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特点篇1
当前贵州支柱产业
发展的基本情况
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变量函数,决定经济增长、经济产出至少有以下四个要素:制度架构(也可称之为制度资本),如产权保护、民主、法治等等;自然资源禀赋,如离海岸河流的远近、石油、各种矿产的储藏情况;劳动力,它的数量、成本、素质等等;土地。这四大要素中间的任何一项越多,该国(地区)的经济增长就可以快一些,收入就能多一些。贵州也是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依靠已有资源即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人力资源来发展的。
以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特点进一步突出。到2006年,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项目全部建成,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其中贵州电网统调装机容量达到1816.8万千瓦。能源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三分之一,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0.5%,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凸显。特别是电力行业,其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4.2%,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烟酒、铝工业、磷化工、特色食品、民族制药等优势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06年,以烟酒为主的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卷烟产量和白酒产量分别为211.73万箱和14.21万千升,烟酒行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5.84亿元和47.36亿元,增长5.8和23.4%。以铝及铝加工、磷及磷化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发展较快,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2.6%和13.8%,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和5.9%。以特色食品、民族制药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民族制药行业增加值为37.5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特色食品加工业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4%。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发展,其增加值达到61.3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9%。
以旅游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为载体,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2006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为4747.89万人次和387.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8%和54.1%,旅游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旅游业的结合更加紧密。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苗、布依、侗、水、仡佬、彝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是以夜郎为代表的山地文化的诞生地,堪称民族文化的宏大博物馆。以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把银座唱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享誉海内外。人力资源丰富,贵州有3900多万人,其中有2800多万人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800多万,其中350多万出省打工。
抢抓机遇,突出重点
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坚持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主题,能快则快,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依托我省资源优势,调整和优化工业区域布局,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把我省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改变欠开发的过程中逐步改变欠发达面貌,促进我省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当前,人类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从工业现代化向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我省在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为此,必须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坚持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我省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
进一步做强做大能源新兴支柱产业。抢抓“西电东送”机遇,继续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努力发展新能源。加快乌江、南北盘江、清水江流域大中型梯级水电站建设,建成构皮滩、思林、光照等水电站。加快第二批火电项目建设,建成纳雍二厂、鸭溪电厂、黔西电厂、大方电厂、盘南电厂、发耳电厂、大龙电厂和水城电厂技改工程等火电项目。进一步拓宽电力发展路子,积极开拓周边电力市场,在落实资源、市场和通道的基础上,适时开工建设黔东电厂、兴义电厂、习水二郎电厂。大力培育省内电力市场,建设桐梓电厂和都匀、清镇、毕节头步电厂异地技改等直供电厂,促进电力市场多元化。力争到2010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外送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
按照“大煤保大电”的要求,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路子,优化提升煤炭产业结构。加快煤炭工业结构调整,调整和优化布局,提升规模和质量,积极推进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煤炭生产安全和技术水平。力争到2010年,煤炭产量突破1.5亿吨;原煤洗、选比率达到70%以上;建成一批年产原煤20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大中型煤矿产量占三分之二以上,进一步提高煤矿产业集中度。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争取国家支持在我省试点,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优强企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利用麻疯树、马铃薯等开发生物质能;鼓励利用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发电。
做强做大优势原材料新兴支柱产业。把发展煤化工作为重化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转化,规划建设贵州西部煤化工产业带,努力在我省建成重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进一步加快磷化工业发展,重点支持发展高浓度复合肥和精细磷化工,配套发展合成氨等化工产品,加强磷化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创造条件把我省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按照“重点发展氧化铝,配套发展电解铝,大力发展铝加工”的思路,着力提升铝工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以铝合金、新型铝材料为重点的铝加工,着力提高铝加工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
做强做大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实行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走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发展路子;大力调整卷烟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中高档卷烟比重,培育名优品牌。以茅台酒集团为龙头,发挥国酒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提高酒类生产的质量和科技含量,适度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积极培育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按照把我省建成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和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保护第一、永续利用,整合旅游资源和各方面力量,着力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和旅游精品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力争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入境游客年均增长7%以上,国内游客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00亿元左右。大力开发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使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加快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争取国家支持实施岩溶地区现代草业和畜牧业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猪、肉牛、肉羊、奶源、家禽、水产等生态畜牧业基地,抓好无公害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规模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建好建强优质畜禽产品基地县。基本建成具有较强服务功能、覆盖广大农村的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生产、质量安全和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培育壮大一批畜牧养殖、营销、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名牌优势产品。建立畜禽重大疫病预警机制,抓好重大疫病防疫检疫工作,重视对集中养殖场和小区的污染防治。力争“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以上,2010年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40%。
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中药现代化,支持以特色民族药为重点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保健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和保健品,加快建设以民族药为主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注重中药材资源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引导制药行业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发展有较强竞争力的民族制药集群。依托骨干企业和品牌产品,以辣椒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和精制茶等为重点,加快特色食品工业发展。在有利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造纸和林竹产品加工业,加快黔北竹桨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和黔东林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建立以风险投资为依托、以拥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人才团队为支撑、以良好的政策和服务环境为保障的创新平台,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在有优势的领域初步形成若干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发展能力的高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力争“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2010年达到190亿元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推进存储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终端、数字电视、网络产品及电子应用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积极发展软件产业,建设以存储技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通信终端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贵阳、遵义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推进有色金属材料、改性聚合物材料、新型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加快建设以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电子材料、复合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以锂电池、高容量聚合物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制造基地。积极支持国防工业发展,依托国防科技工业等骨干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促进军民结合,实行重点突破,加快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振兴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制造业,重点支持航空航天及基础零部件、现代通用机械成套装备等研发和产业化。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2
关键词:全球能源互联网;电力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关键技术
0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未来能源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全球逐渐突显,并且成为了新兴产业。目前,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对已有能源生产方式与消费方法的一种创新,保证相关技术得到有效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全球能源电力技术的进步。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全球能源互联网电力技术,创新其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概述
基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要求以技术问题为出发点,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型能源发电技术要与大型新能源基地开发利用的需求相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中,风能发电、海洋能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是十分关键的源端电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新能源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尽量减少新能源发电的成本,突破大容量储能技术,并为新能源基地的规模化开发以及创造奠定坚实基础[1]。第二,全面发展大容量输电技术与特大型电网安全控制技术,保障新能源基地外送与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新时期背景下,互联大电网的建设速度逐步加快,海上区域与极地区域的新能源基地开发也将实现大容量与高等级的发展。第三,信息通信技术全面融合,电网逐渐实现智能化发展。要想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处理需求相适应,必须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通信技术。
2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研究
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主要包括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等。
2.1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与装备
要确保互联网与偏远区域新能源基地电力成功外送,必须保证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容量更大、电压等级更高。同时,要求输电距离超过3000km,且输送容量不低于1×107kW。如此一来,优化配置能力将会大大加强[2]。现阶段,特高压直流输电断路器与换流器等诸多高端装备始终无法与高电压等级输电技术性能相适应。所以,未来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发展±1000kV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技术,并且研发高端装备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还应全面建设±1100kV电压等级需求的电网工程,以满足极端条件。
2.2柔性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
要想确保城市供电、分布式能源成功开展以及实现新能源并网目标,必须高度重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需要注意的是,高压直流电网有效升级了柔性直流输电,确保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灵活性,使电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3]。未来,柔性直流输电与直流电网技术将和特高压电网等现代化科学技术相融合,全面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确保与新能源基地电力大规模送出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目前,国内高压柔性直流控制保护技术与绝缘材料等相关技术尚未成熟,特别是电压等级与输电能力,仍然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为此,应将架空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作为重要基础,综合考虑直流电网规划和网架构建理论等方面,保证成功研发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装备,尤其是直流电网潮流控制器与高压直流断路器。根据合理预测,2030年,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直流电压的等级会超过±800kV,且实际容量大于5×106kW。在此基础上,将成功建成若干直流电网。
3大电网安全运行与控制技术研究
全面发展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建模和仿真技术。未来发展过程中,基于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加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大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控制将面临极大挑战[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正常运行,能够确保电网的特性随之改变。在交流、直流和受端的互相影响下,交直流故障的连锁反应将过于复杂。所以,大容量集中馈入与特高压多直流馈入都会导致电压不稳定,不利于频率的稳定性。现阶段,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的仿真理论、控制技术,都难以与电网发展需求和大规模新能源接入需求相适应。所以,必须掌握特大型电网的发展规律,成功研制出能够与超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相适应的新技术,确保电网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4新能源发电与并网调控技术研究
4.1高效低成本太阳能发电技术
合理运用太阳能,不断提高实际转化效率,可节省发电成本,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未来发展过程中,光伏发电技术与光热发电技术将会实现进一步突破,有效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充分发挥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的作用。根据合理预测,2030年,晶硅与薄膜电池的光能转换率提高30%或25%。此外,钙钛矿型与叠层等太阳能的电池效率将大于50%。较之于从前,光伏发电平均度电成本的下降速度也将大于50%。伴随光热发电技术的成熟化发展与应用,塔式系统将成为光热电站的主流开发技术,而且平均度电成本会降低40%左右。
4.2海洋能发电技术
因为全球海洋能资源相对丰富,所以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建过程中,海洋能资源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源端能源。海洋能发电技术过程中,温差发电、波浪能发电以及潮汐发电等,都是最常见的海洋能发电技术。特别是潮汐能,它的开发与利用时间较长,技术相对成熟[5]。然而,实践中,它却容易受到装机规模的影响。因此,分布式利用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此外,波浪能与洋流能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且有大量技术已经开始实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海洋能发电技术可能与海上风电基地实现联合性建设与发展,进而构建大规模且集中性的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
4.3新能源并网调控技术
新能源并网调控保障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运行安全与稳定。为此,后期发展中需要发展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和新能源互补协调调度等技术,并且系统化研究、分析大规模电场和太阳能电站集群控制等技术。
5现代化储能技术研究
创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过程中,储能技术的作用不容小觑。储能技术将成为新能源发电必不可少的主力能源,为新能源基地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电力供应。储能技术研究方面,电储能是重点、难点。一般情况下,电储能主要包含化学储能与物理储能。其中,物理储能体现在飞轮储能、物理储能与化学储能等方面。化学储能则体现在液流电池与铅酸电池等方面。目前,抽水蓄能是最成熟的储能技术,而前沿的电储能技术则包括超导磁储能与新型储能电池等。
5.1化学储能
与物理储能技术相比,化学储能的安装环境、能量密度以及地址选择等方面优势十分明显。现阶段,储能电池处于研发与示范应用状态的种类多于30种。但是,储能电池的成本相对较高,除电动汽车电池之外,储能电池没有达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目的。所以,在储能电池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应将重点放在联合运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安全性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
5.2氢储能
所谓氢储能,是指借助多样化技术,将多种形式能量转化为氢气进行贮存。目前,大规模新能源的发展为新能源制氢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新能源制氢可以有效消纳过剩的新能源电力,所以使得电网负荷更加平衡,电力供需的调节效果也更加明显。因此,新能源制氢在未来的发展中前景广阔。新能源制氢过程中,对于源端而言,可以借助制氢的过程,将弃光电量与弃风电量合成天然气,并且输送至输气管道,进一步转化、储存过剩的新能源电力,从而推动电网和气网的充分融合发展。而在受端,可合理运用低谷新能源达到制氢的目标,为终端电能的有效替代提供全新发展机遇。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转型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55-04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转型的研究,西方学者从城市社会经济改良角度提出了许多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型,如19世纪末由英国社会学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1922年霍华德学派专家L·翁温提出的“卫星城市”理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增加,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得到重视,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不少城市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以城市为单元开始实践低碳发展的理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新能源的开发和能源利用。把低碳经济与城市经济转型相结合是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的重要研究思路。本文以深圳为例对其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积极探索。
一、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城市经济转型受到多方面动力因素影响,如经济全球化、低碳经济、区域整合、信息化、技术创新、交通运输等。其中,低碳经济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核心因素。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政府可以不断调整政策措施,企业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可以不断转变自己的生产方式,最终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空间布局的转变,进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图1所示的就是各种因素对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过程。
二、深圳低碳转型的主要动力因素
低碳经济的发展可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浪费和大量的碳排放,有力推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深圳低碳经济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从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来看,深圳地少人多,能源和主要资源依赖外部,这决定了深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集约化道路,注重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圳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这不仅要求节约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也要求更加关注其他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关注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从产业特点来看,深圳致力于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既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也要坚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经济发展,促进低碳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融合。
从人文特点来看,深圳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市民受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总体上较高,对新事物、新理念的接纳程度也较高。深圳倡导和实施家庭低碳消费,绿色出行,形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习惯,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探索可替代、可回收材料,引导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实现生产领域的低碳化、生态化,大力倡导传统产业的低碳革新文化。因此,深圳培育发展低碳经济能促使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理念进一步提升。
三、推动深圳低碳城市转型的思路——构建四大低碳体系
深圳城市转型发展需要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包括四个方面。
(一)资源体系:以低碳能源系统为基础
低碳能源体系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能源生产、运输和供给体系低碳化。低碳能源体系是城市低碳经济的支撑系统,与低碳产业体系、低碳基础设施体系、低碳社会消费体系密不可分,并对其他体系起着支持和保障作用。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需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关系到深圳经济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大力推广分布式供能系统,提高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此外,要在确保深圳能源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应用能源环保技术,促进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依托能源环保技术,促进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发展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缓解深圳碳排放压力,为深圳经济发展预留碳排放空间。
(二)动力体系:以低碳产业为核心
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是深圳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增长,核心的对策就是要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包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战略性低碳新型产业,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根据深圳的产业方向和比较优势,构建低碳的产业体系包括两个层面。首先,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其次,要大力发展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促进深圳乃至全国低碳发展提供装备、技术和服务支撑。目前,在深圳的产业版图中,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四大产业比重超过60%,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工艺、技术,促进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和文化产业等新兴战略产业快速发展。
(三)社会体系:低碳理念的生活方式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包括政府、城市、企业和居民。政府应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加强低碳发展的宣传,培育低碳发展意识。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市民逐步加深对节能减排、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知识的了解。逐步形成主动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消耗和排放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
(四)评价体系:建立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深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深圳低碳经济评价指标应包括碳交易、碳排放、低碳产出等。不仅要关注碳排放总量,还要关注单位GDP的碳排放。分层次建立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形成对深圳建设低碳生态示范城市这一总体目标的层层分解,具体包括四个层次:(1)总指标,可对应深圳市规划和国土委编制的《深圳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规划纲要》中的总目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制定总指标。(2)支撑系统子层,对应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的各项分目标,可以建立不同的子系统。(3)路径层,为达到各分项目标的路径选择。(4)指标层,为约束路径的具体因子,可作为评价考核的各项量化指数。
四、深圳低碳转型的切入点
2010年1月,国家住建部和深圳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个部市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本文基于深圳的城市发展特点,推出率先启动低碳经济转型的切入点。
(一)低碳实践区:以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为主导的区域
前海中心区、蛇口工业区和光明、坪山新区这三大低碳实践区,既各具特色,又有较大空间,有利于综合而系统地推进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在区域内的全方位发展。
1前海中心区
前海合作区从地理位置看来,不仅位于整个珠三角湾区的核心位置,而且还处在对于构建珠三角国际大都市圈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香港——深圳——广州”核心位置之上。其功能定位为:深港合作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结构调整引领区,它可发展成为深圳主要的大规模综合性产业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服务中心。前海中心区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重点产业园区的生活配套,促进居住、就业的平衡,减少大规模、长距离的通勤出行。因此在前海中心实践区推进低碳发展。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以低碳能源和低碳交通为突破口,带动低碳产业发展和产业低碳化发展,使重装备产业更轻,产业链更绿,物流业更净。
2蛇口工业区
城市更新改造是深圳重要的城市规划方向。要从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科学梳理蛇口旧工业区的城市发展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先进技术与基础条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从功能、空间、形态、交通、基础设施等角度全面开展规划研究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为蛇口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客观、全面的科学依据,最终将蛇口建设成为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低碳城区建设的先进示范区,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宜居宜业城区。
3光明、坪山新区
光明、坪山两个新区是深圳的新型功能区。新区的定位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区,深圳未来新的经济增长区。在光明新区可重点推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照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规划和建设。坪山新区可以引进项目规模大,低污染、低能耗,具有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项目,以“动感绿都”行动为重点,提高对资源的再生利用,重点建设低碳试点小区、低碳社区、中心区低碳生态体系、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示范项目。
(二)对城市低碳化的改造方向
1城市交通低碳化改造
贯彻“推动低碳出行、倡导零碳出行、鼓励减碳出行”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制定机动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转变机动车类型结构,积极推广交通新科技及新能源应用,包括开发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另一方面用征收机动车碳税等方式,通过价格信号和低碳信号引导企业生产和机动车市场结构改良和优化。还可加大推进绿色道路规划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开展自行车公共租赁服务,在改造和新建道路中推广应用绿色材料。
2城市建筑低碳化改造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和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中几乎占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因此要重视低碳建筑的技术开发,从规划设计阶段就贯彻绿色建筑理念,积极推行本土适宜技术,加强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确保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以政府机关及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提倡绿色施工,推进建筑工业化,全方位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3城市废弃物低碳化改造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经济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2.能源利用效率低。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
3.技术创新步伐缓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4.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2.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3.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4.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积极开展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以保证区域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文.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5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能源;强度;经济增长;影响
现阶段,随着各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各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已经越来越大,导致全球的能源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为了减少对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世界各国开始了能源开发的进程,并且在近几年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众所周知,目前我们普遍用的太阳能,就属于新能源的一种。新能源还包括,风能、海洋能、潮汐能等等,这些新能源的使用,充分的体现出了能源综合利用的效益,为全球环境的保护以及能源的节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一、新能源与能源强度介绍
1.新能源介绍
(1)新能源的内容
通常,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一些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除了这些以外,新能源还包括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由于常规能源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组成,它们的长期使用,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为此,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点的新能源在当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2)新能源的特点
新能源的特点有很多,具体而言,系能源的资源比较丰富,可再生性比较强,可以供人类永续的利用,例如风能。据估计,可被开发利用的风力资源为253GW,但是,到2003年,只有0.57GW风能被开发利用起来,预计到2010年可以利用的达到4GW。可见,风能的开发利用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并且可以保证人类的长期开发利用。另外,新能源的能量密度比较低,需要大的空间进行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应先个比较小,含碳量很少,这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同时,新能源还有着分布广泛的特点,有利于能源的分散利用。新能源的特点还有很多,人类在对新能源不断的开发中获得了很多的利益,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保障。
2.能源强度介绍
“能源强度”,也被称之为“单位产值能耗”,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部门或行业单位产值在一定的时间内所消耗的能源量。另外,从国家的角度上分析能源强度的涵义,则为国内一次能源使用总量或最终能源使用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可见,能源强度所反映出来的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并且,能源强度受一些列的的影响,如,经济结构、经济体制、技术水平等,这些影响因素导致了能源强度不断的发生变化,影响着各国社会的发展。
二、新能源的发展对能源强度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当前,由于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导致对能源强度以及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为世界和平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由于能源强度代表着“单位产值能耗”,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弥补常规能源的不足与空缺,对环境的损害很小,适合当前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新能源的利用,减小了单位产值能耗,换言之,新能源的使用,减小了对资源的消耗,却又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中的经济收入,以我国为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保障。
2.新能源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新能源自身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系能源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新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它的成本较常规能源来说比较低,重复使用性强,从企业的发展角度而言,新能源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经济的发展效率,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源开发成本,也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在我国不断的兴起,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与此同时,在企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国民经济也得以不断的发展。从环境的角度而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其目的在于减少环境的压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同时,对与人类来说,环境的不断转换,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新能源使用可以减少大量的车辆以及工厂等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可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的结构,同时也降低了煤炭等一些非可再生能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真正的做到了多年以来所呼唤的节能减排。另外,新能源产业的产生,是当前我国最具前景的与长久发展的新兴的产业,对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不断的升级,推动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实际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当中,单纯的去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成本,并不是一个科学的举措,由于单纯的去加大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成本,对能源强度的控制并不是那么容易掌握,所以,企业在新能源的投资方面要适度的掌握投资成本,根据企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而确定投资成本的多少。一旦对新能源开发的投资超过了企业经济发展的自身的符合能力,就会使整个企业的经济系统瘫痪,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三、结语
目前,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各国开始不断的开发常规能源,破坏了环境,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在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困扰。为此,世界各国开始认识到了只一点,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之下,开始开发利用新能源,即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的使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的问题,并且,各国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代替了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减小了开发投资的成本,还对环境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以及全球的环境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栋,潘文卿等,中国产业CO2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
新能源发展特点篇6
目前,新能源汽车是成都市突出发展的主导产业,成都已形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造车之城和用车之都。战略取向以纯电动为,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过渡,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形成整车带动、零部件支撑的生产制造格局;支持现有整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硬件制造体系。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市政等领域应用,
在商业服务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物流配送、旅游景区、出租车等领域的应用。在私人领域,支持新能源车辆销售、租赁企业在蓉发展,深化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鼓励和引导私人购买、租赁新能源汽车。
11月2日,在成都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国际合作园区项目对接会上,成都与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签署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根据协议,联盟将依托成都在市场、政策、服务等方面的环境优势,联合搭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基地和示范基地,推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成都市实现绿色发展。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已经成型,根据规划,成都将打造新能源汽车“造车之城”、“用车之都”。到2022年,基本形成中心城区1公里智能充电圈,其他区(市)县城区1.5公里智能充电圈,全域成都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万辆。
未来,成都将构建生产制造、市场应用、配套设施、管理服务4大产业支撑体系。
生产制造纯电动车是战略方向
今年3月25日,在第30届中国・成都国际桃花节投资环境说明会上,中植新能源汽车表示,将投资130亿元,计划用3年时间在成都经开区建设全球总部基地;
9月22日,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预计在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投资30亿元,年计划生产整车10万台,年销售收入达300亿元……
成都汽车产业基础雄厚。目前,成都拥有沃尔沃成都公司、重汽王牌公司、成都客车公司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巴莫科技公司、联腾动力公司、成都凯迈科技公司等关键零部件企业,产品包括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特种车(物流车、环卫车)和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来自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完成新能源汽车产量3006辆,规上新能源汽车主营业务收入为18亿元。
未来,成都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策略是根据规划,成都将以纯电动为主要战略取向,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过渡,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以整车制造为重点,带动关键零部件突破,形成整车带动、零部件支撑的生产制造格局;支持现有整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快形成较为完备的硬件制造体系。
“围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高水平打造产业发展载体。”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将围绕“一区四园”产业布局,以成都经开区为核心发展区,新都区、青白江区、金堂县、简阳市为重点发展区,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聚集,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配套。
推广应用加快新能源车销售租赁企业发展
9月22日,随着成都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成都市民又增添了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出门到就近的网点刷卡取车,到了目的地还车刷卡……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这个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悄然兴起的新兴出行模式,在成都也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走进更多“寻常百姓家”?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思路特别提到了构建“广领域、多模式”的推广应用体系。
成都将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资源,加快在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私人领域推广“成都造”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政府在车辆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公务用车、市政等领域应用,探索公交客车领域有条件分期付款等模式。
在商业服务领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物流配送、旅游景区、出租车等领域的应用,探索物流配送领域“首付+分期付款+一站式服务”模式、物流车以租代售等模式。
在私人领域,支持新能源车辆销售、租赁企业在蓉发展,深化分时租赁等商业模式,鼓励和引导私人购买、租赁新能源汽车,使消费者买得起、用得方便。大投入建立配套设施
拿起像油枪一样的充电插头,插在车头的插座上,手机客户端不H可远程监控充电量,还能扫描付费,并且在半小时内,一辆小型电动车就可完成80%的充电……
这样的场景,在成都正越来越普遍。“预计将在成都投资达5亿元,建成3万个新能源充电终端。”青岛特来电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用户量身定制充电服务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特来电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致力于打造智能“五公里充电圈”,让充电更加简单、安全、可靠。
完善的基础设施,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至关重要。成都鼓励国家电网、成都特来电、成都雅骏等企业在示范小区与单位、示范区域与示范区(市)县大力新建和配建充电设施,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试点示范,探索先进充电技术、运营方式,逐步扩展到周边区域。
围绕市场推广应用体系,成都将按照“适度超前、桩站先行、车桩相随”的原则,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区域,逐步向二、三圈层延伸。目前,特来电已与环球中心、新会展中心、中粮大悦城等18个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先期将在成都高新区、龙泉驿区、武侯区推广,首选人口密集的公共停车区域布局,再实现成都各区(市)县全覆盖。
成都还将进一步规范公共停车场建立充电设施停车位的比例,鼓励成都特来电、成都雅骏等企业将充电设施建设与汽车销售结合,采取买车送桩、以桩带车、众筹建桩等模式。
做好监管服务开展大数据采集分析
在2015-2022年《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以整车发展带动动力电池、电控及动力总成等关键零部件发展,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发展离不开监管和服务,成都将构建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广应用、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将进一步加强监管与服务。”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多方联动、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将有利于统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条块分割、衔接不畅等问题。
同时,成都还将支持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保险、贷款、售后服务、二手车交易等配套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充电和储能功能的充电桩网络,大力开展大数据采集分析和综合运用,实现对线上所有车辆、充电站(桩)、电池等的实时监测,提高新能源汽车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100辆宝马加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
“我们正在打造全球领先的城市共享交通平台,让出行方式改变,从人人有车逐步转变为人人有车用。”11月2日,环球车享与宝马(中国)签署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战略合作意向书,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光宇表示,宝马将交付100辆纯电动BMWi3升级版,用于环球车享旗下品牌EVCARD在成都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运营服务。
今年9月22日成都市正式加入电动汽车友好城市。以分时共享、绿色出行为主要标志的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正式登陆成都。这是西南地区城市首次引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未来“成都造”或将服务成都及周边地区。
曹光宇博士说:“环球车享倡导共享经济模式,开拓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在成都推广绿色出行服务;同时,结合车联网创新技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等的发展,为成都社会和用户提供更多绿色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
EVCARD通过互联网实时运用平台管理车辆的租赁情况,对不同区域车辆分配不均衡的情况进行综合调配。整个租赁过程,包括查询、预订、取车、还车以及支付,都可轻松通过手机客户端完成。点开“EVCARD”APP,注册认证成为会员。分布在成都各区县的租借点尽收眼底,目前网点已经达到120个,而且还在快速增加中。未来三到五年,10000辆运营车辆将穿行在天府大地。
通过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创新,成都将提升本地旅游配套设施,未来将对接上海,吸引更多长三角用户自驾游,从而提升城市吸引力。曹光宇表示:“⒌缍汽车分时租赁引入西南部地区城市,多方位推进成都新能源汽车发展及相关城市配套,也是环球车享中国战略的重要步骤。互联网+的创新模式将促进共享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5年建成8万个充电终端
日前,成都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集团位于西南航空港的新项目――特锐德集团川开电气智能电气设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该项目总投资超8亿元人民币,预计2017年12月竣工。建成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将在现有基础上翻5倍,达到7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