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运营方案篇1

2005年,申请登记中的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开展福建沿海传统造船地调查时,在漳州海澄走进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造船厂,其传承的一册家族造船图谱,则是在海内外首次发现的民间造船技术专书古籍。郑俩招先生(1910~2001年)生前在崇兴船厂为新船祈福的留影。

海澄郑氏崇兴造船厂坐落在豆巷村港口社的月溪河口。民国初年,现任传承人郑水土的祖父王郑文庆在该址创办崇兴船厂,后传王郑俩招经营,1957年崇兴船厂因公私合营被合并为龙溪造船厂海澄分厂,几年前郑水土重新注册了私营崇兴造船厂。王郑文庆师从家父王添财学习造船,尽管更上一代的师承没有记录,郑氏家族在月溪口造船的历史至少可上溯到清代后期,至今超过一百年。

历经百年的技艺传习,以先辈手绘的两册造船秘籍为依据,其年代的长久与脉络的清晰,为同代中国传统木帆船建造行业罕见。采用传统木构技艺从事营造的崇兴造船厂,其承造的船舶系列从月港外海商船、沿海木帆船、机动木质船、竞赛龙船随市场而变,现为漳州地区主要的木质竞赛龙船造船厂,也是国内鲜有的中式传统木构造船技艺活态传习场所。又因漳州月港的木帆船水运延续到二十一世纪初,也因为月港时期遗留的九龙江乡村龙船赛会延续至今,地域性的市场需求得以让船厂维续低成本的手工建造,保留了活态的古老造船场景,也成为月港历史遗存中最具备海洋性的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与物质性文化遗产。

2012年,漳州市加合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的城市队列,提出重建月港码头、新建遗址公园的方案。建设中的龙海月港历史风貌区项目拆除郑氏百年造船厂,将原址改建为配套观景木栈道的绿化空地,所提供的搬迁地无法满足继续建造大型帆船和竞赛龙船的需求,而只能从事具有表演性的小艇修造和模型制作。2015年,福龙中国帆船发展中心、台南市文化协会、漳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金门大学建筑学系的文化资产保护专家林美吟助理教授组成专家团队,借鉴与海澄很相似的日本岐阜市传统观览船造船所的经验(岐阜市的观览船造船所经过有效改造,成为长良川传统“鹈饲”渔业观赏的组成部分之一),提出一个海澄郑氏百年造船厂原地保护并通过厂房改造,提升为月港商船钉制技艺传习所的方案。海澄郑氏先人为船主溪海造船时留下的船谱手绘稿。图中注有“目周四寸”(即船的眼睛四寸)。1919年海澄郑氏先人为船主溪仔造船时留下的船谱手绘稿。

在林美吟看来,崇兴造船厂传承百年的造船工艺以及至今仍存在的祈福习俗等活态造船景观,是月港最具观光吸引力的生生不息的本土产业。这些动态民俗,足以让造船厂成为一个很好的“生态博物馆”。这种生态博物馆不需要围墙,也不需要玻璃展柜,而是通过街区建筑格局、整体风貌、生产生活等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和展示,真实、完整、原生地展现当地的文化遗产。不同于新建的“古城”和表象的歌舞表演,“生态博物馆”里的人们在真实环境中真实地生活着,而这些日常生活又可以被游客所看到。同时,让游客与居民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引发有趣的体验和思想火花的碰撞。月港历史风貌区改造设计方案总平面图(建议保留造船厂的调整方案)。

然而直到最后,百年船厂也没有改变被拆迁的结局。政府提出了原址搬迁异地保留方案,在这套方案之中,与郑氏崇兴造船厂隔岸的月溪河口东岸,原本开阔的天然斜坡在近期的月港历史风貌区改造工程中已被砌上直立的石壁,溪口宽度被缩窄,在景观视觉上有水沟的感觉,改变了原本的自然风光。如果再把位于溪口西岸的郑氏崇兴造船厂拆除铲平,再加建平台或像东岸一样密植树木,经过改建的月港历史风貌核心区,将在不远的未来全部变成人造景观。

非遗文化运营方案篇2

[关键词]文化遗产;产业模式;经营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1-0008-02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在管理尤其是产业开发之时都面临着几大问题,第一是与生俱来的非营利机构(文化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第二是资金问题在国家财政支持紧缩减少情况下越发突出;第三是在多元文化、新媒体、娱乐消费潮流下,传统文化遗产的营销策略如何得到民众(消费者)认同。面对这些矛盾,只有在保护前提下,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和产业功能充分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永续利用”。世界各国在这个基本理念确立前提下,开展了各种开发经营模式。

1文化旅游

文化遗产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为之发展而服务,就必须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商业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以便让受众了解和接受,同时争取社会资源。

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韩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互相促进发展,具体实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①地域选择。以民俗村来选定地域,韩国人把民俗村的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在汉城城南有一个古代民俗村。一进民俗村,村口就有韩、中、英、日四种文字的介绍。进入村内,可以看到李朝时期先民们的衣食住行、建筑景观和祭祀活动。宗庙的祭祀典礼和音乐都被看做无形文化财产。②时间和内容的选择。韩国还十分注重以民俗节和祭祀活动来吸引游客。例如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年年在当地举办盛大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巨大的文化产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为了吸引外来游客,那些表演人士每天都要去不同的场地进行传统技艺表演。

同样,意大利的乡村生态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很发达,尤其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意大利政府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场木偶艺术。木偶艺人们根据一些古代诗歌、浪漫传奇或流行的歌剧情节,用精雕细刻的木偶和道具进行即席创作,吸引众多国际游客。这里的商店和地摊到处都可以买到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木偶――它已经成为西西里岛的著名纪念品。政府还计划为青年木偶艺人开办培训机构,举办西西里木偶节,在国内外举办展览,兴建木偶戏学校等。

2“文化遗产日”打造国家文化品牌

法国的国家集中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保证了国家管理的权威性。作为文化大国,法国是最早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度。这项活动是由法国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执行、社会各方支持的整体工程。活动期间,所有公立博物馆免票,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并给予税收优惠,旨在引导和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20多年来,该活动调动了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情,群众性的保护活动随之兴起。法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着巴黎凯旋门、卢浮宫等112处“民族古迹”和4万余处“纪念建筑”,此外,未列入保护行列的全国各地40余万处“地方宝藏”均妥善得到相关部门和民间协会、民间人士的有效保护。一些民间组织积极讨论国家文化遗产政策,向议员提出建议。很多民间组织还颁发奖金鼓励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奖励在此领域作出贡献的人士。文化遗产学校、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纷纷建立。

这种特定节日的设定以及所带动起来的社会各方的反应和行动,对法国的历史文化品牌无疑有着巨大的塑造和宣传效益,显示了法国民众的文化品位,对促进法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拥有6000多万人口的法国,2006年接待了7800万名外国游客,当年的旅游收入达350亿欧元,继续蝉联“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称号。可以看出,文化遗产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文化生态博物馆

所谓生态博物馆就是把文化遗产原状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中,它不是一座封闭的建筑场馆,而是动态、开放的展示社区,被称为“无墙的博物馆”。自然、人文、环境、传统、民俗等无形和有形的遗产在其原生地由发明和使用它们的居民自发保护,使人、物、环境处于固有生活关系中。游客也是在这种环境中观看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可移动实物、传统习俗和民间表演等系列的、完整的文化。这种营建“活的文化”的博物馆由于契合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目前世界上共有300余座生态博物馆。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造乡运动”就类似于这种生态博物馆。当时,由于日本经济飞速增长和城市进程加快,城乡落差加大,人口疏密失衡,对日本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极大冲击。有些学者提出:如何让乡村挖掘富有乡土特色的人文资源,营造一个优美、自然、富有人情味的故乡,以吸引都市人群,于是,“造乡运动”应运而生。“造乡运动”强调内发性,即一村一品,各不雷同,例如福岛县大沼郡的三岛町宣布,居住在城市的人们只要交纳一定费用,全家都被视为特别町民。他们可以自由出入,让孩子们呼朋引伴在小溪中捕虾,到山上采蘑菇。村里还成立了生活工艺馆,馆内设木工、陶艺、编织、涂装等工房设备。观光客只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便可亲手体验器物的制作,并有专人指导,接受咨询。这是一个在城市里的人无法想象也不可能具备的空间。

1995年,中国与挪威两国的博物馆学界提出了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苗族地区创族生态博物馆。这支久居深山只有4000余人的苗族,头饰独特,有繁多的婚丧、祭祀礼仪,有别致的音乐、舞蹈和精美刺绣,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遗存。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的民居、神龛、庙宇、戏台、作坊、油坊、剪纸、刺绣等文化遗产均保持完整,婚礼、葬礼和游戏的整套仪式规矩复杂,饮食品种繁多,在政府投入和保护下,已成为北方农耕桃花源和文化遗产抢救示范基地。这种乡土艺术、农业文化是一方水土的产物,生态博物馆就地取材,化陈旧为神奇,在生活中得以创造、使用和传承。可以看出,生态博物馆非常值得在我国进行探索和推广。

4文化遗产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模式,这是因为公园的历史文化主题内涵的不同,而国内外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中国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成功案例,深圳华侨城控股公司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主题公园比较典型。经营者就着眼于历史文化,从中寻找主题经营的灵感。可以说该产业的发展历程无一例外都建立在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过程上。1989年开业的“锦绣中华”,以微缩景观为表现手法,再现了中国历史和文明的80处名胜古迹,成为中国旅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1991年开业的“民俗文化村”,将24个村寨、56种风情集于一身,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1994年建立的“世界之窗”,荟萃世界文明精髓,一直是珠三角旅游的第一品牌。

主题公园是以游客体验为目的,游客体验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既难以量化,又牵涉投入、产出、技术水平、行为习惯、时尚追求等众多因素,因而主题公园是最需要创意的产业形态。对主题公园而言,产业经营模式主要表现为:

(1)娱乐体验结合历史景观。自主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素材的组织和运用上。“世界之窗”如果没有108个景点和气势恢弘的广场巨幕,就不会有“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世界”的展示方式。在对游园设施的组织、运用中渗透着创造者对历史、文化的理解、阐述和演绎,并且注入了一种时尚娱乐元素。脱胎于国外的欢乐谷公园,既有美国的小镇,又有加勒比的港湾,还有香格里拉的生灵,这些差异巨大的文化背景都源于“智慧创造情景”的理念,并借助娱乐设施给予消费者不同文化的娱乐化体验。

(2)广场表演和节日狂欢。源远流长的中华民间文化中升华出“广场演绎”的形式。深圳“世界之窗”斥巨资建设了大型舞台,在“锦绣中华”建立了中华广场,创作“龙凤舞中华”等大型的广场演绎节目,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此相配套的是剧场式的演出和大量的村寨表演。过节是我们民族格外重视的风俗,造节是经营文化的手段。为了塑造独特性,管理经营者提出了月月有节日的口号,使节庆活动成为亮丽的风景,国际啤酒节、狂欢节、泼水节都成为经典的文化品牌。从2002年开始又集中所有的文化品牌创办了唯一的旅游狂欢节,游行队伍与观众一道构成了独特的文化形象,使主题公园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从以上各国的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一,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抢救和保护放在第一位;第二,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以静止、凝固的方式去保护,在不改变其按内在规律自然演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寻找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及与旅游开发等的良性互动结合;第三,坚持“创意产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不仅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选择上,更体现在文化素材的整合运用上,并使之转化为有形的、具体的消费体验方式,与市场和受众接轨,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6):59-66.

[2]颜文洪.世界遗产与保护地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06(3):79-81.

[3]邵甬,阮仪三.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的启示[J].城市规划汇刊,2002(3):57-65.

[4]张朝枝,保继刚.美国与日本世界遗产地管理案例比较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

非遗文化运营方案篇3

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卓有成效

1.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全国领先。一是协助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我局从今年10月底以来,举系统之力,历时20多天,承担并经受住了全国会议高规格高标准的考验,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成功举办作出了突出贡献。二是四个项目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县申报的“徐福东渡传说”、“晒盐技艺”、“渔民开洋谢洋节”、“石浦——台湾富岗如意信俗”4个项目成功入选,入选数量为全国县(市、区)级之最。三是国家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扎实推进。7月份,我县从全省七个试点保护区中脱颖而出,以全省唯一的创建单位受到省文化厅推荐,现国家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通过专家组的评估,进入最后的认定阶段,有望成为全国第五个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四是做好省级第三批、市级第二批项目申报。经镇乡、街道申报,通过专家论证和网上公示,公布了第二批县级“非遗”项目60个,列入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20个,申报省级第三批“非遗”项目4个。同时做好了《甬上风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系列丛书《××卷》的修改和核稿工作。五是成为“中国渔文化之乡”。创建徐福研究会,加强渔文化研究,渔文化内核不断丰富。

2.文物保护工作有序推进。一是完成馆藏藏品档案规范文本制作的试点工作。7月份,县文管办受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委托,制作了10套馆藏藏品档案规范文本,于9月28日提交给研究院。届时,这10套范本将与其他4家省市级单位制作的40套范本一起,成为全国各文物单位藏品档案的参考范本。二是积极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据初步统计,现基本完成12个乡镇的普查工作,共普查文物点1021处,做表475处,完成普查总量的67%。海防遗址专题调查取得初步成效。调查了我县境内的卫、所、寨堡和烽火台遗址多处,初步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下达的海防遗址普查任务。三是协助水下考古工作取得丰硕果实。协助国家水下考古中心××基地开展××海域的水下考古调查,发现相对明确的水下文化遗存信息37处,在沉船表面还采集到了刻有“盛源合记”的玉印、西班牙银币、清代青花瓷、铜器、锡砚台等15件文物,这将是古代××海上贸易繁荣的又一佐证。四是加强文物保护维修工作。顺利完成东门灯塔的养护性保养工作,基本完成省级文保单位石浦城隍庙、爵溪街心戏亭保养维护工程,对东门灯塔等县级文保单位实施局部维修和养护,顺利出台张苍水纪念馆陈列布展方案,着手开展室内陈列布展工作。另外,《徐福东渡》书籍即将出版,所有书稿现已送印刷厂校审印刷。

二、文化乐民化人工程大力推进

1.圆满承办中国开渔节系列指令活动。我局作为开渔节文艺活动的责任部门,共承办“明月共潮声”中秋联谊晚会、开船仪式、石浦—富岗(小石浦村)如意迎亲省亲仪式、“财富中心”之夜新农村新文化文艺展演、中国廉政剪纸大赛颁奖仪式暨布展工作等5项主体活动,其中如意娘娘迎亲省亲仪式,被国台办、省台办列为2009年重点文化交流项目,《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了相关报道。

2.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一年来,协助有关镇乡(街道)和村、社区开展了18个各具特色的农民文化艺术节,在节目编排、舞台搭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指导和帮助。精心策划举办了国际名家名曲音乐会、2010’迎新音乐会、国际海钓节和全县戏曲演唱、器乐演奏大赛。组织举办中国体育休闲露营文化节、“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活动、文化遗产日暨端午节广场系列活动等广场活动17场次。完成年初计划排定的3384场电影放映和90场戏剧演出任务。在县级层面活动的影响下,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村、社区居委会自发组织开展的中小型体育活动更是不胜枚举。据统计,全县共举办各类“迎奥运庆奥运”群众性体育活动90余次,参与人数34000余人次,在《今日××》报刊登载和县电视台转播实况录像50多次,我县群众性体育活动热度达到历史新高。其中,规模比较大、影响比较广的有××首届海涂趣味运动会和西周蒙顶山铁人三项赛,搜狐网、中国新闻网等众多媒体进行了报道。

3.“种文化”活动大面积推进。坚持变“送文化”为“种文化”,通过县文化馆、县老年体协和县图书馆,组织镇乡、街道、村、社区的各类文体爱好者,大力开展乡村女性健身操、新农村少儿舞蹈师资、街舞、声乐、二胡等公益性免费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基层文化体育辅导员1400多人。另外,对全县18个镇乡(街道)490个行政村的544名村干部进行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业务免费培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日报》头版头条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题,让海岛山村居民尽享文化发展成果作了报道。

三、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捷报频传

1.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又结新果。艺术创作是群众文化工作的生命线。曲艺创作方面,共获取市级以上21个奖项,其中《陈老大的心事》获得省第三届曲艺新作大赛暨“群星奖”选拔大赛的创作、表演双金奖,《蒙顶茶韵》获2009年浙江省乡村舞蹈大赛银奖等。美术、书法、摄影创作方面,共获取市级以上16个奖项,有9件作品在《××日报》、《中国书法》、《中国文化报》等权威专刊发表。群文理论调研创作方面,共获取市级以上18个奖项,在《中国文化报》、《中国群众论丛》等权威文化刊报上发表4篇,群文理论调研工作取得新进展。

2.××海达渔鼓敲响国内外。7月25日,××海达渔鼓作为压轴节目,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在北京石景山文化广场举办的2009城市奥运展演活动,又于8月20日参加了土耳其伊兹密尔国际文化节和第四届国际库巴克文化艺术节。目前,海达渔鼓已经成为我县乃至省市的一张文艺精美名片。为传承好这张名片,我局会同县教育局在爵溪职业中学建立了海达渔鼓传承基地,此举受到上级文化部门的赞许。

四、体育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1.全县体育工作会议成功召开。8月26日,全县体育工作会议在××宾馆召开。据了解,会议规格在全市乃至全省也不多,充分显示了县委、县政府对体育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会议表彰了一批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王成意被授予“体育突出贡献奖”,涂茨镇政府、县教育局、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和跆拳道集训点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会后,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创建体育强县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竞技体育实力逐步壮大。全年组队参加市级青少体育赛事9项,省级2项,参赛人员100余人,共获取金牌10余枚。输送体育苗子23人,为下一届市运会打好翻身仗奠定基础。大型体育赛事活动连连,相继举办了中国影视明星队与××汇龙泵业车友队男子篮球对抗赛、第二届国际海钓赛和2009年浙江省青少年帆船(帆板)锦标赛、浙江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等。通过承办高规格、上档次的体育比赛,积累了办赛经验,提高了办赛能力。

3.体育社团建设日渐完善。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功能,是全县群众性体育活跃而持久开展的保证。经汇总,全县14个单项体育协会共举办群众性体育赛活动96次,每个协会均举办活动5次以上。累计帮助指导镇乡、街道成立分会26个,协助基层单位举办各类体育活动68次。各协会在开展县内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日渐成为体育行政部门的左膀右臂。

4.体育强镇(乡)创建有效推进。在2007年涂茨镇率先创成省体育强镇的基础上,2009年(全县有)西周镇、定塘镇和茅洋乡申报创建省体育强镇(乡),其中西周镇和茅洋乡已顺利通过经过省市前阶段的检查验收,定塘镇经过补漏也顺利通过复查。预计3个乡镇皆有望创建成功。

五、文体设施阵地建设扎实推进

1.县级文体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作为县政府实事工程、投资近1600多万元的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于12月26日正式竣工落成并对外开放。活动中心是我县一处大规模、多功能、高档次、公益性的综合健身场所,它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我县的公共文化阵地服务体系。县文化综合活动中心作为县政府重点工程,目前已进入试桩阶段,破土动工指日可待。

2.基层文体阵地建设不断推进。坚持“群众文化应该让群众唱主角”的思路和理念,发动和依靠镇乡、村级力量投入文体设施建设,政府“以奖代补”,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2009年全县共有52个村和社区上报并确定为本年度基层文化宫创建申报单位,市级基层文化宫验收通过20个,县级基层文化宫41个,新创基层文化宫数量比上年同比增长60%以上。积极落实市体育民生工程——消灭体育器材空白村,2009年全县安装全套健身路径152条,免费赠送5件套健身器材96条、乒乓球桌42台。至年底,全县490个行政村均已配置体育健身器材,实现了80%以上行政村建有全民健身路径的目标。全县新设流动图书站30个(累计81个),实现图书流动80家次,举办“塔山讲堂”16期(累计31期),让人民群众更便捷地享受到了文化设施阵地建设带来的实惠。

六、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实效明显

1.行政许可行为不断完善。对涉及文化、广电、文物、体育的所有许可项目进行重新疏理,严格对应省定的项目,完善每个项目的条件、依据、程序等,疏理结果对外公开。许可案卷做到一户一档,依法规范,我局选送的行政许可案卷被评为县里的“十佳案卷”。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营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对窗口审批事项进行了重新授权。窗口办理事项由原先的19项增至39项,其中初审事项4项,集体讨论事项5项,其中窗口直接办理的一审一核事项由原先14项增至30项,大大提高了窗口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许可工作。此外,对个别项目的审批实行“一表制”办理,更加方便了群众。据统计,2009年共受理和办结行政许可事项166件,完成电影、卫星电视、出版物、网吧等项目年检年审,与250家印刷、网吧及娱乐场所签订安全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书。

2.市场监管力度有效加强。以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为工作目标,以保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工作重点,以网络经营单位、娱乐场所、大棚演出、文保单位、“小耳朵”(地面卫星接收设施)为严管对象,继续深化星级网吧评比活动,认真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不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222(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529家(次),取缔非法经营地摊54个,收缴各类违法出版物10022册(盒),共处罚违规经营单位32家,已结案件30家,制止乡镇非法大蓬演出20起,演艺场所接纳未经审批演出团体1个,有效地遏制了文化市场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不安全因素的滋生和蔓延,维护了文化市场正常经营秩序。奥运期间,以白石村和天安路为重点治理场所,彻底关停、取缔黑网吧,有效遏制非法游商,并确保今后不反弹。经各部门执法人员的辛苦努力,白石村11家黑网吧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前被先后关停;传唤非法兜售光碟嫌疑人7人,缴获非法音像制品1000多张,书刊50多本。另外,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上,尤其是奥运期间的安全播出工作到位,我局被推荐申报评选“××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组织奖”。文物行政执法工作成效显著,县文物监察大队被省文物局评为2009年度全省文物行政执法监察工作成绩显著单位。

3.安全生产管理切实加强。一方面,与网吧、娱乐场所、印刷企业等文化市场经营户签订了《安全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在安全生产月里,组织网吧、印刷企业等经营单位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加强文保单位巡查力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努力遏止各种不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文保单位安全无事故。高度重视木结构文物单位消防安全工作,根据各文保单位的实际情况,经与管理使用单位和业余文保员沟通,提出明确要求,并及时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倡导文化市场经营户回报社会,组织开展奉献爱心活动。由我局精心策划组织的迎奥运%26#8226;庆奥运“送百台电视,观奥运盛况”文化市场经单位回报社会活动,得到了广大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的积极响应,他们在前期积极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的基础上,又一次纷纷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爱心,向全县18个镇乡街道的困难党员捐献了100台电视机。

七、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有效落实

1.展馆业渐成规模气候。11月4日,位于东陈乡樟岙村的才华民间剪纸艺术馆竣工落成并开放。该馆总投资280万元,总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150平方米。剪纸作品以渔文化为题材,充分展示我县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渔文化艺术。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我局高度重视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认真实施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大力扶持竹根雕、农民画、剪纸、渔灯、船模等传统民间艺术的展馆建设,相继兴建了茅洋民俗文化村郑宝根根雕、石浦渔港古城渔文化等,并积极筹建投资上千万的石窗展览馆,以保护、推广我县民间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业渐成规模气候。

2.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巩固。根据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个别常务理事的人事变动,组织召开了县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会议,改选了常务理事和促进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商讨了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4月底组团参加了2009中国%26#8226;义乌文化产品博览会。帮助和指导××民俗文化村、××滨海影视城、石浦渔港古城、中国渔村等申报省和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积极推介文化产业招商项目。10月初,××滨海影视城、石浦渔港古城被列为××市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10个)。由于我县文化产业工作成绩显著,2009年9月,局长吴开方经省、市文化行政部门推荐,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产业工作先进个人(全市范围唯一受表彰对象)。

3.局属文化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县新华书店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完成石浦金山门市部重新装修工程,设立兼职营销人员,拓展团购业务,重视馆藏图书业务,开展流动供应,开通网上书城,参与全民读书活动,抓好春节、五一、六一、国庆销售工作。2009年完成销售281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11%。××港门市销售效益显现,其中图书完成销售2682万,比去年同期增加11.1%;教辅教材完成销售1792万,同比增长8.89%,各项管理指标良好。局党委加大对××剧院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帮助剧院走出目前困境,努力发挥剧院的文化主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窗口作用。××剧院全年放映电影547场,大小会议、演出、老年人健康讲座等共计2448余次,全年总收入165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79%,取得了较好的营业业绩。体育销售扎实推进,全年完成销售电脑型体育3650万元,即开型体育彩销售达700万元。

八、文化体育队伍建设得到强化

1.文体干部作风进一步优化。以组织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抓手,机关理论学习与“塔山讲堂”相结合,经常性加强文体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建设。5月29日,为深入推进以“和谐文化、创业创新”为主题的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更好地帮助广大党员同志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我局专题邀请到县巡回宣讲团——6名县微型党课授课比赛获奖选手走进“塔山讲堂”,为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作主题宣讲。局主要领导还带头上党课,6月24日,局长吴开方围绕“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和创业创新”三个主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心得体会,给全体机关干部和下属单位班子成员在建党节前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再教育。12月13日,组织学习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精神为内容的机关学习会。同时,积极开展“创新业绩、树新形象”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深化联系乡镇、驻点联系村的结对帮扶工作。

2.机关内部管理得到加强。顺利完成局机关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大胆尝试改革文化体制机制,出台文化体育工作创新奖评选办法和深化文体系统用人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入正常维护阶段。较县政府规定时间提前20多天完成议提案办理工作。积极抓好信息、宣传工作,及时更新维护《××文化网》,相继编发《文化文摘》12期。花力气整理完善了机关档案工作。机关整体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局跻身于县级文明机关行列,局机关党支部也被评为2006-2007年度县级先进党组织和2007年度县直机关先进党组织。

回顾一年来我局所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固然令人欣慰,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瓶颈:

一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难以推进。省市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高度重视,省级层面已连续召开了二次会议进行部署落实。但从我县实际情况来看,一个乡镇要投资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楼(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财政上有困难,市级仅有5万元奖励,该工作难以推进,事实上也造成了目前我县群众文体活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

二是文体工作队伍近几年虽有吐故纳新,但整体显老化,创新活力与动力不够,文化体育专业队伍中骨干力量明显不足,海洋文化精品创作力度尚待加强。

三是文化市场无证经营、未批先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问题依然存在,对合法经营带来不利影响,有些甚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010年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国60周年,也是深入推进海洋文化大县建设的关键一年。根据县委、县政府建设海洋文化大县赋予我们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确定我局2010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海洋文化大县为目标,以召开全县文化工作会议为契机,以县人大对我局开展民主评议为抓手,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我县文体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开启桥海新时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确定我局2010年十项重点工作是:

——争创省体育强县

——做好花岙兵营遗址申报第七批国保单位工作

——协助国家水下考古对渔山列岛水域的全面考察

——创建4个体育强镇乡

——借举办开渔节契机,开展群众文化月活动和筹备中国十大渔村村主任论坛

——开发利用和展示四个“国遗”项目

——培训1500名文体辅导员

——酝酿首届中国渔民运动会

——积极筹建沙滩排球基地

——完善××渔鼓传承基地

围绕以上十项重点工作,着力提升我县文化生产力,促进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体措施是:

一、以指导与服务基层文体活动开展为抓手,促进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

1.精心策划举办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月活动。以开渔节为契机,以村为单位,加强邻村之间文化队伍交流,让更多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逢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开展系列庆祝活动。通过举行文艺单项大奖赛,发现人才,集聚人才,建立和完善我县文艺人才库和剧(节)目资源库。开展较大规模的未成年人读书活动,引导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读书习惯。积极引进国内外高雅艺术,丰富活跃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市民的文艺欣赏水平。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全年计划组织举办100场次以上。

2.创新农民文化艺术节活动。要紧紧抓住农村节庆、纪念日等有利时机,组织各种贴近农民群众的文化体育活动,让农民从观赏者转变为参与者,成为文化活动舞台的主角,争取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民文化艺术节的档次。同时提倡多村合作编排一台节目,以巡回演出方式进行展示、宣传。

3.广泛开展“种文化”活动。在县文化馆现有场地基础上,启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培训房”,缓解培训场地紧张的问题。着力加强业余文化体育活动骨干培养,培训1500余名文体辅导员和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将培训合格人员以培训项目进行分类,并以文件形式发送各乡镇,建立覆盖全县各镇乡村落、城市社区的基层文体队伍网络。借此发挥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优势来传播文化,带动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

4.继续实施“千影百戏”工程。以“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百场戏剧进农村”等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下乡、下基层服务,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低保人员、老年人等群体,送上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雅俗共赏的影片和戏剧,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文艺欣赏水平,形成人人参与、创造、享受文化的浓郁氛围。

二、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抓手,促进县域文化底蕴不断充实和丰富

1.做好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加强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做好省级文保单位花岙兵营遗址以及以烽火台为代表的海防文化遗址申报第七批国保单位工作,同时借鉴别人申报成功的经验,争取实现我县全国重点文物保单位零的突破。协助国家水下考古队对我县渔山列岛水域的三只古代沉船开展全面考查。全面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重点做好文物普查、抢救和保护现有文化遗址、古建筑和文物藏品的同时,认真做好文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强化文物利用。完成塔山遗址第三期发掘成果的整理工作,开展欧阳桥水下保护工程。

2.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全力争创国家海洋渔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打响××文化品牌。深层次挖掘节庆文化、民俗文化,做好《赵五娘传说》、《渔区三月三》、《船饰》和《渔歌号子》第三批省及部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对以申报成功四个“国遗”项目进行合理开发,加大展示力度,让人民群众深入了解非遗的文化精神实质。同时加大文化遗产的宣传,在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与省、市对接举办大型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扩大××民间艺术影响力。

三、以彰显海洋渔文化特色为抓手,促进县域文艺繁荣发展

1.做大做响文化节庆“品牌”。倾力办好石浦“三月三,踏沙滩”民俗节、渔山国际海钓节、中国开渔节、海鲜旅游节以及爵溪五娘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做足“春踏沙滩夏海钓,秋日开渔冬品鲜”文章,其中中国开渔节继续落实还节于民的办节思路,并借机筹备召开中国十大渔村村主任论坛。

2.做深做靓文艺精品“名片”。结合富有海洋韵味的××区域特色,筹办一场以“渔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展现我县独特的海洋魅力。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特征、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以国家、省市各类文艺比武契机,加大宣传提升影响。对历年来的民间文艺(节目)进行再度挖掘,努力打造更多更为优秀的文艺精品。在春节、五一、国庆、元旦等重要节庆日期间,尝试组织富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文艺赴甬展演交流,鼓励海达渔鼓开展文化对外交流活动。

四、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进城乡文化和谐发展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主动参与县文化综合活动中心建设,初步制定新××游泳馆的建造方案,扶持和指导××书城的规划建造,对书城的规划投资、资金引入等项目进行调研探讨。监督、配合“一兆韦德”对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委托管理,在管理实践中出台管理条例,为广大体育锻炼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做好“塔山讲堂”进机关工作,在保持原有水准、档次的基础上,提高讲堂内容深度和层次。继续做好基层文化宫建设,巩固流动图书站建设成果。继续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评选活动,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充实完善××县全民健身器材修缮专管组,切实担起体育健身器材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工作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的健身安全。

2.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贯彻落实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丰富文化站工作内容,力争落实文化站长待遇,提供文化体育专业项目培训,提高乡镇文化站对广大农民的服务能力。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精心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到农民子弟学校、城乡结合部、产业园区、海岛地区,送上文化关怀,特别要利用好广场的开放性、参与性、自娱性特点,继续大力兴办广场文化活动。积极落实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创建体育强县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学校、机关单位等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不断满足市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五、以创建省体育强县为抓手,促进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1.创造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创建浙江省体育强县,促进我县的体育事业发展跨上新台阶。酝酿首届“中国渔民运动会”,争取国家体育总局作为主办单位,并对大会的可操作性进行调研探讨。扎实推进省体育强镇乡创建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启动,力争年内实现4个创建目标。积极承办更多大型体育赛事活动,赛事活动举办地从城镇向乡镇靠近,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体育赛事的魅力。大力发展休闲体育运动,突出“时尚、休闲”主题,积极筹建沙滩排球基地。同时,要加强体育销售网点管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供优质服务,实现销售额的进一步突破。

2.做好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努力办好××滨海学校市级武术训练点,加强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选员组队积极参加市级体育竞赛活动,发现和输送一批尖子运动员,争取在全运会取得好成绩,为下届省运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现有市级训练点、县市体育传统学校以及游泳俱乐部的管理,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体育尖子输送奖励办法,保证输送的体育苗子质量。建立健全体育苗子档案库,加强输送体育尖子生的跟踪了解,为以后选拔工作提供更多参考资料。适时开展调研并会同教育、人事等部门,解决在省、市受训的优秀体育运动员退役就业问题,争取扶持政策,保障输送工作良性发展。

六、以公正严肃执法、依法规范管理为抓手,促进文化市场、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业健康发展

1.强化市场监管。在做好日常巡查和及时受理举报工作的同时,发挥乡镇(街道)文化站、关工委、学校教师、共青团等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队伍作用,延伸监管手臂。强化监管重点区域、重点经营行业的安全生产,继续开展以网吧、印刷业、出版物市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活动,坚决扫除文化垃圾。加强全县广播电视节目、卫星电视节目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视听节目的监督管理,负责开展广播电视行政执法工作,为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以及为广大市民群众收看健康、优秀的视听节目提供有力保障。

2.健全监管机制。完善执法大队内部各项工作制度,做到明确职责,有章可循。深入文化市场,加强调研,做到执法前瞻性,为文化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联动机制,做到部门与部门,城乡联动,解决监管“死角”和交叉职责问题,形成联合执法优势,集中力量办大要案。鼓励、引导监管对象,通过评优创强,优胜劣汰机制,来激励文化市场经营向规模化、连锁化、高档化发展。深入推进推广文化市场举报奖励、星级网吧评比等长效机制建设,不断规范各类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七、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崛起

1.力争制订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更加明确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纳入统计部门法定统计范畴。吸取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及时制定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和境外资金等社会民间力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

2.抓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县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进一步做好文化产品对外拓展,实施“走出去战略”,举办文化产品展览、展销活动,把更多更好地文化产品推向国内国际市场。做深做足影视文化产业、渔文化产业,巩固××滨海影视城、石浦渔港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果,积极拓展动漫设计、网络娱乐休闲、文化传媒等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八、以进一步提高文体队伍整体素质为抓手,促进文体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非遗文化运营方案篇4

关键词: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1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特殊性及其对于游客的特殊要求

1.1文化遗产类景区的特殊性

与自然遗产类旅游景区不同,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主要旅游吸引物是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遗存下来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简单地说,此类景区最吸引游客的地方是它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而非自然风光或其他因素。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活动记录,它反映了特定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时期的人类生活状况,是人类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遗存环境的见证物,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有其重要的特性,即主题性,原真性,垄断性与不可再生性。

1.2文化遗产类景区对于游客的特殊要求

鉴于文化遗产类景区的特殊性,其对于游客也有着不同于其他类型景区的特殊要求,首先,文化遗产类景区有其自身特有的主题,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定时期的人类真实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与文化,因而,其主要吸引的游客是希望了解这段史实的人。是以“文化”为主要目的而来的人。游客如若抱有“文化”以外其他更强的期望,恐怕是要败兴而归。此外,这个“文化”的目的,同时也要求游客有一定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知识,适当了解景区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游客在参观体验过程中收获更多,从而有更高的满意度。最后,文化遗产类景区所展示的都是真正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物、建筑及遗址,一旦受到破坏将不可修复。这种不可再生性,也要求游客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在参观体验过程中尽量不对景区造成不良影响。

2我国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对于游客管理的目的已基本达成共识,主要有两个:一是减小对于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但结合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特殊性及其对游客的特殊要求,在现实的经营中,许多企业在游客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致使无法达到这两个预期目的。

2.1旺季游客量过大,景区资源破坏严重

众所周知,旅游具有季节性,淡旺季客流量有差异也极为正常。但是当控制不好这个差异度,尤其是当旺季游客量过大而超过景区承载力的时候,就会造成景区、游客及社区居民三方利益受损的局面。

客流量能带给景区丰厚的利益,但是如果超过了景区负荷,所造成的损失就不是经济利益所能衡量的了。因为一旦这些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将无法恢复原样,也许可以适当地修补,但是无论使用多么高超的技艺,其修补后的产物也再不是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而是一定程度上的“仿制品”,何况如敦煌壁画这样的文物,一经践踏,恐怕任谁也无力回天。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短视行为,最终损害的是景区自身,进一步说,损害的是整个人类及子孙后代的利益。

此外,过大的客流量也给游客自身和当地社区居民带来不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高低与其周围的其他游客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旅游团队活动带来的视线遮挡、声音干扰以及人员拥挤很可能影响另一个团队的活动和体验。而如果游客密度太大,这种影响则会更加负面。最后,社区居民这个常常被忽略的因素,在此也会因为过多的游客,受到较大干扰。游客量的增大意味着外来者的冲击力也随之增大。最终带来的是本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从而更多不合作等负而声音传来,这也同样制约了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2展示解说形式单调,体验性活动缺乏

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文化”与“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因此游客游览的重点是对其“文化”与“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解读,而现在的大多数文化遗产类景区,其展示形式仅限于文字,机械乏味。导游员讲解水平的参差不齐,也严重影响了游客对景区文化的感知。

在游客体验方面,笔者认为文化遗产类景区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现阶段,除了参观景区、拍照、购买工艺品以及用餐之外。游客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别的体验活动中,由于人们花了更多的时间用于拍照和参观,而非参与由景区组织的活动,景区文物古迹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大佛”的脚被游人“抱”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除了景区没有做好保护工作以外,游客的注意力太过集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另外,过少的体验项目,也无法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游客游览过后除了照片收获甚少,文化遗产类景区也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

2.3对游客行为的引导方式不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

我国的很多景区,不仅指文化遗产类景区,都试图在游客行为上加以约束,以减少其对于景区资源的破坏。然而,这种游客行为管理却收效甚微。游客说明,公告牌等常常形同虚设,绝大多数游人在游览之前不会仔细阅读这类字数繁多的规则。然后在景区内部,“严禁”“罚款”的警示字样总是充斥着各个角落,这类语言刻板生硬,容易让游客产生反感。更有景区本身开发规划不利,缺少公共厕所和垃圾筒,又疏于清洁工作、垃圾满地,却反过来要求游客注意卫生,其效果可想而知。以上所述的强硬的管束方式和糟糕的景区氛围,使游客的行为更加难以控制,景区环境岌岌可危。

3对策分析

3.1多种手段相结合,调节景区客流量

客流量管理是游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合理的客流量控制将对之后的游客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景区经常伴随着“淡季吃不饱,旺季吃不了”的状况。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旺季的客流量过大对文化遗产资源所造成的破坏,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尤为不利,笔者认为,针对文化遗产类景区游客量的管理应该做到“预防”与“治理”双管齐下。

第一,重视游客在进入旅游地前的管理,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总结了一些事前调节客流量的方法,包括:调节景区淡旺季促销力度,合理定位目标市场,充分应用价格杠杆,积极利用大众传媒传播信息,与旅行社及其他旅游中介机构紧密合作等,景区经营者可以利用这些手段,尽量调控淡旺季客流,以减小旺季游客对文化遗产及社区居民的冲击,同时宽松适度的景区环境也有助于提高游客自身的满意度。

第二,做好游客到达旅游地后的“治理”工作,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事前管理对于游客量的调节有时并不尽如人意,仍会有过多游客到来,当游客到达景区后,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拒之门外,笔者把这部分工作分为游客进入景区之前和之后两部分。首先,在游客进入景区之前,经营者可以在其进入方式上做文章,如游客必须乘坐专用旅游车进入景区等,当然这种管理方式比较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文化遗产类景区,对进入景区的游客量设定限额是必要的,同时,在景区外增建餐饮愉乐设施对于游客的排队管理和景区创收都有较好的作用,其次,游客进入景区后的管理工作则对于景区的规划布局有较高的要求,单行道的设置,游览规则的表述,路标、垃圾筒及公共厕所的设置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景区内还应更加注重对于游客体验项目的规划,以此转移游客的注意力,这个问题将在本部分的第二个标题下详细讨论。

综上,出于减少文化遗产承受的压力,降低游客间相互干扰度及其对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经营者应尤其重视景区游客量的调节,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打“组合拳”,只有将游客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我们本来脆弱的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才有可能达到细水长流式地发展。

3.2增加游客体验项目的力度,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景点展现、解说中

游客体验管理应受到文化遗产类景区的尤其重视,一直以来,景区的经营者一直忙于做景区美化等表面工作,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游客的深入感知,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主打的是“文化牌”,然而,迄今为止,游客在景区的文化体验除了参观、照相以外,再进一步的恐怕也只有餐饮和购物,而许多餐饮和购物项目价格虚高使游客望而却步,无法真正达到游客体验的目的。

要使游客真正深入感知景区文化,需要对景区内现有餐饮、购物项目做进一步调整。经营者应该结合当地文化背景,对于餐饮、购物的内容、价格及服务进行合理定位,这样即有助于深入游客的文化体验,也有助于景区创收。此外,除了改良现有体验项目,还应该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大量增加新的游客体验项目,如手工艺品制作等,使游客深入其中,提高景区的愉乐性。增加体验项目的力度。除了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之外,还能转移其注意力,游客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活动中,也就客观上减小了文物、建筑群或遗址的客流量,进而减少其所承受的压力,有助于资源的保护。

另外,针对前文提到的对于文物古迹展示解说形式单调的问题,笔者建议将现代科技手段嫁接到景区展示解说中来,现在一些景区已经引入了电子展示系统,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自助了解文物古迹概况。笔者认为,此类先进的展示方式可以在文化遗产类景区中大力推广。这种高科技的展示自身也是一个不错的游客体验项目。

非遗文化运营方案篇5

数字博物馆也被称为虚拟博物馆,是传统博物馆实体文物信息化的目标,也为延伸博物馆的功能内涵提供了可能性。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是数字博物馆数字化的又一突破。多媒体技术的记录丰富了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纪录片式的影像多视角展示工艺美术艺术品,通过对工艺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多媒体数据档案资料库,是对濒临绝迹的手工艺文化生命的延续。三维计算机建模渲染可以实现虚拟实境,向人们展示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庞大信息库进行综合调配,使拥有信息化数字化文化资源的博物馆充分发挥其收藏、传播、教育、保护的功能。依托网络平台面向世界不受时空阻隔,畅通的传递虚拟展示信息。

它反映的是自然和人类文化遗存为主的多种数据源的有序集合,在保存自然和文化遗产,提高民族素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数字博物馆可以通过传统博物馆文物数据系统的完善和门户网络平台来构建,在传统博物馆内部给数字博物馆提供运营的办公空间。现代数字博物馆相对于传统博物馆具有藏品存储形式数据化,用户在获取信息时依靠互联网、展览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其周期较之传统展览策划准备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现代的博物馆管理者也都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完成管理工作。传统博物馆的参观动线设计上遵循着公共展示空间的原则,虽然在自由度上有无序和有序之分。对来访者的限制并不大。但是相对于网络访问者还是更加自由。一台电脑就可以完成所需要的知识信息采集。随着终端的多样化,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互联网更加便捷,随时都能对数字博物馆信息进行参观学习,传统博物馆虽然实物展品传达出的情感和感觉更真实。但是,仍然不能忽视它固定的地点和必须在工作日到访的不便。传统博物馆所依赖的建筑主体,本身也是一项艺术作品,曾有人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建筑空间独具艺术魅力,文物实物饱受岁月洗礼,传达出人文的情愫。

博物馆的日常管理、主题展览的策划都需要一定人数的工作人员,数字博物馆只要前期采集图像影像,建立数据库的工作做得完备,后期运营只需维护服务器即可。建立文物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在内的全部历史,人类文化遗存的全部本体信息。统筹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大数据共享,数字博物馆在全球范围的建立网络化的博物馆体系,落实“数字地球”理念,加强信息交流互联互通,使博物馆与博物馆之间“信息高速路”更加畅通。在文物保护方面,实物类文物,尤其是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文物自然寿命有限,由于材料、时间、工艺流程、保存技术等各项条件无法一一满足,不可避免的会在一定程度是损毁甚至是消亡。建立数字信息系统,从另外一种方式上延长了实体文物寿命。在需要策划展览的效率上数字博物馆更加快速,工作人员具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能。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则需更多的运作周期,文博知识全面才能胜任博物馆工作,并且实体文物的调运安保工作都非常重要。

二、现代数字博物馆对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

(一)现代数字博物馆的数字化影像的记录保存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而摸不着的;而另外一部分是看得见也摸得着的,显然工艺美术类就属于后者。工艺美术由文化而产生产品,图像展示产品,影像记录生产制作过程,手工艺人影像口述经验经历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完备的记录与保存。数字博物馆不同于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展示的是人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共建的一种生活方式。传统博物馆对工艺美术活动所产生的实物进行收集整理保护,而数字博物馆藏品必须先进性数字化技术的信息采集,图文、影像、声音全方位的记录保存,这样才能在下一环节的博物馆交互设计中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在采集工作前期开展将非常困难,当图文、影像资料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构建完善该项文化遗产存储数据库系统,大数据时代必将带来受众交互新体验。无论管理还是检索都将通过互联网络平台实现。使数字化技术、多媒体的应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活态化的保护是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这使带有时间标签式的记忆保护成为数字博物馆的次优方案。其目标是把重要的文化遗产重点保护起来,把濒临消亡的工艺美术手工艺恢复起来。

(二)现代数字博物馆的影像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功能

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不仅仅局限于数字博物馆存储数字化讯息。数字博物馆还同时具有在互联网络传播、在虚拟空间展示、对受众终身教育的功能。除了直接拍照拍摄获取的图片、影像之外,3D技术运用于生存空间虚拟化,这为虚拟展示提供更多可能。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时空限制,让更多的受众接受文化遗产的资讯,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健全数据库储备,充分满足人们对文化方面的需求,使之进入大众视野,了解其内涵、体会民族性精神主旨,使教育真正实现终身化。从而增加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众认同感,使全社会都参与到保护文化中来。现代数字化技术能解决实物和工艺流程双向保护,突显数字博物馆具有的优势。但是,活态化的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发展变化的,也就是说,我们记录的可能只是漫长岁月中某一时期的状态,进行的也只是历史定格活化石式的展示,对受众来说略显遗憾。具有古老文化气息的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前传承方式主要来自民间的家庭式、作坊式、师徒式的延续,对精湛的技艺无形的文化信息,要实现活态化的保护,既要营造全民全社会参与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大社会环境,还必须有优秀的小众群体传承者。

(三)现代数字博物馆打造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平台

非遗文化运营方案篇6

(一)贯彻落实*精神,推动思想大解放

年初以来,市文化部门精心组织,广泛发动,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精神作为全年和今后一阶段的首要政治任务加以部署和推动。先后召开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长会议、文广新系统20*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签约大会、全市社文工作会议、全系统人才工作会议等多个会议,帮助广大干部职工切实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认清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新目标、新任务。我局以会议精神为指导,明确全年目标任务。组织启动了全系统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认真贯彻市委提出的“做解放思想先行者,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要求。主要领导带头深入调研,帮助各基层单位拓宽视野、寻找差距、创新举措,积极推动*学习成果向文化建设实践转化。文广新战线凝心聚力、奋发图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监管;一手抓专业院团,一手抓社会文化;一手抓保护继承,一手抓创新发展;一手抓重点亮点,一手抓基础工作;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一手抓直属单位工作,一手抓市(县)区文化工作;一手抓业务建设,一手抓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在“两手抓”理念的指导下,改革稳步推进,思路逐步理清,工作有序展开,重点逐一突破,成效初步显现。

(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市级重点文化设施项目*美术馆新馆、文化馆新馆和名人馆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实质性进展。“三馆”初步概念性设计方案已获得十届市委第35次常委会议和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的肯定,将于今年国庆前夕正式开工。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图书馆分馆和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稳步加快。年初在张家港召开的全市社文工作会议上,市文化部门根据市政府下达的《新农村和城区基层文化建设责任书》有关要求,对12个市(县)、区一批在建和将建的文化设施项目进行了督查,进一步明确了时间进度表。继昆山市民文化广场、金阊区市民活动中心于今年初竣工并对外开放之后,张家港市文化中心、吴江大戏院和平江区、相城区文体中心等正抓紧兴建或已进入装修阶段。常熟市文化艺术中心、太仓文化艺术中心、吴江博物馆二期、沧浪新城文体中心、吴中区现代文体中心、高新区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已进入启动阶段。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的市图书馆3个社区分馆建设已完成1个(工人文化宫分馆),在建2个(枫桥东浜社区分馆、胥江中学分馆)。*图书馆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中心和11个基层服务点硬件设施建设顺利通过全省第一批验收。各市(县)、区新增一批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文化服务的触角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向农村延伸。

基层文化活动持续活跃。张家港市举办的第十五届中韩日戏剧节暨第三届长江流域戏剧艺术节、常熟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常熟)尚湖国际文化艺术节暨国际民间艺术节、太仓市举办的第二届牡丹节、第四届“娄东之春”艺术节等在全省、全国产生影响。各市(县)、区组织举办的社区艺术节、广场文艺、村村演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太仓市组织开展了首届业余文艺团队“百团大展演”活动,张家港市村村演大型公益文艺巡演行动上半年演出80余场次,昆山市上半年全市各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达351场次。文化“三送”工程、“三下乡”活动和“2131”工程深入开展。*图书馆上半年为基层送书2000册,*市文化馆上半年组织开展群文辅导、创作等活动40余次,基层文化工作者轮训率和覆盖面累计达70%。

(三)坚持“三贴近”推动文艺繁荣再创佳绩

滑稽戏《青春跑道》入围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入围20*—20*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新创当代现实题材滑稽戏《顾家姆妈》(暂名)剧本经多次修改,日趋成熟,有望在年底前搬上舞台。中篇弹词《海青天》等多部作品的一度创作已进入修改提高阶段。优秀作品晋京演出和走向海外、走近未成年人形成新亮点。上半年,我市锡剧《九品廉吏》、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滑稽戏《青春跑道》、《钱笃笤求雨》先后晋京演出受广泛赞誉,多侧面扩大了*文化的影响。青春版《牡丹亭》在深入开展“全国著名高校行”,成功进入武汉大学、合肥大学等演出的同时,再赴海外,出访英国、希腊引起巨大轰动。英国各大主流媒体纷纷给予报道,认为“昆曲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韵味”,《牡丹亭》是一出“融合了莎士比亚爱情喜剧和睡美人”的剧目,整场演出“是一次令人愉悦的奇异之旅”。中国驻英使馆向文化部、外交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出情况报告。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副省长张桃林做出批示,对《牡丹亭》的成功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上半年来中日版《牡丹亭》在日本进行为期1个月的演出也广受好评;昆剧折子戏赴韩国演出反响强烈,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我市“昆曲为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持续推进,舞台艺术“四进工程”(进企业、学校、社区、部队)半年来实现演出近100场次。在江苏美术馆举办的“新吴门画派——*国画院中国画作品展览”,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盛赞这次展览是建设江苏文化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内主要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在美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市性重要文化艺术活动积极开展。奥运火炬传递*站起跑仪式营造了热烈、和谐的喜庆氛围,第四届*少儿艺术节开幕式突出展示了“健康向上、充满朝气、全面发展”的主题,系列活动缤纷多姿。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文化厅、*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经过半年的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已正式确定,相关工作正抓紧有序推进。艺术教育发展获得质的提升。*艺术学校和*昆剧院加强对接,开设的昆曲整体培养班圆满完成招生工作,为加快培养我市新一代高素质昆曲艺术专业表演人才,奠定了基础。广电节目也取得了新成绩。常熟电视台的专题片《七弦的》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第20届星光奖评比中荣获优秀专题奖。张家港广播电视台的《红蜻蜓》在国家广电总局20*年度全国少儿节目精品评审中获优秀少儿广播栏目一等奖。在省文明办和省广电局联合主办的20*——20*年度全省优秀原创少儿节目评比中,张家港广播电视台的《同桌是一首歌》荣获优秀原创少儿广播节目一等奖,*电视台的《网聚爱心的小屋》、常熟电视台的《超级少年——常熟市小学生素质拓展竞赛》分别荣获优秀原创少儿电视节目二、三等奖。

(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推进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我市认真按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任务要求,组织力量集中开展了现场文物调查和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登录、上报工作,全市共普查文物点1373处,其中新发现5*处。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工作,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免费开放名单的14家单位全部按时按要求实行了免费开放。大运河申遗*段相关工作抓紧推进,有关保护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正式启动。古建筑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寒山寺大雄宝殿、悬桥巷潘宅维修工程先后完成,唐寅墓维修整治工程和泰伯庙维修的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中。根据《*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上半年对圆通寺维修等三个社会力量抢修保护的项目进行了奖励,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抢修保护的热情。按照省文物局要求,圆满完成京沪高速铁路*段工程沿线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共发现文物点6处,面积63万平方米,对草鞋山遗址、青墩遗址等多处地下文物遗存、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以实施《*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城市考古工作。上半年共完成考古勘探项目19个。切实提高文物行政执法制度建设。上半年初步完成《借用国有馆藏文物核准规程》、《民办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核准规程》和《博物馆处理不够入藏标准文物或标本审批规程》等三个重点项目工作规程和相关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积极抓住“5·18国际博物馆日”、“6·14中国文化遗产日”和“6·28*遗产保护日”等机遇,广泛开展了“文化遗产与我”系列活动、“*市古城墙资源数字化勘察技术应用研究及示范”课题、“我为城墙捐块砖”主题活动等,取得了良好的遗产保护社会宣传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级综合性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完善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评审考核领导小组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共登记遗产项目449个,征集相关实物资料7149件。遗产项目四级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在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7个项目榜上有名。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12个市(县)、区均已建立各自的县、区级名录,共134项。通过积极探索,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公布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4名、第二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10个。

文化遗产研究与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平江历史街区建筑评估》、《*阊门历史街区建筑评估》、《永恒:价值与魅力——*文化遗产保护论丛》先后出版,《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苏剧遗产集萃》(第二册、第三册)等一批研究资料完成撰写。改版后的*文物信息网正式上线运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站正式开通。

(五)把握导向,依法管理,支持和促进广电业快速发展

加强广电安全播出管理。针对上半年“元旦”、“抗雪灾”、“春节”、“两会”、“五一”、“抗震救灾”、“奥运火炬传递”及“敏感期”等安全播出保障期的严峻形势,做到了严防死守,确保了上半年安全播出无事故。加强节目创优。在省广电局组织的20*年度全省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评选中,我市五个县级市的广播电视台被评为全省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吴江的广播栏目《金土地》参加全省对农栏目交流研讨会受到广泛好评。积极推进广电“户户通”和城乡一体化数字电视整转工程。截止上半年,全市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2*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195.5万户;整转率达94.6%,平均断模(模拟信号)率达87.5%。其中,*市区、常熟市、昆山市断模率均达到了100%。加快广电数字化进程。我市广播、电视已全部实现节目制作、存储和传输等环节的数字化,数字化率达到省局要求。规范行业管理机制,积极做好广电社会管理。制定《*市有线数字电视传送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管理办法》,开展了对农村“小耳朵”的专项整治。制定并下发《*市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规范》(试行),进一步加强广告播放管理,维护广告播放秩序。

(六)强化监管,改善服务,大力推进新闻出版工作

进一步加强对全市报纸、期刊出版和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以及新闻单位记者站、出版物经营单位、印刷经营单位的年检管理。组织开展出版业统计。推进报业职业培训,促进全市报业队伍建设。开展印刷复制业专项检查,重点加大对出版物印刷企业、承接境外加工印刷业务的企业和以数码印刷为主的企业的检查力度。推进法规知识培训,先后分2批对全市未取得《印刷法规培训合格证书》的新建和获准筹建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法定代表人、生产和经营负责人共400余人进行了法规知识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印刷业经营者的依法经营意识,促进了全市印刷市场秩序的进一步好转。

认真筹划,广泛发动,积极开展第三届“*阅读节”各项准备工作。拟定了《20*第三届*阅读节方案》,并已上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待审定后转发。

深入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提高质量、加快发展和省局提出的苏南地区要提前完成任务的新要求,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完善,明确要求,落实措施,上半年新增“农家书屋”1*家,使我市“农家书屋”总数达到640家。

(七)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坚持日常巡查和集中检查、专项整治相结合,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扫黄打非”工作中,以查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和以整治印刷复制和运输环节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两个阶段专项行动成果显著。此外,市文化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集中收缴非法音像制品行动、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整治,配合公安部门开展了打击游戏机专项行动等。上半年会同公安部门进行十余次联合执法,取缔无证游戏房105家次,有力遏制了文化市场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实施连锁网吧考评管理,网吧市场进一步规范。为加强对连锁网吧经营状况的管理,文化部门于20*年底开始,对市区165家连锁网吧实施了考评管理,及时查找问题苗头,严格限期整改。经过半年多来的实践,成效显著。严格审批,稳步发展试点游戏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对全市电子游戏房进行审批。上半年新增8家单位完成筹建和通过验收,取得了证照,进一步有效缓解了电子游戏市场的供需矛盾。加强普法教育和安全宣传,维护市场良好秩序。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部署,我市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安全经营、依法经营、阳光经营、文明经营的宣传力度。在全国第十届音像法制宣传周期间,文化部门围绕宣传周的主题“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同时根据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先后组织运送非法音像制品25万张至南京,参加全省非法音像制品集中销毁活动,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产生良好震慑作用。同时,积极有效地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手册》中学版完成初稿。

(八)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原*市文广局和*市新闻出版局两局机构归并整合工作已全部完成。市政府于20*年3月批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随即按规定要求,调整了内设机构和人员配置,明确了各内设机构职能,同时,对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进行了相应调整,确保了机关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

以两局机构归并为契机,市文化部门积极探索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机关与事业单位关系。通过对内设机构的职能调整,改革原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初步实现了行政管理、行政许可职能和执法稽查职能的分开。使政府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文化部门进一步对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归并清理,将原两个对外审批窗口归并为一个,有效提高了行政服务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

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市直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有效推进。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召开市直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发挥文艺院团各自优势和特点,找准市场切入点,实行市场演出和公益性演出“两条腿”走路,文艺院团两个效益继续稳步提高。

积极转变发展观念,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力度。目前除个别市(县)外,其他各市(县)、区均已建有文化产业科室或落实了专人管理。配合全市服务业统计,市文化部门认真开展文化产业数据调查统计,初步形成了十一个门类的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数据。继沙家浜江南水乡影视产业园之后,工业园区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在上半年喜获授牌成为我市第二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由我市积极申报的“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项目,取得了13个项目入围的好成绩,数量占全省入围项目的15%,名列全省各市之首,申报引导资金总数达5000万元。

(九)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文化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党政干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上半年,文化部门召开了全系统人才工作会议,制定下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2015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规划》,明确了今后几年我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探索建立人才考核、竞争、奖励机制,着力培养和引进有才华的、涵盖文艺创作、艺术表演、经营管理、文博专技、图书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后备人才建设,下发《关于建立基层单位党政干部、业务拔尖等后备人才库的通知》,抓紧对基层单位党政干部、业务拔尖等后备人才进行建库工作。制定《关于高级专家缓退、返聘的若干规定》,使缓退和返聘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同时,积极开展了图书、文博考古、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考评制度、专业技术职称任前培训制度等,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

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认真抓好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积极研究和加强对我市文化发展工作的理性思考,坚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文化发展重大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研究上来。局党委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印发《*市文广新系统20*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党委书记与各处室、基层单位负责人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层层负责、相互监督机制。大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效能建设,进一步健全和规范行政效能管理。一批中青年干部被选拔到科级以上领导岗位,系统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