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篇1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经济有效性生态安全性

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生态旅游的提出

1.1生态旅游的概念

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包括生态旅游,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不搞好规划,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旅游环境的问题,就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生态旅游地正受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成为开展可持续旅游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但是,生态旅游区(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的重要原则。

生态旅游由于囊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故对其进行开发管理时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双向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2.2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兼容协调原则

经济有效性是指人们在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时,应最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性是指人们在组织旅游经济活动时,应该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使之保持存在和再生的能力。

2.2.1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衡量经济的有效性上

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二,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资源要适度,坚持控制外延无限扩大的生产方式,反对掠夺或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做法。第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要充分,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生态感受和生态知识。只有做到上面三条,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收益得以实现。

2.2.2必须对生态安全性进行定位

通过对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两个指标的分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处于既矛盾又统一的定位整体中。其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的无限增长给生态安全带来的威胁,其统一主要表现为二者可以有机结合和转化。

2.3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整体统一原则

生态效益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社会效益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力;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重要拉力,从中起主导作用。三大效益都是生态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3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1)制定生态旅游区的专项规划时,要特别注意研究生态环境承载力,亦即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程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2)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

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的合作,而熟练又有技巧的经营管理人员又需要有效的培养和良好的教育。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上岗职业培训,特别是导游更应具备较深的科学知识。对所有从事生态旅游业的经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伦理的思想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明白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伦理为指导,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是与环境伦理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旅游强调环境意识、自然感应,以唤起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3)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

只有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的条件下,生态旅游才能正常地、持续地发展。许多经验证明,让地方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与服务,如在导游、环卫人员、宿舍管理、餐厅服务、工艺品加工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他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激发他们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减轻因对资源需求而破坏环境的压力。当然,当地居民参与管理和服务必须经过严格培训。

参考文献:

[1]王佳,路紫,孙连敏.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环境承载力诌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6(2):204.

[2]郭鲁芳.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旅游论坛,1998,(2):34.

[3]徐期勇,艾南山,李立华.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研究.环境保护,2000,(3):31-33.

[4]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5]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篇2

2014年5月,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新常态”一词,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提出之后,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同志在2015年1月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在以“提质增效”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经济发展动力从依靠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将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旅游业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人才的培养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经济新常态之下的旅游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对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新要求以及现代旅游职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经济新常态之下的旅游新常态

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旅游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状态,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我们不妨称其为“旅游新常态”。较之过去的旅游业发展状态,旅游新常态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大众旅游模式转变升级

随着游客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散客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出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包价旅游,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星级酒店、标准化服务不再是游客追求的唯一目标,各种个性化的主题酒店逐渐成为游客青睐的对象;景区不再是旅游目的地唯一的吸引力,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逐渐成为游客最想融入的体验。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从三十多年来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进行旅游发展的战略再定位”。“全域旅游”就是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从过去的景点旅游到当下的全域旅游,反映的正是大众旅游模式的全面转变。

2.旅游产品类型逐步丰富

过去一说到旅游,人们就会提及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精辟概括了旅游活动,是直到现在对旅游业描述最简洁、最准确、传播最广的概念。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激发人们旅游的动机和体验要素越来越多,传统的六要素已经无法涵盖当下的旅游产品。商务旅游、养生旅游、休闲度假、探险旅游等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正应广大旅游者的需求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于是,我们又概括出了新的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为旅游要素新的拓展。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今后还会拓展出更新、更多的旅游发展要素,这也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

3.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旅游的现代服务业。信息化对旅游消费、企业经营、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撑保障作用日渐增强。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加快,推动着在线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大批新兴的旅游企业,对传统旅游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迫使传统旅游企业不断改进升级。而旅游业与信息化的深入融合,也不断变革着大众旅游的方式、企业运营的模式,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旅游职业人才是否会在这片新的土壤里水土不服。

4.旅游市场细分化日趋明显

2014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研学旅游提上日程,针对我国老龄化加剧的状态,提出开发银发旅游产品。在旅游需求已逐渐转变为都市人刚性需求的今天,旅游市场细分化、线路产品多样化已成为趋势。而相关的行业标准也应运而生。2016年3月,我国首个老年旅游服务行业标准《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获批公布。这些变化都反映出旅游市场细分化更加明显,旅游产品也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中,也特别强调了要加强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包括要加强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从而使我们的旅游人才培养能与新常态之下的行业发展相适应。

二、旅游新常态对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之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现代旅游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应该与行业的需求相一致、与行业的发展相适应。旅游新常态对现代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要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在人才培养上,高职院校虽然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实践能力的欠缺、实习环节的不完善,造成了培养旅游人才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形成“一方面市场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而该专业的毕业生又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的局面,人才流失严重。

2.要加强培养学生网络信息平台的运用能力

随着网络信息平台越来越深地融入旅游行业的各个领域,依托网络优势形成的各种新兴旅游企业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主体。因此,只有强化学生对网络信息平台的运用能力,才能使其成为新兴旅游企业管理和创新的新生力量。

3.进一步深入企业和社会,与行业发展接轨

旅游职业院校在推进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虽然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如何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在日常教学中全方位与企业、社会融合,做得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以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重点,使所学与行业需求不脱节。

4.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作为经济新常态下新增长点的旅游业,行业的多层次、多样化发展蕴含着更多的创业机遇和可能性。行业迫切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应该在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毕业生今后能成为行业的先行者。

此外,面对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些乱象和旅游专业学生行业就业率低的现状,我们还需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育,重视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同感。作为职业人,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缺一不可,只有兼具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能够胜任岗位的技术技能,才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现代旅游职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2015年11月,国家旅游局、教育部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业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专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国际化水平不高,办学保障有待加强,质量有待提高。”一语道出了当下旅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惑。结合旅游新常态对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改革和创新。

1.优化专业结构,培养行业之所需

旅游职业院校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围绕“旅游+”“互联网+”,适应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发展,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发展专业特色,着力解决目前旅游专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深入调研、科学规划,优化专业结构。掌握行业发展对专业设置的新要求。通过深入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毕业生回访等途径,了解行业对旅游专业岗位的需求,明确未来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规划专业结构调整的路线。在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综合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的意见让专业调整内容,既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又不脱离学院的整体发展目标和现有条件。

旅游职业院校只有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适应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发展,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发展专业特色,才能解决目前旅游专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而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为旅游行业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

(2)构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结构调整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构建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预测机制。相对于产业人才需求的多变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稳定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两者的矛盾会导致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错位,而解决这一困局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对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准确把握,提高专业设置的前瞻性。因此,需要联合政府、行业发展研究机构收集分析人才需求信息,对短期、中长期的人才需求有一个预测机制。

二是要构建专业建设校企长效合作机制。高职院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企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通过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自身发展,企业得到合适的人才而增强了发展动力,校企之间是一种双赢的关系,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对接应该是校企均乐见其成的。然而,由于目前校企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合作机制,导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甚至脱离。因此,高职院校应与合作企业共同努力构建专业建设校企长效合作机制,沟通各自需求,对新专业设置、现有专业改造等事项进行论证,实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差距”。

2.完善课程体系,突出实操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了解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对专业核心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再通过分析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得到该岗位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要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旅游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针对目前简单划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这一横切课程结构体系所造成的旅游课程体系庞杂、内容重复的状况,需引入系统观确定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围绕核心课程构建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两大领域,把公共课、专业课等融入两大模块中。多数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要尽可能地设计出理论知识学分和实践学分的适当比例。

(2)突出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强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注重专业的特点,并将基本型实训、综合设计型实训和经营型实训等进行一体化整合设计。因此,要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地位来抓,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原有课程内容的界限,重新构建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建立起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3)“教与学”“学与考”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教的层面,推广职业导师和专业导师的双导师制。承担学生职业发展指导角色的职业导师主要来自旅游企业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来自院校自身的专业教师主要承担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这些学院出身的教师必须通过积极参与旅游企业的运作管理实践并服务于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等,同时及时将业界动态吸纳进理论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

其次,学的层面,必须从学生的学习要求和考核方式两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上述课程体系中的理论教学模块获得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根据业界的现实需要,学生可以通过实训实习基地、定点定岗培训、双导师制等渠道来获得基层岗位的操作经验、掌握企业运作的基本流程。相应地,要建立包括能力考核和理论知识考核两个模块的考核评估体系。3.深化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目前,虽然绝大多数旅游院校都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方式来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注重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比如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建立订单培养等,但大多是阶段性的合作,缺乏长远合作机制,双方责任、义务不明晰,校企合作还没有形成全方位的合作培养模式,导致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度不足、对接口狭窄、教学管理调控不紧密、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长期且普遍存在。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在这个专门针对高职教育全面系统规划改革发展的指导文件中,特别强调了鼓励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指出以“兼具学生与员工身份,校企双主体培养”为核心特征的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最新阶段。

(1)建立“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所谓现代学徒制,就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让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授教,对学生进行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既要在学校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课堂学习和模拟训练,也要到企业去进行专项或综合的实习实训,是以学校和企业的协同参与为载体、以教师和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工学结合”,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配合进行,“学徒生”既要在学校学习必要的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在旅游企业一线岗位以“师傅带徒弟”方式进行实习训练和开展工作。校企双方共同担负人才培养任务,使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相对接,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2)确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与计划。现代学徒制的建立需要学校与旅游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旅游专业教学与旅游企业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结合学院办学定位,经过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及专家论证,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现代学徒制教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

(3)实施现代学徒制“师父带徒弟”的教学形式。现代学徒制最突出的特色是“师父带徒弟”的教学形式。采用“老师+师傅”的双师制来进行,方法是将每个岗位的技能进行分解,安排一定的时间集中授课,集中训练,然后应用于服务中,在服务中加深技能的培养。其中,专业课程由学校专业老师和企业骨干进行集中授课和实训,岗位课程由企业骨干作为师傅,在平时的实习工作中进行指导及实践,以保证学生专业学习和企业实践的全面性。

4.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之下,现代旅游职业教育要大力开展旅游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各项校内外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也指出了要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结合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提升专业教育质量赋予学生创新的本领、结合社团活动与实践教学提供学生创新创业的机会与条件。

(1)将创新创业理念及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的顶层设计,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因此,旅游新常态背景下需要依据当下对旅游人才的需求,重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在以往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创新、创业理念都有所提及,但没有相应的课程、相应的内容作为支撑,大多数流于空谈和形式。要想培养出创新、创业人才,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明确的培养要求来进行贯彻落实。

(2)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体系。在一般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只有在少数教育部近几年规定的就业指导课中,有一部分创新创业的内容,但因为是针对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所以结合专业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内容很难涉及到,因此效果不够理想。旅游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除了开设公共就业指导课外,还应该开设针对旅游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如在酒店管理类课程授课时,可以结合酒店类发展的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趋势,鼓励学生针对酒店业未来发展的新形式大胆想象、合理创意;在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类课程授课时,引入O2O模式、线上旅游等新形式,针对90后学生网络知识运用比较熟悉的优势,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业活动;在特色课程西点烘焙、调酒咖啡、茶艺插花等课程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意设计,并利用其投资小的优势,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同时通过实践课程教学,注重综合性、创意性实训的设计,充分利用实训室,帮助学生完成创意设计和创业孵化。

(3)注重实践教学改革,将单纯的技能训练发展为有主题的创意设计实训、开放实训。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行业需要的技能训练,因此现有实训室的作用更多是满足学生的技能操作与训练。很显然,旅游新常态背景下实训室的作用需要提升,需要设计一些综合性、创意性的项目,让学生充分利用实训室进行创意创作,同时实行开放实训,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拓展自己的思维和创意。

校内实训室建设不但要符合专业发展、专业教学的要求,还要与市场、企业对接,实行校企共建实训室,选择条件具备的实训室企业化,不但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还能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如可将调酒、茶艺、餐饮实训室与相应的企业进行合作,由企业指导培训,学生经营管理,为学生创业提供条件,成为学生创业孵化的又一个平台。

旅游新常态之下,现代旅游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对学生文化和职业素养的培育,要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渗透到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和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的培养,使学生努力将自身转换成“企业员工”的角色,自觉养成“企业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从而使院校能为业界输送大批优秀的旅游人才,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2010-12-2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研究――以桂黔湘边区为例”(编号:09BMZ038)资助

作者简介:丁春玉(1972―),女,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民族经济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112-03

1旅游人类学与生态旅游

旅游人类学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融合了文化人类学中考古学、民族志、民俗学、社会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旅游现象进行了综合考察。在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生态旅游实质上就是在生态学观点、理论指导下,享受、认识和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有生态科教和科普的一种转向旅游活动。旅游人类学虽然是综合性的研究旅游现象,但是其基本落脚点是分析和研究旅游中所存在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核心之一是生态旅游文化。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探寻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保护、传承当地生态文化,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重新认识并提升本民族生态旅游的文化价值,寻求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旅游人类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平台。同时旅游人类学也是分析旅游者动机的有效工具,用旅游人类学的视野来探视生态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能够设计出更适合旅游者口味的生态旅游产品,为生态旅游市场开拓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另外运用旅游人类学能够分析生态旅游给民族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影响的形成机制,从而能够指导发展生态旅游的各个主题兴利去弊,刺激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2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2.1生态旅游开发的问题

(1)文化涵化与变迁导致对生态旅游的文化的异化与失范。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吸引的是作为外来文化群体的旅游者,这些旅游者与生态旅游所在地的居民产生文化交流,有可能发生文化涵化现象。同时运用产业化手段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也将导致产业化这一手段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生态旅游文化变迁的异化与失范。

从旅游人类学角度来看,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一种文化涵化的过程。文化涵化,也称文化同化,根据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的定义(SSRC),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的文化系统之间长期持续的接触所发生的文化变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一般在我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地方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造成自然隔离,文化相对落后。外来旅游者往往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其行为、态度、消费方式往往体现现代意识,成为一种具有示范效应的强势文化,对生态旅游地区的本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形成了对原生态文化的扰动,导致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生态文化向强势的现代文化的趋同,从而产生了文化的涵化,造成本地传统文化的严重丧失。

(2)生态旅游开发造成生态旅游文化变迁的异化与失范。文化变迁一般是指由于文化自身的发展或异文化间的接触交流造成的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在当代社会中,最常用来描述现生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词语,就是现代化。现代化的要求使得生态旅游选择产业化作为其文化变迁的路径,并谋求在这一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实质,是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按产业的要求组织生态旅游的各种生产要素,发挥生态旅游的经济功能,形成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

(3)外来文化的入侵给当地社区和旅游者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地社区对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者的不满会同因为建立保护区而失去家园和资源的不满联合起来,或者与对这些损失的补偿不够而感到的不满同时出现。旅游目的地主要暗示了对旅游者的消极态度和行动会导致不好的社会影响,并且由于旅游次数的减少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4)旅游者对当地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敌对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行为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社会公众,无论是旅游经营者还是普通公民,都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即使在如果当地的生活方式与生态旅游者的期望和标准不符,那么冲突和负面的社会影响便会出现。

2.2发展生态旅游有可能导致某些“真实性”缺失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秉性真实性原则,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真实符号的收集”的经历与过程。但是在实际运作中生态旅游的真实性往往被歪曲,从而导致生态旅游非可持续发展。真实性作为旅游人类学研究中探讨旅游动机、旅游经历的核心概念。生态旅游的真实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但展现在生态旅游者面前的生态旅游的“真实性”可能不完全等于原生性或原始性。

2.3生态旅游的中的文化生态体系缺乏完整性

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一样,生态旅游中的文化生态体系也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它的内部是由不同层次的系统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它们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例如饮食、服饰、居住、语言、信仰、习俗和观念等就构成了类型多样、稳定有序和互动共生的整体。所以“生态观”可以看成是一种整体观、协调观,更是一种运动的发展观。现代人所追求的是一种相对的、整体的文化相对平衡,即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保持相对平衡。文化形态的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活力的体现。在发展生态旅游中,由于自身因素和外来因素的影响,由可能会导致该地域文化种类的减少,甚至灭绝,生态旅游中的文化环境遭到破坏,故生态旅游中的文化生态就会遭到威胁。以至于价值观念方面的缺失和失落。最终使得生态旅游文化生态体系不完整和生态旅游不能可持续发展。

3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3.1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根据当前生态旅游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认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和手段要和谐统一,这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基础;合理选择生态旅游的真实性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构建完整的生态旅游相关体系是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性基础(图1)。

3.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在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确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因此,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总体目标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塑造生态友好产业形象,推动全国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尽快成为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迸入生态旅游先进国家行列,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

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的主要目标包括广泛形成负责任的旅游发展理念和生态友好的旅游服务,广泛普及尊重生态的旅游行为,使生态旅游消费深入人心;在旅游领域内广为应用节能环保技术,使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充分保护,从而使生态旅游得到持续增长,并形成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制度、标准与技术体系;形成高素质、结构合理的经营管理队伍和与生态旅游发展相关的产业链和企业群以及一批具有世界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经营机构和具有国际示范性的生态旅游者;使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小,对生态资源保护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使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更为和谐。

(2)以“文化本真”构建生态旅游的真实性,确立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加强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真实性”问题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旅游当中游客对真实性的追求、目的地人对真实的理解和真实的创造,一直成为旅游人类学研究的焦点。当“真实性”一词被扩展到生态旅游的活动和理解当中时,人们外出旅游,其目的都想亲眼目睹和经历“真实”的东西,没有哪一个游客会说我要看“假”的东西。文化的本真性是指文化发展和展示中的真实性和自然性。文化的本真性和文化的商品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文化的商品化往往又导致文化失去本真性,并最终遭到腐蚀和破坏。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本真与商品化的均衡。

发展生态旅游,首先应使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注意不以牺牲生态环境、当地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为代价,以利于旅游资源的长期持续利用,并做出相应的规定,禁止各种掠夺性的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事实证明,在旅游过程中联系眼前景物,对旅游者进行生动的生态学教育,不仅能增加游客的知识和游兴,还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这是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责任。目前,我国的导游人员往往偏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导游,不大重视生态学等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导游内容的科技含量不够,特别是对自然景观的导游词,往往充满着形象的形象比喻和神话传说,显得内容空泛,品位不高。为了做好生态旅游,必须在旅游过程中加强生态学的科普驾驭。为此,要充实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科技知识,使他们成为生态保护的积极宣传者。

(3)构建完整的生态旅游文化体系,完善生态旅游符号与体验的相关体系。文化种类的多样性和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影响着生态旅游中的生态文化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所以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是文化的原生性和完整性。因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经过历史沿袭积淀而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包括思想、道德、艺术、生活方式和风俗等。生态文化建设本身是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内涵,也不能机械地把传统文化移植于生态旅游的生态文化中去。传统文化是生态旅游的资源,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不断的同传统文化对话,并进行反思和再认识,才能从中获得信息和能量,完善其文化生态系统,满足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在生态旅游中,旅游体验与旅游符号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态旅游体验过程中,生态旅游者如果认识不到生态旅游符号之所指,就不能赶到生态旅游的“畅爽”。其期望与感受之间的差距就会拉大。而生态旅游符号不能被旅游者所解读,一切将变得毫无价值,所开发出来的一切物象价值也将会荡然无存。生态旅游者的生态旅游体验实际上就是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认知反应,生态旅游的象征符号如果不能被旅游者完全解读,那自然会产生一种消极情感反应。因此,生态旅游开发必须注意生态旅游的符号需能满足生态旅游者的兴趣需求,让生态旅游者能解读“符号”中的奥妙,力求使游客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为此,提倡大力挖掘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突出生态文化、民俗文化,设计一系列供生态旅游者参与的生态旅游项目,以丰富生态旅游者的经历,提高生态旅游者的满意度。还要突出生态旅游的多种功能,使生态旅游者在参与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文化风情,同时,身心也得到了和谐发展。另外,生态旅游开发在坚持民族性的前提下,还应考虑到生态旅游者作为现代都是生活中的群体或个体所具有的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因而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应适当加入现代社会的娱乐、生活设施或者一些与生态旅游相互相成的服务项目,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在构建生态旅游“符号”的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查阅和梳理与本民族生态旅游有关的各种历史文献,通过田野调查对当地居民进行深入的调查和通过访谈和观察生态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认识程度,从中提炼出生态旅游地中的生态旅游的精髓,形成具有真实性的“符号”价值,客观而充分地体现出生态旅游地区独特的生态旅游文化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生态旅游只有包含更多被生态旅游者所认同的“符号”价值,才能激发潜在生态旅游者的出行欲望。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研究生态旅游者行为,了解生态旅游者所关注的生态旅游及象征符号的内涵所在,明确其所要求的符号价值所在,这样开发出来的生态旅游产品才能打动旅游者,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DavidWeaver.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张晓萍.旅游人类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下)[J].旅游学刊,2002,17(1):63.

[5]孙俊华.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4):57~58.

[6]张晓萍.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目的地负面影响研究述评[J].青海民族研究,2010,21(1):11~12.

[7]威廉R,布莱克本.可持续发展实践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规划;品牌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76-02

引言

旅游品牌大规模的研究国外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之前较早的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Slattery(1991)指出品牌化在旅游接待业中已经成为一股强大势力。2005年12月在澳门召开的区域旅游发展的旅游地品牌和营销国际会议对促进旅游地品牌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首次明确推出旅游品牌是江苏省旅游局;学术方面,21世纪初中国学者才对旅游地品牌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理论发展落后于实践方面运作。目前,中国大多数学者没有从总体上宏观把握旅游品牌或对旅游品牌的内涵分析不够。

鉴于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品牌规划的概念与特征,提出生态旅游品牌的内涵,创建策略与管理模式,对提高生态旅游品位,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1.旅游规划理论研究落后于产品建设。规划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旅游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建筑等方方面面的复杂系统,再加上当前旅游规划大多被风景园林规划或城市规划代替,因而旅游规划还没有建立起全面的理论体系。

2.旅游规划不当环境破坏严重。由于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生态系统破坏。景区的过度开发,极大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风景资源。许多生态旅游景区的美学质量、生态环境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

3.旅游规划缺乏系统性和地方性特色。由于受规划编制者本身见识多寡及视野宽窄的影响,部分旅游规划缺乏完整的体系,有些则没有解决规划的核心内容,没有突出地方特色;另外国内规划者盲目崇外,缺乏本土意识,忽略了旅游产品自身的独特之处。

二、旅游品牌规划概念及特征

1.旅游品牌规划的概念。旅游品牌规划,即旅游品牌规划主体按照旅游品牌的构成要素,从经营战略的高度,在旅游资源评价、客源市场调研和区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为企业或旅游目的地构建一部品牌建设与管理的宪法,对旅游品牌定位、塑造、维护、实施追踪及反馈调节等环节所做的预先构想或决策。

2.旅游品牌规划的特征。(1)旅游品牌规划是旅游规划的延伸。随着旅游规划理论的不断深化,市场营销理论不断融合到其中,旅游品牌在竞争中愈凸显出其价值。旅游品牌规划更加注重产品的设计和旅游地的形象定位,提炼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旅游品牌规划更加科学,更具可操作性。(2)具有战略和设计相结合的特征。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战略,旅游品牌规划自然也是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然而,开发出富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品牌,成功的引导旅游者进行消费,与他们产生共鸣,那就离不开设计的艺术。(3)整合性特征。从旅游品牌的设计,品牌的定位,到品牌的识别,品牌的传播,最后到品牌的延伸,是一个相互交融的工程。它不是一个按先后顺序叠加的过程,而是一个有次序,有结构层次的整合过程。

三、生态旅游中的品牌的内涵

生态旅游的品牌是以其生态旅游资源的品质、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为核心内容,以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是这些因素的组合为表现形式,它具有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并且浓缩了文化的重要信息,易于被旅游者感知或识别并产生联想,它能给旅游者带来安全性感觉和附加价值,同时能满足旅游者某种情感或精神需要、或者某种利益。

四、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创建策略

1.注重生态旅游产品质量的维护。一是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由于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还未统一,加之国内市场也相对不成熟,真正符合内涵的产品较少,市场比较混乱。要创建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就必须提供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二是整体产品中各组成部分或单项产品质量要高。要确保能创造景观环境优美、服务规范、设施环保、居民态度友好、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整体的高质量。

2.深挖生态旅游产品中的文化。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旅游产品的精髓,也是品牌的灵魂与核心,要让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具有厚重的生态文化底蕴,进行文化竞争。文化内涵要通过活动项目的内容或形式来体现,要注重文化表现形式创新,尤其要注重过程的文化性和细节的文化性等。

3.强化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营销。在生态旅游产品品牌创建中必须大力实施并强化产品的绿色营销。实施和强化绿色营销,应在绿色营销观念指导下,培育绿色企业文化,进行绿色产品设计,制定绿色计划,加强可持续管理,减少旅游产品开发及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五、生态旅游品牌管理的模式构建

1.宏观层面:生态旅游品牌系统动态管理。生态旅游系统管理关键点就是要对景区品牌做系统协调与控制。景区品牌系统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品牌系统的最优化,因此,必须做好系统协调与控制。而且,系统内部不同品牌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从不同的品牌经验中学习、总结出系统管理方法,最终实现品牌系统最优化的目标。

2.控制层面一:生态旅游景区品牌质量管理。生态旅游景区只有提供符合顾客质量要求的品牌,才能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目标。发达国家生态旅游景区品牌质量管理主要依靠的是标准化管理,通过实施环境质量认证体系国际标准ISO14000来实现。

3.控制层面二:生态旅游景区品牌关系管理。生态旅游景区企业为了赢得顾客的长期青睐,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品牌的亲和力,在实际的品牌建设与维护中必须加强品牌关系管理,包括品牌的员工关系管理、品牌的顾客关系管理、品牌的社会及社区公关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柏玲.区域旅游品牌规划研究——以五大连池市为例[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8.

[2]李悦铮,俞金国.区域旅游市场发展演化机理及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122.

[3]郭鲁芳.旅游企业品牌战略探讨[J].旅游科学,2001,(3):20-23.

[4]秦安臣.生态旅游品牌规划的基础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17.

[5]李树民,支喻,邵金萍.论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及设计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35-38.

[6]潘成云.品牌生命周期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9):19.

[7]潘成云.品牌市场生命周期管理理论论纲[J].中国流通经济,2006,(9):43.

[8]梅燕.产品导向型旅游景区规划实例研究——以彝海旅游景区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4:18.

[9]李树民,支喻,邵金萍.论旅游地品牌概念的确立及设计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35-38.

[10]谢荣华.服饰品牌核心价值的构成及规划原则[J].生产力研究,2007,(12):112-114.

[11]李云霞.旅游景观规划的内涵、原则和内容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7,(7):79-83.

[12]马聪玲.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G]//旅游绿皮书——2001—2003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2.

[13]魏小安,窦群,彭德成.发展旅游和遗产保护能否“双赢”[N].北京:中国旅游报,2002-12-11(4).

[14]金克剑.谋划张家界[J].旅行,1998,(创刊号):25-29.

[15]郭舒.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思考[J].旅游学刊,2002,(1):69-72.

[16]陈放.品牌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17]月马勇,李玺,李娟.文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内涵;生态旅游定义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1-0067-05

[收稿日期]2006-10-30

[作者简介]吴楚材(1936-),男,湖南宁远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旅游理论与旅游开发研究,E-mail:znstly@126.com;吴章文(1940-),女,湖南慈利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旅游理论与资源深度开发研究;郑群明(1972-),男,江西泰和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胡卫华(1978-),男,湖南湘阴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生态旅游与资源开发。

1生态旅游的起源

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雏形是“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tourism)”,是1965年赫特泽(Hetzer)在反思当时文化、教育和旅游的基础上提出的旅游发展思路而正式把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是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áin)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他强调生态旅游的区域是自然区域。但是,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研究和实践。但由于各国发展的情景各不相同,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也大相径庭。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辩论已使生态旅游由理想的云端跌落到“泛化”的边缘,生态旅游应该是一种哲学、一种理念、一种态度、一个标识还是一种产品?也许都是,也许都不完全是。从旅游的本质上来看,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一种文化活动、一种社会活动,但归根到底,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由于其巨大的经济效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因此,认识生态旅游的本质和内涵也不能脱离经济的本质,不能脱离市场的需求,不能离开旅游者的动机,不能忽视旅游的目的。

2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概述

生态旅游的思路从提出至今仅有40年,在全球环境危机、人们“生态觉醒”的大背景下,生态旅游的思路对旅游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参与其中的国家、组织和机构也非常多,主要有科研保护和非政府组织、多边援助机构、发展中国家和旅游业内部等等。而一些国际性的组织和机构参与其中,并广为推崇是生态旅游大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国际生态旅游协会从1991年起与华盛顿大学合作,面向社会提供生态旅游的教育和培训服务,还通过创办论坛和专题讨论会,提供最新的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各种规划管理方法。世界旅行旅游理事会从1994年起创立“绿色环球21”(GreenGlobe21)生态旅游认证标准体系,从1999年起开始独立运作,全球有超过1500家企业或机构得到认证,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制定的NEAP(TheNationalEcotourismAccreditationProgram)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已在世界局部地域采纳。2002年,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与“绿色环球21”共同制定了《国际生态旅游标准》,2004年经过重大修改提出了11条原则。世界自然基金会则更多地致力于环境脆弱区域的生态旅游实践,在全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经过40多年的研究,国际上初步形成了生态旅游的3大核心理念:保护、负责任和维护社区利益。

生态旅游的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生态旅游热潮的兴起而进入中国的,但真正受到国内重视是在1995年。1995年1月,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了第一届“中国生态旅游研讨会”,首次倡导在中国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之后,1996年在武汉、1997年在北京召开的生态旅游或可持续旅游研讨会,大大推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尤其是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确定为“’99生态环境游”,更是将生态旅游推向高潮。短短的10年中,“生态旅游”成为中国最时尚的名词,变成旅游市场营销的“法宝”,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呈现出其内涵先天不足的问题。自生态旅游的概念进入中国后,国内一批科研机构相继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一些组织和机构主张编制生态旅游的规范和标准,以达成共识,促进生态旅游的开展,目前已推出《中国生态旅游推进行动计划》(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生态旅游区标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则致力于环境资源的研究,并主张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广泛应用,以体现生态旅游真实的魅力。目前其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森林小气候等研究成果开始广泛应用,并得到了一定的认同。但由于国内从事生态旅游的研究机构较多,且各研究机构的学术背景差异较大,因而在阐述生态旅游概念和内涵时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也由于其内涵的模糊和多样,生态旅游在进入市场以后更是成了“万能的标签”,在实践应用中非常混乱,无所适从。

3生态旅游的概念及辨析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23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包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银行以及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旅游机构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这些概念的表述或层次不同,或出发点不同,或范围不同,或陈述的角度不同,或要达到的目标不同。目前生态旅游定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定义所着眼的角度和层次不同,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其他概念含糊交叉。其原因是由于在过去的23年中,众多不同的组织和机构为了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区域实践着各自认为“最佳的”生态旅游模式,由于其重视生态旅游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于是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也大相径庭。另外,大部分概念存在着将目的和手段混而论之的情况。例如,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指出要实现环境与文化负面影响的最小化与正面经济影响的最大化,实际上后者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再如环境教育,不管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还是为了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际上也都是实现可持续目的手段。此外,与生态旅游几乎同一时期出现的相关概念和词汇也很多,如自然旅游(naturetourism)、荒野旅游(wildernesstourism)、探险旅游(adventuretourism)、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tourism)、绿色旅游(greentourism)、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tourism)、与环境资源相适应的旅游(appropriatetourism)、科考旅游(scientifictourism)、文化旅游(culturaltourism)、无负面影响的旅游(10w.impacttourism)、农业旅游(agrotourism)、乡村旅游(ruraltourism)、软旅游(softtourism)等等,由于这些概念本身也不完善,因而极易造成概念的混淆。正如奥朗姆斯(Orams)所说“生态旅游的概念就像是画在沙滩上的一条线,其边界是模糊的,而且被不断地冲刷、修改”。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1保护中心说

这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保护”,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认为生态旅游应强调保护,要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其代表定义有美国生态旅游协会做的界定:保护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良好生活的负责任的旅游。也有国内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利用自然资源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活动。

生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总和,旅游是“人一地”之间的关系总和。这类概念是完全保护主义者的观点。旅游是有动机、有目的、有行为的,这类概念没有考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而认为生态旅游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这与旅游者为了愉悦、享受、求知、体验等的出游动机背道而驰。这类概念提醒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要保护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但旅游资源涉及天空、山川、海洋、水域、生物、城市、文物等非常广泛的范围和部门,旅游部门、旅游者提出保护根本起不了作用,更何况目前对各类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有众多的法律法规,保护的实现必须通过执法和严格的管理,而不是通过旅游者。如果旅游时强调保护,生态旅游就仅仅是一种理念,是无法以一个独立的体系在实践中操作的。

3.2居民利益中心说

这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保护+居民收益”,其核心内容是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认为生态旅游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而且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有义务为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代表定义有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做的界定: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郭岱宜也认为:生态旅游除了是一种提供自然游憩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之外,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尊重与维护当地部落传统文化之完整性的重要功能。

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从旅游业的经济本质来分析,所有旅游活动均能产生经济效益,旅游者从客源地来到目的地,均能带来巨大的物流、能流和资金流,均能为当地经济繁荣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或间接为当地居民带来收益。如果因此而界定当地居民有收益的旅游就是生态旅游,那么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从生态旅游词面理解,与居民利益也毫无关联。

3.3回归自然说

这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大自然旅游”,其核心内容是回归大自然。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回归大自然,只要旅游者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就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

代表定义有库台(Kutay)做的界定:生态旅游就是直接或间接促进保护并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世界旅游组织做的界定: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团(者)参观自然保护区,或者具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澳大利亚国家生态旅游战略中做的界定:生态旅游就是涉及对自然环境的解释和教育的自然旅游,该旅游按照生态可持续的方式经营。也有国内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回归自然、自我参与式的旅游活动,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天人合一”的高雅享受。

这类定义将生态旅游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户外旅游,包括探险旅游、登山旅游、科考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等多种类型,扰乱了人们习惯了的旅游类型体系,给旅游者造成认知和识别上的混乱,让机会主义者将生态旅游的标签随处粘贴,这也正是前些年生态旅游泛用、泛化、泛滥的主要根源。例如,登山应属于专项旅游范围,但在这类定义中,将登山也归为生态旅游,这就造成了认识和市场的混乱。从内涵来看,这类概念的内涵是空洞的,其不但没有促进旅游的发展,反而是旅游研究的一种倒退!给旅游组织者造成混乱。

3.4负责任说

这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负责任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旅游者应对环境承担维护责任。

代表定义有布诺斯(Brouse)做的界定: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其后对生态旅游定义简化时也强调了负责任,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在自然区域里进行的、保护环境同时维持当地人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也有国内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一种对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自然环境的保护”。

作为社会的一员,全体有能力的公民均应承担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道德、民俗的限制、约束的责任和义务,均应对自己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负责任。从这个意义来看,负责任不应作为旅游当殊的部分进行强调或放大,因而“负责任旅游”对生态旅游的开展并不具备可操作性,该类定义与生态旅游毫无关联性。

3.5原始荒野说

这类概念认为“生态旅游=原始荒野旅游”,其核心内容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区域是在人迹罕至的原始荒野区域。

代表定义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ElizabethBoo)做的界定: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它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到受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有国内学者也认为:生态旅游是人们带着某一特定的目的,到受干扰较轻微的地区或未受污染之自然地区旅游。

人迹罕至的区域包括大森林、大沙漠、大戈壁、大雪原和孤岛等,这些区域有些气候环境十分恶劣,有些不适合人类生存(沙漠、戈壁、雪原);有的地段辐射强(戈壁、沙漠),有害于人体健康;甚至在森林中也有些植物群落对人体健康有害。该类定义涉及的范围太宽泛,目标不明确,无法真正在实践中落到实处。提出这一观点的大多为欧洲学者,由于欧洲整体环境较好,其研究的环境没有普遍性。例如,在沙漠、戈壁环境中,放射性强、小气候恶劣,基本不适合人类的生存,更不用说理想的生态环境了,旅游者根本无法获得舒适的休闲、度假享受目的。一般情况下,人迹罕至的地方生态环境好,对城市居民有吸引力,但不能旅游的地域也很多。因此,这类定义不科学、不全面,缺乏普遍性。

4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与滥用的后果

由于缺乏权威的生态旅游概念,以至于社会上“伪生态旅游”招摇过市,大行其道。“生态旅游”的概念被严重泛化,几乎任何一种与自然资源有关的旅游活动均被贴上了“生态旅游”的标签,不少地区的生态旅游并不“生态”,从规划、开发、管理到经营,很大一部分沿用大众旅游的模式,且鲜有顾及开发对资源的负面效应。

生态旅游的泛化主要表现在景区开发和旅游经营过程中,把生态旅游泛化成自然旅游。自然旅游以满足旅游者需求,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而生态旅游以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因此,相对于自然旅游,生态旅游需要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环境资源的特殊性。是否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为生态旅游服务,同时又通过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改善了环境,提高了环境的抗压力,应作为衡量生态旅游成功与否的标尺。然而在中国,一些人对环境资源知之甚少,却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帜,干着破坏生态的行为。生态旅游被演化为一种市场营销的手段,很多旅游企业通过“刷一层绿漆(greenwashing)”来迎合市场的需求,获得竞争优势。部分开发商狡猾地利用“生态旅游”这个时髦词,其目的是为了中饱私囊,他们以利润最大化和自利为主导思想,投其所好地讨得客户的欢心,吸引旅游者,并没有将环境资源深入地开发出来为游客服务,更没有在旅游开发中体现维护环境的功能。甚至一些景区管理部门唯利是图,往往打着“生态旅游”的招牌,大肆在景区内开发游乐项目。这是完全背离生态旅游的初衷的。曾经有权威调查显示,国内有22%的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因开展“生态旅游”而受到破坏,11%的生态旅游资源出现退化,44%的存在垃圾公害,12%的出现水污染,11%的有噪声污染,3%的有空气污染。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开发、游客严重超载、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等因素有关。这样的生态旅游名不副实,使人们对生态旅游本身产生质疑。

其实,在欧美等发达地区,人们并没有像国内这么热衷于对生态旅游的追逐,生态旅游也并不是高于一切的旅游形式,而是普通旅游的一种类型。但由于全世界至今还没有生态旅游统一的定义,加上“生态旅游”一词在全国范围内滥用,使大家感到生态旅游是一个很虚的东西,难于落到实处,大多数人对生态旅游无所适从。总体而言,目前生态旅游还只是一种理念,一种空中楼阁,难于在实践中操作,有必要对生态旅游的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

5生态旅游的内涵

要界定生态旅游的内涵,首先就要理解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旅游?就应了解生态旅游产生的大背景,从旅游市场、旅游动机、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出发,着眼于实践操作来界定其含义,使生态旅游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具有可操作性。

5.1环境、生态、旅游的内涵

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环境、生态、旅游等概念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有必要分析环境、生态、旅游的实质,从而帮助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

环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环境是客体,其类型是由主体决定的。通常我们所说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描述人类与周围一切事物和因素之间的关系,人周围的事物统称为环境。

所谓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生态是以生物为中心而言的。

旅游是一项经济性强的文化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性强的经济活动,旅游的定义也很多,世界上公认的旅游的定义是“艾斯特定义”,即“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总体而言,旅游的概念是描述“人一地”之间的关系。

生态旅游,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生态”+“旅游”,而“生态”和“旅游”均有特定的含义,都有规范的概念。从其含义来理解,生态旅游定义的核心应该是描述“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环境之间”的关系。

5.2生态旅游产生的大背景

生态旅游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生态学家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会遭到报应,是一个时代“生态觉醒”的产物。环境学者、生态学者、林学家、生物学家、医学家等纷纷投入其中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到城市的热、光、电、放射性、化学污染、灰尘、细菌等环境因子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存,人们意识到“城市不是人类最佳的生存环境”,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城市水泥沙漠理论(如热辐射、光辐射、放射性辐射等)、人寿命的长短、健康的好坏与居住地物种数量的多少成正相关理论、“人体血液中缺乏氧气是万病之源”理论、城市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为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生态旅游应运而生。

5.3生态旅游的动机

人们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寻求人类最佳生存环境,在那里去度假休憩、保健疗养娱乐。

5.4生态旅游的主要客源

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

5.5生态旅游开发的最佳地域

以城市为中心,30―50公里为半径,为第一生态旅游圈。这一圈基本离开城市,摆脱了城市困扰。第二生态旅游圈是以城市为中心,50―100公里为半径。这一圈污染少,生态环境受破坏少,一般距城市1小时左右车程,是较理想的生态旅游地域。第三生态旅游圈是以城市为中心,100―160公里为半径,这一圈生态环境好,在交通方便的地区驱车2小时即可以到达,宜开发为2日游的休闲度假地。

5.6生态旅游资源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良好环境的生态旅游区是人类生存的理想空间。生态旅游的卖点是各种优越的环境资源,主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体、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含量高的树种配置、舒适的小气候、空气细菌含量少、没有噪声污染、放射性辐射剂量水平合适等。

5.7生态旅游的定义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5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00-03

生态旅游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而兴起的。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时代背景下,探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新思路就显得格外重要。与其他形式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具有地域上的自然性、层次上的高品位性、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和内容上的专业性等突出特点[1]。它符合近年来在游客中十分盛行的“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心态,是国内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持续利用研究,建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意义重大。

1.关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理论

1.1关于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生态旅游系统

生态旅游指的是在生态学理论原则指导下,以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取向,以各类自然保护区(含公园)为主要观赏游览对象,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一定社会经济效益、又能较好地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和保护的一种旅游活动[2]。

生态旅游是旅游主体和客体双方寻求的目标,是旅游的最高层次。要求游客和管理者不仅从旅游资源中得到精神和物质享受,更主要是精神给予。

生态旅游系统的内核是生态,强调人(旅游资源管理者和旅客)与旅游资源之间的生态作用,即生态制约、生态平衡和生态反馈,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生态旅游系统同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3](见图1)。

1.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应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维模式,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主要的生态学理论有人文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经济生态学,这些基础理论以及它们的指导作用概括如下(见表1)。

2.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以及创新发展新思路探讨

2.1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

生态旅游是基于人与旅游资源关系及其与环境关系的旅游,其基本特点是倡导生态、利用生态、保护生态、依赖生态等等,并贯穿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当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是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以生态环境与资源为取向,以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功能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项目两个实体型态[4]。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应根植于其如下内在要求之上:

(1)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生态可持续。

(2)把生态学原理渗透到旅游服务全程之中,实现旅游资源生态保护和游客的生态享受,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3)以旅游为媒介开展生态教育,实现全民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

(4)加强旅游资源的生态保护与生态重构,实现旅游资源的生态良性循环。

2.2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生态旅游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将地区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生态资源开发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规划、组织、协调、管理中的职能,统筹协调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使资金、技术、人才、知识等要素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与地区自然、人文等因素结合起来,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现实地形成和发展。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旅游产业产业化、市场化和管理科学化,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持续发展能力。要实现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目标和发展要求,关键是要以生态旅游的科学观为指导,以制度创新为手段,制定新的发展措施来推动。

3.甘孜州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3.1甘孜州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甘孜州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是底蕴深厚的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自1988年全州实施“旅游兴州”战略以来,全州旅游发展较快。围绕建设“中国人文、生态旅游第一州”,确立了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把大海螺沟冰川森林旅游区、“中国情歌城”和“古碉・藏寨・美人谷”旅游区、稻城亚丁香格里拉自然生态旅游区以及以德格为中心的康巴文化旅游区作为重点突破口来辐射全州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构筑了“自然生态―康巴文化风情旅游环线”、“康巴文化旅游环线”、“香格里拉旅游精品环线”三大环线。

3.2甘孜州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甘孜州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调查中发现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着诸如在观念、规划、体制、资金、环保等方面的系列问题。

一是观念滞后。表现为:对旅游产业化开发与运作思考不够,缺乏深层次和长远发展的意识;对本地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优势认识不深等。

二是缺乏用战略眼光来统筹全局,规划滞后,出现了开发的盲目性和低层次性,缺乏一个科学合理、协调发展的“总规”和切实可行的“详规”。

三是对人文资源重视不够。旅游开发停留在自发、简单、重复开发的低水平状态。

四是总体布局及功能缺乏明确的定位,更谈不上提高品位和档次。

五是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旅游食、住、行无保证,游、购、娱无方向。

六是投入不足,难以启动。

七是存在旅游条件较好的景区宣传力度不够,而条件较差的却过分宣传的促销失衡状态。

4.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总思路与基本措施

4.1推动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总思路

总的思路应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资源协调开发为核心,推动旅游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确定内涵丰富的“大生态旅游”发展观。

结合甘孜州实际,生态旅游产业要以甘孜州独特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为产业形成的基础。甘孜州丰富而神奇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在区内的聚集和组合,为产业和产品的多层次开发提供了区域基础。丰富的自然、人文生态资源的空间结构和区位聚合,不但是生态旅游产业形成的比较优势,也是产业市场化推进及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形成因素。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关键是要在发展中,将生态旅游的自然与文化因素整合在生态旅游产业的各环节,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甘孜――中国西部自然生态与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四川甘孜州生态旅游作为“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核心区的建设,形成康巴文化、民族风情、生态考察、观光、科研、环保、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大生态旅游。实施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需要延伸视野和拓展思维,正确认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和障碍,把握甘孜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实施重点环节。

4.2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措施探讨

4.2.1以名牌和精品开发为龙头,推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高级化发展。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在产业的开发体制和发展模式上,还受到传统体制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制约,旅游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单一,各主要旅游地产品开发雷同,档次低,存在“有品无牌”的现象。要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在规划的指导下,形成各具特色的名牌优势产品,避免盲目地相互模仿、复制。

4.2.2建立和创新甘孜生态旅游产业管理体制。

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推动和战略,政府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管理中的职能要正确定位,政府的主要职能要从直接管理微观资源配置转向间接调控上。相应的要构架起生态旅游权威的决策管理机构,协调处理甘孜州生态旅游开发管理问题。可成立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管理委员会,由主管旅游的副州长任主任,计委、旅游文化、交通、国土、林业、环保、工商等部门参加。通过管理机构的领导,规范市场和投资、开发行为、经营行为、规划的编制实施,形成民族地区有特色和符合实际的生态旅游管理新体制。

4.2.3推动生态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改革,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拓展民营资本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甘孜州生态旅游开发、经营。

在民族地区要从实际出发,深化体制改革。要选择有条件的景区和项目,在规划的前提下,根据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以及其他经济建设规划,探索生态旅游投资与建设新思路。在坚持旅游资源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使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对法律规定的属于集体所有的适合开发生态旅游的荒山、荒坡等土地资源可以拍卖土地使用权。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投资者要有选择和规范,要求企业行为要符合政府法规和生态规划以及公众利益,特别是要坚决遏制以生态旅游开发为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4.2.4配合生态旅游开发,甘孜州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生态旅游发展管理、监控、约束新机制。

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严格按规划实施开发。坚持对甘孜州各区域生态旅游开发的分类指导,甘孜州区域差异明显,要多种开发形式、多种经营模式展开,防止一刀切,可以有严格的高层次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也可以有以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主的景区,也有复合开发模式景区。可以有独资经营、股权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等,经营体制应多元化。

4.2.5生态旅游开发要形成甘孜州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格局。

大力拓展资本市场,配合生态旅游产业化开发,形成投资市场化为主的新机制,政府、企业、银行企业集团、社会(海内外投资者)都是甘孜州生态旅游投资的重要主体。制定政策保护其合法收益,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可以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发行生态旅游(债券),征收生态资源利用的特殊税种等。

甘孜州面积大,海拔高,生态旅游开发空间距离成本和投资机会成本都很高,要坚持综合开发,形成产业联动。当前不宜全面出击,改变“点子开发工程”,应依托城镇和交通干线,市场网络的有序推进,选择重点,要按规划有序推进和促进产业关联。

4.2.6甘孜州旅游业发展要加大营销和提高服务水平,价格策略和政策要符合实际。

结合甘孜州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各区域实际,可选择不同价格策略:一是生态旅游项目分解,单项定价;二是按季节差别定价;三是民族文化产品特殊定价;四是针对游客不同差别定价;五是特殊旅游特殊定价;六是项目组合定价。在营销上,可采取全员营销方式,在促销上应加强甘孜州整体市场促销。

4.2.7生态旅游要以富民为导向,提高当地居民参与度。

要让甘孜州的当地居民进入生态旅游发展过程和参与到产业化、市场化中,提高就业能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一是对进入甘孜州投资的企业,应有选择和要求,企业投资不但要有资金、项目、建设内容,而且,要能直接地创造和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二是企业要加大对当地居民,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对此,政府在财政、税收、土地、资源等方面给企业以特殊优惠政策;三是鼓励企业和投资者投资和开发甘孜州的公共产品,进入交通、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甘孜州旅游文化的发展。

4.2.8围绕重点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组建企业集团,推动旅游市场主体发育。

甘孜州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以企业为市场主体,拓展融资渠道。生态旅游开发要区分竞争性、公益性项目。对于竞争性项目,资源开发、景区开发、市场开发等企业是主要投资者。甘孜州旅游产业化若没有企业主体的培育是不行的,政府要制定政策和法规,推动当地企业和区外企业跨区域地组建1―2个有实力的旅游集团,实现资产重组和规模经营。要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区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可以股份制形式与区外企业联合,有条件时可以争取为上市公司。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是重要投资主体,要争取上级财政投资于交通、通讯等,但也要从民族地区特点出发,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区外企业、外商进入,投资兴办基础项目,并保证其利益。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3):106-112.

[2]苏维词等.论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1):87-90.

[3]韩艳洁.生态旅游基本理论与西部生态旅游开发模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2):60-64.

[4]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999,(2):51-55.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篇7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旅游体验

旅游体验的提出要早于体验经济,但在《体验经济》出版后,人们对旅游体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旅游的本质就是体验,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一种独特的、美好的情感,这和上世纪60年代最早提出旅游体验的学者的看法是相反的。他们认为当时的游客并不是在追求以前那种真实的体验,而是人云亦云的流行性消费,是大众旅游的一种。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认为体验是难忘的,是独特的,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国内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始于谢彦君教授(1999),他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研究的内核,通过这方面的探讨可以建立旅游学研究的独立的理论体系。2002年,《体验经济》在国内经翻译后出版,使旅游界的掀起了研究热潮。武虹剑,龙江智(2009)引入旅游场的概念,探讨了旅游者和旅游场之间的互动,即旅游体验生成途径的理论模型,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实施途径。

(二)生态旅游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他在自己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概念。他认为:生态旅游是带着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生物及当地文化特征的目的,去往相对没有污染或破坏的自然区域的旅行活动。这种旅行活动,既包括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森林里的随意漫步,也包括在偏僻地区对独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研究。生态旅游具有五项基本特征:自然原始性、专业性、生态性、多样性和科教性。

(三)生态旅游景区

国外在对旅游景区概念的研究中,更习惯用“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来表述,主要强调“磁性”含义。国内研究中,对于旅游景区的使用尚处在笼统模糊的阶段中,许多论文著作中出现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景区混同的现象,甚至有些作者将旅游景区简化为旅游区,这使得目前国内关于旅游景区概念的研究缺乏一定的统一性。邹统钎(2013)对旅游景区进行了如下定义:旅游景区是依托旅游吸引物,从事旅游休闲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他认为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有明显的区别,旅游景区是旅游目的地的一部分,如果一个景点不能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则不能被称为旅游目的地。笔者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对生态旅游进行开发的讨论情况,对生态旅游景区作如下界定:相对于一般景区而言,那些没有受到人类活动过度干扰,可为游客提供休闲疗养、康乐科教等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活动的区域和场所。

二、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现状分析

(一)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基本概况

我国疆域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为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探讨其发展基本概况时应进行分区。首先是东部地区,可以按照地理学中的界定进行,即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为界以东地区。在这个区域内,分布着许多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如长白山、泰山、黄山、黑龙江、黄河、长江、松嫩平原、华北平原等等,这些都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其次是西北地区,该区域包括内蒙古、宁夏、新疆和甘肃三区一省,因为气候原因,这里遍布草原、荒漠和引人入胜的绿洲,可以开展探险、科研等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而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南盆地地区都是我国人为活动相对较少的区域。青藏高原以高寒景观著称,自然资源能保持较好的原始性,而且分布着一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西南地区的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动植物种类繁多,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是本区域的特色生态旅游资源。据此,我国生态旅游类型较多,主要有:“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森林考察生态旅游、地貌奇景考察生态旅游、冰川探险生态旅游、漂流生态旅游、滑雪生态旅游、“香格里拉探秘”生态旅游、沙漠探险生态旅游、草原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旅游、保护环境生态之旅等。

在体验经济时代,追求个性化的体验之感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终目标。目前各生态旅游景区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在不改变自然本真性的前提下,有选择的建设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二)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的主要问题

1、生态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截止到2015年7月5日,中国已有48项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总数列意大利(51项)之后,超过西班牙(43项),居世界第二位);部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目前达到428个(2015年统计数据),部级风景名胜区225家(2013年统计数据)。但不能否认的是,与国际情况相比,我国的生态旅游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地开发都是落后的,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旅游体验层面上,国内的生态旅游景区还不能将其很好的融合到规划开发中。游客在生态旅游景区的活动还集中在休闲观光的层面,不能获得真正的“畅爽”之感。

2、景区生态环境承纳量过度

近几年,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景区经常出现游客爆满的情况。2013年十一黄金周,九寨沟游客滞留事件影响颇广,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讨论。首先,过度的游客数量给生态旅游旅游景区环境和资源都造成了难以承受的负担,而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即使可以凭借现代技术进行复制,其内涵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因此,生态旅游景区应将其资源的空间承载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更重要的是,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情感,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之前的期望都比较大,但因景区人数过多而对旅游项目产生腻烦心理,可以参与到旅游项目中进行体验的游客也不能获得满意的服务,这就使得生态旅游景区丧失了本质上的意义,因此游客的心理承载量是生态旅游景区在规划开发中应特别注重的。

3、游客与社会居民矛盾加剧

生态旅游景区处在遗产型管理模式之下,以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的国内的生态旅游景区仍然主要依赖自身的经营来维持发展,因此造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相关的部门和企业通过对生态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和开发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并获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基础上进行的个性化和难忘的体验式旅游意味着生态旅游景区所在地的居民要与游客共享当地资源,并放弃原来那种“宰客”型的经营效益,这就使得二者之间矛盾愈演愈烈。

三、旅游体验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对策分析

(一)构建旅游体验论的生态旅游研究体系

自1999年谢彦君教授在国内率先详细的阐述“旅游体验”这一概念之后,国内对其研究渐入佳境,关于“旅游体验”的研究理论也逐步形成一定的体系。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来看并不如意,旅游规划的实施者在后期的操作中往往不能真正的将旅游体验理论与生态旅游贯穿融合。其次,国内的研究理论需要在实践的指导中得到验证,在“发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不断的补充完善,以期更好的为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二)游客的体验需求应与生态资源相结合

编制恰当合理、复合生态旅游景区实际发展的旅游规划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先行军。旅游规划的编制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注重“人―地”关系,保护生态系统。另外,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当今游客的体验要求,以人为本,追求个性化、定制性的服务,在进行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旅游体验设施,保护性的开发现有的生态资源,无论是资源的空间承载量和游客的心理承载量都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生态旅游景区应实现利益分配主体多样化

相关政府部门应对生态旅游景区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旅游企业也应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理化融资,以建设和完善旅游体验相关基础设备设施。更重要的一点是,生态旅游景区应着力打造和谐型的社区环境,缓解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的矛盾。政府部门应制定颁布的规定,建立听证会机制,实现景区的民主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合理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到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分配主体多样化,以景区发展带动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结论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1篇8

0引言文化生态”(culturalecology)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uliarHaynesSteward)提出,其1955年出版的《文化变迁理论》系统阐述了人类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1]。20世纪90年代,文化生态理念传入中国,文化生态保护问题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与思考。1998年,方李莉提出文化生态失衡问题,认为现代文明的冲击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消失[2]。旅游作为一种现代行为,对文化生态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导致社会总体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寻求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机制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试图分析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进展,总结现有研究内容,梳理研究脉络,探讨未来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目前,关于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生态理念在旅游开发规划中的应用、旅游对文化生态保护的效应及文化生态保护模式研究几个方面。1文化生态理念在旅游开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1.1文化生态资源开发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合理开发、利用文化生态资源,实现文化生态的生产性保护与活态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潘鲁生认为,文化生态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可以充实旅游内容,增加旅游项目,增强文化氛围,提高旅游的人文含量和文化品位[3]。但是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研究与利用并举,实行立体式的发展战略[4]。李运祥指出,在旅游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文化生态资源,丰富旅游内涵[5]。刘春莲指出,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是提高乡村旅游品位的出路[6]。熊伟,胡希军强调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发具有地域性、多元性的文化生态资源[7]。文红、唐德彪指出,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质是文化性旅游资源的生态化挖掘,是为了维护和促进旅游地自然、文化生态平衡和文化完整性[8]。王维艳等认为文化生态资源的旅游开发必须服从于文化生态保护与培育的需要[9]。1.2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产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地域文化生态的特色。王乃举、黄翔认为游客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决定了旅游产品开发时应注重多元化和求异性,而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是多样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前提[10]。张建平认为旅游产品应具有地域文化生态特色、地域自然生态特色及地域产物生态特色,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将地域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产品设计有机结合[11]。黄安民、李洪波认为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应符合地域性原则、文化挖掘原则、文化保护原则、文化生态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12]。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应贯彻文化生态理念,注重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促进旅游产品开发与地方文化生态保护的同步发展。1.3旅游开发模式如何在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寻找平衡点,促进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学者们普遍认为有效的旅游规划、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是具体措施之一。赖斌、杨丽娟等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保障因子、动力因子和潜力因子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子[13]。周武忠、张中波认为在旅游规划中应贯彻文化生态理念,从维护现存的文化生态、再生已失的文化生态、建设新的文化生态3个方面入手,以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共生[14]。林美珍、吴建华针对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提出原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次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再生文化生态开发模式3种对于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15]。俞万源、李海山等以梅州市为例,提出了名城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理念,即尊重名城文化生态要求,保护好名城文化生态,以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方式科学展示名城文化[16]。1.4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基于文化生态保护理念做出的新选择,它不仅是一种旅游活动,更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文化理念[12]。就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学者们进行了一些探讨。高红艳就贵州喀斯特地区,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相应的开发模式与民族文化保护措施[17]。杨大明以绍兴为例,提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18]。萧洪恩等基于湖北的民族生态旅游现状,提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塑造的具体措施[19]。袁锋等以滇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为例,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20]。尹正江以海南中部民族文化地区为例,分析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效益[21]。文化生态旅游对地方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李培根认为需要在旅游者对文化生态的外在消费和管理者对其内在价值的保护之间找到平衡[22]。刘少和、张伟强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矛盾的克服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引导性、自然性的文化嫁接,形成文化的继承发展,然后系统性、生态性的文化保护,形成文化生态旅游标准[23]。2旅游对文化生态保护的效应研究保继刚认为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独立、共生、冲突3种关系[24]。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二元关系”,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是理清其互动反馈机制,寻求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矛盾的正效应[25]。旅游发展带来的文化生态失衡越演越烈,学界较多关注旅游对文化生态的负面效应,而对其正面效应关注较少。2.1负面效应旅游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这种矛盾集中表现为文化矛盾和利益矛盾。这些矛盾的演化将导致文化生态的破坏[23]。李培根认为,旅游开发造成的复杂的土地资源利用以及立场不同带来的认知差异,是太鲁阁峡谷文化生态保护与游憩环境的冲突根源[22]。付薇认为强调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文化生态是商业旅游的前提,但商业旅游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文化生态,使其自身也无法继续生存[26]。连玉銮指出大众旅游的开发模式给自然和文化生态相对脆弱的民族地区带来较大的冲击[27]。刘春济等认为西部旅游对民族文化生态中物质文化形态、精神文化形态及制度文化形态3个层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28]。王维艳等认为旅游经营制度及过度旅游开发等文化生态因子对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的续存造成威胁[9]。杜艳指出乡村旅游的失当开发造成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同化,乡村居民生活秩序被破坏等文化生态失衡[29]。张中波通过对丽江古城的研究,发现旅游开发导致了古城文化生态失衡[30]。#p#分页标题#e#2.2正面效应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之间也具有良性的互动关系。周武忠、张中波认为,旅游可以运用其产业化的手段及优势,将一些濒临破坏和灭绝的人文资源进行保护、修复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14]。余勇认为遗产旅游激发了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繁荣,带动了旅游资源的全方位开发,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自我保护与传承[31]。郭建群认为湘西旅游业的发展使湘西的民间工艺得到了不断挖掘与传承[32]。潘鲁生指出旅游文化商品、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促进了民间手工文化和民间工艺的发掘及再利用[33]。刘春济等认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西部地区贫困的经济状况,提高了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进而对民族文化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28]。2.3双重效应研究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业带来的外来文化,加速了民族文化的变异,甚至会影响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林美珍,吴建华认为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发有利于地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展示、传承及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民俗风情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却陷入了文化真实性、文化商品化与文化保护的困境[15]。宗晓莲认为,旅游业使诸多民族文化事项得以复兴并被世人所知,但是,大众旅游却限定了这种复兴”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背离原来的生存背景发生变异。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客观全面的看待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促成文化生态资源转变为文化生态商品,实现其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则要分清文化生态与旅游商品,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对其进行保护、传承与创新[34]。3文化生态保护模式研究为保护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学者们提出建设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及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些模式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保护了当地的文化生态,保障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仍处于试验阶段,面临着资金、制度、保护主体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3.1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即博物馆的社区化,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欧洲一种成功的文化生态保护模式。1998年,中国与挪威政府合作在贵州建立梭嘎生态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嘎生态博物馆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对其在文化生态保护的作用意见不一。一些学者对文化生态博物馆持积极意见,如孔令远认为生态博物馆做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化保护的和谐发展,是中国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35]。余青、吴必虎认为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有效的实现少数民族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整体保护的形式,也是一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可持续旅游模式[36]。一些学者持中立态度,如郑威认为虽然生态博物馆没有解决旅游开发中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问题,但是生态博物馆旅游并非与文化保护相悖,其探索是有益的[37]。亦有些学者持消极意见,如潘年英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认为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保护模式的借鉴,生态博物馆带有明显的文化植入,加速了长角苗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38]。尹绍亭认为,起源于欧洲的生态博物馆以其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的,而中国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好文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9]。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学者们就生态博物馆的本土化进行了研究。海提出文化”的观点[40]。张金鲜等提出利用前台、帷幕、后台”理论平衡文化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1]。平峰提出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性、开放性、主体性的基本原则[42]。周真刚、胡朝相认为保护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的前提是消除居民的贫困,教育则是保护的基础[43]。3.2民族文化生态村文化生态村”作为一种文化生态保护和协调发展的模式,是尹绍亭等学者借鉴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基于中国和云南的实际情况,于1997年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文化生态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方式。文化生态村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民族村、民俗村、旅游村和度假村,其追求的是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主张为乡村谋福利,体现政府支持、专家指导、村民参与的原则[39]。尹绍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是以民族文化保护为宗旨。民族文化生态村也主张发展旅游业,但应吸取民俗旅游村的经验教训,防止旅游至上、唯利是图的倾向[44]。王国祥在回顾云南省邱北县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村建设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了民族旅游地区文化开发与保护的互动机制[45]。杨家娣通过对传统佤族原始村落翁丁村的研究,指出民族文化生态村是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46]。黄烨勍通过对西双版纳3个傣族村寨的具体规划,探讨了建立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及其可操作性[47]。3.3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区即在特定的区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目前,全国已确定10个文化生态保护区,由于仍处于实验阶段,因此暂定名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多数学者对文化生态保护区持肯定意见,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保护理念的深化和升华[48],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49],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50]。亦有些学者对文化生态保护区持怀疑态度,如陈淑琤认为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和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同一语境下的不同表述,其核心理念、保护原则及目标是相同的[51]。吴效群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没有考虑中国国情,是机械模仿国外的做法,有贪大求全的面子工程的嫌疑[52]。就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而言,方利山认为政府主导是关键[48]。刘登翰指出应结合各个生态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53]。陈勤建、尹笑非认为应更新观念,从非文字文化保护的视野营造文化生态保护区[50]。赵艳喜认为,应在尊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不同遗产各自特性和保护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整体保护[54]。盛学峰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提出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55]。刘魁立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四项原则:开放性原则、发展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尊重寓于文化遗产中的广大民众的价值观[56]。此外,针对旅游开发对文化生态的冲击,杨林提出设立文化生态补偿特区”的构想[57]。#p#分页标题#e#4结论与讨论随着10个部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相继建立,中国的文化生态保护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却较少。研究内容较为宏观,大多处于呼吁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初级阶段,缺少保护的技术性、可操作性措施,缺少对案例地的深入调查及案例地之间的比较研究。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采用SWOT等定性研究方法,缺少定量研究,且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研究也较为缺乏。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未来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加强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作用机制研究,理清旅游与文化生态的作用机制是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关键所在。其次,加强文化生态保护个性与旅游开发共性模式的研究,总结出文化生态保护个性与旅游开发共性的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旅游与文化生态的保护研究。再次,加强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的测评研究,量化旅游对文化生态保护的效应。最后,加强旅游利益相关者与文化生态保护主体的关系研究。动员更多的群体加入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文化生态的保护中,把旅游利益相关者培育成文化生态保护的主体,注重培养、提高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建设旅游文化生态。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生态旅游;教学改革;河南

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到20%—25%。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河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多处自然风景名胜区,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现在课堂内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课外就是生态旅游者,将来更是生态旅游的组织者,因此他们的专业素养、环保意识对中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1]。

《生态旅游》是我院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景区班的学生大多没有生物学和生态学基础,环保知识也相对缺乏,而要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非常重要。因此,给学生上好《生态旅游》这门课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教学内容的改进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白光润编写的《生态旅游——大学旅游教材》,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与旅游学院院长,生态学和地理学的专家。本书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稳定性与适应性结合,论点新颖、材料新鲜、信息准确、文字流畅、语言简洁,体现时代的特点。然而本书关于生态学和环境学方面的理论,对缺乏生态学知识基础的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很难理解和掌握。所以在生态旅游学的授课过程中,加入生态学的内容,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针对学生从事职业的需要,笔者对上课内容作了一些调整。

1.1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思

景区建设、旅游规划应该与环境保护是最为一致的。但是由于各景区不合理开发和无序管理造成了景区环境质量的下降。为了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为未来旅游业从业人员,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意义上说,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肩负着树立环境道德标准的重任,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他们对人类所生存的地球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从而引起他们对旅游活动中环境保护事业的了解与关注。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应侧重于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根植于他们的思维中,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领域内,有意识和有措施地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

1.2在教学中融入动、植物等知识

生态旅游倡导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是人们渴望重新认识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体现;同时,生态旅游作为一项强调促进自然保护、促进社区发展、进行科学普及、环境教育的经济活动,强调社区参与,强调机会平等和利益分享,尊重自然,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道德理念。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他们中的部分人将会成为景区管理者、旅游规划师。他们的喜好、意识、决策都会都游客造成影响。因此,将遵循自然、整体优化、以人为本,物种保护优先的生态和谐原则渗透到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生态旅游中,包括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内的天然生物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生态旅游区吸引力的重点所在[2]。在城市郊区涌现的植物园和层出不穷的各类花展显示了人们对于植物的喜爱,而荷兰的郁金香、日本的樱花则分别为这两个国家赢得了无数的游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游客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对由植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美的欣赏,而倾向于对动植物、尤其是珍稀动植物的了解与探索。旅游从业人员极少懂得植物学、动物学知识,因此在讲解和标注中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层出不穷[3]。因此,在课堂上,将动植物学的专业知识融合进去,既可增加这门课的趣味性,又可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相关的知识基础。而课堂反馈也表明,学生非常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将有趣的动植物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去。

1.3增加地理学知识和健康生活的常识

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基础。一旦资源遭到破坏,不只是无法进行旅游活动,会直接导致人民群众生活受到影响。比如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过高,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继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北冰洋和南极洲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后果[4]。同时,淡水资源的缺乏会直接导致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无法继续。地质地貌资源中的放射性矿物质会影响居民和游客的身体健康。因此,在授课时,可适当结合当前的真实情况,如地震、海啸、厄尔尼诺现象等,增加地理学知识和健康生活的常识,让学生不再单纯为上课而上课,而是从课程中学习到实用的知识,能指导生活。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1利用多媒体手段。

通过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电子教案、播放音像资料等方式教学,既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

2.2教学见习

教学见习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是研究式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是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载体。重视并抓好教学见习是生态旅游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现场教学可将生态旅游学的基本理论用于具体的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和保护,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本课程的教学见习中,结合课堂传授的知识,组织学生参观生态园区,调查生态旅游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评估;采访生态旅游区的负责人,了解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方法,对生态旅游区的规划、管理和预测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归纳和总结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路。回到课堂后,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和总结。通过教学见习,将学生对生态旅游的抽象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为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指导学生撰写《生态旅游》的课程小论文。

要写出一定水准的论文,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基础,并且要查阅大量专业文献资料,经过筛选比较,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他们所选的生态旅游区进行研究。

撰写论文的过程本身就是对现有知识体系的一次补充与完善,并可以为他们将来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学生撰写的课程小论文可以布置统一的题目,也可以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题目。

3结语

景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只开设了《生态旅游》一门有关生态的课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了解自然界动植物学知识,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激发学生对学习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主动地去了解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作者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太平.发展河南省旅游经济的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7.

[2]林越英.旅游资源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反思;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069-02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众旅游给各国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旅游这一代表人类时代潮流的旅游类型,给社会上热衷于旅游活动者和旅游从业者带来了拯救、保护自身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厚望[1],备受各国民众的喜爱,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生态旅游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不仅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五位一体”的社会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空间,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生态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时展必须面对的研究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的产生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保护运动的深入开展、传统大众旅游业的生态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旅游(ecotourism)这一专业名词是1983年由贝洛斯・拉斯卡瑞(Ceballos―Lascurain.H)首次使用的。这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在他1987年撰写的《生态旅游之未来》一文中明确提出生态旅游这一全新概念,随后引起全球广泛反响,各国都在自己的开发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着对生态旅游的理解。梳理世界各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历程后发现,生态旅游的产生模式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是指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因市场需求而主动发展生态旅游,如美国在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被动式是指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迫于经济和环境的压力,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迫不得已发展生态旅游业,如20世纪初,殖民主义者的大型狩猎活动给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此肯尼亚政府开始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文献综述

(一)生态旅游资源概念

1980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首次提出“生态性旅游资源”的概念。西方国家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纯天然的“自然景观”,因此,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带野生丛林、野生动物园、国家公园等纯自然区域。TIES(生态旅游学会)、WCU(世界保护联盟)、Cl(国际保护组织)、TNCO(自然保护管理委员会)、UIAES(旅游人类学委员会)等国外机构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虽然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学术观点颇丰。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可供人类开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如刘继生(1997)、侯立军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具有原生态的景观,如张建萍(2001)、杨桂华等(2001);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就是一种资源,如卢云亭等(2001)、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3最新出版的《中国旅游大辞典》中的界定是“生态旅游资源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由生物群体构成的总体景观以及个别珍稀品种和奇异的形态个体。”

(二)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由于对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尚未在国内外旅游学术界达成共识,因此,众多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研究背景以及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资源的性质和成因进行分类。一种是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张建萍(2001)、程道品(2004)、裴洪淑等(2007)、于洪雁(2012);另一种分法是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如杨桂华(1999)、杨文凤等(2009)等。二是从资源性质及功能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冰雪地带等生态旅游资源,如袁兴中(1995)、卢云亭(2001)、袁书琪(2004)、卢宏升等(2004)。三是从市场需求导向划分。如:马乃喜(1997)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赏型、科学型、探险型、保健型、狩猎型、民俗型;袁书琪(2004)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光型、运动型、休闲型、度假型、科考型、探险型等。四是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角度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心理、精神、健身、经济、政治几个方面。五是从旅游者的感知角度分为可视、可感觉两类,如何平(2002)、徐守斌(2010)。六是从旅游开发与经营视角划分。如王建军等(2006)将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生态旅游环境资源。

(三)文献述评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关于生态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有120余种。这些概念存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界定、范畴的划分、学科视角的选择三个方面。基于不同的概念界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第一种按资源的性质和成因划分的分类方法应用最为广泛,但它套用的是中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常规分类法,其实质仍然是对旅游资源分类,没有体现“生态”的特点,因此并不科学。后几种方法是基于研究者的认知进行的微观分类,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应用不够广泛。综合运用多种分类标准进行多级分类是目前学术界的发展趋势,相对比较客观、系统。但是,梳理后不难发现:已有文献所提出的分类方法大多是从旅游学科的视角去认知和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内容,但是,生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具有厚重的学科内涵和个体特征,因此,现有分类方法不能体现出生态旅游资源的全部属性,没能诠释生态旅游资源的真谛,既不符合际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理论基础的实质,仍需探讨、改进、完善。

三、反思与构建

(一)反思

1.用什么样的学科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呢?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它具有生态学与旅游学的双重属性,而且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保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相关内容,因此,单从旅游经济学或生态景观学的视角去研究这一全新概念、套用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的研究路径既不可取、也不适用。无论是从何学科背景、任何研究目的出发,都应尊重生态旅游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至少要以生态学和旅游学的视角去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问题。

2.为什么要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呢?明确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的目的不仅是基础研究的前提,而且是实践活动的保障,更是进行科学划分的主导思想。科学分类生态旅游资源,一方面是为了识别生态旅游类型、确定生态资源价值、明确生态资源现状;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评估、保护、开发、传承奠定理论基础,以满足旅游者、决策者、经营者三方需求。因此,分类中不仅要包括景观、环境等可视要素,而且应适当考虑保护和开发的相关内容,尽量涵盖不同需求者的关注要素,以满足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的各方要求,实现传承和可持续的发展。

3.生态旅游资源中是否应包含生态环境这一要素呢?伴随着生态旅游内涵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认识也越加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生态旅游资源构成中,生态环境不再只作为旅游资源的背景,甚至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吸引因素[2]。对于生态旅游而言,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3]。因此,在我国,生态环境同人文资源一样,是生态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内容,应作为生态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

(二)构建

为确保研究成果的适普性、可操作性,满足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吸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生态学和旅游学的研究基础,综合运用资源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从生态旅游的全新视角去认识生态旅游资源,探索性地构建基于生态学-旅游学的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见图)。

图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四、结语

生态旅游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旅游形式,也是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指导理念。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是生态旅游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划分、合理评估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制定开发与保护规划的前提,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不容否认,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框架和方法,但是,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还不够成熟,比如: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等基础概念还未统一,现有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方案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这种缺憾不仅仅体现了旅游研究的不成熟性,也反映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的滞后性。在不成熟的理论阶段,向成熟学科借用“概念”、“方法”和“理论”无可厚非,但应尊重客观现实和理论基础,抓住交叉学科的本质和特性。虽然现有研究成果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但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想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生态旅游的新视角去认识研究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去丰富生态旅游的研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修正理论。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3):106-112.

[2]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5):507-516.

[3]邱云美.基于价值工程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12):2158-2168.

[4]王金伟,李丹,李勇,佟连军.生态旅游:概念、历史及开发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8(9):24-30.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1篇11

关键词:生态旅游;认证;生态旅游等级;评价;问题

Abstract:Establishmentofthesystemaboutevaluatingtheecotourismhierarchyisthekeytotheecotourismcertification.Theecotourismhierarchymainlyusetherelevantstandardstojudgethequalityandthedevelopmentextent.Atpresent,theresearchandpracticeofevaluatingtheecotourismhierarchyinChinaarestillrelativelyfew,whichhasnotformedacompleteandscientificresearchideas.Processofresearchaboutevaluatingtheecotourismhierarchyathomeandabroadarebeenreviewed,analyzedandsummarized,whichwouldbemoreconducivetoscientificresearchofecotourism,anddirecttheecotourismoperatingandmanagement.

Keywords:Ecotourism;Certification;Ecotourismhierarchy;Evaluation;Issue

由于在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与生态旅游区的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实现其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呈现出令人担忧的局面。而生态旅游认证的关键是建立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建立生态旅游等级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于规范生态旅游区建设,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引导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目前,有关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还比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研究思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及时回顾、分析并总结问题,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这有利于更加科学地研究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认证

生态旅游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实现其保护自然和谋富社会的承诺。依据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对生态旅游企业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就是生态旅游认证(EcotourismAccreditation)。不同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其做法有所不同,其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由负责认证的机构提出详细的标准体系与指标体系,其次是对被认证的企业或产品的现状进行评估,确认其在生态旅游相关方面的表现是否达标,如果达标,予以一定形式的承认,一般会授予有关证书或标识(如授予生态标识),如果没有达标,也会提出改进的建议[1]。从而促进生态旅游经营者改善其环境表现,实现其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为规范、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WTTC发起的绿色环球是旅游业最早的生态认证制度,也是目前唯一涵盖了全球旅游业的一个。澳大利亚是最早实行全国性生态旅游认证的国家。2002年5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峰会进一步提出,要利用国际上认可的原则来制订认证方案,以鼓励企业参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自愿活动,促进消费者的认知,同时,认证制度要反映区域和亚区域的标准,并建立相应的立法框架来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认证要求建立一个生态旅游等级制度。

二、生态旅游等级

澳大利亚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将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住宿设施、游览和吸引物产品,分为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和高级生态旅游三个等级。

李洪波、黄安民参考澳大利亚生态旅游认证项目(NEAP)的经验,将生态旅游分为四个等级:自然旅游、一级生态旅游、二级生态旅游、三级生态旅游。

周玲强为把生态旅游分割成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将生态旅游等级划分为非生态旅游、生态旅游、高级生态旅游三个等级。

陈金华、肖寿才、黄暾根据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指标体系将保护区生态旅游等级分高级生态旅游、中级生态旅游、初级生态旅游。

黄祖辉、程兴火、周玲强将生态旅游评价标准用一个模糊集合表述,分为四个等级:V=(高级生态旅游区,生态旅游区,准生态旅游区,自然旅游区)。

可见,生态旅游等级主要是利用有关标准来区分生态旅游的质量和发展程度。这样就把生态旅游分割成可操作的阶段性目标,为那些所得等级不高的景区提供了激励和改进的途径,鼓励景区的持续改进。

三、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状况

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主要是通过生态旅游认证研究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来体现的。

旅游业的绿色认证体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出现,其后不断地把社会和经济以及环境标准纳入其中。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确定了约250种旅游业标准,包括行动规范、奖励、标准检测、最佳实践和大约70种提供批准标识或标志的生态标签和认证体系[2]。国外有些学者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标准与行动措施作了较细致的研究,对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提出一些建议性的细则[3]。从国外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认证过程中可以看出,对生态旅游等级进行评价主要从两大角度进行,即基于表现的标准的角度和基于过程的标准的角度。表生态旅游评价指标及其判别

关于生态旅游的检验和等级评判标准,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提出了生态旅游的三大检验标准:(1)生态旅游的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2)对象应该受到保护;(3)社区的参与。而孙玉军等详细的列出了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以及判别的标准,如上表:[4]

有学者针对目前我国各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程度不一的情况,提出实行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多元化,建立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这种阶段式的体系更为合适的观点[5]。

李星群、廖荣华从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出发,分门类设置了70项评价指标,比较系统的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设计和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吕阳采用熵技术支持下指标权系数赋值的方法构建了具有三个层次和共84个具体指标的生态旅游区识别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对辽宁省部分景区的属性进行了判断。程道品、何平、张合平为反映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效果,在三个层次(准则层、指标层、要素层)上构建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46个指标要素设立了评价标准,用AHP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用四个等级来评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白鸥和周玲强均在总结生态旅游认证标准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采用德尔法和因子分析构建了共有42个指标的具有三个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项指标的权系数,并分别在实证分析中检验了其适用性。黄祖辉、程兴火、周玲强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构建由4个准则层、13个领域层和59个指标构成的生态旅游区认证等级指标体系,并对浙江省临安太湖源景区作了实证分析,此研究发展了构建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的方法。

但以上研究者大多未对生态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生态旅游景区生态程度与生态旅游等级的联系作细致的阐述和分析。

借用新的研究方法还有,魏敏、冯永军、李芬等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其中利用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来确定评价因子的权系数。该研究给不同的农业生态旅游地进行打分,但并未根据所得分值进行等级划分。

李洪波、黄安民提出了生态旅游评价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两个新概念,即生态程度、生态旅游等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试图通过等级评价的方法来界定生态旅游。他们认为对生态旅游通过评价,确定等级后,首先可以了解某一目的地生态旅游的整体状况;其次还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在此研究基础上,李洪波、陈金华将生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旅游、一级生态旅游、二级生态旅游及高级生态旅游,并将“生态旅游程度”作为评价的总目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置了相应的类指标体系,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具体的评价方法。但此两项研究并未作深入的实证分析,实际上只是提出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的假说。

四、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1.对生态旅游的精确含义缺乏一致性的理解使生态旅游难以建立统一的评价和衡量标准

其一,从概念上来界定、衡量生态旅游难度很大。

现有的生态旅游定义不下百余条,每一种都有自身的侧重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出发,结合自己的理解定义生态旅游。虽然没有任何一种定义能够包含生态旅游的全部内涵,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不同见解的研究思路是有助于一个学科的发展,是学科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然而对于业界而言,从如此众多的定义中去理解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是困难的。生态旅游经营者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生态旅游的理论。许多生态旅游被当作一般传统旅游来经营。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商业标签在各种各样境况中被广泛使用,甚至经常被滥用。“有些自称的生态旅游,根本就没有顾及到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所以不打折扣的生态旅游主流路线是罕见的。当在可持续性标准的旅游路线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的时候,是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业的”(MegarEplerWood,2002)。

“换句话说,生态旅游的理论还未真正成功地付诸实践”[6]。于是在实际经营中,“变形”的生态旅游时有发生,因此,对概念理解的偏差,使“现象的”生态旅游与“期望的”生态旅游之间出现了相当大的差距。这正是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所关注的问题[7]。

其二,偏重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

生态旅游还表现出受益者主体的共生。生态旅游的受益主体由政府、旅游业、旅游者、当地社区、学术界、志愿部门、保护机构和媒体8个受益主体组成。在生态旅游系统中,这8个不同的受益主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从生态旅游中获得利益,即他们是生态旅游利益的共同体;不同点是各自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即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有所差异。生态旅游就是要在自然环境和(或)文化敏感的区域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此目标的实现,决定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构建必须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调程度和行为的协作方式,在体系中设计相应的指标予以反映。只有在一个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建立新型的利益平衡机制才能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个体理性的主观动机最终带来集体理性的客观结果,实现四个维度上的可持续性[8]。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存在一个资源(自然、文化、权力等)的分配和利益(环境、社会、经济等)的平衡过程,是利益相关者之间通过交易、协调、利益让渡和责任而进行社会建制的过程。而现有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存在偏重一个或少数几个利益相关者的现象,因而几乎没有关注这一社会建制过程。

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目标上。生态旅游是以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的总体目标而不是以企业的盈利和旅游者的最大享受为指导原则,是以资源而不是以旅游者需求为核心的,因此需要在保护区、旅游者、旅游企业、非政府机构、专家及学术机构、当地政府之间建立一个合作机制,从而使上述主体共同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也从服务与被服务转变为协调与合作[9]。构建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应以整体内的协调与合作作为主要的出发点。

2.对生态旅游目的地复合评价存在误解导致生态旅游等级丧失独立存在的意义

其实质上,旅游景区与旅游目的地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研究和实践中主要使用的一个词汇,其含义应该是,一个以为旅客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是吸引游客,将旅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1999年9月30日,国家旅游局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办法》中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接待旅游者一年以上的旅游区(点),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主题公园、游乐园、度假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文博院馆、美术馆等,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定。”在这一规定中除了旅游城市与世界遗产单位没有列入其中外,几乎所有可作为旅游发生地的场所都包括了。

旅游目的地(TouristDestination)是国际旅游研究和实践中常用的词汇,一般情况下,相当于我国的旅游景区。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可以指一个州,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城镇或一个具体的旅游景区。与旅游景区概念相比,外延要宽泛得多。再则,旅游景区所代表的功能范畴也少于旅游目的地。所以,旅游目的地指任何有旅游行为发生的场所,且没有旅游区(点)的旅游规定性。而且作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更具有游客对于目的地的单向性。

将生态旅游目的地,如自然保护区归类至旅游景区(点)内是不合适的。这样做,忽略了一个功能上的问题,即多数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功能并非是吸引旅客,发展旅游业,而是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具有复合性,其中的生态旅游业务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以自然保护区为例子,根据IUCN提出的11类管理模式中,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控制、科研、教育、维护等,而生产利用和旅游开发并不是其主要功能[10]。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具有复合性。将生态旅游目的地视为一般景区(点),无疑是抹去了传统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本质区别。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将产生误导,使评价生态旅游的标准与大众旅游相比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又因为,生态旅游活动主要发生在目的地,生态旅游者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过程行为与其他旅游者并无太大的区别,其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主要考察其在生态旅游区的旅游方式和旅游活动内容。所以应将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范畴主要限制在一个具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如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遗产地等)之中,这样有助于区分评价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不同的标准。

3.缺乏具有生态伦理观的研究理念来指引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的构建

生态旅游属于限定性的旅游类型,生态旅游有着自身的约束条件,研究生态旅游约束条件的表现程度和生态旅游的等级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研究生态旅游的约束条件应成为生态旅游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生态一词在生态旅游的限定条件中被赋予了两层特殊含义。首先,它一定是某种限定条件的化身;其次,它与自然生态平衡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

生态旅游的经营方式应区别于传统的旅游经营。前者所关注的因素在本质上有别于后者。生态旅游项目一般都位于原始的或脆弱的生态系统内,鉴于此,生态旅游项目对环境具有很大的潜在影响。这些地区往往生物种类丰富,这是它们吸引生态旅游的一个原因,但是它们的环境也很容易受到破坏。与其他旅游方式相比,生态旅游危害所依赖的环境资源的风险更大,比如:人口过度拥挤,为了增加道路和建设设施而砍伐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环境的丧失,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加强,吸收能力弱或无吸收能力地区废物和污染增加。所以生态旅游项目的经营必须以维护生态旅游地的生态平衡为前提。

生态旅游地的生态平衡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自然旅游资源的生态平衡;(2)人文旅游资源的生态平衡;(3)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及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生态平衡。

生态旅游地平衡理论在不同的地点、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应用结果,只能参照而不能随意完全照搬和照办其他地方的经验。因为生态旅游理论是科学,旅游资源的内容不同,生态旅游的平衡点就不一样。确定生态旅游之生态链的平衡点及变化幅值,以及在变化幅值内的生态旅游四要素①的各种组合是生态旅游等级评价研究的核心和基础。[11]

正由于上述原因,在生态旅游经营中,人们应该更加关注环境状况,以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来管理组织,以达到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应该坚持将生态伦理观灌输到生态旅游的实践中去。“将环境观引入经营者的经营准则是区别生态旅游产品与传统旅游产品的重要部分”(CarolPatterson,1997)。

4.现基于各种理论建立起来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大多缺乏可操作性

其一,现制定的评定生态旅游等级的标准和原则多种多样,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由于没有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特别是缺少业界的参与,基于各种理论制定出的规则和标准参差不齐,因而在实践中或者难以贯彻,或者无人理解。同时,生态旅游中涉及的要素很多,有环境的、产业的、社区的等等,而且原因和影响之间可能会存在很大的时间滞后性,如生态旅游活动所带来的文化方面的影响,就是一个缓慢影响的过程[12]。因此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观察研究这些要素与生态旅游的内在联系,这也给制定适合的原则和标准带来了困难。

其二,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逐步向“基于表现”与“基于过程”相结合方向发展才能符合生态旅游管理实践的要求。如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应包括能全面反映生态旅游管理绩效方面的指标。在建立生态旅游评价体系时,“基于表现”的指标和“基于过程”的指标应该是互补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管理绩效包含在生态旅游“基于表现”的标准里,反映了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其三,生态旅游的发展是迅速的,产品数量迅速增大,也就是说,它处在动态当中。若要制定长期不变的原则和标准是脱离实践要求的。若要使制定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关键的是如何提高评价标准,或者说如何设计指标和构建富有弹性的评价体系以保证生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性。生态旅游等级的评价,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是一个复杂、模糊的过程,它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用一个精确的数学量来度量,用模糊语言来描述是非常合适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单项指标,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景区生态旅游开展情况。生态旅游评价所涉及的各因素隶属函数关系的确定要根据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两种方法来确定。

5.现建立起来的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体系没有考虑到生态旅游体验

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暂时性的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旅游体验。这种体验是旅游者的内在心理活动与旅游客体所呈现的表面形态和深刻含义之间相互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是借助于观赏、交往、模仿和消费等活动方式实现的一个序时过程[13]。生态旅游由于具体的旅游目的、方式等不同而有别于其它旅游方式,但它仍然是一种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产品具有普通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共性,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有一个过程,是一段经历,所以也存在旅游体验,即生态旅游体验。

Pinell与Gilmore在《体验经济》一书中,将“体验”具体分为四类:娱乐、教育、暂避现实和审美。旅游业被公认为天生的“体验产业”,旅游者离开日常工作、居住的环境(暂避现实),接受跨文化与异域风情的洗涤(审美),尽情享受休闲时光(娱乐),并通过这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心灵感受,获取精神的成长(教育)。旅游体验是旅游世界的硬核。不管是对旅游者还是对向旅游者提供服务和产品的旅游企业管理经营人员而言,旅游体验的质量都可以说是他们从事旅游及相关活动的生命线,高质量的旅游体验给旅游者以预期甚至超过预期的旅游满足,从而奠定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长久基础[14]。因此,体验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鉴于体验价值已成为旅游产品能否热销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各项评价指标的体验程度。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旅游是为了获得某种舒畅而独特的体验。旅游体验的核心在于真实性和参与性。旅游经历就是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结果,游客追求活动的真实性与参与性。真实程度和参与程度与体验效果直接相关,真实程度和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差[15]。旅游体验的真实性是建立在旅游对象客观真实的基础上的。生态旅游者更加重视体验程度。

绿色环球21生态旅游国际标准体现的原则要求生态旅游:(1)向游客提供亲身的、直接的自然体验(集中于自然区);(2)提供能够更好地理解、欣赏和享受自然的机会(解说);(3)敏感性的解说;(4)持续性维持并提高消费者的期望。该标准针对每个原则设定了具体的详细指标,集中于对“过程”和“表现”的衡量,以提高生态旅游者的体验程度。

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受旅游者的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影响。旅游者获得旅游体验的强度因人而异,但主要由旅游景区各种因素决定的。旅游景区的中心任务不是单纯提供旅游产品与服务,而是为游客塑造难以忘怀的旅游体验。对于生态旅游者来说,为了塑造最优的旅游体验,旅游景区应该将生态旅游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强化主题印象、淘汰消极印象,提供纪念品,并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

建立生态旅游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为部分评价因子设置体验系数,这将有助于真实反映生态旅游产品的价值。比如,很多旅游区在做生态旅游资源评估和市场推广时,珍奇野生动物资源是重要的资本,但实际情况却是,可能因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很小或者根本不可能让普通游客接近,所以对游客而言,其生态旅游体验价值几乎为零,体验系数在这种情况下就能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

注释:

①王敬武认为生态旅游理论是研究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和环境(也包括旅游环境)之生态化意义下的想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该观点突出了生态旅游环境不同于一般形式旅游的环境。详见: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100.

参考文献:

[1]钟林生郑群明石强:中国实施生态旅游认证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112-116.

[2]MarthaHoney.Ectourism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WhoOwnsParadise?[M].Washington,D.C.:Islandpress,2002:2-19.

[3]Shores.TheChallengeofEcotourism:ACallforHigherStandards[M].NewYork:CABIPublishing,2001:213-218.

[4]孙玉军刘艳江赵炳柱: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2001,3:109-110.

[5]甄翌: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7:41-43.

[6]SherylRoss,GeoffreyWall,Ecotourismtowardscongruencebetweentheoryandpractice[J],TourismManagement,1999,20:36-42.

[7]李洪波黄安民:生态旅游等级评价——一个理论框架[J].生态经济,2003,10:130-134.

[8]杨桂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J].人文地理,2005,5:71-77.

[9]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36-41.

[10]DavidA.Fennel,Ecotourism:anIntroduction[M].London:RoutlegePress.1999:43.

[11]王敬武: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100.

[12]周玲强:生态旅游区认证标准及推广过程中政府行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3-87.

[1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04.

旅游生态学理论范文篇12

《生态旅游》是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都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生态旅游这一课程也是如此,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教材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实习实践等方面。由于问题存在,因此,需对生态旅游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找积极的方法将其解决,实现起改革创新,促进其更加持续健康的发展。

当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材偏于理论,实践性不强。教材偏于理论,实践性不强是当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态旅游教材与其人才培养方向不符,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主要应是实践性技术人才,而生态旅游教材却过于理论化。且教材知识理论体系较为混乱,编者在编辑时针对某一理论观点,往往将所有学者的观点罗列,而不是将自身的观点和见解进行表达。此外,有的生态旅游教材甚至直接是《旅游学概论》的翻版,虽然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存在共同点,但是教材仅仅重视二者共性的介绍,未凸出生态旅游。

实践案例缺乏。实践案例缺乏是当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二。在生态教学的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案例教学是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目前的生态旅游教材往往缺乏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就算有一定案例,也大都是国外一些生态旅游较为发达国家的案例,本土化的案例缺乏。

实习实践缺乏。实习实践缺乏是当前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三。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生态旅游课程结束后,都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而往往不会采取以实践形式进行考察。甚至在学生的毕业实习阶段,教师也仅仅重视导游讲解、计调业务和接待技巧,而忽视生态旅游的开发实习。

提高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编订合适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教材。高职高专是培养技术型和实践型人才的园地,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动手操纵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生态旅游》教材也应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编订合适的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材中突出传统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特点和优势,相对减少对理论的分析研究,增加实践案例的比重,尤其是本土化的实践案例,让学生能够在对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如教师在进行关于生态旅游保护的时候,便可以结合我国云南西双版纳雨林的保护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了解生态旅游保护。

以全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高职高专生态旅游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全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将优真、清晰动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使生态旅游理论和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的同时,更加增强生态旅游课程的趣味性,突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此外,还能加大教师的教学内容量,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教师在讲授生态旅游概念的时候,可通过多媒体进行讲解,概念讲解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无趣,学生往往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而教师通过多媒体中文字、图片、视频等的展示,向学生充分介绍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全神贯注于该课堂,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生态旅游教学的质量水平。

对以往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为课堂讲授法,而课堂讲授法虽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但是这一教学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知识和能力脱节的问题,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和期待心理,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自身动手能力差,更加不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主动性和思维创造性的养成,背离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课程应进行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创新,采用如今正确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方法和提问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

重视实习实践环节。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因此,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旅游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重视实习实践环节。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可加强与附近生态景区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在附近生态景区进行参观和考察的机会。此外,还可聘请生态景区的专业管理人员在学生进行参观和考察时向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充分全面地了解生态景区的开况和存在的问题等,学生可在对生态景区进行一定了解后,提出自身的见解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