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范文

1.1修改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

按照教育部及本校教学目标及临床生化检验高自动化现状,修改教学大纲,加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能够从事检验医学的生化项目的操作、方法学评价、全面质量管理控制和临床应用工作,同时也能查阅相关文献,关注研究生化检验的新进展、新思路、新技术并能对常见疾病的临床生化指标合理选择及综合应用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

1.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

临床生化检验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强调理论基础的重要性,保留经典的部分课堂讲授教学,系统讲授临床生化检验的相关核心理论知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较系统的知识体系,理论学习还应结合多媒体教学,以加深理论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比如讲解自动化仪器的内容,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等形象地展示检测原理、工作过程、标准操作规范等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内容简单化;课后把PPT课件拷给同学,防止听课过程中埋头记笔记而错过教师对重难点的讲解及讲课的思路。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满堂灌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教师不应该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形式:PBL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举例论证式教学、对比归纳式教学及双语教学,比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采取课堂提问和抽查点名的形式。对上节课讲述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以加深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再如在教学中穿插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及检验报告单,将多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联系,开展病例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学生积极性提高了,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亲身印证理论教学在临床疾病诊断的作用,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诊断思维、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分析理解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检索有关新进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供相关医学、医学检验常用的期刊及网站名称,比如:clinicalchemistry、丁香园(http://www.dxy.cn)、检验医学信息(http://www.clinet.com.cn)等。

1.3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培养目标

根据本校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本教研室特对生化检验教学内容做了如下调整。

1.3.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内容繁多

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教学过程中,要求主要以临床常见疾病及其生化检验指标为主线,突出疾病的生化机制和生化检验技术两个方面,力求将生化检验与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结合起来,从现代检验医学的高度开拓临床医学的新视野。对涉及以前学过的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及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如糖尿病检验中血糖及血糖的调节、糖代谢紊乱、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等及肝胆疾病检验中的肝的结构特点、肝疾病中生物化学变化等,进行课堂对比归纳、梳理相关知识点,重温原有基础及临床知识,引导学生认知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现象加深对各种疾病所涉及知识的本质的认知,即节约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又系统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随着生化检验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内容不断涌入,一些旧方法被更新和改进,作者根据临床生化检验的需要,从实际出发,对现在常用的生化检验技术和生化检验项目,合理地增减了部分授课内容,比如血糖的测定有氧化还原法、缩合法和酶法三类方法,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酶法中的己糖激酶法,前两类已经淘汰的方法略去不讲,在理论课上重点向学生介绍酶法的目的、原理、具体操作、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等;还有授课内容增加最近临床上出现的新技术,如肾功能监测的血胱抑素C(血CysC)等内容的讲解;同时,床旁实验(pointofcaretesting,POCT)由于快速省时的作用,正广泛用于病房、门急诊及家庭保健等领域,发展势头迅猛,也是补充检验科项目最好的方法;课堂上也应着重介绍包括POCT的分类、原理、存在的问题及质量管理等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生化检验项目和生化检验技术,更快地适应以后的实习和临床工作。

1.3.2在教学内容上侧重安排3个必备基础知识

全自动化分析技术、方法学的评价和全过程质量控制。本校医学检验本科生化检验课程中这三部分内容理论课学时数占了理论课总学时的40%。由于多数的医院已经实现了医学检验全自动化,从培养实用型检验人才的角度来考虑,应该更加重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以及检验的质量控制。课上侧重讲解自动化仪器构造和原理、工作流程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维护及试剂盒的选择、实验室方法学评价和质量控制等自动化生化检验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了让学生树立流程化、过程化的质量管理及控制理念,课后为学生提供分析案例,由学生自行完成案例分析,达到能应用所学知识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掌握干扰医学检验结果准确的影响因素和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来理解医学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预后工作的重要性。

1.3.3加入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病例(案)教学法已经在多个医学学科应用,本教研室已经应用在了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改革效果,加强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诊断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临床对话能力。在理论教学中作者增设了对某疾病病例分析的内容。任课教师先对某个内容的基本概念和代谢途径等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然后提供典型案例,病例包括:患者、病史、各种检测项目结果实验室诊断;让学生先根据所提供的病例复习理论课内容,查阅资料,判断患者的可能患病类型、诊断依据、还需申请哪些检测项目等对疾病的确诊有所帮助等,分析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后修改成统一意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意见不同时展开辩论,教师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举一反三,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解决临床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其讨论分析结果的报告。

2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优劣和学生学习好坏的依据.以前的临床生化检验理论课考核主要是采用期末闭卷的考试方式,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教研室采用过程考核加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学生的综合成绩由过程考核:日常考勤、病例分析、质量控制和期末考试组成。过程考核占总成绩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2.1日常考勤

为了避免考勤流于形式,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日常考勤不再局限于课代表或者任课老师点名,而是采取课堂提问和抽查点名的形式。分课前、课中或课后对上节课讲述的重点内容或者是事先针对上一章节所留病例进行提问,采取学生抢答及任课老师抽答的方式,再者采用任课老师抽查点名记录,期末各任课老师汇总,给出考勤分数。日常考勤占总成绩的10%。

2.2病例分析

在病例分析教学后,交一份最终讨论结果给老师。成绩根据该同学所在小组上交的讨论结果、该同学在讨论中所起的作用和表现来决定。病例分析占总成绩的10%。

2.3质量控制

任课教师质量控制理论课结束后布置作业,每位同学认真分析,其分析结果以写实验报告的要求呈现,带课老师根据同学书面作业的分析给出成绩。质量控制占总成绩的20%。

2.3.1室内质量控制作业

给出某生化检验科某一检测项目一段时间的室内质控数据,要求学生画出质控图、分析质控图是否在控,如果失控写出可能的失控原因和违反了那些质控规则以及如何处理。

2.3.2室间质控作业

给出某生化室某次某个项目的时间质量评价统计结果,要求学生利用能力比对(PT)评分方法,评价这次项目中各个标本检测结果的通过与否,结果是否在允许误差内,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及本次结果是否可接受,并对质评结果进行讨论,尤其是质评成绩不合格的项目,认真分析可能产生偏差的原因。

2.4期末考试

根据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出题,每章节都有覆盖,建立题库;期末考试由主讲老师从准备好的题库中抽出A-B两套平行难度的试题,试卷的题型设计了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计算题。其他任课老师不知道考题内容,再由教务处任选一套试题作为期末考核试卷。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为减少人为阅卷差异,采取集中集体阅卷,各任课教师每人根据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每人批阅一题,流水作业,再由专人复查核对。评分标准一致,对学生相对公平也更能真实地反映问题。

3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适应生化检验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教研室采取以下措施:(1)鼓励教师不定期到附属医院或其他三甲医院检验科学习,掌握临床上新的全自动化仪器的工作原理、检测技术和临床检验项目的选择,将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紧密地衔接起来。(2)每学期教研室都要举行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经验研讨会,老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并坚持听课督导和以老带新;改进授课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全自动化仪器培训,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享各自的经验。(3)期末考试后,针对试卷上学生错误较多题目分析讨论,布置教学任务以便教师在假期能提前根据本学期存在的问题,更新知识,调整授课的内容及方法,修改课件;同时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动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带入到课堂。

4小结

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临床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管理对策

引言:作为专业化的体检机构,不仅要对其自身的服务质量负责,还要对为体检者出具的临床检验结果负责。就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工作而言,首先要指导受检者做好体检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然后做好基础的化验及研究工作,最后,将科学化的检验结果呈现出来,并出具合理的检查意见为被检验者提供参考。在整个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化验、处理环节中,质量控制管理不容忽视。

1.质量控制

对于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管理而言,每项环节都要细化管理,做好临床检验标本的分析前、分析中与分析后的质量控制,这三个环节的工作都是提升体检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随着检验医学技的飞速发展,医学实验室也开始应用上了各种类型的自动分析仪,有效促进了检验速度的提高,然而,实验室的检测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化验和出具报告的过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近几年来,医疗检验环节的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到医学实验室和临床各科室的重视,而且也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关注,因其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从本质上来看,检验医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质量管理,只有做好质量管理,才能够提升临床检验工作的整体服务质量,老百姓才会信赖医疗机构,同时才能够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1.1受检者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标本采集之前,受检者要配合检验医师的指导并做好相应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是保证临床检验标本高质量的首要前提,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受检者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做好采集部位的清洁、消毒处理,防止其它物质对标本的侵染,以此来保证临床检验标本的纯净,最重要的是,受检者在采血前,应素食三天,并且做足心理方面的准备,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养足精神,同时,为了保证体检指标的准确性,还要做好戒酒、控制食用高脂肪食品或禁食特殊事物等方面的准备,因为日常不规律、不健康饮食及烟酒对人体血脂血糖的影响较大;其次,待体检人员要紧遵医嘱,配合工作人员做好标本的采集工作,并且,要尽可能快速的熟悉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流程以及工作步骤,以便于取得有价值的标本,从实际检查结果来看,即便是来源于同一人的标本,其检验结果也会略有偏差,但浮动范围大多不影响复诊建议的制定,这种状况与体检流程的安排及采集标本的时点不无关联;最后,受检者要在临近检查时,熟悉医疗机构各个科室的主要职能,如若有问题要及时询问,以免错过恰当的检查时机,如采血时点等,另外,可以提前知晓能够取得检验报告的具体时间。

1.2标本采集时的质量控制

对于标本的采集工作质量而言,标本采集前充分准备是重中之重,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手段来保证送验标本的新鲜程度,尽可能在取得标本后的第一时间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并且,医疗机构组织内部要对样本的质量控制工作高度重视。因为只有足够重视标本采集过程的质量控制,才有可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标本。一般情况下,为了正确采集标本,捕捉到标本中的病原菌且保持标本中各类菌群的活性,需要做好防止采集标本污染的各项准备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检出率。在实践过程中,从事标本采集工作的人员要根据各类感染性疾病及目标病原菌的不同特征,正确的执行采样处理,如若条件允许,则要选择最佳的采样时机与次数。另外,要选择符合标本采集项目特点的医疗器械和工具,并且,要规范操作,以不影响待检者的身体健康为重要前提。由于标本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细节较为繁琐,所以更应处理好各项细节的质量控制工作。

1.2.1标本采集前充分准备是第一要素

对于体检机构来说,在进行人体标本的采集工作之前,不仅医疗化验机构的工作人员、检验医师要做好标本采集的各项准备工作,体检者本人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检验医师要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待检者的病史,了解其过往临床信息,另外,检验医师要熟知各类采集标本的存放环境以及放置时间,以便于提示待检人员要以正确的采集标本方式来操作,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标本采集工作。

1.2.2保证送验标本新鲜,送检时间及时

总体来看,每类标本都有其保存时限,只有在一定期限内将标本送检,其检验结果才能够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因此,当标本采集过程完成后,尽量要在第一时间将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化验。

1.2.3高度重视采样标本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采样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化的手段来进行处理,并且,要适用与之配套的试纸片或试剂来进行质量控制。在实践过程中,有很多具备不同功能和作用的试纸片和试剂,通过观察这些试验工具的反应,就可以了解到采样标本的性质是否正常。部分试纸片或试剂在质量控制环节的操作及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部分试纸片或试剂在质量控制环节的操作及其结果简表

试纸片或试剂名称

质量控制菌类

预期反应结果呈现

备注说明

杆菌肽

化脓链球菌

敏感:24小时内试纸片周围有生长抑制区域;

耐药:24小时内试纸片周围无生长抑制区域

任何抑菌区都认为是是有效的,仅作为化脓链球菌的一个推定试验

触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

阳性:立即产生气泡;阴性:无气泡

使用3%H2O2,其活性通过加几滴H2O2到有标本的试管中进行检测

细菌抗原检测

抗原提取液

阳性

――

从表1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部分试纸片或试剂在质量控制环节的操作及其结果呈现的内容,相关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试纸片或试剂的特性,来检验标本的质量,从而使得标本检验结果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体检人员拿到高质量的检验报告才能够及时了解到自身的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在检验标本质量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将各种试纸、试剂的反应现象详细的记录下来,这些内容与标本试验结果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是出具一份含金量较高的检验报告所必须进行的化验步骤之一。

1.3标本的处理及运送

盛装标本的容器要无菌、防漏且方便进行密封处理。而且,要根据被检验标本的性质来判断是否要进行化学处理。当样本取得后,要以最快的速度送至检验部门,如若没能及时送检,则要做好暂时贮存处理,选择适宜待检验标本的环境(温度、适度等)来放置,且要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以此来保证样本性质的稳定性。同时,要做好待检验标本验收和登记工作,该项工作应指派专人进行负责,其中检验标本的验收工作要做到:记录采样的时间和送检时间,根据两者的时间间距来判断所验收的标本是否在保存期范围内;验收盛装标本的容器的密封性或观察其是否有溢出或滴漏现象发生;验收所采集到标本申请单的完整性,观察标本的标识是否与检验申请单所列明的内容相一致,如若有不合格标本混入,则要及时将其退回,并向送检工作人员叙述具体原因,且告知其正确的送检要求,以便于待检人员重新采样进行化验。此外,当检验工作完成后,要对标本进行适当的无菌处理,同时,要综合各项检验结果,利用专业化的电子医疗设备来总结出检验报告。通常情况下,如若被体检者的体检样本化验完毕后呈阳性,则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到体检者本人,并建议体检者尽快进行核查和治疗。

2.管理对策

在实践过程中,负责临床检验标本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与检验医师的配合,并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在医疗机构的管理要求下,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和实验室内部人员的管理培训制度,以此来推进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执行。

2.1加强与检验医师的配合,做好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

对于可疑的阴性结果或与临床状况不符合的结果,则要及时与检验医师配做好沟通,找准潜在原因,解决可疑问题。并且,要及时做好待检验标本的保存工作,做好记录,尤其是将特殊样本分开放置,避免与其它同类样本混杂一起。临床标本检验人员平时的工作时常与各类医疗器械和化学制剂打交道,而且,所采集标本的质量也与医疗设备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在检验医师的指导下,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以便于提升所采集标本的质量。实验室内的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应每天进行监测,每一仪器均要有专人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仪器上要附有运行记录卡,每天由维护保养人记录温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或失控,应立即查找原因并进行适当的维修处理。

2.2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对于医疗体检工作而言,服务质量高则意味着体检者的标本检验结果具备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便于体检者在接到体检报告时,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自身最真实的体检信息,做好核查或医疗的准备,从而保障自身健康或及时就诊。从事标本研究的人员要时求检验医师和体检人群的意见,重视机构中各类人群之间的关系的处理,从而了解到其它工作环节对于临床检验标本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看法,并针对工作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调整或改正,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以此来推进并优化临床检验标本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

2.3建立实验室内部人员的管理培训制度

对于我国现代化医疗体检机构的日常服务工作而言,内部各项管理的要求都十分严格。为了提高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效率,则相关医疗体检化验机构要建立实验室内部人员的管理培训制度,强化人员管理,提升检验医师的专业技能,并且要加强各科室人员之间的协作,共同促进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6]。另外,要做好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即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取排班制度,确定责任人来负责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等工作,并做好室间质控,包括发质控物调查形式和派调查员到现场调查两种方式[7]。医疗体检机构的检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同检验质量的关系十分密切,只有定期做好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验人员的自身职业素质,促进其学习新的技能,这些都需要一整套的培训计划和制度来做支撑[8]。

总而言之,为了提升我国整体的医疗体检水平,就必须正视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强化各项管理细节,将体检者的服务需求放在首位,为广大体检人员出具精准、科学的检验数据,为其提供合理化的医疗建议。做好检验医学质量控制管理的分析前、分析中与分析后三个部分的工作,并且,标本检验研究人员要加强与检验医师的配合,做好正常的工作沟通,体检机构负责进行临床标本检验的部门需要建立系统化的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做好标本检验工作的评估工作。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强化实验室内部人员的管理培训工作,提升组织内部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技能,借助最先进的科学检验仪器设备,为待体检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总结:

通过对体检机构日常运作及管理环节的了解,得知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管理环节的执行状况对于体检机构检验医师为体检者提供体检建议较为重要。体检工作与治病医疗工作有所不同,体检结果的出具以检验标本所反映出的各项人体数据为依据,所以,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管理是提升医疗诊断水平的重中之重。做好检验医学质量控制的分析前、分析中与分析后三个部分的管理工作,才能提升我国医疗体检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真珍,乔文斌,王新.实验室信息系统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意义[J].中国医疗设备,2012,01(01):48-50.

[2]李春燕,杨磊.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1,02(02):12-13.

[3]谢中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和质量控制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09(18):109-110.

[4]李启欣,陈文芳,薛雄燕.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3,12(12):1324-1325.

[5]宋长庆.临床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4,08(08):134-135.

[6]周迎端,陈敏,邓茜.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00-101.

[7]卢曙琴.临床血细胞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5(05):66-67.

[8]高军,车林浩,金仲品.提高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的措施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0,08(15):54-55.

医学检验日常工作内容范文篇3

医学检验专业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实验诊断医学,既是一门由多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医学前沿学科,又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实习作为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独立工作的能力和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临床检验的实习教学正面临诸多困难[1-2],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实习教学工作的质量。本文结合目前实习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检验医学的发展要求[3-4],探索临床检验实习教学改革的新途径,在临床实践中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实习教育模式。

1临床检验实习教学现状

1.1理论教学滞后

目前的检验教学内容较为陈旧,课堂讲授仍以沿用多年的经典检测方法和原理为主,而新兴的、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检测项目往往没有介绍或介绍简略。检验教材理论与临床的结合不足,不能反映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这给学生的实习带来较多困难,在实习中无从参考、无从下手。

1.2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由于各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临床实习资源紧张,既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也给临床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现在大多数医院检验科日常工作量大,实习教学往往与日常工作相冲突,很多教师兼顾临床工作与实习带教,甚至一部分教师还要担负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工作量大时间紧,使得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带教工作中。此外,化学发光、荧光分析、流式细胞术、分子生物学检测等一系列检测手段项目的开展要求检验工作者具备扎实的实验室工作理论和技术,并能对各种检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指导,这对实习带教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学生主动性欠缺

实习学生经过前期理论学习来到教学医院,起初对实践操作充满了新鲜感,工作热情、积极主动,但是由于临床实际工作的特点,在掌握了基本操作后,每天的重复工作使得他们的工作热情往往不能持久。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虽能胜任常规的临床检验工作,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检验的角度参与临床病例讨论或提供临床咨询,锻炼临床思维。同时随着医学院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及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的严峻,联系就业单位成了大部分学生实习期间关心的大事,尤其在实习的中后期,学生往往忙于参加各种招聘,既耽误了大量实习时间,也影响了实习质量。

2检验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对临床检验工作内涵的探索,对于临床检验工作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改变,为检验工作的重心转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现代化仪器的大量投入使用,为检验工作的重心转移提供了物质保障,检验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临床检验医学教育特别是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也要随之发生改变。

现代检验工作主要侧重于检测体系的建立、检验质量的保证、检验过程的分析、检验结果的审核与解释,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对检验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还需具备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医学思维和科研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习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采用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是当前检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

另一方面,随着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检验作为信息提供者,不仅仅是承载数据的报告,而将作为循证医学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佐证,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检验人员的知识结构也面临重大转变。原有医学检验知识已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有更多临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师必须明确检验医学教育的内涵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学好临床医学并能与检验医学融会贯通,使检验人员从单纯的检验技术型向临床与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发展。

此外,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流式细胞仪、化学发光分析仪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从检验项目的范围到技术的先进程度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便于今后更有效地进行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培养出高素质、自身竞争力强、适应国际先进水平的检验专业人才,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也势在必行。

综上,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借鉴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建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和考核体系,已经成为提高检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3临床检验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建立

近年来,案例式教学(case-basedteaching,CBT)[5]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6-7]等多种教学方法正逐渐引入医学教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也进行了多种教学尝试和探索。2009年,本课题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理论课程中进行PBL教学的应用[8];2011年,进行了基于PBL教学的新型考核体系的探讨[9]。

基于PBL教学、CBT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以及前期教学实践的经验,本课题组建立了新型的临床检验实习教学模式,从临床实习中的惑与获、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和双语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实习教学改革,并建立了配套的临床检验实习考核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和临床实践能力。在南京医科大学2009级本科生的临床实习期间引入新型实习教学模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探索高素质、综合性临床检验人才的培养模式。

3.1教学思路

3.1.1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中的惑与获检验系学生经过了在校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是将纯粹的理论知识向临床过渡,使学生尽快将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提高独立思考、自行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是实习教学应着重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定期的实习讲座、检验报告分析会、实习日志交流和不定期PBL专题教学等方式,鼓励同学多看、多想、多问、多练、多总结,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疑惑-思惑-解惑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终身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

3.1.2培养学生与临床沟通交流的能力――检验与临床的沟通实习生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验室医务工作者,应加强与临床的沟通,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听取临床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及要求。通过良好的沟通,一方面加深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检验质量,适应新医患关系、减少医疗隐患的需求。主要采取CBT教学。通过病例讨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对临床病例的讨论中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加强临床沟通能力。同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已成立“医疗咨询与投诉管理组”,带教老师鼓励学生参与沟通小组的活动,在实战中累积经验。

3.1.3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双语教学在检验系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对各前沿生命科学的关注和学习,是医学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熟练应用专业英语,更有利于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便于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从而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自身竞争力。本课题组采用权威的医学英文专著作为双语教学教材,由教师带领同学阅读讲解,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阅读英文文献;在临床实习教学中也要求教师使用专业英语词汇,提升自身实习带教水平。

3.2教学准备

3.2.1临床检验实习带教教师队伍的培养要有效提高实习带教水平,必须发挥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对带教教师进行统一培训,选拔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素养和良好语言交流水平的教师作为实习带教的骨干力量。本课题组主要选拔具有中级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作为实习带教老师并实行导师制,每位导师负责指导2~3名实习学生。

3.2.2制订实习教学教材,选定PBL教学专题理论教学以检验医学教科书为参考,同时选用自编教材《实验技术中的惑与获》、《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案例分析200例》作为临床实习实验技术以及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指导教材。将英文原版的专业经典教材作为双语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节选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讲解。PBL教学选题以教材为基础,选取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

3.2.3制订详尽的讲座日程、制作多媒体课件每周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临床检验各专业(临检、血液、免疫、生化、微生物以及分子检验等),同时涉及科研基础理论和知识。

3.2.4制订合理的实习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由教师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价组成。建立合理考核体系是实行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必须把现行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

4临床检验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4.1岗前培训

采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规章制度、程序文件、样本采集手册以及各专业组的标准操作规程作为岗前培训教材,使学生了解科室各项管理条例、生物安全制度以及各检验项目的原理、操作、临床意义和仪器使用相关知识等。

4.2临床实践

质量控制是衡量检验科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实验数据的可靠、准确,都依赖于质量控制。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带教教师注意实验结果的质量,每天坚持记录、分析质控结果,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他们以后进行临床工作产生积极地指导作用。要求学生熟悉每个项目的检验流程、掌握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尝试分析失控原因及失控后处理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带教老师也应注重加强手工操作方面的指导,如血细胞计数和制片、革兰染色、细菌培养等手工操作基本技能。

4.3专题讲座

根据实习进度和要求,每周举办科室讲座,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科研篇三部分。基础篇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仪器工作原理、日常工作注意事项等;提高篇包括检验结果判读、质控处理、检验医学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等;科研篇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临床科研的基础知识,包括文献检索、实验设计和论文写作等。

4.4检验报告分析讨论会

定期举行检验报告分析讨论会。如针对一份报告可要求实习同学指出哪些结果异常,针对某一项目异常可提问哪些疾病可能引起该结果异常,哪些检验因素对检验结果有影响,临床样本采集、储存和运送过程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典型报告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临床检验知识的运用和锻炼学生纵向思维的能力。

4.5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最具实战性价值的学习方式,实习生可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对检验结果在临床疾病发展、治疗、转归中的作用形成深刻印象,同时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实践检验,并能启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在讨论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与临床思维。

本课题组要求带教老师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同时定期进行案例分析会,选取自编教材和临床工作中的典型实例,组织同学讨论分析,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将实验数据转化为临床信息,以期达到具有解释病因和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的能力,在检验与临床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4.6实习日志交流

临床检验实验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与总结的实践过程,即使是教科书中非常成熟的实验技术,在临床实际检测中随着诸多影响因素的参与,也有可能发生预想不到的变化。在这些实践和探索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的盲点都可能导致检测的偏差与失误,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值得深入地探究和总结。在实验过程中,实习生常常会碰到诸多困惑,在消除困惑的过程中,又必然会有一些心得与收获,本课题鼓励学生记录实习日志,将每日实习中遇到的困惑和感悟记录下来,并定期安排实习日志交流,答疑解惑,分享心得体会。

4.7双语教学

本课题组同时采用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和国内规划教材,实习教学中采用中文和英文并举的方式施行双语教学。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接受经典的专业教育,有利于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规范的专业英语训练,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和用法。

4.8PBL专题教学

不定期进行PBL专题教学,形式上采用演讲比赛的方式进行。由教师指定某案例或专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推选1名组长。提前1~2周将选择好的案例复印后发给学生,各组组长带领本组学生围绕案例及相关问题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全组讨论各组查找资料、汇总、讨论,再推选1人上台演讲。针对各小组的文献检索的数量和质量,讨论的深入程度,上台演讲的表达、英文等综合情况,制订详细、客观、公正的考核要点,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打分。演讲比赛成绩以20%计入实习成绩中。

4.9实习考核体系

实习考核方法应当是灵活多样的,可采取口试、笔试、讨论、小测验等形式,学生的实习成绩应包括实习态度、理论知识、技能掌握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核和考查。实习成绩是对实习生实习表现的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严格的考核过程是提高实习质量的保证。

理论考核:占30%,考核临床检验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专业英语考核内容为临床检验实习中常用的概念和要点。实践考核:占30%,采用临床应用型实验考核,而非简单的操作技能考核。如对临床分子检验而言,教师提供已知结果样本要求学生进行PCR扩增;对微生物检验而言,教师根据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菌种范围,每个学生对随机分配到的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完全模拟临床操作,进行“实战考核”。通过实践考核,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培养学生完整的临床检验思维非常有意义,而非仅仅掌握一两项常用的临床检验操作技术可比。实习成绩计算:带教教师根据演讲、理论和实践考试成绩,结合日常工作表现、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20%)等,给出实习成绩和实习鉴定意见。

5实习教学反馈与总结

在实行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本课题组定期与带教教师和实习学生沟通,召开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制订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无记名调查,以了解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最大程度地得到真实的信息。结合座谈会与问卷调查得到的信息,邀请教学专家、资深带教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总结会,总结新型实习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并对教学方式进行恰到好处地调整,以提高教学体系的应用性。

对实施了新型实习教学模式的2009级医学检验系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96.7%(29/30)的同学并不认同传统实习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认为传统实习教学内容滞后,不能适应检验医学的发展要求;教学形式单一,对培养临床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有限。实行新型实习教学体系后,93.3%(28/30)的同学认为通过讲座、实习日志交流、演讲比赛等多种交流方式,有助于开拓思路,提高学习兴趣;86.7%(26/30)的同学认为PBL教学、CBT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有效帮助检验和临床知识的理解和运用;80.0%(24/30)的同学认为经过本科室1年的实习,接受双语教学,在今后的就业工作和学业深造中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