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篇1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竖井;照明干线;连接方法

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将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其中。而在对其照明配电系统进行建设施工的时候,人们为了使得建筑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就根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其电气竖井内照明干线分支连接的方法进行科学的选取,从而使其配单干线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样不仅满足了现代化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建设施工的相关要求,还使得保障了其电气设施的安全运行。下面我们就对电气竖井内几种常见的配电干线连接方法进行合理进行介绍。

1、电缆T接箱

在高层建筑电气竖井配电干线连接的过程中,电缆T接箱连接方法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应用。它主要是通过采用T型分支连接的方法,来对其配电干线进行相应的连接处理,从而使得电气竖井内的照明系统的工作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常情况下,电气安装工作人员一般都会采用现场操作的方法,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安装处理,而且在对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安装人员也必须要根据相关的要求,来对其电缆的外护套、绝缘层等剥开麻将主干电缆和分支电缆通过T型线夹连接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保障其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虽然电缆T接箱连接方式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容易受到施工环境的限制,这就使其安全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电气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因此我们在采用这种连接方法来对其配电干线分支进行连接时,就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处理。不过,从当前我国建筑电气工程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其电气工程施工环境十分的复杂,而且配电干线的连接点也比较多,因此在现代化高层建筑电气竖井内照明系统建设施工中,人们一般都很少采用这种连接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

2、插接式母线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高层建筑也逐渐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然而,这也加大了建筑物电力资源的使用量,而电缆作为其配电干线的主要结构,我们在对其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极大的蓝底,这就使得人们配电干线连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这就对高层建筑物的工作性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使得高层建筑电气设备的工作质量得到保障,满足现代化高层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就将插接式母线槽连接方法应用到其中,让整个建筑工程的配电干线的连接效果得到有效的保障。

插接式母线槽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可靠、传输电流大、便于分支、维护方便、线路损耗小、动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高层建筑中大负荷、大容量照明配电干线多采用插接式母线槽作为电能传输线路,其分支通过插接箱转换,把母线与分支干线连接起来。虽然插接式母线槽与普通电缆T接方式相比有很大优越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插接式母线槽的缺陷也逐渐表现出来。插接式母线槽价格昂贵、安装占地面积大、安装周期艮、劳动强度大,因而一次投资很大;接头过多,产生故障点也多;其耐潮湿、耐腐蚀性差,敷没环境及安装要求较高,因而维护保养工作量大;抗震、抗位移等方面能力较差。由于上述缺点,插接式母线槽在高层建筑内作为照明配电干线应用时,需要敷设在专用的电气竖井内,而且要占用较大的面积和空间,增加了土建投资。

3、预分支电缆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发达国家生产制造出了预分支电缆系统,在较小供电容量照明配电干线中使用,克服了母线槽的许多缺陷,成为母线槽作为供电主干线的理想替代产品。国内有些厂家引进国外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成功开发出了高质量的系列产品。

预分支电缆必须要通过厂家,来依据电缆本身所表现出的多方面需求,执行相应的测量工作,确保数据的完善之后,再回到工厂进行针对性的定制将,进行制造出所必须的分支连接、分支电缆、干线电缆。必须要保证预分支电缆是完全在工厂中生产的,如此才能够确保工艺先进、结构合理,并且也只有工厂才能够有完备的检验装备,这促使预分支电缆的可靠性更高,价格的经济性也较强,这促使其在高层建筑照明配电干线系统中迅速得到推广。

预分支电缆的连接采用最佳的压缩连接,接触紧密,连接件能补偿接头热胀冷缩的应力,接触电阻小且不会变化。压缩连接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真空除氧注塑,使连接头全密闭,严格地与空气中的氧隔离,接触处不会产生氧腐蚀而使接触电阻变大。制作过程工厂化生产、机械化制作,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问题。因此,预分支电缆分支接头具有几个特点:连接可靠,接触电阻小;电阻通过连接件的补偿作用,接触电阻稳定;接头全密闭封堵,接触处不会被空气氧化,接点表面不会生成半导体氧化铜或氧化亚铜;接头处不会因高热,导致绝缘老化,降低电气性能;接头可以达到零故障率,大量工程应用中已得到证实;安装后免维护,使用寿命长,除非电缆本身绝缘老化损坏,否则接点还是保持不变。

4、绝缘穿刺线夹

绝缘穿刺线夹在国外已使用了30年,因其安装简便、成本低、使用安全等特点,所以近年来国内已开始广泛使用,并已编入国标图集04D701―1电气竖井安装。绝缘穿刺线夹安装简单。由于线夹的穿刺结构,无需截断主电缆,绝缘导线无需剥皮即可安装,相当方便。绝缘穿刺线夹导电能力强。采用了特制的力矩螺母,确保每个线夹在安装时都能达到最佳状态,恒定的穿刺压力,保证了最小的接触电阻,可以在电缆任意位置做现场分支。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高层建筑电气竖井照明干线分支连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根据建筑电气工程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来对其连接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取,从而对其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以避免建筑配电干线在连接的过程中,出现相关的问题,发生安全事故。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为了对其连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将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材料以及设备应用到其中,从而推动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高层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工程;接地;系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愈来愈少,而且土地本身的稀缺性导致地价飞涨,因此城市高层住宅、写字楼等高层建筑层出不穷。通常意义上的高层建筑一般是指20层以上的建筑体,具有层数高、形体大、基础埋置深等特点,具有落地面积小,作业场地受限等情况。而且高层建筑结构要抵抗竖向和水平荷载,设施的使用也应有相应的保护作用,因此探讨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接地系统具有深刻意义。

1高层建筑接地的分类及防雷接地措施

按在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

(1)电源防雷。根据高层建筑的建设的要求,配电系统电源防雷应采用一体化防护,由于避雷器生产厂家的设计思想各不相同,相应其避雷器的性能特点也不尽一致。

(2)信号系统防雷。与电源防雷一样,通讯网络的防雷主要采用通讯避雷器防雷。通常根据通讯线路的类型、通讯频带、线路电平等选择通讯避雷器,将通讯避雷器串联在通讯线路上。

(3)等电位联接。等电位联接的目的,在于减小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为防止雷电反击,将机房内的主机金属外壳、UPS及电池箱金属外壳、金属地板框架、金属门框架、设施管路、电缆桥架、铝合金窗的等电位连接,并以最短的线路连到最近的等电位连接带或其它已做了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上,且各导电物之间的尽量附加多次相互连接。

(4)金属屏蔽及重复接地。在做好以上措施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有效屏蔽、重复接地等办法,避免架空导线直接进入建筑物楼内和机房设备,尽可能埋地缆进入,并用金属导管屏蔽,屏蔽金属管在进入建筑物或机房前重复接地,最大限度衰减从各种导线上引入雷电高电压。

(5)防雷电侵入波为了防止雷电侵入波沿低电压线路进入室内,低压线路最好采用地下电缆供电,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及金属线槽等接地。采用架空线供电时,在进户外装设一组低压阀型避雷器或2~3mm的保护间隙,并与绝缘子铁脚一起接地。接地装置可以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并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30Ω。阀型避雷器装在被保护物的引人端。其上端接在线路上,下端接地。

(6)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支、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7)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设置避雷器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2高层建筑的工作接地措施

工作接地措施是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为了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高层建筑内主要的工作接地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中性点接地可以防止零序电压偏移,保持三相电压基本平衡,这对于低压系统很有意义,可保证满足单相电源设备使用要求。

3高层建筑的安全保护接地措施

安全保护接地是由于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杆塔等的绝缘损坏而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设的接地。在高层建筑大楼内,强电设备、弱电设各,以及一些非带电的导电设备与构件等,均要求采取安全保护接地措施。如果不做安全保护接地,当电气设备的绝缘被损坏时,其外壳就有可能带电,一旦人体接触此电气设备的外壳,就可能造成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4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接地形势与安全保护配置的应用措施

在高层建筑中,接地型式及其安全保护配置的应用应该引起专业电气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系统的选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综合考虑用户需求、环境条件、负载类型、维护能力等因素。由此可见,在建筑物供配电设计中,接地系统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在供电设计中都包含有接地系统设计。下面就针对常用的接地系统,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1)IT系统具体是指电源中性点与大地不直接连接或者经阻抗接地,而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可以直接接地,通过保护接地线与接地极连接。该系统的优点是当三相中的一相接地时,不会使外壳带有较大的故障电流,系统可以照常运行,缺点是不能配出中性线,因此它是不适用于拥有大量单相设备的高层建筑的。

(2)TT系统具体指电力系统中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3)TN系统分为TN-S、TN-C、TN-C-S三种。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引出中性线,属三相四线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与公共的保护线相连接,保护线线与中性线在接地点相连接。

(4)TN-C系统。在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二为一的,它的优点体现在TN-C系统比较容易实现,它不仅节省了一根导线而且可以使保护电器节省一级,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初期设备的投资费用,如果故障电流大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可以直接采用瞬时切断电源的形式来保证人员生命以及财产安全;TN-C系统的缺点在于线路中有单相负荷或者三项负荷不平衡,即电网中有谐波电流时,电气设备的外壳和线路金属套管间有压降,对敏感性电子设备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发生相线对地短路,就会呈现相当高的对地故障电压,就会进一步使故障扩大化。TN-C系统电源处使用漏电保护器时,接地点工作中性线不得重复接地,否则无法可靠供电。

(5)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路与保护线是分开的。其优点在于正常时即使中性线上有不平衡电流,专用保护线上也不会有电流,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电子仪器设备,也可以用于爆炸等一些危险场合,民用建筑中,家用电器大都有单独接地触点的插头,采用TN-S系统既方便又安全,如果回路阻抗太高或者电源短路容量较小,采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进行保护,防止火灾的发生,TN-S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但要求中性线不得重复接地。

高层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篇3

关键词:高层空间构成施工协调

0引言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可谓突飞猛进,其建设速度和建造数量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少有的。我国的理论研究多偏重于介绍国外的思潮流派,或是探讨文化、艺术、美学等与外在形式相关的东西,而对于功能组织和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却较少有人问津。然而,当今的建筑学早已超越了工程和艺术范畴,需要我们从更多方面对其进行的研究。

1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演化

1.1内核的形成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Core)。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在建筑的中央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

1.2核的分散与分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

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抗震有利。同时,这种分散的多个外核的空间构成模式,也正好适用于新兴的巨型框架结构,使这种结构体系中的巨型支撑柱具有了使用功能。

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核的移动、垂直交通、服务性房间和管道井分散到建筑的周边,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立面造型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革命性的。它不但适应了其它专业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避难疏散,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和使高层建筑的底部获得解放。这种空间构成模式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很快便被推崇技术表现的欧洲建筑师们所发现,并创造性地应用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1.3中庭空间的出现受高层旅馆的影响,一些办公大楼为了追求气派和空间变化,便在入口处附设一个中庭,实际上,核心筒的分散和分离,中庭空间的介入,已使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彻底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由于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都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人们以开敞明亮、将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空间构成模式也由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

1.4底部空间的变化早期的高层建筑多直接面对街道,从街道进入门厅,再由门厅进入电梯厅,垂座电梯至各楼层,这是高层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空间流线组织方式。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乏过渡,没有“中间领域”的概念,在人流集散的高峰期,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尽管许多高层建筑都在门厅的艺术处理上颇费心机,设计得非常富丽壮观,但是由于空间组织方面的缺陷,门厅内往往留不住人,形不成公共活动空间,而入口处也常出现人流拥塞的现象。

2高层建筑安装施工内部协调与配合

怎样搞好内部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各专业与总体要求之间的矛盾。现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2.1技术方面首先,应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其他专业图纸、资料进行了解,尤其对与本专业相关且交叉密集工种的施工对象布局、工艺等应有所了解。

其次,从技术方面讲,搞好各专业协调配合,一定要把好熟悉图纸、认真会审、内部会审、内部技术协调的关口,务必保持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无阻。前者主要是解决各专业内部问题,而后者则是解决各专业交叉配合的问题。相互比较而言,搞好内部协调配合更为重要。

2.2进度配合方面高层建筑楼高、层数多、场地窄、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与工业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其作业面尤为狭窄,难以满足在有限的作业面内各专业施工同步展开。要达到施工的进度要求,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即一定要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相结合。

3高层建筑安装施工外部协调与配合

外部协调与配合主要指土建单位、装修单位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3.1技术方面就高层建筑整体而言,土建和安装构成了躯干和内脏;装修则是为其着装打扮。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土建、装修施工阶段划分为:①砼结构施工;②砌体建筑施工;③初级装修施工;④二次装修施工。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来看,土建、装修、安装各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联系难免有矛盾,所以对于安装施工必须了解土建、装修专业图纸,从中了解整个建筑构造特点及建筑装饰特点,结合本专业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从技术角度讲,土建、装修专业对安装专业形成了空间限制,各专业必须准确地知道自身专业所处建筑位置及范围,并清楚各种专业井洞尺寸、轴线、标高、层高,乃至砌体厚度、楼板厚度、梁的大小等,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各专业之间的问题。

3.2进度方面既然土建、装修、安装均作为高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其彼此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但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又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有理、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对于安装施工来讲,从整体看,其成品可以说是依附于土建的半成品或成品之上,它们之间的交叉配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且配合密集处主要在“暗”处,如砼结构、砌体内管井等;而装修与安装施工的交叉配合,主要集中在“明”处,如墙面、天花板等。

4高层建筑安装施工前、后方协调与配合

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它对于各类建筑施工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个共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决定权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是在项目上,还是在大本营里?“项目法施工”运用动态管理原理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长期以来的前方与后方难以协调与配合的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

高层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篇4

【关键词】圆柱纸模;建筑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使用到纸模,圆柱纸模作为纸模的一种,能够为建筑施工的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分析圆柱纸模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很有必要。

二、钢筋混凝土圆柱纸模板施工法

钢筋混凝土圆柱纸模板施工法是以色列的一种施工方法,很有特色,其具体做法是:在工厂里按柱子直径用纸板做成圆筒,内外覆塑以抵御水的浸泡。在施工现场绑扎好柱子钢筋,把成品纸筒模板套上并固定好,然后浇注混凝土。直至装饰阶段,才把纸模板撕下来,露出混凝土。用这种纸模板打出的混凝土,没有接搓、表面质量非常好,可以省去抹灰,而且不用另外采取养护措施。

三、圆柱纸模的特点

1、圆柱纸模整体性好,不变形

圆柱纸模是圆筒状的定型产品,采用多层纸带螺旋卷制,整体成型无接缝。可避免传统柱模造成的混凝土表面缺陷,能够直接用于混凝土圆柱模板。在混凝土浇筑侧压力下,环向受力,保持不变形。

2、圆柱纸模强度高、防水、易加工

圆柱纸模加工过程中为多层纸带螺旋卷制,强度超过同厚度胶合板。内层为防水纸,不影响混凝土质量。圆柱纸模管体可锯可钉,施工方便,适合多种梁柱节点。

3、剥离简单,柱体表面成型光滑

圆柱纸模拆模时,只需要沿纵向切割一条锯口,在应力作用下会自动胀开,很顺利地与混凝土圆柱剥离,圆柱的表面可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4、圆柱纸模重量轻,使用方便,操作性强

建筑用纸模板重量轻,吊装运输方便,安全性高,纸模整体性好,无特殊要求时,只需上下口各设一道固定柱箍即可,安装和加固速度快,易操作。

三、模板的选择

1、圆柱模板的形式

目前可供选择的圆柱模板形式主要有4种:

(一)木模板特点:按圆柱曲率锯出半圆形抱箍,沿内圆弧钉木板条,以直代曲,近似圆形;模板内侧需要衬薄铁皮。优点:制作灵活;方便现场加工和制作;造价不高。缺点:混凝土柱面圆曲光滑度不好;接缝处粗糙;周转率低;耗用木材;比较笨重。

(二)钢模板特点:采用两块半圆钢模板对拼;每块模板高度为1~1.2m,面板选用3mm或4mm厚的冷轧钢板;肋条多采用6,8mm厚的普通钢板。优点:刚度好;易保证柱内施工质量;模板可反复周转使用。缺点:成型后混凝土柱面圆曲光滑度不好;接缝比较多;质量较大;安装时需要机械配合;造价较高。

(三)玻璃钢块模板特点:直径在1.5m以内圆柱,将模板做成2个半圆再拼装而成;当圆柱的直径>1.5m,将模板做成3片或3片以上再拼装而成;每块模板长度一般在2~3m。优点:质量轻;周转次数高(一般一块模板可周转20次以上)。

缺点:成型有接缝,效果不好;加工时需要制作相应的模具;模板维护保养较麻烦。

(四)平板玻璃钢模板特点: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胶结材料,用低碱玻璃纤维布作骨架逐层粘裹而成;模板近似为均质体,弯曲成型容易,适合现场制作。优点:质量轻;抗拉强度高;韧性适中;成型效果好,且只有一条竖缝;周转次数可达到30次以上。缺点:现场加工需要制作胎具;柱径和高度规格较多时,会大大增加制作成本;模板支拆需要用人力从上、中、下3个部位同时将模板扒下,费工费力。

由以上对比可以得到如下意见:

(1)前3种形式的圆柱模板,浇筑成型后的圆柱观感不能满足清水混凝土标准要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柱面圆曲光滑度不好、有明显接缝;

(2)采用平板玻璃钢模板,成型效果较好,柱观感也能达到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要求,但平板玻璃钢模板需要专门制作胎模进行现场加工,一次性购置投入较大,完工后模板弃之可惜,但保留起来其后期管理较为麻烦。

(3)在比选了上述4种圆柱模板之后发现,上述4种模板均不能符合预期设想的要求。

四、工程概况

山西体育中心自行车馆,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南环高速公路以北,机场大道以南3km处,西侧为新晋祠路,东侧为滨河西路。地下1层,地上3层,建筑面积约18639m2。地基处理采用390根预应力管桩,主体为框架剪力墙。框架圆柱共133根,直径600mm的24根,直径800mm的34根,直径900mm的39根,直径1300mm的36根。

总坐席数1518席,地下1层分别为运动员、贵宾、裁判及辅助入场通道。1层为赛道和场地,四周为看台。2层为辅助用房。3层为灯光控制室、扩声控制室、评论员控制室、配线间和设备用房。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圆柱均采用圆柱纸模。

五、圆柱纸模的施工

1、圆柱纸模的加工

(一)纸模特点为整体定型模板,占用空间较大,宜采取现场加工。生产场地150m2,堆放场地根据需要确定。设备及工艺由常州市大明纸管机械有限公司提供。加工车间及堆放场地实况见图1,图2。

(二)确定纸模板的加工厚度和长度,加工厚度根据混凝土浇筑高度、速度、圆柱直径和圆柱纸模强度计算确定。

2、圆柱纸模的安装与加固

(一)圆柱纸模安装前,需要将底口切割平整,然后安装柱箍,柱箍做法见图3。为保持圆柱纸模在吊装过程中不变形,需将圆柱纸模上下柱箍用钢管和扣件连成整体,加固方法见图4。

(二)圆柱纸模安装时用塔吊将其垂直吊起,垂直套入绑扎好的柱钢筋笼内,正式套入前应在柱钢筋笼顶覆盖厚塑料布或编织布,避免钢筋损伤其内部,影响混凝土表面观感(见图5,图6)。

(三)圆柱纸模加固时,要先将底口与模板边线对齐,用钢管和扣件将柱箍与满堂脚手架连接固定牢固,再调整模板垂直度,使上口达到设计位置。

3、圆柱混凝土浇筑

圆柱纸模是多层纸复合制成,为防止模板破裂,振捣棒不得直接触碰内壁振捣,振捣棒应在距纸模大于100mm处振捣,浇筑时要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超过500mm。混凝土坍落度和浇筑速度应与设计计算时保持一致,禁止一次浇筑到位,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4、圆柱纸模的拆除

(一)确定合理拆模时间,拆模时间可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温度和构件特性确定。正常情况下拆模时间不宜超过3d,时间过长易形成粘模。

(二)拆模方法采用模板切割机,首先拆除柱箍等加固构件,然后将切割机的切割厚度调整到略小于模板厚度,过浅模板不易拆除,过深则破坏混凝土表面。切割操作见图7。

(三)圆柱纸模拆除后需要用塑料薄膜包裹起来浇水保湿养护。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圆柱纸模具有众多的优点,可以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效果。在使用圆柱纸模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建筑施工的需要,分析建筑施工的特点,进而合理的使用圆柱纸模。

【参考文献】

[1]吴纪宁,孙康,谢自才,黄毅华.纸管模板在清水混凝土圆柱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1,11:71-74.

[2]鲁和祥.纸质模板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监理,2012,03:78.

[3]袁晓东,刘昊.纸质模板在双曲面高架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1,06:472-473.

高层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篇5

摘要:本文简述了高层建筑空间构成和对其的施工。关键词:高层建筑;空间构造;施工技;协调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可谓突飞猛进,其建设速度和建造数量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少有的。其空间构成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施工来讲,搞好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理论研究多偏重于介绍国外的思潮流派,或是探讨文化、艺术、美学等与外在形式相关的东西,而对于功能组织和空间构成模式的研究却较少有人问津。然而,当今的建筑学早已超越了工程和艺术范畴,需要我们从更多方面对其进行的研究。建筑产品的施工是由多工种、多系统互相渗透、密切配合、综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建筑产品的这种系统的密集性、交叉性及最终的整体性,最主要的表现在高层建筑上。高层建筑的显著特性是“高“,由于其”高“而引发出诸多不同于其它建筑的特点来。一、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演化1、内核的形成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Core)。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在建筑的中央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简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2、核的分散与分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内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抗震有利。3、中庭空间的出现受高层旅馆的影响,一些办公大楼为了追求气派和空间变化,便在入口处附设一个中庭,实际上,核心筒的分散和分离,中庭空间的介入,已使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彻底发生了变化。新~代的高层建筑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多样,由于空间设计的侧重点已由追求经济效率向营造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转变,所以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都以“景观空间”的概念,将共享空间与功能空间相结合,把核分散向四周,垂直交通采用玻璃电梯,直接采光,给人们以开敞明亮、将动线视觉化的空间感受。空间构成模式也由封闭的“积层式”,变为上下贯通的“动态流动空间”。4、底部空间的变化早期的高层建筑多直接面对街道,从街道进入门厅,再由门厅进入电梯厅,垂座电梯至各楼层,这是高层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空间流线组织方式。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乏过渡,没有“中间领域”的概念,在人流集散的高峰期,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尽管许多高层建筑都在门厅的艺术处理上颇费心机,设计得非常富丽壮观,但是由于空间组织方面的缺陷,门厅内往往留不住人,形不成公共活动空间,而入口处也常出现人流拥塞的现象。二、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协调与配合1、内部协调与配合怎样搞好内部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各专业与总体要求之间的矛盾。现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1)技术方面首先,应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其他专业图纸、资料进行了解,尤其对与本专业相关且交叉密集工种的施工对象布局、工艺等应有所了解。其次,从技术方面讲,搞好各专业协调配合,一定要把好熟悉图纸、认真会审、内部会审、内部技术协调的关口,务必保持解决问题的渠道畅通无阻。前者主要是解决各专业内部问题,而后者则是解决各专业交叉配合的问题。相互比较而言,搞好内部协调配合更为重要。

2)进度配合方面高层建筑楼高、层数多、场地窄、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与工业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其作业面尤为狭窄,难以满足在有限的作业面内各专业施工同步展开。要达到施工的进度要求,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即一定要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相结合。2、外部协调与配合外部协调与配合主要指土建单位、装修单位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1)技术方面就高层建筑整体而言,土建和安装构成了躯干和内脏;装修则是为其着装打扮。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土建、装修施工阶段划分为:①砼结构施工;②砌体建筑施工;③初级装修施工;④二次装修施工。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来看土建、装修、安装各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联系难免有矛盾,所以对于安装施工必须了解土建、装修专业图纸,从中了解整个建筑构造特点及建筑装饰特点’钻合本专业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从技术角度讲,土建、装修专业对安装专业形成了空间限制,各专业必须准确地知道自身专业所处建筑位置及范围,并清楚各种专业井洞尺寸、轴线、标高、层高,乃至砌体厚度、楼板厚度、梁的大小等,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解决各专业之间的问题。2)进度方面既然土建、装修、安装均作为高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其彼此问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但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又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有理、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3)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它对于各类建筑施工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个共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决定权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是在项目上,还是在大本营里?”项目法施工”运用动态管理原理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长期以来的前方与后方难以协调与配合的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协调与配合涉及面十分广泛,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必须通过了解工程对象,掌握工程特点,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内外工种相互协调与配合,确保质量与进度,全面完成工程任务。

高层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篇6

1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质量评价内容

1.1结构部品施工前质量评价内容。在项目活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即被称为施工前阶段,进行准备工作其存在半点疏忽,不仅需要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并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做到完善。施工阶段的准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给正式施工提供优质的施工环境与条件,为正常施工打下坚实基础,使得工程质量不仅完成基本要求,还需要在此基础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开始进行施工前进行质量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是否有完整的质量保证资料、是否具备齐全预制构件产品信息。(2)观察预制构件预埋件、钢筋、吊环、灌浆套筒、插筋等材料是否符合要求。(3)观察其预制构件外观有蜂窝、无露筋、缺棱掉角、麻面、裂缝等缺陷的情况。(4)观察预制构件是否会出现尺寸偏差情况。(5)研究预制构件是否符合参数或结构性能等基本要求。(6)制订专项施工方案。(7)构件保护现场存放等各方面情况。1.2结构部品施工中质量评价内容。工程在建造过程与实际生产中则属于施工中阶段,在形成工程质量的过程中,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阶段,对工程的质量存在着直接影响。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施工过程中,其质量评价内容主要有如下几点:工作中机械设备的情况,在进行建设结构部品时临时支撑是否达到安全需求,结构部品在进行安装时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精度,众多结构部品连接节点的是否进行处理,合理选择量控制点,部品安装不合格后进行的处理情况,对施工现场进行的保护措施等。1.3结构部品施工后质量评价内容。主要的质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保护施工现场成品,工程验收合格率,收集整理施工资料等。

2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而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有以下3类方法:决定型评价法、系统分析评价法及比较型评价法。因装配式建筑时进行的施工阶段过程十分复杂,为能对该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在本文中具体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指运用模糊数学概念,用此评估方法对部分复杂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对隶属度理论将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进行转化。

3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3.1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模型。主要对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各施工阶段进行简要研究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参考,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模型层次见表1。3.2建立评语集。评语集是对质量评价可能出现的结果的集合v={v1,v2,…,vp}。本文取该集合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4个等级,即V={v1,v2,,v3,v4}。3.3求解二级质量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确定评判矩阵。隶属度有多种方法,通常的隶属度有这几种方法:例证法、模糊统计法、专家经验法、二元对比排序法。通过比较分析这几种方法,本文采用模糊统计法,即由该领域的专家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评分来确定评判矩阵,主要是多因素评判矩阵。.4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该因素的重要程度主要是由该因素权重决定,该因素会对质量综合评价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在本文中主要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认定各因素的的重要程度。AHP有以下步骤。(1)把各个系统中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再建立系统的递进层次结构。(2)将上一层次中的准则的重要程度与相同层次的各元素进行对比,构建判断矩阵A。(3)通过判断矩阵计算该影响因素对于该准则的影响程度。(4)对判断矩阵进行求解,根据得到的特征向量与特征根对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测,如其不满足,则进一步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改,直到满足为止。3.5确定评价等级。装配式施工质量评价通常使用的是实行10制,评价质量又被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众多等级,分别表示为9,8,6,0,进行数据计算后,得到的评价结果如下所示:当分数不小于9,质量结果为优秀;如果分数为(8,9),其结果显示为良好;若如果分数为(6,8)其结果判断为及格;如果是分数小于6则结果不及格。

4结束语

通过在国内外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各种差异特点。通过简单方法客观描述了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质量。

作者:马健翔单位:宁波城投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青利,王帅,时华骏,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6(15).

[2]朱海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217.

[3]魏贯卫.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评估[J].工业,2016(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