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景观案例篇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海南有80%的农村土地,60%的农村人口,产业结构中农业占20%比重。乡村振兴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必须迈过的“坎”,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国家农业部2014年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十大模式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提供范本和示范。

海南省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省政府先后制定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2)》《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等,把美丽乡村分为产业特色型、滨海渔家型、乡村旅游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环境整治型、城郊集约型、农村社区型等八个类型来建设。截至目前,海南全省已经分两批建成520个美丽乡村,初步评选出第三批246个星级美丽乡村,成为美好新海南建设的重要载体。

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依然存在诸多瓶颈,特色不突出是通病和顽疾。海南本身的休闲旅游需求很小,需要外部市场支撑,但外省游客在自己城市周边已有诸多乡村休闲游产品,海南的乡村休闲游如何能吸引到这些游客,那就需要打造出海南的特色。

海南省委外办积极发挥部门特色,利用外事资源优势,积极营造博鳌“外交小镇”特色,因地制宜,推动在博鳌周边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会客厅”,打造展现中国风貌、地方特色,面向世界的“会客厅”,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模式、新范本。

具体案例:北仍村、南强村、沙美村

一、首创性

创新点1:首创“部门特色+当地资源”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当地市县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事,也是其他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海南省委外办充分发挥外事部门优势,积极利用外事资源,推动博鳌周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了明显成效。

2014年4月9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及琼海市政府在博鳌亚洲论坛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意向书,宣布联合共建“博鳌公共外交基地”,开启打造外事特色小镇和周边乡村新路径。

2015年打造北仍村为“夫人外交”活动地点。

……

近年来先后打造北仍村、沙美村、南强村建设的案例说明,若各个部门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各个资源,在总体规划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将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创新点2:首创“美丽乡村+外事引资”美丽乡村发展新模式。

美丽乡村不仅仅可以休闲旅游,还可以招商引资。将海南美丽乡村作为省领导外事会见、招商茶叙、田园漫步的活动场所,举办“美丽乡村会客厅”系列外事引资活动,让“田园风”遇上“国际范儿”,一边欣赏自然风光,一边进行深度对话。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海南省领导先后与美国微软、韩国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举行32场签约活动。这些活动同时提升了琼海城市及周边乡村整体形象和影响力,带动会展、旅游等产业全面发展。

创新点3:首创“美丽乡村+外事推广”美丽乡村展示新窗口。

2015年论坛年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年会的部分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富有地方特色的海南村庄北仍村。从此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如今已是名声在外、红遍大江南北。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夫人外交”活动的影响力在持续发酵。

……

2019年,海南省外办邀请亚太15国记者团到沙美村、南强村采风,一时间,沙美村、南强村成为炙手可热的新“网红”。

美丽乡村景观案例篇2

关键词:乡土卵石作景观;景观设计;卵石作;古村落

一、乡土卵石作景观及其相关概念解析

乡土景观是“一个地域综合体……,这些营造行为和建构技术经过世代沿袭,是集体无意识的造物”。笔者以为该狭义的乡土景观界定虽有完善空间,其所强调的技术延续性、自发性、手工艺性质等特征。卵石[cobbleStonel指的是风化岩石经水流长期搬运而成的无棱角的天然石块。所谓的乡土卵石作景观即是民间匠人根据当地现有的卵石资源,运用相应的工艺手法,在户外环境中建造的生活设施。它在形式风格、审美特征、加工工艺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二、考察案例综述

本文对国内外的卵石作景观相关文献进行搜集、阅读和分析整理,掌握乡土卵石作景观建构的材料特征、历史、文化、技术等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以乡土卵石作为着手点,通过实地考察、群众访谈、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此调研法旨在获得课题研究的第一手依据资料,从而印证本文得出的结论。本文研究主要运用了实地调查法、实地访谈法、分类比较法、类比归纳法。先后实地考察了湖南司城村、福建管洋村、坎下村、璞山村,浙江龙门古镇、浙江苍坡古村、芙蓉古村、丽水古街等8个以乡土卵石作景观为主导的村镇。

三、乡土卵石古村落考察案例解析

1、湘西老司城---精致细腻

老司城卵石则讲求统一,严谨而细致的铺设,有张有弛的秩序感。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尺度精细、精挑细选:每一块卵石都是经过精细挑选,其大小和形状分级非常讲究。地铺卵石:体块均匀细小、形状非常一致,多为长条状,长宽比在1:2~1:3之间波动;约为:0.5cmx1cm,1cmx3cm,2cmx6cm。墙体卵石:体块均匀,多为方圆状。长宽比在1:1之间波动,约为:15cmx15cm左右;驳岸和堡坎卵石:10cmx25cm,20cmx45cm。引水渠卵石:尺寸更精细多为1cmx2.5cm左右。图案纹样:体量精细整齐而有序,尺寸多为1cmx3cm。(2)严谨细腻、匠心独运:卵石交错路口的卵石铺面,都严谨而细腻。石匠师傅运用不同的手法对其精心布局,可谓匠心独运。看似不同的转角,却有着不同的设计手法,就算是转角处的卵石铺设也没有半点粗糙感。

2、龙门古镇---铺地纹样和井盖纹样

龙门古镇追求卵石工艺的精细巧妙,注重图案、秩序感和色彩对比。最为突出的还属道路卵石铺装、井盖、入户口,道路,讲究和谐和变化,交叉路口都有不同的图案纹理来巧妙的作为缓冲区;井盖、沟槽、交叉路接缝的卵石铺设处理更是巧妙独特;入户口的门与卵石图腾纹样非常考究,大小讲究、注重风水。它的乡土卵石作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卵石铺地纹样丰富多变(2)卵石井盖图案丰富(方形和长方形)(3)入户卵石风水纹样讲究(4)卵石巷道和墙垣精细(5)图案铺面精致细腻。

3、南溪石墙(芙蓉古镇、丽水古街、苍坡古村)---石墙

楠溪江流域村落卵石铺砌的路面中间常插入一些几何图形、花纹、文字等图案来丰富,不仅蕴含街巷的风水还表达一种吉祥寓意。通过对楠溪江3个代表性的古村落的实地考察,对南溪石墙的艺术特色归纳如下:(1)“人字”和“品字”砌法独特:常见的砌法还有错缝交错砌法、自由穿插砌法、网格式砌法、草席交互式砌法、破浪斜纹式砌法。横截面出现或凹或凸“不规则”的形状。(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楠溪砌墙老师傅沿袭当地家传对卵石细心观察和挑选因材施艺,按照卵石的大小逐级向上排列,大料填塞,小料夹缝而基本不用半点灰浆泥水。(3)梯形构筑、符合力学:自然垒成的卵石石墙棱角线由下向上逐渐收拢,石头都是向里斜插,形式丰富且兼顾深奥的力学原理。(4)形式多变、细腻柔美:寨墙通常高度为2-3米,墙体下面宽1.5m左右,顶面为40cm宽,呈坚固的梯形截面。石砌的建筑、墙体、铺地、台地、沟壁、驳岸共同构成了富有层次和变化的硬质景观肌理,苍劲而秀美。

4、云水谣---自由粗放

云水谣长约10余公里的鹅卵石铺成的云水谣千年古栈道,以被踩磨得非常光滑。它主要有以下特色:(1)卵石整体体量的粗矿大体块的如踏步、椅凳、土楼底座基石等,尺寸多为65cmx48cm左右。中等体块的如地铺、驳岸、广场、堡坎等,尺寸多为40cmx30cm.小体块的如院落卵石地铺、卵石水井、古镇引水渠及细部装饰图文等,尺寸约为6cmx4cm,25cmx10cm。(2)卵石自由组合形式:卵石粗矿和大气所彰显的天然气息,大多为自然组合式。尺寸多在为10cm、30cm、50cm、100cm等范围波动。(3)道路形式自由奔放:由于离水域发源地较近使得云水谣卵石相对较粗矿多为椭圆体,大体量的卵石彰显着它自然拙朴的天然气息。

结语:

乡土卵石古村落景观在传统的乡土景观设计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当前,城乡一体化的格局使得传统乡村被同化而遗失地方性色。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并充分利用,以便寻求最适宜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秩序成为重中之重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则是为避免其盲目的跟随城市化的进程,而最大化的在设计上体现乡土古村落地方性特色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卷上[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明)计成.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3]李浈.我国隋唐及以后的建筑石作工艺探析[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2):227-238.

[4]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规划的意义[s].华中建筑,2005(4).

[5]李梅.武陵地区乡土石作景观研究(51208220).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申请书.2012.

美丽乡村景观案例篇3

一、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围绕“12925”主要目标,以“六改六建”为主要内容,制定了“四新”推广方案,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以七家镇茅荆坝乡和新杖子乡两个典型片区为例,七家镇茅荆坝乡作为承德市隆华县热河皇家温泉美丽乡村片区,结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单式、复式产业链的深度开发,使其成为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承德市新杖子通过“一村一策”的实施,有效依托果品产业、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交通区位、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打造出以“京郊花果山、祈福养生地”为主题特色项目,确定了“一心一带四板块”的布局,打造出4A级“京郊花果小镇”。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两个典型片区的深入分析可见一斑,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一直在路上,面对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升级、资源开发、政策保障等问题成为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新的研究课题。

二、a业支撑瓶颈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有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

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有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承德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解决建设资金投入问题,不能仅靠政府补贴和企业反哺,必须构建乡村财源基础,而财源基础的根本在产业;另一方面,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农民更好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更好地为美丽乡村建设争取民意支持,农民的支持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持久深入的内在动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缺少产业联动

产业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与提升阶段均应高度重视其核心地位和作用。例如,在规划阶段应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设实施中应该注重特色产业的培养,在产业提升阶段更要注重一二三产业联动,充分发挥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促进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待加强

目前,承德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政府大力的政策支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但是,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专项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能解决目前乡村产业建设的问题,承德市能争取到并加以整合、捆绑的项目和资金也不是很多。面对财政紧张、配套困难、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产业支撑对策及建议

(一)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以优化结构为主,挖潜提升种植业。切实打破地域界限和乡村限制,建立“一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其次,明确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以标准化生产推动品牌建设,并加大对品牌产品的宣传力度。再次,以创新机制为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一二三产业联动

坚持以农为本的发展战略,跨二进三,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围绕承德市生态牧场、有机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绿色林果、淡水养殖等各个特色产区进行深入开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真正做到了农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联动。同时,深入挖掘各县区地域文化,立足于文化消费的民族性、生态性和专业性,并通过不断挖掘与传承,打造体现承德文化特色的书画村、满族文化村、生态屋、野生博物馆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

(三)强化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对全市产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对全市产业发展格局进行整体的部署与安排,并能够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规划与指导。其次,政府应该尽快出台乡村产业培育与发展专项计划,成立乡村产业培育专项基金,制定相应的推进措施和税收信贷政策,引导资源更多流向乡村。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各区域产业培育与发展方面的考核力度,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及奖惩措施,努力调动基层领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支撑作用

旅游业作为承德市的支柱产业,在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中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使其发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优势,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是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这些在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使其发挥“一业兴”带动“百业兴”的作用。

(五)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

美丽乡村景观案例篇4

关键词:美丽乡村村庄规划新型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在基于城乡和谐发展新视野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走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生活水平。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与繁荣的建设策略。因此,对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方法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乡村现状

邝家庄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雅瑶镇北部,在雅瑶镇内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的自然村之一,北靠新街河,东接白云国际机场商贸区。全村户籍人口2236人,暂住人口352人。11年户籍人口数2440人,830户。全村共分五个社,以一社和二社规模最大,约700余人,其余各社人口在250人左右。村集体总收入主要源于物业出租(如文具厂、塑料厂、洗衣厂等),年收入约350余万元,人均年收入6800元,其人均收入远低于广州市平均水平。在村域农用地被征用后,村民基本上依赖在外务工的非农收入,村庄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目前,主要的发展现状如下:

1.1土地利用现状

村庄建设用地为55.14公顷,占村域总用地的26.75%。包括村居住用地与村生产用地。其中,村庄建设用地主要以村庄居住用地(旧村及新村)为主。

1.2道路交通现状

邝家庄村域的道路等级较为明显,村为城市道路,内部为村级道路。但村内部道路走向与分级较为混乱。

城市道路主要包括凤凰南路,邝村东路。村级道路由主要为2—6米的水泥路,部分道路狭窄,不能通车,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同时也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

1.3建筑物现状

旧村内部住宅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布局混乱,存在大量空心住宅,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其次,住宅建筑间距过小,造成消防隐患。

1.4市政基础设施

市政设施配套不足。现有村庄以雨污合流为主,通过室外明沟就近排放,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周边河流;村内缺乏垃圾收集设施,垃圾问题较为严重。

1.5空间品质

现状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有待进一步利用。村庄濒临新街河公园但缺乏畅通的联系;村庄拥有多个开阔的池塘而未能形成连通的水系景观,岸线生硬,更缺乏亲水空间;

村内有具有岭南传统建筑风格的公祠,公祠东临风水塘,但沿路立面凌乱,营造村庄特色风貌难度较大。

村庄公共空间缺乏,未能有效利用乡村元素(大树、公祠等)营造公共空间。

如何规划建设层面上确定村发展方向,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需要重点分析研究以下内容:①公共服务设施、市政交通设施的供给将改善村民生活品质;②更好的村庄建设指引有助于村民住房条件的改善;③“美丽乡村”建设过程通过多渠道鼓励村民参与,有助村庄精神的重塑。

二、规划方案

2.1规划理念

(1)注重活力的塑造。城乡统筹的核心在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寻求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解决农村逐步凋蔽沉沦的境况。

邝家庄村应基于自身区位、禀赋,区域环境,寻求适合的村庄定位,激励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人口回流,形成合理的人口结构,维系村庄活力。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辅以有效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邝家庄村将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乡村。

(2)强调与自然协调。乡村有别于城市的关键,在于乡村与自然有着更为紧密和亲和的联络,乡村-自然的资源、能量转换是自适合的系统。

邝家庄村正从乡村社会转向城市社会,基于旅游特色邝家庄村需要延续,维持其与自然和谐的历史传统,在建筑布局、水处理、垃圾处理、能源利用方面实施更友好的策略。形成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美丽乡村。

(3)突出地方的特点。全球化背景下,本土、地方,成为竞争中更为有效的手段,如何发掘地方特色,历史传统,与经济发展策略有效融合,成为地方-全球化背景下的关键命题。与此同时,地方,传统是地方文化集合的重要组成,对塑造文化共同认知,提升地方认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邝家庄村建设需以地方(地方文化、地方景观、乡村尺度)为村庄营造的核心,寻求独特与乡土,有别于周边城市化地区及城市公园地区。

2.2用地空间布局

土地规划形成“一轴四芯”的功能结构。第一,综合服务轴为主要活动场所,核心功能(旅游服务、生活休闲、村民公共活动)均布局在综合服务轴上;其次,节点设置于与新街河公园及规划工业园便捷联系的地方。

远期土地利用规划主要考虑如下几点:

(1)建设公寓,腾挪旧村土地。村庄剩余建设用地,作为新村公寓建设,以集中式建设,作为腾挪旧村土地的启动区;

(2)抽疏旧村,重置功能。在旧村基础上进行改建,保障风格统一,环境提升,以有历史的建筑整饬和新型休闲购物功能的置入实现旧村的再开发。

(3)新功能地块的建设。南部地块以结合新街河公园的入口游憩功能为主,配置商业用地、停车场、游乐用地及原址重建的村委。

远期规划结构图远期土地利用规划图

近期考虑到可实施性,南部入口门户区及中部风水塘东侧地区,以景观生态整治为主,主要的景观整治集中于风水塘西侧(即龙湖路沿线)地区。

此外,通过完善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实现邝家庄村与新街河的无缝联系,使邝家庄村成为富魅力的旅游到达点。

近期规划结构图近期土地利用规划图

2.3道路系统规划

构建等级分明的体系,城市与村庄协调的三套交通等级体系。

(1)一级体系(城市道路系统):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二级体系(村庄道路网);

(2)二级体系(村庄主要车行系统):保证村庄道路系统完整性与消防要求,建设包括环村路与贯通村庄东西的道路;

(3)三级体系(村庄支路系统):村内支路建议以步行为主,以地方化的材质做路面硬化,营造良好步行环境,紧急情况可做消防通道等。

道路系统规划图

2.4空间布局及景观规划

邝家庄村作为与新街河公园一体的城郊休憩空间,其南部地块远期作为新街河公园的入口地区,成为游人进入新街河公园的重要入口,同时引导人们进入邝家庄村,体验村庄风貌,民俗人情,休闲游览。南门入口区域设置商业、入口服务中心和滨水休闲景观带,以空间轴线的方式连接风水塘,使整体景观空间更具连续性。同时连接祠堂和民俗风情街等景观节点,使整个区域在交通和景观结构上成为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

风水塘地区及宗祠一带的民房,远期可配套各类民俗类商业休闲设施,服务游人。

景观结构图规划总平面图

2.5环境整治及风貌规划

景观风貌控制重点:控制重要景观视廊(龙湖路、重要的东西向通道),关键的景观界面(沿水界面,沿重要市政道路界面,沿主要绿道界面),重要节点(祠堂、古树、街头绿化)。

(1)新街河公园作为最为重要的生态背景,需要协调好与新街河公园的交界面的处理,协调好新街河公园与邝家庄村交通联系的接口;

(2)龙湖路是行人体验村庄风貌风情的重要路线,需要对其建筑界面、绿化、人行道做重要控制;

(3)保护好村内重要的景观资源,如祠堂、古树等,适当延伸其公共性,使其成为村民、游人停留,交流的重要公共空间;

(4)注重对滨水界面的处理。通过生态化的景观手法,提高其景观品质。

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2.6设施配套规划

规划提出要根据城市社区功能的标准要求来配套完善邝家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以实现邝家庄从农村型向城市型功能的跨越,全面提高邝家庄的生活品质。①根据用地布局和功能结构的要求,有机整合了道路交通等为主体的基础设施规划;②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邝家庄的社会服务设施系统规划,重点加大了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管理服务等功能设施的规划设计。通过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邝家庄功能,以配套设施功能“质”的提升来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三、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也是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因而规划也就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生态环境等全方位的内容,笔者认为其核心是以美的内涵发展现代产业(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养现代农民。由此在规划中提出了要以产业经济为核心,提升及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村富民富、生态良好,生活美好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美丽乡村景观案例篇5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扶贫对策建议

一、引言

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延续和提升。在202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下,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特别是贫困山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变得尤为重要。2015年,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目标,保定市按照“增加现代设施、保持田园风光、传承优秀文化、绿化村庄庭院”的总要求,全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保定市的涞水县、易县、涞源县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地处太行山脉,环境优良,被誉为京郊的“天然氧仓”。三县历史久远,文化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使“涞易涞旅游区”成为近年来京津冀旅游热点区域。2016年4月“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成为“涞易涞旅游区”的正式名称。2016年9月,首届河北省旅游发展大会圆满结束,快速带动了涞水县、易县和涞源县的旅游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乡村脱贫工作的进行,响应了“旅游扶贫”的口号,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二、“旅游+扶贫”模式是易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发展旅游和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联系的。与以往的财政扶贫、民政救济扶贫等“输血”式扶贫不同,旅游扶贫是一种借助于当地旅游经济增加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开发式扶贫,通过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促使贫困地区进行自我积累。

2016年10月,12部委联合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据统计,全国有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部分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可见发展旅游业对脱贫攻坚工作有重大意义。旅游业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不仅涉及到基础设施、商业、环保、交通,还与农林牧渔、民间文化、农民就业及教育等产业关系密切。“旅游+扶贫”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乡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的。

“旅游+扶贫”模式在易县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突显得格外明显。易县是山区大县、农业大县,也是贫困大县。2011年,易县被列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2年被列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因此,贫困是易县美丽乡村建设之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虽然贫困,但易县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清西陵、狼牙山、易水湖、荆轲塔、云蒙山、燕下都等著名景点,特别是狼牙山景区和易水湖景区。同时,易县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全县共有民间花会300余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狮舞、龙灯和高跷等民间花会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易县印记。2016年,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筹办让易县在短时间内改变了面貌,提高了知名度,展示了特色旅游带动乡村发展、脱贫致富的前景。景观大道、万亩花海、休闲农业园区等都是以旅游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硕果,美丽乡村建设品味全面提升。狼牙山脚下的于家庄村被评定为保定市首个中国农业公园,易水湖周边的渔家乐、清西陵周边的满家乐、狼牙山周边的山里人家和紫荆关周边的太行人家构成易县的四大农家旅游品牌。2016年,全县1.5万名贫困群众依托旅游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旅游+扶贫”模式也使山区农村促发展、换新貌,很好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三、“旅游+扶贫”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做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和生态美“四美”结合。以易县为例的旅游新业态发展给美丽乡村建设开辟了路径,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不健全的旅游管理机制、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景点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以易县为例,“旅游+扶贫”模式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中的12章内容中有4章都涉及到了村f的规划建设问题。易县历史悠久,长期的居民居住并没有形成良好的村庄规划,进行大规模的彻底的村庄改造难度大阻力大,致使规划工作浮于表面,仅停留在粉刷墙壁清理垃圾等表面性工作。不能因村制宜,甚至生搬硬套其他村的规划,导致村镇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等规划不相衔接,形成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村落与村落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互动体系,使得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资金缺乏、旅游扶贫惠及面不大

乡村各项工作的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是旅游开发建设更需要充足的资金。但易县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富裕程度普遍较低。由于涉及村落多,每个村分到的财政补贴较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有限,旅游名镇名村只能惠及部分村民。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机构体系对当地旅游产业的资金支持不足、金融服务模式单一。绝大多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的建设都只能依赖于国家项目进行资金支持,而国家项目涉及部门较多,条条框框多,投入分散,难以将资金集聚发挥最大效应,影响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整体上看,旅游扶贫的惠及面有待扩宽。

(三)旅游管理机制的制约

易县作为著名的革命圣地,境内又有狼牙山,易水湖和清西陵等众多旅游资源。由于不同类别旅游资源的管理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如森林属于林业部门管理范围、文物属于文物部门管理范围、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建部门管理的范围等,这使得风景旅游区管理权不明确,当地旅游业未能取得较快的发展。村落之间沟通不畅,在旅游协同发展中地位作用并不明确,未能形成良好的“旅游+美丽乡村”的模式。

(四)特色文化挖掘利用不够

易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又曾被评为全国最美小城之一,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如清西陵,燕下都,紫荆关等,并拥有三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易水砚制作技艺,拾幡古乐和摆字龙灯,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未能得到良好的科学的发展和深层次挖掘利用,致使资源利用不足,无法给当地带来持续的经济效益。

(五)干部和农民积极性不高

美丽乡村建设开始不久,一部分农民群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只是政府行为,与自己无关,因而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另外政府包办代替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很好的做好普及工作。少数单位和部门并没有深入理解和把握“两个硬化”工作的深刻内涵,没有从根本上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认真对待,同时,一些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被动情绪,工作缺乏积极性。而且贫困居民参与旅游意识淡薄,因为本身贫困而对发展旅游业抵触,这种结果直接导致居民放弃加入到旅游发展中来。

四、以“旅游+扶贫”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深刻把握“旅游+”的机遇,把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山区综合开发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既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又让村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脱贫致富。“旅游+扶贫”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若要落实好,就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一)科学合理规划发展格局,强化规划质量

一是应科学有据地编制易县综合发展规划,并以此为纲要,因村制宜的制定各村落发展规划。注重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规划联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计划要注重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兼顾易县的生态发展,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等方面。二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应将旅游产业发展作为重点,把旅游建设作为重点的建设模式,并将其与发展规划充分衔接。依托《易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启动全县旅游发展战略的总体安排,防止无序开发建设,提升建设质量。要把握现有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将其与区域旅游景区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结合,规划合理畅通且有吸引力的旅游路线,合理配置旅游要素,带动周边村落,尤其是贫困村落,利用旅游业为其造血。

(二)拓宽资金获取途径、扩宽旅游扶贫覆盖面

在贵州省和国开行“开行小额农贷”等信贷模式的指引下,借助金融扶贫模式,获取资金支持,发展旅游业,行扶贫之事,支持易县旅游产业发展。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引入旅游开发项目,获取外来资本注入。引入社会资本,入股参投旅游扶贫开发项目,通过外来投资带动易县的发展,并建立旅游产业基金。针对易县革命老区的地位,申请中央财政进行扶持,省内和相关企业也可以注入资金,建立革命老区产业扶贫基金,对革命老区内有特色有前景的项目大力扶持,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

(三)改革旅游管理机制

明确旅游资源的管理权,建立利益中立的工作委员会,作为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专门机构,对景区行使管理权。由各政府部门如旅游、建设、环保、交通、商业等派出专业人士组成该专项委员会,保证其较高的工作效率管理机构。针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划分资源性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妥善将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其成为保障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动力。鼓励村民参股,调动农民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利益共享,让村民从旅游中受益,真正实现旅游扶贫功能。政府做好监督工作,对市场环境进行规范和制约,协助成立行业协会,支持农民或经营者成立民间团体等。

(四)整合旅游资源、挖掘特色文化

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易县脱贫,促进乡村进行合理规划,撬动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台阶。规划旅游交通路线,串联旅游景点,形成旅游线路,带动周围村落进行服务业发展建设。在已有一定乡村旅游基础的乡村,凤凰台、忠义村8个省级提升重点村作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率先实施,着重建设,以串联线、以点带面,逐渐形成规模,打造品牌效应。

以易县作为革命老区为切入点,打造一系列精品红色旅游文化活动,对红色旅游进行适当补贴。同时就易县的战国影视城、易水砚、绞胎陶瓷等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和精品旅游体验活动,辐射带动全县的特色文化内涵,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村容村貌改造、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形成一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富有品味的易县旅游产品,充分彰显美丽乡村特色和韵味。

(五)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旅游产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涉及部门多,建设任务重,建设强度高,需将建设任务层层落实。建立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调动干部的积极性,确保建设成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配合,统筹协调。同时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促使他们自愿、自觉、自主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开展相关知识、技能、理念等的基础培训,服务于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专业合作组织的协同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阚景阳.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太行山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研究[J].领导之友,2016(5):06-13.

[2]唐昭坤.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推进龙胜“美丽乡村”建设[N].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3-12(13).

[3]邢慧斌,刘斌,薛源.河北省旅游扶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62.

[4]严丽,程丛喜,刘保丽.基于扶贫开发视角的特色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N].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5,04:92-96..

美丽乡村景观案例篇6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重构”;特色“解构”

Abstract:since"beautifulcountry"constructionisputforward,thegovernmentinresponsetothispolicy,vigorouslydevelopruralconstruction,butintheruralconstruction"refactoring"increasinglycommonatthesametime,ruralcharacteristic"deconstruction"phenomenonhasemerged.Thisarticleinanalyzesthecountrysideconstruction"refactoring"and"characteristic"deconstruction"phenomenon,onthebasisoftherelevantmeasuresareputforwardresolvedbetterruralconstructionplanningintheprocessof"refactoring"characteristics"deconstruction"phenomenon,andwithbeautifulcountrysideplanningandconstructionrelatedcasetoprovetheimportanceofthesubjectisdiscussedinthispaper.

Keywords:beautifulcountry;Theconstructionof"refactoring";Characteristicsof"d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美好乡村”建设热潮,“美好乡村”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然而在新农村建设火热和乡村游火爆的当下,很有必要思考:怎样在乡村物质空间“重构”的过程中避免其传统特色的“解构”?

毋庸置疑,中国现如今大多数乡村面临着房屋破败、规划分散、交通不便、土地利用粗狂、基础设施缺乏等各种弊端,要想达到“美丽”,乡村的各个方面是不得不“重构”的。但“美丽乡村”体现的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理念,它也是一种文化空间和生活方式,所以在乡村建设的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只是片面的追求统一性、模板式就会导致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地域特色被解体,从而造成乡村特色“解构”的误区。

2、美好乡村建设的“重构”现象

2.1规划层面上“重构”的概念

“重构”一词在科学界常被大量运用,如光子重构、软件重构、色彩重构等等,按其字面意思即是重新构建,但当“重构”一词与其搭配的研究课题不同,其所反映的意义也就不同了。这里将“重构”的概念引用到美好乡村的建设规划层面上,则是指由于乡村存在的房屋破败、规划分散、交通不便、土地利用粗狂、基础设施缺乏等各种弊端而对其的物理空间重新规划建设,改善村容村貌。

2.2乡村建设“重构”的必要性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著名学者梁漱溟就曾说过“今后数几十年能令中国人向上奋斗的新方向就是乡村建设运动”。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问题的日益彰显,郊区化现象的普遍,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国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如何使得城乡统筹发展关键就在于如何减小城乡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乡村的生活条件已经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远远落后于村民的需求,狭隘的泥泞小路满足不了小汽车的普及,破败的房屋满足不了村民生活条件的提高,落后的基础设施满足不了村民生活品质的追求.......

人们对乡村生活的追求以及乡村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促使了乡村建设不得不“重构”,在全国掀起的“美好乡村”建设,就是国家对乡村建设“重构”的重视。小到中国每一个村民的生活条件,大到中国的国际地位,乡村建设“重构”都有其必要性。

2.3乡村规划建设“重构”的表现方面与其面临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一组数据表明:全国有一半行政村尚未通自来水;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7000万户农民住房需要改善;60%农民没有卫生厕所;60%以上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6%的行政村尚未通公路和电话;2%的村子尚未通电;1%的乡镇没有卫生院。这些现状表明村镇规划建设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

2.3.1建筑单体和规划布局方面

村中建筑单体由于建造年代不同,造成新旧程度相差大,且村民大多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建筑样式以及地址,使得村中建筑随意多变,参差不齐。在规划方面,建房者主要考虑自己的使用方便,根本不会考虑到左邻右舍和前后院关系,由于无规划,所建房屋往往不能成排成行,甚至朝向都不统一,院墙更是里出外进,不整齐,建筑材料各异,因此造成村庄布局凌乱,土地利用粗狂。

2.3.2道路交通方面

村庄的道路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形成的,路面泥泞不堪,沿路阴沟和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雨雪天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村中主要车行道大多过于狭窄,几乎不能容纳两车的相错行驶,节假日探亲时,常会造成路面堵塞。

2.3.3公共基础设施方面

长期以来,政府财政的公共设施投资主要面向城市,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长期被忽视,从而造成乡村普遍存在着社会公共服务的欠缺,社会公共资源不均衡,社会公共产品不均等,使村民很难享受城市居民具有的便捷丰富的公共生活。

2.3.4.生态环境方面

一方面相对于城市,乡村有着先天性的自然环境,大面积的农田、繁茂的植被、蓝天绿水、缕缕炊烟。但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思想被农民狭隘的小农意识所取代,农村也日益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污水灌溉、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污染;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随意排放造成的水质污染;垃圾成堆、家禽随处安放以及村民房屋的违章搭建更是造成村容村貌的严重破坏。

2.3.5.产业布局方面

现如今,农村已不再仅仅只发展传统农业,各色各样的特色产业也在农村“安置落户”,生态旅游业、工业制造业以及文化旅游业等等逐渐开始与传统农业平分秋色,但在这些产业给村庄以及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村庄原先简单的功能布局变得复杂化,未经规划、见缝插针式产业布局,严重浪费了农村的土地,破坏了规整的农田,更是将整个村庄划分的支离破碎。

2.4乡村规划建设“重构”的注重要点

乡村规划建设“重构”是绝不能以牺牲乡村传统特色为代价的,“重构”应是乡村建设的一种颠覆和创新,而不是重复和守旧,针对乡村建设中“重构”的表现方面,以下就来谈谈“重构”在这些表现方面的注重要点。

建筑与布局方面要有统一的规划,对于破败以及有损整体形象的建筑单体要进行必要的维修或重建,一些年代久远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则应给予圈地保护,并合理利用,将其打造成所在村庄的特色建筑。要融入村庄所在地的物理空间特色以及文化特色进行布局,在规划中要最大程度的利用河流、古树、植被等自然生态景观,在统一中寻求特色,规整中透显灵活。

在村庄生态环境整治方面,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滥施农药、化肥的危害性,加强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要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洁,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得到有效治理,乱堆乱放得到全面清理,环卫保洁机制全面建立,垃圾清运正常化。最会对于生态环境整治进行一定的规划,防止斑点式改善,不成体系。

村庄中的传统产业以及新型产业等要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根据各产业的所属性质为其选址,如旅游生态业和文化旅游业在选址时要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自身旅游特色,而工业制造业选址则需位于村中偏僻、交通较发达处,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对村庄环境的破坏。另外,将相似产业临近布置,不仅可以使产业间相互促进,还能避免各产业相互之间以及对村民生活的干扰。

3、美好乡村特色“解构”现象

3.1规划层面上“解构”的概念

与“重构”的解释方法相似,“解构”也只是一种泛指,本文的“解构”一词也只是针对乡村规划这一层面上而言的,即美好乡村“解构”现象指的是在美好乡村“重构”过程中由于片面的追求统一性而导致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以及地域特色被解体。

3.2美好乡村特色“解构”的危害性

如果说规划建设是一个乡村的外在形象,那么特色就一个乡村不同于另一个乡村的内在灵魂,乡村是一个有机体,规划者切不可为了一味的追求其外在形象而破坏了其内在灵魂,也就是说要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避免特色的“解构”。

中国各个乡村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与发展,都有了其自身的特色和内涵,无论是地形地貌、传统风俗等非物质特色,还是古建筑、古树名木等物质特色,这些都是独立于乡村的外在条件而存在的。一旦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忽略了这些特色,造成乡村特色“解构”,就会如同挖空了这个村庄的“魂”,那么再好再美的美好乡村规划也不过只是一个缺少灵魂的“壳”而已,是没有生气和灵气的。

3.3乡村特色“解构”现象出现的原因

3.3.1模板式布局,造成村庄规划的机械重复而非打破传统的颠覆

近年来,村庄建设的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有些地方把“建设城市一样的房屋,过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当成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一味强调推倒重建、全部翻新,将城市的规划方式简单的套用到乡村建设上来,将新农村建设成“宽马路,排排房,张村李村差不多,东乡西乡一个样.......”,机械重复的建筑样式、布局方式、景观绿化将原本风土人情味浓郁的乡村塑造的“城不像城,乡不像乡”,灵活有机的乡村结构被彻底破坏。

3.3.2急于求成,忽略了各个村庄所独有的人文特色和历史传统

为了响应中央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争当模范乡村,各地政府大干快上,急于求成,在大拆大建的推土机下,很多蕴含着丰富农耕文化的文物古迹顷刻崩坍,流淌千年的小河被改了道,生长百年的大树被挖出当成的“城市景观树”,翠绿的竹林变成了人工绿化带,存在了百年的宅院因不够新潮被撤除,古朴的青石小路改成了宽敞的柏油大路.......这一系列的变更却使得新农村建设侧重了“美丽”一词而忽视了“乡村”一词。

3.3.3自上而下的规划机制,对于公众参与方面的欠缺

“美好乡村”建设基本是由所在地政府组织,设计单位承办,很对乡村改建时很少参考村民意见或者根本不组织村民参与,精英式思想、自上而下的规划机制,将乡村打造成政府人员、规划师想象中的世界,而非每时每刻都居住村中的村民想要的世界。对于一个村庄的改建,笔者认为应该使规划从属于村民的意见,一个好的“美好乡村”建设就是要保留村民们喜爱的部分,改造给村民带来不便的地方,而这些只有深入村民中,多听村民的意见才能达成的。

3.3.4景观规划过于人工死板,打破了乡村自然景观固有的灵活性

大面积的公共广场、对称的行道树、质地各异的铺装等硬质景观易于营造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有序的空间组织,所以很受规划者的喜爱,在城市中,这样的人工景观随处可见,但如果这些规划者青睐的“宠儿”们一旦被大量的引入村庄规划,那么带来的将是死板和机械,乡村之美,美在其自然、灵活和特色,在景观规划中应切勿本末倒置,要时刻遵循自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的设计思想。

3.3.5在追求空间规整统一的要求下,牺牲了乡村自发形成的公共交往空间

村民之间长期形成那种浓郁的乡土之情是城市人间冷漠匆忙的生活习惯所不能比拟的,相对于人为塑造的壮观气派、规整统一的空间场景,村民们或许更钟情于自家门前傍晚时分各家各户拿着扇子聚在一起话家常的晒谷场,那棵可以让村民端着饭碗、悠闲的在树荫下纳凉的大树。那些长年来自发形成、村民乐于聚集的交往空间,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被重视的地块,或许这些空间对于整个规划方案和村容村貌具有一定的损坏,也可以给与一定的改善,但切不能全部,更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空间带来的精神价值是其可能损坏的物质价值远不能超越的。

4、探讨美好乡村建设规划“重构”过程中应避免特色“解构”的措施

根据笔者上文对于“美好乡村”建设“重构”与特点“解构”现象的探讨,不难发现“重构”中是否出现“解构”最大的辨识点就是能否维持一个村庄自身独有的特色,使美好乡村美得要像乡村,所以探讨这一措施的关键是要在乡村建设中融合乡村特色一词。

4.1探讨内容的重要性

首先,乡村特色“解构”现象在美好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出现的概率大,但政府和规划者对其问题的重视度却低。只讲究速度、业绩、美观已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一大弊端,乡村的地方性、差异性成为规划建设时可有可无的考虑,所以这类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提高政府以及规划者对乡村特色“解构”现象的重视。

其次,作为”乡村之魂”的乡村特色一旦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被“解构”,其所带来的危害不容忽略。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空间格局的破坏、乡土建筑特色和街巷景观特色的丢失、传统村落文化的淡化这些都是乡村特色“解构”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要时刻以这些特色为前提,最大程度的避免特色的丢失。

再次,对乡村特色“解构”的重视可打破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同质化现象。

柏油路、行道树、大广场、排排房几乎已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套版,美好乡村建设在追求“好”的同时也要蕴涵“美”,“美”是不能脱离特色之美的,每个乡村都有其得天独厚的特色,这恰恰是打破同质性的最大“利器”。

最后,这一问题的探讨可为今后美好乡村的建设规划提供一条可参考的道路,为美好乡村建设的未来打下相应的理论基础。

4.2措施的归纳分析

在美好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乡村特色之所以“解构”,往往是因为规划者不重视乡村建设与乡村特色的融合,一味的看重如何将村容村貌改善和提高,而忽略了村庄在历史长河中所奠定的底蕴和特色,下面笔者就来探讨一下乡村“重构”过程中避免“解构”的一些措施要点。

4.2.1乡村传统特色文化与规划布局的相融(规划全区层面)

美好乡村之所以出现公式化布局就是由于在其规划平面上没有体现乡村特色文化的亮点设计,每个方案几乎除了建筑就都是生硬刻板的人工景观,乡村特色文化在乡村建设“重构”中的体现正如“画龙点睛”,是关键的一笔。存在百年的古井,见证村庄繁荣衰败的古树,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民居,这些都是必须在村庄规划中得已体现的,并且在规划布局时要给与一定的强调突出。还有些乡村的形成是由于一些历史条件、在其存在过程中见证了历史事件、存在过历史人物,这些都是别的乡村不可求的,那么如果村庄的现状没能体现,在规划中即便是重新构建也许给与一定的强调。

4.2.2乡村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相映(建筑单体层面)

一座单体的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它的择址、造型、材质等都需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任何一个建筑或建筑群如果破坏了规划的整体秩序和周边环境,即便其建造的多么完美,它都是失败的。中国传统村落在建造和施工过程中,不仅考虑内外环境主次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而且也注意建筑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呼应和协调,如山地建筑顺应等高线而建,滨水建筑的临水而建,都是建筑与环境的结合案例。所以乡村中的建筑与自然、房屋与庭院、室内与室外的有机组合都是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相融相应。

4.2.3乡村景观与自然的共生(景观规划层面)

景观一般是规划者自己情感与意愿的折射,它们的布局与设计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情景交融”。而自然的存在则是客观的,在我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我们的祖先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与自然融合,与自然同生同息。在规划中景观是可以“重构”的,但自然生态却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切不能为了重塑景观而破坏自然环境。

从古至今,择基选宅、顺应山水就一直在规划建设中被利用,所做的景观为减少土方开挖更是顺坡就势、逐级而上,遇水不截流填沟,而是顺水布局。乡村无论是在地形地貌、周边环境中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在村庄规划中应该合理的利用自然要素创造更适合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应使整个乡村和建筑、广场等人工景观融入到自然这个大环境中,体现景观与自然共生的自然村落景象。

4.3.4乡村建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制度的共存(公众参与层面)

在当今的美好乡村建设中,大多数乡村只有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但这种规划模式潜藏很多隐患,例如它会使乡村规划趋于城市化和公式化,并使规划陷入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的局面,最主要的一点是它不能反映基层民意。对于一个村庄的地方特色,村民们往往比规划者更为了解,所以在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对于特色的保留与利用,是一定要让村民参与进来的,这样就需要有完善的自下而上规划模式,这两种模式的结合,对于避免乡村特色“结构”是具有很大作用的。

5、关于美好乡村建设“重构”过程中有无特色“解构”的案例分析

5.1乡村建设规划“重构”过程中忽略乡村特色“解构”现象的平庸案列——北京通州区西集镇耿楼村村庄规划

5.1.1耿楼村概况

耿楼村位于北京通州区西集镇西南,通州区东南20.5公里。东距王庄1.3公里,西北至老庄户1公里,南部紧邻北运河。该村交通优势较为明显,四周均有主要道路。该村西部紧邻镇级公路小老路,东部紧邻镇级公路杜陈路,村庄北部东西向土路以及村域南部东西向大堤路沟通小老路和杜陈路。村域内部主要道路为沟通西南与东北的道路和村庄中部沟通村庄主入口和村庄北部鱼塘的村庄主路。

5.1.2耿楼村规划“重构”过程中的特色“解构”

结合耿楼村的规划总平面图不难看出,该村的规划沿袭了大多数美好乡村规划的通病,建筑排列整齐统一,整体布局规整对称,排排房,宽马路,行道树,大广场.......这些虽然改善了村庄原本较为杂乱的村容村貌,新增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但规划却并没有在景观、空间以及建筑上反映出该村历史悠久的特色,根据耿楼村的简介可知,该村“明代已成村,明初山东人随明军北上至此定居,因系牧羊之地,设有羊圈,故曾名羊圈村”,虽后来被毁,物理空间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并改名为耿家村,但其保留的历史底蕴以及传统特色却并不会随之丧失。规划者应该将这些特色挖掘出,再融合到规划方案上去,绘制出一幅独属于耿楼村的蓝图。但该方案显然并没有重视耿楼村的历史特色,只是一味的就规划论规划,缺少了反应耿楼村特色的亮点规划,使得耿楼村成为了美好乡村同质化布局下的又一个牺牲物。

(耿楼村村庄规划图)

5.2乡村建设规划“重构”过程中避免乡村特色“解构”现象的优秀案例

——以基于地域特色的磐安县白云山村为例

5.2.1白云山村概况

白云山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安文镇的西南部,距磐安县城约6km,村庄地处半山腰,三面环山,生态环境优越,村内耕地面积很少,但有较大的山林面积,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十分优越,为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村庄东南侧数百米外有条宽八米的公路,该公路是县城和诸永高速的连接线,往北可至磐安县县城,往西南可至诸永高速磐安出口,交通较为便利。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白云山村有农业人口202户,650人。全村有耕地23.6公顷,三林面积约195.2公顷。

5.2.2白云山村建设“重构”过程中的特色体现

在总体结构布局方面,规划是以保护村落的原有肌理和格局为基本原则,对其加以织补和修复,使之在“重构”过程中处处体现特色。首先,树立道路系统,本着因势利导、畅通便捷的原则,将原有的机动车道加以延伸,形成一个环线系统,并把环线延伸到村外的梯田、山林之中,这样不仅方便村民共享位于中心的各种服务,而且又使村民日常的公共活动得以延伸至自然。其次,为了改变村落的混乱局面,规划时结合原有村落建筑布局,在村落重新整合一批新建建筑用地,使得新老建筑融为一体。

(白云村规划总平面图)

在建筑方面,建筑主要是依附在由道路和街巷形成的村落骨架上面生长,即形成了山地村落的特有格局“山势——道路——建筑”。针对白云村中风格不一的建筑,根据其现状特征、建筑类型及周边场地特征,结合村落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将整个村落划分成3个功能区块,分别为:传统风貌保护区、既有居住区、新建居住区。各个区块的建筑根据其所在区域的属性,作拆除、保留、改造、新建4种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通过统一建筑形式、色彩、材质等手段,使得每一个区块内部实现风貌的自然过渡与协调。在材料运用上,处使用基本的建筑材料外,再采用木材、石材等地方性材料,作为新的建筑材料,加强村落的地域特色与不可替代性。

公共空间方面,有室内外之分,白云村的室外公共空间主要位于古井、四棵树、古街巷等处,这些公共空间刚好也位于村落内主要街巷的交汇处,在村落的历史中曾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室外公共空间位于村落中间连接古井和四棵树的古街巷两侧,以及原有的大礼堂等处。由于这些建筑具有良好的传统风貌,规划者将这些废弃的老建筑进行功能置换,把古街区改造成步行街区,两侧布置农家乐、活动中心、民俗展示等功能用房,大礼堂则改为集中式酒店,作为接待游客之地。

其他一些细部特色改造。利用地势,保留街巷原有的两种类型:平行于等高线的街巷和垂直于等高线的街巷,在这些街巷的交汇处,以不破坏街巷原有格局的原则下使街巷空间自然放大,和村落一些公共中心巧妙结合。对于村落中心一些闲置但却颇具特色的三合院住宅,为了充分利用村庄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村委会拟通过村集体经济将其收购,或引进外来资金联合经营等方式将其逐步改造成满足养生度假、休闲旅游的场所。对于村中心的古树更是合理利用,将其打造成白云村以大自然景观特色。

(改造后的街巷)

结语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传承地域特色应该是乡村规划建设“重构”的前提,任何脱离本土的村落更新建设都如同无水之源、无根之木。美好乡村需要的不是像城市一样井然有序、规整对称的布局,村庄规划对于特色的体现是不容小窥的,只有融合乡村特色,避免乡村特色“解构”的乡村规划才是美好乡村“重构”之精髓。本文正是通过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希望广大规划者对于今后的美好乡村建设特色问题得以重视,让浓郁的乡村之情、灵动的乡村之景、悠久的乡村文化更完美的展现,让乡村的生活水平与居住环境向城市接近的同时,更大程度的体现其优于城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底蕴,让乡土特色不仅能够成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别,也使其成为不同乡村之间的代名词。

参考文献

[1]汪火根.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共同体与社会秩序的重构[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

[2]李保群.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解构与重构[J].邵阳学院学报,2008(04).

[3]郎小霞.张斌.郎海波.新农村的特色发展之路——以青岛崂山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

[4]陈晓华.章莉莉.欠发达地区乡村空间重构及规划策略——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池州学院学,2009(6).

[5]吴毅,贺雪峰.村治研究论纲--对村治作为一种研究范式的尝试性揭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3).

[6]王晶晶,关霞,王景军.浅析"乡政村治"[J]-甘肃农业,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