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茶文化篇1

关键词:紫砂;艺术;技艺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3)10-157-01

198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姚迁等编著《宜兴紫砂》,页20,紫砂制器既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工艺美术品,但在古代文献中,往往找不到确切的记述。现在能从书本上看到的只是诗文描写“其一︰“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其二: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还有宋人作《满庭芳.试茶词》云︰“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上述诗、词句中所描写的“紫泥”、“砂罂”、“紫瓯”等都指的紫砂茶具,可见紫砂茶具已为饮茶珍品,而得到名人的赞赏了。1992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页12,“紫砂陶瓷艺术的创始,根据对一些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古窑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叶”。以上《江苏紫砂工艺的发展》《宜兴紫砂珍赏》等认为宋代已有紫砂茶具,均是延续了谈溶的说法。上述已成定论的观点,以为宜兴紫砂器(壶)创始于宋代,均是引以梅尧臣的“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欧阳修的“喜共紫欧瓯吟且酌”等为其依据,并以羊角山紫砂古窑址出土的紫砂残器来证实。这里有一点尚需解释,当代有些研究紫砂陶器的专家以为,宋代已有紫砂器,因而宋代就有了紫砂壶。这是将紫砂器与紫砂壶相混了。紫砂器应是指用紫砂陶材料做的器皿,称为紫砂器。紫砂器中可以包括紫砂壶,但不可以认为宋代有了紫砂器便就有了紫砂壶。紫砂的壶的出现应与泡茶法的出现与普及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对泡茶方式的适应理解和认识,有了这种生活基础,才逐步产生了紫砂茶具。

为什么宜兴的紫砂壶好?这可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它是艺术品,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可以“直侪商彝周鼎而毫无愧色”(见张岱《梦忆》)。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用以沏茶,茶味特别清香;“用以盛茶,不失元味”。明人文震亨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许次纾也说:“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在林古度《陶宝肖像歌》里也有“九且色泽生光明”的诗句。这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特点,使紫砂壶的身价“贵重如珩璜”,甚至于超过珠玉之上。

紫砂壶的造型千变万化,紫砂茗壶以其雅玩可爱,古朴稚纯,加之间或显现的名家书画艺术,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珍品,非但古人之作,当代名家之作也是炙手可热。其造型采用全手工的拍打镶接技法制作的,这种成型工艺与世界各地陶器成型方法都不相同。这是宜兴历代艺人根据紫砂泥料特殊分子结构和各式产品造型要求所创造的。清末时期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不论圆、腰圆、四方、六面、侧角、高矮曲直都可以随意制作。同时还为造型的平面变化提供条件,这就形成紫砂结构严谨、口盖紧密、线条清晰等工艺特点。壶盖的制作最能显示出其工艺技术水平。圆形壶盖能通转而不滞,准合无间隙摇晃,倒茶也没有落帽忧;六方壶盖,无论从任何角度盖上,均能吻合得天衣无缝。所有这些独特的高难度的成型技法,是其他陶瓷产品无法比拟的。

作为造型艺术,紫砂茗壶有其特有的艺术特点和收藏价值,而要真正能体味到鉴赏中的精粹,就不是对其自身的特性和名家名作的特征,以及其他衍生价值的一知半解可以做到的,这需要方方面面的文化和艺术学识的积淀,需要对紫砂历史、工艺、名家、名作的全面了解,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认识,只有做到较全面、较系统地完善自己的欣赏和鉴定水平,才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紫砂艺术。

现在紫砂学界有一些学者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即把紫砂茗壶进行划分归属。第一类是具有传统的文人审美风格的作品,讲究内在文化底蕴,追求“文心”,提倡素面素心的清雅风貌,在壶体上镌刻题铭,切壶诗、切茶诗、切景诗出为三绝称之为“文人壶”。第二类是有富丽鲜亮、明艳精巧的市民趣味作品。在砂壶上用红、黄、蓝、黑等泥料绘制山水人物,草木虫鱼做纹饰,或镶铜包银,此类称“民间壶”。第三类作品是将砂壶进行抛光处理,镶以金口金边,造型风格迎合西亚及欧洲人的审美趣味,有明显的外销风格,称“外销壶”。第四类是不惜工本精雕细琢,讲究豪华典雅的宫廷御用紫砂茗壶,称“宫廷壶”。而此类器物则代表了当时紫砂制陶的最高成就。

参考文献:

[1]范俊龙.紫砂物语[M].东方出版社,2008.

古诗词中的茶文化篇2

有关“茶百戏”的记载有见于五代至北宋人陶谷(903-970)的《清异录》,在该书的《荈茗录》中记载:“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书中详实记载了茶百戏是使茶汤“汤纹水脉”形成“禽兽虫鱼花草”等图案的一门技艺。

有关“分茶”一词早期有见于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岸说“晋臣爱客,才有分茶”,在他看来分茶从晋代开始。但有关分茶及茶汤形成景象的描述多见于宋代诗文,如宋代文人杨万里(1127-1206)在《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中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诗中形象地描述了分茶是使茶汤形成文字图案的神奇艺术。

分茶(茶百戏)是伴随着点茶法的形成而产生。据目前的史料考证,点茶法在唐代中晚期已形成,而分茶也随之产生。早期在茶碗的茶汤中形成图案的描述多见于唐代的诗文。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诗中生动地描述了茶汤中形成“白云”和“花”等图案。此外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皎然在《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记载:“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这些都是早期在茶碗的茶汤形成图案的描述,说明分茶在唐代已初步形成。

宋代,茶百戏得到较大发展,主要得益于朝廷以及大批文人、僧人和艺人的推崇。茶百戏已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一种时尚文娱活动,并广泛运用于各种茶会和斗茶活动中,这在宋代的诗词和文中有大量描写。其中,皇帝的推崇对茶百戏的推广起到很大作用,宋徽宗不仅撰《大观茶论》论述点茶和分茶,还亲自玩分茶(茶百戏)赐宴群臣。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点茶和分茶有如此论述:“……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粲然而生,……”许多文人如陆游、李清照、杨万里、苏轼、史诰、王之道等都喜爱分茶(茶百戏),留下了许多描述分茶的诗文。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杨万里在《谢岳大用提举郎中寄茶果药物三首日铸茶》中云:“松梢鼓吹汤翻鼎,瓯面云烟乳作花。”史诰《临江仙》词中有“春笋惯分茶”之句。女词人李清照在《满庭芳》中写有“生香薰袖,活火分茶”,在《摊破浣溪沙》中还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等描述分茶的诗文。王之道有《西江月·和董令升燕宴分茶》等等。有宋一朝,分茶活动非常普及,男女老幼都会分茶,带来分茶文化的空前鼎盛。

元代后由于点茶和斗茶不再盛行,分茶也开始逐渐衰落,但仍有文人雅士喜爱。关汉卿套曲《一枝花·不伏老》:“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竹,打马藏阄”。说明当时分茶仍是文人喜欢的娱乐活动。

古诗词中的茶文化篇3

朴华自然晚明气质

随便翻翻宋人的茶书。你就会发现他们对精美团茶和奢华茶具的追求在中国茶史上已登峰造极。在面对衰弱国势的悲愤和痛苦中,他们需要营造精巧雅致,甚至奢侈的生活来自我陶醉与麻痹。陆羽倡导的自然饮茶原则荡然无存,他们在茶中追求极致―一种狭隘的、令后人几近绝望的极致!于是,我们看到梅尧臣在“紫泥新品”句之前写到:“团香已入中都府,斗品争传太傅家。”欧阳修在“喜共紫瓯”句前写到:“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米芾在“雪溅紫瓯圆”句前写到:“密云双凤,被破缕金团。”显然这歌颂称赞的是紫瓯、紫盏并非紫砂。

实在难以言说,究竟是晚明文人的萧疏影响了紫砂壶,还是紫砂壶的朴雅感染了晚明文人。总之从那时起。紫砂壶在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诸大师的经营后,终成为文人案头的珍赏,甚至达到“收贮将同彝鼎玩”的程度。而吟咏紫砂壶的诗人们也多起来,他们无一不是收藏家、鉴赏家。他们用壶玩壶、赏壶赠壶,一壶一盏间独具性灵,情趣尽矣。自然,这些眼光极高的文人在诗词文章中就毫不吝惜对于紫砂的溢美之辞。于是,著名学者周高起说:“某为壶祖某云孙,形制敦庞古光灿。”德高望重的林古度说:“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揩摩在人手。”词人俞仲茅说:“陈君雅欲酣茗战,得此摩挲日千遍。”诗人熊飞说:“凝神昵古得古意,宁与秦汉官哥殊。”

他们不仅明白了紫砂壶“能使茶汤气永清”的效用,更多的是与壶和茶相合成趣,精神化一,以至于紫砂壶成为一种符号,一种平淡娴雅、质朴自然的茶文化的特殊符号。且看这些晚明的文人,他们闲时烧柏子煮惠泉,松风习习,轻裾飘飘-―这正是文征明的一幅煮茶图啊。这涤荡人心的清茶砂壶恰与他们那些空灵的韵语禅话、凄美绝伦的游园惊梦,乃至生活上的荒诞、放达、恣肆、孤寂、绝望,构成了晚明士人的精神画卷。

细想去,灿若披锦的五色土似乎注定要绽放异彩。因为华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着这么深沉的草木土石情怀。老庄如是,魏晋的名士亦然,即使在盛唐的功名感召之下,不还是有那么多人寄情山水吗?

真纯性情渊源流传

紫砂壶经明末时大彬改大为小后,终成为文人案头清赏的雅玩。在投赠品赏问,它自然融入了茶人们的真纯性情,凝聚了惺惺相惜的情谊。

历史上,如此交情不胜枚举。单从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一书来看,清前期见诸诗歌的就有陈维崧和高士奇、查慎行和借山和尚、马思赞和吴希文、陈鸣远和汪文柏、周梅圃与吴省钦等人。查慎行在为借山和尚七十寿所作诗中有“合作案头清供具,不归田舍归禅房”的佳句;吴省钦虽依附和坤,品德不足称,但在周梅圃赠送紫砂壶后亦有“携个竹炉萧寺底,红襄须沦惠山泉”的风雅。最为人称道的是汪文柏与陈鸣远的交情。汪文柏经陈维崧的引荐认识制壶大师陈鸣远后,写下《陶器行赠陈鸣远》一诗,吟唱出咏紫砂诗中最为动人的辞章:

“吁嗟乎,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古诗词中的茶文化篇4

心态平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发的是陶渊明闲适超然之情。“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身外复何求”,流露出了陆游在晚年时的平和心态。平衡的心态,对人的身心极有益处。心态不平衡,或怨天尤人,或愤世嫉俗,使人经常处在一种忧郁的状态。心气暗结,激素紊乱,血压不稳,百病皆生。研究证明。长期的情绪郁结使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与许多癌症的发生有关。

勤于运动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可见诗人晚年是非常爱劳动的。一些脑力劳动者经常抱怨没有时间锻炼,其实是没有利用好时间。锻炼应该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如步行、骑车上班等,工作中花10分钟转转头、扭扭腰,在家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家务,均是锻炼。晚饭后外出散步,也可以站着看电视,一边看一边活动腿脚。

勤于动脑诗人陆游还曾写道:“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可见老来的他仍很爱玩,用以锻炼心脑。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经常动脑的人衰老得较慢,而且脑力劳动者不易得老年性痴呆,作家比较长寿也是同样的道理。实际上人的记忆力远不像想象得那样随着年纪增大很快地衰退,要勤于锻炼记忆力,多背诵一些文章诗词、学习外语等,还可以适当参加下棋、打桥牌等娱乐活动,增加脑血管的血液循环,增加脑供氧,延缓记忆力减退。

古诗词中的茶文化篇5

认识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石柱上的对偶语句。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始于五代后蜀的孟昶。有一年春节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名词解释

对仗:中国古代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的表现力。

平仄: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简单说,汉语拼音的一声和二声为平声,三声和四声为仄声。在对联中,上联和下联的平仄是相反的。

找找生活中的对联

同学们,你们可千万不要小瞧了名胜古迹处的对联。这些对联不仅仅起着简单的装饰作用,背后可是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发掘吧!

对联故事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大书法家郑板桥曾在镇江读书。一天,郑板桥听说金山寺有书画展,就独自一人去观赏。老方丈见来人衣着简朴,便对他不屑一顾,勉强招呼了一声:“坐。”然后,又吩咐小和尚:“茶。”

过了一会儿,老方丈见郑板桥仔细观赏墙上的字画,意识到他对书画有一定的研究,态度稍微变好了一些,说:“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

方丈得知来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惊喜万分,态度马上转变,笑着说:“请上座!”又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郑板桥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方丈离去。老方丈忙请郑板桥题写对联留念。郑板桥淡然一笑,挥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老方丈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旅游与对联

名胜古迹和名人故居中往往都有著名的对联。去过成都浏览过武侯祠的同学,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副对联:

志在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去过杜甫草堂的同学,会记得这样一副对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这两副对联概括地反映了诸葛亮和杜甫的生平,既生动又简练。

古诗词中的茶文化篇6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主要的哲学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与儒家思想具有密切关系,虽然中国茶道精神体系中有佛家和道家的思想精神,但其受儒家的影响最大。中国的茶文化中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等思想,如茶文学作品中体现了儒家的礼仪、治世观思想,婚嫁茶俗、祭祀茶俗、“白族三道茶”等茶俗中体现了儒家思想。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国茶文化;茶文学作品;茶俗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后又经过先秦时期孟子和荀子的发展,使其思想体系更趋完善和丰富,但儒家思想在此阶段还只是诸多哲学思想中的一种,在社会上没有突出的地位。西汉时,由于社会政治的需要,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场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从此,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独领,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包括了中国茶文化。中国人饮茶用茶的历史非常悠久,但在非常长的时期内,人们对茶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其物用功能,如止渴、治病解毒等方面。到汉晋时期,有人开始将茶与精神文化联系起来,发展到唐代,茶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在以陆羽、皎然、白居易等为代表的多位茶人努力下,茶文化正式形成了,其标志就是世界第一本茶书《茶经》的问世。《茶经》的作者陆羽虽然自小在寺庙长大,从小跟着师父学习佛学和茶事,但他喜茶事而不喜佛学,反而喜欢儒家的一套,在他十一二岁时离开了龙盖寺,当了两年的优伶,开始正式接触书籍进行学习,十四岁时被竟陵郡太守李齐物发现并授其学问,后又因缘际会结识了很多文人士子。[1](P54-58)陆羽自身是比较倾向于儒家思想的,也正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入世的观念促使他走遍全国各地,精心钻研茶事,并将自己多年有关茶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编写成书,即《茶经》,从而促进整个茶产业的发展,对后世也有重大贡献。可见,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这又使中国茶文化蕴含有儒家的思想内涵。

一、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内涵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P6)冯友兰先生如此理解这段话: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道路和手段,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3](P215)儒家的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也在中国茶文化中体现出深厚内涵,这或许是文人爱茶的重要原因。

(一)“修身”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大学》中说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2](P6)而茶的诸多功效都是有益于个人修身的,一方面饮茶有益于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饮茶有益于静心、激发思维等。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将茶有益于修身的功能总结得十分到位,全文如下:“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P88)儒家提倡“身心兼修”。当身体的健康得以保证后,“修身”成为对一个人礼仪道德修养的要求。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国茶道中也处处体现出对礼仪的要求和规范,如在茶艺表演前后表演者要向客人行礼,表演过程中茶具的摆放和手法等也都有相应的礼仪要求,给客人敬奉茶时要恭敬地双手奉上。“仁”是对修身中的内心道德要求,“仁”的本质是“爱人”,在茶道中,只有持有一颗“爱茶、爱器、爱人”之心才能泡好每道茶,茶人在冲泡茶和品饮茶时也是对自己的修行。著名茶文化专家余悦认为:茶性中“仁”之所在亦由饮茶之人一一道出,“天下茶人是一家”,“仁”的精神经由种茶、饮茶、品茶之人由日常生活点滴中契入到了茶外柔内刚之体性中,亦是“仁”使“世界茶人,同饮一杯茶”成为文化美谈。[5](P115-130)

(二)“齐家”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齐家”是指能够使家族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弟子规》中总序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6](P1)孝悌是齐家中重要的礼节,对父母抱孝敬亲爱之心,对兄弟姐妹怀尊敬友爱之情,对待伴侣相亲相爱,对待孩子严格慈爱。中国茶道在家庭礼节之中有独特的地位,如给长辈奉茶表示恭敬、新婚夫妇共饮和合茶表示夫妻恩爱等都体现出茶道精神。如今,社会风气相对浮躁,人们生活节奏快,回家后基本都是各做各的,看电视的看电视,玩手机的玩手机,加班的加班,难得一家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长此以往,一家人的感情也难以深厚起来。因此,我们应该发挥茶的作用,让茶将每个家人的心联系起来,下班、放学后,一家人围坐一起泡茶、聊天这种场面很温馨,这也是一家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最好时间,交流好了家人之间就没有隔阂,感情自然很好。

(三)“治国平天下”在茶文化中的体现

茶不仅有助于修身齐家,还对治国有一定作用。中国自唐代起就有茶法茶政,宋元明清时期都设定了自己的茶法茶政,主要有贡茶制、茶税、榷茶制、茶马互市政策等等。贡茶制、茶税和榷茶制过于苛刻时会引起茶农的暴动,这是不利于国家稳定的。唐文宗时,江南榷茶使王涯制定了残酷的榷茶措施,命令百姓把他们的茶树都挖掘起来移植到官场中去,并把他们已经加工好而尚未出售的茶叶统统烧掉,这一举措导致民间怨声载道。[7](P44-46)宋代,朝廷为了解决战马来源和筹集军费,在四川实施严格的榷茶制,导致茶课大量增加,人民负担过重,激发了社会矛盾。合理的茶法茶政则有利于茶产业发展和社会和谐,建炎初成都漕司赵开变革茶法,减轻了过去官买官卖茶法的危害,使得社会矛盾有所缓和。[8]茶马互市政策始于唐代,盛行于两宋和明清时期。游牧民族由于长期以食肉为主而对茶有强烈的需求,他们所产的马的品质远远胜过中原地区,因此,中原地区和游牧民族开始了茶马互市,茶马互市为国家所控制或在国家政令许可下进行,基本成为国家控制边境游牧民族并且获取战马的主要外交手段。[9](P43-44)古代中国人说“天下”,意思是想说“世界”,但当时对世界的了解还没有超出中国的范围,因此,能保持边境和平也就算“平天下”了。到了现代,“茶和天下”已成为中国茶的主旨,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中举办了“世界和谐茶会”,来自一百多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宾客,在茶香四溢的世博园中分享“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的茶之盛宴。

二、茶文学作品中的儒家思想

文学作品形式丰富,如诗词歌赋、小说等,而与茶有关的作品在古代以诗词为多。茶诗是以茶为主题的诗词,最早的茶诗出现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发展,中国茶诗词数量众多,仅陆游的茶诗就有近300首之多。这些茶诗词作品是爱茶的文人饮茶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意凝结,具有深厚的美学意味与文学内涵,更是文人们思想观念的写照。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诗人们将自己在茶事活动中的感受寄寓于诗词中,从而使儒家思想在茶诗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一)“礼”在茶诗中的体现

儒家文化讲求礼,茶诗中的茶文化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礼仪性,如唐代白居易的茶诗《曲生访宿》“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凸显了客来敬茶、以礼待人的礼仪。陆龟蒙的《谢山泉》亦体现出了这样的礼仪文化:“决决春泉出洞霞,石坛封寄野人家。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陆龟蒙待客以礼,亲自为客人煎茶,彰显了儒家的礼仪。[10](P71-75)宋代陆游的茶诗也有多篇记录了客来敬茶礼俗,如《仲秋书事》中“客来深愧里闾情……旋置风炉煎顾诸”,《示客》中“一点昏灯两部蛙,客来相对半瓯茶”,《观梅至花泾高端叔解元见寻》中“春晴闲过野僧家,邂逅诗人共晚茶”,《行饭至新塘夜归》中“凄迷篱落开寒菊,郑重比邻设夜茶”,等等。[11](P7)这种以茶待客之礼看似淡泊,实则真诚,主客情谊在或浓或淡的茶味中得以净化和升华。茶以其淡泊、高洁之品,历来为文人雅士常见互赠之物,因此以茶赠友成为儒家礼仪在茶中的另一种体现,很多诗人都写下了这类酬、赠茶诗。如唐代卢仝的著名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李白唯一的一首茶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等等,陆游也有很多描述朋友间互相馈赠茶叶的诗词,如《九日试雾中僧所赠茶》《喜得建茶》等。

(二)儒家治世观在茶诗中的体现

尽管很多文人茶人在仕途上屡屡遭遇不顺,他们中有很多在失意之时也接触老庄思想和释家思想,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学而优则仕”的治世思想早已深深根植于他们的思想中。不论何时何地,他们救民于苦难的崇高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都不会减少,这种思想在茶诗作品中已有体现。《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作者卢仝是个好茶成癖之人,他的诗歌作品大多反映了当时腐败的朝政与民生的疾苦,在这首茶诗中亦如此。全诗写谢孟谏议为自己送来新茶,诗的第一部分描述了所赠之茶是精致稀罕的珍品,第二部分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极为浪漫,最后,笔锋一转,转入为苍生请命,望那些享受的上位者能够知道老百姓的辛勤劳苦。最后一句“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充分表达了卢仝的仁爱之心,为天下劳苦百姓请命。宋代文坛有很多著名文人也创作了许多有关茶的诗词作品,如欧阳修、苏轼、范仲淹、黄庭坚、陆游等。他们的茶诗词作品不仅文采斐然地描述了文人士大夫们对茶的热爱与审美享受,其中一部分作品还寄寓深厚,当时特殊的国情和作者的境遇都可从中反映出来,表面上通过茶展示出士大夫们闲情雅致的生活体验,实则蕴含了一种理性的生活态度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陆游的茶诗尤其具备这种浓厚的渴望救国救民的感慨,这就是儒家的“治世”精神。《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瀹茗翛然自适》云:“镜湖清绝胜吴松,家占湖山第一峰。瓜冷霜刀开碧玉,茶香铜碾破苍龙。壮心自笑老犹在,狂态极知人不容。击壤穷阎歌帝力,未妨尧舜亦亲逢。”前几句设若展现出一种充满情趣和闲适的生活状态,实则不然,后几句“心里话”才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他渴望遇到尧舜这样的贤能君主,让自己有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机会,为天下太平贡献自己的力量。[11]

(三)理学思想在茶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宋理学家(新儒家的一派)朱熹一生与茶结缘,他经常以茶寓学,以茶明礼。朱熹在论江茶与建茶时赋予茶以“中庸之为德”,具体论述如下:“江茶为草茶,味清薄,有草野气。虽有清德,而失之‘偏’;而建茶是腊茶,其味最中和醇正。建茶之膏本偏于厚,制作时榨去过剩的膏脂,故其味不浓不淡,不厚不薄而归于‘中’。再者建茶之味‘正’而长,而归于‘庸’。故而建茶,在诸茶中最具有‘中庸之道’。”[12](P32-38)朱熹还以饮茶作类比来阐明“理而后和”的大道理,《朱子语类•杂类》138条,孙夔记载:“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又如“家人嚆嚆,悔厉吉;妇子嬉嬉,终吝,都是此理”。这理实际上也是论述“礼”与“和”的关系。朱子认为“理而后和”,礼是和的前提;有礼才能有和,而礼行得“各得其分”,便能行到“至和”之理,是朱子对茶“礼”的思想升华。[12](P32-38)

三、茶俗中的儒家思想

《中国茶叶大辞典》中提到:“所谓茶俗,是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茶为主题或以茶为媒介的风俗、习惯、礼仪,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下的产物,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而消长变化。”[13](P480)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因此具有异彩纷呈的茶俗,这些多姿多彩的茶俗中也体现出丰富的儒家思想。

(一)婚嫁茶俗中的儒家思想

茶在中国的婚嫁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古代,“三茶六礼”是古代传统婚嫁中不可缺少的习俗礼仪。“三茶”即提亲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洞房时的“合茶”,订婚时女方接受男方的茶也称之为“受茶”或“吃茶”。为什么茶在中国传统婚嫁中如此重要呢?首先,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的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和忠贞的民族,而茶之本性恰好与之相合,明代茶人许次纾《茶疏》中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14](P275)与他同时代的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更是详细说到:“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也。”[15](P490)故古有“一女不吃两家茶”的说法,意即女方吃了男方的“下茶”就表示名花有主了,以后要忠贞于男方。[16]其次,茶树是常青树,象征婚姻能长长久久,幸福美满。最后,茶树结籽较多,一苞含籽数粒,象征多子多福,儒家思想特别注重家族,多子是一个家族兴盛繁荣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祭祀茶俗中的儒家思想

在我国民间,茶不仅作为日常生活饮品,也是祭祀时不可或缺之物。儒家虽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却对丧礼和祭礼十分重视,这种祭祀之礼是出于对祖先的孝敬,其意义是诗的,而不是宗教的。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当地人用茶叶祭奉他们最高的保护神“萨岁”,这个“萨岁”并不是神仙菩萨,而是指去世了的祖母或世祖,祭奉萨岁的仪式很讲究,场面亦很宏伟,伴随着鞭炮、鸣乐和人们的吆喝声,长者用上好的茶叶泡上三碗茶极其恭敬肃穆地放置在供桌上,以表达后世子孙对萨岁的孝敬之意。[17]在湖南安化,每到重大节日或先祖的生日,家家户户都要行祭祀之礼,备好一桌菜后行三道礼,第一道是酒,第二道是米饭,第三道是茶,每一道都要给先祖鞠躬行礼,请先祖好好享用,并请他保佑后辈子孙平平安安,还要烧纸钱,用这种先祖再世时的生活模式来表达子孙们的孝敬之意和缅怀之情。

(三)“白族三道茶”中的儒家思想

三道茶是白族的茶俗,是白族民间在喜庆之时接待贵宾的隆重茶礼。三道茶,头道是苦茶,即雷响茶;二道是甜茶,即乳扇茶;三道是回味茶,取蜂蜜、姜汁、松子仁、核桃片、桂皮末等适量,用茶水冲泡而成。这“一苦二甜三回味”象征人生三部曲、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暗示人生需要艰苦奋斗吃尽苦中苦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和事业的成功;第三道回味茶,茶中有麻辣之味,白族语麻辣为“欺欺壳壳”与亲密富足谐音,含有祝福宾客万事如意、富有、生活如蜜甜之意,而“麻辣”则暗示对人生道路、美好的生活、事业的成功要反思和回味。[18](P28-31)这种“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象征正是儒家思想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实际写照。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博大而精深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到现代文明,今天仍然对我们产生深刻的影响。陆羽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开宗之祖,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从萌芽到整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都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儒家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规范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蕴含在中国茶文化中。在浮躁、焦虑、内心冲突等消极心理普遍存在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崇尚于茶的俭淡、精清、恬静、冲和等特质。因此,挖掘儒家思想在中国茶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储仲君.陆羽其人其事[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2(5).

[2]论语大学中庸[M].王国轩,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刘勤晋.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5]余悦.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J].农业考古,2005(5).

[6]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7]钱时霖.我国古代的茶税、榷茶和茶法[J].中国茶叶加工,1994(4).

[8]赵欢.赵开茶盐酒法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9]钱时霖.我国古代的茶税、榷茶和茶法(续)[J].中国茶叶加工,1995(1).

[10]陈力祥.浅谈唐代茶诗中的儒释道旨趣[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11]付玲玲.陆游茶诗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6.

[12]龚志.宋大儒朱熹的茶道人生[J].农业考古,2004(2).

[13]陈宗懋.中国茶叶大辞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14]朱自振,沈冬梅.中国古代茶书集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15]郎瑛.七修类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16]孙雪兵.婚嫁茶俗现象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17]朱海燕.湖南茶俗探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