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建议篇1

【关键词】参议;民主管理;大学生参与

一、高校实行民主管理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高校明显地感受到了学校民主管理的迫切性,也对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建设有效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有了更多的要求,希望能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保持学校在新的时期实现新的超越,与时俱进,在新一轮的高教改革中成为新的领跑者。

二、目前国内外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途径

国外高校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时间较久远,形成了一些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法国的“大学事务中心”、德国的“大学生服务中心”和日本的“食堂管理委员会”等都以不同方式吸纳了大学生参与后勤活动。学生参议院是美国高校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该制度保障了在一些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务决议中学生有一定的参议权,此外,学生可以利用一些媒体开展对校园民主管理事务的监督。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一般做法是:设立校务委员会,学生委员可以参会、校长信箱,学生事务听证制度,学生维权委员会等。(教育论文)此外,学生会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载体。如中国人民大学依靠学生委员会和学生会中的相关机构参与到学校的相应管理工作中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依靠学生会的学生自律委员会、伙食委员会、宿舍管理委会三个学生维权组织,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对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学校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并能够得到落实解决。

三、“学生参议会”的构建背景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自创办以来,学校的各种大小事务一般由学校的党政管理人员决策和管理,而学校的服务主体——学生往往被排斥在学校的决策、监督和管理之外。而且,在学校已制定的百余条规章制度中,也没有任何一则与学校民主管理相关的制度。大部分学生的民主意识薄弱,受传统习惯影响,认为学校的决策、管理等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事,自己只要做好份类的事就行了,对学校管理不热心,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消极观念,甚至有的学生还认为民主管理只是摆摆样子,开开会,白耽误时间等种种错误倾向。这些观念,对该校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阻力。然,自从创办了“学生参议会”以来,以上的情况就得以根本的扭转。其具体的做法如下。

四、学生参议会的具体做法

(一)保障措施得力,是构建学生参议会制度的重要保证

1.政策与法律保障(政策依据和法律依据)

首先,从政策层面来说,我们党对基层民主管理有着一贯的指导方针,有着理论的阐述和政策上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时候指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显然,学生参议会是有序参与、正式参与、体制内参与,属于党和政府鼓励的范畴。

第二,从法律层面来说,《宪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形式。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这些政策与法律为做好学校民主管理工作,依靠学生与学校互动办好学校等创造了良好的法理基础。

(二)制定本会办法,是构建学生参议会制度的组织保证

制定“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参议会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是实现学生参议会制度的组织保证。

办法(草案)的起草与制定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贯彻并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为学校推行学生参议会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内涵准确定位,是构建学生参议会制度的思想保证

1.学生参议会的内涵

学生参议会的宗旨。构建科学、和谐、开放的学校民主管理体制,促进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落实,创设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推进学校和谐持续发展。

学生参议会通过“参政议政”的方式,促进学校理念的发展和办学目标的落实,切实保障学生、教师、学校都能获得充分的和谐的发展。

学生参议会的机制。建立学生参议会,有利于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各方充分参与、公开透明、责权均衡、科学运作、合作共建、互促共进的新型的学校内外部管理、治理结构。

2.学生参议会的特点

学生参议会在运行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民主性的特点。民主性是构建学生参议会制度的大前提。

民主性必须体现在学生参议会的议事内容。议事内容可以涉及学校各个方面,包括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校园文化、基础建设、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民主性必须体现在法律对参议会的保障。以办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学生参议会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以保障学生参议会明确的法律地位。

民主性体现在强调授权参与,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层参与等。在学生参议会中,学生可以对学校的重大发展问题发表意见与建议。

发展性特点。发展性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学生参议会的设立是为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第二,学生参议会强调各行为主体(学生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校长领导发展、学校质量发展)的多元发展。第三,学生参议会本身需要发展,包括参议会的宗旨、章程、参议范围、活动形式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参议会是学生代表大会、行政扩大会的延伸和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参议会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下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发展。

和谐性特点。推进教育的和谐发展的基础在学校,没有学校和谐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和谐发展。而学生参议会恰恰可以处理好各方的关系,成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桥梁的作用。

(四)完善各种机制,是构建学生参议会制度的运行保证

1.参政议政的原则

①法理性原则。

②实用性原则。学生参议会由于成员人数、时间、精力等条件的限制,每一位参议会成员所关注的议政议事内容也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选择内容进行议政议事。

③程序性原则。议政议事的程序性原则,就是议政议事过程要讲究程序。

2.参议会召开期间代表的职责

(1)以座谈和调研的形式,通过各种形式接受并主动收集来自同学中的意见和建议,经整理后提交有关提案。(2)在参议会召开期间,听取学院各行政部门工作报告;对需要做出的决定、决议等进行表决。(3)参加相关议题的分组讨论。(4)组织参议会会机制。与同学息息相关的各类政策信息,使同学能够及时了解与自身有关的学院政策与信息,最大程度上实现同学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五、结语

现代学校必须体现面向社会多元、多方、多向开放的基本特征。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对学校的运行和发展拥有了知情权、参议权、监督权甚至部分决策权后,就会极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把自己的智慧转化为学校发展的良策,只有这样,学校的和谐发展才能获得更为深厚的土壤。该校通过学生参议会这种组织形式,把蕴藏在学生当中的巨大力量团结起来,为学校发展创造更深、更广的空间,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无疑是符合教育规律的,顺应当前时代潮流的。基于这样的理念下,该校对学生参议会内涵界定为:在现代学校制度研究与试验过程中所设计的一种民主管理制度,它在不改变现有学校的管理体制,在不干预校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建立的一种对学校办学重大事务进行咨询、监督和部分决策进行审议的管理组织,是学校与学生密切联系,相互协调,合作发展的一种新型自治性组织形式。学校民主建设是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重点内容之一。推进教育的和谐发展的基础在学校,没有学校和谐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和谐发展。只有拓宽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法理进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体制中去,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集思广益,才能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建议篇2

对于教育议事会的全面理解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教育议事会是由学校主办成立的一个教育协商组织,或者说是一个谋划学校发展的智囊团,它的成员不仅有本校人员(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学生家长,还有社区代表、专家学者、学校共建单位和行政代表等等。第二层次,教育议事会是一种制度设计,它体现了现代学校制度民主、开放、科学的本质特征,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第三层次,教育议事会开启了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它是衔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从根本上来说,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组织体系,是社会的一部分。通常,我们谈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与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教育议事会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的联动互通,使学校冲破自己的围墙,主动融入社会并携社会之力办学。

教育议事会是一个致力于学校发展的学校和社会各方人士多方观点和利益协商融通的开放机制,其开民主办学之新风。民主是教育的条件,同时也是教育的结果。只有坚持民主办学,纳民意、聚民智,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一般来说,民主理念包含三个核心:人人平等、个体自主、参与公共事务和多数决定。民主理念下的学校办学,可以广开言路,为各方人士提供利益主张、表达和协商的机会,进而可以达成共识,增进和谐,促进学校的发展。教育议事会就是实现开放办学、民主办学的一个有效机制,学校中的每一个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教育议事会这个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为学校出谋划策。教育议事会改变了以往学校管理主体单一、“闭门办学”所产生的弊端,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能。教育议事会具有沟通与协调(为学校与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搭建了平台)、建议与参谋(对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指出问题和建议)、监督与评价(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等多方面的功能。可以说,学校的大事小情,教育议事会都可“过问”,并行使自己的权利,以服务于学校的发展。

二、教学“议事”:开放教学管理的内在要求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开放教学是开放教育的基本要素,其要求学校管理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教学理念的开放认同、教师教学技能的开放切磋等方面恰当而深入地借力于社会的资源为其所用,以此促进学校教育的开放。

开放教学管理体现了现代管理理念,强调教学管理制度所涉及到的人、财、物、事、时、空等各种要素的开放性;强调教学管理的互相制约性,即教学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强调教学管理的多维性,即学校和社会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相关利益主体都可以从自身立场、视角参与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发表意见和主张。

实施开放教学管理,必须发挥教育议事会的职责和作用,即教学“议事”。教育议事会作为一个协商组织,其在开放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辅助作用。教育议事会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辅助组织,其在学校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教师学习研修、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相对于教务处而言只能做一些辅的工作。二是评价作用。教育议事会对于学校教学管理的整体工作进展和成效做出客观性评价,为提高教学管理实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教育议事会委员中的专业委员(即有教育专业背景的议事委员),包括来自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市区级的教研员、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和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等。专业委员可发挥他们自身的专业特长,围绕教学开展各种“议事”活动,即深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课堂之中,通过参与管理事务、听评课、参加校本教研等教学活动发现教学管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诊断和指导。

三、议事委员:开放教学管理的参与者和促进者

开放教学管理必须凸显管理信息的全纳性和管理决策的专业性。对于一项管理工作,学校应该充分吸收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由管理的决策层做出科学专业的决策。对于学校教学管理而言,议事委员是一支新生力量,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工作之中,并且以多维和专业的视角对学校的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管理的有效开展。

需要指出的是,开放教学管理中的“开放”并不是绝对的,它是有限度的。开放教学管理的核心要义在于“让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学校教学工作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它的实施者是教师,实施对象是青少年儿童,核心内容是围绕调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达成教与学的目标。实施开放教学管理的旨要在于减少教学管理的制度成本,挖掘和调动各方面资源参与教学管理,进而激发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学校绩效目标。因此,若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这个层面来讲,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参与者,他必须对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必须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因此,对于议事委员而言,并不是所有的议事委员都可以参与教学管理中任何一个层面的工作。只有具备教育专业背景的议事委员,即专业委员才能深入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专业的指导。具体而言,专业委员开展的教学指导活动可包括如下内容:①听课和评课。专业委员通过听常态课、公开课、研究课等来了解教学样态,在此基础上参与评课,协助进行教学诊断和教学评价,提出教学改进建议。②参与校本教研。专业委员根据专业特长参加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研究,为校本教研提供必要支持,以促进学科教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③参与、指导和帮助教师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专业委员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行动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使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成果,指导教师撰写研究论文,并通过教学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以推动教学改革。④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例如,专业委员可深入教师群体,了解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需求,这进一步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四、突破:开放教学管理的初步成效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建议篇3

关键词:学校教职工民主管理

一、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建设的要求

1.领导班子的民主作风是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

要做到民主管理学校,很重要一条是领导班子成员坚持整分合原则,分人分权分责,使大家有职有权有责。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虽然校长的权力扩大,但并不等于教职工民力的缩小。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提倡民主集中制。作为校长“,赤膊上阵”的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不仅使自己不可能从琐碎的事务中摆脱出来,主动地去考虑一些关键性问题,而且使得政教、教务、体卫、总务各部门的同志产生依赖性,丧失责任感,因而也不可能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为得力的助手。如此恶性循环,作为校长将永远陷于被动而不能自拔。而且因为干预了总务、教务、政教、体卫、团队等中层干部的事,不但浪费了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而且会使他们不知所措,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应该努力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能以人民教育事业为重,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分人分权分责,做到有职有权有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有工作争着干,有困难一齐上,有责任敢承担,有荣誉互相让,有问题立即通气,共同磋商。这样才能提高整个领导班子的能力与水平。

2.群众参与管理是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环节

要做到民主管理学校,必须发动教工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学校的重大决策是否让教工参与讨论,是否得到教工的认同,实行起来,效果是不一样的。怎样才能使教工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呢?我认为主要可以通过发挥教代会的作用来实现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是在党委领导下,教职工实行民利,参加民主管理的一种正常渠道和法定的基本形式,担负着对学校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审议,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作出决定,监督评议干部等职责。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实现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要认真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证教职工当家做主的民利。如在我们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代会,每次教代会,我们对教工的提案都十分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四种办法加以解决、落实或答复。一是能办到的马上办。二是暂时未能办到的,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去办。三是方向对头、但不完善的,需要不断坚持、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四是有些问题教工不清楚的或误解的,就在教工大会上解释、说明。这样条条有答复,件件有落实,教工十分满意,乐意参与讨论、决策。教代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事务、发表议论的最好场所。在这个“群言堂”里,只要校长善于引导,正确对待,就能为校长的集中提供坚实的基础。

3.民主监督是实施民主管理的必经之路

任何有效的管理都需要一定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领导者的民主意识,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得以实施。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集思广益,充分论证决策是否科学,方案是否可行。这就需要建立对学校产生影响的外部的和内部的监督机制。(1)发挥学校教育工会、团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密切学校与教师的联系。学校应当重视校内群团组织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拓宽民主渠道,广聚群策,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开展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在工会、团委等部门设立“合理化建议卡”,“意见簿”,“校长信箱”等,经常收集教职工们的意见和要求,由工会负责具体工作,及时向学校领导班子汇报进行处理,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也可对学校的管理实施一定的监督。(2)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监督作用,保证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以检查、教育督导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校的教师管理进行掌控,保证管理的高效、合理。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行帮助、指正。

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新途径

1.座谈会。学校及时召开教师座谈会、中青年教师座谈会、总务后勤人员座谈会等,使学校领导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到教职工的思想状态以及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校长信箱定期向教职工征集意见和建议。

3.民主评议干部、实行群众监督。

4.认真采纳合理化建议。采纳教代会的意见是学校实行校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的试金石,是教代会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学校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在参加学校事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凡是涉及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在出台前要广泛听取教代会和教职工的意见,在涉及人、财、物管理和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上,要依法行事,照章办事,增加透明度。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热情。

5.加强工会干部和教职工的学习和培训工作,使教职工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只有这样,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才能不断地迈上新台阶。

6.成立劳动争议协调小组,工会负责人参与其中,并起到重要作用。

7.推进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学校民主管理的深化。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让学生管理自己的事务,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是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内容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民主管理进一步深化的表现。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使学生干部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组织者。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主动采纳学生的好建议,并做到及时反馈。第三,要放手让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三、总结

综上所述,要实现民主管理新突破,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指导工作,全面提升执行力。针对学校管理体制创新做出积极的调整,增强统筹协调的能力,处理好领导、管理和服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的关系,处理好阶段性重点工作的协调发展,经常倾听师生员工的意见,实行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加强制度政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效能。学校的工会工作发展要始终坚持从校情出发,自觉遵循客观规律。既要积极进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不能脱离实际条件,各项工作都要注重实效,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建议篇4

一、指导思想

我校200*—200*年学年度民主评议行风校风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纠建并举,惩防并重”的方针,紧紧围绕社会反映的热点问题,以评促改,以评促教,以评促建,着力解决我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内部管理,净化育人环境,不断推动我校教学质量和内部管理稳定、文明、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民主评议行风校风工作,使我校管理更加科学民主,教师行为更加规范,行风校风进一步好转,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更加深入实施,家长、学生和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对我校的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评议重点

1、依法办学情况。对照《义务教育法》,评议是否依法依规建校、办学、办班,开展教学管理活动;是否违反规定举办或参与举办收费提高班、补习班、特长班;是否违反规定开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等。

2、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范收费行为情况。包括有无参与中介机构违法招生、虚假招生广告和违规招生情况;是否严格执行“一费制”、“公示制”,有无违反收费规定自立项目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以及违反自愿原则强制收取服务费用,强制学生统一购买保险、教辅资料、校服等;有无违规收取班费、清洁费,以及向违规学生罚款,向通学生收取住宿费等现象;是否严格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每期期末是否按照据实给学生结算代管费用,多余费用是否及时清退学生等。

3、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包括是否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有无治学不严谨、教学不认真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对学生缺乏关怀甚至体罚、岐视、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有无侮辱、猥亵女学生现象;有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有无参与现象;有无强迫学生搞有偿家辅、向学生家长索吃、收受礼品钱物现象。

4、学校民主管理情况。主要是看学校管理是否公开、透明,学校重大问题是否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尤其是学生的财务管理、用人管理、招生管理、评职晋级、评先选模、物资采购、基建工程招标是否公开、公正。

5、学校安全管理情况

主要是看有无因工作失职,不履行一岗双责,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现象,有无不坚守工作岗位,敷衍塞责现象,有无师生参与>>>>等组织现象。

四、评议方法和步骤

评议工作坚持“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的方针,采取分级负责,广泛参与的形式。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政干部、学生家长、离退休干部等具有代表性的人员中聘请行风评议员。通过开展自查自纠、交叉检查等方式,从查找学校在校风和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摸清情况,剖析原因,有的放矢的进行整改,促进我校行风和校风的明显好转。

民主评议行风和校风自200*年10月至200*年9月,分三个阶级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200*年10月——12月)

1、召开行风评议工作动员会,部署民主评议行风校风工作,制定评议方案,聘请行风评议员,行评员明查暗访,收集情况。

2、向社会公布行风评议监督电话和设立意见箱。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广播、标语、校园网、板报等形式宣传民主评议行风校风工作,动员广大教职工人人重视行风校风建设,主动参与评议活动。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200*年1月——200*年4月)

1、组织我校教职工认真学习行风校风建设有关资料,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2、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按照评议重点进行自评、自查自纠。

3、行风评议员调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汇总分析,形成评议材料。

4、宣传报道行风校风建设的先进典型和师德高尚的优秀教职工,并对继续搞不正之风者予以通报。

第三阶段:评议整改(200*年5月—200*年9月)

1、召开行风评议会议,汇报自评、自查自纠情况,行风评议员根据测评调查情况,提出评议意见。

2、认真落实整改,根据评议意见,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写出整改报告,把整改情况向评议员和社会及时反馈。

3、跟踪检查,组织相关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整改措施具体落实,使我校校风、师风、行风有明显的改善和好转。

4、召开总结会,宣布评议整改结果。

五、具体要求

1、各处室、年级组及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民主评议行风校风工作,严格对照相关规定和条例切实规范自身言行,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民主评议行风校风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校要按照县教育局统一安排,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开展自评自查自纠,及时整改问题。

3、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我校要紧紧围绕评议重点内容认真开展行风、校风建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建议篇5

然而,如此“常新的”北京大学在1912年至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长之前却是一个贪污腐化、缺乏学术气息的封建式官僚机构。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通过设立评议会、教授会、行政会制度试图对北大进行改革。尽管此次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祛除北大的这种官僚化顽疾,但是这次改革却是“教授治校”思想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去官僚化改革的一次艰难探索。

一、蔡元培出任校长之前的北大――典型的官僚机构

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初即有梁启超起草的大学堂章程规定“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统辖”。这实际上将京师大学堂定位为既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相当于古代的国子监,为一封建制的衙门机构。后来虽然有了一些改变,但是大学堂依然为清政府所牢牢控制,学校领导依然为封建官僚,学生也以取得仕途功名为主要目的。可以说京师大学堂依然是一所封建化衙门式的官僚机构。

191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更名后的北京大学进行了一些整顿和改革,虽然摈除了京师大学堂的一些封建旧习,但是依然深受其影响,是一所典型的中国式的官僚教育机构。

(一)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科举习气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本是孔子告诫读书人的修身学习之法,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实行,使人们普遍根深蒂固地养成了读书只为求取功名利禄的歪曲的“学而优则仕”的看法。这在当时的北京大学也是如此。

更名后的北京大学经过整顿和改革,建立起了近代大学教育体制,但是教育事业依然发展缓慢,近代大学理念仍未确立。许多学生仍旧怀着读书做官的想法来到北京大学。再加上袁世凯上台后推行的尊孔复古逆流和“登基”闹剧,使得原本微弱的近代教育新理念遭受打击,封建科举旧习气依然浓厚。

(二)腐败的学风和校风

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之时,曾总结北大被人指责学校之腐败在于“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回忆自己的母校――当时的北京大学时曾说:“学校像个衙门,没有多少学术气息。有的教师不学无术,一心只想当官;有的教师本身就是北洋政府的官僚,学问不大,架子却不小;有的教师死守本分,不允许有新思想。学生们则多是官僚和大地主子弟。一些有钱的学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对读书毫无兴趣。”北大腐败的学风和校风由此可见一斑。

(三)集权型的官僚机构组织

京师大学堂为清政府所建,实行的是封建专制的学监制。学堂设总监督,各科设监督,监督管理学堂大小事务,并唯学校总监之命是从,俨然是一个清政府的封建官僚机构。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并作出了一些民主改革,但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学校的校务权力依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普通教员缺乏教育教学和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权力。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实行尊孔复古逆流,企图加强对北京大学的控制。这些都使得当时的北京大学成为一个专制集权的官僚机构。

二、蔡元培“教授治校”管理思想的渊源

(一)西学东渐的影响

从1583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西方文明的曙光逐渐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除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尤以自由、民主和科学等思想的传播最为广泛。身为翰林院编修的蔡元培没有固步自封于封建社会的旧式传统思想中,而是主动接受和传播这些新式思想,并于失败后的1898年9月毅然辞官回乡,开始服务于新式学校,创办新式教育。在1898年至1907年之间,曾先后担任绍兴中西学堂总理,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大力倡导新式教育。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他所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也正是在西学东渐中所广泛传播的自由、民主等思想的体现。

(二)对德国柏林大学的借鉴

“教授治校”作为一种大学管理理念起源于12世纪的欧洲中世纪大学。经过巴黎大学的实践,逐渐成为西方国家大学管理的传统模式。1810年德国教育家洪堡在担任普鲁士教育厅厅长时创办了德国柏林大学,并继承了“教授治校”这一历史传统,使其成为一所真正的自由追求真理的学术研究机构,并成为现代大学的楷模。

1907年至1926年期间,蔡元培曾先后三次到德国从事学术研究和考察。经过在莱比锡大学和汉堡大学的留学经历和对柏林大学的考察,他对柏林大学的办学模式最为推崇。1917年在北大20周年纪念会上,蔡元培认为:“柏林大学之历史,视莱比锡大学不过五分之一之时间,而发达乃过之。盖德国二十余大学中,以教员资格、学生人数及设备完密等事序次之,柏林大学第一。本校二十年之历史,仅及柏林大学五分之一,莱比锡大学二十五分之一,苟能急起直追,何尝不可与为平行之发展。”对柏林大学的推崇促使蔡元培回国后采用“教授治校”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

三、蔡元培“教授治校”的具体实施

(一)制定《大学令》,初设评议会

1917年之前,尽管蔡元培没有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但是北京大学作为当时唯一的国立大学,蔡元培作为教育部部长,其“教授治校”思想依然在北京大学有所体现。

1912年,蔡元培在其亲自主持制定的《大学令》中规定:大学设评议会为最高立法及权力机构,由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组成,并以校长为议长。大学各科设教授会,讨论审定各科的教学事宜。由于时局动荡,校长频繁更换,直到1915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仁源才根据《大学令》在北京大学设立了首届评议会。

尽管时局艰难,教授会也没有按照预定设立,但是北京大学设立了评议会,还是将蔡元培“教授治校”的教育管理思想第一次体现了出来。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即着手建立了北京大学评议会,并将评议会定位于学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凡是学校的重大事务均要提交评议会决定。评议会由评议长和评议员组成。其中,评议长由校长担任,负责召集评议会和主持评议会的选举工作。评议员由各科学长和教授代表担任,各科W长为常任评议员,教授代表每年通过开会或者公开投票评选一次。1919年以后评议会要求每五名教授要选出一名担任评议员,由于评议会中教授的数量占大多数,所以评议会实际是一个教授会,很好地体现了“教授治校”的精神。

(二)组织教授会

1917年12月,学校评议会通过了决议成立各学门教授会。教授会负责规划本门的教学工作,如课程的设置、教科书的选择、教授之法的采用等,是各门学科的决策机构。

当时的北大教员分为教授、讲师和助教三种。评议会就规定除助教之外,教授和讲师皆为教授会会员。这样就极大扩展了教授会的参与范围,让更多教员参与到各门学科的管理和决策当中,更大程度地保证了民主。同时,为避免教授会主任独裁,评议会又规定各门教授会主任由会员推举,任期仅为两年。

(三)组织行政会议

1919年9月,重返北大的蔡元培再次对北大进行整顿和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的领导机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设行政会议作为全校的最高行政机构和执行机构,负责处理全校的行政事务和执行评议会的重大决议。为保证“教授治校”的权力,评议会规定行政会的成员必须以教授为限。评议会还规定行政会由各专门委员会的委员长及教务长、总务长组成,会议议长由校长兼任,各部分事务分别由个专门委员会分工负责,又保证了行政会议的权威性和工作的有效性。

至此,通过评议会、教授会和行政会三种最主要的会议制度的建立,就基本上确立了蔡元培“教授治校”的管理体制。

四、蔡元培“教授治校”的管理思想和措施对北大官僚化的整治

(一)发扬民主,克服官僚独裁

官僚化机构组织的最大的缺点就是集权。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之前,北大校务权力主要集中在校长和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人手中,俨然是一个官僚机构。而教授治校正是通过学校评议会的设置将学校的重大权力都集中在一个由全体教授广泛参与,对全体教授(包括讲师)负责的整个教授群体手中,而不是集中在几个人手中;通过教授会的设置将基层的权力集中在各门学科教授手中,而不是各科领导手中;通过行政会的设置将行政权力集中在以教授为主体的各个委员会手中,而不是个别行政领导手中。可以说“民主是‘教授治校’的根本内核”。

官僚独裁导致集权的另一方面危害就是学校的政策和一系列措施往往会因为学校主要领导的更换而难以继续。尤其是一校之长,尽管受到一系列制约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决策权力。但是评议会要求学校的重大事务甚至学校机构的设置等都要先通过评议会评议决定,这样一方面能发挥民主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评议会以立法的形式将评议会的重大决议落到实处,避免了学校主要领导的更迭带来的学校发展的不稳定。

(二)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和谐发展

大学应该是一个培养人才、发展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机构。学术权力自然应该在大学凸显。但是,北京大学自更名之初就因其弊端而使行政权力一家独大,甚至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

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之时,即对这一弊端有深刻认识,继而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为此,在对北大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蔡元培特别重视对学术权的提升以及提高教员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力。最高权力机构――评议会会员只允许各学科长和各科被推举的若干教授担当,可以决定学科存废、讲座种类、制定学校内部规则等;教授会可以决定学校资源的决策、学术的评判等。尤其是行政会的设置。将行政事务单独列出,置于评议会之下,由各个事务委员会分工负责。这样不仅将行政权力分化,避免行政权力一家独大,影响学术权力的发挥,又不会因强化学术权而过分削弱行政权力。同时又规定行政会成员以教授为限,使得学术与行政相得益彰。

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建议篇6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议

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这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强化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了高等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尚未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充分重视。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新起点、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掌握职业教育管理理论、具有创新精神、服务意识好、责任心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一、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1.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建议,必须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明确了新起点、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举措。面对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培养一支适应新形势,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学管理队伍。

2.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必须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兼有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双重职能。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学校教学管理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体制机制,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首要任务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永恒主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教学管理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教学管理人员肩负着组织实施教学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责任。没有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没有一支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重视

20世纪90年代后,各地中等专业学校纷纷升格”,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建议,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育办学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将更多的财力、物力、精力投入到了校区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等方面,却忽视了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未引起高等职业院校的足够重视。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认识不够,导致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缺乏相关政策面的支撑,教学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培养、考核、激励等机制。

2.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

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而且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方面又比较困难,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工作量和管理责任不断增加,工作节奏明显加快速,教学管理人员感受到很大的工作压力。另外,教学管理人员在学校的地位不高,有的专职管理人员一有机会就转向了其他岗位建议,有的兼职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致使教学管理人员流动性很大,尤其是系(部)教学秘书人员变动频繁。教学管理队伍的不稳定,给教学管理工作的连续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教学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是人员构成复杂。有长期从事教学管理的老同志,有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有从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转岗的人员,有兼其他工作的双肩挑”人员等等。二是学历层次不高。和教师队伍相比学历层次明显偏低,高学历管理人员极少。三是教学管理平均年限偏短。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时间不长,新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比例高,加上人员的流动大,导致教学管理平均年限偏短。四是性别结构不合理。教学管理队伍中,女同志偏多,男同志偏少。五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管理专业出身的人员少,教育管理专业出身的人员和掌握职业教育管理理论的人员更少。

4.教学管理队伍创新意识不强

一方面,教学管理工作繁杂,工作量大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疲于处理大量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建议,静不下心来潜心进行教学管理研究。另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使用的多,培养的少。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没有外出参加会议或参加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有参加教学管理专题培训和脱产进修的机会了。另外,传统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使管理人员被动地执行国家的政策和领导的意志,养成了教学管理人员的惰性;加上有些高等职业院校岗位评价机制不健全,干好干坏一个样,创不创新一个样,挫伤了教学管理人员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积极性。

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良好的政治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教学管理人员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和教学服务的思想,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热爱教学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2.先进的管理理念

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议,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坚持以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紧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步伐,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关注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的新成果,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3.出色的业务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要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出色的业务能力。一是要具备教学管理基础能力。熟知教学管理内容、要求,掌握教学管理方法、流程,熟练使用教学管理软件、工具,精通教学管理业务。二是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全面贯彻与执行相关方针、政策、法规,能科学制定与实施教学规划、方案、程序,能有效对教学管理进行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4.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建议,教学管理工作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都会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管理人员要勇于开拓,勇于改革,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加强科学研究,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教学管理工作。

5.健康的身心素质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的责任和压力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一方面,教学管理工作任务增加,工作节奏加快,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另一方面,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关系建议,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个性心理。同时教学管理人员要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韧的意志品质,乐观向上,淡泊名利,并能够承受各种挫折和误解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搞好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规划

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充分认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要认真分析,统筹规划,科学制订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规划,将教学管理建设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整体规划。三是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规划,为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使他们努力有方向、工作有奔头、干事有平台、个人有发展。

2.健全教学管理队伍激励机制

一是设立教学管理岗位专项津贴。根据教学管理具体的工作岗位和从事工作的年限,设立不同津贴标准,缩小教学管理人员与同龄专任教师或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人员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各项制度,调动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设立教学管理工作优秀奖。建立规范有效的奖励制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给予相应的荣誉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建议,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上给政策性倾斜,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3.优化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结构

一是完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完善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设置专职和兼职教学管理岗位,系(部)设立教学管理办公室或相应专门机构。二是制定教学管理岗位标准。研究确定各级各类教学管理岗位数量,制定各岗位标准和职责,明确各岗位任职条件。三是加强教学管理人员选聘。研究确定教学管理队伍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严格坚持标准选聘管理人员,并加大教育管理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鼓励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4.提升教学管理队伍业务水平

一是加强教学管理理论学习。建立教学管理人员学习制度,组织开展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教学理念、现代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活动,打造学习型教学管理队伍。二是加大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制订管理人员培训计划,选派人员参加教学管理研讨会,开展院校之间的考察交流活动,组织人员参加各种层次业务培训班,对新进人员的岗前专项培训。加强计算机应用、教学管理软件等现代管理技术手段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三是支持鼓励管理人员攻读高等教育管理硕士及以上学位建议,提升整体管理人员层次。

5.培育教学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是强化主动服务意识。树立教学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强化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行挂牌上岗,热情周到,认真负责,主动服务教师,主动服务学生。二是倡导培养创新精神。鼓励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开拓进取,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思路,不断探求新途径。三是进行管理研究立项。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研究,申报管理研究课题。定期组织教学管理工作研讨,进行教学管理论文评奖,逐步形成教学管理研究良好学术氛围。

[参考文献]

[1]娄玉琴.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5.

[2]刘毅勇,杨晓降.浅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09,4.

[3]池碎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用的再认识和素质要求的几点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4.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