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1篇1

虽然2012年家纺行业取得了悦人的成绩,但也并非一马平川。任何行业都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相应问题。数据表示,家纺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有所减缓,出口额同比增长率有下降趋势,企业两级分化趋势明显,对某些市场出口增速下滑,对印度的增速下滑尤为明显。所以,家纺行业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对未来挑战的应对准备,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月26至27日,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五届六次副会长工作会议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

会议期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外事办特邀印度、巴基斯坦近30名纺织企业代表到会,与中方近40余家重点家纺企业就纱线原料、贸易等问题进行充分交流。

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兆华向印方企业介绍了2012年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情况。讲话中杨兆华重点对国内家纺企业采购棉花、棉纱等产量情况与去年作了细致的对比,中国家纺企业对价格适中的棉纱需求量巨大。杨兆华表示,在中印贸易逆差的大环境下,纺织行业处于顺差状态,中印企业的合作空间很大。希望能够通过中印联手,从而使各自变强大。

国际纺联荣誉主席巴萨尔先生表示,巴基斯坦近年棉花产量减少,需从印度进口,由出口转为进口,原料价格依然保持稳定。印度棉纺织出口促进委员会会长马尼坎先生,也对印度棉纺织行业发展情况及印度棉花政策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述。

罗莱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薛伟成在发言中重点强调了产品的质量问题,提出“价格可以低,质量不能低”的殷切希望。建议印巴多了解中国的质量标准。巴萨尔予以相应回应:希望中国多给一些时间,以尽快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并对产品质量做了充分保证。巴萨尔表示:三国之间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刚刚开始”,彼此不够了解,并表示希望能够长期合作,稳定市场。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篇2

绍兴纺织产业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隋唐历史记载中,对绍兴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因此,绍兴市也被誉为“纺织之乡”。当前柯桥中国轻纺城市场就位于绍兴市,该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纺织产品交易市场,并且这座市场所具有的纺织指数甚至可以作为纺织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经营管理乃至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从当前绍兴市纺织业发展规模来看,直到2009年底,绍兴市拥有的纺织企业达到了6.5万家左右,这些企业为社会创造了64万之多的就业岗位,在这些企业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达到了2354家,企业职工是绍兴市纺织从业人员的一半左右,实现工业总产值1311亿元,销售收入则达到了1284亿元。2013年,柯桥区纺织业收入达到2006亿元,创造利润为95.8亿元,这两项数据分别提升了5.2%与9.9%;从产业结构方面来看,绍兴市纺织业起步于化纤原料。以此为基础,绍兴纺织产业经过长时间的横向拓展与供需衍生,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纺织上下游产业链。上游产业包括原材料的制作,中游产业包括印刷与纺织等,下游产业主要是服装的生产与加工。这些产业共同构成的产业链逐渐整合与汇集并形成了如柯桥中国轻纺城、诸暨大唐袜业、嵊州领带市场等产业集群;从空间分布方面来看,当前绍兴市纺织产业格局可以用“一个主题园区、七个特色民镇”来做出概括。其中主体园区指的是滨海工业园,特色民镇包括立兰亭、杨汛桥、齐贤等。这些城镇依托绍兴市在纺织产业方面的整体优势明确了自身特色,并构建了包含无纺布、家纺、针织等产业在内的全方位格局;从产业优势方面来看,绍兴市具有5万以上的专业纺织技术人才,并且拥有CDA推广中心以及科研中心等。同时,绍兴市内所具有的民族资本十分活跃,并且企业之间所具有的竞争意识十分凸显。总而言之,绍兴市纺织业代表着我国当前纺织产业的水平,同时影响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方向。

2绍兴市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

绍兴市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支持力度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绍兴市成立了专门负责指导与管理大学生创业的领导小组,并以解决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另外,绍兴市在2013年出台了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办法》,这一文件中规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两年之后,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如果资金不足,在符合申请条件与申请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对30万元以下的担保贷款进行申请。之后,绍兴市不断放宽相关标准,其中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申请创业贷款以及专项投资资金的年限从两年放宽到5年。另外,绍兴市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指导工作还包括组织业内专家对创业项目等作出评审,这一评审过程是发现大学生创业问题与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绍兴市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创意指导、创业教育与导向服务的重要手段。虽然当前绍兴市在许多创业支持政策方面都仍旧按照原有办法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但是在户籍限制、小额贷款以及创业基金方面都已经获得了很大突破,这对于推动绍兴市创业政策的优化、绍兴市创业氛围的打造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绍兴市高校应当抓住机遇,依托纺织业优势来对大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指导,并有必要在构建创业基地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发现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引导以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

3大学生创业支持项目发展对策

高校引导大学生依托绍兴市政治优势以及绍兴纺织业产业优势、人才优势等,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大学生创业支持项目仍旧需要进一步开展教育思路、引导思路与实践思路的拓展,从而在对绍兴市政府扶持政策与绍兴市纺织产业优势做出充分利用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坚实保障。

3.1做好依托纺织产业开展创业的调研工作

绍兴纺织产业背景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对于绍兴大学生而言,绍兴的纺织产业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纺织产品生产链,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产品销售渠道和较大的销售市场,具有了充足的产业链上各产业节点的技术技能专家,具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具备了较好的创业环境、创业资金、创业人才,这些产业背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绍兴大学生应当依托纺织产业开展有效的创业实践。而为了提高大学生依托纺织产业开展创业的针对性,高校有必要对纺织业创业环境做出调研,其中需要重点了解的内容包括以下多个方面:了解、收集绍兴纺织产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各类要素,分析并且制订大学生依托纺织产业开展创业实践的计划,选择具有创业潜力并且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与创业学生一起到纺织企业调研,了解纺织产品的种类、价格、销路、利润、市场需求、新产品研发方向,了解纺织产品内贸流程、外贸流程、外销国家和地区的产品种类和需求量,了解企业的部门组成、人员组成、管理结构、制度建设要求,选择与纺织产业相关联的业务组建创业实体,根据纺织业务需要组建公司成员,依据创建公司要求,制订建立创业实体的工作流程。

3.2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

对于依托纺织业开展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解决资金问题是确保成功创业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确保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方面,首先,应当开拓专项资金扶持政策。虽然绍兴市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创业颁布了许多扶持政策,并且在融资渠道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资金短缺仍旧是大学生依托纺织业开展自主创业的重要瓶颈。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申请创业贷款之后需要担保服务工作者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创业项目作出考察,并在与银行协调的基础上发放贷款。这种扶持政策已经具有了很多成功案例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而高校以及高校引导大学生开办的创业实体应当在大学生依托纺织业开展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通过对绍兴市扶持政策作出积极探索,并与贷款担保服务机构构建合作机制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渠道环境;其次,大学生依托纺织业开展创业还需要推动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在构建创业实体以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创业的初期阶段是融资成本最高的阶段,而如果得到资金并进行长时间的经营,融资成本将能够逐渐降低,这对于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着有利作用。当前绍兴市大学生依托纺织业开展创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政府扶持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以及自筹三种,虽然这三种融资渠道能够为大学生创业初期提供很大帮助,但是这些创业渠道所具有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所以高校以及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有必要对创业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并通过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开展合作融资来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多渠道。另外,高校应当重视总结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指导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资金周转效率与使用效率。而大学生所创办的实体企业应当积极与银行机构开展沟通与合作,并争取更多的信用担保渠道。而对于具有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的创业实体,高校应当鼓励毕业大学生优化融资渠道,采取并购、风险融资等方式来获得更多发展资金。

3.3在高校与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之间构建创业氛围

优化大学生自主创业氛围是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创业氛围的打造与优化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特征的工程,这项工作的开展会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高校要构建良好的创业氛围,就必须与大学生依托纺织产业创办的实体企业进行合作,从而在企业与高校之间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合作过程中,高校需要强化创业教育,而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则应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实践,通过组织学生了解创业难点与企业管理难点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另外,高校也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办创业实体,并将创业实体当作开展创业教育实训的重要阵地,在此过程中,高校所具有的师资力量将能够成为重要的后盾,并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构建保障,同时,学生对自主创业也将不仅仅停留在意识方面,而会产生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开展创业实践的动力。为了强化高校与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素养,高校还有必要加强与毕业生创业实体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从而构建校企双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1篇3

关键词:纺织行业;出口退税率;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

纺织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及重要的民生产业,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7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1,75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8.7%,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4%,占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30%。纺织行业的出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汇率、原材料和劳动力上涨及国际经济形式与国内政策环境的变化,纺织行业出口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缓解出口减少的压力,在短短10个月里,中国政府已连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政策的目标恰恰是为了稳定外需。其中,自2008年8月1日起连续四次上调纺织行业的出口退税率,表现出国家对纺织行业的重视,有助于市场信心恢复,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纺织行业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提振经济,扩大就业。

一、出口退税政策改革历程

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历经12次大幅调整。其中,1995~2007年共进行了五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为缓解出口减少的压力,上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2008年以来的七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内容如下:

(一)2008年8月1日第六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二)2008年11月1日第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政策。此次调整涉及3,486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退税率;二是提高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届时,中国的出口退税率将分为5%、9%、11%、13%、14%和17%六档。

(三)2008年12月1日第八次调整政策。涉及提高退税率的商品范围主要有:将部分橡胶制品、林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9%;将部分模具、玻璃器皿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1%;将部分水产品的退税率由5%提高到13%;将箱包、鞋、帽、伞、家具、钟表等商品的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四)2009年1月1日第九次调整政策。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具体如下:将航空惯性导航仪、陀螺仪、离子射线检测仪、核反应堆、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14%提高到17%;将摩托车、缝纫机、电导体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1%、13%提高到14%。

(五)2009年2月1日第十次调整政策。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

(六)2009年4月1日第十一次调整政策。提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主要有:CRT彩电、光缆、不间断供电电源(UPS)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将甲醇、部分塑料及其制品、车辆后视镜等玻璃制品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

(七)2009年6月1日第十二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电视用发送设备、缝纫机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部分塑料、陶瓷、玻璃制品,部分水产品,车削工具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合金钢异性材等钢材、钢铁结构体等钢铁制品、剪刀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9%;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

其中,第六次、第七次、第十次、第十一次都涉及到上调纺织行业的出口退税率,这足以表明纺织行业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纺织行业出口退税政策出台原因

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式及国内政策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纺织行业出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出口增速开始放缓甚至有下降趋势。因此,在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纺织行业产品的出口有促进作用。

(一)纺织行业的出口数据急速下滑。美元的连连贬值,人民币经过一段较快升值的过程之后,其升值的预期压力仍然很大;中国出口商品尤其是纺织行业出口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却在一直提升,因此盈利空间已是十分狭小。一段时间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停产。但是,纺织行业出口在我国出口金额总量中所占比例虽然逐年降低,但仍是出口的重头之一。

据海关总署2009年6月11日公布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558.52亿美元,同比下降11.04%,与前4个月-10%的增速相比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220.29亿美元,服装累计出口368.23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5.5%和-8.1%,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下降幅度依然高出41.85和17.34个百分点,情况未现好转。5月份数据预示我国纺织服装业仍处在低迷时期,上半年出口仍难有转机。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加上4月中旬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蔓延,以及周边国家订单的分流,使得欧美等主要市场客户与往年同期相比骤减。

(二)为了保障国内就业。提高出口退税率为的是稳定外需,其意义显而易见。首先,当前国内通胀严重,通胀之下民生问题十分突出,就业压力显得尤为重要。出口包括纺织行业出口是有效的经济增长,纺织行业更是安置就业的大户。因此,上调纺织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将有助于保障国内的就业。其次,据权威部门估算,返乡的农民工大约占外出农民工的5%,如果以1.3亿外出农民工的总量计算,也就是说,2009年大约有650万返乡农民工面临再就业问题。同时,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预计,2009年全国还有610万大学毕业生作为城镇新增就业的主要力量进入劳动力市场。在这两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之外,还有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等,因此2009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

由于国外很多日用产品是由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的,相对而言这些产品对国外普通家庭来说是生活必需品。纺织服装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弱,受经济下行的影响较小,提高这些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有助于减轻经济下滑造成的就业压力,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也将持乐观看好的态度。

(三)外部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外贸出口的根本好转,取决于外部市场的真正回暖。而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外部需求不足,当前中国出口萎缩主要是外需不振所致。纺织行业也是如此。据海关总署2009年6月11日的数字显示,5月份我国出口同比下降26.4%,进口同比下降25.2%。自去年11月进入下降通道后,外贸进出口连续第7个月出现“双降”局面。而且,进出口同比降幅双双扩大。其中,5月份出口同比降幅比4月份扩大3.8个百分点,进口同比降幅比4月份扩大2.2个百分点。进出口同比降幅双双扩大,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虽然有些指标呈现积极信号,但整体仍在震荡筑底过程中。5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9.4%,升至25年来新高,欧洲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虽然持续上升但仍处于50临界值下方,经济上的收缩尚未结束;美国通用汽车等申请破产保护,表明金融危机仍在向实体经济扩散。

因此,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和贸易形势尚未根本好转,全球需求疲软的态势仍在继续。

三、纺织行业出口退税率上调的影响

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国家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纺织出口的促进作用将会是有限的。

(一)企业反响:最实惠的利好,但利好甚微。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对处于困境中的纺织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针对纺织行业这种利润极其微薄的企业来说,哪怕1%对很多企业来说也至关重要。

首先,一再上调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帮助出口企业减轻压力,对出口企业来说是最实惠的利好。一方面对于已经拿到订单的企业来说,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利润。统计数据表明,出口退税率的上调幅度与出口成本下降幅度大致相等。也就是说,出口退税率每上调1%,出口成本就减少1%,利润也随之增加1%。所以理论上来说,出口退税率上调将直接增加企业的利润,出口退税每增加一个点,税前利润也将大致增加一个点;另一方面对于即将拿到订单的企业来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提高退税率,使出口的纺织行业商品能以更低廉的价格出现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商品竞争,大大提高本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得“中国制造”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同类产品竞争时具备了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进而会增加出口产品的国外需求,在进口增量一定时,净出口增加,通过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带动GDP的增长。

其次,目前国家已四次上调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从11%到16%,虽利润空间加大,该行业与周围国家同行竞争力加强,近段时间订单将会有所回升。事实上,提高出口退税并不是万能的,它带给企业的帮助也只是微小的。出口退税的财政刺激政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纺织行业出口产品外部市场需求低迷的现状;此外,由于我国企业国际议价能力普遍较弱,国外进口商以出口退税率上调为借口,要求我国企业下调出口报价,国家上调出口退税率的部分利益可能被外商挤占,政策刺激效果可能会被削弱。因此,上调出口退税率在短期内可减缓企业压力,长期来看,难以改变目前纺织业所面临的困境,更难改善企业盈利。

(二)退税效果:出口拉动作用不大。连续多次纺织行业的出口退税率,能够为纺织企业带来直接利益,对抑制我国轻工产品出口过快下滑正在发挥积极作用。不过,一些浙江出口企业反映,2009年4月1日国家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从15%提高至16%,整个纺织行业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对企业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在弱市的情况下,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拉动出口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大。虽然出口退税可以使企业暂时渡过难关,但对拉动企业产品出口作用不大。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使国外需求急剧萎缩,相应的,国际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已经饱和。其实,解决眼下问题的根本还是要靠全球性需求的拉动,国内出台的措施有一定正面意义,但只能起到辅的作用。

(三)国际市场:贸易救济调查增加,加剧贸易摩擦。近年来,我国企业屡屡遭遇反倾销诉讼和调查。其中,国内企业一直相互展开恶性价格竞争这一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在各国经济普遍低迷之际,国家屡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不断刺激国外市场的神经,很容易产生反倾销调查,进而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初至2009年1月底,国内就遭受到来自以美欧为主的22个国家和地区的103起贸易救济调查,影响出口约65亿美元。

事实上,中国近来的出口并未增加,反而在下降。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09年前五个月中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7,634.9亿美元,同比下降24.7%。其中,5月当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共123.06亿美元,较上个月减少1.87亿美元,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21.29亿美元,同比增速-14.75%。其中,纺织品单月出口48.95亿美元,同比下降16.28%,与上年同期增速相比下跌41.75%;服装及衣着附件单月出口74.11亿美元,同比下降13.71%,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下跌14.86%。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俊,顾宝炎.纺织品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企业的影响.中国经济信息网,2009.

[2]黑文静.现阶段我国出口退税率上调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

[3]朱雪佳.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思考.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5.3.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篇4

【关键词】纺织业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纺织业一直以来都是河北的传统工业,作为传统的纺织大省,河北纺织业的利润,销售收入,工业总产值,棉纱、布、成衣服装等指标,多年来位于全国前十位之列。纺织品出口是拉动河北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也是河北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河北纺织业面临新形势,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一、河北纺织业现状

1、生产状况

纺织业一直是河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01年至2010年间,河北纺织业总产值增长了4.33倍,年均增长率为19.27%,纺织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20%左右。2010年,河北纺织业产值增加了626.1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增加值的10.27%,对工业经济增长有非常大的贡献(见图1、图2)。

2、发展状况

河北纺织企业多数是出口导向型企业,纺织业的对外依存度很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欧市场需求迅速萎缩,导致河北纺织企业销路收窄,2008年第一季度河北纺织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回落,超过60%的企业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据海关统计,2010年前三季度,河北纺织服装出口金额达到28.9亿美元,在河北出口中占到了17.4%,超过了钢材所占比例的15.8%,成为仅次于机电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商品门类,与全国整体的纺织业发展状况相比,河北纺织业的表现优于全国。

3、销售状况

海关总署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9月,河北服装出口增长了43.7%,纺织品出口增长了50.4%。河北纺织企业大多数是出口企业,多年以来一直依靠国外市场。2001年至2010年,河北纺织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3.68上升至7.34,表明河北纺织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期服装出口则从6.55下降至3.98,表明河北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但历年RCA值远大于3,说明河北仍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见表1)。

二、河北省纺织服装业存在的问题

1、劳动力成本上升

河北纺织企业以生产中低端的产品为主,所生产的大宗棉布、棉坯虽销量大,但议价能力差,一直以来处于价格下降和成本上升的极端地位,因此从整体来看,河北纺织品的附加值极低,利润空间很小,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给纺织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根据河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1年以来河北纺织工人的劳动报酬逐渐上升,2001年河北纺织工人的劳动报酬为6568元,到2010年已增长到13100元,增长了约一倍(见图3)。

2、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人民币升值

2000年以来,棉花价格持续上涨,给纺织企业带来极大的挑战,尤其在2009年,棉花价格涨幅极大。2009年1月份,棉花价格只有不到11000元/吨,到2009年9月涨到14000元/吨,上涨幅度高达27.3%。另外,人民币升值等原因也减弱了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商场上的竞争力,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8.27:1,到2010年末,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则下降为6.68:1,下降幅度接近20%,而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点,河北纺织企业利润则下降约4%。

3、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品牌建设

河北纺织业向来以低价格著称,随着劳动力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产品生产成本逐步提高,竞争优势有所减弱,并且由于很多产品无法进行深加工,从而很难进一步获得产品附加值。从总体来说,河北省纺织品服装出口仍处于以量取胜,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阶段,并且严重缺乏自己的品牌,因此很难提高价格。

三、对策及建议

1、打造自主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一国的产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首先要在本国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对于河北的纺织企业来说,首先,应该在生产环节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利润空间,取得竞争优势;其次,在营销环节,河北纺织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有了自己的品牌,既可以拥有一定的定价权,同时也可以节约从生产到营销的中间环节的成本,并且还可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以抗衡外来品牌。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出,需求条件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河北纺织企业大多是出口导向型企业,纺织品主要出口到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国外消费者较高的需求条件下,河北纺织企业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努力通过改进技能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从总体上看,河北纺织业结构中纺织和化纤部分相对庞大,而服装部分占的比重较小。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化纤常规产品产能增长较快;在衣着、家用和产业用三大纺织产品中,劳动密集的服装加工竞争激烈,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用纺织品仅占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近几年,河北纺织业上游受制于棉花价格,下游受制于终端产业,企业微利恶性竞争日益加剧。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调整纺织业的产业结构,改变产能扩张的方式,走中高档以及高品质的路子。

3、自力更生,减少对出口退税的依赖

我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在提高对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但从行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提高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不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和长远发展,应该寻找其他出路,逐步地降低对国家出口退税的依赖程度。而加强河北纺织产业集群建设就是一条在当前背景下切实可行的好路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河北的纺织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进而有利于整个纺织行业的发展。因此,河北省要切实加大发展纺织产业集群的力度,结合丰富的人力资源,提高河北纺织品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统计年鉴(2001―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张学明: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财经学科,2008(6).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篇5

关键词: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SWOT分析法;产业升级;东莞市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48-03

“十一五”以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对东莞市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虎门镇、茶山、大朗、厚街等地区。但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升级转型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创新能力较弱等严峻挑战,如何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持续发挥这一支柱产业的优势,现已成为东莞市政府和企业必须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SWOT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所提出,通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它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因素、外部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策略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对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进行SWOT分析,发掘影响该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重要因素,可以较全面地了解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现状,以便为产业升级提供较明晰的方向和路径支持。

一、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拥有良好的发展背景和地理优势

近代以来,东莞工商业发达,是珠三角商贸重地。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对外经济往来愈加密切。1979年,港商在大朗镇投办第一家毛织企业,其后,一大批大朗本土民营企业家开始涉足毛织业,如今大朗毛衣年销售量超过8亿件,60%出口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虎门镇结合岭南风格和南粤水乡韵味,服装产业发展迅速,获得“中国服装服饰名城”、“中国女装名镇”、“全国首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等荣誉称号。

2.产业集群正外部效应,产业链较完善

东莞服装鞋帽产业初步形成了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产业集群,目前已构建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纺织服装鞋帽咨询等一条龙配套的产业链。如大朗镇拥有3000多家毛纺织企业,已形成毛衣生产、辅料、机械、洗水、漂染、印花等较完善的产业链;茶山镇目前服装产业形成了包括服装生产企业、服装配料辅料企业以及专业交易市场在内的产业链,现拥有800多家制衣厂,建立了国际布料辅料交易中心。

3.设备和管理技术较先进

结合政策引导,东莞市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设备,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力量。东莞市还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经验和运作模式,努力使产品质量与国际质量标准、生产标准接轨。厚街镇作为“鞋业名镇”,近200多家鞋业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开发机构,近10家知名鞋业品牌在镇内设立对外服务的研发中心;虎门镇拥有咨询、培训、设计、策划等服务机构324家;大朗镇加快推进毛织业实现“两大转变”,即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从生产基地向现代毛纺织商贸城转变,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设计、品质监管、营销策划“三种能力”。

4.承接外来品牌众多,拥有良好的国内外知名度

东莞纺织服装在生产加工方面现有的规模和实力,吸引了袋鼠、金利来、POLO等10多个世界顶级品牌以及鄂尔多斯、杉杉等20多个国内名牌在大朗镇生产[1];Ck、Tommy等大批国外知名品牌以及361°等国内品牌服装均由茶山服装企业加工生产[2];厚街镇也承接了沃尔玛、都彭等近30个世界名鞋工艺生产,每年举办两届的中国东莞国际鞋、鞋机展吸引了国内外上千家鞋企参展。2011年第三届世界鞋业发展论坛在此举行并汇聚全球600余名鞋业精英,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劣势分析

1.外贸依存度高,产品附加价值低

在全球纺织服装鞋帽价值链中,设计和营销处于价值链的高端,生产加工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尽管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迅速发展,但加工外贸依存度高,易受国外低迷需求和贸易保护政策影响,且作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空间有限,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获取的利润远远低于设计和营销企业。

2.生产规模整体偏小,私营化程度高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虽然作为东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广东省有关地市相比,规模依然偏小。以2011年为例,东莞市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为77.52亿元,居全省各地市第五位,但相对广州(143.56亿元)、中山(105.51亿元)、佛山(102.55亿元)的生产规模,还有很大差距。且近年来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为主转向以私营工业企业为主,私营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但也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的隐忧,因为单个私营企业通常生产经营规模小、产品研发能力薄弱、对境外市场需求动向把握不准。

3.自主品牌力量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尽管东莞已有如以纯、龙姿、QQ、迪宝阿治奥等服装鞋帽品牌,但具有很强具有影响力的全国和国际品牌较少。多数企业对品牌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眼前利益,专利和研发技术较滞后,企业缺乏危机感,同时宣传力度较弱。

4.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意识

东莞纺织服装鞋帽产业缺乏人才和技术等核心竞争力,集群内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产品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产品档次低,大路货多,“名、特、优、新”产品少;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新技术、功能环保型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

二、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分析

(一)机会分析

1.政府对于传统优势产业的政策支持

2008年底,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2008—2022)》对提升改造广东优势传统产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实施“改造提升、名牌带动、以质取胜、转型升级”战略,做强纺织服装鞋帽等优势传统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整体竞争力。东莞政府2013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任务。

2.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

广东在2010年开始正式运作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有利于纺织服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东莞纺织鞋帽产业可以借助这一机遇,在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如目前茶山镇正积极进行注册“茶山服装”集体商标,将服装企业从现在的来料加工、贴牌加工的OEM模式转型为自主设计制造的ODM模式,努力把茶山建设成为专业化程度最高、公共运行成本最低、软硬环境最优、行业环保最好的科技型精品服装柔性制造产业基地[2]。

3.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人口众多,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纺织服装鞋帽产品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尤其是目前中国广大农村纺织服装鞋帽消费量依然较低,意味着中国纺织服装鞋帽内需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东莞服装企业可在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具有特色的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大宣传,开拓增大其国内市场。

(二)威胁分析

1.人民币升值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出口的纺织服装鞋帽企业而言,它们对汇率因素较为敏感,近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趋势使其产品出口压力不断增大。人民币升值,使纺织服装服饰出口竞争力减弱,目前许多国内小型纺织服装服饰企业主要通过压缩成本和减少订单等方式加以应对。

2.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

近年来,燃料、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使得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欧美一些国家对纺织品实行满意保护和反倾销,国外需求减少,致使许多中小纺织服装鞋帽企业开始出现停产、半停产状态。同时,国内新一代年轻人从事纺织服装鞋帽工作的意愿不断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以往以廉价劳动力赚取价格差的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鞋帽企业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国内纺织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3.国内其他地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

中国加入WTO以后,纺织品出口配额逐步取消,同时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迅速,使得包括东莞在内的广东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在改革开放早期形成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削弱。此外,孟加拉、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利用远比中国低廉的劳工和材料成本优势,分食中国纺织发展鞋帽产业的出口“蛋糕”。

4.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是用水、排污比较严重的行业,尤其是使用传统工艺的中小企业,大多能耗高、污染严重,是目前和今后中国治理污染的重点管控对象。这些企业由于资金、工艺等限制,在解决达标排放问题中将面临巨大压力。

三、加快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发展升级的对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目前东莞市既拥有发展的优势和机会,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和面临许多威胁。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这一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条件,把握发展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规避各种短板和市场威胁,促进和带动东莞市整个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已成为东莞市政府部门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促进产业资源整合,打造核心企业

拥有纺纱厂、织布厂、染布厂等的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目前是东莞布料环节的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针织布生产商之一,其主要客户为NIKE、ADIDAS、POLO、GAP、BALENO等国际著名品牌制造商。东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可着力打造更多这类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核心结点企业,提高其在全球产业链国际分工的话语权;东莞大朗的中大联盟是全国羊毛衫行业第一个联盟性组织,目前中大羊毛衫品牌联盟已经与实力雄厚的上海百联、武汉中百以及国际知名品牌美国的23KU、DKNY、POLO,日本的Victorinox等达成长期合作意向,为东莞建立更多以同类产品不同品牌为代表的联盟企业或核心企业与代工企业的联盟树立了典范。

(二)发挥产业平台集聚效应,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

东莞市纺织服装鞋帽产业的平台建设已趋完善,如虎门科技创新中心下的设计创意孵化园、虎门威远岛服装设计创意园、大朗的东莞创意园和松山湖创意生活城[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平台、设计平台、质量检测平台、信息咨询平台、融资服务平台、展销物流平台和流行趋势平台建设的集聚。要突破行政格局限制,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促进服装设计和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增强研发和检测能力;完善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提高供应链网络的协调能力;依靠融资服务平台,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和担保机构四方合作的融资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此外,东莞应进一步完善《东莞市企业人才迁户暂行规定》,引进高端设计师以及优秀的营销、管理和策划人才,也可与广东纺织服装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创新性人才。

(三)发展电子商务和大终端模式,优化运营体系

电子商务技术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网络直销的品类组合,另一方面也可使大量分散的企业连成供应链网络,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为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大终端模式是指通过品类组合提高顾客的进店率,通过产品多元化和个性化给顾客以足够的选择和购买理由,实行服装、鞋帽、装饰的组合等一站式购买服务[3],市场上比较成功的例子有H&M、ZARA等。东莞拥有上千家制鞋业、袜业、帽、手套、手袋以及眼镜生产企业等,可通过对这些企业进行联合运营,实现大终端模式,发挥其较完善的产业配套优势。

(四)培育整合自主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

如今市场上同类产品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培育整合自主区域品牌可以通过区域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以童装为例,拥有著名品牌小猪班纳、铅笔俱乐部、雀太郎、兔仔唛等知名品牌的莞牌童装总体水平在国内颇具名气,可通过品牌整合打造国际名牌童装商品。此外,东莞市还应加强软环境建设,如鼓励有关商会和出口企业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创建现代纺织服装鞋帽专业图书馆、博物馆,积极举办和参与产品交流展销会,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东莞服装鞋帽产业的文化内涵、规模现状和发展前景,提高产业知名度,开拓国内外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国羊毛衫名镇[EB/OL].东莞—大朗网,http:///about/town.asp?id=1.

[2]伍雪平.茶山获评“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镇”[N].东莞日报,2010-11-23.

[3]李银满.东莞纺织服装产业整合升级探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2):8-13.

TheSWOTAnalysisofDevelopmentofTextileClothingandFootwearIndustryofDongguan

MAYu-qi

(SchoolofStatistics,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Abstract:Underthecircumstanceofrapideconomicglobalization,textileclothingandfootwearindustry,asatraditionalcompetitiveindustry,isfacingaseriesofchallenges.Inthispaper,SWOTAnalysisisutilizedtoanalyzesystematically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andthreatsoftextileclothingandfootwearindustryofDongguanandthendrawstheconclusionthatstrengthsandweaknesses,opportunitiesandthreatcoexist.Severalsuggestionsbasedonaboveanalysisareputforwardtopromoteupgradingoftheindustry.

Keywords:textileclothingandfootwearindustry;SWOTAnalysis;industrialupgrading;Dongguan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篇6

【关键词】绍兴;纺织业;应对策略

一、前言

纺织业在历史上就是绍兴的优势产业,早在唐代绍兴就有“日出万丈绸”的美誉,改革开发以来,绍兴的纺织业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绍兴不仅拥有我国最大的纺织交易市场——中国轻纺城,在纺织品出口方面也占据了国内纺织行业出口的重要地位。需要注意的是,在绍兴市纺织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不利因素也对绍兴纺织业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政府、企业、行业协会需要共同应对,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绍兴市纺织业出口的竞争力。

二、绍兴纺织业的出口现状

近年来,绍兴市纺织业出口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表1为2003年至2010年间绍兴市纺织业出口额,从中可以看到,自2003年以来绍兴市纺织业出口额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高达34%。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绍兴市纺织业出口增长略有停滞,但2010年已经恢复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出口额的平稳、快速增长能够代表绍兴市纺织业出口的整体状况,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绍兴市纺织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号召力,产品得到了国外消费者认可。2008年,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2501.98亿美元,绍兴市纺织品出口139.40亿元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4.42%,对于一个地级市而言,这样的成绩是非常难得的。在纺织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具有一定国际品牌号召力的同时,绍兴市纺织业在出口方面也存在不足,突出的表现在产品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规模大但盈利能力偏低等方面,在金融危机和全球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绍兴纺织业在出口方面急需调整思路、沉着应对。

三、绍兴纺织业出口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绍兴市的纺织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从化纤原料、织物、印染、染整、服装到纺织机械的完整产业链,具备了较为专业的市场和营销网络,形成了绍兴市区以化纤为主,诸暨市以袜业及衬衫为主,上虞市以棉纺和染料为主,嵊州市以领带为主,新昌县以毛纺为主的块状集群分布,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绍兴市纺织业整体相对较为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建设偏弱,创新能不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1、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近年来人民币一直保持着缓慢的升值趋势,对绍兴市纺织产品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使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以美元为单位的价格升高,导致外国消费者购买中国纺织品减少,造成我国纺织品出口难度增加。为了保持产品竞争力,纺织企业只能采取降价策略,这无疑会蚕食企业的利润,根据测算及经验,人民币每升值1%,绍兴纺织企业出口利润就会降低一个百分点。

2、国际竞争加剧。国际上将纺织业分为三个档次:发达国家占领的高档纺织品市场、新兴工业化国家占据的中档次纺织品市场、发展中国家占据的低挡次纺织品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其他发展中国也纷纷借助低成本优势进军欧美市场,在低档次产品市场和绍兴纺织企业展开了竞争,一些发展中国家纺织品的生产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中国相比,他们具有更优惠的国际政策、关税较低、交货时间短等优势,对绍兴纺织业出口的发展造成了一些影响。

3、产品设计、创新能力较低。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高端纺织产品的利润丰厚,但对品牌、设计要求较高,绍兴市纺织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产品设计、创新能力较弱,和国际上知名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这是造成绍兴纺织品业出口长期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根本原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绍兴纺织业出口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4、高端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在我国纺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欧美发达国家,纺织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人才,正是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设计理念和优秀的人才,欧美国家的纺织企业才能牢牢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顶端。由于国内对纺织业存在一定的偏见,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导致国内纺织行业高端人才匮乏,绍兴市纺织企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四、针对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策略

确保绍兴市纺织行业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国纺织业整体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应该通力合作,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1.政府方面

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出发,通盘考虑对纺织行业出口的扶持政策,从政策、税收、资金扶持等方面采取系统化的措施。传统上,我国政府一般采用增加出口退税额度的方式扶持纺织行业,目前我国部分纺织品已接近出口零税率,这一政策看似直接、有效,但却是一把“双刃剑”,在不掌握产品定价权的情况下,部分外商会以政府补贴为由压低绍兴纺织品的出口价格,一些国家甚至采取了有针对的关税措施。这一例子告诉人们,出口退税等单点政策,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纺织企业在出口方面面临的不利局面。

国家应采取“组合拳”式的政策,对纺织企业进行立体化的扶持,帮助绍兴纺织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例如,国家应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应根据国际市场变化,适时、适度调高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银行应适度降息,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帮助企业减轻利息负担、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压力;通过降低高速公路收费等措施降低物流成本,减轻企业的成本负担。

2.企业自身方面

纺织企业必须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绍兴市纺织企业应加大人才建设、技术改造投资,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技术,逐步实现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绍兴市的纺织企业而言,尤其要加强品牌建设,这是因为绍兴市的纺织企业一般采用OEM形式销售产品,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没有自己的色谱模型、品牌产品,只是赚的国外经销商的加工费。要想实现纺织业出口的良性发展,纺织企业就必须逐步向价值链高端转移,技术升级、品牌建设市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3.行业协会方面

在国际市场,绍兴纺织业面临着一系列贸易壁垒,针对这一现象,行业协会应该尽快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各企业在纺织品出口方面的协调,避免绍兴本地企业间的不良竞争和无序出口。另外,行业协会应引导纺织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俄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在招商引资方面行业协会也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用优质企业吸引国内外资金,帮组优质企业迅速做大、做强,逐步实现绍兴纺织业市场、资本的双重国际化。于此同时,行业协会在市场信息共享、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加强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等方面也应该积极的开展工作。

五、小结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绍兴市纺织业在出口方面存在的优势,主要是通过相关企业长期拓展和国内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获得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的今天,现有优势无法确保绍兴市纺织业出口的良性发展。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必须联合行动,以技术升级和品牌建设为基础,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实现绍兴市纺织业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春明.中国纺织机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J].纺织导报,2010(2).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绍兴纺织业;影响;对策

一、绍兴纺织业发展中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

入世以来,我国外贸出口迅速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仅2004年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二反二保”立案达57起,涉案金额13亿美元,我国已成为近10年来全球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2005年是我国进入WTO的后过渡期,又是纺织服装后配额时代的元年,迎来了贸易摩擦的“高发期”。2005年上半年遭遇“二反二保”引起的贸易摩擦就达33起,涉案金额11.2亿美元。其中纺织业尤其是占全国纺织服装总量一半的长三角地区屡遭欧美多重保障制约,成为反倾销、设置贸易壁垒的“重灾区”。绍兴是长三角地区的纺织外贸大市之一,有着“中国纺织看绍兴”的说法。在绍兴的整个经济总量中,纺织服装业占经济总量的2/3以上,可以说纺织服装产业的兴旺与发展与绍兴区域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绍兴市遭遇来自美国、欧盟、印度、土耳其等11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其中2005年绍兴市就遭遇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两反二保”和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调查15起,涉案金额2156万美元,涉案数和涉案金额分别占总涉案数和总涉案金额的54%和33%。再比如欧盟化纤布的反倾销中,绍兴市对欧化纤布出口同比下降了20.6%,另外美国袜子特保也给绍兴市造成几千万美元的损失。近日,美伊摩擦的发生,使许多与伊朗有贸易关系的绍兴纺织品老板也因此受到了“牵连”。2007年,绍兴对伊朗的出口总额共计16451.4万美元,同比减少24.2%,出口额度减少了近1/4。我们发现发展中国家案源国由原来的墨西哥、印度、土尔其、南非为主向南美、亚洲国家和地区扩散。从纺织服装发展情况分析,绍兴的纺织服装产品与墨西哥、印度、土尔其、南非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相似,绍兴纺织品市场面临重新洗牌,那么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必然加剧,发生贸易摩擦在所难免。在纺织企业大步走向国际的过程中,急剧增加的贸易摩擦对绍兴纺织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摩擦对绍兴纺织业的影响

(一)对纺织企业的影响

绍兴纺织品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增强企业危机意识,促使绍兴纺织品企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扭转错误观念,由只重外在质量转向外在和内在质量并重;由只重产品本身质量转向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并重;由以经济利益为第一位转向经济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并重,从而增强绍兴纺织品竞争力。日益严重的国际贸易摩擦给绍兴企业带来改革创新的动力,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在贸易摩擦的“倒逼机制”下,绍兴纺织企业已经意识到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也将负面效应传导给了绍兴纺织企业。首先,这些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企业出口中的风险。而依目前来看,绍兴众多纺织品企业的情况是“外商不敢下单,企业不敢接单”,使绍兴一些中小纺织企业举步维艰。其次,绍兴纺织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生产型企业追求的是均衡生产,如果未来一段时期没有定单,就会造成工厂停产,工人解散,设备厂房闲置,客户流失,还会打击人们对纺织业就业的信心,造成人才流失。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纺织品企业被迫使用进口原材料,增加检验项目,取得各种认证,改进技术工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这些都使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增加企业负担,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价格优势。

(二)对纺织产业的影响

正当的技术指标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为目标,国际贸易中破坏环境和对消费者健康有害的纺织品贸易的逐渐下降,有利于引导产品结构调整,推进绍兴纺织业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众多产品质量较差、市场份额较小的纺织企业而言,相当多的企业在这种背景下被淘汰,这一淘汰将越来越明显。但是也只有如此,才能让那些出口产品质量过硬,而且与贸易方有着良好关系的纺织企业通过产业升级存留下来。近年来,绍兴纺织业产品及产业结构调整也在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中成就喜人。纺织业龙头的服装行业也得到较大发展,2005年完成销售161亿元,占绍兴市纺织业的10.5%,特别是家用纺织品行业成为新的增长点,床上用品、窗帘、沙等家纺产品占服装家纺行业的比重达35%。纺织机械除生产原有倍捻机、剑杆织机、印染整理机等产品外,绣花机械和加弹机迅速崛起,生产量占全部纺机产量的50%以上。

此外,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绍兴市劳动力特别是低技能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对缓解绍兴整体就业压力发挥了很大作用。纺织品贸易摩擦对绍兴经济直接带来的,将是很多中小纺企的失业率的升高,对国内就业形势具有重要的影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原料、能源价格的上涨不仅增加企业的成本,同时制造企业的能耗、货运等成本都将随之上涨,而这都将影响降低纺织行业利润,影响纺织品业出口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对其他相关产业及外贸环境的影响

除了纺织企业和产业之外,国际贸易摩擦还会对其他相关产业以及外贸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并最终反作用于绍兴纺织领域。2008年1月,绍兴市纺织品出口额接近历史最高值的71570万美元;服装出口额为26346万美元,同比增长31.24%,创下单月服装出口额的历史之最。绝大部分的纺织服装企业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是一个极大的机遇。但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纺织品国际贸易摩擦一定程度的不可预见性,绍兴纺织企业在高度关注国外贸易环境和国家有关外贸政策变化之余,对未来纺织品外贸市场前景表示了忧虑,构成绍兴纺织品出口中的不和谐因素。

三、绍兴纺织业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对策分析

(一)淡化总量注重质量,积极实施出口转型

2007年绍兴纺织行业受到了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加工贸易门槛提高、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绍兴纺织行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纺织品生产的“井喷”式发展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后期将以“淡化总量,注重质量”为发展方向。为了积极应对贸易摩擦,绍兴纺织品出口增长也应逐渐从追求出口数量扩张,转向更加注重“出口效益和质量”的提升,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积极实施出口转型。

(二)合理调整出口策略,适当关注内销市场

美国和欧盟是绍兴纺织品服装多年来的主要出口市场,近几年绍兴与美欧国家频繁发生贸易摩擦,严重影响绍兴纺织品的正常经营秩序。因此,绍兴纺织品出口企业务必适度调整目标市场,除应设法继续巩固美欧市场外,还应积极实施开拓市场多元化战略,如积极开拓非设限的澳大利亚、俄罗斯、瑞士及中东等国家市场。另外,有条件的纺织服装企业可到境外去设厂生产,既可缓解纺织品出口的贸易摩擦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各种风险,又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当出口产品屡屡碰壁、无利可图时,一些业内人士也比较看好国内市场,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将由出口拉动向国内消费改变。因此,绍兴纺织业加大国内市场的分量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三)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为了合理规避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和趋同现象严重带来的日益增多的贸易壁垒,绍兴纺织业应该努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绍兴纺织企业要加快创新,开发出新产品来提高利润,是最有效的规避出口风险和贸易摩擦的措施。实际上,中国轻纺城成立两年的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2007年前8个月已接待及承担各类技术服务累计6000人次,技术服务收入超过1000万元,服务纺织企业2000余家。通过创新和服务,“浙纺院”俨然成了轻纺城又一个新的“助推器”,不但在发展目标定位、组织机构设置、人才招聘录用上有了重大进展,同时在纺织技术开发、对外合作服务、纺织人才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初步形成了研发-中试-产业化一条龙服务体系。

(四)建立有效协调机制,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绍兴纺织产品低端市场已处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纺织企业要成功,必须冲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中高档市场,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跑量市场只会让绍兴企业没有竞争力,更容易加速贸易摩擦的产生。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对绍兴纺织出口的各种贸易壁垒,行业商协会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加强对敏感纺织品在出口数量和价格上的监测和协调,尽量防止企业间相互恶性竞争和无序出口。绍兴市各级政府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全国各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姻,实施科技开发、产业转化一体化经营,加快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一个能够覆盖整个产业地区的市场信息调查分析系统和机构,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尽可能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五)调整纺织产业结构,促进纺织产业升级

绍兴拥有我国最大的纺织品市场――中国轻纺城。除此之外,还有钱清化纤原料市场、越城区轻纺城原料市场、大唐袜业市场、嵊州领带城、上虞伞布市场、新昌兔羊毛衫市场。这些市场既是我市各大产品销售的总窗口,又是相关产业采购原材料的平台。通过这些市场,把绍兴的产业集群与国内外的供需连结起来,形成了绍兴产业集群与国内外市场的大进大出。从远期目标来看,要让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相互依托,推动绍兴纺织业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不断升级;并重视节能降耗,努力降低成本,使纺织业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体现的纺织业新型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时芳,耿伟.WTO与国际贸易新壁垒[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3).

2、付娟.贸易摩擦日益频繁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4).

3、葛传兵.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纺织行业的应对策略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09(3).

4、吴燕红.如何提升绍兴县纺织产业竞争优势[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2).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篇8

借势发力享规模之红利

中国作为纺织大国,一年两季的本土纺织展览会得到了全球纺织行业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展览会以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的上下联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盛装展示,将纺织全产业链上的优秀企业、优秀产品、优秀设计集中呈现,创造了全球纺织规模最大的饕餮盛宴。纱线展作为其中之一,既是盛举的参与者,也是红利分享者。

新疆富丽震纶棉纺有限公司车苹表示:“对于纱线展我们是忠实粉丝,一年两季必定都会参加,而且现在一年两季的上海展会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影响力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通过一次一次展会的亮相,我们自身不仅收获了许多新客户,巩固了老客户,企业的品牌也在行业渐渐树立起来,效果一年比一年好。2017年我们也将继续参加,产品继续围绕粘胶纱、涤纶纱、TR混纺纱以及竹节纱等产品。”

新疆富丽震纶棉纺有限公司是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与中泰化学在新疆合资成立的全新公司,在还未投资新疆之前,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就是纱线展的常客,进驻新疆之后依然选择了纱线展作为开拓市场的主要战场。而除了新疆富丽震纶棉纺有限公司之外,利泰纺织,新疆如意等有实力的企业也纷纷选择在一年两季的纱线展上代表新疆进行亮相,即树立品牌又开拓市场。

买家云集国际化商贸平台

毋庸置疑,一年两季的联展绝对算得上是全球纺织行业的顶级盛会,每届展会都会吸引诸多海外展商和海外观众,yarnexpo纱线展也是如此。2016年秋冬纱线展共有来自中国、中国香港、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巴基斯坦、新加坡、瑞士、美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纱线企业参展。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共吸引了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11,832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专业观众总数比上届秋季展大幅增长超出60%,其中海外专业观众2339人。纵观全球纱线类的展览会,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yarnexpo)的国际化更强,国际影响力也更大。

基于以上原因,纱线展作为商贸平台也吸引了许多纱线贸易商的参与。义乌市恒雅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纺织品贸易公司,公司负责人程红琴表示:“2016年秋冬是我们第一次参加yarnexpo纱线展,感觉效果不错,以前我们主要参加广交会,广交会是以外商多而著称的,但是这次参展我们感觉yarnexpo纱线展的外商数量也不少,而且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吴江京奕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是国内涡流纺的代表企业,同时也是yarnexpo纱线展的常客,对于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也是持认可态度。公司外贸销售经理胡力维表示:“其实除了上海的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yarnexpo),我们还参加许多国外的展会,比如巴西、印度等,但是比较下来,无论是从展览的专业度还是观众的质量来看,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yarnexpo)都是比较好的,每年参展我们都能遇到国外一些大的买家。”

吴江京奕是纱线展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展商之一,主要的产品是涡流纺各类纱线、人棉面料、弹力棉布面料等。而涡流纺是近两年新兴的纱线品种,吴江京奕通过印染环节的技术改造解决了其面料硬挺的缺陷,因此迅速打开市场。而凭借着纱线展的平台以及企业海外参展的结合,今年以来业绩逐渐上升,胡力维表示,尤其是下半年外贸订单迅速上涨。

华峰氨纶是国内氨纶行业的知名企业,近两年开始重视展会形象推广,华峰氨纶的李华表示:“随着企业参展面积的增加,特装展位的树立,参展的收获一年好过一年,2016yarnexpo秋冬纱线展更是收获颇丰。而且随着展会树立的品牌形象在外商中也逐渐形成口碑,海外市场的反馈越来越好。”

新品琳琅定位优质平台

其实对于纺织上游产业来说,相比中间环节的面料以及终端的针织、家纺、服装,产品创新的难度大,创新路径少,很难会轻易出现一夜爆红的产品,但是在2016秋冬纱线展上来自张家港美景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产品“美弹丝”成为了展会上当仁不让的“黑马”。

美景荣市场总监俞一丰告诉记者:“虽然我们的展位比较偏但是观众却是络绎不绝。主要原因我们总结大概是三点:一是我们的展台是开放式展台,便于过路的观众驻足询问;二是我们的产品是来自于棕榈油的甘油为原料发酵生产1,3-丙二醇,并以此为原料合成PTT聚合物,以PTT聚合物为原料生产PTT/PET双组份纱,这对于市场是一个比较新的产品,极易引起大家的兴趣;其三是我们不仅展出了纤维及纱线还有面料甚至是服装,非常直观的让观众了解产品的性能及价值,印象也更加深刻。”

张家港美景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是第一次参加yarnexpo纱线展,对于首次参展的效果,俞一峰用了四个字来形容:“超出预期”。俞一峰说:“和我们一个展馆的石狮展团里的几个展商了解了我们的产品后直接现场下单,之后许多在展会上接触的客人最终也都实现落地,发展成了许多大单。”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篇9

【关键词】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金融支持

一、纺织非遗产业化的现状

产业化的过程分为产业化导入阶段,产业化发展阶段,产业化稳定阶段和产业化动荡阶段四个阶段。目前,纺织非遗产业化过程大部分正处于产业化的导入阶段,虽然纺织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技术都已成熟,但是由于纺织加工主要以手工加工为主,还没有到产品化和商品化的阶段,整个产业基本处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阶段,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一些研究机构的科研及个别企业的加入。现在纺织非遗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寻求导入阶段的金融支持,通过金融支持为产业化融通资金使其能够产品化和商品化。

非遗产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二、非遗产业融资困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产业自身原因。非遗产业发展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低,风险承担能力较弱。目前,我国非遗产业大都处于小散户经营的状态,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也很不充分,市场份额极小,融资风险较大。非遗企业尚未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市场规范性差,作品风格、审美观、价值观、受众喜好等复杂因素共同决定其市场销售情况,收入不稳定,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2)外部原因。银行对非遗产业的特点、盈利模式认识不清,没有研发适应非遗产业风险规律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担保制度、风险评估都是依据传统产业特点制定的,对于如何评价非遗产业的风险大小和无形资产的价值,商业银行缺乏经验和数据,银行只好理性地回避此类贷款。

三、纺织非遗产业化金融融资渠道

纺织非遗的产业化发展和其他众多产业的发展一样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由于该产业的特殊性,融资是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充足的资金支持是纺织非遗在产业化过程中的任一环节能够有序进行的前提保障。纺织非遗产业化的融资渠道主要有:

(1)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这种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即为直接融资市场,也称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会游资,直接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从而弥补了间接融资的不足。

(2)间接融资。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资金融通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在一定时期里,资金盈余单位将资金存入金融机构或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证券,然后再由这些金融机构将集中起来的资金有偿地提供给资金需求单位使用。资金的供求双方不直接见面,他们之间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由金融机构以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身份介入其中,实现资金余缺的调剂。间接融资同直接融资比较,其突出特点是比较灵活,分散的小额资金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的集中可以办大事,同时这些中介机构拥有较多的信息和专门人才,对保障资金安全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独特的优势,这对投融资双方都有利。

除此之外,像资本化、证券化、产业投资基金等的融资方式也可以考虑为纺织非遗的产业化融资。

四、纺织非遗产业化金融体系的建立

在非遗产业融资难的大背景下,独具特色的纺织非遗在产业化道路上走得也是举步维艰。那么如何让解决这些问题,使纺织非遗甚或整个文化产业在传承和发展中走得更轻松,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搭建金融对接纺织非遗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利用互联网设立信息共享平台,疏通企业与资金供应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网站门户,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纺织非遗产业信息交流服务中心,共享纺织非遗企业信息,捅破金融机构与纺织非遗企业之间的”窗户纸”。创建企业信息数据库,推出企业综合等级评选标准,提供重点支持的企业名录,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贷款项目,并通过组建专家团队,着手开发适用于纺织非遗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在文化企业技术前景判断和知识产权评估等方面提供咨询。二是设立产业化服务平台。建立纺织非遗产业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促进纺织非遗中的特色文化与传统的服装产业及纺织边沿产业相融合,以实现产业化发展,着力挖掘优质项目,与金融机构形成互动,建立项目信息汇集和跟踪管理的联动机制,提升转化项目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

(二)建立政策性金融支持

纺织非遗产业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需要在政府大力支持的前提下促进纺织非遗的产业化发展,如果单靠内源性资金和实力,不仅使产业快速进入成长期的可行性较小,而且很容易导致产业化走向单一的商业盈利模式,达不到保护与发展的目的。因此,需要政府制定有利于纺织非遗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把非遗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入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并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其次,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如今,大到一个产业,小到个体经商户,想要得到发展就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对非遗产业的支持力度很小,传统文化在产业化的道路上更是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改变目前的信贷结构,使资本向纺织非遗产业适度倾斜。具体可以参照深圳中支制定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合理增量微调方案,灵活运用差别准备金政策,鼓励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产业投入。将纺织非遗企业的贷款支持情况纳入稳健性参数设定中,激励法人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纺织非遗产业的信贷投入。

(三)建立纺织非遗专项基金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篇10

1月11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代表团受邀出席了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办的PittiUmo展览会的开幕式,并与意大利纺织服装联合会的主席MicheleTronconi先生,副主席PaoloBastianello先生和总经理GianfrancoDiNatale先生进行了会谈,双方主要就中意两国纺织和服装行业发展与合作交换了意见。

1月13日,受意中基金会邀请,张延恺副会长带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代表团在意大利米兰与意中基金会就中意两国纺织服装业的交流与合作进行会谈。意中基金会主席CesareRomiti、理事长AlcideLuini,意中发展有限公司CEOAnotonloFerrante参加了会面。

在当天的会谈中,张延恺副会长向意方简要介绍了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状况和双方合作的重要性。

双方一致认为:中意纺织服装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各自发展阶段不同,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将积极组织中意纺织服装业在展览、经贸、文化、信息、培训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双方将积极推动中意纺织服装业在资产与品牌收购、技术共同开发与转让许可、时尚设计与品牌管理、市场双向开拓等领域开展积极探索。

随后,双方签署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意中基金会战略合作协议》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市场部与意中发展公司合作备忘录》。

在意期间,代表团还参观了欧洲著名的防护用纺织品企业SOCletaGestioniTessllis.r.l(MaiocchiGrouD)、面料生产企业TessituradiNosateSPA和袜子生产企业CioccaSPA。

1月17日上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代表团拜访了位于柏林的德国纺织服装工业协会,双方就2011年开展技术纺织品的合作论坛交换了意见,德方Baumann先生、Sven先生参加。

据Baumann先生介绍,去年德国纺织业增长16%,生产订单状况良好,企业对发展前景看好,特别是非织造布及技术纺织品行业。在技术纺织品方面,德国在生物医用纺织品、交通用纺织品、建筑用纺织品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中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市场对德具有吸引力,且有广泛的交流空间。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

关键词:盐城纺织竞争力企业文化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在“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完成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重要转型和升级。盐城纺织行业也同样面临着这一转型难题,盐城作为一个纺织大市,其纺织工业产值在盐城整个工业总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盐城纺织业一直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局面,缺少具有国内外一流竞争力的纺织企业,尤其缺少国内外知名品牌。如何实现从纺织大市到纺织强市的跨越,其重要途径就是要培育有优势竞争力的纺织企业,具有优势竞争力的纺织企业一个重要的方面应该具备先进的企业文化。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将大大提高纺织行业生产力,推进纺织产业升级,是把防止行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同步于行业前进的步伐,通过企业文化的推进使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进而有力推动行业发展。

1盐城纺织业的现状和困境

纺织工业是盐城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盐城市拥有纱锭400多万锭,棉纺织类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近600家,2010年实现的产值占全市纺织业比重达60%。目前,该市拥有各类织机30000台,其中无梭织机20000台。但是一直以来,盐城纺织业大而不强,存在着创新不够、研发不足等问题,同时缺少本地品牌,尤其是制衣品牌,长期处于产业链最底层。目前整个纺织行业都面临着原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国际订单减少、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当然也严重困扰着盐城的纺织企业[1]。

2纺织企业文化建设辨识

纺织企业文化承载了纺织企业的品牌形象、经营观念和企业信誉。纺织企业文化建设是纺织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优势品牌的必由途径。但是,很多纺织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全面,例如将企业文化混同于企业外在形象或混同于企业文体活动等。具体来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建设思路上的误区有两点:第一,企业文化建设独立于人力资源管理之外。企业制度的形成、员工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发挥都得益于良好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但部分纺织企业仍然没有学会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充当企业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剂,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而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充分体现企业文化职能的重要途径就是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经营理念的形成需要企业文化基本环境的蕴育,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理念的形成,以及采取的方法手段皆基于良好的企业文化。因而,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有效性与否的关键,同时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2]。第二,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属于观念形态,都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两者尊重人的地位,注重精神力量的发挥,但两者皆有不同的性质、目标任务和操作方式。

①侧重点不同。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固有的价值观影响员工的思想观念;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和员工培训,直接灌输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

②实现方式、途径不同。企业文化是通过管理理念、文化理念,促使全员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通过党团教育、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以及个别教育等多种形式来实现的。

③来源不同。企业管理理念的延伸和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本源所在。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通过企业文化体现出来,相对而言它是独立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和党建工作紧密联系,它充分体现出企业内部党政治理的优势。所以,两者不可相互替代,但可以相互促进。

3纺织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促使企业文化与管理的结合企业文化要来自于管理,服务并促进管理。企业文化不是纸上谈兵,内部报刊等介质仅仅是传播企业文化的载体,传播的内容才是重点。大部分企业内部报刊都流于形式,只象征性地刊登几篇员工的诗歌散文作罢,根本不具备深层次的含义,也不能体现出企业内部良好的文化氛围。企业高管应该认识到,一切内容基于管理。要彻底转变这种懈怠的观念,要靠管理阶层来推进,由被管理者积极响应。转变观念难免波及整个系统,这就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大部分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流于形式,企业文化建设无法与人力资源管理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是企业的致命硬伤。企业文化要来自于管理实践,服务并促进管理。

3.2夯实企业文化建设有些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上下都非常重视,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然而大部分工作却只围绕企业形象策划和包装来进行,口号标语喊得响亮,员工却无动于衷,企业文化建设也缺少实质内容,企业仍未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最忌形式主义,要防止表面化就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改善:一是从企业实际出发,要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二是要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求实效,夯实基础,三是要讲究诚信,说到做到,树立企业优良形象。从企业实际出发,扎实工作,诚实守信,避免企业文化的表面化[3]。

3.3注重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只有通过与外界交流建立联系,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先进性。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一旦固化,就相当于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就是创新。只有将创新基因植入企业文化的土壤里,才会成长出良好的企业文化,使企业长盛不衰。我们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那么,企业文化就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员工的思想行为观念的变化去发展和变化。纺织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不断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增强企业文化活力。

4纺织企业文化建设重要途径

要保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就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注意从以下几个重要途径上着手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

4.1企业领导层的参与与示范企业主要领导人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甚至决定性影响。企业文化建设都是在领导者倡导并积极组织实践下完成的。由于领导人对企业文化有直接和重大影响,因而对企业领导人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素质的领导人对企业文化有明显的改善、提升功能,而低素质的领导人往往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领导者在不断引领企业建设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4.2确立明确的愿景和目标企业愿景告诉人们“企业将来是什么”,是对企业未来美好状况的憧憬,是企业努力追求的理想和抱负。只有清晰地描述企业的愿景,才能够使人们产生发自内心的感召力量,从而激发每个员工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愿景在被一个群体认同时,具有特别强大的驱动力。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愿景必须分解成为企业文化的具体建设目标,这些目标为部门成员认同和承诺,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3重视新媒体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企业文化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使企业保持动力和竞争优势。企业要加快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工具的步伐,要积极研究微博、手机媒体、即时通讯等新工具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重要作用。纺织企业要不断建设新型的、符合时展趋势的企业文化,充分利用局域网、因特网、微博等新媒体资源,传播和诠释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文化的学习、交流和信息反馈。

5结语

国内外纺织贸易环境日益严峻,这对于缺少优势竞争力和知名品牌的盐城纺织行业来说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提升纺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创建品牌效应,不断提高产品形象。在企业文化思路上要注重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注重企业文化的内在建设和与时俱进,加强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示范作用,重视新媒体的教育作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江苏纺织工业协会把脉盐城转型升级.[2011-12-26].http://n

/309357.htm.

[2]逢国君.论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J].山东纺织经济,2009(6):78-79.

[3]胡海清.纺织企业文化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河北企业,2009(11):58-59.

纺织企业现状及前景范文篇12

让我们激荡思维、廓清迷雾。

正是在《中国纺织》杂志出版人、中国纺织服装协会副会长魏林的这句开场白的激励下,2010年中纺圆桌论坛在昆仑饭店正式拉开了大幕。1月27日,在位于东北三环的这座酒店的国际会议厅内,众星云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杂志社社长陈树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副所长、研究员毕吉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博士邓郁松等领导和专家都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

来自国内外企业家的代表们也非常踊跃。欧瑞康纺织集团首席执行官Mr.Babacan、北京市大华衬衫厂厂长、北京大华天坛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永洙、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江渡纺织集团董事长徐卫民都在现场慷慨陈词,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各专业协会的负责人也纷纷到场,对各行业的发展一一答疑解惑。

“调整结构,创新发展”是本届年会的主题,其重点是在探寻2010年中国纺织经济增长趋势与对策选择的路线图。百忙之中抽身来到论坛现场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字字珠玑,不到半小时的简短主题报告中,他用三个“来之不易”回顾了刚刚过去的2009年中国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他从“两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经济在2010年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又用了“五个更加注重”来为仍在奋进中的中国纺织企业家们指明方向。

智慧与博学在这样的场合总是显得再平常不过。在听完总经济师的指点迷津之后,欧瑞康纺织集团首席执行官Mr.Babaean用幽默机智的语言围绕企业自身发展着重分析了中国纺织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而企业家代表的“俊男靓女”组合――江渡纺织集团董事长徐卫民先生和依文企业集团董事长夏华女士也在随后绚丽登场。在由《中国纺织》杂志社总编辑、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主持的论坛环节上,二人从自己企业的昨天和今天出发,引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思考,不仅和现场的嘉宾们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还掀起了会场新一轮的高潮。而随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郑植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理事长朱民儒、中国针织协会理事长杨世滨四位儒雅的男士也分别就各行业2009年的运行情况以及2010年行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重点进行了阐述。

时间匆匆而逝,本次论坛的最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做了总结发言。他既总结了2009年中国纺织行业运行的主要特点,又阐述了2010年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许会长指出,“2010年,我们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着力当前、谋划未来。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发展方针政策和决策的部署,经过全行业的努力,今年中国纺织行业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管过去的一年我们的纺织企业有多少心酸往事不堪回首,不管即将到来的岁月里还有多少艰险在等待着勤恳耕作的纺织人,毫无疑问,在暗潮涌动中,勇者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