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通过文献回顾,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网络理论从国家创新系统框架脱离之后,侧重点逐渐从国家政策战略层面转移到市场层面,宏观上的创新策略从国家干预角度逐步转到了市场自主合作角度,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网络核心的研究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但是,这些创新网络理论的研究或是关注创新网络作为整体发挥作用,或者侧重研究内部演化过程,他们相对的直接钻入到创新网络的非线性理论之中,对创新网络形成的过程基本上不做讨论。

三、路径解析

技术创新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由于其层次较多、环节复杂、创新主体多样,创新价值实现的任一过程都可能出现创新,因此技术创新网络的实现是多路径的。本文力图从多路径的技术创新网络实现方式中找到一种概括性的、线性的规划方式,将创新的复杂性包容进去,构建一条有效的技术创新网络路径。

在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拥有最多最广的资源,是其他各创新主体的最终服务对象,主导或者辅助支撑着创新的环节,在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由于其他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任一环节的创新过程都可以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表达,本文选择企业作为网络构建路径的起点,规划技术创新网络的复杂性交互。

创新主体之间的交互是基于两个平台的建设。一是技术创新网络外在表现出来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勾连,如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正式或者非正式关系、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外在表现出来的结构平台的建设。二是技术创新网络的内部学习消化模式,创新主体通过学习来消化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个平台来创造知识,这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内在表现出来的学习平台的建设。这两个平台的建设是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建设上利用资源和创造知识的基本途径。

(一)结构平台建设

企业的创新活动过程,既有技术性的创造活动又有非技术性的要素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结构平台的建设来协调这两个过程,通过网状形式的结构建设达到创新的目标。结构平台的建设实质是企业联接各创新主体,表现是企业网形式。许多学者通过明确的角色安排来表现结构平台的建设。资源要素决定着结构平台的广度,企业通过网络整体的资源欠缺状况来发掘拥有相关资源的创新主体。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结构平台建设表现为挖掘的模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稀缺资源促使企业发掘合作伙伴,通过挖掘来追求技术进步或弥补非技术要素影响,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的正式或非正式关系的结合。结构平台的建设代表着创新网络的价值取向问题,通过小单元的连接构成系统的雏形,是在创新利润的驱使下成本合理的结构补偿形式。

(二)学习平台建设

创新过程的本质是学习,创新主体之间内部交流方式属于共享式的学习。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是在合作交流基础上的知识共享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关系到企业知识总量的变化,决定着创新的方向,是一种螺旋上升的重构学习模式。学习平台能够提供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上所有的显性知识,创新主体通过学习来重新构造自身的知识体系,知识总量增长的同时,创新主体自身的知识更加靠近创新的方向。所以,创新主体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者,也是技术的改造者。在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内,任何创新主体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体系做出贡献,螺旋上升式的知识改造平台使得成员之间的学习机制不仅仅是复制,还有重构。

技术创新网络内的知识学习是从简单到复杂,然后高层次利用,新技术往往是创新合作关系的凝聚点,新技术的出现必然引起创新网络内的学习效应。技术在创新网络内的流转也是在不断进化,新技术采用的越多,被开发和改进的就越多。同时,技术创新网络在结构上扩张,新加入的创新主体成为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相互学习的对象增加,知识总量也相应增加,这会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

四、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运转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终极目标是把概念化的商品通过技术转化为产品,并攫取商业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构建网络的组织机构是实体形式的,而它们之间的联系构成的存在形式则是虚拟形式的“网络”。包容创新的复杂性,把技术创新简化成线性模式,它的构建过程的脉络就如同蛛网结网过程:商业概念和技术源头构成网络的起点,靠吸收和网络嵌入方式进行联接,企业之间的联系构成网络的线条脉络。具体来讲,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不仅涉及到网络的具体组建流程,还涉及运转方式。

(一)组建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组建流程是从源头开始,慢慢进行扩散,最终丰富稳定。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源头是成型的商品概念,通过初始的技术来进行组建。由概念到商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开始组建网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最初始的技术准备成熟――概念商品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时机已经形成,初始的技术成果是组建流程的起点。但是,作为最初始的技术有着不安定的因素存在,技术的成熟需要不断结合来实现,这就要求网络通过吸收成员来满足资源需求,网络的拓展过程随之而来。这种需求涉及市场上多方面的资源,这个过程伴随着网络成员之间的频繁联系与繁复管理,同时,还要面对失败的风险。

在网络化的过程中,各种市场要素之间的相互支撑尤为重要,例如技术和资金之间的支撑,资金与劳动力的支撑等,互补的资源是创新成功的关键。只有经历了最终的磨合,创新产品才能规模化生产、投入市场、获取商业利益。

(二)运转过程

相对地,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过程的运转过程主要是偏好选择和创新空间扩散的问题。

网络的选择过程十分复杂,但是从创新环境发展的角度上还是有迹可循的。技术创新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在环境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分别是创新主体成员的融合和解散,系统在稳定的运转中发展壮大。主体成员融合的原因是创新主体需要的资源能够被提供,随着网络在资源上得到丰富,它的偏好就有了自我意识,选择成员的目的性更加明确,随机性减弱;同时,在偏好选择形成的过程中,之前无意识形成的网络,会随着资源状态的改变,或者保留,或者清除。这种偏好特性保证了系统的螺旋状上升式的发展。

创新空间的拓展支持着技术创新的持续进行,支持着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创新体系的建设。在技术创新网络中,随着网络结合的成员越多,创新空间就越大。但是,随着产品概念结合技术的成熟度提高,技术发展的可塑性就越低。创新空间的改变牵涉到技术创新网络创新体系中合作规则的变化,合作形式多样化是技术创新网络的高级追求。

五、陷阱突破

创新总是希望力图打破现有技术的平衡,随着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演化,经常会陷入陷阱之中,这阻碍了技术创新网络进一步发展。

网络的延伸性会带来创新活动链条增加,信息的递增收益使得不同创新主体对技术的理解出现“势能差”,对技术理解能力高的就容易主导整个技术创新网络,对技术理解能力低的就容易脱离技术创新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势能低的企业越来越多,网络会出现停滞不前或者萎缩。

由于技术的相互关联性,与新技术相关的新技术会得到开发,形成技术同盟,这造成了新的技术壁垒,阻碍具有突破性质的技术的引进,技术创新网络的扩张受到影响。

网络自身有着很强的自适应机制,通过网络治理的方式来规划和治理是重要突破口。

六、框架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总结出如图1所示的框架。

新能源最新技术篇2

一、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内一个独特而又重要的创新资源体系

1.大学是吸纳教育科技资源的创新主体。从本质上来说,世界各国设立和支持公立大学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把大学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创新主体;二是把教育和科学研究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性公共投资领域,着力培育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资源优势。随着我国教育、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拥有了众多的学科、先进的基础实验设施,聚集了优质、丰富的创新资源;大学同时也是科技精英人才培养和聚集的高地,是国家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最重要的人才库。

2.大学是供给资源的创新主体。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点,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活跃的教育、学术组织,通过吸引优秀的学生、科技人才,在科学的前沿开展科学研究,创造了大量的新知识、新技术,培养了各层次的高等教育人才,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大学所创造的产品”,包括前沿科学知识、高新技术成果、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及包括大学文化在内的文化资源,本质上都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资源。因此,大学的产品输出,本质上是创新资源的供给。这使得大学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创新资源体系之一。

二、大学资源能力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把大学作为一个创新资源体系,就涉及到了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资源能力建设的问题。

1.大学教育科技创新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从创新系统的角度,大学教育科技创新的资源能力建设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创新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大学的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最终体现在其所创造的产品成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所需的知识、技术、人才和文化资源。大学所提供的能否满足外界的需要,是创新资源供给能力的体现,也是大学与社会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体现。而且只有资源的供给是有效的、与社会需求相匹配,大学才能有更强的吸纳社会创新资源的能力。

(2)创新资源的强势吸纳能力。从扩大再生产”的角度看,大学也需要社会优质资源弥补自身资源的结构缺陷,建立最大范围的宏观资源体系,提升创新的效益。创新能力强的大学,在资源竞争和配置中可以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优质创新资源。对创新资源的吸纳能力是大学办学能力的根本体现,关系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能力。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大学要发挥创新资源的优势并实现创新效益的最大化,最终取决于资源的组织方式和配置机制。建立科学的体制、高效的机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加体现出制度和体制的效率,从而具有显著不同的产出效益。大学在增加教育、科技资源的总量同时,必须认识到内部的资源组织和配置方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2.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要求大学必须具备较强的资源能力。创新体系内各创新主体由于分工的不同,拥有不同的创新资源。这些资源互补、集成才能实现创新体系的整体创新效益。从创新体系建设角度,创新所需要的资源的质量和配置具有全局性,其中大学创新资源的强势吸纳和有效供给能力,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内创新要素流动和全社会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保证。由于大学的创新产品”本质上是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创新资源,大学对技术创新所需资源的有效供给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着技术创新。因此,大学的资源能力建设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效益提高的关键环节,也是建立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机制保证,对于提升国家和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大学的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实现,要求大学必须加强资源能力建设。

(1)大学自身发展对创新资源能力建设的要求。一是资源总量的保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面临着教育、科技创新资源紧张的问题。在教育资源方面,政府是投资主体,但并不能包办高等教育;在科技资源方面,企业是投资主体。大学必须具有较强的吸纳创新资源的能力,除了政府的投入之外,必须吸纳更多的非政府资源。能否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在保持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保证教育质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提高办学能力,是大学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二是资源效益的提升。大学有限的教育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作为一个体制化的社会系统,大学创新资源的总体配置存在着因行政体制以及因人力组织方式、学科布局、学术组织设置、基地建设等形成的分散,也存在着因制度、管理等因素形成的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和资源浪费现象。在教育创新方面,如何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以补充教育资源的不足,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是大学办学体制的重要课题。在科技创新方面,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从大学获取科技成果能力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大学所应发挥的科技创新效益没有得到根本的体现。三是资源结构的完善。大学的资源体系存在着结构性缺陷,特别是缺乏来自市场和产业前沿的信息及充足的研究开发资金。企业拥有丰富、优质、独特的技术创新资源,特别是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企业的工程技术人才、技术开发和实验设备、市场和技术信息正为大学所欠缺。

(2)大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资源能力建设的要求。由于大学自身资源体系的特点以及其在创新体系内的角色分工,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必须通过教育和科学研究,形成较强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否则,大学就失去了办学的意义和存在价值,也难以吸纳和利用社会创新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办学质量就会产生严重的资源危机。

三、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的资源能力建设

1.研究型大学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内重要的创新主体。一是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知识创新的源头、知识传播与应用的重要基地。二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型大学在技术创新方面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大量介入并将更大程度地介入技术创新过程;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愈来愈依赖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研究型大学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强化。三是研究型大学作为一个层次完备的高等教育机构,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主体。四是研究型大学是先进文化辐射和传播的重要源头,对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支撑作用。这些都是研究型大学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和着眼点。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创新的资源能力建设,就是整合和开发资源优势,建立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机制,构建创新资源有效供给和强势吸纳的能力体系,提高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p#分页标题#e#

2.研究型大学要把资源能力建设作为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更多地从资源能力建设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自身社会功能的实现和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从而增强自身作为创新主体的意识、能力和优势。资源能力建设涉及到大学的办学体制、制度建设以及大学的人事制度、科技管理、教育教学、资产管理等多个层面。二是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位置,加强教育资源与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成,着力促进教育与科技的结合。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是研究型大学的优势之一,从整个创新体系来说,科学技术的水平取决于教育的质量;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教育教学的创新对于科技创新具有基础性作用。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首先必须为人才培养服务,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要能为创新人才培养发挥最大的资源效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研究型大学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用于教育教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区域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保证。三是要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加强内、外部资源的集成,着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研究型大学要把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基本战略,以自身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与区域内各创新主体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合作,特别注意充分利用企业优质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产业和市场资源,建立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供求匹配机制,提高自身的有效供给。

新能源最新技术篇3

关键词: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15-03

一、技术创新内涵界定

创新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中。熊彼特在1912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这一概念,他提出创新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生产函数或者供给函数的变化。创新既包括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辟新市场,也包括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和实现新的产业组织等。上世纪80年代曼斯费尔德(Mansfield)对技术创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义,他认为“一项发明,当它被首次应用时,可以被称为技术创新”。这一定义也为后来许多学者认可并采用。弗里曼(Freeman)对技术创新作了更全面的定义,他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

在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学者对于技术创新定义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与理解,本文认为技术创新定义是满足企业家追求利润的目的,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原动力,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产生新成果并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

二、循环经济分析

(一)循环经济内涵界定

学术界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义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定义是在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核心为物质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狭义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完全颠覆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高消耗、高排放、重污染”及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最大化。广义的循环经济在狭义循环经济基础之上又有了一个提升,关注角度与层次都有所扩大,广义的循环经济关注的不再仅仅是经济领域,而是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系统性、整体性的关注。其所研究的问题是着眼于整体大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配合,借助于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等,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循环经济的内涵界定为循环经济是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范畴,它突破了经济领域,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和技术等多种要素,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依靠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等手段构建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

(二)循环经济特征分析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系统性更强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仅仅考虑经济领域,而不考虑社会、环境、资源等方面,并有意识地将其排除在外。循环经济以整体性、系统性观点看问题,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求经济活动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协调统一,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全面、健康发展。

2.消费观念更先进

传统经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不可避免导致资源过渡消耗、环境过渡污染、消费者消费无节制。而循环经济提倡适度消费的观念,是将消费理念融合到环境保护意识当中,倡导人们在消费中,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对产品进行有限消费,即适度消费。

3.生产观念更新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生产方式、要素投入方式以及两者的结合方面有更新的要求,对于管理理念、生产技术等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经济“黑色生产”“褐色生产”的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方式,转而寻求经济与生态的同步发展。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

“物质循环使用、能量梯级利用、环境污染减少”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其目标在资源有限投入的情况下实现其使用效率的大幅提升,这要求生产单位不仅在单个生产环节上进行资源把控、技术提升,更要在整个生产链中进行资源整合利用,推进物质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促使人类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最终带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循环经济的这些理念和发展目标被精辟地概括为“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ing)

减量化原则作为循环经济的第一原则,遵循“适度消费”的指导思想,这要求生产单位在生产活动开始之前就要对资源(能源、水、土地、材料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通过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创新与提升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实现以资源能源的“低消耗”换取最终物质的“高产出”,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再利用原则(Reusing)

再利用原则针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强调通过技术手段的提升、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其利用效率。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实现:通过技术手段的革新提升产品的质量进而使产品多次使用,通过研究产品的功能改进实现产品的多级使用,最终实现“一物多用”。假设产品使用寿命拉长一倍,那么相当于资源流动速度减缓一半,进而因资源消耗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就会减少一倍,最终可使经济活动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对产品资源的集约使用,将产品的利用达到某种规模效应,以此来减少因分散使用导致的资源浪费。

3.再循环原则(Recycling)

再循环原则关注的是生产过程的末端治理,通过对回收利用系统的升级、改进和合理使用实现“变废为宝”,即指对生产初始端、过程端、末端以及消费领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并通过回收技术达到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最终再次投入生产,推动资源循环的良性运转。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可以实现资源化,资源化可分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两者区别在于回收后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后以哪种形式投入生产,生产的产品与原来产品是否一致。相同、相仿的既为原级资源化,否则为次级资源化。

三、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

(一)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

人类发展史都与技术的革新如影随形,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快速前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科技手段的一次次提升,人类向大自然的索取也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资源的无节制消耗向大自然排放的废弃物也随之增多。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就是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粮食危机、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无一例外都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近几年,面对日益凸显的问题,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方式,由此引发的生态伦理观也发生了变化,实现由“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伦理”的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技术的提升使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其不可持续性发展。人类认识到这一严重问题的同时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仍需技术创新来实现。正是在这种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开辟了循环经济之路。因此,循环经济的诞生是人类技术创新不断进步的结果,技术创新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先导。

(二)技术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并非促使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其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环节便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可以创造适合社会需要的新产品进而成功地占领市场,创造最终的商业价值。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科技问题,亦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是涉及多领域、多环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生产、市场拓展等创新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将科学技术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结合,使得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连接,形成促使科技进步与经济相关联,进一步升华,引发质的变化,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技术创新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循环经济既然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那么技术创新必然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技术创新专家认为,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的四重效应,具体为:一是原始创新的能动效应;二是模仿创新的扩张效应;三是后续创新的持续效应;四是结构优化的集成效应。这四重效应的综合使得生产界产出新的成果,转化为了新的生产力,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导致四重效应不断叠加为创新产出提供源动力,并被大量引致到下一轮的生产中,如此循环往复,实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的、持久的推力作用。

由于循环经济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简单发展,还涉及到资源、社会、环境等各方面,是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是单方面的简单线性发展,而是一项包含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等要素非线性的发展过程,技术创新作用于此,必将产生综合性的作用机理。

传统线性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函数为:I=P×a×T1

其中,I表示传统经济对环境的综合影响;P表示本区域人口数;A表示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用GDP衡量;T1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所利用的技术。而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影响函数为:I=(P×A)÷T2

其中,I表示循环经济对环境的综合影响;T2表示循环经济背景下所需的技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对比两公式中T对I的作用函数,不难发现,在只考虑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时,传统经济下技术越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越大,而循环经济背景下,技术创新成果产出越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小。因为在循环经济下,通过技术创新四重效应的组合发挥,引发生产技术的改进、工艺流程的再造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技术创新是实现循环经济途径

技术创新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生态环境改良三条途径,具体如下:

1.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技术创新产生了许多新能源品种,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不可再生资源,大大丰富了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为人类遇到的能源危机的解决提供了途径。依靠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改造、挖掘技术潜力,是扭转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浪费严重局面的重要手段,亦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面对资源约束的情况,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实现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

2.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每一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优化都与技术创新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创新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产业结构的升级主要体现在高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传统技术得到适当的更替和改造。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可通过技术创新创造适合需要的新产品进而改变需求结构、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间自由流动与关联、改变贸易结构来共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技术创新可改善生态环境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对原有传统经济发展的颠覆性变革,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社会、资源、环境的多重需要,强调应在保证资源储备和环境负荷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增长,这就要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要实现这一变革就必须要技术创新的为基础。通过技术的不断开发,资源消耗减量化技术、能源、产品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绿色设计技术、污染治理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均成为建设循环经济的技术依托。通过各种技术的多样化组合运用,将会对生态环境实现最大限度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武宁.山西省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影响研究[D].山西理工大学,2015.

[2]高国生.江苏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对策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

[3]罗晓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基于重庆市中小企业调查[D].2015.

作者简介:

新能源最新技术篇4

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2年)》(下称“《规划》”)。该规划明确:未来中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为纯电动,行业当前需要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和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国内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此时正值第十二届北京国际车展开幕前夕。

据此中长期规划,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市场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2年超过500万辆。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至每6.9升/100公里,到2022年降至5.0升100公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历经数年反复修订,时至今日尚没有配套细则。

没有领先优势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研发上实现‘弯道超车’,可能成为一句空话。”《财经国家周刊》记者4月7日出席的某专门研讨会中,有业内专家这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由于跨国巨头垄断关键核心技术,在传统汽车领域,自主品牌与外企存在“起码20年”的技术代差;而在新能源领域,原本“我们还掌握着稀土原材料,在永磁电机研究上稍微领先。但发展新能源汽车,这20年来全行业喊得多,做得少,国际巨头现在已经在电池、电机、电控的核心研发上全面完成了对自主品牌的技术超越,自主品牌再没有任何领先优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组数据也能印证这一观点。

据统计:在新能源过渡技术最为成熟的混合动力领域,美国混合动力汽车的保有量突破200万辆(通用雪佛兰Vlot的混动技术就相当领先),日本丰田Prius混合动力轿车的全球总销量也已经突破300万辆。而在中国,截止到2011年年底,混合动力汽车国内共生产8368辆(其中,纯电动车5655辆、混合动力2713辆),实现销售8159辆(其中纯电动5579辆、混合动力车2580辆)。以新能源技术最为成熟和领先的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为例,其单月销量不足100台。

“日本和美国的跨国车企早就推出了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欧洲虽然起步晚,但也发展迅速。”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科技部863计划电动车专项总体组专家许敏教授说,我国从第九个五年计划就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进行专门立项,时至今日,进展缓慢,从混合动力最终实现向纯电动过渡的大批量生产至今遥遥无期。

“这就造成了当初全球同步起跑,到现在我们却全面落后的局面。特别是电控领域,我们是真正的技术空白。”根据许敏的观察,在国内汽车市场近10年(2000年~2010年)“井喷”期间,只追求规模,却忽视了技术、品质和品牌的根本提升,使得自主品牌在传统和新能源两个领域都丧失了绝好的发展机遇。

“以后竞争环境和市场成熟度将为自主品牌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自主品牌未来出路在哪里?”许敏问,如果新能源不能救中国汽车产业,在遭遇“市场换技术”之后,难道未来我们还要“市场换新能源”吗?

外资“弯道超车”策

4月23日,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车展开幕当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展场实地观察后发现,本届北京车展共展出车辆1125辆,全球首发车型120辆,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型36辆,亚洲首发车35辆,概念车74辆,新能源汽车88辆。

新能源车参展规模虽然略低于去年,但由于在最关键的电池能量密度和一致性上,全球没有获得明显的技术突破,因此,掌握混合动力优势的跨国巨头针对中国市场基本都采取“混动领先,电动跟进”的策略。

据《财经国家周刊》了解,在欧洲由德国汽车企业和菲亚特、雷诺等主导的“欧洲汽车产业联盟”已经明确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混合动力仍将是他们产业化的最重要着力点。

4月7日,瑞士德锂龙电动汽车公司总裁薄赫特也向《财经国家周刊》透露:“大众、奔驰和宝马曾联合向默克尔政府提交报告,明确在2025年之前,他们无意也无力向市场大规模推广纯电动车。”

“Prius和Vlot早已在日美实现几十万上百万辆规模的量产。现在他们针对中国的策略非常务实。即跟进中国政策、紧盯自主品牌的技术研发路径和突破程度,以此准确把握中国市场的未来前景和需求。”

4月23日,两位不愿具名的资深技术专家向《财经国家周刊》表示,由于谁也不能确定,未来20年车用电池能否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现在仅仅是汽油的1/100,这是其续航里程短的根本原因),而中国市场无疑又是未来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因此,牢牢掌握着传统内燃机等核心技术,且在混合动力技术和规模化推广上已经领先中国的跨国巨头们。

“只要在纯电动领域实施技术跟进,防止自主品牌有效拉开彼此间的技术差距,那么未来中国纯电动车市场一旦开启需求,或电池技术突然实现了技术突破,他们即可在一瞬间发力,实现全面对自主品牌的‘弯道超车’,并以性价比优势围剿自主新能源车。”

而反观国内自主新能源车基础技术的发展,则隐忧不少。

4月16日,业内专家崔东树撰文提醒,新能源是个大饼,发展自主新能源车,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突破,但“这一块在国内目前做得并不好。”

根据崔东树的分析,从“十五”末到“十一五”,我国虽然先后建立了“三纵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科技部后来也启动了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并组织国内上百家产学研单位进行了大规模、有计划、高强度的电动汽车技术攻关,完成了前期的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但后期在“产业政策与科研体系的协同突破上”,非常不理想。

由于自主企业目前集体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研发实力不足,如果科研院所继续闷声“自娱自乐”搞项目,产业协同难以解决,单纯寄希望于整车企业未来在做好传统汽车节能的同时,又搞好新能源车,无疑是对自主品牌的变相捧杀。

自主脱困探索

但现在决不能轻言放弃。

“发现我们的真实情况后,企业现在要做的就是正视差距,进行调整,有所作为。”4月7日,浙江众泰汽车董事长吴建中说。

4月23日,由比亚迪提供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奔驰提供整车整合技术而诞生的国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品牌的腾势(Benza)B级车亮相北京车展,这一中外合作的民间创新模式,被业内人士给予相对正面的评价。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当日在与比亚迪高层对话时也了解到,原本整重2.3吨其中0.7吨为车载电池的比亚迪最长续航里程电动车(最长续航里程400公里),由于技术进步,现今整车自重已经与同级别的传统内燃机整车自重(1.6吨)越来越接近。

新能源最新技术篇5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对策

一、引言

资源型企业是指在其产品成本构成中以自然资源为主体,或其生产要素的构成中自然资源占核心地位,并通过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来实现生产。对于资源型企业而言,其最主要的特征就表现在于对于自然资源的强烈性依赖,因而资源型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与其他制造企业有着较为不同的差异,其主要表现是以占有资源量多少为核心竞争力。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资源消费量也在不断的上升,这就使得全球资源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为了实现我国资源型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大力提升我国资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应用创新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取新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新的生产方式方法,开发和生产新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提供新的更为高效的服务,占据更多的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为了能更好的提升我国资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必然需要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

二、目前我国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型企业对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随着全球性资源的短缺使得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大力提升我国资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是迫在眉睫,因此需要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1、普遍缺少技术创新的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企业普遍过于看重企业的眼前利益,严重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危机意识。由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于技术创新的认识不够,加上企业高层管理者技术创新意识薄弱,使得我国资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尽管个别企业意识到技术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资金、人才及其他因素的限制,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升。

2、技术创新及研发投入不足

高新技术向来就是在资本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产业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通常按照国际惯例,技术开发资金仅占到其销售额1%的企业很难生存下去,占到2.6%的企业而言尚可以维持,而只有占到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但由于技术创新的费用过高且偿还期限过长,从而使得绝大多数资源型企业缺少增加技术创新及研发投入的能力。

3、缺少技术创新人才

人才是资源型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最根本要素,由于企业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致使企业内缺乏大量高素质的技术研发创新人员。据统计,我国的科技力量布局严重失衡,其中有2/3以上的技术研发力量在企业以外,而剩下的科技力量又往往集中在个别大型企业集团中,由于缺乏技术研发创新人才的大力支持,必然严重影响我国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

4、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次创新能力较差

技术创新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他们的企业不仅仅重视技术创新,同时也特别鼓励和支持他们对于技术的再创新。例如日本,在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依靠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生产出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进而迅速占领了低级市场。到了70年代以后,日本积极推行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这一国策,使得日本迅速跃居成为世界级的发明创新大国。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由于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与此同时存有较大的风险,并且市场前景无法保证,他们往往采用短期化的行为方式,通过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国外较为成熟的专利技术进行相应的生产。再加上对于引进的新技术缺乏有效的吸收消化,造成较低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得我国引进技术的经济效益无法快速增长。

三、加强我国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应采取的对策

1、高度树立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命的理念

意识能指导实践的开展,企业没有创新的理念就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力,最终企业也将必然被市场所淘汰。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性的资源短缺问题显得尤为严重,为了能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得更为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就必然要求我国资源型企业树立技术创新的理念,转变传统经营方式,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重心,始终坚持把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作为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基石。

2、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中,对于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应尽可能的成立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与高校及其他科研单位的合作,将企业所能掌握的资金、人才、信息以及研发设计等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整合,使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于此同时加强对于引进技术的创新利用,不断增强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经费投入是技术创新及研发的基本保障,为了能更为有效的保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作为企业要不断的加大对相应技术创新项目及研发所需经费的投入,为顺利实现我国资源型企业的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3、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技术创新较为发达的国家里,“产学研”合作开发已经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创新模式。高素质的人才市企业顺利实现技术创新的保证,为此要加强企业与学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重视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培养大批技术型人才,于此同时企业要建立一整套有关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何评价的机制,提高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为保障我国资源型企业顺利实现技术创新做好人才储备。

四、结论

从本论文的分析中可知,对于我国资源型企业而言,选择技术创新是其实现自身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仅要重视自身研发创新体系的构建,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对于外来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以实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大力提升我国资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茶娜,郭晓川.资源型企业的资源特点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

新能源最新技术篇6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及方法,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管理防范措施,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提供借鉴。

一、前言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技术创新与进步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企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高新技术企业也就应运而生。高新技术企业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的产业,它是知识经济的标志。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是智力密集型企业,因此,人力资本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人力资本是其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增值的源泉,而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收益与风险并存,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就是尽量减少或规避其所存在的风险。

美国经济学家帕纳斯在界定人力资源时,对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了严格区分:“资源一词的定义强调其作为手段的性质:即某种可加以利用,提供资助或满足需要的东西。因此,正如自然资源指的是那些可用来满足我们需要的诸如森林、矿山等自然界的馈赠一样,人力资源指的是其生产性贡献,也能满足这种需要的人。两者的重大差异之处在于,就人力资源而言,同样的个体人,既是生产的承担者,又是生产的目的,即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他们的福利和增补。”人力是人的劳动能力,人力的使用过程就是劳动。它主要是指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服务的劳动者。

二、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以知识型员工为主体。知识型员工是“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和信息工作的人”。知识型员工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智慧给产品带来附加值,他们有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比较高的素质,他们比较注重自主性和创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成果难以准确度量。高科技产品是高智力产品,往往是团队人员集体努力的结果,因此,考核个人的业绩比较困难。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征:(1)具有强的成就欲望和成功动力;(2)愿意冒险并对不确定有高的容忍性;(3)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比较低,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高。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所受的教育程度比传统制造业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文件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大专学历以上员要占从业人员的比率30%以上。而制造业这个比率在10%左右。

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型员的职业承诺高于组织承诺。组织承诺是个人对特定组织的认同感和参与感的相对强度,由感情承诺、连续承诺和规范承诺三个因素组成的。职业承诺是个人对特定职业的认同感和参与感的相对强度。康锦江等(2004)提出,知识员工由于具有特殊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容易获得外部信息,造成他们比较倾向于劳动力市场公司内部化,容易将公司内部的报酬水平和外部劳动力报酬水平比较,比较的结果影响他们的组织承诺和职业承诺。

三、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一)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引进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完全靠自己来培养一支符合竞争需要的人才队伍,即使在财力、物力上做得到,时间上也是不容许的。因此,面临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高新技术企业应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存量的同时,积极大胆地实施人才引进战略。通过人力资源增量的调整,优化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从而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不同于一般传统企业的人力资源,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指具备高智商,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正是由于这一特殊性,使高新技术企业谋求和网罗人才具有较高的难度。在人力资源的引进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设法招聘到适合本企业的高级人才,同时也应加大开发利用“外脑”的力度。“外脑”引进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使后者具有商用价值和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和双赢合作的目标;也可以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服务于企业,使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理念能跟上世界最新发展趋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

(二)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培训

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资本,是公司创造财富的源泉。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广大员工素质的提高。对高层人员,企业培训目标应该是将其培养成综合素质强、职业化程度高的高级经理人。重点培养领导驾御全局的能力(如战略规划能力、领导艺术)、帮助公司快速增长的能力(如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对中层经理,培训目标是培养成有较强团队管理技术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的经理人。重点培养其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基本管理技能等。对普通员工,培训目的是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业务专长突出、工作高效的专才。在培训方式上,对高层员工,以外训为主,以内训为辅;对中层及以下员工,以内训为主,以外训为辅。公司可以从外部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在业内被广泛认可的资深人士担任特别顾问,在企业内讲授一些课程,并对重点员工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跟踪辅导。企业应注重发展内部培训讲师队伍,鼓励员工创新、知识分享,以激发员工的成就感。

(三)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激励

高新技术企业是一种智力密集型的企业,这一特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的激励,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在高风险、高竞争的环境中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期望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即报酬期望、成就期望、机会期望、工作期望等,因此,应采取多元复合性激励措施。

四、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是企业管理的主要风险之一,其成因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性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特性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人的心理及生理的复杂性;(2)人力资源的能动性;(3)人力资源的动态性;(4)人力资源的流动性;(5)人力资源的时效性;(6)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复杂性。

(二)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来自于人力资源管理各个阶段,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人事风险、工作分析风险、招聘风险、绩效管理风险、薪酬管理风险、培训管理风险、员工关系管理风险和跨文化管理风险等。下面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特征,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

1.企业招聘的风险主要包括:招聘成本的回报风险、招聘渠道的选取风险、人才辨别的测评风险等。企业在招聘员工中的种种风险,都会为企业在今后的运作管理中带来无穷无尽的危机,而这些风险的产生都是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技能造成的。

2.企业培训的风险,企业要想吸引和保持住优秀员工,尤其是那些起到关键作用的核心员工,就必须进行培训。培训对企业而言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任何投资在带来收益的同时,都存在一定风险,培训也不例外。培训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几种:人才流失的风险、培养竞争对手的风险、专业技术保密难度增大的风险、培训收益风险。

3.企业人事变动风险。企业人事变动包括岗位轮换、员工职位的升降以及人员的辞职及辞退等。企业如果做出不恰当的人事变动决策,则会在很多方面给企业造成损失,形成人事变动风险。

五、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上述诸多风险,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以防止风险的发生或者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一)高新技术企业招聘风险的防范措施

1.做好工作分析;

2.做好应聘人员的测评工作;

3.采用多种渠道招募人才;

4.以最快的速度给应聘者以回复。

(二)高新技术企业培训风险的防范措施

企业对员工培训的目的,是希望提高员工知识技能,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企业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培训结果不偏离培训目标,减少培训风险的产生。相应的措施有以下几点:(1)进行培训需求分析;(2)制定与实施培训计划,做好培训的转化工作;(3)做好培训评估工作,完善人才档案制度;(4)建立完善的企业培训制度,改变培训不规范的现象;(5)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三)高新技术企业人事变动风险的防范措施

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人事变动风险的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管理策略,将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主要有:(1)树立企业与员工是合作伙伴关系的理念;(2)营造一个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环境;(3)招聘与组织相适配的员工,并配合以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4)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帮助员工自主进行职业生涯管理;(5)加强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做好人才备份工作;(6)实施内部流动制度,建立工作分担机制;(7)建立人才约束机制,完善企业保障体系。

六、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企业迅猛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高新技术企业有许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征,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先驱。高新技术企业以知识型员工为主体,人力资源是最关键的资源。只有采取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才能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尽量减少风险的发生,以达到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田毅.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J].企业活力,2002,(7).

[2]王爱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新能源最新技术篇7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4―0126―02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经济发展和建设取得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却伴随着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国家不断倡导节能环保工作,建筑行业也积极相响应国家号召,在保证施工建设正常进行的基础之上,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积极以应用节能环保为核心的施工技术,从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资源过渡消耗和浪费的现象。这种技术改进不但能够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足高效发展。

1绿色施工技术

1.1什么是绿色施工技术

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工程建设安全正常建设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的,这就是绿色施工。而在施工中一切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施工技术都可以被称之为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项目建设中管理人员需要落实施工中的相关条例和准则。

1.2绿色施工技术的实际意义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一项建筑工程的可持续性。传统施工建设只是一味的要求建设目的和施工进度,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忽略不计。但是应该认识到,施工建设中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污染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后期的建设发展,并且造成了我国建筑资源严重消耗。而当前绿色施工技术的使用不但保障了施工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施工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建设氛围。这一举措不仅能够缓解人口密集,资源短缺的问题,而在推动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缓解社会压力方面功不可没。

2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2.1技术创新永远是绿色施工的生命

绿色施工主要是依靠当前不断发展创新的施工建筑技术,只有保证绿色施工技术创新才能保证施工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绿色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在施工建设中发现当前绿色施工技术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改进和创新。

2.2对绿色施工技术创新的思考

首先,绿色创新施工技术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施工单位在使用绿色施工技术的时候要对该项技术进行科学化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其次,积极学习《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动技术创新。要对管理企业和施工单位积极推荐绿色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该项技术,并且对该项技术的使用进行科学化管理,保证该项技术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益;再次,要大力发展Qc活动。QC活动能够调动技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后,技术研发实行标准化,精细化,这也是绿色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部分。

3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1)合理规划使用土地。我国土地面积很广,但是人均土地面积占有却很低,因此要在施工建设中对土地资源的适应合理规划。首先,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划分,划分出生产建设区、机械设备存放区和办公区三大类,然后再优化细化划分方案。其次,要对施工中的管线分布进行合理规划,对施工环境等综合因素考虑周全。

(2)节约资源,实现环境保护。当前施工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日常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对施工现鲈胍簟⑽鬯、建筑垃圾等处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和管控。在保护环境方面,施工单位可以采取设置护栏等方法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设计施工地水资源循环利用。在施工地,有些水资源可以实现二次使用,比如冲洗泥沙车的水可以通过沉降使用到泥沙搅拌和混泥土养护工作中。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循环使用是一方面,培养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的节水意识也是重要的工作内容。

(4)节约建筑材料。在开始施工建设之前,要对施工项目所用相关建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统计,施工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合理规划使用建材,提高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和使用率。

(5)施工现场清洁新能源利用技术。在施工中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合理布局使用太阳能这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是最为普遍的。当前风能的使用还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在这一方面的相关技术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能源利用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