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篇1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1-000-02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体育的要求也在无形中提高,而在体育中对于人民影响很大的学校体育也在跟着时代不同的要求更换着不同的指导思想,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又呈现着不同学校体育教学。但是这样的体育教学是否是进步,是否有利于体育的发展,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应在不同的指导思想让我们感到混乱,盲目。学生体质的逐步下降应该要引起我们的足够的重视,如何正视我们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值得我们一起探讨。

关键词学校体育改革指导思想课程改革原因措施

一、不同的指导思想呈现不同的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在不同的指导思想又会出现不同的学校体育,在不同的学校体育中和在不同的学校体育指导下,又会诞生至少书面或形式上不同的学校体育教学。

(一)军国民体育思想

“军国民思想”是流传于清末民初的一种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的训练,使其具备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辱,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

1902年清朝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从蒙学(幼稚园)到高等学堂均开设“体操”课。在军国民体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是以强制性的灌输及教师的教为中心,从而唤醒国民重视体育,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但是过分的“偏爱”兵式体操,使体育课普遍出现枯燥、乏味和机械的课堂状况[1]。

(二)自然主义(实用主义)体育思想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体育,体育课程目标多样化,反映发展学生身心;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由兵士体操为主改为以田径、游戏、球类等自然体育活动为主的体育教材,采用跳跃、爬树、游泳、跑步等方式进行锻炼,使学校体育内容由原来的单调、枯燥和较为局限的状态向丰富、活跃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因“儿童中心论”衍生了“放羊式”教学,抹杀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过分的强调体育的教育功能,从而忽视了体育的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

(三)运动技术教育思想

运动技术教育思想是指在体育课程的实施中强调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的观点和认识。在运动技术教育思想下的学校体育,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纪律与集体行动为约束、机械模仿为特点的“传习式”教学模式。有利于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但是,由于过分偏重运动技术教学,忽视了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效果及学生个性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终身体育思想

我国终生体育思想强调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与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有机的结合,培养独立从事体育锻炼及健身的能力,强化终身体育观念,使其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正确方法。

(五)快乐体育思想

在快乐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体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强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主张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以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

(六)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转移、主动思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体现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在学生成长过程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设计,师生共同活动。通过运用新颖、多样、有效的方法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课程问题

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课程中,体育课是唯一连续开设的一门课程。我国学校体育课也应由原来的每周2节改为每周4节。特别是实习教学中更不应该停止体育课。同时每天保证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及课外活动总时间为一小时。

(二)教材问题

现在学校的教材一般都是各省劳动厅确定的统一教材,这些教材没有按照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考虑的只是本省的特点和传统项目,单一的采用竞技运动项目来安排教材。

(三)考试评定问题

目前,学校都缺乏统一的考试评定标准,都是以当地普通学校的考试评分标准,这不公正、也不合理,因为学校招收的学生来自各个地区。而有的同学进校素质差,成绩低,他们经过体育锻炼,距要求还是不够。这样就会挫伤他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采用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值得进一步探讨[2]。

(四)课的质量问题

当前,学校体育课程的质量评定都是以运动量大小、课堂密度紧凑、讲解示范水平、组织纪律性等,传统老办法来测评的。运动量越大密度越紧,它会使教师盲目的指挥学生乱动,没有留给学生学习技能的思考时间和适当的创新间歇;讲解也不是讲的高深细致就好,而是要精简易懂,有创新思考余地;示范要正确,但不要过于高超,难以模仿;组织教学不要以教师为主体,而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发展个性,使学生自主运动、创新。

(五)新课标出台所引发的问题

审视新课标,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标谈了很多需要达成的目标,这些目标维度多、内容多。而且是一些非常理想化,甚至是至善至美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却较少提及。制定者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基层体育教师,要他们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去研究和发掘。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受场地、师资的制约,根本无法开展这些运动项目,仅某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可以实现。事实也表明,新课改做得较好的也是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一些城市[3]。

(六)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缺乏问题

大多数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的主要困难是学校体育的经费和场地、器材不足。不少地方和学校,要钱没钱,要物没物。连上体育课都没有一块场地,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广大体育教师改革的手脚。

三、措施

(一)构建新型的体育课程体系

根据学校体育的总体要求和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人的选择空间。实施分层、分流教学,普修与专修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要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自学自练,不断激发学生从事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并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5]。

(二)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要采川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像学生体育态度、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指标具有明显的定性特征,是难于量化的,如果忽视这些难以量化的指标,教育评价则失去全面、准确,缺乏科学合理性。要使评价淡化甄别选拔功能,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使用,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强化激励、发展功能。

(三)加强学校、社会(社区)、家庭一体化建设

21世纪的学校体育,应从观念、措施上主动适应全民健身计划和培养人才的要求,把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计划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发展的战略思想,把幼儿体育、中小学体育、普通学校体育及社会体育统一起来,使之互相协调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学校体育要突破只是使学生在校期间受教育的狭隘眼界,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教育”融为一体,实施一种与社会进步和需要紧密连接的学校体育,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6]。

(四)学校体育改革必须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能力

学校体育工作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执行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引导者,这对体育工作者的要求就更加高了,作为现代的体育工作者这除了掌握体育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加强文学、艺术、历史、科技、计算机等等。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才能为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7]。

(五)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学校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开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的进行,也需要学校体育设施更新和完善跟上学校体育改革的步伐。

四、小结

我们面对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其发展的趋势,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不能用静态的观点来看待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因为我们改革的总目标是为将来培养社会需求具有“竞争”力的可用人才。所以,我们应把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全面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用现代的课程理论指导体育课程的改革实验,确立新的科学的课程观,从而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科学化进程。总之,学校体育的改革有利于学校体育向前发展,但同时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谨记:

(一)加强课程研究者、决策者与教师之间的联系。

(二)让教师、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决策、审议。

(三)注意学科之间日益明显的融合态势。

(四)拓宽课程的来源,进一步扩展课程的内容。

(五)协调正规教育、非协调正规教育和协调正式教育的内容。

(六)进一步密切各阶段课程之间的联系。

(七)加强课程的世界性、现实性、开放性。

参考文献:

[1]卢元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体育教育思想及嬗变[J].中国学校体育.1999(5):65.

[2]张振华.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0.

[3]黄小平.浅析实施新课标教改中的误区与对策[J].体育教学.2005(07).

[4]朱道喜.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4.

[5]夏锋.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不同声音[J].中国学校体育.2002(6):1.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篇2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政治性、德育性和科学性的属性,这三重属性共同指向思想性。思想性与价值性内在关联,与思维方式同构、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深处是思维方式的革命,即从实体思维转向实践思维,从预定思维转向生成思维,从客体思维转向主体思维,从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思维方式

如今,在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的深处蕴含着思维方式的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有了思维方式的革命,才有了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丰硕成果的不断取得。这种思维方式的革命,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实践中表现得异常突出。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属性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属性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述,但归结起来,政治性、德育性和科学性是其基本属性。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开展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更能体现国家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明确的目的性。1992年的《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处于特别而重要的地位。”《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枢和必要途径,它代表着学校教育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学校的政治朝向,也决定了培育出的学生的政治朝向。”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这些规定明确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属性。德育是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中渗透着德育,因为德育的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致力于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科学的方法培育人,为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指导思想上、传授内容上、方式方法上都具有真理性、正确性,此即科学性。政治性、德育性与科学性归根到底统一于思想性。政治性说明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要传递的政治理念、政治观念,帮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德育性展现了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重人的精神价值以及精神动力,着重强调思想观念对于人们行为的主导作用。科学性体现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所蕴含的正确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

二、思想性与思维方式的内在耦合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不是指单纯地传授某种思想的事实问题,它在更深层次上内含着价值评价、价值判断,即什么样的思想认识是可取的、提倡的,什么样的思想态度是需要纠正的。从事实层面问题到价值层面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直接的、一对一的映射过程,它是思维以中介形式介入其中的能动的反应过程,也就是说,思维方式对事实的价值判断起着关键性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不能不关注思维方式问题。换个角度看,中学思想政治课不仅要让学生把正确的思想观念内化于心,还要指导学生外化于行,即在行动上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诚如帕斯卡尔所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思想性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思想不等于一般性的认知和想法,而是相对稳定的观念,其内在的核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创造的相对来说稳固而定型的思维架构以及习惯性的思维程序,即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性的内在同构与耦合说明,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是政治课改革,必须重视思维方式问题。以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迈入了变革的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取舍、教学策略的安排、教学实施的监控等。课程改革路径复杂,形式多样,其评价的尺度、标准也不是单一的。基于前文所述中学政治课思想性与思维方式的内在同构性,思维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指示器。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形态,进而产生迥然不同的思政课课堂。不同的思政课课堂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凝结成不同的政治观念、道德品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思维方式变革的角度探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的思维走向

(一)从实体思维转向

实践思维新课程改革之前,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全国“万校一书”,培养方式“万人一面”。这种“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和“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所折射出来的思维是实体性的。在教育实体思维看来,在变幻无常的教育表象后面,有着维持不变的本质和规律,它们成为教育的终极存在。教育过程,也就是通达这一共同“目标”的过程。“万校一书”是以此作为先在设定,对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作出解释、预测和控制的。实体思维对教育的基本原理、一般特性、操作模式的诉求在教育研究以及实际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由此形成的实体主义,在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模式时,往往不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加以分析,反而将其作为适合于所有情境的规律性认识加以推行,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1]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说明,思想政治课思维方式已经突破实体性,走向实践性。因为实体思维是从存在观点出发,探寻事物的本原和终极性存在,追问“是什么”的问题。在这种思维方式作用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标准的界定是问题的关键。实践思维的重点不再放在“是如何”“是什么”这样的事实问题上,而是转向“应如何”“应该怎样”等具有超越性的价值问题上。即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选择等问题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情境中的教学对象,理性思考探寻到底怎样做、怎么改,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启智育德。很显然,“应如何”“应该怎样”问题的着眼点不是教材、教师,而是学生,即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材料、方法,组建课程体系。学生不同,实际采用的方法会有很大差别。这种从现实中的学生出发的教学思维我们称为实践思维。因为现实中的存在,不是抽象的、静止的、空洞的,相反,实践是其基本存在方式,实践的具体性、丰富性规定了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反过来指引教学改革的多样性,“改无定法,贵在得法”。事实上,实体思维与实践思维、“是什么”与“怎样做”又不是截然分离的。“如何做”是“是什么”的外在展开,而其内在规定性源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要求。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和要求这一指导方向,也就谈不上课程改革。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又不是先在地包含在这一初始条件中,不是初始条件的自动展开。

(二)从预定思维转向

生成思维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突出知识传授,具有很强的育智倾向。这种以育智为导向的知识化教学,以知识为中心,而权威知识存在于教材之中,为此,教材就成为教学的中心。由于教师对教材知识优势明显,故相对学生而言,教师成为中心。在这种“三中心”思想影响下,教师备课就是备教材,备教材中的知识、教材重点、教材难点等。进一步来看就是,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就是考试内容。这样就出现了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高度一致的情况。教的对象、学的内容、考的范围高度统一,这种教学思维是预成的、预定的。知识化教学是围绕着由专家预先编写好的权威教材而展开的,即尚未展开的现实性都包含在既定的教材之中。预定思维是先行设定目标的本质,而后再用这个本质来阐释目标的存在以及发展。从预定思维出发,教育重点只能放在理论原则的传授上,如果将重心放在知识探究或道德推论上,会致使学科专属的思想性、政治性等成为一种边缘化的存在。如此一来,本来应该拥有活力以及生气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陷入孱弱而又无力的境地。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到实践再到贯彻,都是生成思维。“生成”是未完成的,意味着永处于生成变化之中。马克思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生活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重点、内容都有其不同的内容和评断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符号或标签,其内容和形式是跟随时间的转移、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前进而不断扩张和发展的,它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永恒不变的或既定的水准上。新课程改革实践不同于预定式、灌输式的知识化教学,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在理论与生活的契合处做足功课,促成教学内容向生活化、情境化、问题化转化,并通过教材中的儿童与生活中的儿童的平等对话,生成思想、感悟历史。这样,教学中所用的素材、提出的问题以及所要解决的学生思想困惑,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基于学生思想实际,基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并致力于解决思想问题。从预定转向生成,不把敞开的未来看成完全预存于过去、现在之中,相反,其是不确定的、生成的,相同的知识内容在不同的学生群体面前,所应该使用的素材、材料,所致力于解决的思想问题,都会有显著的不同。以这样的思维指导行动,才有我们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改革;也只有有这样的思维,新课改之路才永无止境。

(三)从客体思维转向

主体思维传统知识化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什么、怎么教,完全由教师自行决定,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消极承受思想被改造的客体。与此不同,中学思想政治课改实践极大地挑战了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在坚持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日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况确定教学重难点,引入能激活学生兴趣和经验的典型事例扩充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教学容量和深度,对于各个年级的学生的实际采用有差别的教学方法,研究学生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等等。可以说,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让其在独立思考中,思想世界从自在经由自强走向自为,这就是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邵晓枫与廖其发曾明确指出,以学生为本体的教育理念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2.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3.学生都得到发展;4.主动发展;5.个性得到充分发展;6.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7.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以生为本的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策略的制订、教学方法及方式的实施,都建立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日趋健康成熟的基础上;教学素材的选择、典型案例的取舍,都注重思想导向的正确性,知识育人与思想育人统一起来,突出正能量的传递;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活动、教育活动及其一切有关的校园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从封闭思维转向

开放思维思维方式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从本质上看,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活动不仅是思维的内容、方法的来源和检验思维结果正确与否的尺度,而且对象化的实践活动的方式、水平、规模从根本上决定着思维方式的发展状况与程度。当今,普遍性的交往、日益拓展的全球化以及大数据的广泛使用,客观上要求人的思维必须具有多维性、创造性,要求人的思维具有开放性、发散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单一成绩评价机制的作用下,教师过多采取照本宣教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鲜有自己的创造性解释,也基本不允许不同观点、不同见解、不同声音的出现,结果在反复抽查、不断强化练习中产生的“高材生”“高分生”,很少能提出不同的、差异性的问题来。储朝晖在他的时评中说:“不应只用好或坏这样的单维度。在人类长久的进化进程当中,每个个体,其存在都象征着人类其中之一的多样性,并且,每个个体都拥有他在这里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都应该处于一个平等的立足之点。然而,用单维度,或只是用成绩来评估小孩,或只是评估迎合老师与否,或只是评估对标准答案认同与否,都太过单一而直接,会对小孩产生深浅不一的伤害。”[4]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变革,在单一的评估机制上“动刀”,注重过程评价以及成果评价的结合,日常观察评价以及系统测验评价的统一,学生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兼顾,同时在各类评价中突出创新人文精神的比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得到提升。这种多元评价方式的共存共生及其基本指向,都说明了开放思维在教育中已成为主流。事实上,正确的思想内容只有辅之以开放的思维方式,书本教学内容只有结合外来的资讯,狭窄的课堂只有融入广阔的生活,网下教育只有与网上教育有机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体现有效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总之,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深处,是理念的革命,是思维方式的革命。正是有了实践思维对实体思维、生成思维,对既定思维、主体思维,对客体思维、开放思维,对封闭思维的超越,才有了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向众.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趋向[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篇3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教学改革有机融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触角已经深入各门具体课程,新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特点相结合,实现针对性课程教学优化,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思想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懂得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主观认识和能力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的教学成败。需要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这一努力包括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初中思想品德课知识方面的深造,掌握过硬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实现新课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完美融合,让新课程教学理念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让新课程教学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科学习和能力成长。

近年来我本着高度责任感,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相融合的教学实践摸索中。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要实现思想品德课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完美融合,并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素质教育,品德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运用自己的主导优势,积极与学生进行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的飞跃。

初中思想品德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这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此,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要更好地投身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中开花结果,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所谓“打铁先要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要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专业知识要扎实、教育教学理念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相融合的先决条件。只有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了,才能更好地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为人师表,不断提高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

2.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教学改革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绝对权威,一味采取压制学生的办法,将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教学困难重重,甚至还会激化矛盾。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指导教学,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实现教师和学生充分的课堂交流互动。

教学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品德理论知识水平的目的,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品德素质,使知与行统一。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3)03?0036?0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阵地、主要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学全过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意义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与社会阶层发生了显著变化,思想观念领域出现多样化、复杂化形势,党中央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1.有利于在高校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贯通、融为一体的特征。该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作为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文化成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为核心的部分。要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高等教育进入中国以来,作为社会思潮前沿的高校,一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党一直注重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主导地位,意识到这种主导地位的巩固对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完成好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有利于在高校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性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本质特征是,在高校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特征,也是我国高校必须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迷失方向,进而失去课程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那些试图去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的观点与做法,以及那些试图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

向“中立价值”的观点与做法,都是错误的,站不住脚的。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十分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指引。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人才培养,既要注重专业、系统、扎实、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也要注重人才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更为重要的是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建设。高校人才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主要途径与主要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能够引导高校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能够保障他们的道德基础建设,有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进程进行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容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按照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科学规划,重新设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应该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灵魂作用,把共同理想作为教育主题,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教学精髓,把荣辱观作为教学重要基础。

1.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灵魂作用

过去的历史、今天的现实乃至未来的趋势,都明确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才能认清发展道路,分辨社会思潮,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的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教育的不同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告诉大学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告诉大学生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人民完成各项历史任务时发挥的指导作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概论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引大学生成人成才。这四门课程承担的任务不同,但是相互联系,各司其责,能够很好地完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和武装大学生思想的任务。

2.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教育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理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成为国家与民族前行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大学生承担着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主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应当的,也是能够做好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可以也必须将共同理想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在准确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能够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必然性、科学性,帮助学生认清历史趋势,奠定大学生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能引导学生将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统一起来,鼓励他们在为共同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

3.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视为教学精髓

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这两者相互交融,已经与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融为一体,成为了民族的精神品格。小康社会、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梦等的实现,必须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使各族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活动和创新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可以通过分析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关联、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关系、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联系等问题,为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要立足于展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阐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本质,勉励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则会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复兴的历史,告诉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巨大力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可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入到思想品质培养、思想情操修养中,从而让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真正融入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4.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学重要基础

一个人要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能分清什么是荣与辱,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社会风气的重要精神基础是正确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蕴含了人生观、道德观和社会观,高度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社会成员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高校应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并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可以通过人民创造历史、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理等内容,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该开展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求注重民族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是承担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要课程,可以通过历史使命、学风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落实在教学内容上,而且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努力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科学性、吸引力和有效度。

1.改进课堂教学,强化教学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教育理论,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参与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方面,教师要真理服人、真情感人地将喜闻乐见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案例讲清楚,说明白。又如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辅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应联系学生关心、关注和关切的社会热点、难点,答疑解惑,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探索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是指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学环节,这一环节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性有着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应该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创造实践教学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引导学生进入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社会的实践中,增强学价值体系的能力。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篇5

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既具有专业课程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的一般特点,同时也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的特殊性。因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目标来看,该课程最能充分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课程,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经验,以及用什么组织形式对这种课程内容和教育经验进行组织,这直接关系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课程的方向性问题。党的四代领导集体非常关心和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关心青年一代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关于德育和德育课程的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把学校德育内涵进行拓展并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对德育内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所以,课程目标除了依据认识论规律,即按照德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来确定外,还必须遵循政治学依据,即根据社会意识形态对德育课程的具体要求来评价。因而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要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以此来作为评价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特定性原则

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为显性德育课程、活动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三类。它认为所谓显性德育课程即指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显性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总和,为学校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以明确的,外显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根据显性课程组织方式不同,可将显性德育课程分为学科德育课程和活动德育活动课程两种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从学校教育环境中所获得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总和,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以不明确的,内隐的方式,使教育者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所谓不明确方式即指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没有明显地感受到教师在“教”,也没有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在“学”;而内隐的方式即指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经验,并不是通过直接的德育经验的方式出现,而是隐含在各科教学活动,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之中,通过学生自己实践感受、体会和参与获得,不在学校正式课程之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所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只特定于对显性课程教学的研究。

三、创新性原则

、教育部[2005]5号文件指出: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分为课堂教学、自学教学、实践教学三块模式,使思政课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实现三者的互联互动。二是改革教学内容,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要及时宣传我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还要结合社会难点、热点问题解析,更要注意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要运用通熟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以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是要改进教学方法,通过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者的长期努力,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专题讲授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答题解惑法、课外辅导法、问题设置法、自学提高法、实践教学法等方法,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四是不断改善教学手段,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演示,可以扩大信息量,增加知识面,增强直观性等,更好地有利于思政课教学工作。

四、全面性原则

所谓全面性是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密切关系的各种要素,而非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就其评价内容来讲,主要是教学管理、条件、过程和效果三个方面。

1.教学管理的全面性。在国内外新形势新环境下,领导的重视程度如何,管理体制是否合理,运行机制是否通畅,保障机制是否健全等方面对思政课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反映在领导思想、观念、领导力量强弱、管理机构设置是否健全科学,教学运行各个环节是否规范、标准是否有利于各项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有利于质量的提高,效果的优化,各种条件是否能满足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

2.师资队伍建设的全面性。中央十六号文件的出台,为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营造了有利的环境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能否达到党和国家的要求,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思政课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发动者、组织者、支配者,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规范教学行为,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能,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一般说来,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分为行政性评价和专业性评价两种。所谓行政性评价是指对教师日常行为管理进行评价,主要是态度和行为。所谓专业评价则主要是对教师业务和工作领域的水平能力进行评价,包括教师学识、学术、知识面、信息量、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口才与技巧、科研能力、课堂驾驭与激活的能力等方面。

3.过程与效果的全面性。教学过程即教学的全部活动,教学过程在客观上起着决定教学效果的作用,而效果又是其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需要同时并重并举。决定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当是最根本的评价,但对学生的评价并不是最完善最完美的评价。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既有深刻的学校教育因素,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体因素,因此,要想由此来评价思政课的效果是十分困难的,既要侧重于教学过程的评价,又必须涉及对受教育者的评价等方面。

五、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客观公正地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指标设计与评价标准。指标设计要符合思政课教学密切相关的重要的内容和条件的客观实际需要,多少要适度,超出需要的增加或减少都是不合适的;评价标准要符合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需要,也要结合高职院校和学生特点,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改进和加强思政课教学。当然,对于指标体系条目内容设计的多少和评价标准高低这个“度”的把握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和完善。

2.定量与定性(质)。定量与定性是评价教育教学的两种常用方法,在课程评价用至整个教育评价领域,量化方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对思政课教学这种复杂的课程来说,更多的是采取定性评价方法。从国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和学者对类似现代德育课程性质的课程评价过程来看,现代德育课程评价的可能性并不一定意味着课程评价必须采取量化的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方法并不是评价现代德育课程的唯一方法,必须把量化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联系起来,并且更主要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只有把量化方法和质性方法结合起来,依据现代德育课程不同,不同情境和不同的评价主体要求,采取多种多样,动态教变的评价方法,才能够较为充分地反映现代德育课程评价的特殊要求。

3.系数与权重:系数与权重是对被评价对象的性质、数量和程度等方面的规定性,因此,它反映了某一被评价客体(对象)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设置系数与权重时,要注意从整体到局部,目标和过程,客观与主观,方法与效果等方面的关系上,进行全面权衡,科学界定,合理评判。

当然,在构建思政课教学评价中,除了以上谈及的五大构建原则外,还有可行性原则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制定出比较科学规范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舒永久.《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2]葛洪刚、关迎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评价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西部科教论坛,2009(10).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5号文件).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网-政策规章,2011.5.30.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篇6

[论文关键词]现代主义教育观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和合思想政治理论课

随着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广泛展开,对现行的主要以现代主义教育观为指导的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批判不绝于耳,甚至有人提出要用后现代主义完全取代现代主义教育观,这种单边取向确有不妥之处。为何不妥,我们讨论之。

一、“现代”与“后现代”教育观

现代主义教育观推崇知识获得的累积性,知识传授的规范性、确定性和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目的方面,在理性主义的支配下,现代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核心目的是传授知识,特别重视教科书的知识,强调知识的逻辑完整和客观普遍性。第二,课程观方面,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课程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连接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的纽带。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都以理论知识为中心,学生的发展以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积累为途径。在课程教学上,追求统一的方式方法;学习方式上,追求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中心和权威。第三,师生关系方面,现代主义教育师生关系建立在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主体性哲学基础上,因而“主体性”成为现代主义成人教育师生关系的基本特性。现代教育观重视教师的权威性,教师是科学、理性和真理的代言人。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提倡教育目的的多元化,教学课程的开放性,强调动态化和个性化。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教育目的方面,在批判现代主义知识教育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教育目的的多元化。主张对学校的教育目的采取较为宽泛的态度,大多围绕如何认识西方资本主义危机、培养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培养认可多元文化的社会公民。第二,倡导开放性的课程观。反对学科中心,倡导教学中的体验和感悟,重视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复杂性,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和相对性。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课程内容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课程目标也要随着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课程组织不限于学科界限,而是综合化发展。第三,平等的师生关系理念。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消解教师的权威性,主张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都为教育活动所吸引,他们在相互交往的活动中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和创造,因此,对话不仅仅是指两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更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相互倾听。

二、和合之因

现代主义教育观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各有长短,所长或是所短,见之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则越发明显,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现状决定的。转贴于

1课程目标。就目标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必须充分发挥其在培育道德素质方面的作用,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属于典型的“导行模式”教学目标。这样的“导行模式”是由知、信、行三个维度构成的多维结构。知,即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内容,明白道理,形成观念,解决学生不知与知的矛盾,不仅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做。信,即教师引导学生内化知识,不仅认知理论而且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对理论的真理性确信不移,从而让学生知道“必须做什么”“自觉做什么”“坚持做什么”。行,即教师引导学生外化知识,用形成的观点、信念激发情感,指导行为,付诸行动。通过指导实际行动,认识行为的意义,提高调节行为的能力,进一步深化认知,坚定信念。在“知”“信”“行”三个环节中,“知”是逻辑前提,没有对事物规律、政策理论和道德规范的准确认知和把握,何来“信”“行”?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现代主义教学理念,强调理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必须尊重知识的科学性和确定性,不能走入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的相对主义的极端。

2课程性质。就性质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性、政治性、思想性和德育性的统一。理论性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准确、逻辑严谨、体系完整地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比如哲学原理、历史认知、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等;政治性则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绝对政治性的实践出现的,并明显地服务于政治统治”;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只有讲政治,才能保证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各项政策,把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到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的干扰,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思想性和道德性的内涵极其丰富,它包括爱国主义情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谐的人文环境、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上述基本性质必然要求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理念融合起来,进行正面灌输,避免自发倾向影响;强调正面疏导,反对放任自流;同时又必须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感受、体验,使人们在情感共鸣和潜移默化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

3教学现状。就教学现状而言,大体有三种情况:第一,独以现代主义教育观为指导,课程教学长期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只要求学生增加对现实政治的认同性,却并不太关注学生本人的发展,甚至是对他们思想和个性自由发展压抑与禁锢,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漠视和逆反心理,从而减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这一状况也往往会极大地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种本身价值难以得到承认的失落感。第二,独以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作指导,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味地无原则地迎合学生的喜好和要求,不重视理论的科学性和确定性,不强化坚定的政治立场,课堂教学有失规范,单纯从学生主体需求出发,课堂热热闹闹,却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第三,有效地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整合,在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在不失教学规范的情况下,通过灵活的手段,采用多种模式,将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精选恰当的情境和素材,启发和鼓励学生个性和开创性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有效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