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著作范文篇1

【关键词】道家;庄子;比喻;修辞思想

一、“言、象、意”的思想内涵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成就是巨大的,然而少数人会想到他的文学成就,《庄子》是一部经典著作,蕴含的道理对后世有很深影响,其中也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道理浅显易懂。虽然随着人文学科呈现出修辞学转向,但是从修辞方面谈论庄子,涉及表达修辞的多,而涉及庄子修辞思想方面的研究很少。

庄子强调虚静修辞之美,提倡言不尽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在外物中,阐明了言与意的关系“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说话的目的主要在于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句子可以忘掉。即言只是意的一种媒介,言是求意达意的一种工具。修辞语言是一种情感化的符号,它既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种语言表现,作为道家的代表著作,也运用了不少修辞策略,现单纯从比喻角度做一下简要分析。

二、庄子的比喻策略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是庄子的名句,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像酒一样甜。“君子之交淡若水”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交友境界。即指导人们在朋友交往中要注意“度”,这个“度”如果不适当,就会变成扼杀友情的绳索。君子之交,对朋友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小人之间,说朋友想听的话,做朋友想做的事。庄子在这里用“水”和“醴”恰到好处地把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区分开来,浅显易懂。庄子在德充符还提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无论是人生还是道,每一个人抓住了一点,不能全面考虑。这不仅对诉诸头脑的分析有意思,而且可以给诉诸心的情绪以安慰。“宋代的苏轼与友人泛舟赤壁,客人感叹美好月光流逝,生命短暂;苏轼的劝慰之言即脱胎换骨于《庄子》:“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前赤壁赋》)从变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在变化,天地也没有一刻停止过变化,否则如何有沧海桑田呢?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我们与万物一样,都没有终结,我们不是都存在于天地之间么?”。庄子的寓言在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的同时也表现了道家崇尚的思想意义。

三、庄子修辞思想

“《庄子》一书的内容不仅是博大丰富,而且其思想体系也是极为复杂多彩,这是所有了解《庄子》的人的共识,它所具有的特殊复杂性,使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也最为纷繁,仁者、智者各抒己见,是此非彼,争论不休,愈演愈烈,至今仍无认识统一的迹象。”

庄子的修辞思想可以概括为“从俗脱俗”。道家的以俗为雅正是与儒家相对立的,道家强调“绝巧”、“弃智”,不主张修饰文词即推崇以俗为雅。庄子举的例子多数是浅显易懂的,如在齐物论中提到“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即养猴子的人喂猴子吃果实,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猴子们都发怒了,改口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们都开心了。其实名与实并没有变化,只是形式变了而已。众生都在说自己明白事理时,庄子却说自己迷迷糊糊;众人都在说自己成就斐然时,庄子说自己一无是处;众生都说自己忠于仕途时,庄子却喜好隐世。这正是庄子思想突出的地方,是另一种智慧的表现。庄子的从俗其实是一种外在表现,在天地篇中,庄子就很鲜明的表现了自己的观点:“夫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的游于世俗的态度显而易见,庄子主张在世俗中脱俗,即身在世俗,心远离世俗,在现实中从俗,在理想中脱俗。其观点被后世发扬光大,比如“隐于山林”、“隐于闹市”等等,这都是从俗脱俗的典型代表。

《庄子》是一部富有哲理和多种语言技巧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的多种修辞手法,使哲理浅显易懂,妙趣横生,修辞技巧也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借鉴,其从俗脱俗思想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庄子一百句》张引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63页

②《庄子文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孙克强,耿纪平2009年4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1]《齐物论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陈少明2004年2月第一版

[2]《庄子一百句》复旦大学出版社陈引驰2007年5月第一版

[3]《向庄子借智慧》中华书局傅佩荣2009年4月第一版

庄子的著作范文

一、《呼啸山庄》剧情故事以及作者简介

《呼啸山庄》剧情故事主要以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为主线,该部文学作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重要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19世纪英国文坛的一部经典代表作品。剧情内容主要讲述了在19世纪的英格兰北部,在一处比较偏远的地区内,存在着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城镇,叫做“呼啸山庄”,这座山庄的主人是一位叫做恩肖的男子,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就是呼啸山庄主人恩肖收养的弃儿,名字也是恩肖取的。主人恩肖让希斯克利夫与自己的一对子女在一起生活,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长大成人的希斯克利夫渐渐与恩肖的女儿凯瑟琳产生了爱情,但是恩肖的儿子辛德雷非常讨厌与排斥希斯克利夫。在恩肖去世后,其儿子辛德雷自然而然就继承了家产,成了“呼啸山庄”的新主人,成为新主人的辛德雷禁止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接触,并不间断地去侮辱与虐待希斯克利夫。随着故事的发展,凯瑟琳结识了周边的画眉田庄的小主人林顿,这位外表看上去温文尔雅的富家子弟表达了自己对凯瑟琳的爱,并向凯瑟琳求婚,而纯洁天真的凯瑟琳竟然同意了嫁给林顿,知道真相后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顿时激起了内心的恨。

笼统地来说,《呼啸山庄》就是一部关于生与死、爱与恨之间的挣扎与无奈的作品。爱情是从古至今文学创作的主旋律,任何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描述,必然涵盖与掺杂着仇恨思想。《呼啸山庄》就是以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为故事发展主线而展开的一段爱恨情仇,但它实际上影射出整个社会的一个生活状态,故事中主人公自小被抛弃,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收养在山庄内,包括其中的生活、成长、爱情、离开呼啸山庄、衣锦还乡、实施报复、由恨转爱、死去,作者所要描述的不单是一个人的人生悲剧,而是造成这种悲剧的罪魁祸首,那就是现实社会的黑暗与无奈。本部作品的作者是艾米莉?勃朗特(EmilyJaneBronte,1818年7月30日―1848年12月19日),而这部世界名著则是她一生当中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但是就是这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虽然艾米莉?勃朗特是一名女作家,但是小说并不是她创作的主要艺术形式,除了唯一的一部《呼啸山庄》之外,她一生当中还创作了多达193首诗,因而也被当时的英国社会公认为是天才型的女作家。也许在国内有很多读者非常了解《呼啸山庄》与《简?爱》这两部文学名著,但是却不知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艾米莉生活在爱尔兰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艾米莉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而夏洛蒂(艾米莉的姐姐)、艾米莉、安妮(艾米莉的妹妹)就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在1847年,三姐妹的小说作品《简?爱》《呼啸山庄》《爱格尼斯?格雷》公开出版,但是当时只有《简?爱》获得了成功,而艾米莉所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由于违背了社会主流发展思潮,为当时的社会读者所不能理解。

二、电影与小说比较分析――以《呼啸山庄》为例《呼啸山庄》通过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向人们充分地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下的人民大众的生活画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与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人性扭曲的一种无奈与讽刺。小说《呼啸山庄》在出版之初,并不被社会所认可,也不被广大的文学读者所理解,也正是由于这种缘故,故事中的呼啸山庄实际上所影射的是英国整个社会,故事人物与环境设定以及剧情的发展都是结合着当时英国社会激烈的阶级斗争与社会矛盾的,在后期被社会评论界给予高度的赞誉与肯定,迄今为止,有关《呼啸山庄》改编的影视作品更是久演不衰。

电影《呼啸山庄》与小说作品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进行解读:

(一)故事内容上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电影与同名小说最为本质的区别就体现在“改编”方面。《呼啸山庄》这部电影将小说的后半部分省略掉,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对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故事、爱情发展之路做了一些比较细致的描述。小说是以希斯克利夫的死而结束的,死之前的希斯克利夫心中的恨已经消亡,他带着对凯瑟琳的爱离开了人世,在读者看来,这是希斯克利夫的悲剧。而电影是以凯瑟琳的死为故事结局,并没有描绘到后面希斯克利夫对下一辈子女们的虐待,而深爱着希斯克利夫的凯瑟琳也是带着对两人美好的回忆离开了人世,此时留给观众更多的是一种同情心理,将原本小说作品中那种浓厚强烈的复仇氛围进行了弱化。

(二)故事情节发展以及环境设定不一样

我们通过欣赏与观看电影,就会发现其与小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环境氛围的营造层面上。在小说作品当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分别是宁静的生活氛围与风暴式的生活氛围,它所体现的是英国社会的两种不同的极端状态。在故事的开端,首先介绍了一处几乎与世隔绝的地界,在这块地界上有一座“呼啸山庄”,此时的山庄是宁静的,也许有部分极端的读者会认为,一切故事的发展都是由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所展开与引起的,而实际上希斯克利夫只是一种寓意的表达方式,只是体现得不够明显。随着时间的流逝,风暴式的生活氛围顿时燃起,在两种生活方式的激烈碰撞下,冲突产生了,而这种社会生活的冲突最终必然会走向交汇、融合。环境决定着人的性格,故事中这种两面性环境氛围,最终构成了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在性格发展上的双向性。我们再来看影片《呼啸山庄》,电影艺术表现手法与文学艺术叙事风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媒体互文性,包括各种图片、声像、评论等艺术形式体现出来,但是有一点无法达到的,就是小说故事中那种原汁原味的环境解读,它所呈现的一幅幅景观是读者脑海中的一种丰富想象,而我们在电影《呼啸山庄》中所看到的尽是呼啸山庄空旷的山野之气,包括狂风暴雪的夜晚以及幽灵的哭泣声,这种环境氛围的营造让观众有一种呼吸急促的感官体验。

三、电影《呼啸山庄》的叙事风格艺术解读

(一)电影《呼啸山庄》是对小说作品的充分理解与阐释――“相通性”

影片《呼啸山庄》在艺术结构形式的塑造与设定方面,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特性风格,在这种艺术叙事风格创作之下,就会使得人物形象与故事内容融为一体,从而变得更加生动与形象。在电影《呼啸山庄》中,无论是在人物角色形象的塑造还是在故事环境的设置上,所采用的都是一种险恶极端的社会环境表现形式,包括其中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社会道德冲突的一种批判性表现。小说文体下的《呼啸山庄》存在着其固有的一种叙事风格,但是在电影当中,这种文本艺术形式显然无法适应电影新型艺术表现风格,所以我们在电影《呼啸山庄》中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在小说原著中所存在的那种叙事风格是不存在的。我们所探讨与研究的电影与小说,遵循的就是小说原著作者与电影导演之间的一种诠释关系。在电影《呼啸山庄》的剧情中,导演进行了故事情节上的缩减,同时将小说文本下的结构内容通过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变得更加紧蹙,这种紧蹙带来的效果就是影片故事的连贯性,包括人物形象的刻画、各种人物之间矛盾的冲突等。当观众带着小说固有的一种欣赏风格观看电影时,就会使得心目中那种固有的情感更加深化与明确,同时观众还可以享受一次跨时空的交流。

(二)电影《呼啸山庄》是对小说作品进行的“二度”创作

我们在银幕上所观看的《呼啸山庄》,就是通过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来向观众重新展现小说文学作品,通过电影银幕在我们眼前的画面展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主义印刻在内心深处,也使得我们对小说《呼啸山庄》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这里所提到的“二度”创作,用专业术语来表述的话,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改编”。改编不是一种抄袭,也不是一种模仿,更不是一种无谓的重现,而是一种艺术的传承,是对文学作品的重新阐释,是对小说故事的一种尊重和理解,更是通过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将作者所要抒发与宣泄的情感思想完美地体现出来,像我们所看到的许许多多国内外经典影片几乎都是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而成的。

庄子的著作范文

摘要: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探讨,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如何超越有限达到无限、如何不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以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的境界等,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天人合一境界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人生哲学是从精神追求、处世心态等不同方面阐述了人类生存问题的基本观点及看法。其思想能使我们在当今这个纷繁的世界认清自己的心灵,保持自己的本性,拥有一种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本文就庄子人生思想在当代现实生活中对社会和人生发展两方面作用和价值作出探讨。

一、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对追求和谐人生的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类社会前途和未来发展,人的欲望与现实冲突,使人类陷入高度文明时代下的困惑病。抑郁、焦虑、自杀等心理病态正困扰些现代人类的生活。现代人在人生观、利义观、价值观上出现了偏颇,人们时常会感到烦躁,精神的压力也越来越严重。人类焦虑并茫然无措,渴望一种承受这些烦恼的生存支架,让心灵解脱。而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无所不包,是一部关注个体生命,指导人们发展和谐人生的处世经典。

(一)充满智慧的人生思考

庄子是个大智之人,他以独特的见解及思考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其思维和智慧的魅力。其哲学的思辨将我们带到一个充满神秘的理性思维家园。他以无限境界影响我们对事物的判断,让我们打破各种形式及条条框框的束缚,去了解事物相互转化的道理,以辩证、相对、变化的观念去思考问题,让人生充满智慧。如《庄子·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至乐》)“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药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天下》)“芴漠无形,变化无常。”……庄子人生哲学思想随处可见这样辩证的观点,我们感受其哲学思考,获得智慧的灵光。在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得志坦然,失意昂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不要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世界,束缚于自己的小天地,而看不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二)调整心态珍惜生命达到和谐人生思考

当今社会人们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高学历人群,由于竞争压力过大而不堪重负轻生者大大有之。而庄子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会给我们以更多启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人的生死不过是气的聚与散而已,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是因为他对生死有着比常人更清醒的认识。庄子对于生死的理性认识有助于现代人清醒地认识生与死的本质,充分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人人都渴望能够平淡而自在的生活,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被前程、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之事搞得焦头烂额。庄子的人生哲学给了人们为人处世的醒世良言,他淡泊名利,超越功名利禄,领悟人生的最高境界,其思想能使人们在纷繁的世界认清自己的内心,保持自己的本性,以淡泊自然的态度面对世间的困惑,使自己拥有一种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

二、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对现实的批判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试图缓解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而庄子却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对人类社会、人生的忧患深切关怀。其思想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追求和谐人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对人性的批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名利二字。庄子以其犀利的观察力道出人性丑恶的本质。庄子生活在“小人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以身殉天下”的时代,人们对名利的追求蜕变扭曲为虚伪和贪婪。人性已被物化,失去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人们为了追求金钱名利不择手段,欲壑难填,越陷越深,最终失去自我。庄子看到了人性的本恶,他在给予人性批判的同时,羞于与世人为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愤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骄纵而无可驾驭的正是人心,而由此生出种种的哀怨、忧虑、喜怒、贪欲,为了满足自身欲望,王候将相丧其斯文,“丧已以物,失性于俗”,可悲可叹。庄子对人性无情的批判,正是唤醒我们人性美好一面的利剑。当今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着世人的大脑,出现道德沦丧、人情冷漠、尔虞我诈等丑恶社会现象。今天,让我们在追求实效乃至物质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不要忘记人类固有的自然本性,不要忘却人性中“真”“善”“美”的人文关怀,是我们培养和谐社会文明公民的理论指导。

(二)庄子人生哲学思想对环境破坏的批判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要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注重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更要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庄子以其特有人文关怀,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划。“乱天之经,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兽之群,而鸟皆夜鸣,灾及草木,祸及止虫。”(《在宥》)庄子描述了一幅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惨景。“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及“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天道》)说明天地万物都是地位平等的,并非专为人类而设,但人类却出于自身需要“落马首”,“穿牛鼻”。针对环境的日趋恶化,庄子及时提出了“天与人不相胜”的命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要求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无以人灭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与物”,与大自然交流情感,将是何等的舒畅!何等的振奋!我们如今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使全球温度变暖,水资源在减少并自然灾害频繁出现,这也许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许我们GDP增长的神速,可那是我们以牺牲宝贵的自然资源为代价换来的。因此,庄子提出的“天人合一”,是我们构造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

三、对庄子人生哲学的思考

庄子主张返朴归真,回归自然,顺应自然。没有看到文明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不提倡人去积极地能动地改造自然、认识自然,这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局限。庄子的彻底无为,消极避世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人类生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庄子唯有采取这种无为保命的处世哲学。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真,坚持自己的信念。我们要学会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看待庄子,好的继承,不好的要深思启发获得好的经验。庄子是大智慧,大无畏的天才。我们学习庄子思想,更要学习庄子的为人。

参考文献:

[1]《十家论庄》[M].胡道静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4月第1版

[2]《庄子哲学》[M].王博著.北京大学出版2004年3月第1版

[3]《庄子》心得[M].于丹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4]《庄子浅注》[M].曹础基著.中华书局.1982年第1版

[5]《生态伦理学》[M].余谋昌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