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的技术篇1

1.1农民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

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针对现有土地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限制了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采用和需求。由于大部分农户所掌握的生产资金有限,无法对新技术的费用进行有效的支付。在零成本的条件下,以期能获得相应的技术成果,农户只能在可支付范围内选择一项技术成果最好的技术,从而不会对农村技术科研部门带来经济上制约。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会使得新型技术的采用成本增高,使得农户不得不放弃对新型技术的采用。个别农户所需求的技术和其改进信息,在反馈到科研部门后会大大增加科研主管部门的研究成本,限制了其获得的利润。同时,针对个别农户需要的技术成果,其找寻费用也是相当高的,利润的获得也相当有限。再加上大部分农户的单体土地分散,以至于无法采用机械技术和一些综合类型技术。

1.2农户科技文化觉悟有待提高

农户科技文化觉悟差,不能及时有效的吸收和理解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对农户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因其表现出的文化程度水平偏低,缺乏经营远见以及科技意识,使得新技术的能力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由于某些地区的科技文化限制以及信息闭塞等,使得农户对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接受程度上还有着一定的落后。

2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方案

2.1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落实到实处

将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落实到实处,提高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将如何解决生产与科研相脱节的问题作为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将生产、科研和推广相分离的现象彻底根除,将分散的管理体制进行整合,改变原有的“重成果,轻转化;重研究,轻开发”这一保守观念。

2.2大力推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改革

从各方面出发,大力推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改革,农业生产的规模在一些特定层面决定着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效益和成本,只有在适度的经营规模体制下运营,才能打破一些小型规模对农业技术成果需求的制约。应将土地承包权进一步稳定,将土地流转权及土地使用权活化,减少土地分割,集中使用土地资源;鼓励农户组合,打破土地资源太小对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制约;加强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现代农业的技术篇2

现在大家说的“互联网+”是一个新名词,互联网+农业也是一个新的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让农民能够更好地了解种子、化肥、农产品的价格及其他情况,能够实时准确地了解农产品的市场状况及销售情况。互联网大大节约了农民时间,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现在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单单是农产品的销售方面,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的互联网应用,从农产品的播种到收获都在应用互联网,包括施肥浇水、疾病预防、收割运输销售等各个流程。互联网为农业生产作业提供一个保障平台,能够快速有效地运用于生产作业中。互联网服务于农业生产,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能够节约一定的成本,既能分析市场也能指导生产。因此,互联网加农业是一个新时代的农业发展目标,也是农业发展的新变革。

2互联网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无处不在,通过计算机和科技研发技术等手段来分析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控制作业设备,不仅节约了劳动力,而且能够精化作业效率。互联网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记录各种植物的光照时间、适应温度及生长过程记录等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中心来分析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若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补救,如缺水了可以及时灌溉,从而使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能够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通过在耕地、播种、施肥、疾病预防、收割、存储、育种和销售等环节的应用来提高农业经济效率。互联网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应使传统农业向信息化农业方面转型,确保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做到精细播种、精细管理、精细收获再加工,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优化农业生产作业,从而节约时间和成本,使效益最大化,信息化和机械化的最主要目的是方便于农业生产作业,能够使农业生产科学有效地进行,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互联网技术是农民生产可靠的依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数据信息,在育种、栽培、施肥、灌溉等多个环节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既实现了传统农业的改革,也促成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

3互联网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3.1在农业生产设备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设备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机械自动化方面,如GPS应用于大型机械中,能够使机械自动驾驶、自动播种施肥、自动喷药整个过程一次完成,既节约生产时间也节约生产成本。在农业灌溉方面,通过对农田土壤水分采集数据的分析来看,把数据反馈到灌溉系统中,实现灌溉实时化、标准化、智能化、可控化,这既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水量,也节约了用水。在农田管理方面主要是发挥监控作用,通过监控能够随时随地地查看作物生长状况,依托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数字化天气雷达、病虫害数据录入系统及病虫害数据管理测报专家系统,实现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监测与预防的智能化,以便发现问题或病害能够及时处理[1]。

3.2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建立农村服务网络平台,这个平台能够使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查看哪个季节适合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也可以查看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也可以随时查看农产品生产资料和销售方面的实时情况,可以在网上对农产品进行买卖交易,既快捷有方便[2]。

3.3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土地管理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为实现土地管理标准化和科学化,必须建立高科技的土地管理方式。而只有现在的互联网技术能够满足现在土地管理的需求,互联网技术可以给土地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在土地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实现土地管理现代化,建立林地管理信息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防火和防洪,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森林和土地的实时监控,利用庞大的计算机数据库来结合实际的地形地貌,在发生火灾和洪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控制治理,实现及时管理、有效预防的效果[3]。

4结语

互联网的应用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支持,利用现代信息化的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来分析农业发展前景,加快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发展模式改革。因此,应共同研讨如何运用最先进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创建一个全新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钱晟磊.论计算机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S1):79-81.

[2]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5(8):37-38.

现代农业的技术篇3

关键词:现代通信;农业;示范

中图分类号:F626.3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6.038

DemonstrationApplicationofModernCommunicationTechnologyinAgriculture

ZHENGNan

(ChinaRailwayCommunicationCompanyLimitted,TianjinBranch,Tianjin300171,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dplatdevelopmentandfunctionrealizationonagricultureshortmessage,practicaltechnologydatabaseconstruction,anddemonstrationapplicationbyshortmessageserviceinaquaculture.Wecouldprovideaquatic,livestockbreeding,etc.shortmessageforlotsoffarmers,duetoclosingtotheactualproduction,ithadgoodaffection.

Keywords:moderncommunicationtechnology;agriculture;demonstration

为切实提升信息化服务“三农”水平,全国各地正在探索与尝试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实现信息进村入户。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方便、快捷、实用的信息服务手段,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各地相继开通的涉农短信服务平台,一般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天气预报、实用性强的种养技术、病虫防治等服务内容。近年,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中国也已展开了在灌溉系统、环境监测、数据采集、食品安全监控等农业领域手机短信应用的科学研究,但目前手机短信主要应用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手机短信服务存在问题:一是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整理。普通手机的短信每条有字数限制,并不提供图片发送,约束了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农业信息服务的分类编码标准由于农业生产种养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也很难制定,造成大量的数据信息处于分散和各自为政的状态,导致农业数据共享困难。

二是服务模式。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户是农业手机短信服务对象,但由于文化水平和经济条件等的制约,实际农业短信用户数并不多。虽然近年来各地都推出了农业手机短信服务相关业务,但服务的效果并没有明显的体现。

1农业短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通过对系统要求及短信发送设备的功能要求和市场分析,决定采用OEM产品,WAVECOM核心芯片,RS232接口,支持发送和接收SMS、MMS、WapPush等,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广泛的调研,采用Sybase公司的PowerBuilder为短信平台的前台开发工具,微软SQL2000为后台数据库,建立网络版(C/S)短信服务平台。平台具有用户管理、系统维护、信息接收人员管理、短信的发送(包括立即发送、定时发送两部分)、短信的接收、日常信息、短信回复、信息内容定制、统计查询等功能模块,短信服务人员通过短信平台对具有手机的农户进行信息服务,同时提供接收农户短信咨询和短信回复的功能。

2建设水产养殖、猪养殖、奶牛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

2.1建设水产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

水产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淡水鱼养殖、其它养殖以及综合养殖知识等三大类的知识和实用技术共约3000条。淡水鱼养殖类包括四大家鱼、尼罗罗非鱼、鲂鱼、异育银鲫、斑点叉尾等品种。其它养殖类包括鳖、虾、河蟹、罗氏沼虾、观赏鱼等品种。

2.2建设奶牛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

奶牛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奶牛品种、品种繁育(纯种繁育、杂交、自然、人工授精)、奶牛的饲养管理(饲养标准、定时定量、冬季和夏季饲养法、幼畜培育、畜舍管理、饲养与营养)、奶牛场建设、奶牛病防治等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共3000

多条。

2.3建设猪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

猪养殖实用技术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猪品种、品种繁育(纯种繁育、杂交、自然、人工授精)、猪的饲养管理(饲养标准、定时定量、冬季和夏季饲养法、仔猪培育、猪舍管理、饲养与营养)、猪场建设、猪病防治等知识和实用技术信息约10000条。

3示范应用

短信息平台是依托移动、联通及网通信息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短信服务的平台。同时短信息平台是一个互动平台,既可以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农民也可以将信息需求或者疑难问题以短信息的形式向短信息平台反馈。由于此平台性能先进,操作简便,在免费试运行期间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北辰、东丽、静海等区县的相关部门和企业纷纷找上门来要求合作,目前已与北辰科委、静海科委、天津世纪兴种养业有限公司等合作,联合向广大农户提供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等方面的互动信息服务,已拥有基本用户近3000户,发送实用技术短信息10万多条,由于贴近农村生产的实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创新点

4.1将引进和开发相结合,构建农业短信平台

采购法国WAVECOM的手机模块,通过和硬件厂商合作,开发出工业级GSM终端设备。通过对控件接口的分析和短信平台的开发要求,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广泛的调研,采用Sybase公司的PowerBuilder为短信平台的前台开发工具,微软SQL2000为后台数据库,建立网络版(C/S)短信服务平台。这种通过采购硬件,然后根据需要独立开发软件而构建农业短信平台的方式,既满足了构建平台的实际的需要,又节约了开发经费。

4.2将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和知识传播数字化

传统的农业科技信息一般是以印刷形式与涉农县乡的种养殖大户、基层的农民见面的。以数字化的形式,特别是以现在农民乐于使用的手机短信形式传播猪养殖、奶牛养殖、水产养殖方面的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是本项目的特色。特别是开发的平台具有短信的接收、短信回复功能,基层农民可以根据需要发送短信到平台,平台服务人员根据农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回复,这样使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适时对路的养殖方面的实用技术信息。

4.3将农业实用技术信息的传播系统化

传统的猪养殖、奶牛养殖、水产养殖方面的农业实用技术信息传播一般是零星、分散传播。所开发的农业短信平台,通过开发猪养殖、奶牛养殖、水产养殖实用技术数据库作为支撑,是以系统的形式涵盖了猪养殖、奶牛养殖、水产养殖实用技术以及相关的知识,用户得到的信息不再是零星而分散的;同时,系统具有查询检索功能,用户用检索词可以查到同类的信息,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系统以丰富而系统的农业实用技术信息呈现给用户,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何旭洪,傅立宏.PowerBuildei9.0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韩忻彦.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9(9):15-18.

[3]郭常莲,强彦,孙然.山西省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山西农业科学,2009(11):77-79.

[4]冀宪武,赵永胜.农业信息化在山西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9(9):108-111.

[5]杨书成,杨振兴,贾新宇.信息传播技术与农业推广[J].山西农业科学,2011(6):608-610.

[6]樊丰.以信息化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8(2):15-16.

[7]梁涛,梁峰.农业电子网络信息服务的难点及解决途径[J].山西农业科学,2007(3):86-88.

[8]吕雁琴.强化农业科技传播创新推广服务体系[J].内蒙古农林科技,2006(6):72-73.

[9]刘启文.赤峰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对策[J].内蒙古农林科技,2011(1):6-8.

[10]尹志超,王健.河北省农民信息支付能力的灰色系统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1(1):134-137.

[11]尹川,王建春.天津市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的构建[J].天津农业科学,2010(2):94-96.

[12]孙娟,杨德利.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7):733-735.

[13]吴鲜亮,苏惠丽.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增强信息服务功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2):49-51.

现代农业的技术篇4

(利津县北宋镇人民政府,山东利津257400)

【摘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宝应农广校成为主要的农业科技培训阵地。“十二五”期间让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农业现代化;农广校键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

1农业信息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1农业信息技术加速了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管理

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中国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气象和生物性灾害频繁,农户规模小而且分散,再加上几千年传统的生产方式,因而呈现出生产的分散性,很低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而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将农业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大大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

1.2农业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随着农业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网站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指导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建立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的快速交易通道,农民在网上洽谈,交易在网上实现,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在网上获得农业生产订单,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与不同产业结盟,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打造品牌,稳定市场占有量,并不断拓展新的市场。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可以说农业信息技术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技术之一,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2]。

2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2.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就利津县来讲,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靠山”是科技信息,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出路只有一条,必须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生产者在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农业信息采集上传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捕捉、分析与判断。农民不仅是农业的主体,更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培养出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才能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2新型农民学校是农民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阵地

利津县新型农民学校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2014年利津县新型农民学校实施了农业信息技能培训工程项目。累计培训学员3500人,培训对象从对农民的培训向农村干部、农村加工、流通、生产经营等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延伸。利津县农广校在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通过问卷调查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涉及14个乡镇。从调查的学员分析看,90%以上的学员都掌握了农业信息技术,80%的学员,特别是村干部学员能用所学的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能发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一大批学员成为当地发家致富的典型户。

2.3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在终身教育已成必然趋势的新世纪,随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农民的广泛需求,农广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实现各层次教育的连贯和沟通。采用更多为广大农民乐意接受,为广大农村干部和科技人员所欢迎的形式和载体。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网络教学,增强培训手段。如农广校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就是借科技之力传播科技之业的好形式,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闵文江,陈保华,侯亮.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图书学报情刊,2006,18(4).

现代农业的技术篇5

1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在我国节水经验不断积累和实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创新和研究成果的应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技术研究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我国现有节水技术还不能为建立一个现代高效节水农业体系而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在经验和数据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缺少对节水农业发展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在节水技术研究和发展过程中,依然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缺乏规范化、定性定量以及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在我国节水农业系统中,节水设备不能紧跟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很多设备都比较落后,在使用过程中表现的很不稳定,而且出现故障的概率很高。此外,我国节水设备的研究还不是很令人满意,很多节水材料和技术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对农业节水的信息技术的传播比较落后,其信息的可靠性也比较差,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节水农业技术不是很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不足。

2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1积极利用生物技术充分挖掘作物本身的节水能力

现阶段,研究比较热门的节水技术就是对作物自身的接水潜能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开发,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自身就具备了一定的节水能力,因此,在进行生物技技术节水方法研究过程中,应该对作物的自身生物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将其应用到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去。在研究过程中应该从作物自身生物技能入手,在做好作物生物节水技术的同时,还要切实提高农作物的茶凉以及对水分的利用率。最终保证将水是从传统的湿法生产转变为高产量、高品质变化的关键技术。

2.2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也就是区别与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在非传统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中研究比较热门的技术主要包括了天然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对生活污水能进行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苦水和咸水经常处理之后回收利用,这些技术都已经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各个国家重点研究用于解决农业用水危机的主要研究领域。同时这些节水技术也成为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我们在进行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过程中应该对上述的几个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

2.3节水技术研究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的高新技术逐渐的应用到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这些高新技术与现代节水农业技术进行完全的融合和发展,使得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逐渐的进入到了科技化和智能化领域。目前,在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中,融合高新技术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作物生长周期进行模拟发现作物的节水点在那个阶段,然后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就能根据模拟的节水点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其次,通过利用现代智能技术,对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节水因素进行实施的管理和控制;最后一种就是利用3S循环技术对作物的需求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对作物生长的蓄水情况进行智能监测,并结合有效地动态信息管理、采集、传输和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对需要灌溉的农作物面积进行有效地灌溉处理。

2.4新材料和设备不断的应用

在未来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趋势采用功能齐全,能耗低,环保、经济节约以及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利用先进的生产和制造技术,不断促进现代节水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产品的应用性能,保证设备和产品能够更好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而服务。

3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建议

3.1积极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知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缺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国农业发展缺水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人在使用水资源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因此,在节水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我们做好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社会上每一个成员都提高节约用水的意识,节约用水从自身开始,在社会上还要积极的宣传和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得以全面实施的思想方面的准备。

现代农业的技术篇6

关键词:农机技术;思维创新;发展

让农民富起来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党的工作方向,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大国,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远达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是一种让农民了解和接受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技术的方式。农机技术是将高科技转化成生产力,从而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农机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稳定发展。农机技术的推广需要农机技术培训推动,农机技术培训可以向农民宣传新的技术和实用工具,提高农民对高科技的认识和接受能力,以促进农机技术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我国农机技术培训还存在内容单一、老旧;培训方法跟不上时展步伐,培训师资薄弱等问题。本文在探讨农机技术培训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农机技术培训的创新与发展模式。

1农机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也在快速进行中,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和农民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目前,许多农村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农村剩余的老年人在耕种土地,农民对机械化耕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农业机械化作业也越来越依赖。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耕种效率,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农机现代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因素。

2农机技术培训的创新与发展

2.1培训内容的创新与发展农机技术培训是由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讲解一些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方法,提高农民对机械的利用率,间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农民是农用机械的第一使用者,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对机械的熟悉和掌握,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目前的农机技术培训还停留在过去老机械的使用培训上,农民在多年的机械应用经验中已完全熟悉老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对培训缺乏积极性。所以对农民进行农机技术培训要注意方法的创新,做到农用机械创新与培训创新一体化,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真正做到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通过技术培训的创新,使农机技术培训内容能帮助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且安全性高、适应性强、环保性强的农用机械。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对最先进技术成果进行培训,不仅要重视技术培训,还要重视农用机械的创新,以保证培训取得最好的效果。2.2培训机构的创新与发展农机技术培训机构与农民最贴近的主要是县级的培训学校,县级培训学校多数是政府部门开设,但由于资金原因,使得培训设施、培训人员都有所欠缺,导致培训学校的创新能力不强。针对这些情况,县级农机技术培训学校要展开创新,利用市场经济这一灵活载体,与农机企业等部门进行联合,开展公私结合的培训活动。农机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要在调查各村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要根据农民的意愿进行。同时要注意手段的创新与发展,从整体方向促进农机技术培训的创新与发展。2.3培训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农机技术快速推广的关键是农民对农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在农机技术培训中要以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输农机技术。农机技术的培训方式对培训效果有很大影响,科学的培训方式可以使培训事半功倍。合理有效的培训方法可以激发农民对技术的学习和接受程度,从而提高培训效果。现行的培训方法主要为了短期效果的强化而进行的紧急培训法,这种方法不能保证农机技术的适用和安全,不能使培训效果长远化,而且容易造成资金和人力的浪费。针对这一现象,要对培训方法进行创新,将传统的紧急培训短班转变成委托学习班、专家指导班、学研培训一体化的厂家与科研机构结合的培训方式。不仅要教农民对机械的正确使用及维护方法,还要进行后期跟踪,技术人员在春耕秋收时走进农田,现场实践教学,提高农用机械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多种培训方式结合更能使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提高培训效果,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2.4培训师资的创新与发展农机技术培训的效果好坏取决于培训的成效。培训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机技术培训的质量,间接影响日后农村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在培训过程中要进行师资力量的创新与发展,从而保证培训质量。培训人员要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培训,同时要结合培训地的实际情况及农机使用情况创新培训。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要高度重视农机技术培训,利用各种政策实现资源最优化发展。培训结束后,要在培训地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使农民在培训后对农机技术的作用和学习的培训知识及时巩固,在培训过程中围绕市场对农业生产的需求,对农机设备的需求来进行培训。

3结语

农机技术培训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使命,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可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要结合被培训农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技术培训的内容、方法、载体、师资方面有所创新,以满足农民对农机技术培训的需求,保证培训不流于形式,保证培训可以切实解决农民在农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梁井林.对农机培训的几点想法[J].农机科技推广,200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