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答案范文
考点1:六类营养物质对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
例1(2016・常德)下列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糖类
D.油脂
研析与解答: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而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属于有机物,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
答案:A
考点2:某些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例2(2016・泉州)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
B.用铁锅作炊具烹调食物
C.用加碘食盐作调味品
D.用甲醛溶液保r大白菜
研析与解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铁锅可以为人体提供铁元素,加碘食盐可以为人体提供碘元素,防止大脖子病发生,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物。
答案:D
考点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例3(2016・苏州)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不正确的是(),
A.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C.缺铁会引起龋齿
D.缺锌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研析与解答: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患骨质疏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人体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铁是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引发贫血,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使人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等。
答案:C
考点4: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例4
(2015・荆州)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下列饮品中,可能不含有机物的是()。
A.果汁
B.牛奶
C.矿泉水
D.啤酒
研析与解答: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然也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常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果汁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C属于有机物,牛奶中含有蛋白质等物质,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无机矿物质。可能不含有机物,啤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属于有机物。
答案:C
考点5:有机合成材料
例5(2015・揭阳)下列物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红木家具
B.塑料饭盒
C.玻璃茶杯
D.铁制水管
研析与解答:红木家具属于天然材料,塑料饭盒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玻璃茶杯属于硅酸盐材料,铁制水管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B
考点6:化学与社会发展
例6(2015・汕尾)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行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焚烧废弃塑料
B.深埋处理废旧电池
C.控制企业排污
D.丢弃实验剩余药品
研析与解答: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深埋处理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控制企业排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实验剩余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和毒性的,随意丢弃也会污染环境。
答案:C
你学会了吗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的是()。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大量食用海带
D.向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使其肉质鲜美
3.图1是某省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的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完成以下问题,
(1)包装标签上所说的钙含量是指――(填“单质钙”“碳酸钙”或“钙元素”),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___。
(3)为了测定此盐中钙元素的含量,取10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132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1.A
2.B
无机化学答案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考试方法;在线考试;信息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computer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informatizationismoreandmoredroptattention.People’sdemandforonlinetestbecomesgreaterandgreater.Thebasicconditionsandfactorstorealizeintellectualizedtestmethodisdiscussed,andanimplementationmethodisputforward.
【Keywords】Intelligenttestmethod;Testonline;Information
0引言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Web开发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如何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钻研方向。当今教育存在这么一种情况:校园网络环境日益优化,而教师的考务工作却没有因此而变得轻松。为了充分利用校园网现有的网络资源,为了有效解决传统考试方式的弊端,我们需要将传统书面笔试的出卷、考试、评阅等多个环节整合成一个集动态出卷、在线考试、自动评阅及成绩查询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在线考试系统。
1实现意义
欲实现一个功能齐全的在线考试系统,必先实现一个智能化考试方法。为了方便程序员设计在线考试系统,本文提出了一个不基于任何语言的智能化考试方法。该方法简洁而不失严谨,通用而不失齐全,更重要的是它不拘泥于一种语言,灵活方便。
2分析与实现
要实现智能化考试方法,必须要了解在传统的书面考试中我们为了“考试”做了哪些事情。在传统的考试中教师要出题、改卷、统计分析考试结果,学生要答题,查询成绩。因此智能化考试方法中必须包含有出题、考试、改卷、统计这四大功能。当然为了方便教师出题,题目录入功能也必不可少。综上所述,智能化考试方法模型如图1所示。
2.1题库的设计与实现
要将题目录入,就必先要有一个题库。题库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试题信息的实体完整性,关系到题目引用的参照完整性。要设计一个题库,先要确定是否要将题目分科目,分题型存放。一般情况下,如果题库小,数据量不大可以不分表存放;如果题目多,数据量大最好采用分表存放。在题库中,每一道题目都要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号,该编号可以是数据库系统自动生成,也可以为手动输入。为确保编号独一无二,最好为数据库系统自动生成。每一道题目都会拥有以下属性:题目内容、答案、所属科目、难度、重要程度、题型等属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题库的关系表示:题目(题目编号、题目、答案、科目、难度、重要程度、题型、预留字段)。
至于如何将题目导入题库,我们可以选择使用考试系统导入,也可以选择从excel中导入,当然二者兼有更完美。
2.2出题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出卷就是从题库中选某些题,将其信息存放在试卷库中,所以我们要先设计一个试卷库。由于每份试卷的题目数量不确定,试卷库的关系模式选择二目关系模式,将试卷信息与选题信息分开存放。试卷库关系表示:试卷(试卷编号、出题者、出题日期),选题(编号、试卷编号、题目编号、分值)。对于出题的方式,可以选择手动出题,也可以选择自动组卷。
2.2.1手动出题
手动出卷相对比较简单。出题者每选中一道题,就在选题(选题表)中增加一条记录。选题完成后出题者可以预览试卷,确定是否要修改。
2.2.2自动组卷
出题者应先确定有几种题型与各种题型的题目数量,题目数目必须小于题库中题目的数目,题型也必须已存在题库中。先将某一题型的题目编号全部检索并按顺序存放在哈希表中,然后产生对应题目数量个数的不重复且大于0小于总题目数量的随机数。以随机数为键即可取得题目编号,存入选题(选题表)中。选题完成后出题者可以预览试卷,确定是否要修改,其具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
2.3学生考试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答题就是将学生的答案存入答题库中。因为每一个学生对于某一份试卷的某一题只允许有一个答案,一个得分,所以可得出答题关系表示:答题记录(学生编号,试卷编号,试题编号,答案,得分)。学生每答一道题,就会在答题记录中增加一条记录。学生在答题结束后可以查看自己的除得分以外的答题记录,确定是否要修改,然后提交试卷。提交试卷后不允许进行任何修改。在批改试卷后方可查看得分。
2.4智能改卷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无论试卷中有多少种题型,我们都可以将其归类为主观题或者客观题。客观题的答案是确定的,有唯一标准的,易于批改,可采用自动改卷;而主观题的答案灵活多变,准确程度难以确定,可采用人工改卷也可采用模糊查询。
2.4.1客观题修改
将学生答案与题目答案都查询出来一一对应比较,答对则得满分,答错得零分。并将相应的得分保存在对应的答题记录中。
2.4.2主观题修改
(1)人工改卷:将学生答案与标准答案都查询出来,改卷者根据标准答案判断学生答案相似程度确定得分,并将相应的得分保存在对应的答题记录中。(2)模糊查询:为标准答案设置关键字,并设置每个关键字的权值。判断学生答案中是否含有关键字,根据所含关键字的个数及其权值确定得分。
2.5统计分析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成果。考试结束后学生要知道自己的得分,班级的排名等情况;老师要知道所教科目所有学生的得分,最高分,最低分,每一题的正确率,每一题的得分率等各种数据。如何才能实现功能齐全的统计分析,这就涉及到答题记录的存储与利用。通过答题记录可以轻易地得出该次考试所有学生的成绩,将成绩存放在一个单独的关系表中,如:学生成绩(学号、试卷编号、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总评)。通过答题记录我们也可以轻易得出某一题的得分率,正确率。只要正确使用答题记录与其他数据表,绝大部分的统计分析都是能够实现的。
3总结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在各个行业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社会的发展也趋于电子化、网络化。传统考试的诸多不便逐步显现出来,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基于网络的智能化考试成为了现实,能满足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提高了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
无机化学答案范文篇3
一、识记法
识记法是对平时记忆内容的再现,只要记清楚、记准确即可直接选出答案。
例1(2016・福州)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水杯B.纯棉毛巾
C.羊毛围巾D.蚕丝被芯
解析:有机合成材料是指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及合成纤维。上述生活用品中,塑料水杯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
答案:A
二、抓住关键字词法
适用此方法的选择题,通常是对化学式含义进行各种判断,给出的化学式也常是“陌生”的,但化学式的含义是明确的。解答时,通过查看关键字词就可以快速看出答案。
例2(2016・东营)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全球抗击疟疾进程中,拯救了上百万人的生命,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
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4%
D.利用化学提取和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解析:“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中“质量比”三个字是关键字词,质量比不是原子个数比。B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B
三、改写化学式法
适用此方法的选择题,通常是给出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要求学生通过模型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各种判断。解题时,首先要认真观看图例,获得相关原子种类的信息;然后将每一个模型图改写成化学式;最后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例3(2015・济南)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数值为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解析:观察图例可写出甲、乙、丙、丁的化学式:甲为CH4,乙为H2O,丙为CO,丁为H2。因此,图示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A项说法正确;x的数值为3,B项说法正确;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成0,C项说法正确;甲、丙的质量比为:16∶28=4∶7,D项说法错误。
答案:D
四、举反例法
举反例法是在正常推理的基础上,通过举反例而否定原来的结论的一种解题方法。只要反例正确,则原来的推理就被否定。
例4(2016・重cB)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人的血液呈碱性,则人的体液都呈碱性
B.NaCl溶液能够导电,则所有液体都能导电
C.KNO3溶液无色透明,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能使石蕊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解析:人的体液包括很多,显酸性的胃酸也是其中一种,A项错误;NaCl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着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但有些溶液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如蔗糖溶液、酒精溶液,这些溶液是不导电的,B项错误;无色透明不是溶液的基本特征,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水、酒精等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都不是混合物,所以都不是溶液,C项错误。
答案:D
五、四看法
四看法一般是针对图像型选择题。在解答时,先查看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是什么;再查看曲线的走势和转折点;第三要看对应的具体操作是什么;最后看具体操作中的数量关系。
例5(2016・南充)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足量的同种稀盐酸反应
B.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C.敞口放置的浓盐酸
D.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与足量的同种稀盐酸反应时,因镁的活动性大于铝,所以反应时间短,而产生的氢气质量铝多于镁,A项对应关系正确;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其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B项对应关系错误;浓盐酸易挥发,溶液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略减小,C项对应关系正确;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先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刚开始时看不到氢氧化铜沉淀,D项对应关系正确。
答案:B
六、试探带入法
适用此方法的选择题,考查的常是物质类别之间的相互转换。试题中给出转化关系图或表格,只要将其给定的选项试探代入,就能确定是否合理,从而得出答案。
例6(2016・河南)X、Y、Z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是()
A.Cu、CuO、Cu(OH)2
B.C、CO、H2CO3
C.CaO、Ca(OH)2、CaCO3
D.H2O2、H2、H2O
解析:CuO无法一步变成Cu(OH)2,A项不合理;CO无法一步变成H2CO3,B项不合理;H2O2无法一步变成H2,D项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