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篇1

关键词:探究;探究要素;探究学习

在新课程施行之初,笔者对探究性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在探究性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少失误和偏差,当然也有一些成功的尝试。在此,笔者愿与高中物理教师分享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探究的概念

1.探究的含义:科学探究本意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高中新课程中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相似之处,但学生的探究学习绝不等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

2.探究的要素基本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⑴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⑵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证据。

⑶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⑷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⑸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二、课堂教学探究的几个注意点

1.不可将探究理想化。理想化的探究认为只有包含上述五个基本特征,才能称得上是探究学习。其实不然,探究学习强调的是课堂中有没有探究的要素,而不在乎探究的完整性。比如“问题的提出”这一要素,有些问题只要是围绕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就可以组织成具有高度探究性的活动。关于《超重和失重》的教学,曾有一位物理教师的示范课是这样展开的:

讨论:乘电梯的感受。

看录像:人站在体重计上,展示电梯运动时,体重计的示数变化。

演示:手提测力计,测力计下挂钩码,测力计上下运动,示数变化。

小结:加速运动时,示数有变化。什么道理?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来研究!

分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出定量关系式。

讨论:各种情况下,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和物体重量的关系:超重和失重

讨论: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航天技术中的超重和失重

演示+看录像:漏水的瓶子,当它自由下落时不再漏水。

练习:解题计算

教研员点评时,对于这个看似平常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特别申明一点——在教学中,没必要让学生走进电梯实际测量。其实,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有很多是没办法也没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发现、量子理论的建立等,只要教师精心地组织材料给学生,并配合适当的提问,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探究过程。

2.不可将探究形式化。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形式化的探究如下:

⑴热衷于分组实验,给一些早已熟知的内容贴上探究的标签。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这节课,有的教师花很多时间组织学生分组探究重力的方向,而重力的方向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已掌握,这无疑会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因此不要忽略学生原有基础,对较容易的问题,我们不必强求学生去探究。还有一类探究也要引起注意,那就是探究一个新问题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对绝大部分学生的要求过高,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完成不了时,也可对分组探究作适当的调整,没必要严格履行教材的要求。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一课,我在充分考虑了学生现有能力基础上,将学生的分组探究活动改为演示实验。总之,探究应该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那么,这个“最有价值的地方”存在何处?它存在于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不科学之处;存在于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存在于学生对课堂内发生某一事件产生疑惑或露出兴奋的表情时。这些地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是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价值的地方。

⑵以问代讲,一问到底。虽然课堂教学从来都离不开问题,但关键是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的问题要么思维含量极低,要么就空洞无边。对于前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应该说,那些对枯燥无味的或者无意义的课题表现消极、毫无兴趣的学生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而那些不论对什么课题都抱着积极的‘态度、关心、欲求’学生在认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维逻辑懒惰的学习者。”显然,低劣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与探究“精神”背道而驰,所以好的“问题”是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的关键。

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把每一个探究要素一步不落地向学生指明,甚至以板书的形式写出来。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课,有教师是这样做的——

老师提问:你们知道物体的加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吗?

老师板书:提出问题——加速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老师:接下来我们开始猜想和假设。

老师板书:猜想和假设——跟力有关、跟质量有关。

探究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有探究要素,而探究要素不等同于探究环节,也不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3.不可将探究“神”化

这里所说的把探究“神”化,指的是有些教师把探究的地位看得过高,认为有了探究就有了一切,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很“完美”,但探究得到的结论却一笔带过,或者由于时间的制约,探究有过程无结果。这种把传统教学的一个极端“重结论,轻过程”推向另一极端——“重过程,轻结论”。刘炳升《论科学探究与接受学习》中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几个维度:

教师与学生:学生自主教师指导

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独立学习

探究与接受:探究学习接受学习

探究性学习篇2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探究过程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引入“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彻底改变教师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的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的方式,按照开展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下自己发现问题,主动获取知识。“探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可概括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探索研究——交流沟通——小结成果——课外延伸。

一、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是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必要发展,是已有认知结构的重新组织。新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学生自身与环境的“同化”或“顺应”过程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求知欲望显得十分重要。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如何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引起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尝试重组教材,设置一个与旧知相连接的新知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新问题急于想解决,但仅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又无法解决,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主动开展探究。例如:“倍的认识”一节,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出示2个黄乒乓球,4个白乒乓球,问:比较黄球和白球的个数,应当怎样说?

生1说:白球比黄球多2个;

生2说:黄球比白球少2个;

生3说:黄球的个数和白球相差2个。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对,但是比较两种乒乓球个数的多少还有一种说法(学生们静静的思考,无人回答),大家还不会说,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新的说法,揭示课题——倍的认识。

学生欲言不能欲求不得时,产生了迫切想知道“新说法”的积极心向,便可热情地投入到知识的探求中去。

(二)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数学课的教学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接受问题,对问题缺少深入的认识与体验。实际上,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过程,问题本身也充满变化,丰富多彩。教师开发一个探索问题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不急于告诉学生要解决的问题,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发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乘法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节时,面对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可这样给学生创设一个发现问题的空间:先让学生看课本自学,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同桌之间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如:什么是工效?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怎样才能得出?为什么要学习这样的数量关系?它们有什么用途?单产量与工效有什么区别?等等,为进一步探究打下基础。这既可锻炼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培养一个人善于思考、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二、探索研究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问题情境确定后,学习过程即进入探究阶段。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有没有研究过程及过程的真实性,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学生的自学能力、认识水平和数学素质的提高与形成,就是在对相关信息提取、加工、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发展生成的。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充实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历炼而成的。“探究性学习”与机械记忆学习或直接接受学习比较,需要更充足的时间。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参与新知的探索。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淡化分析性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机会,使学生具有宽裕的学习空间和主动权,让他们充分的理解、讨论、感悟,高效率的达到目标,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最大限度的发展。探究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动手操作。“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更要注重动手操作。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记忆才会牢固,推理才能严密。例如:“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节的教学,在进入新课后,就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动手操作、动口讲述、动脑思考,逐步加深认识。

师:请同学们考虑,怎样用已学知识计算梯形面积?

生:能不能将梯形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者三角形来计算?

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现在请大家利用剪刀和梯形纸板剪一剪、拼一拼,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动手操作)

探究性学习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新课程教学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积累直接经验。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好探究性学习呢?在新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

一、营造气氛,构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气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的。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构造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积极鼓励。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并耐心地给予解释。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例如《正数和负数》一节教学中,在引入负数时,首先请学生们思考怎样用数学符号表示零上3℃和零下3℃,思考一会儿后学生举手回答:

生1:用>3℃和<3℃表示零上3℃和零下3℃;

生2:用+3℃和-3℃表示零上3℃和零下3℃;

生3:用3℃表示零上3℃和零下3℃;

……

然后请学生们讨论,哪种表示方法有缺点,哪种表示最佳?经过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指出生1和生3表示的缺点,从而得出生2的表示方法最佳。

(二)虚心接纳。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虚心接纳学生的意见,建立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民主化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中出现的失误,不管是自己发现的还是学生指出的,都应当及时纠正并向学生致歉。否则师生之间将会有一道鸿沟,不能相互沟通,学生也就难以主动参与,并且失去探究的兴趣,课堂也将变得死气沉沉。

(三)师生换位。引导学生充当小老师,让学生站在讲台上,代替教师完成一些他们能够完成的事情。如分析解

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和经验,评价学生板演的内容等。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将自己对数学的探究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由此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热情。

(一)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究,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节中,首先出示问题:

学校文具店要进一批钢笔,一种进价10元,售价13元:另一种进价12元,售价15元。哪种获利更大一些?

学生们经过思考后,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

生1;两种钢笔每支获利都是3元,所以进两种获利一样。

生2:进价12元的钢笔价钱贵,质量好,肯定卖得多,获利大。

生3:进价10元的钢笔价钱小,一样的本钱进价10元的钢笔比进价12元的钢笔货多一些,所以进10元的获利大一些。

生4:比较获利的大小,既要看每支钢笔获利多少,还要看每支钢笔的进价。

……

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得出在两种钢笔销售量相等的情况下,进哪种笔获利更大,就要看钢笔的销售利润与钢笔进价的比例。(商品销售利润÷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

(三)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可激发一题多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适当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其自我效能信念的建立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因此,对学生学习成功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建立稳固的自我效能信念。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探究成功的喜悦。

(一)在重点、难点处。

教学的重点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经历平方差的推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如何归纳出公式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出示4道计算题:

1.(1+X)(1-X)

2.(2a+3)(2a-3)

3.(100+1)(100-1)4.(x+5)(x-5)

教师首先让学生求出答案,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这4道题存在什么规律呢?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每个小组,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然后各组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学生交流,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然后组间交流,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二)在迷惑、混沌处。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处于混沌、迷惑状态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辩论,有助于澄清概念,加深理解。

例如: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一节中,教师提出问题:(ad+bd)÷d应该怎么做?用学生的知识能否解决,怎样转化?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探究,随之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拿出讨论结果,再组间交流、辩论……学生在激烈的语言交流中“学他”和“自检”,经历由模糊到清晰,螺旋渐进,分化整合的过程,最终形成准确、清晰的建构。

(三)在深化、拓展处。

探究性学习篇4

一、唤醒需要,激发探究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新奇、有趣的问题情境,能诱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主体产生问题,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在教学“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时,多媒体课件演示:狐狸和小熊用篱笆(周长一定)围一块长方形的菜地,“怎样围使菜地的面积最大呢?”狐狸抓抓头,一下子也想不出办法.同学们,你们能为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借助狐狸和小熊怎样围出面积最大的菜地这个故事,创设的问题情境大大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自然而然地驱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惑的情境.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尝试重组教材,设置一个与旧知相连接的新知问题情境,从而形成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主动开展探究.

二、鼓励质疑,培植探究素养

问题出自于怀疑,不怀疑就没有问题,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而学生能不能提出好的、标新立异的问题,关键是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化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效果很好,但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学习,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课桌上的信封里放着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这些材料,当然也可以.”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也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条件给学生大胆猜测想象,并给予引导.让学生养成敢想、敢说、敢问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究科学真理的内在素质.

三、参与操作,增强探究能力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应该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性的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并纳入认知结构中.“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育家波利亚语).

例如“分数意义”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事先准备充分的材料(实物、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小棒等),上课后教师提出:“你们能把这些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吗?平均分之后你可以得到哪些分数?”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学生都很有兴趣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活动之中,充分自由地选择材料,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索实践.

四、选择策略,指导探究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常常有三种探究方式: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体探究.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学习探究的方法、形成探究的能力、发展探究的思维,是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应该努力关注的.针对探究活动中学生常见的被动探究的几个现象:如只会探究老师给出的问题、只会旁观同学的探究过程、只会听记同学的探究结果、不屑探究问题、不会自我提出探究问题等等,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加以引导矫正,以更好地开展探究教学,提高有效性:增加问题意识,设计合理的探究问题,除设置明确的探究问题之外,增加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设置;区分探究层次,按难度分层次布置探究活动,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解决适合自己的探究问题,让合作交流更有效;丰富探究内容,在“验证性探究”中增加“形成性探究”;拓宽探究思路,在“封闭性探究”中增加“开放性探究”;增大探究空间,从“引导性探究”到“独立性探究”.

五、优化评价,保护探究热情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评价不仅要看课堂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采用激励评价,对于每名学生来说,教师的激励性评语都能起到一种鼓励与激发的作用,能很好地帮助其树立探究的信心.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使每名学生都能获得探究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更强烈更主动的探究欲望.激励评价应贯穿于学生的探究过程,如提出独特的问题,发表新颖的见解,思考时是否积极,小组讨论时是否投入,能否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没有冒险、独特的精神等.

如“商不变规律”教学的评价片断:

先出示一组算式:8÷4=2,80÷40=2,800÷400=2,8000÷4000=2.

师: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吴同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商不变.

师:你是一个肯动脑筋的孩子,但说得不够准确…….

吴同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你进步真快!但你说的只是同时扩大相同倍数时的情况,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商也是不变的?

生:反过来看,同时缩小相同倍数的情况下,商也是不变的.

探究性学习篇5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新手段,加快课堂改革步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掌握真正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提高能力素质。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

所谓探究性学习,主要强调以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为出发点,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自主应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合作讨论、深入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以下将对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一、巧妙设计问题情境

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学习内容适当深化,挖掘更多富有意义的问题,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上,将学生带入到探究情境中。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给小朋友们分苹果。老师将一个苹果平均切成两块,分给小红一块,小明马上说“太少了,我想要两块”。老师又拿出来一个苹果,切成了四块,分给小明两块。而小强更加贪心,居然说:“老师,我要三块”。于是老师又把第三个苹果平均切成了6块,分给小强。”这时候,所有同学都听得聚精会神,教师马上提出问题:“幼儿园的苹果分得公平吗?哪个小朋友分到的多?”学生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都想知道小强到底是不是分得最多,迫不及待地想让教师开始讲新课。通过创设这种故事情境,符合小学生的特征,最容易激发探究兴趣,而正是兴趣的力量,推动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二、开展积极的合作交流

在新课程标准下,明确提出以合作交流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开展探究合作,利于形成知识互补,引导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促进思维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作为参与者之一,与学生一起讨论,形成互动,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并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合作技巧与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强调学习过程。包括统计学生零用钱情况、调查学生兴趣情况等,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统计过程。在制作统计时,则让学生利用已经统计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在小组间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反馈交流。教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统计图提出问题,让组内同学回答。在这一过程中,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真正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三、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将探究性学习扩展到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进而加强对数学学科的重视,主动分析、思考、观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习了“利息、利率”之后,学生虽然对利息、利率的概念有所理解,但仍然停留在浅层面,更希望将求利息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因此,教师可为学生设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作业:到银行去了解利率情况,并将自己的压岁钱与零用钱存起来,思考用什么样的存款方式最合理?分别将各种存钱方式的利息计算列出公式,并写好作业分析报告,再课堂进行讨论。学生往往对社会实践活动非常感兴趣,自己调查、计算、思考,经过反复比较,再选择最好的存钱方式。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既巩固了新知识,也认识到知识与生活的客观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进行有益的反思

实际上,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体验、不断实践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反思,感受获得知识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思考、甚至争辩,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与成就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了“求两数相差多少”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怎样才能知道谁的多?多多少?在学生反思的同时,也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回顾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哪些例题?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有所应用。实际上,学生不仅学到了两数之差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体会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另外,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性语言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知识的愉悦感、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信心。

由上可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尽量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成长,收获知识与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创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参考文献】

[1]林丽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1)

探究性学习篇6

关键词:数学课探究性学习问题情景

一、创设问题情景,促进学生的探究心理

儿童天性好奇、好问,新颖的问题可以激起他们思维的热情,恰当的问题可以引导他们思维的方向。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造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满足学生探究心理。如在教《可能性》一课,教师在一个纸盒里放入5个红色球和5个蓝色球,请学生从纸盒里摸球:师:“在摸球之前请你猜想一下你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学生1:“我猜一定能摸红色球”;学生2:“我猜一定能摸蓝色球”;学生3:“我猜可能摸出红色球,也可能摸出蓝色球”;这些猜测活动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兴趣,感到好奇,产生了试一试的愿望。接着教师就顺水推舟,放手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去求证,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在尝试和体验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不断创造条件和机会使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就能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持久稳定。抓住这样的时机进行启发、点拨、讲解就容易使学生豁然开朗。无论是好奇、求知,还是情感,关注的需求,都促其形成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式,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儿童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再探究。这就保证儿童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二、创设直观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现代媒体所创设的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情境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直观的情境可以扩大学生的求知范围,使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板书、挂图、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等电化手段,运用画图、实物、模型,并以姿势助说话、打手势和打比方、讲故事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源,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已的需要选择信息,调动情感,促使学生去挖掘数学中包含的美的因素,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数学特别体现了秩序、对称和明确性,而这些正是美的主要形式。数学教学是对数学美的反映。如一年级的小孩最喜欢小动物,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画一些小狗、小熊、小松鼠、小鸡来进行直观教学,使用生动形象语言,使其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理的启迪。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让每位学生通过折纸、剪纸,充分感知图形对称性,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创设成功氛围,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在课堂活动中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每个学生经过一番动脑动口后,都能获得“成功”机会。如:又如,一年级下学期的“位置”这一节课也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排座位,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票按号就坐,学生在寻找座位时就会思考、观察、理解第几组第几个,坐好座位后会很好奇地看看前后左右都是谁。所以这一节课学生们的兴趣也很浓厚。“布置房间”这一课,根据素材,把教材上的插图设计成活动画面内容,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随意摆放,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布置房间的,在这里既使学生明确了方位,又体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实践应用,教师在课堂中也可以穿插一些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科学故事,这样既可增加课堂趣味性,又可逐步让学生们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学习也积极主动。

四、激励评价,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更会将学生引入自觉忘我的学习境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自信要给予肯定、鼓励,让自信学生更自信。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运用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隐藏着的自信。“你一定能行!”“你真棒!”“老师很欣赏你!”“老师可真佩服你!”等等,这些表扬的话一定不要吝惜。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从老师口中说出来很容易,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另外,建构主义还倡导主体性评价,强调教学评价应当是一个民主参与协商、交流的过程。学生主体通过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活动进行反省、分析、监控,同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进一步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