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培育总结篇1

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训;新农民;专业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07-1

近年来为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农民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为进一步总结取得的成绩,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水平,加快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对当前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新形势及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促进农民培训向更高效、更实用、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1农民教育培训的历史前景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农机、新种子层出不穷,但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不是那么的简单,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农民素质不高,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素质不高,这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底子薄,人口多,农民受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方面。

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技术发达的国家就可以竞争过技术尚不发达的国家,这是个国家竞争力问题,

现在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消费大国,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还是依靠先进技术,发展先进农业,过去那种落后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无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所以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从农民培训上找出路,不但要工厂生产出新农机、新种子,还要农业培训机构培训出新农民,高素质农民,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让新农民掌握新技术,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在生产中存在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建设,重视农业设施设备投入,轻视农民培训投入,造成先进的农业设备技术与农民的素质能力难以衔接。在农民意识中也普遍存在同样的问题,看重农业设备建设,轻视学习,轻视农业培训,这些问题都是在新形势下普遍出现的问题。

2如何促进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

当前农业发展已从已计划为导向发展到以市场为导向,市场经济有其配置资源的先天优势,但也有其弊端。市场经济的风险性对农民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八十年代左右,农民市场意识较弱,抗风险意识教差,很多农民还沉溺在计划经济甚至自然经济的思想中,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其生产影响很大,在计划经济时代,高产量就是大丰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丰收并不等于大增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民文化素质较差,外界信息比较闭塞,单户的生产模式就如同闭门造车,只知道埋头苦干,不考虑供求关系,从现实角度讲农民也很难既抓生产又考察市场行情,所以很难预知供求关系,比如今年韭菜价格上涨,第二年大批农民盲目的都去种植韭菜,造成韭菜供过去求,出现韭菜价格大幅下降,农民挣不到钱,甚至还要赔钱。

要解决好新形势下出现的这一新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专业合作社是在当前新形势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很好的方案。引导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培训工作来说,就是要在农民培训中增加对农业合作社的讲解,告诉农民什么是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在哪里,引导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来达到增收的目的,要向农民讲解参加专业合作社应注意的问题。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组织,可以协调社内各种资源,相对于一家一户的模式,其合作性具有生产中的很大优势。还可以起到社会化分工的作用。第二是在农民培训工作中增加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改变农民过去的思维模式,解释现在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原因,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风险,但也有很多规避风险的方式,比如农业保险,农机互助保险,这些都是在农业生产中规避风险的很好的方式,总之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解决好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

3总结

当前新形势下,农民培训也出现了很多自身特点,首先农民培训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不能理论性太强,脱离现实生活,要在培训中抓住重点,在与农民密切相关的生产领域加大培训力度,了解农民农业技术知识的现状及农民所需要的知识,总结农民教育的规律,抓出培训服务生产这一主线,根据农民的自身要求规划学习方案。其次农民培训要处理好生产和教学的关系,农民的生产生活是第一性的,所以农民教学要走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培训的目的还是实践,培训的作用还在于生产生活,培训要服务于生产,不能影响农民的生产,培训的内容要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这也是当前农民培训工作的新特点。

高素质农民培育总结篇2

关键词:农村人口;素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039-03

收稿日期:2010-02-08

基金项目: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以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B321)

作者简介:张守权(1964-),男,河南淮阳人,副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国情问题研究。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尤其是中原地区的河南省周口市,更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区,农民占人口数的90.3%以上。“农村穷、农民苦、农业真危险!”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只有依靠农村、农业的现代化,最终依靠的是广大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有决定性的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要依靠高素质的农民。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要求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与世界接轨,实现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这些新的形势必然要求高素质的农民的参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时光匆匆,中国的改革开放已三十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广大农民在吃饱穿暖住好的同时,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提高多少呢?能不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课题组对周口市农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现总结如下:

一、农民的文化素质现状及成因

素质一词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指农民受到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民的文化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再加人口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课题组对周口所辖九县的80个自然村的走访调查发现,时至今日,广大农民的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甚大。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对象中,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9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7.41%,小学文化程度的10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6.91%,高中文化程度的8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1.48%,不识字或识字不多1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20%,大专以上为零。这些都说明目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如果按年龄段细分的话,在青年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绝大多数;在壮年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绝大多数;在老年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了绝大多数。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青年劳动力中,主要是一部分青年人受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政策的影响,不能从长远看问题,只顾眼前利益,片面地认为“读书不如赚钱”,所以过早辍学打工。再加受教学条件的限制,现有的教育资源满足不了青少年求学的需要。周口市是一个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市,多数县人口都超过百万,可是每个县只有一至二所重点高中,50%的初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的县连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没有,这样多的初中生只好辍学打工了。高中生升入大学深造的近年也只有30%左右,农村学生升大学的概率远远低与大中城市的学生。升大学机会少,上了大学工作又难找,大大挫伤农民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二是在壮年劳动力中,他们求学阶段正赶上“”,“白卷英雄”,“读书无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的文化程度也就是小学阶段,即使上过初高中,由于早已离开学校,脱离书本,又没有机会到各专业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培训和深造,所以目前也根本适应不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在老年劳动力中,素质就更低下了。绝大多数老年劳动力根本接受不了新的农业科学技术,沿袭的仍是过去“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的传统落后的种养模式,谈起现代科学技术如同听天书一样。更可怕的是我们在周口农村调研时发现,不少村青壮年劳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了“613899”部队(指儿童、妇女和老人)这样的老弱残兵,靠这些人去落实先进的农业技术根本无从谈起。

二、农民的科技素质现状及成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靠科技来实现,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尤其是在中国人多地少这一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依靠科技实现原有土地上的增收,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和产出率应该成为一个共识。但是,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要靠自修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十分困难的,必须依靠专业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地头,进入民间,现场指导、示范、培训,才能推广最新农业科学技术。而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现在也成为一个难题。一方面现代农业需要现代科技作支撑,农民盼技术盼信息的心情求之若渴;另一方面农业科研又硕果累累。就是因为市场经济下的新的推广体系没有形成,普及不到位,造成棚架严重,无法到户到田,从而形成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个问题不仅河南周口等地存在,在全国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造成科技棚架的原因,大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广网络不健全,以周口市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推广机构基本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推广网络,基本还是健全的。但是,后来随着推广内容、服务对象、推广手段的变化,过去“一张嘴、两条腿”的推广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千家万户不同作物、不同品种对农业技术的需要,一个乡镇仅靠三五个技术人员,很难把抽象的新技术及时地传递到几万亩的耕地上。同时,由于随着近年来对农技推广部门“减供”、“断奶”、“下放”等措施的出台,使原来的推广体系出现了“线断、网烂、人散”的局面,很难承担起新形势所赋予的新使命;二是农技推广设备简陋,手段落后。周口市的农业信息平台建设都不够完善,相当一部分虽然建立起来了,但受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作用发挥很不好。周口市50%的乡镇农技站没有必要的办公场所,183个乡镇农技站没有一个配有电脑,甚至连最基本的简单的土壤检测设备也没有。就市级电视台也没有开设一个针对三农的专用频道。设立的一个专题栏目也是刚刚开播,且相当一部分地区接收信号还不能覆盖到。由于推广手段落后,在河南周口调研时,一些农民反映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为零,农业生产完全是靠自己积累的传统经验;三是农技人员匮乏,知识老化。以周口为例,目前全市三级农技推广单位实有人员3346人,其中高级职称仅48人,中级职称471人,高中级合计仅占全体职工人数的1/6;大专以上学历874人,占27%。许多新毕业的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因编制问题进不了市、县级农技推广单位,又不愿到名存实亡的基层乡站就业,形成了农技推广队伍知识结构断档。周口市农业局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们,由于市级农技推广部门历史上形成了人员超编,加上目前又受编制和经费的制约,已有六年没有接收大学毕业生了,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现象非常严重。同时,由于各级用于科技人员再培训的经费不能到位,农技人员知识老化也非常严重,很难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农技人员跳槽现象也较为普遍。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对于农村青少年来讲,他们一部分将来要走出农村,一部分将成为新时代的农民,无论干啥,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建设者都必须具有现代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必须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政府务必提高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切实把各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上来。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投入力度,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当然,农村教育要搞好,还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并鼓励城市各单位智力支农,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力度。

第二,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实现高等教育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提高农村青少年上学的积极性,防止在校中小学学生的流失。众所周知,考上大学是农村孩子跳出龙门的主要手段,甚至是他们走向上层社会的唯一通道,也是他们求学若渴的主要力量源泉。一旦上大学机会减少,升学无望,即使上了大学而求职无门,这将大大挫伤农村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形成新的读书无用论。现在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误区,就是全社会都在关注高考,却看不到普遍严重的招生歧视。大家知道,我们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参加高考考生基数大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达百万之众,但这样的考生大省却成为京、沪等地大学招生的歧视对象,农业为主的省份得到的招生指标远低于其考生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2009年,北京大学对万名考生在天津投放指标为10人,在上海投放的指标为4.8人,但在河南投放的指标却只有1人。复旦大学对万名考生在浙江投放的指标为5.2人,在北京投放的指标为4.2人,而对河南投放的指标仅略超过0.4,导致不同省市的单位招生指标相差好几倍甚至十几倍。高等教育机会是最重要的公共资源,理应按照机会平等原则分配给所有公民,而不应该因户籍地等不相关因素而受到歧视。然而,部属重点院校的分省招生指标制度对本地考生给予特殊照顾,严重歧视了外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平等的权利,明显违反宪法规定的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因为道理很简单,北京大学不是北京的北大,而是全国的北大,但是北京考生考取北大的机会却要比河南、山东等省的考生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上海、江苏、浙江、武汉等地招生地方化甚至远比北京大学严重,如复旦、浙大、武大、南大等国家重点支持的“985大学”,在本地录取考生达到招生总量的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高达50%。教育机会不平等,尤其是农村学生不能通过平等高考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必然影响农村青少年求学积极性,并最终影响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阻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所以,我们强烈呼吁,迅速改革现行的高考招生指标分配制度,至少不能在录取标准上歧视农业地区的考生。

第三,对于农村壮年劳动力,全日制求学阶段已经结束,但他们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对他们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但是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的农民培训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可概括为四多四少现象:浮在城镇多,深入村屯少,集中培训多,现场指导少,单项技术多,综合技术少,传统技术多,现代技术少。致使培训工作很难做到走进村屯,贴近农民,服务农民。所以,许多农民对技术培训不感兴趣,每当组织培训时,他们总以种种理由推脱。据调查,30.62%的人以没钱为理由,10.12%的人说没合适内容而拒绝之。究其原因主要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吸引力。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由市、乡、村三级的构成的农民培训管理体系。市一级主要负责制定区域和年度培训计划。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培训项目的具体落实,根据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公开招聘培训机构,加强培训工作监督检查。村一级主要是根据当地主导产业提出培训需求,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如实记录培训情况。

2.改进工作方法,把培训工作重心下沉。我们就培训地点问题做了调查,65.68%的农民愿意在村里办培训班,22.47%可以选择到乡镇参加培训,极少数人选择到县城或城市。选择在村里办培训班对农民来说好处很多,一是方便;二是省工、省时、省钱;三是可以在村头就地取材,现场指导,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农民喜闻乐见。因此,我们应当把教育培训工作重心下沉到村屯,把培训班办到村头、地头、家里头。工作重心下沉的关键,就是改进工作方法,推进“三进村”工作措施。所谓“三进村”就是“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训进村”。“培训教师进村”,就是发挥专业培训机构、专业教师的优势,组织农广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科研院所和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培训教师进村入户,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以农业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方便农民就近接受培训。“媒体资源进村”,就是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资源,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例如,推行“三电”(电视、电话、电脑)一体化模式、发挥科技服务车的流动培训功能、创建科技书屋、利用电台电视台开辟农民教育培训节目,开设空中课堂等。“人才培养进村”,就是以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市场、方便学习、降低成本、灵活高效为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结合项目实施,在村里举办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的教育培训班。通过推行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措施,实行送教上门,送技术上门,送信息上门,为农民服务,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加速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

高素质农民培育总结篇3

一、背景新解:为什么说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农民现代农业是全面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全面实行现代管理手段、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资料、努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达农业。发展这样的现代农业,必须以新型农民为人才支撑。

(一)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素质决定能力,素质决定水平,素质决定发展。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根本的区别就在于素质。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农民,才能用现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现代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现代农业,用现代生产资料打造现代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现代农业。没有农民的高素质,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更新,就没有现代农业管理手段的变革,就没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就没有现代产业体系的完善,发展现代农业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说,现代农业是一种“素质农业”,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二)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当今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必须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为发展现代农业注入强劲动力。农民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主要掌握者和运用者。拥有较高科技素质的新型农民,能运用新的农业技术,实现科学技术更好地向生产成果转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可以说,农民的科技素质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现代农业能否实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说,现代农业是一种“科技农业”,需要高科技素质的新型农民。

(三)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经营管理素质。现代农业,不再是单打独斗、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而是大规模的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农产品也不再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而是彻底地由产品转化为商品,要占领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只有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才能驾驭千变万化的市场,才能冲破世界市场的“绿色壁垒”,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说,现代农业是一种“经营农业”,是一种“管理农业”,需要具有较高经营管理素质的新型农民。

二、特征描述: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什么样的农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对新型农民的准确定位,放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视野下来思考,“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具备新理念。思想指导行动,理念推动创新。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新型农民必须具有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理念。这些新理念包括具有团结合作的理念,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富于组织性、生产经营及生活方式趋于组织化,这要求新型农民要克服单打独斗、一盘散沙的状态,融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产业链之中,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具有开放包容的理念,现代农业是一种开放的农业,这要求新型农民要克服封闭自守、安于现状的状态,敞开胸怀,打开视野,借鉴国际社会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既要吸收国际先进农业的合理因素,又要打造我国现代农业的特色元素。具有敢于创业的理念,现代农业是一种创新的农业,这要求新型农民要克服小富即满、小富即安、恐惧风险的状态,要敢于创造和追求新的生活,具有鲜明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新的就业观念,勤而致富,富而思进,进而文明。

(二)成为新主体。这种主体性强调,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农民应该有这样一种主体意识、一种责任意识。是否拥有真正的主体性,是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根本区别。改革开放之前的传统农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处于依附和依赖的地位,一切经济活动由国家和集体来组织,农民缺乏必要的自主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判断和创造性思维,也缺乏竞争压力和利益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现代农业中,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从事商品生产、扶持农民兴办乡镇企业、鼓励农民搞多种经营和基层民主管理活动,农民的主体性逐渐增强,在勤劳致富愿望的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主体性力量。他们不仅意识到了自己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而且通过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大显身手,发挥了主体作用,为从整体上向当代新型农民过渡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三)掌握新知识。现代农业是知识密集型农业、是科技支撑型农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知识化、智能化。这就要求新型农民必须掌握新知识,包括基础性知识,比如最基本的农业相关知识,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人才专业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前提;包括跨专业知识,包括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种、养、加技术知识等,现代农业是生产领域广阔的农业,只有具备跨专业知识,尤其是相近专业的知识,才能在生产中较好地开展工作;包括前沿性知识,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现代农业大大缩短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新型农民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劳务经济等方面的一技之长,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产业创业开发能力,成为农业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带头人。

(四)学习新科技。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先进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日新月异。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背景下,培育新型农民必须以“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具有优化的知识结构”为特征。这样的新型农民必须有科学的理念,用国际国内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武装头脑,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农村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掌握高效实用的农业新技术,如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生态及植保技术、以自然养猪法为代表的先进畜禽养殖技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的沼气技术等。

三、路径选择:怎样培养这样的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政府责任是根本,加强教育是基础,创新培养模式是重点,营造环境是关键。

(一)统一认识,强化政府责任。统一认识,强化政府责任是培育新型农民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培养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归根结底,要由千千万万个具体的新型农民来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的素质决定着最终的成效。因此,新型农民的培育,就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问题。尊重新型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新型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政府责无旁贷。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培育新型农民将贯穿于整个过程。这也决定了新型农民的培育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有长远规划,有大量投入。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扶助和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把培育新型农民纳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育新型农民。

(二)加强教育,提升综合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其综合素质,必然要加强教育。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农民队伍的素质。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要把农村义务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二是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把农村文化教育和科普教育结合起来,适当设置相应的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专业及课程,造就和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三是实施专项技能培训工程。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要提供对农民开放的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改善传统的务农方式,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劳动力就业能力。

高素质农民培育总结篇4

关键词:凯里市农民科技素质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D422.7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86-01

农村人力资源的知识化、技能化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农业产业现代化、科技化的前提;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民培训,培育大批掌握和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这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凯里市农村基本状况

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部,国土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人口55.6万(2009),辖2乡7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农村常用耕地面积196005亩,人均常用耕地0.65亩。农业总人口299392人,占全市人口的53.38%。其中农村劳动力189396人,男性103435人,女性85961人;占农业总人口的63.26%。

2012年和2013年凯里市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是151086万元、159760万元,其中种植业比重占60%左右,养殖业比重占30%左右,其它(林业、服务业等)占10%左右。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081元,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945元,同比增长14.21%。

1.凯里市农民基础教育情况

调查显示,从农民文化程度结构来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2.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7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75%。

2.凯里市农民文化程度女性低于男性水平

在抽样调查中,男性48人,女性共32人,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共有10人,男性是4人,占总比例的5%,女性有6人,占7.5%,,不识字率比男性高;小学文化程度的共16人,男性有10人,占12.5%,女性有6人,占7.5%;初中文化程度的共有39人,男性有26人,占32.5%,女性有13人,占16.25%;高中文化程度的共有12人,男性有10人,占12.5%,女性有2人,占2.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共有3人,男性有2人,占2.5%,女性有1人,占1.2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哪个文化层次,女性文化程度都明显低于男性水平。

3.农民对文化及科技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调查显示,76.9%农民意识到自身文化素质对增收的重要意义。很多农民表示没有文化,打工也只能从事体力活,工资报酬低。只有学习更多文化知识,学到更多技术,才能开创幸福生活。在“如果你村里现在开设农业技术辅导班,你是否会参加”的选题中,选择积极参加的占到了72.3%;表示看情况,不忙就参加的为26.45%;不想参加的只有一个人选择。这说明农民有参加培训的意愿,想通过掌握一门技术来发展生产致富。

二、凯里市农民科技素质状况

1.农民技术培训情况

调查显示,凯里市农民技术培训开展广泛,接受培训比率,种植业达90%,养殖业达52.73%,其他达9.09%。

2.凯里市农民接受培训后运用技术情况

种植业占58.18%,养殖业占22.73%,其他占0.91%。

3.凯里市农民技术需求情况

种植业占65.45%,养殖业占61.82%,其它占14.55%。

三、凯里市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差距分析

1.文化教育素质整体水平不高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大部分劳动力文化水平是初中,平均受教育年限8.1年,与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有相当的差距。还有当前的就业环境、受教育结果等并不能满足农民最初的理想,对教育的失望就导致了农民对学习文化的不重视。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是影响农民文化科技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

2.农民的科技素质仍然不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率低,有很大一部分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无法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与广大农村的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缺少接受先进科技成果的能力有关。调查表明78.2%的培训农民文化程度达初中以上,且70.9%的农民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95.45%的农民接受培训后感到技能有所提高。但培训后学的技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激发不起农民学技术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培训部门协作配合不够,农民技术培训体系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到位。目前,凯里市农业、科技、教育部门内部的各科技推广机构,以及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都在搞农民科技培训,但各部门的培训均局限于各自专业和部门工作需要,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既浪费本就不足的教育培训资源,增加培训成本,又无法形成一项系统的工程,难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培育凯里市农民科技素质的紧迫性分析

1.是适应凯里市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出现大规模的结构性变化。凯里市的经济结构在这一时期正发生着调整变化,对农民的技能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志是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组织、生产过程,到产后农产品的加工有效组织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链条。这就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具有较强的科技能力和市场意识、经营管理意识,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凯里市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掌握生产经营主动权的能力。

3.是落实党和政府支持农业发展政策的迫切需要要想使党和政府的支持政策真正在农村落实到位,必须逐步建立依靠新型农民为骨干的现代农村治理结构上来,必须使农民了解国家的农业政策,增强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但是从凯里市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差距分析看出,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文化科技和经营管理素质水平不高,要落实党和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就必须定位到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上来。

五、加强凯里市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培育体系建设的对策

1.强化受教育观念,为农民科技培育体系建设提供思想基础

目前农业和农村的概念和内涵发生了变化,农业不再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的概念,而是“贸、工、农”结合,第一、二、三产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大农业概念;农村这个概念也不是专指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们聚居地,而是人们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物质交换市场。因此,农民科技素质培育应根据已经变化的新形势,树立新型农民教育观。

2.加强农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育绩效

一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促使各培训部门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源整合,发挥各自的教学体系和技术优势,建立农民培训主渠道;二是促使农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资源的结合,特别是与农业职业学校的结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创建农民培训基地;三是广泛调动农业、教育、共青团、妇联等各级组织力量,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承担农民培训任务。要统筹制定当地农民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措施,推动农民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地展开。按照正确引导、规范培训、确保质量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经济合作组织、民营机构开展农民培训活动。

3.积极探索农民科技培训的新方法,使农民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

针对农民年龄和文化结构的层次性、思想观念的复杂性、生产经营水平的差异性和居住地的分散性等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简单有效的形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典型示范、科技讲座、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等,使教育培训具有吸引力。

4.健全农民培育的各项政策法规,为农民科技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应对专门实施农民科技培训的机构进行扶持,在编制、人员上给予保证,并结合农民科技培训推广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和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政策,使农民培育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农民素质培育工作的良好环境,加快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科技素质。

参考文献

[1]姜作培.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J].福建论坛,2006(6):43

高素质农民培育总结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分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是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重大举措。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广大农民。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等,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就业竞争能力强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1、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农民教育重大历史使命和大好机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到底要依靠亿万农民。同志指出,“亿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塑造高尚道德情操,增强法律法制意识,使之成为新农村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这无疑对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是给农民教育赋予的艰巨而又光荣的重大历史使命。

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民教育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十一五“规划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没有千千万万具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就不可能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也不可能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培育亿万新型农民,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前提,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加强农民教育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农村有8亿农民,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但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等都比较低。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年。在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占38%,其中还有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2006年4月国务院研究室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农民转移就业极不稳定,回流现象严重。这不仅影响着农民自身发展程度与生活状态,也影响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同时还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规模和速度,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代文明进程。因此,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最为迫切的要求和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的问题分析

1、农民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农民教育相对于其它教育来说一直是一种弱质教育,非常需要国家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但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对农村农民的歧视性管理,城乡教育政策的偏差失误等原因,导致最应该受到重视的农民教育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大力扶持,农村文化普及、职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等无法获得像城市那样大的投入和支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尚未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农民教育事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政府对农民教育的扶持与投入已有所增加,但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多元化投资体系和多元化办学机制尚未形成,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农民教育经费紧张、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依然突出,城乡间、地区间公共资源占有和分配不公平不断扩大,城乡教育差距仍严重存在,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民教育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要求相比,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者就业技能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和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各类农民教育发展不平衡,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就当前我国农民教育现状来看,各类农民教育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村成人继续教育低于正规学历教育,农业职业教育低于普通教育和其它职业教育,农民转移教育培训又不如国民教育。在农民培训内容上又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从总体上看,农村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普九”巩固和提高任务还十分艰巨;农业职业教育总体上看尚未找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政府行为过多又大多以学科教育为主,适应性不强,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民转移教育培训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培训设施薄弱、师资短缺,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对劳动力技能的需要,农民参培积极性也还未充分调动;成人继续教育和农村社区教育以及农民工文化教育仍处于农民教育最薄弱环节,尚需进一步加强。

而处于我国社会结构调整和变迁之中的大部分农民又以多业兼营为主,经常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动转移,就业并不稳定,这给农民教育带来极大困难,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多变性特点,培训内容要求更加丰富,培训层次、手段和形式要求更加多样,农民教育培训任务异常艰巨而又繁重。

三、加强农民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分析

1、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观念,加大农民教育统筹管理和投入力度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形成全民重视发展农民教育的社会共识,营造有利于加强农民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国家应加强对农民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统筹管理,进一步理顺农民教育统筹管理机制,为农民教育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发展环境。各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工作新格局。要打破地方、部门、行业和学校等体制,推进各级各类农民教育资源优化整合,逐步走向城乡统筹、地域统筹、行业部门统筹,形成由各级政府统筹管理、各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农民教育协调发展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教育的投入效益和教育培训效果。与此同时,应坚持国家和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同时落实好部门与企业承担技能培训的经费责任,积极鼓励、扶持并规范各种社会力量及公民个人办学或提供资助,多渠道筹措并大幅度增加农民教育培训资金,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和城乡居民素质差别,进一步体现教育公平与公正。

2、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明确农民教育主要内容和任务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又庞大的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又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使农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培养要求,

首先要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后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避免新的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出现,这是农民教育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其次是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职成教育,提高农民农业科技素质;第三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前教育培训和城镇对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素质;第四是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农民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并把青壮年农民、科技示范户和种养殖大户等骨干农民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提高他们的农业实用技能素质,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能力,使之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第五是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民主法律意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等社会化终身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综合素质。

3、农民教育应与农民职业分化和就业转型结合起来,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留在农村务农农民的职业分化来看,可分为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的农民或专业户,从事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从事管理的经营管理能人、乡村干部与乡镇企业管理者,从事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艺术、体育等工作的农村知识分子,还有社会化服务组织中的专业人员,如灌溉、质保、采摘、运输、能工巧匠等专业实用人才,农民经济人、还有基金合作组织等。从已经转移和准备转移农民的职业流动变化来看,他们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其中大部分流向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如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行业等。由于他们接受教育培训的比例整体偏低,相关技能素质不高,导致其职业稳定性差,职业发展前途不容乐观。因此,农民教育应根据新农村建设各类人才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充分体现农民教育特色,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使农民教育培训同市场需求和农民就业发展接轨,同农民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致富增收相结合,使农民教育事业和亿万新型农民都能步入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开展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立法工作,将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农民转移培训以及就业服务等相关要求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逐步形成完备的农民教育法律体系,为农民教育畅通运行营造良好有序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宝文.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的战略思考[N].农民日报,2005,12,12.

(2)李水山.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难点与科学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5,(9).

(3)雷世平.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AnalysisofNewRuralAreaConstructionandfarmereducation

LIUShao-bin

(ChangzhouCollegeofInformationTechnology,Changzhou213164,China);

高素质农民培育总结篇6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德·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半个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指出: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1]。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却逐渐上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行为。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

[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2

[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