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总结概括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实践中养成教育采用的基本模式,即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阅读熏陶的养成教育和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针对现有模式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方面,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我国当前小学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

由于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因此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的许多小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各地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下四种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

(一)导之以行——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

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养成教育最基本的模式,它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强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这种养成教育模式关注的是行为训练的细节,其代表学校是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小学。康成小学将养成教育作为提升民族素质和学生幸福生活的基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贯穿于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的每一个环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出了养成教育系列校本课程,把养成教育细化为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卫生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社会交往行为习惯五个方面,制定了行为习惯培养实施流程表。低年级重点培养卫生习惯、文明礼貌、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中年级重点培养热爱劳动、爱家爱校、热爱生活、爱祖国、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高年级则以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做人教育为主。“细节见精神。习惯成命运”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康成小学养成教育的精髓。每天早晨上学前,孩子们做的不是应付教师的作业检查,而是脱下自己的鞋袜,互相检查,看谁的袜子脏,谁的脚有味;解开领子和袖口,再看看谁的脖子干净,谁的手洗得干净。正是这些细节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养之以情——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

“情”.即道德情感,即在现实的道德关系中通过主体对客体的体验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情绪与感受。情感体验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整体感受和领悟。

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模式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在活动中的道德体验,不断内化道德认识,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其代表学校是山西省长治市城区英雄街小学。学校建校之初就把“教师抓师德,学生抓养成”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校园生活的血液。通过“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安全教育”等系列讲座,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远离黑色网吧,文明上网”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每个学生从活动中得到一份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好习惯。生动有趣的班队会主题活动,让学生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各种活动的开展塑造了一批具有诚信之美、进取之美的学生。在创新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在挖掘文化、改革评价上下功夫,使学校的养成教育成效显著。

(三)教之以理——阅读熏陶的养成教育

在价值多元共存的生活图景中,个体直接的生活体验毕竟是有限的,而各种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料,广泛阅读、充分挖掘.可以为个人的价值世界提供充实的人类和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基于此,不少学校将古诗文的诵读作为学校德育的抓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是一个代表。该校推出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让小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诗经》、《三字经》、《弟子规》、《中国传统文化名言名句》和唐诗宋词等文史哲经典著作,逐渐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对待“人”、“自己”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领悟生活的真谛、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学校实施每天“三个一”工程:每天用10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直至背诵一段经典诗、词或古文.每天用1o~l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临摹一段经典诗、词或古文钢笔字帖或毛笔字帖,每天用1o~15分钟讲一个简短的中国传统文化典故。此外,学校还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在具体教学中,学校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带领学生诵读、背诵,从感性人手,使学生逐渐达到“理性”的领悟,并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该校的诵读工程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得到了广州市教育局的肯定,学校被评为“第二届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

(四)化之以场——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

学生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一个人习惯的培养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育和学校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因此,以校园文化为抓手,整体思考学生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落实成为不少学校的追求。其代表学校是江苏盐城一小。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一张闪亮的学校名片.“阳光”、“认真”、“进取”、“和谐”是学校文化的指导思想。学校以文化为引领,精心打造的“四色文化”校本课程,更是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基础上建构而成的校本课程。

四色文化包括:①“红色文化”。以“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为主要活动平台,通过参观走访、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等活动形式,探寻盐阜大地这一革命圣地的壮烈诗篇、辉煌历史,弘扬铁军精神,使革命传统文化在新一代身上永放光芒。②“银色文化”。组织师生通过对家乡盐文化的调查和研究,体验家乡先辈的艰难与幸福、拼搏与执着,让乡土文化的精髓在孩子们心中生根。③“金色文化”。以“蓓蕾网络俱乐部”为主要活动载体,让学生感受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全新冲击,带领学生步人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化世界,从而拓宽科学的视野。④“绿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环境的融合,通过开展以“打造水绿盐城。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将绿色生态文化的理念渗入学生的心田,唤醒学生心灵的感应与共振。结合“四色文化”,学校开发了《红色童心》、《绿原新语》、《银滩情韵》《金色风帆》以及《爱我盐城》、《星海晨帆》等校本课程丛书。学校还通过十大学生社团活动,使学校的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这十大社团是:红领巾新四军研究院、少儿科学院、蓓蕾艺术团、少年警察大队、丹顶鹤少年文学社、蓓蕾广播电视台、希望少儿书画院、小书虫俱乐部、希望少儿体育俱乐部、蓓蕾网络俱乐部。孩子们都可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在活动中营造起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使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提升。学生在这种全方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各方面的素养不断得到提升,行为养成更是水到渠成。

以上四种养成教育模式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了教之以理、养之以情、化之以场、导之以行的养成教育特点。关注细节的养成教育模式重视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外在强化作用,它是对我国长期以来重视道德知识传授、忽视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有力纠正。它更多体现的是养成教育导之以行的教育特点;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更为重视的是养之以情的教育特点,它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经典熏陶的养成教育关注的是教之以理,让学生在学习传统经典的过程中以理悟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文化打造的养成教育强调的是化之以场的校园文化场域的打造,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场域中受到教育,增进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对当前小学养成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

作为养成教育,习惯的养成是归宿,但我们也不能将其仅仅理解为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个体道德品性的养成包括两个基本过程:一是个体道德理性的形成,二是道德理性引导下的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前者是后者的精神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生活外化。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而言,我们在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的同时,还必须提升学生的道德理性,因为没有道德理性作为基础的行为习惯,并不具备真正的道德意义。从理性的角度考察当前我国小学养成教育的现状,还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一)就个体道德行为养成的过程而言,要体现“强化一内化一外化”的内在统一

青少年良好行为的养成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在的强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往往是以各种规范和规章要求受教育者,并以此为标准不断地以奖赏和表扬的方式对其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正强化,以惩罚和批评的方式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负强化,由此引导青少年学习和接受各种社会规范,最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造就健康人格。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规章制度虽然是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前提,但它只能帮助受教育者处理规范所规定的道德情境下所应选择的行为方式的问题,并不能帮助受教育者完善他的整个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或只能强制受教育者在某种道德情境下做出一次或几次善的选择,却不能保证一个人经常性地、自主地择善而行。我们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自律,因此,养成教育绝不能只是强化操纵下的他律,更为重要的是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性养成,将强化、内化与外化统一于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的全过程。而从强化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需要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生活,亲身感受、体验和实践,进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并在某种道德情境下自觉地择善而行。因此,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强化与内化的基础上,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过程,这是养成教育最理想的目标。在实践的意义上说,它既无起点又无终点,是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要求的各种信息以社会道德个体化的方式连续不断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发生强化和内化。与此同时.个体又以外化的方式不断向社会输出行为,即个体品德社会化的过程。强化、内化与外化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因此,青少年养成教育必须坚持“强化一内化一行化”的内在统一,这既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有效机制.又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必然选择。

(二)就当前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的现状而言,要体现塑造与改造的双向兼顾

我们往往将校园中沾染了不良行为的学生称为行为偏差学生,这些学生在不同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正如有人所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受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会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向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就小学而言,学生行为养成的教育不仅仅是“塑造”的过程,即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更肩负着“改造”的任务,即开展学生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做到防微杜渐。如此双向兼顾,就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

(三)就当前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环境而言,要努力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

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范文

关键词:技工学校职业指导德育德导

一、技工院校职业指导课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全国技工院校在职业指导课方面存在三大问题。

1.用词不一

有叫“职业素质教育”的,有叫“通用能力培养”的,也有叫“核心能力培养”等,各种叫法不一。用词不一不仅是语言文字的问题,还关系到定位问题。因为定位不准,才会用词不一。

2.边界不明

机械地将文化知识教育、专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分开。

3.思路不清

形成了两大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其一,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讲课、活动等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其二,素质拓展体系。但这两种途径都与企业文化相脱节。

上述三个问题与职业指导课、德育课的内涵界定有关。

二、对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基本认识

1.技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与职业指导有关

德育工作的核心是解决思想问题。思想问题主要是价值观、职业观、成才观,具体反映在学生日常的行为和言论中。在实践中,德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练成良好的职业品格。

2.技校德育的服务方向与职业指导有关

学校德育工作的服务方向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学校教育,使学生服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一般规范;二是服务学生就业,使学生符合就业的一般要求;三是服务学生成才,为学生成才成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3.技校德育先决问题是特殊性问题

解决技校德育工作的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问题。解决个性教育问题是德育教育的先决问题,就是要使技工院校学生通过技能教育实现技能成才和技能成功。学生德育工作要结合高远目标,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三、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基本观念

1.大“德导”观

即以促进学生技能成才为最高目标,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从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两大领域展开,通过教学与拓展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共同作用学生“德导”。学校一切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活动都属于“德导”。课堂教育是“德导”的主要阵地,同样要发挥其他场所在“德导”中的重要作用。

2.全员“德导”观

不仅德育教师是“德导”工作的主力军,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同样是“德导”工作的重要力量。

3.系统“德导”观

结合“技能教育、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的办学目标与特色,贯彻“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和“针对性与有效性相结合”两个原则,以“养德提能”为主线,完善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使以价值观、职业观、成才观“三观教育”为重点的学生“德导”制度化。

四、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基本原则

1.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原则

具体到教育实践,反映在“管”和“教”两个方面。“管”和“教”是“德导”工作的两大基本途径,“管”即要严格管理,“教”即要突出人文关怀,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通俗地讲,即要使“德导”工作体现“严格管理,有情教育”。

2.针对性与有效性相结合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德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五、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基本途径

1.课堂“德导”

即以课室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能吃苦、能实干、能守信、能协作的品质为主,推行课室“德导”,使包括“德导”课在内的所有课业都能开展学生德育。课堂“德导”是主阵地、主渠道。实习“德导”是关键,顶岗实习是走向职业的桥梁、纽带,在这方面目前很多技工院校还处于“放养”阶段。

2.个体“德导”

即从“课德”“舍德”“餐德”“会德”“仪德”“话德”六个方面,开展个体性“德导”。

3.实习“德导”

即以学生顶岗实习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就业意识、岗位责任感的教育。德育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情况,以增强“德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收集典型“德导”案例,制作“德导”活页,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德导”教材,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社团“德导”

即以学生社团为载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品格,提高“德导”水平。

六、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主要任务

1.解决思想观念问题

重点之一是价值观、职业观、成才观的“三观教育”,形成专门制度,并由“德导”教师配合。

2.解决学习态度问题

研究“以学生管理部门为主,‘德导’教师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在特定时间内,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供学习态度不端正或不够端正的学生名单、表现,切实掌握学生学习态度问题,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将解决问题学生的工作纳入“德导”工作范畴。

3.解决职业认识问题

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识不清晰,“德导”教师授课切忌讲“非常正确,但无用”的内容,要明确“德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大方向。针对当前学生中存在职业、专业、就业岗位等意识淡薄的现象,“德导”部门要研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和措施。

4.解决文化建设问题

做好“八项文化建设”,即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手机文化、服饰文化、表达文化、厕所文化以及实习文化。教室文化涉及学生“学”,宿舍文化关乎学生“睡”,食堂文化关乎学生“吃”,手机文化关乎学生“用”,服饰文化关乎学生“穿”,表达文化关乎学生“说”,厕所文化关乎学生“拉”,实习文化关乎学生“就业”。

七、技工院校职业“德导”的运营机制

1.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分层次分阶段推进

“德导”工作划分为初层“德导”、中层“德导”和高层“德导”三个层次。初层“德导”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展开,以课堂“德导”为主要形式;高层“德导”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展开,以实习“德导”为主要形式。学生在校期间其他学习时段为中层“德导”,以个体“德导”和社团“德导”为主要形式。根据学生学制的差别,四个“德导”环节也要有所区别。

2.以课堂为主阵地,实施模块教学

围绕“六德”(仪德、课德、舍德、餐德、会德、话德)、三观(价值观、职业观、成才观)和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推进“德导”课程改革,将“德导”分为走进技校、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六大模块,实施模块教学。走进技校模块主要是通过介绍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澄清上大学才能找到工作的误区,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特点,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学会适应模块包括技校生的基本礼仪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会生存模块主要是生存常识;学会学习模块是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交往模块主要是人际交往;学会做人模块主要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技校生应具备的品质等。

3.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整体联动

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范文篇3

1.高校德育的基本理念和内涵

高校德育是我国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高校德育的理念进行剖析前,首先需要明了“德育”的定义。关于德育的概念有多种解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一般来说,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2]德育是各个社会所共有的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我国德育理论的具体内容,从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逐渐扩展到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内容逐渐具体化,不仅仅从受教育者角度来明确德育目标,更从德育者自身角度全方面考虑,与时俱进。

结合德育的定义,同时综合前人学者关于高校德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关于高校德育的概念代表性的说法有:潘懋元教授认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是教育者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健康心态,成为社会主义‘四有’专门人

才。”[3]高校德育的对象是针对高等学校中的大学生,也可以称为大学德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项内容,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调整,内容扩展到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等,逐渐完善与实践化。

高校德育有其基本内容,同时其内涵也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扩展。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德育是高校教育者根据我国社会发展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意识、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把大学生塑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4]

总体来讲,关于高校德育的基本理念与内涵,学者老师们的研究理论在肯定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同时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实际需要,阐释高校德育的深刻内涵,并且不断更新与改进教育方式,以达到将德育理论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目标,促进青年或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实现其全面发展。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德育发展

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和广泛性的价值观念或价值观念体系。[5]核心价值观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并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总产生与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关系正在逐渐与世界接轨,当经济条件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带动社会精神层面的相应变化,而我们也迫切需要一种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力量,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运而生。

高校德育的目标,是要引导青年或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实现其全面发展。而高校德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青年阶段时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确立的时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践行过程必然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主要体现为:

2.1有利于明确高校德育目标,丰富高校德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进而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最高抽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理论已经是纳入德育课程

中。[6]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一方面是对高校德育课程内容的深层次学习,促使德育目标更具有指向性、层次性;另一方面丰富德育内容,使其具体化,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更有利于促进德育内容内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

2.2有利于扩展高校德育形式,促进德育内容的接收与内化

德育的形式不仅仅包括我们习惯的学校德育,还包括家庭德育、社会德育等具体形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其具体内容已经内化为家庭教育的具体行为道德准则,同时并在社会上形成普遍认同,这样既能和高校德育建立统一战线,也可以让大学生从家庭、社会生活的细节行为中感受德育具体内容,并逐渐内化于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

2.3有利于高校德育老师力量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的工作认为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老师来完成,由于各学校、专业师资力量的差异,同时高校德育内容与任务的艰巨,德育实效性测评的滞后化,造成思政老师队伍较大的工作压力以及德育实效的参差不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受众群体是全体中国公民,因此在其发展培育过程中,其他专业老师也需要接受一定的学习与提升,进而内化与其专业课堂之中,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群体的多方位接收与理解德育课程,同时也将德育老师队伍由“思政”单一走向“多元化”,从各个专业层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4有利于德育过程的良性循环发展

德育过程的结构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养过程中,借助于国家的主流宣传媒介,如网络媒体平台、新闻电视平台、报纸书刊等各个途径,进入到公民的视角中。因此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在社会活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德育的具体内容与目标,进而带来德育方法的突破创新,并且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系统,给国民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

3.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对高校德育的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同时还有些学者侧重于从社会转型角度来分析高校德育的转型。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与人文类学科的实效性具有相同的滞后性,实效性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德育教育成果反馈的一部分,但是高校德育实际上还面临着其他方面的困境。在对国内相关高校德育理论研究的整理后,结合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具体访谈资料,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等角度全方位进行分析,认为目前高校德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高校德育老师数量不足,德育工作管理者管理方法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主要分成两块:一块是理论教育,向学生传授和灌输价值观念,由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或叫社科部)负责;另一块是行为教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道德实践及日常生活行为,由学生管理部门(或叫学生处)负责。[7]通过对德育的理论教学者进行采访,发现由于德育理论教学的老师数量有限,而且德育课程课时较多,老师们工作量较大。因此高校德育课程安排往往是以公共课形式进行授课,进行大班式教学,学生数量往往过百,无疑是增加老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效果反馈不理想。而高校德育行为教育的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但是在进行一些道德实践活动时,往往与德育理论课程教学相分离,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造成理论教育效果无法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实践验证。

3.2高校德育课程由于以理论学习为主,内容相对抽象,课程实践性较低

虽然近些年来,德育理论课堂授课方式在不断进行创新,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是大班教学,总体上来讲,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所以一些相关的如德育形式枯燥、教学内容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等传统德育问题还是在课后教学效果评估中表现出来,因此教育者在进行理论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可以适当关注课堂实践活动学分的设定,将理论学习应用于课程实践中。

3.3高校德育宣传渠道较为单一,影响力不高

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是具体的学生实践工作,但一般是以通知文件为主,对于网络,媒体等新型媒介利用率较低。因此学生获取德育知识的途径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造成德育宣传方式的单一。

对于高校德育目前面临的问题,由于观察角度与调查方法的不容,或者具体高校环境的差异,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具体问题有待发掘。而学者们经常关注的实效性问题,也由于上述问题的综合影响,造成实效性低或者不明显的现象。但是高校德育不仅仅面对的是现在教育,更是面对未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步,随着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社会转型,高校德育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下,如何与时俱进,不断挑战德育目标与具体内容,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挑战。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示下的高校德育发展建议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深层信念系统,建设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理念、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个人的精神追

求。[8]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培育过程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对于未来高校德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4.1挖掘德育课程理论教学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高德育课程学习的影响力与权威性

德育的课堂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浓缩凝练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的理论精华,也包涵高校德育课程的理论学习内容,因此德育理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德育课程理论学习的内化。两者相互渗透与影响,既可以在德育理论的学习中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可以在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促进德育课程的接受度,进而扩大学生的认可接受度,提高德育课程理论学习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4.2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内容的内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宣传渠道的单一化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全方位宣传渠道,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社团活动新媒体,扩大德育内容的宣传影响力。同时在高校德育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部分,进行相应的文化引导,在增加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度的基础上,借助于校园文化良好的环境育人功能,促进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

4.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过程中,将高校德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科渗透,扩延德育老师队伍的范围

德育的学习与内化并不仅仅是德育专业授课老师的教学任务,更是高校所有老师在各自专业授课过程中言传身教的责任与使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育过程中,高校老师应该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课堂教学的精神引导中,以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格、行为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与德育课程中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部分相呼应,增加德育课程的学习渠道。

4.4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中,扩大德育内容的实践性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