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管理范文篇1

地理科学类下设四门专业: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科学。这四门专业可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地理科学理论偏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注重实用性。地理科学类毕业生在国土资源、生态环保、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综合咨询、信息管理和教育等行业均有不俗表现。当然,作为基础学科,部分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毕业生也会选择继续深造。

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是相对传统的专业,除了部分重点大学在该专业上重点培养地理科学基础研究人才,一般院校的地理科学多为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人才。地理科学的主干学科是地理学和教育学,核心知识领域是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教学论。通过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学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与地理科学类其他三门专业相比,地理科学是一门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科学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专业。该专业的全面性在毕业生的工作中也能体现出来,比如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一名称职的专业地理教师,或是从事地区综合分析研究的专业人士,抑或是城市区域规划旅游规划的专才等。当然,对旅游有兴趣的毕业生完全可以成为一名职业的旅行家,至少可以是旅游咨询师或旅游体验师!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门专业拆分而来的,主要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主干学科是地理学和环境学,核心知识领域为自然地理学类、资源类、环境类、地图与测量学类、数学与信息类。通过地质学基础野外实习、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或区域地理综合实习等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国土资源整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

国内开设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学校较多,专业的培养方向自然大不相同。高考生如果对自然资源、环境检测保护、土地资源、房地产等情有独钟,应该在填报志愿前了解一下欲报考院校的该专业的实际培养方向,比如南京大学该专业偏向于土地、旅游、水、海洋等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保护管理;中山大学该专业专于水资源和供排水规划设计;中国矿业大学该专业的培养方向分为数字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环境与计算机应用;广州大学该专业的研究重点是国土资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管理为内容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领域。它培养具备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主干学科是地理学、规划类,核心知识领域为地理学类、数学与信息类、规划类、管理类、环境类。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区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城市规划实务与图件设计综合实习等主要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各级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设部门,从事规划设计、国土资源评价及资源信息化管理、环境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机构。也可进一步深造,报考地理学、城乡规划和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等学科硕士研究生。

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类似,除了传统设有地理系的大学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诸如南京邮电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都有开设,但是考生要注意各个学校该专业的培养方向。一般来说,设有地理系的大学该专业的师资较强,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专于经济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偏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广州大学的方向则是不动产分析与管理、区域物流规划设计等。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技术、地图学、遥感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地理信息采集、分析、存储、显示、管理、传播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实用价值巨大,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水煤气电的基础设施网络监测与管理、自然灾害监测和预防等领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优势使其全面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渗透到公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式,例如,大家现在手机使用的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此外,微博、微信、大众点评等手机应用软件都广泛采用GIS技术。

地理信息科学前身为地理信息系统,它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其主干学科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核心知识领域为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图学、空间数据库、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通过测量学与地图学实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科技期刊权变管理环境变量管理模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给科技期刊带来了适者生存这一唯一的选择。对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编辑方针、出版策略以及具体的编辑出版活动等采用什么模式管理,才能使科技期刊做到适应时展的客观要求,使科技期刊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运用权变管理理论,对科技期刊的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市场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管理实践提供一种新的、适用的、有效的管理模式。

权变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

科技期刊理想的管理模式、管理技巧、管理措施等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都要在相对应的特定环境中才能得以显示。权变管理理论就是把科技期刊的社会环境和管理方法演变成自变量和应变量这样一种权变关系。其基本原理是:如果科技期刊所处的环境是某一特定的自变量,那么科技期刊管理就应采取相对应的应变量。

(一)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

环境变量包括科技期刊的一般外部环境变量、特定外部环境变量和内部环境变量。一般外部环境变量,是指对科技期刊都产生共同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如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生产等的方针和政策。特定外部环境变量,是指一般不具有普遍影响力而仅对特定科技期刊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如相同或相关专业的科技期刊及其读者和作者、相关行业(或学科)的兴盛与否、主办单位及其领导对该刊的态度等。对于某一个特定科技期刊来说,更应重视研究产生直接影响的特定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变量,是指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各个要素,可分为科技期刊的工作人员和出版要素两部分。工作人员包括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各个环节的全体工作者;出版要素包括科技期刊的经费、稿件、设备条件等。

管理变量包括科技期刊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技巧等因素。它们的选用都是以有效性为目的,以适用性为前提,并且必须依据特定科技期刊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来灵活选择和运用。

(二)自变量和应变量

一般外部环境变量、特定外部环境变量和科技期刊内部环境变量中的工作人员,都是不可控变量,属于自变量范畴。而科技期刊内部环境变量中的出版要素和管理因素,则是可控变量,属于应变量范畴。所以,自变量包括科技期刊的一般外部环境变量、特定外部环境变量和内部环境变量中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等。应变量包括科技期刊的出版要素和管理因素。自变量与应变量是相对的。在一定时期内,一般外部环境变化不大。因此,对于科技期刊来说,研究的重点应在于同类期刊及其读者和作者、相关行业的兴盛与否、主办单位及其领导的态度等。自变量与应变量的关系是:如果科技期刊所处的环境是某一特定的自变量,那么科技期刊的管理因素就应采取相对应的应变量。

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对于任何一种科技期刊来说,要寻找一种能适用各种环境条件变化的最佳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是不现实的。因为科技期刊管理的原理和原则虽然是在科技期刊管理实践中众多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高度概括、总结、抽象、升华而成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把这些管理的原理和原则运用到特定科技期刊的管理实践中去,各种可变因素和条件又会明显地制约着这些原理和原则运用的有效性。因此,必须根据特定的环境因素和条件来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具体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关于科技期刊管理模式的思考

科技期刊特定环境因素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专业同一类型科技期刊的特定环境因素也不可能相同。这些特定环境变量对科技期刊管理原理和原则运用的有效性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因此,对于某个特定科技期刊来说,最为关键的是要认真研究所处的特定环境条件,并灵活运用科技期刊管理的原理和原则,采用最适宜于该种情况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权变管理。

(一)对学术类和技术类科技期刊实行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

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是通过知识传播、交流、转换、存储来显示其价值的,虽然具有商品属性,但是其使用价值却主要是间接的、潜在的,主要体现在其产品的原创性和科学性上,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才是其本质价值,它为社会带来的财富远远超过期刊的收益(发行收入、广告收入等),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难以估量的作用。但由于科技期刊经营上先天条件差,编辑加工因待遇低而不到位,再加上为提高收入自设门槛(价格)过高,订阅量更少,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科技信息的正常传播。办科技期刊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最佳社会效益,这是由其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对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它的价值不能仅仅用发行量及其自身的经济收益来衡量,而应纳入非盈利性政策性出版事业,作为公益性事业来管理。由于这类期刊数量大,国家财政压力会太大,实行起来有一定困难。需要先进行有原则的精选,重点支持。

(二)组建期刊集团并实现科技期刊产业化、市场化

科技期刊由于学科、专业的限制,一般发行量少,经济效益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科技期刊要摆脱传统的封闭式办刊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束缚,建立开放的专业化联合办刊的经营管理模式,打破领域界限,建立以重点学科为基础的科技期刊集团。它可以分类:一类为针对部级重点学科联合组建的科技期刊集团;二类为由大型重点高校单独组建的科技期刊集团;三类为针对省级重点学科联合组建的科技期刊集团。

一类期刊可创办若干个具有各自学科特色的期刊,一二类科技期刊集团有众多部级重点学科,有大批国家重点科技公关项目和研究成果,有优质稿源,其学术地位代表了在该领域的国内最高水平,应办成国内一流精品期刊。科技期刊实施机构调整发展战略,达到机构优化,形成规模,占得市场份额,增强期刊竞争力,缩小期刊与国外期刊产业实力的差距、制作上的差距、管理体制上的差距、经营理念上的差距,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实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实施权变管理,是以解决科技期刊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科技期刊管理的原理和原则对科技期刊管理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在具体运用时必须针对特定科技期刊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加以灵活运用,寻找一种能适用于各种环境因素变化的最佳的管理技术方法是不现实的,只能根据科技特定的具体环境因素和条件,在环境与管理这种对应的权变关系中找出相对最佳的科技期刊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伦增.科技期刊权变管理理论的研究[j].学报编辑论丛(第7集),l998(5)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酒店管理;环境管理;课程体系

酒店业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起步最早、发展速度最快、自由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召开,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机遇,也为宾馆酒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2010年全国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3.4%,成为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酒店业的行业规模、营收状况以及经济作用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扩张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直接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由于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多数酒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酒店的环境管理,随着顾客需求层次的提高和酒店业竞争的加强,酒店环境管理水平也是酒店软实力的象征和体现。环境管理类课程作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多数院校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中普遍缺失。因此,在酒店管理内部需求和社会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情况下,构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环境管理类课程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酒店业在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酒店一直被认为是住宿、休闲、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酒店业在人们心目中一度是无烟产业,似乎并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事实上,酒店每天要排放大量烟尘、二氧化碳、生活污水、废热和垃圾,酒店业普遍存在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及空气质量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油污染、废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严重影响顾客和周边居民的卫生环境质量。

2.资源浪费严重。酒店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消耗,主要包括日常消耗和能源消耗。酒店的日常消耗主要是纸张、布草、食品、印刷品、餐具、用具和各项设施设备等,客房中的一次性消耗品是比较典型的物资消耗。消耗品产生了大量的垃圾,而且这些垃圾中很多是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又成为了城市新的污染源,加剧城市环境恶化,酒店的能源消耗主要是水、电、煤、气等,能源消耗已经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二、酒店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综合国内外酒店餐饮业环境管理的思路和经验,根据酒店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流程逻辑,酒店的环境管理主要体现在酒店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利用、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消费方式”四个关键环节,具体内容包括:①酒店资源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的用能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水资源的节约与回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管理等。②酒店产品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产品的平衡设计、酒店业服务的能耗管理、包装的生态管理以及酒店业环境的生态要求等。③酒店生产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生产污染及其控制、酒店清洁生产的技术要求、酒店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等。④酒店消费的环境管理:包括酒店业绿色消费的行为模式和酒店绿色消费的发展策略等。⑤酒店环境管理的体系与政策:包括酒店环境管理的推进机理、酒店环境管理的标准体系以及酒店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等。

三、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构成。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以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两种意识和三种能力。两种意识是职业认同意识和服务意识,三种能力由“基础能力培养系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3个系统组成。基础能力培养系统的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通识性能力及酒店行业基本素质为主线,以酒店业导论、管理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酒店市场营销、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等骨干课程和酒店认知实习、酒店企业文化宣讲、酒店职业经理人讲座等开放性实践活动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为其后续的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以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3大核心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多岗位实践、校内实训等职业性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真实职场中获得核心服务能力和核心管理能力。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是在学生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拓展相关职业知识和能力,主要学习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酒店服务管理、酒水饮料管理、酒店实用英语等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

2.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和内容构成。根据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和酒店管理的现实需求,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整合学科课程体系,构建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酒店环境管理的内容分别体现在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食品营养卫生与安全管理和酒店工程与设备管理等课程中,具体内容构成如表1所示。酒店环境管理课程体系涵盖了酒店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源利用、产品设计、生产控制、消费方式”四个关键环节,包含了酒店经营管理能力、酒店运行服务能力和酒店安全管理能力三个能力单元,涉及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基础能力培养系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和复合职业能力培养系统三大模块。酒店环境管理类课程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体现在体系的各课程中,主要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能力更多地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和酒店顶岗实习来体现。

表1酒店环境管理课程体系的内容构成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扩张在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直接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酒店业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归纳了酒店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环境管理课程体系,以期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胡春林.酒店餐饮业生态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但是,社会的发展受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制约,对环境监测的任务变得越发重要起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监测信息管理领域也在大力的结合计算机技术,不过因为环境监测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和环境监测技术与人员配置的限制,很难发挥出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价值,所以一定要建立完整、有序和科学的信息管理网络。

1环境监测内容的简介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和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内容也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对工业污染进行监测变成了对生态环境整体的监测,环境监测的主体不仅包括环境的污染因子,还涵盖了对生态系统中生物、植物和环境的动态监测。在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时,不能局限于监测环境内部的结构和成分数值,也要对环境的分布、物理污染和化学污染进行监测,这样才能全面的掌握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程度,最终获得精准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估系数。

进行环境监测的目的主要是要表现环境质量的现状和环境的动态发展,给环保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一般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第一点是要准确的依照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状况实施科学的评估;第二点是要联系环境污染的分布现状,及时寻找到环境主要污染源,为环境的综合治理和管理提供支撑;第三点是要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为以后的环境监测提供参考,做好环境质量的预测;第四点是人们要想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序合理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设置完整科学的环境保护制度。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在没有加世界贸易组织前是环保单位的环境监测站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环境监测的数据和技术开始逐步公开,出现了一些民营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促进了环境监测的发展,其中发展最具有代表的就是上海的威正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般的环境监测单位都有一个CMA的资质标准,没有这个资质就无法进行环境监测的工作。伴随着环境监测的发展,国家开始支持这些民营监测单位的发展,对环境监测的企业、结构进行综合的管理,引导环境监测更好的发展。

2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程中的应用

2.1办公技术智能化的应用

现在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采用的都是发展比较新建的群件网络,OA系统运行平台,还有配置了先进的电子邮件系统、信息管理数据库和信息数据加密机制等技术,依据工作的需要,提升信息管理办公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升工作的效率,减少成本的投入,促进信息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伴随着办公技术智能化的发展,有利于建设全面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增强环境监测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统一的对环境监测进行管理,有效的发挥出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性和整体性,大大促进了环境监测管理的效率提升,优化配置的环境监测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2.23S技术的应用

2.2.1网络技术

现在我国的网络技术发展很快,互联网通信技术渗透到了人们生活得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依据3S技术建设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一定要对网络技术和GIS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尤其是目前JAVA技术的应用普及成为互联网技术3S系统提供了技术支工具支撑。

2.2.2空间模型管理和模拟技术

伴随着空间模型管理和模拟技术的出现,环境监测的工作开始向着全面整体发展,由原本的监测点转变和构建监测网,促进了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对于环境污染的预测能力,及时有效采取的应对污染的措施,完善环境突发预防机制和环境监测评估机制。

2.2.3遥感技术

遥感图像和数据作为现在信息系统的基础,能够有效地展现地理地貌特征和区域空间状况,对地理信息进行精准的定位,真实的还原出来虚拟的地貌影像。因此遥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综合了全球定位网络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环境监测的动态系统数据监测。

在进行环境的动态监测过程中,必须要对大气层的辐射和化学气体的分布进行全面的了解,特别是CO、CO2等,目前数值标识在环境动态监测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监测的数据平均值要达到目前的数据数值。利用上面的几个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能够对监测信息数据进行共享,对监测的表格、文字、声画等资料进行综合,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网络系统的价值。

2.2.4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原来的监测工作从地面相对的平面向立体发展,使得监测的方位变得更立体更全面,监测的数据更据连续性,更能为污染趋势提供可靠的依据。

2.3转变环境监测的工作方式

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冲击了传统的空间和时间的理念,有效的促进环境监测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环境监测的单位、机构一定要整合现有的资源,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大对计算机技术研究和投入,保障环境监测更加规范、科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领域中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更加有序、科学,提升了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同时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与环境监测有良好的互补性与适应性。由于环境监测涉及的因素比较多和环境监测技术与人员配置的限制,很难发挥出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价值,所以一定要建立完整、有序和科学的信息管理网络。

参考文献

[1]郭宏伟.论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0):30-31.

[2]叶小磊.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06):95-96.

[3]杜鹏.论计算机技术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2015(15):93-94.

[4]徐小兰.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5):93-93.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篇5

1(略)

国内在环境信息科学的一些主要论题包括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环境模型、环境可视化、环境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信息化发展迅速,特别是从上至下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则已成为实现环境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正在从初期的信息管理、环境专题制图发展到Gls与环境模型集成陈9]、35技术集成的多媒体环境系统、基于Gls的环境污染扩散模拟t‘’,‘“1、基于GIS的环境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些主要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遥感、水环境遥感、固体废弃物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与热环境监测、植被遥感、景观格局遥感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环境建模与模拟一直是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各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在环境信息科学中得到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基于环境过程机理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智能体(Agent)模型等也在环境领域受到重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和提取对决策分析有用的、先前未知的隐含模式和规则的过程,笔者在1999年即面向环境信息化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试图将二者结合,提出“环境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可视化是表达和传输环境信息有效的形式,通过三维可视化、三维模拟实现环境现象、过程的真实感表达,能够更加逼真地传输环境信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卿]。“虚拟地理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依托这一平台,能够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模拟决策等活动。针对环境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趋势,聂庆华提出了“数字环境”的概念,数字环境是环境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是三维显示的数字虚拟环境,包括环境信息数字化、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化、环境分析模型化和环境空间决策的智能化、环境过程和管理可视化。尽管国内目前在环境信息科学各个分支方向的研究非常活跃,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和探讨。本文在分析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信息流和信息分析处理构建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并以煤矿区环境监测治理与管理为例,全面分析了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2.1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尽管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学科体系还缺乏明显的定义。已有的一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计划中界定的范畴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首先需要对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进行界定。HuangGH等川提出的环境信息科学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见图l,这是当前引用较多的环境信息科学体系结构。由图1可见,环境信息科学是多学科集成的领域。传感器综合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尺度地面采样技术成为可能,处理不同特征、尺度和复杂性问题的模型综合成为新的挑战,包括不同模拟、优化、评价模型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合并,不同技术输人与输出之间的联接,社会经济因子的量化,以及大尺度集成模型的解算策略。在此基础上,HuangGH等「‘〕提出基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系统,其结构(图略)USGS的研究报告’)中,将环境信息科学定义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集成物理、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方法的研发、试验和应用的学科。不同定义都强调环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特点。Huang等川的观点显然更强调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GP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科学和工程的交叉,而USGS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USGS在其未来环境信息科学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计算智能等技的应用。基于以上观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与认识,以环境信息流和环境信息处理分析为主线,可以构建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技术方法(图略)。环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需求的多学科理论交叉,技术支持在于面向环境信息流的多技术手段集成,最终通过不同学科领域方法模型的综合,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个阶段、各个过程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多技术手段集成的角度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

2.2环境信息科学在煤矿区综合应用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接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煤矿区作为1种以资源开采为驱动力发展起来的特殊地理区域,由于煤炭资源开采(以下仅涉及地下开采矿区)破坏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状态,导致地下水流失、地面塌陷,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矿山排研形成的研石山压占大量土地,堆积物导致严重大气污染和土壤损害,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煤炭区是1种典型的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复杂区域,煤矿区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l)从煤矿开采损害角度出发研究开采沉陷与地表变形预计、监测与治理;(2)从煤矿区土地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3)从煤矿区地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防,(4)从煤矿区水资源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井水害、水污染与水资源调控;(5)从景观格局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景观格局;(6)从地理环境演变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地理环境演变与模拟;(7)从遥感与GIS应用角度出发研究矿区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8)从大气污染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大气污染评价与控制;(9)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经济评价;(10)从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决策;等等。对以上不同视角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多主题、多要素的时空环境信息是其中的关键,任何视角的研究都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数据的支持、需要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的集成、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的支持、需要环境知识和其它领域知识的交叉和集成。因此,从环境信息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集成现有的研究工作,充分应用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成果整合与集成,在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整合的关键在于不同研究视角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链接边界选择、信息传输反馈、系统相互作用。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综合研究与应用体系框架(图略)。按照该研究框架,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的重点在于多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主要包括:(l)基于采矿环境影响机理的模型建立、参数获取;(2)各种环境模型的建立、参数提取与模型验证(面向环境系统分析的环境评价、污染扩散、环境演变模型和面向环境管理决策的规划模型、优化配置、动态演变模型以及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重建方案设计);(3)面向环境监测的遥感信息源选择与图像处理、环境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组织、集成与管理多种环境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设计与建立;(4)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模型解算与解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应用;(5)集成信息、模型、数据库、系统、知识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构建。(6)资源一环境一人类一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应用。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1篇6

环境工程专业属于工科学科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它是一门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协调环境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的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原理和工程措施。

(二)培养目标

1.熟悉环境科学发展前沿,掌握系统的环境工程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

2.具备较强的环境工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环境规划及管理能力,以便应对高层次科研和工程技术,成为专门性人才。

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

(三)研究方向

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领域:

01交通环境规划与管理

02交通环境系统分析与评价

(四)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944环境管理概论

推荐院校

以下院校是该专业研究生院实力较强者,建议选报:

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

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相关专业

环境科学

课程设置(以天津大学为例)

主要课程名称:科学技术论与方法论、第一外国语、工程数学基础、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基础、现代企业管理引论、现代管理学、实验技能、环境工程基础、现代环境工程理论、传递过程原理、高级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现代环境监测理论与技术。

就业前景

(一)国家的基本政策决定了该专业重要的社会地位

随着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环保问题是21世纪全球的焦点,环保产业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国家已经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工程学科的内涵日益丰富,使得它已成为21世纪的带头学科之一,未来前景不言而喻。

(二)生态环境领域项目的丰富预示着就业面的无限广阔

我国环/,!/保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的引导下,环保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的力度不断加大。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技术和产品基本覆盖了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

(三)我国环保产业岗位大量空缺,需要专业人才给予补充。

我国环保产业面临严重人才不足,并且现有的环保技术人才难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十分需要专业人才来增强该领域的运作能力,尤其在一些大中城市表现最为明显。

(四)国家对环保的大力投入显示着该领域工作人员薪资待遇的优厚

有资料显示,2000年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支出已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到2005年后我国每年的环保项目投资将不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5%,到2010年将投资150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与建设,其中600亿元用于升级环保和改造污染控制设备,220亿元用于环境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国家对环保力度投入的逐步加大,说明了入职该领域,可谓衣食无忧。

总之,环境工程专业是极富发展潜力的专业,不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而言,无疑给广大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该专业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在人才需求上,更侧重的是人才的专业性,只要您具备真才实学,前途不可限量!

就业方向

主要工作部门:

1.各级政府环保部门;

2.规划部门、建设管理部门、

设计研究院所、环境工程公司、国企等事业单位;3.科研单位、高等院校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环境管理体制;问题;对策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具体规定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以及相互关系,核心部分是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在对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把公众参与的问题考虑进去。他们认为,在环境管理体制的结构关系中,除政府的行为之外,还有社会利益团体和管理行为人,它们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所说的环境管理体制仅指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则被视为是外部作用机制,一般不纳入进来。

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管理手段较为薄弱、环境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转轨时期,因此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即中央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相对中央管理机构来说,各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就拿我国的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它的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但实际工作人员的数量却严重超编,大多数人员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到了环境保护部门,同时又没有较好的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环境保护部门的技术设备配置也比较落后,缺乏基本的监测手段,不能有效地对排污总量和违法排污现象进行监测,有些甚至还需要将监测项目送到市一级部门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执法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工作经验,这样及时取证就有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与通信工具,一旦发生违法排污现象很难及时到达现场,从而做出快速应急反应,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如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都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设置相应的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流域环境保护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虽然在几个大的流域建立起了水资源保护委员会,但从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的配置和法律地位上来看,该类机构并非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境保护局隶属于地方政府,这就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惜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跨区域执法难度比较大。

(四)中央政府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地方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但相关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如何履行其责任,如何保证其履行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不履行职责应承担何种责任。在经济增长水平仍然是衡量和反映各级政府和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准的情况下,考核干部实行的是自上而下、以GDP增长为依据的体系。在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时,各种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GDP的增长,把本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情况等作为衡量政绩的硬性指标,而对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等方面则没有硬性要求。这种考核体制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挫伤了地方提供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这就促使一些地方将完成经济指标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不顾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领导从个人和本地区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甚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错误认为要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就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政绩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干扰环境执法行为,明目张胆地保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下,一些企业采取暴力手段阻止环境执法,甚至抗法。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质量负责的义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实现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部门职能。

国家应将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由微观管理转为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指导和服务,转变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管理转为真正的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行政运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必要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又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各个地区发展存在的差异,环境标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而对于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处理权限都应该集中到中央,将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的处理权限放到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问题其处理权限应该放到中央,而环境保护合作项目则可以放到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导或指导的作用。:

(二)加强人员和机构方面的建设。

精简机构主要针对的是非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而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不但不能精简,反而要不断加强。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对其他国家机构进行精简的情况下,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因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欠账较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但环境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现有的生态环境可能还会进一步不断恶化,在将来的20年甚至30年里,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仍然不会有明显好转,所以,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

(三)健全环境保护跨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

环境保护政策离不开部门发展政策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职能。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国民经济绿色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而且也要有环境指标、人文指标,用这些指标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地区、单位和干部的业绩。要改变不平衡的管理体制,形成综合权力机构,就需要顺应政府机构改革的潮流,通过计划、预测,综合考虑潜在影响因素,协调各部门间综合处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问题,加强跨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健全环境保护的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

参考文献:

[1]胡双发,王国平。政府环境管理模式与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兼容性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5):91-96.

[2]邓志强,罗新星。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管理探索,2007,(5):19-21.

[3]游霞。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58-59.

[4]孙志燕,高世楫。环境政策存在的若干问题与调整思路[N].学习时报,2007,(11).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学业情绪音乐学习学业成就

一、学业情绪的概念界定及其与音乐学习的关系

学业情绪(academicemotions)的概念于2002年由德国心理学家Pekrun等最先提出。①它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这不仅指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同样也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等。②

学业情绪与音乐学习的学业成就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其对于音乐学习和训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首先,学业情绪影响音乐学习动机;其次,学业情绪影响音乐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业情绪是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中介变量;再次,学业情绪影响音乐学习策略;最后,学业情绪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着学生音乐学习的学业成就。

此外,不同的学业情绪对音乐学习的影响模式是不同的。积极的学业情绪对音乐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当学生处于愉快等积极情绪状态的时候,会对音乐学习的注意、记忆、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起促进作用,有利于保证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认知活动的顺利开展;而紧张和害怕等消极的学业情绪则会对音乐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其阻碍元认知活动的进行,并进一步削弱自我调节学习的效率。③这不仅会干扰其音乐学习和记忆能力,并有可能进一步引发生理上的紧张症状,甚至诱发应激反应。而根据脑科学的理论,产生应激反应时个体的生理和精神过程的高度唤起状态。身体对于高度或长期应激的反应是肾上腺释放激素皮质醇,抑制免疫系统,肌肉紧张并影响学习。最终高皮质醇水平会导致绝望或被击溃,而更有害的是长期释放皮质醇会杀死与学习有关的海马神经元,这时学习者的音乐学习记忆能力、创造能力等都将大大降低。

二、学业情绪在音乐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

音乐学习不可能在纯粹理性、脱离情绪的环境中进行。因此,了解情绪与音乐认知之间的关系及其神经基础对音乐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根据脑科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情绪因素是影响到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情绪既可以是信息加工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状态。④这提示广大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情绪与认知二者的统一。但是,以往在音乐教育和音乐心理领域对学业情绪的研究并不多见,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业情绪重视也不够,一些教师甚至在无形之中还挫伤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只有当脑获得适宜的挑战时,它才能以最优的方式学习。而当觉察到威胁时,脑则会变得功能低下。⑤因此,音乐教育者应努力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获得安全感,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健康的、远离威胁的情绪环境。同时,音乐教育者还应鼓励学生主动面对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和压力。

对音乐教师而言,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能无视情绪因素对音乐学习效果的影响,了解情绪与音乐认知之间的关系及其神经基础对音乐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音乐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演奏技能,建立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具有探究的音乐学习能力和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并且通过音乐的手段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并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发展其积极情绪,预防和排解消极情绪。

三、为音乐学习提供适宜的学业情绪环境的策略

(一)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音乐教师的授课行为与管理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情绪

第一,音乐教师应该把情绪研究用于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即除了音乐知识外,音乐教师还应该懂得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规律,并根据这种发展规律来决定音乐学习的方法,让音乐学习在安全的、充满成功希望的情感氛围之中进行。

第二,音乐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情绪类型特点对其进行音乐教学。不同情绪类型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同时,要尊重、理解、鼓励、欣赏和体谅学生,允许学生的情绪表达,并加强对学生的情绪辅导,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三,音乐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切实可行的音乐教学计划、教学策略及课堂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

2.音乐教师自身的情绪表现感染着学生的学习情绪

积极情绪的发出者,能使接收者意识到对方的情绪状态是积极的、友好的,这样接收者也会产生积极情绪,并对对方产生一种好感。即一方的积极情绪可以在另一方身上引发积极情绪,而接收者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会扩大到最初的发出者身上,而增强其最初的积极情绪。⑥而这种关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自身的情绪对音乐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是除教师知识结构等内部因素以外的影响音乐教学活动的主观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学生学习音乐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的情况下。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都是在一定的情绪体验中进行的,音乐教师激发自己相应情绪,以自己的热情、饱满和振作、愉悦的主导情绪状态,去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进而通过师生情绪互感达到良好的情绪气氛,并有意识地运用自身快乐的、饱满的和振奋的主导情绪状态去感染、改变学生的情绪,以产生情绪共鸣,取得以情施教的效果。⑦而这种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和亲切感,并促进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

(二)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以鼓励、耐心、支持和帮助的态度对待学生。当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出现错误或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尽量采取最小值的、非惩罚性干预地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如果最小值的干预没有发生作用或者效果不理想,再逐步增加干预值,如采取剥夺奖励的方式等,以减少其错误行为的出现,促使其自我克服、自我矫正和自我完善。如果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出现错误或遇到困难时,教师一味地采用严厉的批评、轻蔑、挖苦甚至体罚的方式,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其音乐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导致习得性无助问题的发生。

(三)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要适度

教师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未来可能发展的看法和态度。⑧研究证实,学业情绪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存在显著的偏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大时,学生的学业情绪反而会降低。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些音乐教师对学生施以过高或过严的期望和要求,给学生布置大量练习和作业或者安排各种形式的竞争性比赛或考试,造成学生对音乐学习趋向回避、退缩,产生学习焦虑等消极情绪。而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焦虑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其在音乐课上表现得过度警惕、恐惧或不能专心学习。教师只有把学生的焦虑水平控制在中等程度才有利于音乐学习。因此,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期望和学习任务的难度要适中,注意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复杂度,既要能引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使他们经过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不能使其成为学生的思想负担。

结语

总之,有关情绪与音乐学习关系的研究表明,情绪不仅对音乐学习起着明显的动机激发的作用,而且起着组织的作用,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情绪活动对音乐学习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音乐教师们要重视情绪在音乐学习中重要作用,科学地调节和控制学生的情绪,维护学生的情感健康,以促进其音乐学习成功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注:本研究得到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音乐能力与语言材料类型对第二语言记忆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4B087)、教育部第44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与教育的革新》、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教育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与课堂教学的创新》(项目编号:11ZS46)以及国际合作项目《教育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与国民素质的提升》的资助。)

注释:

①R.Pekrun,T.Gortz,W.Titz,P.P.Raymond.Academicemotionsinstudents’self-regulatedlearningandachievement:Aprogramof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research[J].EducationalPsychologist,2002,37(2),91~105.

②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10):39-43.

③孙士梅.青少年学业情绪发展特点及其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

④胡连新.正性情绪启动效应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42-43.

⑤R.N.Caine,G.Caine.理解一种基于脑的学习与教学观点[J].高文,译.外国教育资料,1999(2):24-27.

⑥王艳梅.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环境标准;管理服务;内涵层次

中图分类号:X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8-0047-01

一、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

环境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依据法律和法规进行监督管理。环境的科学管理包括环境立法、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环境标准。因此说,环境标准是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

(一)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制定了环境标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环境标准同法制性标准。我国的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执法依据。没有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将是不完整的,也难以具体执行。

(二)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依据。环境标准是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主要依据[3]。无论是“三同时”把关,还是定量管理实施新的五项制度,都必须通过环境标准来体现。此外,环境标准也是处理环境事故和环境纠纷的依据之一。

(三)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环境标准反映了国家的环境政策目标,因而也代表了环境规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美国《清洁空气法》明确规定,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颁布后9个月内,每个州都必须向联邦环境保护局呈交在本州执行和维持该标准的计划。该计划应规定尽速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日程表。我国的环境规划目标主要是用标准来表示,环境质量标准就是环境规划总目标的分解并定量化了的产物,是环境规划的定量描述。

由此可见,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环境管理工作中贯彻执行环境标准,对于严格执法,促进环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证环境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就成为强化环境管理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由主体结构和支持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环境标准的主体结构含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治理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危害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标准。显然,由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构成的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部分是进行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而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

三、建立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支持

无论是环境标准的主体还是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例如,制定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两点:

首先,要有科学依据作为环境质量基准。环境质量基准反映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作用于研究对象,在不同浓度和剂量下引起危害作用种类和程度的最新科研成果。基准按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卫生基准(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生态基准(对动植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物理基准(对材料、能见度、气候等的影响)。环境质量标准要起防止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材料、能见度、气候等的不良影响的作用,必须以环境质量基准为制定的依据。其次,要坚持先进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有密切的联系,即排放标准控制污染源,使其排放出的污染物经过自然净化和稀释扩散进入环境后不致使相应区域的环境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规定。显然,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规律、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都是修订排放标准所需要的科学依据。此外,我国现行排放标准是以浓度控0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需要探索和研究其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使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建立起联系。

支持系统各类标准的建立也需要科研提供技术支持。制定基础标准,需要了解国内外有关词汇、术语、图式、标志的习惯与规定;掌握国内外制修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和导则,建立规范化的制修订环境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同样,制定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也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开发出稳定、可靠、准确的分析测定方法和环境标准样品。

四、各层次环境标准科研工作的目标

(一)环境标准科研的层次及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得到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要求标准保护的对象增加,保护的程度增加。

根据环境标准工作的上述特点和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标准科研工作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环境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研究。研究制修订环境标准的技术导则实质上就是研究制修订环境标准的标准(或技术规范),这一层次的科研工作归属于软科学研究,其主要目的是要确保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方法的科学与合理,从而使制修订出的环境标准满足当时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性要求。此外,有关环境标准制修订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或规定也属于一层次。

2.环境基准研究。环境基准研究属自然科学范畴,是制修订环境标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在大量科学研究基础上确定污染物的环境质量基准,而后遵循经济合理与技术可行两大原则以基准为科学依据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准研究在环境标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模式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1篇11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关系;建议

Abstract:Withtheconstantdevelopmentofoureconomy,societyand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eloadincreasing,therefore,tothesocialsustainabledevelopment,appropriatepollutioncontrol,establishandimprovethe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systemoftheimportanceismoreandmoreapparent.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environmentalmanagementoftheenvironmentalmanagementsystemaretwoimportantcomponents,correctprocessingof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environmentalmanage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stablishmentofascientificandrational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environmentalmanagementmechanism,topromotethecause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hasaverypositiveimpact.

Keywords:environmentalmonitoring;environmentalmanagement;relationship;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前言

随着我国现在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污染问题也愈发的明显,环境负荷不断加重,环保压力不断增加。因此,为了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必须要完成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任务,建立完善的城市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体制。目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将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视。城市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是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工作关系,对促进环境保护事业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环境监测

城市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所承担的技术监督工作,是指间断或连续地对城市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可靠、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防治、环境规划、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的服务。

在环境监测中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是调查阶段的环境监测。在制定监测方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经济的原则。在制定监测方案、设计技术路线、配置技术装备时,应事先做监测费用效益分析,尽量做到既达到监测要求,又节约监测费用。②优先监测优先污染物的原则。优先污染物指毒性大、危害严重、影响广的污染物;污染趋势呈明显增加状态,对环境具有显著危险的污染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污染物质等。③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在制定监测方案时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在实际检测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监测技术路线,以获得最多的环境信息数据。

二是竣工验收过程中的监测。该阶段监测的主要内容有:环境保护管理检查、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环境保护敏感点、环境保护设备运行效果测试、环境质量的监测以及生态调查等方面。监测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一般需要在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75%以上且工况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监测污染因子一般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初步设计环境保护篇中确定的污染因子,监测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原则。

三是日常的监督性监测。根据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对辖区内的污染源进行日常的监督性监测,及时掌握污染物动态,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减轻城市的环境压力。

环境管理

城市环境管理是指环保部门职能中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是在环境现场进行检查、监督、督促与处理的总称,是各级政府及其环境保护部门做出处罚决定和执行的环境管理系统。

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方面:一是城市环境计划的管理。环境计划包括在城市污染防治计划、城市污染控制计划、环境保护计划以及环境技术发展计划、宣传教育计划等基础上综合制定区域环境规划。二是环境质量的管理:主要是制订城市环境质量的各项标准、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相关的监督检查工作;进行环境质量状况的调查、监测和评价以及对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三是环境技术的管理:主要包括确定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防治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确定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组织国内和国际的环境科学技术合作交流等。

四、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关系

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监测数据。环境监测不仅能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反映环境状况的数据和信息,而且还是衡量环境管理行为和环境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监测数据所反映出的环境质量状况是环境污染预测的基础,是实施排污收费、总量控制、污染设施运行等管理措施必不可少的手段。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环境管理行为的结果成败。

随着我国环保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环境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就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极强的准确性、精确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离开了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就失去了目标和执法工具,不仅脱离了事实,而且不能正确地判定实际中环保法规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手段。没有科学、精准、有效地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那么环境管理也就失去了实际存在的价值。

环境科学管理范文篇12

关键词: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

一、引言

开展绿色教育是绿色大学的特点之一,绿色大学的教育体现在学校的管理、学校的校风、师生言行、教学和学习氛围等等各个方面,其中,学校的管理及其运行是相当重要的方面,学校整个运行有着很强的教育性,它比单纯的环保知识的课堂教学更有行为教育意义。所以,绿色大学应当将环境管理的思想纳入日常全面管理工作中,制订环境管理制度,开展有效的参与性环境育活动,创设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ISO14000的核心内容,如持续改进、污染预防等与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所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等指导思想基本一致,而绿色大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学校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将ISO14000标准的理念引入到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中,能够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必然会为大学的环境建设和管理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

结合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实施学校环境管理,能够产生使学校的环境教育由集中于课堂教育转向面对全校和社区,由偏重显性课程转向发挥隐性课程等一系列的作用,既能够全方位带动环境教育的开展,又同时检验环境教育的效果,无疑能够推动学校环境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介绍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其标准号从14001至14100,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融合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是一种完整的、操作性很强的体系标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一直以来,管理专家和环境专家都在寻找一种系统地管理环境问题的方法。1992年,英国颁发了BS7750—1992《环境管理体系规定》标准;1993年7月10日欧共体正式公布了《环境管理审计规则》(EMAS);德国于1995年依据EMAS制定了《环境审计法》及三个条例;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3年6月正式成立了环境管理委员会(ISO/TC207),正式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和工具方面的标准工作,其核心任务是研究制定ISO14000系列标准,规范环境管理的手段,以标准化工作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ISO14000系列标准中编号为14001—14009这一部分,它是整套标准的龙头标准”,是唯一的规范性标准[],它要求在其环境管理体系中,必须适当地控制各个基本要素,通过要素的有效实施,实现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过程。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分为五大部分:①环境方针;②规划;③实施与运行;④检查与纠正措施;⑤管理评审。这五个基本部分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建立后有计划地评审及持续改进的循环,以保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ISO14000体系又可分成17个要素,这17个要素构成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而按照17个要素(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执行程序就构成了运行体系[2]。

三、基于ISO14000标准的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

3.1体系的构建目标

在当前环境问题的危机中,学校教育在推波助澜,扮演着物化人性再生产者的角色,真正的环境教育应该是对整体教育的重新思考,为现代学校教育重植人性根基[]。而绿色大学是在当今生态文明时代,用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绿色教育和绿色管理的大学,未来建设和发展将会把环境管理概念融入日常环境教育之中,把学校的环境管理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来抓。

学校环境管理是环境教育的一部分,学校环境管理的全过程包括方针、指标、管理方案、检查整个过程及其生成的各种程序、规范和制度本身都可以成为学校的环境教育,或者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环境教育来说,环境管理的建立与运行过程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而环境管理和环境教育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即是培养人们良好的环境行为来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环境管理与环境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借鉴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就是试图为环境管理融入环境教育寻找对策[]。

3.2体系的构建原则

①符合14000的普适性原则

ISO14000体系适用于任何类型、规模、以及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下的组织。基于ISO14000标准构建的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同样符合普适性原则。绿色大学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学校在管理的各个领域纳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其他各个管理层面相结合,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环保意识,起到可持续发展功能区的社会示范作用。

②针对绿色大学特点

绿色大学提供了全体师生参与的学校氛围,表现出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学校管理方面的要求。而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正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本质观,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制定和规划各项管理的方针和政策。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切合绿色大学的特点,强调各项环境管理工作要令学生以及现实社会获取最大的满意,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③强调全过程管理

ISO14000要求组织从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等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控制环境因素,减少有害的环境影响。绿色大学构建环境管理体系时,本着在实施管理时,做到事先控制准备过程,事中控制实施过程,事后控制整改过程的全过程管理原则,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例行监测、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手段的实施对环境教育以及相关活动进行全过程管理;#p#分页标题#e#

④强调绿色大学整体功能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构建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通过改进与优化绿色教育的结构要素,采取必要的结构改革措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相关知识的绿色人才,以实现环境教育与管理的最终目标;通过改进与优化绿色科技的结构要素,对社会绿色科技产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适时改进与优化绿色校园等相应的结构要素,始终保持模范绿色校区,更好地为全社会的绿色社区建设做出贡献。

3.3体系构成

基于ISO14000标准的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包括五个组成部分:一是理念系统,二是策划系统,三是制度系统,四是监控系统,五是改进系统,并由此构建了科学的运行机制.

(一)理念系统

基于ISO14000标准的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基于以下基本观点:

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本质观,环境管理服务于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关心重点由最初的单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逐渐地转移到现代的对整个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模式的反思、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审视、对人类未来生存形态的思考,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环境教育及管理中的集中反映[]。

②坚持满意的管理观”。环境管理的全过程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管理是否有效,是保证环境教育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不断提高满足学生和社会要求的能力,就是提高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二)策划系统

实施环境管理的监控首先应该对环境管理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做好事先的策划工作,这可以保证所建立的体系本身的质量,以及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根据ISO14000的要求,做好事先的策划工作。

在实施环境管理监控中可对环境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的制定、调整,管理方法的改革以及各项环境管理监控措施的出台等等,都做好事先的策划工作,并根据绿色人才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在环境管理方面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制定监控目标,对环境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层次解决,始终坚持绿色人才的培养,以及绿色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为环境管理监控的目标。

(三)制度(文件)系统

绿色大学采用ISO14000标准的模式编制文件,文件分为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报告记录四个层次。除了满足ISO14000标准要求,制度系统还应保障文件的适用性、有效性,可操作性以及文件间及不同活动和职责间的顺畅衔接。

制度系统对作用、职责和权限需要做出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予以传达。为便于有效的环境管理,应建立保持一套程序,管理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

(四)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建立的关键性工作是要全面识别绿色大学环境管理的主要过程,并针对管理的主要过程,设计管理控制点,制定管理标准。同时,建立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检查与评估、管理质量投诉、满意度调查等手段有机结合的环境管理监控体系。

(五)改进系统

持续改进是基于ISO14000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的精髓,其主要通过日常检查、目标管理、学生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及时发现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不符合项”,通过分析原因,及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使环境管理的改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控机制。

四、基于ISO14000标准的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保证运行机制

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基于ISO14000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区别于传统管理的重要方面。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参照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PDCA管理模式:策划(P)—实施(D)—监控(C)—改进(A)即P—D—C—A的方式循环,从机制上确保对管理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实行实时、动态的监控管理,推动环境管理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是个动态的,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开环系统,不是在原有的水平上停滞不前,而是通过管理评审等手段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实现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1]。

绿色大学环境管理体系首先应制定切合实际的方针,指引管理工作的实施。

环境方针必须包括的内容如下:(1)学校承诺污染控制及污染预防,提出污染控制对象;(2)学校承诺持续改进,提出改进方向;(3)遵守环境法规及其他相关要求;(4)建立科研、生产部门及后勤部门的应急系统,制定相关方案;

(一)规划

(1)初始环境评审:初始环境评审是明确环境管理现状的手段,其结论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

环境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对组织的环境表现进行评价,确定改进的需求和可能性;②利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思想明确组织产品;③收集、分析和评审组织现有与环境相关的制度、职责、程序等信息资源和文件,作为体系的基础。

(2)行动计划:包含以下的内容:①方案制定的必要性;②方案执行和相关人员组成和分工;③经费预算及其分配;④方案实施时间和工作进度安排,每项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⑤检查或考核的方法和要求。

(二)实施与运行

绿色大学环境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及其各自的职能如下:

①校长

主持大学的全面工作;制定和颁布环境方针;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环境管理目标;批准和颁布《环境管理手册》;确保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对大学的环境负最终的责任;落实组织结构,确保组织内的职责和权限得到确定和沟通;落实各级各部门环保责任;主持环境评审等。

②主管副校长

按照ISO14001标准建立、实施和维护环境管理体系;向校长汇报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负责与相关方协调环境问题,联络认证机构;审核环境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的可行性,批准认定的重要环境因素;主持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组织管理评审等。#p#分页标题#e#

③基层部门

基层各部门是具体贯彻执行环境方针和目标的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做好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与指导等。

下面就一些部门的职责具体介绍:

院长/系主任:选择环境教育的课程,指定环境课程的实施方式以及环境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组织制定本院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指派相关负责人指导、协调、监督、检查本院工作,对院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等。

后勤管理部门:负责大学整体环境因素的识别,进行汇总登记;组织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组织对校园整体环境绩效的检查、监督;对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等。

科研部门:负责识别科研活动中环境因素;做好实验室化学品的管理,制定科研活动中的环境管理方案;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科研活动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生产部门:编制清洁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编制物料需求计划;控制物料的使用并负责产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开展节约资源、材料及其再利用的活动;做好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的分类和管理工作;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等。

(三)检查与纠正措施

在实施建立绿色大学环境管理方案和措施的过程中,根据制定的计划目标和工作进度安排,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以实现不断改善学校环境的目标。

(四)总结工作

体系经过一段时期试运行,管理者代表组织培训合格的内审员实施内部审核。审核文件的完整性、一致性、与ISO14000标准的符合性等内容,审核结果形成文件并报送最高管理者。此后,最高管理者应组织中层管理者对内审结果、目标指标完成情况、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需要等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持续适用,充分和有效。

至此,环境管理体系已完成一轮PDCA循环。组织在实施改善的同时,环境管理体系进入了新一轮的循环[]。环境管理体系是通过建立内部组织机构和各环节工作评估、监控和反馈系统,加强管理控制,实现对环境管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监控,形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闭合体系,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稳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宏立,付永川.论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在绿色学校创建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6,6:95-96.

[2]沈剑.ISO14000与学校环境管理关系浅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0,23(4):42-44.

[3]黄敬文.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2002,16(1):67-70.

[4]刘雙赫,裘奇龙,朱亮.构建国际绿色贸易制度的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2):110-111.

[5]张剑青.企业15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与审计[D].天津:天津财经学院,2001.

[6]翟亚军,方淑芬.ISO14000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资源与环境,1997,(2):23-26.

[7]高德胜.找回失落的人性——论环境教育的转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2):1-6.

[8]吴祖强.ISO14001与绿色学校[J].环境教育,2001,(5):31-32.

[9]朱琨.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应用于高校环境教育的探索[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4(4):92-98.

[10]吴祖强.关于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2):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