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艺篇1
1工程机械装配
1.1工程机械产品的突出之处
总的来说,工程机械产品的比较突出的特长有:结构复杂,体态工程机械的零件至少在几百个,有的甚至超过上万个;尺寸大外形庞大,这些配件的零部件一般都比较笨重;装配工艺相对而言比较的复杂,连接形式多样,有螺栓还有焊接和胶接;零件种类繁多,有铸造件、液压件、电器元件和变矩器等等一系列零件种类的使用,这其中还不乏有塑料、橡胶和金属零件等不同材质材料的投入使用;在一些大型工程机械比如说履带式起重机以及大型推土机中变现尤为突出的是小批量生产的特点。十台、数百台是一个厂家一年的年产量。但是对于挖掘机和装载机因为近些年需求量猛增,产量翻倍,一些厂家年产量过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1.2组织形式
固定式装配,它是把产品或部件的全部配件安排在一个固定的位置始终不移动,所需的零部件就堆放在周围即可。这一装配方式是小批量装配生产中经常使用的装配方式。而这种装配方式根据产品类型和结构的差异分为集中固定式装配和分散固定式装配。集中固定式装配又名地摊式装配,,就是由一组固定不变的工作人员对于全部的装配工作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地方集中对其进行完成,这种装配方式适合在大型工程机械小批量生产。分散固定式装配就是把组件装配、整机装配、部件装配组成的全部装配过程备份拆开来,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装配过程,一定批量的工程机械产品的装配生产中的小批量生产是分散固定式装配常用的条件环境。
移动式装配就是不管是装配操作人员还是装配地点都会变化的装配方式,这种装配方式也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装配方式,流水线式的装配形式比较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1.3装配方法种类
调整法、修配法、选配法和互换法这四种放法是经常使用在装配过程中的方式种类,根据不同的装配精度部件和总成、加工精度零件的差异采用适合的装配方法。在装配效率要求高,对加工程度的工件要求严格的时候,互换法是比较实用的;修配法对于装配精度要求高,但是就是不能互换零件,这种方法需要预留修配余量,修配对于装配效率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选配法,对于零件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也可以降低加工成本,但是选配法的装配效率比较低;在经济精度要求所需要加工的零件质量精度高的情况下,调整法是最适合不过的。这四种装配方法在日常的流水线生产中都存在,就目前为了达到利润,企业通常会对装配产能进行提高,购进高精度机床进行生产,对零件精度要求提高,这就是促使企业一般采用互换法装配方法的居多。但是也是因厂不同的,一些零件可能会造成成本提高带来的加工精度高的情况下,企业一般还是采用选配法、调整法或者是修配法。
1.4装配工艺
配焊工艺,有利于焊接工装的设计难度的降低,有时候,在焊接的过程中零件的准确位置不能很精确的把握住,这就要求相关零件装配调整到位之后才可以对这一不能准确定位的零件进行焊接,这一问题就是配焊要解决的。这一过程中,焊接对周围漆膜造成烧毁的现象时有发生,零部件面漆化和产品外观质量的提高是在工程机械中表现更加突出,此时的配焊问题百出对于生产装配极为不利。
胶接工艺,驾驶室内的饰件粘贴到顶棚就是利用胶黏剂把所需要的装配工件有效配合连接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用胶最多的地方就属于螺纹防松和液压系统密封这两个过程了。
螺纹连接和销连接是连接工艺中主要的连接形式。销连接强度高,螺纹连接可以实现转动副的连接,销连接在工程机械工组装之中是最常见的。但是简单易拆卸是螺纹连接的特色,螺纹连接也是工程机械中大部分零部件实现形式。
2工程机械装备工艺目前发展状况
2.1自动化程度
汽车生产批量一般来说都会比工程机械生产批量要大很多,并且装配自动化也比汽车装配自动化陈旧落伍。虽然说工程机械在这些年头中工程机械需求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其自动化程度提升也不是很明显。人工作业依旧是装配作业的主体,人工操作、借助车间起重设备完成的机械工作,机械自动化配置在国内的工程机械中目前来讲还不是很普及;目前大多数还在采用固定式装配,通过车间起重机或者是叉车进行转运,在输送过程中自动化程度不高显而易见。
2.2工装工具
要提高效率和精度对于设备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最重要的工艺设备和工具莫属。作为工程机械制造中的焊接、加工厂用设备的焊接机器和加工中心,在装配过程中这些先进的设备并不存在。拧紧机和压装机作为常用的工装工具。加热与冷冻、过盈配合等等这些方法通常会在孔装配和轴承内圈、轴装配以及外圈与孔装配的情况下采取使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让装配更加方便,在这个过程中显得稍微麻烦一些,还需要大的装备如专业的工业加热箱和冷柜的参与。
在这样的情况下,压装工艺的采用会提高效率,设计专门的压装机,通过起重设备调运在不同的位置使用压装机。连接紧固是装配作业主要工作内容,对于那些在螺纹连接对拧紧力矩关键部位要求极为严格,直径大的工程机械中的一部分螺栓,依靠拧紧工具进行装配是必须的。
但是目前就广泛被采用的普通气动扳手就不能有效控制对拧紧力矩来说,导致的后果必然会是螺栓松动。针对这一现状,企业使用普通拧紧工具紧固后用扭力扳手校对的方法来克服。但是对于自身就比较笨重的扭力扳手来说,运用抽检方法来控制大直径螺栓紧固力矩,这样的方法也有可能或导致螺栓松动等等产生一系列的质量隐患,正因为如此为了保证质量,一些大型企业开始了对扭矩电动扳手、多轴拧紧机和扭矩拧紧工具的使用。
装配工艺篇2
关键词: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特征;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在工程机械中,装备工艺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工程机械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将设计的装配零件图纸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装配,然后用于工程施工中。可以说,工程装配工序是工程机械中的关键工序,如果工程机械的装配工序未到位,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必然会大大降低[1]。而正是因为工程机械装配工艺在工程机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工程建设和工程机械企业才会更加重视对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研究。以下就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工程机械装配介绍及其作用
工程机械装配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一方面工程机械装配指的是批量生产的工程机械装配。这些机械装配对科学技术的要求较高,批量生产之后可以帮助解决较为复杂的工程机械装配问题,降低工程机械装配的经济成本,提高工程机械装配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柔软性较佳的机械设备[2]。与传统的工程机械装配相比,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装配更加具有灵活性和柔软性,适合于小批量生产。现代化工程机械装配有助于改善工程机械的性能,在工程机械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工程机械装配工艺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现代化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出现可以帮助实现工程机械性能的提高,使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2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特征
2.1装配形式方面的特征
从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装配形式来看,目前我国工程机械采用的装配形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移动的装配形式,而另一种是固定的装配形式。具体来说,固定的装配形式需要在装配车间内寻找到若干个需要固定的装配点,然后再在这些装配点的位置放置好相关的零部件,以便接下来在这些固定点的位置进行工程机械装配[3]。固定装配形式又可以分为分散式固定形式和集中式固定形式,分散式的固定装配形式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工作人员可以在不同的装配地点由不同的装配人员进行组装。采用分散式的固定装配方法可以较好地提高装配效率,因此在生产时可以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而集中式固定装配形式则与分散式不同,一组的装配任务必须由同一个工作人员完成,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不高。一般情况下,这种工程机械更加适合于小批量的生产。而移动式装配形式则是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装配中较受欢迎的装配方法。它所指的是由不同的工作人员和移动的装配地点组合成的装配形式。很显然,相对于固定的装配形式而言,移动式的装配形式灵活性提高不少,因为深受企业的喜爱和欢迎,在机械装配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2.2装配方法方面的特征
目前我国比较常用的工程机械装配方法主要有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以及调整法,不同的装配方法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因而适用的方法也各有不同[4]。互换法是工程机械装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这种装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零件可以随意调换使用,且经济成本低,效益高,因此可以较好地提高生产效率;选配法与互换法接近,但是效率低于互换法,但是经济成本和零件加工的精准度较低;修配法的主要特征在于不同的零件相互之间不能互换使用,装配精准度要求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装配的效率;调整法在所有的方法中,对零件的精准度要求是最高的,在装配工艺方面要求也较高,因此性能极佳。综合以上四种装配方法和技术来看,如何选择装配方法还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对零部件的精准度要求而定。
2.3装配方面的特征
从总体来说,工程机械装配的种类较为多样,工程机械装配涉及的零部件也较多,材质也各有区别。要想将不同材质、不同大小、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性能的细小零件组装在一起是相当复杂的。因此,这也就决定了我国工程机械零件装配工艺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组装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生产批量的零部件,并实现零部件的组装。综合以上分析,工程机械装配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流程的复杂性以及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量较大。
3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现状
3.1自动化程度较低
与传统的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相比,我国现代化工程机械装配工艺在批量生产与科技含量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发展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通过与其他机械装配工艺水平比较,我们依然可以发现,我国工程机械装配工艺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自动化程度仍然较低。首先,从我国输送自动化程度来进行分析[6]。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大多属于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形式大多以小批量生产为主,这是因为部分零件对加工精准度的要求较高,而这些加工精准度较高的工程机械装配形式也主要以固定式的装配为主,因此导致输送自动化程度较低,流水生产的现象较为严重;此外,从我国工程机械装配的作业形式来看,虽然我国目前的工程机械装配作业形式已经开始由人工作业向自动化装配转变,但是整体水平还较低,人工作业的现象仍然较多,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
3.2装配工具较为落后
工程机械装配工艺需要以工艺装配和工具为基础,工艺装配和工具的科技含量越高,工程机械装配的效率和零件加工的精准度就越高。但是从我国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工程机械装配工艺所需的工艺装备和工具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经常需要使用到的工艺装配和工具有拧紧机和压装机。装配过程中需要采用冷热交替的方法来实现外圈与孔、轴承内圈与轴以及销与孔的装配,但是很显然这样的装配程序需要花费的工序较多,还需要使用到专业的冷冻柜和加热箱,效率较低。压装机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使用压装机可以较好提高工程机械装配的效率。但是采用压装机工艺需要另外设计,所需生产成本较高。而拧紧机主要负责的是装配作业中的连接和固定。工程机械装配中使用的螺栓大部分属于大螺栓,只有大螺栓才能够对机械关键部位拧紧,协助做好机械装配工作。然而,直径太大的螺栓对于拧紧的力度要求较高,单纯依靠普通的气动扳手进行拧紧无法达到固定效果,时间长了之后还有可能导致螺栓松动,对机械安全十分不利。因此,我国相关人员和部门还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拧紧机,来对螺栓进行拧紧和固定。
3.3人力劳动的强度较大
结合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装配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低以及装配工具较为落后的现状来看,不难想象,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装配还需要运用到大量的人力。工程机械装配是一项劳动力密集型工作,其对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要求较高,如工人需要对零件进行搬运、移动和组装。过强的劳动力度不仅会降低工程机械装配的效率,还对工人的身体素质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最终将会制约整个工程机械装配行业的发展,必须要引起相关企业和人员的注意。
4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发展趋势
4.1自动化发展趋势
工程机械装配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为: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质量、装配的效率以及装配的劳动强度。输送自动化的发展可以提高工程机械装配的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的长远经济效益,促进工程机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保证工程机械装配质量的同时需要加强自动化技术的提高。要提高企业工程机械装配的自动化程度需要企业能够加大对工程机械装配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大量引进和自主研发先进的工程机械装配技术,并配合实现高自动化水平的流水生产线,提高工程机械装配的自动化技术。
4.2设备柔性化的发展趋势
提高了工程机械装配的自动化和输送自动化水平可以较好地提高工程机械装配的效率,促进工程机械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我国工程机械生产中还存在着批量生产规模较小的问题。目前我国依然有较多的企业在工程机械装配过程中采用的是固定式的装配方式,这种装配方式的灵活度较低,装配效率也有待提高,要提高固定装配方式的效率需要采用装配生产线的方式。但是要装配生产线就必须要求设备要具有更强的柔性,这样才能够增加生产的批量。因此,企业必须要根据产品的不同特征进行生产线的设计,使生产线可以满足不同产品的装配。当然,在生产线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装配的时间问题,提高装配的效率。
4.3操作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之所以要实现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自动化,是为了能够提高装配的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负担,降低工人的劳动压力。也就是说,企业在实现工程机械装配工艺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工人的因素,以人为本,促进工程机械装配的人性化发展。输送的自动化可以减轻输送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而同样的,升降平台、助力机械臂以及平衡式起重机等设备的应用也是操作人性化的具体体现。未来的工程机械装配工艺发展过程中,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操作人性化的重视,为劳动工人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配置冷暖空调,以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工人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4.4新产品虚拟化装配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企业能够及时更新工程机械产品,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三维可视技术在工程机械产品的开发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企业可以利用三维可视技术对工程机械产品进行虚拟化装配,以便于仔细观察工程机械装配新产品的各部分零部件设计是否合理,发现问题时也可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使企业开发新产品时因产品设计的细微差错而再次进行修补和切割,有助于大大提高新产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减小产品研发的周期。
5结语
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工程机械装配自动化程度较低,装配工具较为落后以及人力劳动的强度较大。未来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发展趋势会朝着自动化、设备柔性化、操作人性化以及新产品虚拟化装配等方面发展,这对于促进我国工程机械装配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秀乐,张坤.工程机械组合式履带制造现状及节能发展趋势[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5(S2):42-45.
[2]邹翔.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5(17):83.
[3]田志强,张云飞,付成安,等.薄规格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材料,2013(6):1-5.
[4]刘会卿.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家,2013(18):77-79.
装配工艺篇3
关键词:重型机械产品;工艺设计;技术
重型机械产品由于具有尺寸大、重量大等特点,装配时不可能任意移动,都采用固定式装配,因此在进行装配工艺设计时就要考虑其特殊性。一个产品的装配过程是由零部件逐步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分层次、分单元进行的,尤其是复杂的机械产品。在每个装配单元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与要求,其组合过程既有装配工艺的顺序位置要求,还有严格的工艺技术要求。实际工作中,我们是先按装配结构及装配要求将产品进行逐层分解为能够进行独立装配的构件,直到不能分解为止;然后再按自底向上,由内向外的顺序,结合工艺技术要求进行组装成整机。
1.重型机械产品装配工艺的设计过程
现行的重型机械产品在进行具体的装配工艺规划的设计时,首先阅读设计部门提供的图纸、明细及相关的资料,了解所需装配产品的结构及动作原理;确定整个产品装配后的外形尺寸及重量与工艺路线划分指定的装配场地及起吊能力的要求是否一致;接着查阅工艺设计手册或结合相关工艺基本知识,根据产品的功能及结构将整个产品需装配的零件进行部件、组件的划分;然后进行各零、部件的总装,最后进行试运转工作。在以上每一步的装配过程中都有它自已的基准零件,它不仅有着联接有关零件、部件的作用,同时用于保证零件与零件、零件与部件、部件与部件以及整台机器的相对位置精度,因此每一步基准件的找正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整个产品最终质量的保证。另外,由于零件本身有一定的公差范围、装配过程中也会存在有一定的误差、设计可能考虑不周等等因素,因此装配过程经常都需要进行修配及调整。产品设备的装配精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也是依靠这一环节,而热模锻产品在这一环节上尤其突出。
根据以上过程,形成装配工艺文档下发到相应的装配车间,装配工人就依据装配工艺规程的内容依次进行。而在编制装配工艺文件时多以文字性描述为主,这样就使得装配工艺设计较粗放,许多细节描述不清,实际进行产品装配时需要工艺服务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装配工艺设计过程中,由于没有典型工艺库和知识库的支撑,使工艺专家总结出的优秀经验得不到继承,技术准备时间长,还导致某些错误重复出现;另外,没有整体概念,装配工艺文件以文字描述为主就造成实际操作中大部分装配工作都是串行进行,装配作业过程缓慢,生产周期较长。
由上所述可知,重型机械装配工艺设计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和难点:1)效率低,成本高,进行装配工艺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且需要阅读大量的图纸、工艺规程和生产纲领等,工艺编制的效率难以提高,无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2)装配工艺设计的信息不精确性传统的重型机械装配工艺设计的几何信息和装配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图纸。图纸是设计人员绘制的,其信息的掌握依赖于工艺设计人员对图纸的理解,因而存在信息理解的歧义性和不完整性。
3)装配工艺设计质量难以保证传统装配工艺设计主要是工艺人员完成的,由于受到个人经历和知识的限制,在同样生产条件下,可能会编制出不同的装配工艺,因而装配工艺设计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和经验性,导致装配工艺设计质量难以保证。
2.重型机械产品装配工艺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2.1重型机械产品装配工艺设计方法
1)对生产制造的产品及工艺专家的先进经验进行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实例库和工艺知识库。2)划分装配单元,将产品划分为部件装配、组件装配和总装等装配单元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3)在每个装配工序中进行添加虚拟件的操作,把各零部件(包括虚拟件)、工艺资源等拉人相应的工序内容中。4)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将各装配工序通过箭头连接形成装配网络图,实现成本、时间、资源等的控控制。5)形成装配工艺文件,并进行相应的审签流程。6)装配工艺设计完成后,可把相应工艺文件提升为典型工艺,进入典型产品装配工艺知识库存储备用。
2.2重型机械装配工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1)分层次进行装配工艺规划:重型装备的产品的结构都有大型复杂的特点,一个产品涉及的零件数量及种类多达上千上万个,因此在装配工艺设计时就必须对每个产品进行具体的剖析、按其功能结构或组织结构进行分层规划,为实际的操作人员和生产管理部门提供指导。
2)BOM的变换:建立新产品的新工艺或者从工艺库选择好与新产品相似的参照产品的工艺后,由于设计时的功能结构与制造时的工艺结构存在差异,出现虚拟件或结构调整而导致零件归属位置的变化,在编制装配工艺时需要进行设计明细与制造明细的变换,而由此产生的制造明细则可以为生产制造部门提供相应的制造信息。
3)装配网络计划图:重型机械产品普遍具有尺寸大、结构复杂的特点,在进行装配时必须对产品的结构及装配顺序分析清楚,另外,生产部门现在都是根据工艺再结合经验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调度,时间节点掌握的非常粗糙,造成产品装配时所需零部件不能及时进装。针对重型机械装配的实际情况,需要有一种工具来直观地描述装配各工序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关时间点,从而反映整个产品装配的全貌,并在规定条件下,能够全面筹划、统一安排。
4)工序设计:现有工序内容为操作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提供的相关信息不是很清晰,造成实际操作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进行工序设计时,应具体描述该工序所关联的零部件及进装顺序的信息,还应包含有该阶段的开工时间、完工时间以及装配基准、定位要求、装配工艺参数、工装要求等装配质量要求。
5)装配工艺库的管理:及时总结积累形成工艺库会使今后的工作少走许多弯路,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形成工艺库的过程中,每个产品的装配工艺编号应进行唯一标识,以支持装配工艺的借用,同时通过知识挖掘和积累,形成系列产品的工艺知识术语和条目,可在整个装配工艺过程中方便地调用。
装配工艺篇4
关键词:装配式拱桥,施工工艺,控制措施
Abstract:accordingtoourproblemsintheactualwork,thispaperdiscussestheconstructionprocesscontrolmeasuresfabricatedarchbridge,andforthefutureoftheprojectasthereferenceforthesimilar.
Keywords:fabricatedarchbridge,theconstructiontechnology,control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当前,在大型的跨径的拱桥里面,大多采用了箱形的截面拱形态。拱梁桥的上部的装备更轻,这就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有梁桥的施工时间。为了增强拱桥的在建桥技术中竞争的能力,它也应当向着更轻的方向去发展。从以往的双曲类型的拱桥,逐渐发展成为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新型拱桥。在没有支架支持的施工阶段,拱桥对于其中拱圈的韧性与稳定的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然而,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拱圈的韧性与稳定的能力肯定会低于建成后的拱桥的安全性能。所以,对于拱桥,拱圈应该在在提前制作、运输、放置、装备、合龙、加工等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计算,保证桥梁的质量和人员的安全。当拱桥运输和装备的时候,必须根照施工时的设备和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等各种情况,考虑到2.2~3.0的高压冲击的系数。拱桥和拱桥上的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常常观察拱桥的挠度系数,以确保拱轴的形状。在山谷或者水流湍急的河流中,还有在已经通航的水路上,应该保证各类船只的安全的通过,缆索因为其跨越的能力很大,在水平的方向与垂直方向的运输十分灵活,它适应的范围特别广,在施工的时候相对很稳妥与方便等大量的优点,使其成为了再拱桥的施工里面应用最广的一种良好的方案。在采用缆索的吊机进行吊装的拱肋操作时,应该保证使起重的钢索的物理偏角不可以达到160°,在这个限度里还要尽量减少主钢索横向的移动频率,可以考虑使用两组的主要钢索或者人为加高的主钢索的塔架高度这两种方法来施工。如果采用新型的拱桥上,尽量保证发挥钢缆索的价值,拱上的建筑也能够考虑使用预制的装配来施工。缆索的吊装配置对于减小拱桥施工的时间和降低拱桥的价格等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2拱桥的构件进行预先的定制与堆放的施工的技术的控制
2.1构件的定制的技术
(1)拱桥的拱肋的物理构件坐标的样式:装备式的钢筋混凝土的拱桥,其拱肋的坐标样式和带有物理支架的施工时的坐标样式应该相同。
(2)拱肋的站立式样式定制:采用站立式的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办法来定制拱桥的拱肋,这种方法起吊的时候特别地方便,并且还可以节约钢材。底部的模型使用钢筋混凝土排筑的时候,可以有效地减小定制的场地面积,同时也是定制拱桥的拱肋时最常见的步骤,特别适合建设大型的跨径的拱桥。这种方法的施工十分简便,应用也十分广泛。在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时候,应该分层来单独夯实,保证表面的土壤里面宜有些许的石灰,同时也要夯实,最后使用模型来套出一个十圆弧。为了方便固定侧边的模型,在拱桥的表层应该按照适当的距离来埋入一段横木,同时也可以用粗的钢筋或者混凝土钢管来固定旁边的模型,应用在木质的站立式模型的定制。如果我们取土或者填土操作的时候不是很方便,那么可以用木质的架子来进行模型的装备与定制,但是,在去除钢筋支架的时候,应该密切关注拱肋的硬度与受重力的大小,避免拱肋出现裂纹。
(3)拱肋的卧倒式样的定制:卧倒式的定制,其拱桥的拱肋外形与大小比较容易得到人们的控制,其中空心的拱肋在浇筑钢筋混凝土的时候操作十分的简便,并且会节约大量的木材,然而,在起吊的时候特别容易受到损坏。拱肋的卧倒式样的定制中,当预制的拱肋重量较大的时候,应该使用木质的模型。当浇筑的截面形状是M形或者是N形的时候,拱桥拱肋的缺口的部分可以使用混凝土或者其他的材料来垫砌。在平整的质地好的土地上面,根据实际的式样的尺寸大小,挖出和拱肋的尺寸的大小形状相似的凹槽,之后把凹槽的周壁认真的按平,夯实并铺上一层油毛的毡或者铺筑一层薄薄的砂浆,之后便可以浇筑拱桥的拱肋。这种方法十分节省材料,但是凹槽在刚刚开始挖的时候特别费工并且很容易就受到损坏,其物理尺寸比不上木质模型那么精确,只可以用在定制的少许的小型的跨拱桥里。采用俯卧式的定制拱桥的拱肋中混凝土的物理强度可以达到以前设计的物理强度40%,在它的上面安装一个侧方的模型,并浇筑下一块的物理拱肋,这样的连续进行浇筑被称作为卧式的叠浇。而卧式的叠浇常常可以达到6层。在浇筑的时候每一层的拱肋的接触面上都要使用高效的隔离剂把它们分开。卧式的叠浇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以前的预制场地与模板,但是先期的预制拱桥的拱肋不可以取出,以免影响施工日期。
2.2装配式拱桥中的拱肋的分段与接头
(1)装配式拱桥里面拱肋分段的方法:装配式拱桥的拱肋,其跨径小于20m,可以不对其分段;在20-50m之间,可以分为两段:大于50m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分成3段。装配式拱桥的拱肋在分段进行吊装时,从分析层面讲,可以把接头安装在在拱肋自重的弯矩最大的地方,虽然常常对其进行等分,这样做的话每一段受到的重力大小基本是相同的,吊装的设相对比较节省。
(2)装配式拱桥里面拱肋之间接口的方法:为了进行方便的定制,并简化其构造,使得拱肋分为二段进行吊装的时候大多使用直接对接的方法。在吊装的时候应该先定为中段的拱肋,然后把边段的拱肋向着中段的拱肋进行靠拢,来防止中段的拱肋被搁置在一边,并且增加拱桥的扣索拉力和中段拱桥的拱肋之间的搁置的弯矩。对于接口在连接处的,其实质上是全部截面的通用的缝,它需要实际的连接的材料的强度非常高,并且常常使用螺栓或者电焊的钢具等设备;搭接。
(3)接口之间的连接方法和实际的要求:对于那些拱肋的接口之间的连接材料,实际应用的有电焊的型钢,钢板的螺栓,电焊的拱肋钢筋等等,在接口处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必须比装配式拱桥的拱肋中使用的混凝土的强度高很多。而其中的钢材的转杯长度,应该国家相应规范的有关规定。
2.3装配式拱桥的拱座
在拱肋和墩台之间连接被称为装配式拱桥的拱座。由于它的构造十分简单,并且其中钢材的用量很少,而固定的性能又非常好,所以实际应用的比较普遍。
3拱桥安装的顺序
安装拱桥的安装特点,它的正常吊装程序是边段的拱肋的吊装与悬挂,次边段的拱肋的吊装与实际悬挂。
3.1装配式拱桥的吊装的拱肋的顺序
因为拱肋的合龙方法中,横向的方案比较稳定。多孔的桥吊必须装在每一个孔合龙的几片小型的拱肋中,常常在两片以上。对于实际的装配式的吊装肋拱桥,在安装每一个拱肋的时候必须尽早地安装横置的系梁,来加强每一个拱肋的固定的稳定性,必须设置横向的临时的连接系统,来加快实际施工的进度。但是,系统合龙的吊装拱肋产生单向的推力必须小于桥墩的实际承受能力。对于位置高的墩,应该根据桥墩的位置来控制单向的推力,其位移的数值应该在300到500之间。在设有制动的墩桥跨中,可以制动桥墩作为界分孔来安装。
3.2装配式拱桥采用缆索吊装
可以把每一个主索位置下所有的拱肋全部进行吊装完毕,之后再来移动主钢索。常常把吊起的桥孔搁置在安装最后的阶段来进行吊装,必要的时候还要在该孔的最后的拱肋之间穿孔,以保证起吊的安全性。
3.3缆索的吊装先后顺序
为了减少实际应用时扣索来回往返的次数,可以按照吊装的前进方向,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实际的吊装。在应用中,缆索的吊装顺序是:在预定的场预定拱肋及拱上的建筑的结构把定制的拱肋通过运输工具运动拱桥安装的位置吊装的钢筋合龙段拱上的建筑结构安装。
4总结
经过对多年的架桥工程安装的实践,我们发现,在装配式拱桥的施工期间,对于工程的施工,必须得真正地做到在事前进行控制。认真执行装配式拱桥的工艺控制措施,来解决实际应用里的各类技术问题,按时纠正施工中发现的错误,来避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里产生的浪费,进而切实有效地保证实际的工程目标按期完成。
参考文献
[1]韦建刚,陈宝春,吴庆雄.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接缝错台问题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05)
[2]贺国京,黄伟.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空间地震响应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05)
[3]吴玉华,楼文娟.桥道系对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J].公路工程.2008(02)
[4]韦建刚,陈宝春.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刚度设计取值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8(02)
[5]蒋月琴.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特性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05)
[6]孙昊,钱永久,蔡迎春.结构参数变化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
[7]聂瑞锋,徐培蓁,李怀友,阎宇.浅谈钢管混凝土在拱桥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0(04)
[8]路素青.钢管混凝土拱桥安全性评价的距离判别模型[J].混凝土.2011(05)
装配工艺篇5
【关键词】制造企业;机械装配;工艺分析
前言
机械装配是飞机企业机械制造的重要工序。然而就一般企业而言,装配的设备较少,很少采用先进高效的技术及相应的设备,但是装配过程的工艺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先进、合理的工艺是提高装配机械效率的基础和保障,而且对于降低人力劳动有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飞机制造过程中会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和需要巨大的研制资金,历时长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未来飞机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设计、制造、研发等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资金,因此对于机械装配的工艺分析很有必要。
1、飞机制造机械装配工艺现状
1.1我国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发展程度不高。我国现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发展还不是很理想,尤其是飞机制造机械装配的生产批量远低于汽车的批量生产,在装配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更比不上汽车装配的自动化发展,即发展的程度相对落后。虽然近年来工程机械的发展较迅速,如装载机的年产量突破了上万台,然而机械装配的工艺水平整体而言还是不高。
1.2工艺装备及使用工具落后。工艺装备及其工具对机制造中的机械装配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先进的工艺装备与工具可有效的提高装配效率和焊接的精度与水平,而且是加工中心是机械制造焊接过程中常用的设备,然而在装配的过程中这些设备基本不具备。
1.3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人劳动强度大,由于上述两种即工具装备的落后和自动化程度低的原因,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工程机械装配工人劳动强度大主要在工件的搬运、工件的配合调整过程。虽然一些大型的工件已由起重设备来协助完成,比如平衡吊悬臂吊、门式起重机与桥式起重机等。但还有一些较轻的工件还是以人工劳动为主,这就造成了工人的劳动量较大。使用平衡吊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2、飞机机械装配内容和工艺基础
2.1机械装配内容。机械装配工艺是制造企业的核心工程,制造企业是制造各种机械的工业部门,如农业、动力、运输等机械产品。同时制造企业为国民经济的相关部门提供设备,如冶金、化工等应用设备。机械装配是机械装配工艺中的核心,然而机械装配的合理性更是核心的重中之重。
2.2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环节。从整个机器制造过程来看机器装配是最后一个阶段,装配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器的质量。在装配过程中如果装配不当,即使有合格质量的零件,装配出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合格。反过来如果零件加工制造的质量一般,而机械装配有所改善,采取合适的工艺措施,则产品就能够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其次,从机器装配的过程可发现机器在设计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的地方和在零件加工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从而能够及时的改进。所以机器装配工艺可以说是机器生产的最终检验环节。装配工艺的基础环节一般还包括:校正、调整与配作、清洗、连接、平衡、验收试验、油漆及最后的包装等方面的工作。
3、飞机机械装配中的工艺改进
机械制造整个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机械装配可以说是机械制造的成败环节,所以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也决定了机械的质量高低。飞机机械装配中的工艺需要改进。假如在前面环节中零件的制造质量都能达到合格标准,但在最后装配阶段装配的不合适或不当,也不一定能够装配出合格的机械产品。所以提高制造企业机械装配工艺精湛度即加以改进,才能引导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3.1输送过程实现自动化。输送过程中的全程自动化是指在质量能够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来提高装配效率和减轻工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是生产企业的一种追求。因此所采用的输送技术是最比较关键的步骤。机械自动化输送的发展,会逐步运用到工程机械的部装生产线与轻型零部件装配工序,并形成生产流水线,从而大大降低劳动者的劳动量,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一些大型工程机械的操作则一定要借助机械的操作,所以笨重固定式的工件装配还将长期存在。
3.2设备具有流动性。自动化的装配生产线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和产能,但多种类小批量却是工程机械生产的固定式装配的特点。具有流动性设备的自动化设备能改善效率低的缺点,采用装配生产线可提高效率,但应采用流动性的,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实现不同产品或不同批量的装配。另外在设计装配生产线时,应尽量考虑企业所生产的不同产品在结构上的一些特点,从而可使生产线最大程度的满足多产品的装配需要,或通过所配置的更换支架、工装等来实现不同产品的装配需要。最后还要考虑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应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调整的,以此来满足不同产品的装配时间。
3.3操作过程中人性化的体现。在机械装配中,通过输送的自动化,使操作实施更加人性化,从而减少操作者对工件的搬运,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这是人性化的一种体现。例如操作者在在装配过程中运用平衡式起重机、升降平台等装备,会使操作者在装配过程中处于更佳的舒适状态,这就是操作过程中的人性化的体现。在比如液压压装工装,冷冻和加热装置的使用,也就是零件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来装配,操作者就可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自动化机械的应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但操作系统对环境清洁度的要求也是较高的,所以装配车间配置空调也是很现实的,这使工人的操作环境也有所改善,这种人性化的应用也使工人更加舒适,从而使生产的产品质量会处于更好的状态。由此看来人性化是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3.4机械装配效率提高。机械装配效率的提高,即设计工艺与手段的提高,可使机械工件的加工精度和配合精度不断提高。机械装配过程中零件加工要达到设计要求,避免或减少了选配修配配焊等耗费时间的工序,在加流水线的应用可使装配生产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合理的工艺是提高装配机械效率的基础和保障。所以,机械装配效率的提高是企业增加核心竞争力的有利手段,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语
飞机制造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代表着制造业的先进发展水平,而我国现阶段制造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发展形势严峻,这就要求我国要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力量,快速军机研制与批量生产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飞机制造的过程中,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先进的生产发展水平和管理技术。这也是实现飞机制造机械整体水平保证的前提基础性工作。而且能够降低制造的成本,带给企业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张瑞,王春英,梁成岭,王萌.工程机械装配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J].建筑机械(上半月)2010.03
装配工艺篇6
关键词:滚珠丝杠;检测仪器;装配工艺
一、前言
滚珠丝杠的装配问题在最近几年愈来影响检测仪器正常的工作,所以解决滚珠丝杠装配的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滚珠丝杠在大型设备和精密仪器中都有涉及,近些年来滚珠丝杠因为装配出现的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很多由滚珠丝杠制作的设备,在使用不久都出现了跳差严重的问题,解决滚珠丝杠装配的问题是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是工业作业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保证。
二、精密滚珠丝杠的定义
滚珠丝杠是作为传动原件产生的,能够将物体直线运动转化为反复的回旋运动,滚珠丝杠作为传动原件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物体自身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将不同角度的力转化成直线往复的力,滚珠丝杠本身具有很多的优势,本身又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作业的特点,滚珠丝杠自身的摩擦阻力很小,滚珠丝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精密仪器。
三、滚珠丝杠装配存在的问题
1滚珠丝杠的精度不够
滚珠丝杠本身在入库的时候会进行一定的检查,自身本身是没有什么质量的问题,主要的精度不够的问题是出现在滚珠丝杠在放置的时候很多是横向放置的,横向放置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会因为重力直接受力于零件上,重力的作用导致滚珠丝杠内部的主要零件出现变形的问题,或者零件和丝杠外壁摩擦,导致远见出现贴壁现象,导致滚珠丝杠的零件因为重力因素,影响精确度。
2装配方式不当影响丝杠精度
在丝杠装配的工作上应当采用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装配,但是现在装配丝杠的时候很多都不是专业的人员进行装配,随便的机械工人都能装配滚珠丝杠,所以不专业人员装配的滚珠丝杠就会存在一定问题,或者因为操作不注意,导致丝杠在装配时候各部分原件出现错位,或者是损坏的问题,这些装配的时候出现损坏,都会直接影响丝杠精度。
3检测方法不正确
在滚珠丝杠装配设备的检测时候,很多检测人员采用的检测基准不同,导致检测时候丝杠的精度不一样,很多检测人员方法不正确,也会导致精度出现误差。滚珠丝杠在检测的时候由于很多人员对于自己的检测方法存在不足,但是检测人员却不了解自身检测仪器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的人员使用的仪器不够先进一些工作人员使用的都是很久以前的仪器,导致检测时候精度不够。
4装配工艺不对
现在滚珠丝杠的装配的时候装配顺序不对,导致丝杠在装配的时候出现平行度超出正常范围的问题,而且在钻孔铰孔等过程中,没有进行防尘处理,导致很多灰尘进入到丝杠副传动面,丝杠会因为灰尘磨损,原件表面就会变的没有以前光滑,所以导零件出现的问题,会引起滚珠丝杠的内部原件难以保持以前的工作效率,导致精度出现问题。
二、解决滚珠丝杠装配工艺存在问题的对策
1改变滚珠丝杠放置方式
滚珠丝杠的精度不够很多原因是因为放置的方式不对,不能用横向的放置方式,导致滚珠丝杠出现零件受重力的影响导致精度不精确的问题,所以要改变丝杠的放置方式,垂直的放置滚珠丝杠,让滚珠丝杠内部的原件受重力的改变,从而作上下运动,这样滚珠丝杠内部的原件就不会因为贴着丝杠的外壁,从而引起和丝杠外壁的摩擦,影响原件的精度,所以垂直放置滚珠丝杠能解决因为横向放置滚珠丝杠导致的重力影响问题,保证不会因为重力因素影响精度。
2增加装配的方式的正确性
滚珠丝杠在装配的时候要采用专业的装配人员,不能随便就让其他人员进行装配,而且要用科学的方式对装配人员进行一定培训,没有专业培训的人员装配这会导致装配不当,影响丝杠的精度,在对于装配技术人员的装配工作上,不仅要做到严格的要求,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装配人员进行科学的装配方法培训教学,保证装配技术人员能够利用科学的装配方法进行装配,对于装配的每道工序都要严格要求,而且装配的人员,要严格要求,保证不会因为装配不当影响丝杠精度。
4采用正确的检测方法
在丝杠精度的检测过程中,检验员要采用千分表配合磁力表座,以工作台直线导轨滑座为,检测基准进行检测,要统一检测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的精度明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检测精度的仪器要及时的进行更新换代,一定要保证丝杠精度的检测人员能够利用最新式的检测仪器,因为以前的检测仪器对于滚珠丝杠的不断变化难以适应,所以使用最新的检测仪器能够保证,滚珠丝杠的精度得到更精确的检测,也要统一科学的检测方法,保证滚珠丝杠的精度检测得到最准确的数值。
5采用正确的装配工艺
在滚珠丝杠装配的时候,要采用严格正确的装配工艺,而且要保证及时清理滚珠丝杠上的灰尘,灰尘进入丝杠中会磨损丝杠内部原件,导致丝杠出现精度不够的问题,所以不仅要完善装配工艺,还要及时进行除尘。保证不会因为灰尘的进入导致滚珠丝杠内部零件磨损出现精度不够的问题。规范滚珠丝杠的装配工艺,对滚珠丝杠的装配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教育,要严格的把握每一道工序的装配要求严格进行滚珠丝杠的装配,保证丝杠装配不会出现问题。
三、结束语
滚珠丝杠的装配在机床应用和精密检测仪器制造上是关键的步骤,滚珠丝杠是制造检测仪器的重要部件,所以完善滚珠丝杠装配工艺上存在的不足是保证公司检测仪器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滚珠丝杠在装配上完善装配工艺的不足、改善装配的流程、提高精度的检验,这样滚珠丝杠的装配才不会出现问题,才能保证检测设备等仪器的正常运作。滚珠丝杠要在检测、装配、放置等很多问题上进行严格的细化,要保证滚珠丝杠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出现精度不够的问题影响使用,保证机床和仪器的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姜洪奎.滚珠丝杠副动力学性能及加工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
[2]罗容.滚珠丝杠力学分析与实验台设计[D].浙江大学,2010.
[3]徐光远.滚珠丝杠开发及力学特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