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缺失建议

引言

英语阅读能力是学习英语中必须培养的技能之一,要求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养成阅读习惯且成功运用阅读策略,最终实现阅读目标,发展阅读能力。但是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对文本进行分析,忽视了对学生语篇分析能力的教学,造成学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缺失。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指导的欠缺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指导建议。

一、初中生特点

初中生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个是性格特点,一个是学习特点。从性格特点上进行分析,初中生处在幼稚与成熟的交替阶段,所以也是依赖性、独立性、自觉性的矛盾时间。所以整体认识能力相对较差,个性倾向不断发展,趋于不稳定阶段,所以家长的关怀以及教师的指导对于初中生的自我修养以及学习问题具有直接影响。从学习特点上来说,初中生刚刚跨过小学,对于中学的学习以及生活均处于好奇阶段,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厌学、逃学等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因为不断地努力,但是成绩一直不高,从而丧失信心的情况。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其需要教师――新的大家长对其学习上进行指导,并帮助其进行合理安排。

二、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缺失

就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来看,教师的指导方法缺失没有针对性,所以学生根本无法集中课堂注意力,具体总结阅读教学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Skimming,然后综合文章研究的内容对学生设定相关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一系列阅读,当然阅读的方式完全是学生自己选择,有的选择大声朗读,有的选择笑声阅读,有的还会默读,有的学生完全在假装阅读。其次,教师会在课堂中间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例What’sthemainideaofthetext?。每一位英语教师为学生上课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学好英语,所以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借助多媒体视频或者音频软件,来让学生了解阅读课文时候的读音以及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等等,但是往往这一类方法都会干扰学生,学生无法成功进行语言表达。最后,问题阅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为学生提前设定问题,在学生快读阅读完的前提下进行提问。很显然,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将过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了自学,而每一个学生其本身知识构成能力,所以想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完成阅读工作,无疑浪费了阅读速度较快学生的时间,影响了学习的效率。

三、初中英语阅读指导对策

在对初中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学习上的能力等情况,确保指导对策能够适用于每一类中学生。

1.进行针对性指导。针对性指导需要对英语教师提出建议,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前为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这样做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延伸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总结、学习、再总结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课文内容的阅读――学生发言――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文章内容阅读――教师准确表达文章叙述内容――总结与学生发言中的相似点,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很显然,在教师完成整个文章的阅读以及讲解工作之后,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为明确的对象以及学习目标,今后在针对性的环境下,不但能够产生阅读的兴趣,还会强化阅读能力。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进行策略指导中不要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我们知道学生的兴趣以及自由发挥有利于思维的养成,但是相对于高中生或者大学生而言,初中生还处在创建学习结构的初级阶段,其学习结构创建的良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指导水平。

2.技巧性指导。

首先,要推断词义。所谓推断词义,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对某一个陌生单词进行推断和理解。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来进行词义推断。

其次,略读。初中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短,所以其在略读上有明显的不足,要求教师去引导学生学会略读,只有学会略读学生才能了解文章所要表述的大致内容,对于后期学习有积极意义。

最后,明确主旨。教师要在综合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接受程度等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以便于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主旨的充分理解。

四、结语

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需要教师本身的锻炼与提升,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情况动态选择,选择适合课堂教学发展的策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另外,要从生活上关注中学生的发展,合理的关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冬兰,黄雪祥.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的缺失及建议[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11(3):53-57.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篇2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兴趣方法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开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2)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3)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篇3

关键词:民主参与、教学设计梯度化、培养目标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

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在教学设计的梯度化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化程度以及问题解决问题的满意度都趋于最佳状态,才能各有所得,各有提高。

三、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是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是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曲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可以将有形文字的意义空间拓展到最大,从而使理解更准确、合理。在阅读活动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去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联想力的训练。

3.评鉴阶段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问题;任务

阅读是快乐的,更是充满新鲜和神奇的。不过,受课时、教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对阅读似乎不怎么来电,要么是按照教师规定被动应付阅读,要么以完成理解题目囫囵吞枣式阅读,要么干脆就不阅读,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教师应总结反思,应该以提高阅读有效性为主题,切实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能带着问题和疑虑主动深入阅读,在认知感悟中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一、自读找疑: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带着疑问主动阅读,能使得他们在自我阅读感知的基础上能够有更多问题。给学生自我阅读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带着自己的困惑主动发现问题,定能使得他们在深化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找到更多有效的阅读要点。

自读找疑的过程,让学生在预学感知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信息要点。如,在译林版英语(下同)八年级上册Unit5Wildanimal的“Welcometotheunit”和“Reading”环节教学中,结合“Howmuchdoyouknowaboutwildanimal?”可要求学生运用互联网、报刊杂志等搜集相应的主题素材,让他们就“Doyouknowdolphin?”“Doyoulikegiantpanda?”等问题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疑问,并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自读,让学生对阅读素材中的相关内容有了更多的了解,便于他们在主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探学问题。有的同学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Whydoesthegiantpandabecomeverysmallatthebeginningofthebirth?”使得他们对阅读有了更深的感知。有的同学则提出了“Whatarethereasonsforthegiantpandabecomefew?”等等。

给学生创设自我阅读的空间,引导他们在和谐的情境氛围中主动探知,给他们更多的疑问机会。建议学生运用笔记圈划的形式勾勒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并建议他们从文本前后语句、语境等方面来找出相关的内容,帮助他们带着问题研读破解。

二、任务驱动:探究问题

针对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突出任务驱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主动交流,定能使得他们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破解的对策和方法。

围绕任务设计相关的思考题目,能使得学生在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感知体验。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5的Integratedskills教学中,学生对“Howtohelpwildanimal?”问题缺少一定的深度,往往停留在帮其找家、给其看病,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围绕“Theimportanceandvalueofwildanimal”,建议学生从“人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角度来深入挖掘作者的表达内涵意图。学生也就围绕“Whatdoweshouldliveinharmonywithanimals?”任务进行同伴交流和小组讨论,让他们有更为广阔的认知视野思维。

创设多样化任务,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表达和主动交流,能使得阅读具有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结合任务驱动中发现的问题,可组织学生运用对话交流、讨论争辩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让他们在主动协作的过程中深化感知体验。

三、深度总结:多样表达

经历自读、互读后,学生对文本素材定会有更多深刻的感知,定会对素材中某些表达内容有独到的见解。以文本素材为载体,鼓励学生予以拓展延伸,让他们能够主动表述,帮助他们在深入总结的过程中多表达交流。

深度总结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触类旁通感悟中的一种升华。如,在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的Unit4Doityourself的“ReadingMycousinandDIY”阅读教学后,可建议学生就“HowdoyouunderstandDIY?”主动阐述自己的意见,让他们能够结合阅读理解内容进行深入互动。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结合Suzy’scousin的想法发挥想象:IfyoumeetSuzy’scousin,whatwouldyouliketosayhim?要求学生运用同伴交流、小组讨论等不同的方式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让他们在深入总结的过程中相互沟通,形成多样化的表达。

结合深读中发现,组织学生对自己的感悟深入交流,让他们在主动交换意见的过程中强化理解感知。活化表达形式,根据阅读发现,运用演讲交流、对话模拟、互动交流等方式来予以表达,让学生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更好主动拓展延伸。

如前所述,破解英语阅读教学滴低效问题,应在了解学生问题症结所在的基础上,多给他们更多自我阅读和主动质疑的机会,让他们在充分思考酝酿的过程中活化认知感悟,帮助他们在彼此协作探知的过程中提高整体阅读和综合表达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篇5

关键词:英文绘本;阅读;设计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新知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要提高综合语用能力,语言技能是基础,其二级目标要求小学生“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小故事”,由此可见,借助图片学故事并达到一定的目标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在专家和一线老师的探索和实践中,以英文绘本为媒介的教学脱颖而出。

一、英文绘本的含义

“绘本”一词来自日本,英文名称为picturebook,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绘本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文字风趣活泼,符合学生的语言习惯;押韵或反复句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而精美的插图不但能带给学生巨大的视觉冲击,更能为他们的阅读搭建支架。

二、英文绘本的教学实践

笔者设计三个环节来开展绘本教学活动即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并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阅读前,巧铺垫

阅读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介绍故事的背景并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另外,也可以做一些准备活动,如词汇或句子结构的感知。

1.知识铺垫助理解

绘本中经常会出现部分生词或者词组,有些词义可以通过读图或上下文理解,有些则无法推测词义并会成为学生的阅读障碍。比如,在Theverybusyspider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对于小动物们的各种邀请学生无法理解――小猪滚烂泥(rollinthemud)、小猫打盹(takeanap),教师就可以在阅读前讨论这些动物的喜好,通过会话交流、图片展示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组的含义。除了语言知识的铺垫,对于一些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绘本,我们还应该进行文化意识的铺垫,如Clifford’sHalloween的阅读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欣赏Halloween的视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了解了万圣节的起源和活动,就能更好地理解Clifford的各种古怪想法了。

2.情境铺垫助体验

每本绘本都讲述一个故事,都有特定的故事情境。因此,在阅读前创设类似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情感认同,从而有助于他们理解绘本内涵。在进行绘本Littlewolf’snewhome的教学时,教师在阅读前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之情――Myhomeis...butit’s...然后进入绘本阅读――认识小狼的家,猜猜小狼喜欢他的家吗?为什么?并尝试着构建故事――接下来小狼会怎么做?后来他又对家产生了什么新的认识?学生通过情境体验不但产生了主动构建故事的欲望,而且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故事内涵――自己的家永远是最合适的。(Myhomeisjustright.)

(二)阅读中,巧设计

笔者认为,阅读的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关注阅读策略的指导和任务的设计,有效的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

1.关注策略指导,提升理解能力

绘本阅读的精妙之处就是图文并茂,教师应该指导孩子如何读图,通过了解图意来理解文意。比如,绘本Thelionandthemouse,这本书以图解文,看图基本能理解大意,文中的一些生词障碍也能够通过读图消除――图中老鼠用它锋利的牙齿(sharpteeth)咬断网(cutthenet)。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读文,通过泛读理解文本大意,遇到生词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此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孩子如何读词,根据单词的构成猜测词义,比如前缀为un的代表否定,后缀为ly大多表示副词等等,还有一些则是合成词,比如chessboard,hometown等,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词形尝试朗读,提高自己的拼读能力。

2.设计多重任务,提高思维品质

对于一些逻辑性较强的绘本,可以通过排序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比如,在绘本Theveryhungrycaterpillar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以时间为序理清故事结构,再如,阅读绘本Alittlesnail,学生可以根据场景的描述来进行排序。还有一些场景性较强的绘本则可以设计图文匹配的任务,让学生根据句子描述来进行图片匹配,比如,在Theverybusyspider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将蜘蛛遇到朋友们的场景一一进行匹配。笔者通过实践得出:无论是图片排序还是图文匹配,建议对绘本的主体部分进行上述处理,避免学生短期内阅读强度和难度过大造成精神疲劳。在一项项的任务中,学生不但动了口,更动了脑,在无形中也启迪了思维。

3.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合作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比如,在Theveryhungrycaterpillar的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jigsawreading的方式对主体部分进行编排,既降低了难度、分享了智慧,又提高了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阅读后,巧延伸

阅读后的活动设计要和所读的故事有所联系,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所联系,更要指向学生发展的更高处。

1.表演和改编,提升语言能力

在理解了绘本内容后,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体验。带有情感、伴随动作表演故事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内化,进而能促进语用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些思维品质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教师还可以建议他们开展高层次的语言表达和运用活动,如创造性地对故事进行改编或者续编。比如,在阅读绘本Theantandthegrasshopper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第二年蟋蟀会怎么做呢?对绘本Theverybusyspider则可以建议学生进行改编――如果蜘蛛没能坚持织网,又会发生什么呢?

2.好书推荐,点燃阅读之火

绘本阅读不仅是吸收知识、丰厚内涵的过程,还应是分享知识、展示才华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课上的阅读热情延续到课后,点燃学生的阅读之火。(1)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质绘本或者含有丰富绘本资源的网站。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优质绘本作为共读书目,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有用的英语阅读网站,通过课外阅读、课内交流的方式推进。阅读过程中可以建议学生摘录好词好句、设计阅读卡,并在班级中定期开展好书推荐会,以此提高阅读兴趣。(2)可以在班级中进行好书漂流活动,建议每位学生购置一本绘本进行漂流,并在漂流手册上写上感言,通过好书漂流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只要立足学生,通过阅读三环节来推进绘本阅读――在阅读前感知铺垫,在阅读中巧授策略,在阅读后总结延伸,相信学生的素养一定能得到全面提高。教学追求永无止境,笔者将在绘本阅读教学的路上且行且思,和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刘兆义.小学英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一、引言

语言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原理层、原则层和具体行为层。策略属于原则层的一部分,用于指广义上的有意识行为,即教学的不同类型。“技巧”用于指具体的行为、程序和活动,由于其所描述的属具体的课堂操作,归属于外语教学法结构中表层结构。在教学领域中,教学策略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学生间连续的实质流,指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因而,这里所讨论的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的调查不是单纯对教学法的调查分析,其着眼点是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课堂互动,旨在了解教师的哪些课堂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从而成为值得提倡的教师课堂策略,并成为外语教学评估的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人于2010年9~11月对乐昌市第三中学4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访谈了3名英语教师,并对其中两位进行了听课观察。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本人本次对学生采用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这样便于学生说出心里话,以增强调查的效度。学生问卷中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你所在班级阅读课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是怎样的;期待阅读课上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哪些问题;对阅读教学有何建议。

2.访谈。为了让访谈对象能够就所讨论的问题畅所欲言,访谈没有进行录音,本人采用了个人访谈并做详细记录的方式。为了便于比较教师课堂教学策略和学生期待的阅读课堂形式的异同,本次进行访谈的问题和学生问卷涉及的问题基本一致,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谈谈你上学期间阅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作为教师,你认为阅读课应帮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谈谈你对阅读教学的建议。

(三)结果与讨论

1.对课堂教学策略的分析。调查结果显示,84.5%的学生和71.4%的教师认为阅读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过程基本一致,即课堂限时阅读;了解文章主旨,学生回答课后问题;分析文章结构;重点难句讲解、翻译;布置作业。这说明多数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显性教学策略,从教学过程中很难看出课堂上的互动效应。阅读教师显然忽略了隐性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所谓显性策略,是指“有意识的(conscious)”教学方式。语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显性与隐性的结合,过分的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使学习者真正掌握外语。因此,作为教师,应吸收先进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学习机会,同时还要尊重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

2.对课堂教学待解决的问题的分析。(1)根据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期待阅读教学课堂应解决如下问题:阅读技巧(40%);阅读速度(35%);词汇(31%);文化背景知识(24%);阅读能力(24%);长难句理解(20%);阅读质量(11%);阅读选材多样化(9.1%);理解文章主题(7.3%);文章结构分析(5.5%);培养阅读兴趣(5.5%);文章深层含义理解(3.6%);定时英文原著阅读、赏析(3.6%);解除阅读障碍(1.8%);文章点评(1.8%);英语思维(1.8%);翻译能力(1.8%);解决问题的能力(1.8%)。这表明,学生认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阅读技巧,其次是阅读速度、词汇、文化背景知识等。而词汇包括扩大词汇量、生词记忆、解决生词影响阅读的能力等,这一项应归于阅读技巧中。这样,需要解决阅读技巧的比例就更大了。(2)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到,教师也认为阅读技巧的训练很重要。但在本人对参与访谈中两位教师听课观察时发现,实际操作中两位教师没有对提高阅读技巧进行训练,而是过多地强调了结构分析、长难句的理解。

3.对阅读教学建议的分析。(1)根据对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将学生给出的对阅读教学的建议罗列如下:选用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题材应广泛(35%);课堂形式应多样化(28%);注重背景知识介绍(26%);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13%);加强阅读技巧的训练(11%);增加学生课堂学习参与机会(11%);培养阅读兴趣(9%);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4%);培养语言赏析能力(4%);增加比较阅读、赏析的比重(4%);加大泛阅量(2%);提高阅读速度(2%);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将建议归纳成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问卷调查反映出学生对教师拘泥于教材表示不满,希望教师摆脱纯粹讲课本的枯燥模式,可选用一些和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在课堂上进行阅读练习;也可选一些优美散文、名著节选等作为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形式方面,28%的学生希望教师能丰富课堂形式,希望教师能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对教师访谈的记录中,有60%的教师也谈到了阅读材料和课堂形式的问题,这说明以上两方面对于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从选材、课堂形式等方面来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丰富课堂形式,设计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效果。

三、小结

高中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性表现在采用模式的正确性、阅读过程处理的合理性、阅读评估的规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学性。本调查表明,目前我校多数阅读课教师仍采用较单一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认为构成阅读困难主要是词汇问题,但太注重词汇的训练则会抹杀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所以,阅读教学所采取的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阅读材料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此外,本调查还表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未体现互动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而,根据师生对阅读教学的建议,教师应在教学策略方面多下工夫,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本次调查中对于师生达到共识的方面,为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未采用,仍值得我们深思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形式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阅读中理解词义、感悟思想,提高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学会表达技巧,唤起学生的感知与想象;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把语文知识转化为使用技能,获取精华为己所用。而要达到这些教学目的,教师必然需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与形式,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

1.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只有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才能开展好语文阅读教学。具体教学实践中要重视的几个方面:一是引导自学,让学生“会”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可以把寻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当作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前搜集;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指导学生对自主阅读的成果进行自我检测,采取个别或集中指导的办法,化解自学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二是引起兴趣,让学生“想”阅读。问题激趣,是阅读教学中最好的办法之一。教师可围绕课文题目,设计几个能吸引学生兴趣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富有想像力。具体启发性的问题,可提升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富有想像力的问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领悟,引发丰富的联想,锻炼创新思维。三是激发热情,让学生“乐”阅读。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好办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立动态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理解课文,让学生走进课文,让他们自主挖掘感人之处,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感受参与的乐趣。

2.师生互动的方法。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

语文阅读教学,重心在“读”,载体是“语言”,目的是“培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读”这一要求,创新形式,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训练。

1.阅读教学“读”的形式。通过读的训练强化理解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语文阅读,应在读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和感悟,在读中积累知识和经验。在阅读教学中,可采用初读、默读、品读、精读、熟读、快速浏览等形式,让学生感悟和体会,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享受文章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仅限于课内还远远不够,必须拓展时间和空间,把阅读的时空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校内,要充分利用图书角、图书室,鼓励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同时要求做好阅读笔记。校外,引导学生自选自购图书,开展“读书沙龙”“读好书、写读后感”等活动,真正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美好愿望。

2.阅读教学“训”的形式。训练发展语言能力。语文课堂,是语言应用的课堂。阅读教学,应突出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字词认读、句式学用、段落写作、文章读背、改写续写、口头阐释等多种语言表达实践的形式与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读懂课文内容,又练习语言表态,综合发展语言能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读中悟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比如,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可从文章题目入手寻找题眼,知道文章重点在“情”字上,然后通过学生自读,默读课文,以问题导读法了解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表现出浓浓的母子情。随后,指导学生及时按照本文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练笔,练笔可围绕中心思想设计,引导学生对课文有整体了解;可抓住表述精彩、意义深刻的词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理解文章意思,将语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语文能力,在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1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从全国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现状,并针对学生和教师这两个学校教育最关键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的能力。”这其中,阅读理解就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考试(PracticalEnglishTestforCollegeLevelB,简称PretcoLevelB)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广泛参加的一项部级考试。根据考试大纲的题型及时间分配,均居整个卷面之首。因此,阅读理解在该考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现状

尽管阅读理解在实际运用和考试中举足轻重,但事实上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现状却令人担忧。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学生受基础知识的限制很大,得分率低,另外,教授内容和方法单一。

三、方法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从形式上、内容上都重在阅读教学,可以说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1.从兴趣入手,组织贴近学生专业的阅读材料

学习动机不足的许多学生认为英语不如专业课重要,殊不知,行业中很多前沿的设备、技术的材料都是英语原文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之后,进一步深入学习与研究时,如果有良好的英语基础,专业上的发展就会如虎添翼。所以,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教师组织与学生专业相关的难度适宜的英文阅读材料给以指导,并将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表现直接纳入考核成绩,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的主动性。

2.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基础

大量的语言试验证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规则。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不但阅读理解准确率提高,对其日后的工作生活能力的提高都会有更多的机会。但是媒体传播手段繁多,信息也难免鱼目混珠,所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读非常必要。一方面,教师更专业,获取信息目标更明确,给予学生阅读的建议和指导会令学生的扩展阅读更直接有益。另一方面,教师参与学生的阅读过程,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情感上的沟通,更有利于教学相长。

3.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时提的一些建议。

(1)不断研习各种经典和新型的教学方法。要想游刃有余行之有效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就要对其深入了解,潜心总结各种方法的特点、长处及不足。勇于动脑实践,各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因材施教。例如,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发现,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弱,积极性较低,所以语篇教学适用于短篇材料,师生课堂共同进行的效果较好。成绩较好的班级,对阅读有更多的要求,对于这些学生,任务型阅读就是较适合的方法。

(2)适当学习所授课学生的专业。高职高专在我国是一股相对年轻的力量,顺应良好的发展机遇,英语教学也要努力走出自己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培养出有更高素质更具竞争力的毕业生,英语教师在专业方面的学习也势在必行。高校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容易接受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将专业英语材料适当引入阅读理解练习是切实可行的。

(3)打开思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能力与考试的关系。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较合理的能力与成绩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看准课外的“泛读”和课堂内的“精读”的结合点,认识到能力与成绩并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另外,“泛读”“精读”不同的阅读技巧也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四、结语

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B级成绩,与学生教师和学校等多因素共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学生要锲而不舍,循序渐进地积累训练,教师需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地钻研探索。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外,重视开发一些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师生共同开拓视野,并且能够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篇9

【关键词】英文原著;阅读;方法

0引言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材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的资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对于英语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在众多的资源里面,英文原著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英文原著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和理解大量的有形与无形的社会文化知识,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增强学习效果。

1循序渐进

从比较简单的英文原著开始,慢慢上手了再阅读那些比较难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书虫”系列是奉献给世界英语学习者的一大精品。“书虫”共有7个不同级别:入门级适合小学高年级、初一学生;第一级:300生词量,适合初一、初二学生;……;第六级:2300生词量,适合高三、大学低年级学生。只要坚持不懈地读下去,而且是广泛而丰富地读下去,待到读完丛书系列的最后一本,也许会突然发现:如蚕蛹变蝴蝶,振翅欲飞了。

2兴趣入手

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快乐的心境下,记忆力更突出、自信心更充分。兴趣可以使人主动进取,一往无前。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这句话实在是经验之谈。如果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阅读动力,从而使阅读者始终保持对英文原著主动进攻的姿态。因此,笔者建议读者在选择阅读书目时,网上收索了解一下其主题及内容摘要,如果自己觉得有趣才拿来读。这样都有益于开始一段轻松和长期的精神之旅。

3坚持阅读

坚持每天学习一段短的时间,学习效果往往比一个星期连续学习几个小时高。这意味着你不需要一下子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每天大概只要30分钟,就可以轻松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建议抓紧空闲时间来学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电子书籍的下载便利,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可利用的休息时间读读英文书,如排队等待时、地铁(火车/汽车)上。另外,在睡觉前花一点时间来读书的习惯非常好。研究指出,大脑在睡眠的时间才可以更有效地处理最新的信息。有时候,读者会觉得自己的英语好像在原地踏步,这时千万别气馁。其实阅读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所以,千万不要放弃,因为最终的收获一定很丰富。

4生词处理

先读,再翻字典,学会借助文章本身对关键词做理解。笔者反对一边读一边查字典,但是可以把不认识的单词用笔画出来。建议读者可以读完一章后,再集中对不熟悉的单词查阅词典。读英文原著学单词,是扩充词汇量的秘笈。查字典时,除了把意思抄下来,摘抄例句很重要,可帮助记忆,尽可能抄小说里原句。同时,留意英文注解,因为有时英文注解往往解释得更到位。另外,要留意一些固定的搭配。

5勤做笔记

笔记的方式有两种:在原著空白处做笔记和单独的笔记本。其载体既可以是传统的纸质笔记,也可以是现代的电子笔记(读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笔者推荐在阅读过程中就在空白处做笔记,等读完一章后再把笔记总结在笔记本上,主要用来记录生词、词组、好句子等。空余时间,可以翻看自己做的笔记和注释,多读几遍后,单词及其用法就很容易记住了。

6读后讨论

如果读者有语言学习伙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最佳)的话,笔记建议在阅读完后(也可在阅读过程中)多和语言伙伴讨论、交流。讨论的内容很广,可以是主旨大意,时代背景;可以是书中情节、人物;也可以是书中的难句和生词等。通过交流探讨一方面可以加深原著理解,另外也是很好的口语训练。如果没有语言伙伴,可以采用传统方式――写读后感(阅读报告),既可以帮助读者消化理解原著,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很好的写作训练方法。

7结语

多读英文原著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这个道理,所有学英语的人都懂,但是很难坚持实践下去。因为原版书的词汇量、叙述方式、思维架构、和内涵远不是普通教科书上的文章可相提并论的。可以说是两种不同数量级的较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读者虽然对英文原著充满热情,但实践以后,总会望而却步。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发现,如果选择正确的方法,读者完全可以在完成“头脑和心灵旅行”的同时,大幅度地提升自己的英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宗端华.如何提高阅读与欣赏英文文学原著的能力[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2]李苏园,侯晨,薛冰莲.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原著阅读现状调查及可行性建议[J].海外英语,2013(22).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1篇10

关键词: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名著阅读兴趣;分层教学;摘抄积累;影视作品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如下:“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如: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升入初中以来,学生不仅要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而且还要从有限的休息时间中抽出一部分用于课外阅读,况且这一举动有时还不能得到部分家长的认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在教学中针对名著阅读我尝试过以下几种做法,现与各位共同分享。

一、教师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名著阅读教学走捷径

教师全面、整体的名著知识结构的构建至关重要。它决定教师认知的高度、知识延伸的宽度,同时也决定学生了解名著知识的深度和名著阅读兴趣的浓度,还将影响到学生喜爱名著的程度、阅读名著的速度。教师对必读书目了然于心,自会在课堂内外熟练驾驭名著考点,按部就班的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共同阅读、共同成长。

二、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名著阅读见成效

1.趣味导入教学,将名著中的细节或精彩片段作为普通阅读教学的导入部分,先将学生走进名著的“胃口”打开。如教学《丑小鸭》《香菱学诗》《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孤独之旅》等篇目时可摘取相关情节中引人入胜的部分导入在课堂上设置悬念,吸引学生课下去读更多的相关篇章。

2.课前趣谈名著(形式如表演、朗读、对话、背诵、印发知识点问卷、抽签讲故事等),内容可根据教学内容或本册教学任务中的名著篇目随机安排,目的在于让学生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自主完成名著篇目的阅读,实现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学生还能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下深刻体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作品主题,这些独特的个人体验也将助推语文课堂迸射出奇妙的思想火花。可谓是知识在于积累,兴趣在于培养,能力待于提高,功夫全在平时。

三、分层、分阶段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名著阅读做到“少食多餐”

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余力精心阅读,教师就要指引他们进行合理的名著读,并读出自己的见解、感悟和乐趣。每册必读的书目可合理的分配在18个教学周中,每月利用一节课进行读书交流,既能促进学生总结阅读中的收获与感悟,还能帮助读书进度慢的同学加快阅读速度。读书交流既是对某一阶段名著阅读的总结,也是新的名著篇章阅读的开始。针对阅读速度快的同学教师还可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方面的书、励志方面的书。如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或阅读三毛、余秋雨、林清玄等作家的散文。名著的学习不能等,不能攒,不能靠,不能丢,这就迫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规划时间,分配学习名著的时间。

四、摘抄应日月积累,有助于名著阅读“消化吸收”

1.摘抄喜欢的句段。文学作品中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共通之处应慢慢品味,阅读课上也可让学生反复诵读或一月交换一次摘抄本阅读,相互学习加强生生间的阅读交流。

2.摘抄经典的句段。某些文学作品之所以经典,自有其中的奥秘与魅力,理应抄下用一生去体味。

3、摘抄生动的细节描写。这个细节描写的内容或喜或悲,或大或小,或简或繁,或美或丑,或真或假,或短或长……这其中自有可以学习借鉴之处。

4.摘抄景物描写的句段。看景不若听景,听景不如读景,读景不如写景。怎样才能将满眼的风光汇于笔下,需要功夫,这功夫在乎平时的积累和思考。集思广益,终有一获。文见百家之长,将百家之景汇于心中,自有一杆秤衡量眼中的风景该如何下笔,从何处落笔。

五、影视作品,有助于名著阅读画上感叹号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篇11

一、研读文本素材,同桌质疑互学

英语阅读理解的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解题结果,忽视了学生理解、感知信息的过程。在阅读文本素材的起始环节,学生通过自我感知性阅读难以与文本碰撞出思想火花,抑制了学生个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将学生自我阅读转化为互动研读,能改变这传统而单一的阅读模式,引导学生在同桌质疑、互学的过程中发现更多问题。

在研读文本素材时,引导学生针对阅读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同桌质疑,互动交流并适时运用。引导学生针对各自在阅读中的疑难点,运用笔记圈点的形式找出学生在理解中的共有难点,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相关信息,丰富文本素材内容。建议学生对阅读中的疑难点进行大胆质疑,引导他们针对疑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帮助他们在相互理解交流的过程中激活思维感知;也可以在同桌相互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文章主题、核心信息、情节结构等方面进行交流,从而理解文本的思维结构,深化整体理解感知。

研读文本素材过程也是学生对文本素材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解码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withEnglish模块八Unit1Thewrittenworld的“ReadingBAppreciatingliterature”教学中,建议学生在围绕ReadingA阅读思考题的基础上,针对“Whydoweneedliterature?”和“Howdoweappreciatetheliterature?”找出相关的解题信息。同时,建议学生在同桌质疑学习的基础上,就“HowmuchdoyouknowaboutCharlesDickens?”提出自己的问题,积累阅读知识,互相开阔知识视野。研读文本,使学生在同桌质疑互学的基础上,建立认知、感悟的整体印象,为互动交流奠定基础。

二、运用任务引导,小组互动交流

合作探究式阅读的最大特征是互动,通过设计一定的任务形式引导学生针对阅读学习盲区和误区进行互动交流,将自我阅读理解转化为主动实践交流。通过任务引导阅读,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更具有目标性和方向性,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在任务引导过程中,结合学生同桌质疑,找出具有共性的理解难点,让学生有的放矢,探究运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依据对学生学习理解能力的了解,差异性阅读设计就应体现层次性和多样性的考题设计,调动阅读思维,让他们有针对性地阅读,丰富其理解思维能力,强化认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呈现理解、感知内容;鼓励学生相互总结反思,让学生针对目标而读,认知体验、理解生成,获取更为丰富的内容。

运用任务引导来优化理解,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过程更具有过程性。如在模块三Unit1Theworldofoursenses的“Reading:Fog”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整体阅读中思考“Doyouknowaboutfog?”,建议学生围绕“Whatdidhappeninthefog?和Whatdowelearnfromtheoldman?”进行小组讨论,将故事的情节结构、人物内心世界、写作艺术等予以深入总结,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整体认知感悟印象。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将个体自我阅读主动融入合作探究过程中。

三、尝试多样表达,延伸互动探索

建立在阅读感知基础上的多样化交流是阅读理解外化的一种表现,使互动探究过程更具有生命力。以表达的形式来延伸互动探究不仅对合作探究起到弥补促进的作用,更能够使学生在彼此交际过程中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学风。

以多样化表达为形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表达环境氛围,让他们的思维在彼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熠熠生辉,不仅能让他们发现更多自身问题,还能够使他们在多样化的表达中增强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理解阅读素材的价值,通过文章改编、口头表达、书面呈现等方式予以表达,充分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运用缩写、改写、续写等多样化形式来展现自己的理解感悟,并借助阅读学习成果展示来鼓励他们主动表达交流,强化认知感悟。

教师针对学生所采用的不同的表达形式,鼓励他们发展创新,引导他们辩论竞赛、主题演讲、角色对话,开阔思维,将理解感知转化为综合实践运用。学生在团队协作交流中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思维策略,主动融入到阅读理解的感知过程中。

阅读理解教学建议范文篇1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6【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8-0015-01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建议被教师采纳,这种自主的权力和被激发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成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动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那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阅读能力的具体培养措施

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

1、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旬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2、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