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电厂运行;化学监督;质量控制

前言

为了满足国民生活和工业发展对电厂提出的新要求,电厂开发了新技术,应用了新设备,来实现电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同时,化学监督作为保障电厂能够持续无故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跟上新技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实现化学监督的创新,充分做好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相应的解决措施,监督电厂运行中的各项指标,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从而使电厂始终能够高效、稳定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电厂的化学监督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低、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差等问题,在提高化学监督管理水平上我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电厂化学监督概述和现状分析

1.1化W监督对电厂发展的重要作用

电厂安全高效的运作离不开化学监督这一重要环节,为了保障国民的日常生活能够正常的进行,需要电厂持续运行,化学监督和其他的专业技术监督一起为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保驾护航。化学监督主要是针对电厂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在水、煤、汽、燃料等方面都要保证其各项性能参数、指标保持正常,对于不稳定或者出现不正常参数的设备应该及时发现并且尽早解决,而且也要完成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评估,预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全面的解决方案,便于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立刻找到解决办法。化学监督对电厂运行中的各参数进行检查、检测、测量、评价、管理等,实现化学监督在技术和管理上的改进和提升,能够更好的为电厂的发展提供帮助,保证电厂高效率高效益投入工作中,促进我国电厂的发展。

1.2化学监督不力会引发热力设备故障问题

化学监督作为保证电厂安全可靠高效投入使用的重要保障,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电厂企业往往会认为化学问题是慢性病,不会对电厂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当电厂的运行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会找其他方面的问题,而忽略化学监督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新设备新技术引进的现在,化学监督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由化学因素引发的运行故障事故也在不断的增多,因此应该充分重视化学监督对电厂运行的重要作用,认真分析容易引发故障的化学问题,制定完善的化学监督制度,预防热力设备出现突发性事故。在化学监督中有几个因素对设备的正常运行有很大的影响,炉水低pH值可能会引起管道的腐蚀,更严重会引起锅炉爆管;汽轮机中的蒸汽散发不够及时,会引起汽轮机工作无力,降低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1.3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电厂的化学监督原本是由国家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具有一套较完善的管理制度,随着电厂新技术的引进,在2002年进行了电厂化学监督的改革,将化学监督的权利分配到电厂公司的手中,这就使得电厂的化学监督处在由传统的管理方式向新的公司自管理的模式转换中,导致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我国电厂化学监督的技术发展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面临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现状,电厂对除盐系统的环保工作不够重视,不但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会造成能源的利用率不高,降低电厂的经济效益。当前电厂中的一些电力设备也因为常年投入使用,没有得到合理的检查和维护存在腐蚀、生锈等问题,也会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加大电厂发生故障的概率,这些都是电厂的化学监督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化学监督

2.1制定科学完善的化学监督体制

化学监督对电厂的高效安全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促进电厂稳定持续的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化学监督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制定完善的化学监督体制,能够明确针对电厂中化学技术的具体操作和容易忽视出现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化学监督方案,明确技术人员的监督目的和内容。在化学监督的过程中要将化学技术的运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放在首位,提升技术人员的操作意识,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化学技术实施中涉及到水、汽、煤等的运用,对这些资源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质量符合要求再投入使用,对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密切的监督和预防,而且要做好后期的污染处理问题,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树立环保意识,控制污染和腐蚀问题,促进设备安全的投入使用。

2.2加大对化学监督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

电厂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提出的高要求,为了适应电厂的改革和发展,维护电厂的正常运行,也要实现化学监督技术的创新,加大对化学监督技术管理的重视程度,定期对化学监督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总结在前段时间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避免同样问题的出现,从而实现化学监督技术的进步,减少故障事故的发生。技术人员作为化学监督的主体,也要充分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建立专门的奖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主动的学习新技术,在操作和管理过程中严格实施,另一方面要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对新技术的要点进行详细的讲授,保证技术人员充分掌握并且能够高效的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保证电厂的安全可靠。

2.3对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保证技术工作人员公平公正的一个重要保障,将绩效考核制度与奖惩机制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使每个技术人员自愿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树立责任意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化学监督中,维护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仔细检测每个性能指标的波动范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作为电厂企业管理发展的内动力,建立专门的监督和评测机构,对技术人员的工作成效和化学技术的应用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且将评测结果与技术人员的福利挂钩,能够增强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的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促进化学监督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结束语

化学监督在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中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要加大对化学监督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化学监督管理体制,对电厂运行中的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和有效管理,预防设备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解决方案。促进化学监督新技术的引进,使化学监督能够适应电厂的发展,密切的关注电厂,减少电厂突发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树立责任意识,促进其化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总之,化学监督的有效实行,能够实现电厂运行的高效率和安全性,应该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宋广州.分析电厂锅炉设备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5,14(30):21-21.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发电厂、技术革新、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7.67文献标识码:A

一、简述电气自动技术的发展

简述电气自动化的历程,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通过智能控制、电子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与信息技术和电子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关于电气工程到应用技术学科直到发展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电机或电力等产品的不断出现从而催生了电气自动化,这样才使“自动化”一词出现。但是,因为继电器和接触器的设定来完成提前安排好的逻辑和判断功能的应用使得用机器就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来实现工作,这种设计促使了电气自动化的变革与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控制理学理论开始出现,并随着微型计算机在各种行业中逐步的推广加之微型计算机在相关控制专业上的实际应用,促使生产过程的最优化控制和管理也推动自动化进入到一个全新且自动化的新阶段。可见,电气专业的自动化技术研究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其发生质的变化,这也是因为信息处理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结果造成的。

电气自动化,是主要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一体化技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机电器技术信息等诸多领域。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也是如此。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开拓了一个供其发展的广阔舞台。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工作在我国新时期,新发展形势的指引下也必须适应我国新的发展需要,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当前,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该使之成为一个集计算机、通信、控制、电力电子及网络为一体的科学综合的系统。这样的综合系统不但可以完成对单一电厂,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实现对跨级流域、甚至梯级域的水电厂群的安全监控和安全进行。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1.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决定性影响。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主要是世界范围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从广泛上讲,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开发并利用信息的所有手段的这些技术手段,其目的主要是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用来显示多种信息等的相关支持技术的统一体。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在很大部分上取决于在电气自动化中的众多学科领域间不断的技术创新信息技术,所以其对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支配性影响。反言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同时为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创新技术给予更加科学且先进的工业基础。

2.电气自动化与物理科学理论的联系日益密切。

在20世纪后半叶,对电气工程和发电厂工业的成长起到了的重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因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的发展术和三极管的发明,促进了电气自动化与物理科学理论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和交叉,仍然是使日后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关键,而且将逐步拓宽到生物系统、微机电和光子学系统中。

3.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相关的分析方法一定会带动着主要依靠现代技术的电气自动化和设计方法的迅速发展起来。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先进的分析方法促使着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方法快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行业已经进入高精尖端的领域,因此,对高级人才的培养也十分重要。科技创新推动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同时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

三、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1.发电厂的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现场总线、以太网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被普遍的应用于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去,且已初步积累了大量的运行经验,在智能化的电气设备方面也有了较快速的发展。可以见得,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可以应用其中。这些都为应用于发电厂的电气系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对于现场总线监控的方式使发电厂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更具针对性,另外,针对不同的间隔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间隔情况进行区别性设计。

2.发电厂采取集中监控的管理方式

这种发电厂监控方式的优点是安全维护和运行方便,对于监控站的防护要求并不高,而且系统设计较容易。但是在这种集中监控的管理方式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为集中式监控的主要特点是将控制系统的各个功能同时集中到同一个处理器中进行处理,这样会使处理器所承受的任务很繁重,使处理的速度会受到影响。因为发电厂的电气设备需进入监控,随之而来就会是电缆数量增加,主机冗余的下降,投资成本加大,对于一些长距离的电缆引入的干扰也有一定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这样从一定程度上讲不利于发电厂的整合监控管理。

3.发电厂的远程监控的管理方式

对于远程监控的管理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电缆、节约材料、节省安装成本、可靠性强、组态较灵活等多方优点。但是,因为发电厂的各种现场总线的通讯速度并不算很高,而发电厂放入电气部分通讯量比较大,所以这种管理方式适合用于小系统的管理监控,而不适应于发电厂整体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我国的电力企业要想促进其管理方式的不断革新,就要进行电气自动化的技术革新,促进企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代表之一,也是现代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标志。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升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便能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在新时期下,不论是机电工程企业还是电力企业都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好、更快的发展,促使我国自动化技术的革新,为国家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军,李楠.《浅谈电气控制系统(ECS)的应用和发展》.[J].自动化博览.2004.

[2]范辉、陆学谦.《电气监控系统纳入DCS的几点体会》.[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

[3]薛葵.《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J].电力系统装备.2002.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P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253-01

引言

随着国内发电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力等能源供应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发电厂本身也向着电压等级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运行维护人员相对减少的方向发展。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监控系统已成为电厂实现经济化自动化运行的重要一步,也是电厂技术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电气监控系统(ECS)实现的关键点

1、总线协议。即总线标准,一种类型的总线,只要其总线协议一经确定,相关的关键技术与有关的设备也就被确定。就其总线协议的基本原理而言,各类总线都是一样的,都以解决双向串行数字化通信传输为基本依据。目前通过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含8种类型,如Lonworks现场总线、Profibus现场总线、FF基金会现场总线、Can.WorldFip等,每个总线协议都有一套软件、硬件的支撑,它们均能够形成系统,形成产品。

2、ECS系统的基础是数字智能现场装置。数字智能现场装置是ECS系统的硬件支撑,是基础,ECS系统执行的是自动控制装置与现场装置之间的双向数字通信现场总线信号制.如果现场装置不遵循统一的总线协议,即相关的通信规约,不具备数字通信功能,那么所谓的双向数字通信只是一句空话,也不能称之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再一点,现场总线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增加现场一级的控制功能,如果现场装置不是多功能智能化的产品,那么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也就不存在了,所谓简化系统、方便设计、利于维护等优越性也是虚的。

3、ECS系统的本质是信息处理现场化。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无论采用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还是采用现场总线,系统需要处理的信息至少是一样多的。实际上,采用现场总线后,可以从现场得到更多的信息。现场总线的信息量没有减少,甚至增加了,而传输信息的线缆却大大减少了。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大大提高线缆传输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让大量的信息在就地完成处理,减少现场与控制机房之间的信息往返。

4、电气联锁问题。发电厂中存在很多联锁回路,尽管联锁的逻辑比较简单,但是电气设备本身操作复杂,以往基于RS-485/RS-232的通信并不十分稳定,容易出现通信中断,从而造成联锁失效,因此在联锁实现上是采用硬接线还是采用通讯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5、功能问题。电气系统联网后,如果只在DCS中有监视、测量、动作等简单功能,并不能在深层次上提高电气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水平,也无法体现出电气系统接入DCS实现联网自动化的优越性。

二、电气监控系统(ECS)系统结构

1、现场保护测控层

又叫间隔层,由众多的保护测控和自动装置构成(如表)这些装置具有测量、控制、保护、信号、通信等基本功能,并完成各自的特殊功能。该层装置数量众多且较为分散,采用现场总线方式连接。

2、通讯管理层

通讯管理层主要由通讯主控单元组成,其作用是将现场保护测控层的各种不同厂家、不同通讯接口和规约的设备连接在一起,经统一的通讯接口传送至系统监控层,完成各种数据和指令的上传下发.主控单元可以同时支持多种类型的通讯口,包括以太网、串行通信口、可扩充的其它现场总线接口等。软件上,采用规约库,支持MODBUS、标准网络协议(TCP/IP)等。

3、系统监控层

可包括的设备有:2台运行服务器(主备关系)、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网关、运行工作站或监视工作站、电量抄表系统工作站及其它高级应用工作站、卫星时钟接收和同步系统等。

三、电气监控系统(ECS)组网方案

电气监控系统可以理解为DCS系统的一个独立子系统,因此ECS一般是独立组网,然后与DCS联网实现信息共享。组网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厂运行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

1、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方式

大型火力发电厂的现场保护测控单元层的装置数量众多,为了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需将这些装置分为若干组,再通过现场总线分别组网至对应的通讯主控单元,通讯主控单元通过l00m以太网和ECS系统自身的上位机系统监控层进行通讯。

在这种方式下,每个主控单元均提供与DCS的通讯接口,该通讯接口可以是串行接口(如RS232/422/485等),也可以是以太网。ECS和DCS之间的数据交换可通过通讯主控单元与DCS的DPU直接通讯完成,或者由ECS监控层与DCS监控层经过网桥通讯完成。

2、完全现场总线方式

本方案的系统结构与上一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上述保留的硬接线也取消,全部采用通讯方式完成。此时,ECS往往根据DCS系统DPU的配置情况配备通讯主控单元,即把与热工生产流程密切相关的电动机等负载的保护、测控设备按DPU分组,接入通讯主控单元,通讯主控单元与DPU一一对应,实现通讯主控单元与DPU进行一对一通讯。通讯接口可以是串行接口(RS232/422/485),也可以是以太网。只有与热工生产流程密切相关的数据和控制命令由这些通讯完成。由于每个通道的数据较少,没有中间环节,因此实时性、可靠性很高,可以取消全部硬接线。同样对于电源进线、低压变压器、厂用电源馈线等,则与DCS中设置的电气专用DPU通讯,也可取消硬接线。而与生产流程关联不大的保护测控设备以及发变组、高备变的保护测控设备、快切屏、同期屏、励磁调节控制屏等设备的数据和信息,由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为成本计,则可通过以太网桥进行数据交换。

3、面向对象的组网模式

根据厂用电原理接线的分段对现场保护测控层设备进行分组,按段通过现场总线分别组网至对应的通信管理层主控单元,发变组保护、起/备变保护、励磁调节等智能设备成组接入通信管理机,再由主控单元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系统监控层进行通讯。

4、面向过程的组网模式

根据发电厂的控制流程,把与热工控制流程相关的厂用电动机保护测控设备等按DCS的DPU分组的方式分组,并接入相应通信管理机与DCS的分布式处理单元DPU对应通信,厂用电源保护测控设备成组接入通信管理机,发变组保护、起/备变保护、励磁调节等智能设备成组接入通信管理机,再由主控单元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系统监控层进行通讯.

结语

综上所述,现场总线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气监控系统(ECS)作为电厂一个独立的监控手段从DCS相对独立出来。它不仅考虑了电气设备的运行方式、电气元件操作的特殊性、电气设备信息量大等特点,还为电气运行维护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日常维护信息,如定值管理、报表打印、事故历史数据查询、检修调试等。

参考文献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污水厂;改扩建;监控系统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短缺、污水排放指标的实施、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已投运的部分污水厂需要改扩建。

1电气改扩建设计

污水厂用电负荷属于二级,要求两路电源或一路专线供电,并尽量保证厂内重要负荷供电的连续性。

1.1电气改建

污水厂改建是为了达到排放水标准而改造原工艺流程或工艺参数,增加深度处理等设施。该污水厂水处理规模为一级处理深度,二期工程是通过调整工艺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改变其出水水质,然后再与二期出水合并后进入深度处理,以达到国家排放水标准。

1.1.1供电电源现状

由于一期水处理规模小,只能与其他用户合用一路10kV供电电源,不能满足原设计的两路电源的要求,供电可靠性较低。

1.1.2变配电设施

对一期工程进行了实地考查,获取了竣工资料,与用户座谈了解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核对实际运行情况和历年主要运行参数后认为:原设计安装的用电设备、变压器容量及变配电系统运行方式均合理,可由原系统承担原负荷,不需要调整。

1.1.3工艺参数的调整

一期工程水处理规模经过常规处理后的排放水达不到二期要求的标准。作为一个污水应把一、二期整合成一个标准,因此提出了对一期工艺的改造。改建中要尽量减少停电时间,维持生产运行;其次是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提高其出水水质;充分利用原设施。在此原则上确定的改建方案是:调整各工艺段的工艺参数,将常规处理后的水与二期处理后的水合并后再进行深度处理,这样就使得工艺、结构、电气改造的工作量减小到最小。

1.2电气扩建

扩建是指处理水量的增加,通过各种管道的连接使一、二期完全整合在一起,除进水泵房和脱水机房经改造后能利用外,其他所有构筑物均为新建。

1.2.110kV配电系统

二期新增负荷基本都在新的区域内,需要在10kV设备的负荷中心即鼓风机房新建10kV配电系统,为4台鼓风机配电控制,还需要新建3座10/0.4kV变电站(其中1座位于鼓风机房l0kV配电站内)。

经过研究,把新建10kV系统作为全厂一级系统,引出2路10kV电源至原10kV系统,引出6路至二期新建的3座10/0.4kV变电站;再引出2路至原变电站内新增的2台800kVA、10/0.4kV变压器;同时为鼓风机房内的4台鼓风机供电及控制。此方案安全、可靠、合理,新建主变配电站靠近全厂负荷中心;有预留远期发展的条件;对一期变电站改造量少,节省工程投资和施工时间。因此确定把二期新建的10kV系统作为全厂的一级配电系统。外线电源直接接至新建l0kV进线柜,新配电系统建成运行后,原10kV系统接入。

1.2.2合理设置变配电站

凡有10kV电机的构筑物,且相距较远时均应设置10kV配电系统,由总变配电站直接馈电至各构筑物后再设置二级配电系统,以减少10kV馈电电缆,方便控制和继电保护。

在一期变配电站预留的变压器室内新装2台800kVA变压器,负责进水泵房、粗格栅间的电气设备的配电、控制和保护。在负荷相对集中又较大的二次提升泵房、滤池反冲洗设备间和紫外消毒深度处理区域,在脱水机房、污泥泵房和细格栅间区域,在生物池、二沉池和加药间区域分别设置l0/0.4kV变电站,负责各区域内用电设备的配电、控制和保护。

1.3电气新建

该污水处理厂和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泥,需要同步配套建设污泥处理厂。该污泥厂建于污水厂外,将含水率为80%的污泥干化成约为50%左右的粘稠的污泥后再焚烧成粉末,粉末可作为建材再利用。在我国可借鉴的污泥处理工程很少,其特点是在整个污泥处理过程中人为判断控制因素较少,主要依据在线仪表检测参数自动控制其生产过程,因此其自控水平很高。

2仪表自控及视频系统改扩建设计

2.1仪表、监控系统改建

仪表是根据工艺流程、生产管理和自动控制的要求配置的。在工艺改建过程中会涉及到仪表的拆除和新增,一般是工艺部分拆改多,仪表增减也就多。由于该污水厂期一处理工艺维持不变,只是将其出水再进行深度处理,所以仪表、监控系统基本不变,充分体现了节省投资,施工周期短,对原生产影响小的设计原则。

2.1.1自控系统现状

一期设有3个PLC现场控制站,即水线现场控制站PLC1,置于原总变配电站;泥线现场控制站PLC2,置于脱水机房;随鼓风机成套的现场控制站PLC3,置于鼓风机房。待二期监控系统建成后,将一期的3个现场控制站接入二期工控网上。

2.2仪表、监控系统扩建

二期工艺流程为: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曝气沉砂池生物池沉淀池提升泵房V型砂滤池紫外消毒渠,相应建设鼓风机房、污泥脱水机房、排水池、冲洗水池、加药间等。

在新建的办公楼内设中心站,系统配置将考虑已建工程、扩建工程、污泥处理工程,并预留远期接口,重新设置软、硬件以提升污水厂的监控水平。

2.2.1监控系统层次

监控系统分为4层,即过程设备层、现场控制层、中心监控层、信息管理层。

过程设备层是指工艺流程中的过程设备,如各类水泵、风机、药剂制备装置、紫外线消毒设备、阀门执行机构等;电气控制设备,如智能IMCC、现场控制箱、现场变送器、随工艺设备成套的第三方控制设备;在线仪表,包括物位仪表和水质仪表。

现场控制层是指挂接在控制网络上的各现场控制站、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以及操作员界面设备等,主要完成过程数据采集、转换、控制算法的执行、控制参数的设定及调整、过程设备的监测及控制指令的输出,是监控系统的核心层。

中心监控层即工程师、操作员站,实时接收PLC上传的各种数据,建立全厂生产过程信息数据库。主要完成数据、图形、状态的显示;故障声光报警并记录打印;数据分类、检索、历史数据存档访问、管理;定时或实时生产报表打印;实时动态调整回路参数、优化控制参数。通过人机界面功能及时地、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各现场控制分站的运行情况。向信息管理层上传污水厂数据和信息。

信息管理层是指厂长、总工、化验室计算机,厂级管理人员可实时监视全厂生产过程的各种信息、设备运行工况、历史记录、打印报表等,并发出调度指令。

2.2.2监控系统网络

监控系统分为3网,即现场层网络、控制层网络、信息层网络,如图2所示。

现场层网络采用现场总线和I/O接点连接相结合的数据交换方式,将各现场设备与其相应的现场控制站连接,全厂统一现场总线通讯协议。

控制层网络采用标准的全双工1000Mbps快速光纤以太环网,在环网发生故障时,网络结构可以在小于30ms的时间内切换成总线结构,系统照常运行,传输介质采用多模光缆。

信息层网络采用100Mbps以太网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采用同轴电缆或双绞线。

2.2.3监控系统控制方式

操作地点为三处:就地、现场控制站、中心站。

就地设有“就地/远方”选择开关,当处在就地位置时,监控系统只能监视设备工况,不能控制;当处在远方位置时,监控系统能够监控现场设备。

现场控制站、中心站均设有“手动/自动”两种控制方式,前者多为单机控制,后者多为按事先编好的程序而进行的自动控制。现场控制站与中心站控制的优先权是以“申请优先”的方式通过程序确定,为无扰动切换。当中心站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各现场控制站可按预先设置的运行模式来监控水厂的运行;当现场控制站发生故障时,可将就地的“就地/远方”选择开关切换至“就地”,实现就地手动操作;当控制层网络出现故障时,各现场控制站可独立完成本站的监控任务,仍能保证污水厂正常生产。

2.2.4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可对污水厂内的主要生产过程和安全防范的重要位置进行实时中央监视和实时录像,具有事后查询的功能,能对主要出入口、重要场所及车辆进出情况进行实时观察。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能以数码方式记录下所有被观察的现场信息以备案,循环保存时间超过2周。

在厂前区、各构筑物内外必要处安装摄像机,在中控室内设置视频监控计算机和服务器,监控计算机可控制若干个摄像机,进行画面切割处理,在一个显示器上显示多个或一个画面;同时可进行24h录像,重现和放大其中的任何一个图像;可控制各摄像机的云台、镜头,进行图像切换。

2.3仪表、监控系统新建

本着先进、可靠、实用、开放、经济的原则,在污泥厂新建1套仪表、监控、视频系统,做到全厂运行管理的集中监视、调度和分散控制,实现无人值守。

2.3.1监控系统配置

监控系统的配置与污水厂致,同样是四层三网。主要由中心站、7个PLC现场控制站和自愈式1000Mbps光纤环网组成,自动化监控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合用一网。

中心站设在办公楼内;在接收储仓输送系统、干化系统、干泥输送系统、污泥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公共系统共设6个现场控制站。该6个站均随工艺设备成套供货,全厂的变配电站设1个现场控制站。各站均服从于全厂通讯协议。

由于污泥处理各工艺过程是相对独立的,其配电、控制设备已随工艺设备成套提供,而仪表设备又直接参与污泥处理的过程控制,且工艺过程逻辑顺序控制是极为严格的,因此仪表也随工艺设备成套供货。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5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在发电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具有的优势,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方式和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自动化

由于国家对电力工程的大力支持,电力产业特别是在电气自动化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电气自动化不仅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良好的监督和控制,还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同时增加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不仅可以应用在发电机组方面,而且还可以应用在变电站、电网调度、配电网等方面。

1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的优势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的优势主要包括有效监督和控制电力设备、对电力系统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四个方面。

1.1有效监督和控制电力设备

电气自动化具有集成性、综合性、自动反馈等特征,能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监控,及时获得电力设备运行的数据信息,并根据设备运行的数据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保证电力设备的运行处于要求的正常状态。

1.2对电力系统资源合理配置

电气自动化应用先进、规范的自动化控制平台,大大简化了传统的电气设备使用、维修、监测等步骤,在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的同时,优化了整个电力系统,使电力系统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通过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电力系统的资源分配将更加合理。

1.3提高电网运行效率

电网运行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此系统不仅可以合理管理和控制发电设备,而且可以通过数据交换和共享,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在使电厂成本有效减少和人员工作效率提升的基础上,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

1.4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可以使得电力设备运行的更加安全和稳健,特别是在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的实施,可以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方式

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方式主要包括集中监控方式、远程监控方式和总线监控方式三个方面。

2.1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是以模拟电路为基础,由继电器和晶体管等元件构成的传统式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硬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判断。其优点是通过远程的监控减少了工作繁琐度,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监控系统缺少必要的软件系统,在监控过程中不能实现故障的自我判断和诊断功能,当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在没有响应的警报系统情况下,会对电网安全造成影响。

2.2集中监控方式

集中监控方式是以集中处理器为核心,通过对单独监控系统的功能进行整合,统一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的方式。集中监控方式的优点是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并且对控制站的要求比较低。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一方面在系统主机距离终端比较远的情况下,外界信号容易对其造成干扰,并且对驱动的功率要求更高,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能。另一方面,当监控终端较多的情况出现时,布线等方面的难度会提高,增加运行的成本。

2.3总线监控方式

总线监控方式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因为其一方面可以降低监控布线的难度,将监控节点结合到一组总线上面,减少了布线的复杂性。另一方面通过总线协议的不断完善,系统更加安全和可靠,并且布局更加简单合理。智能化监控不仅减少了投资成本,而且维护更加便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监控难度。

3发电厂电气自动化应用方向

3.1发电机组应用

发电机组的自动化可以实现对发电机组运行模式的智能控制。一方面,应用电气自动化可以同时进行,发电转调相、调相转发点和关停机的控制,可以实现机组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进行独立作业。另一方面,自动化技术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智能启动或关闭发电机组,使发电负荷合理的分配在各发电机组,使得发电机组在最健康和经济的条件下运行。另外,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或工作事故,电气自动化可以智能的断开机组,使电气设备处于安全的状态。

3.2变电站应用

变电站的自动化应用是指将网络通信技术应用于变电站的电力设备,对变电站的整体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由于自动化技术可以搜集比较科学合理的信息,并且利用计算机系统可以对搜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从而达到对电厂设备进行有效调控的目的。虽然在我国发电厂的自动化应用相对广泛,在水电发电厂的应该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相比于西方欧美国家,我国的发电厂自动化技术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必须结合水利发电厂的实际,增加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获得更多的研究成果,以便发电厂的自动化技术有更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3.3电网调度应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在电力运行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运行的好坏其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电网调度的电气自动化应用是我国发电厂的应用重点。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的。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网系统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干扰因素,所以,电网的自动化应用方面,应不断提高抗干扰能力,保障电网调度系统的安全运行。

3.4配电网应用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对电力的需求增长,对电网建设设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通过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应用,特别是智能配电系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国家对配电的需求。智能配电系统不仅可以及时查除电网出现的故障,而且可以增加电网的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提高了提高电网的工作效率,满足工业或民用电力的需求。

4结语

虽然我国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取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同时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还需要对电气自动化做进步深入的研究,以更好的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安全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综述[J].科技信息.2010(23).

[2]王小波,邓.电气自动化在水电站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

[3]杨弘剑.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08).

发电厂监理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水电厂监控系统通讯方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TP2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6-0000-00

1前言

通常而言,在实际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进程当中,一般选用的是分布采集并集中进行处理的相关模式,也就是说让现场各台设备实现具体信息的独自采集,而后基于通讯手段应用向监控计算机传输数据信息,展开处理分析,与此同时,现场设备能够完成对来自于计算机设备的控制命令的全面接受,便于通过监控计算机监视及控制并管理水电厂设备日常运行状态。由此可见,实现现场设备跟监控计算机相互间的准确实施稳定通讯是保障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可靠工作的重要基础内容。在系统日常运行进程当中,时常会出现因为通讯故障导致监控系统备受威胁甚至瘫痪,影响着水电厂系统的安全稳定,基于此,需因地制宜地合理选用正确通讯手段,完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优化应用。

2简述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讯方式

纵观可知,在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用中,基于多元化通讯手段应用,能够将分散在现场的设备及相关监测仪器跟计算机监控有效连接起来,其中,包括变送器以及传感器、现场单元以及PLC等各项设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水电厂各个设备相互之间进行的通讯行为均是通过采用串口通信模式实现的,其是在设备相互间基于地线以及数据信号线、控制线等应用,根据位完成数据传输的一种主要通讯手段。结合现场设备实际通讯情况,根据其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的差异进行通讯方式合理划分。

2.1简单串口通讯

一般地,通讯方式物理层通常所使用的是RS485或者是RS232、RS422。相较而言,RS485实际应用范围是最广泛的,此类通讯手段物理层能够组合使用差分接收器与平衡驱动,颇具良好的抗噪声干扰特性;最多可以支持32个节点;其通信距离最大能够达到1219米;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0Mbps;使用双绞线实现相应的传输行为,所采用通讯线缆间隔成本低廉,设备借口设施价格经济。简单串口通讯手段数据链路层拥有较为简单的通讯协议,多数协议开对于MODBUS-RTU标准协议均有着良好兼容性,加之因为MODBUS协议属于是一主多从协议类型,进而全部通讯均是通过主设备完成发起的,基于轮询方式应用进行数据传输,错误重传机制以及差错控制机制欠缺一定完善性,导致实际传输效率相对较低。因为此类通讯手段自身结构十分简单,颇具最佳性价比,适合用在通讯质量要求比较低的现场设备监控中。简单串口通讯示意图1所示。

2.2现场总线通讯

现场总线主要指的是将自动化系统及智能现场设备有效连接在一起的双向全自动多站式通信系统,其关键作用在于针对工业生产活动现场控制器以及执行结构、智能仪表仪器等现场设备相互间信息进行传递的问题展开优化解决。在2003年四月份,IEC61158Ed.3现场总线标准第3版正式被座位是国际标准,其就10类现场总线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定。其中,CAN现场总线以及以太网现场总线、PROFIBUS-DP现场总线在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CAN总线作用在于就整个系统实施全面保护,以太网总线作用是充分实现站级设备相互间的良好通讯,Profibus-DP总线则能够完成在PLC系统中的合理使用。

(1)CAN现场总线,德国Bosch公司在1993年全面推出了CAN现场总线,其较多使用在制造业DCS系统以及汽车监控等,此类总线一般运用的为多主竞争模式总线结构,自身主要特征包括实现多主站运行以及完成仲裁串行总线和广播通信的分散等,在有着较高实时性需求的小型计算机网络运行中有着较强适用性。无论是在何种时刻,CAN现场总线上涉及的任意节点均能无主次之分地向剩余节点进行信息发送,所以,其能够与多个节点相互间尽可能完成自由化的通信行为,光纤以及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均可作为是主要通信介质,对应的线型结构多表现为网络拓扑。

(2)以太网,现如今,在当前所有局域网络中,以太网可谓是通用性最强的通信协议标准。纵观互联设备相互间,以太网能够通过10到100Mbps的速率全面完成信息包的合理传送。在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应用中,由于双绞线电缆以太网成本低廉且可靠性很高,进而获取普及使用。跟CAN现场总线相似的是,以太网同样运用了多主竞争模式总线结构,然而,其针对总线存取冲突使用破坏性解决手段,若处于重负荷状态则会严重损失具体数据信息。由此可见,在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中是否能够采用以太网通讯手段仍待经历深入论证,近些来,随着科技进步,伴随着IEC60870-5-105以太网远动通讯规约和IEC6185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对应国际标准的先后颁布,水电厂监控工作开展渗透运用以太网,加之其速率相较于剩余类型总线是非常之快的,进而不会让数据通讯经常陷入到重负荷情况之中。

(3)PROFIBUS-DP总线,该总线模式是德国Simens公司进行推出的,其较常使用在制造业DCS系统中,一般地,能够将对应产品合理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为PA作用为实现过程行业从站相互间的良好通讯行为;FMS作用是完成主站相互间通讯操作;DP则能够做到制造行业从站相互间的有效通讯。实践表明,在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工作中较常采用的是DP类产品,PROFIBUS-DP总线设计的多个主站相互间总线控制权令牌传递,其中,主站跟从站相互之间实施的主从传统,其对于单主系统或者是多主系统均实现支持,树型以及线型为其主要的网络拓扑结构,或者是能够有机混合这两种拓扑形式,能够完成灵活组网行为,组建规模较大的通讯网络。同轴电缆以及双绞线均可作为其的通信介质,基于总线位置能够实现数据有效传送,同时又可运用总线供电给现场设备。

3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现如今,在水电厂运行中,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普及使用,其属于最新的分布式控制结构,传统意义上的分层分布式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较多使用的是三级结构,也就指的是厂级至现地级至现场仪表。每个厂商自己生产的监控系统均配套有对应标准,导致互连操作难以充分实现,所产生的系统成本相对较高。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结构包括两层,即为工作站至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此类模式应用能够实现相关成本的优化降低,促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合理强化。在统一国际标准之后,便能够切实获取开放式互连系统结构。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立足自动化技术应用,针对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建设提出更高新要求,首先,将无人值班作为是水电厂运行管理工作开展所需实现的主要目标,深化推动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研发新型监控系统,强化系统可靠性获取,开拓新分析功能,普及使用跨平台技术,实现跟其他系统信息的透明共享,使得只能数字化水电厂建设变为现实;其次,将状态检修作为是设备管理及相关诊断检测技术的主要标志,近些年来,我国部分水电厂积极实施状态检修技术试点工作,大力兴建涵盖有气隙监测以及振动摆度监测、绝缘局部放电监测等多项内容,同时做到远程监测分析。

4结语

综上,在水电厂日常各项工作实施中,其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讯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具有缺,共同构成监控通讯系统,唯有针对性选用适合方式实现可靠通讯,保障稳定监控,方可推动水电厂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应亮.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讯方式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0(03).

[2]李岚.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