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家校合作篇1

关键词: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先锋作用;教育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的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事实证明,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笔者所在的学校是本市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如何发挥家长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先锋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校家庭教育现状

学校办学近五年来,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断融合、摸索中,笔者发现现阶段家庭教育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态度不一。大多数智力落后儿童的父母不能正视现实,存在两种错误教育倾向:一种是过分溺爱、娇宠,另一种是厌恶嫌弃、态度粗暴。家长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养态度不一,这些都影响家校合作制度的建立,甚至容易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冲突。

(二)家长文化素养不一。父母文化素质是决定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父母文化素质越高,越可能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越能为培养子女创造力提供有利的条件。本校80%的智力障碍学生来自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高低不同,在智力落后儿童家庭教育采取的方法、技巧上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三)家庭成分的复杂、多元化,给家校合作制度带来了难度。学校有8.5%的智障儿童来自单亲家庭,5.7%的学生家中父亲或母亲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残缺家庭的增多、隔代教育的问题、家庭经济条件制约等也影响着家校合作制度的构建。

二、以理念为先导,提升广大家长的认识

长期的工作中,笔者深感家庭教育的不足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同事都有这样感叹,学生在校三星期的教育抵不上七天月假的影响;学校教育家长不理解,这给教育带来不少阻力;部分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完全依赖学校,忽视了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育者的职则。家长在人才观、教育观、家校合作观等方面,与学校教育存在差异和不一致的情形,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就深深影响着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合作关系。通过分析,学校每位领导、教师感到确实有必要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给予指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人方法。

(一)组建家长委员会

组建家长委员会,目的在于进一步密切家校关系,沟通教育信息,提高育人水平,从而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起支持、参与和监督作用。通过工作实践,新学校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模式确定为:“学校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两级级机制。推过自荐、班主任推荐、民主推荐,选拔热心学校和家庭教育工作、有奉献精神的先进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以唤醒其他家长的同情心、现身说法等方式积极协助学校调动其他家长参与到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中来,效果显著。

(二)班级家长会

家长会可以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掌握孩子发展情况,了解学校教育现状,能够及时沟通家长、学生和学校的思想感情,排除教育中消极的因素。结合学校每月放月假家长来接学生的有利时机,由班主任精心设计家长会内容,就学生本月在校的点滴进步、努力方向、下月学习计划等详细向家长阐述,并与家长面对面进行交流,对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共同探讨,提出有效的、科学的教育策略。

(三)家长培训班

现阶段,学校内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智障儿童家长面对智障孩子往往感到手足无措,他们需要得到外界的协助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有目的地对治理落后儿童进行教育和训练。

针对家长的这个需求,学校根据家庭、家长的实际,利用家长来校接学生的时机,合理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班。培训的内容不仅有由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主讲的教育实践策略,例如如何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如何对有攻击的孩子进行教育、学生回家如何延续学校培养的良好习惯、如何培养智障孩子沟通交往能力等与智障儿童成长息息相关的具体教育方法指导的内容,还邀请本市市医院儿科专家主讲儿童家庭康复方面的实践技能、邀请法制副校长就智障儿童法制教育观念的培养进行专题讲座、邀请派出所的辅导员结合智障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刻地剖析。一次次的培训、讲座帮家长们明晰了对孩子教育的方向及方法,在家长中普遍反响较好。

如何进行家校合作篇2

关键词:高校绩效工资改革

实施绩效工资对于高校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增强高校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实施绩效工资是摆在每一所高等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而严肃的课题。

1绩效工资的内涵

新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将工资体系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项内容。岗位工资的确定是根据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和劳动复杂程度等评价要素来确定,工资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绩效工资是根据单位的效益和职工的业绩而确定,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绩效工资分配的主旨精神为“总量调控、政策指导、规范程序、自主分配”。津贴补贴主要体现在对苦、脏、累、险行业及其他特殊岗位的政策倾斜,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由以上可以看出,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主动权在各单位,国家只进行宏观调控。

由于绩效工资的基础与核心,因此绩效工资在收入水平上应向关键岗位、优秀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倾斜,体现了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绩效工资实施中面临的阻碍因素

2.1经费落实问题

绩效工资的实施最终是要落实到经费的到位。高校作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以国家拨款为主,地方高校要保证绩效工资在本地区的合理水平,首先要解决的是经费问题。地方高校在自筹能力不强和地方配套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国家投入。因此,保障经费落实,是保证绩效工资长期、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

2.2合理平衡单位内部各层次人员的收入水平

每个高校中都存在着教师专业技术、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四支教职工队伍,每一支队伍在学校的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如何看待这几支队伍的贡献和作用?如何在绩效工资中既体现向高层次人才、向一线教师倾斜,又能够兼顾几支队伍的相对公平,始终是一个难题。而处理不好这几支队伍之间的关系,就会影响到校园的和谐发展。目前,高校内部各类人员的收入很不平衡,教师、其他专业技术、管理、工勤岗的收入存在明显差距,实施绩效工资后,各种创收要纳入绩效工资统一分配,如何增强对学院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尽量避免因学科差异导致学院之间收入差距不合理或同岗不同酬现象,同时也注意调动学院的积极性,给予院系一定的自主分配权,是实施绩效工资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2.3妥善处理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关系

目前,地方高校也开始从海外聘请的高层次人才,并给予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收入待遇,应该说起到了应有的激励效应。但受到资金的束缚,原有的校内高层次人才在有关待遇上与之相比差异性较大,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校内原有的高级人才有一定的看法。如何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分配激励机制,统筹各方利益,值得进一步探讨。

2.4国家绩效工资体系指导意见出台滞后

绩效工资作为这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活的部分,是体现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核心内容,也可以理解为绩效工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精髓,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根据岗位工资制规定,除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外的所有收入都将纳入到绩效工资的分配之中。高校在绩效工资方面如何进行操作,政府部门还没有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3实施绩效工资需要做好的几项重要准备工作

虽然在绩效工资的设计中存在着各种不易解决的因素,但是改革的进程是需要继续向前推进的。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个高校都应该根据目前的实际状况,积极思考,稳步推进。

如何进行家校合作篇3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降低流失率

学生流失是当前所有职业学校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它极大地影响了职业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其直接后果必然影响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个方面的因素。本文对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不做分析,仅从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如何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角度,探讨如何降低职业学校学生的流失率。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贯通、联系并相辅相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重视家庭教育将为学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教育作为孩子成长过程的必须环节也脱离不了家庭教育的理解、配合、参与和支持。而社会是检验、评价孩子的大舞台。学校、家庭也是大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在教育上,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学生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1.构建学校、家庭教育联系平台,形成挽救流失生的合力

我国知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没有家庭参与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也说过:“若如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难以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微、复杂的任务。”[1]

家庭教育具备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和孩子的“自我完善”相结合的显著特征。教育融于日常的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以及家人共同活动之中。为此,学校应当积极搭建家校合作的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比如通信、家访或召开家长会等,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搭建学生成长的纽带,及时了解学生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需求,传递学校办学规划、就业行情信息,破除因学生或家庭原因造成的失学困境。通过家校之间的联合教育,学生的流失率会大大降低。

2.与社会有关机构共建教育联盟

大量事实表明,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的重要原因。比如与法院、检察院、派出所等联系,定期举行法制教育报告会,或参加法院庭审、参观少管所,让犯罪的同龄人员作悔恨教育等形式加强法制教育。通过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预防学生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同时学校要对重点学生进行大力关注,减少学生的重大违纪事件的发生,避免因重大违纪而处理学生,进而减少学生流失。

3.学校应注重感恩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说:“学生出现的问题,常常与品德有关。品德教育是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积极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素养,才能促使学生德才兼备。而学生一旦懂事明理,就会将精力用到学习上,主动性就会提高,厌学、打架斗殴的现象就会减少,学生流失现象也随之降低。懂得感恩、会感恩、有爱心最直接的表现是尊敬长辈、孝敬长辈。2011年我校从新生入学的一开始,就组织丰富多彩的爱心与感恩教育活动,主要做法是:(1)统一印制有关颂扬母爱和孝敬父母的格言、警句、古诗,分班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要求学生理解、背诵。这种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一颗感恩的心。(2)开展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征文与演讲比赛,倡导学生寻找发现身边“爱”的故事,要求学生回家帮父母做家务。(3)组织学生观看中国时代之声演讲团团长邹越做的主题为“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邹越老师的激情演讲,紧扣心弦,可谓感天动地,师生看后无不动容。调查家长普遍反映观看此演讲后孩子明显比以前懂事,顶撞父母的现象减少。以前职校生第一学期流失较多,经过一学期的爱心与感恩教育后,流失现象明显减少。

4.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中职生在心理上尚未成熟,其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受不良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极易产生辍学念头。对此,“我们要针对性地强化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教会他们如何去克服自卑和焦虑心理,帮助他们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育他们要勇敢面对压力,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3]面对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加以解决:第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外,还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校园心理咨询室或网站,开通校园心理咨询热线,形成适当比例的心理专家和教师队伍,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降低因心理因素形成的学生流失。第二,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正确认识职业学校、学生本人、职业发展远景,是学生自尊水平高低的内因和决定因素。学生的低自尊水平不仅是学生流失的问题,长时间不能有效改变,还可能会固化为一种病态的人格特征。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工作:①改变家长观念,给以恰当的成长期待;②密切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关爱;③同学间建立支持型的同伴关系;④用行动引导意识的转变。“教师或家长积极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促使其产生成就感和价值感,逐步将自尊恢复到常态水平”。[4]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钱民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注释:

[1]刘玉周.创办现代化的家长学校为每位学生铺就成才之路【J】.科技咨询导报.2007(2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53

如何进行家校合作篇4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广的进程,立足校本,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

二、培训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学科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2、深入研究学科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念与操作的结合上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4、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分层培训的方法。

三、培训对象

校本培训的对象为本校的教师,但根据校本培训的特点,培训必须分层次进行。

1、组建一支实施校本培训的核心队伍,校长必须是核心队伍成员。这支队伍(大约占全校教师10%)应该接受过较高层次的培训,或者是已经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是实施校本培训的龙头。

2、培养一支大约占全校教师30%以上、各学科兼有的骨干队伍。这批队伍将是课程改革的骨干力量,也是学校推广新课程的师资“校本培训”的主要“师资”队伍。

3、面向全体,采取多种形式,自上而下的逐级培训与自下而上的“问题研究”策略结合。通过培训活动与互动参与,以及问题、课题探究活动等,达到在研究与实践中建设优质师资队伍的目标。

四、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重在提高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因此,内容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1、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和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在接受校本培训的过程中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之符合性课程的教育要求。

2、课标解读。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性质、类型、内容、形式与手段。强化目标意识,重视目标研究,是教师尽快熟悉新课程,走向成熟的必经途径。因此,各学科以课程标准为主的校本培训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3、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工作的落脚点。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能力,都必须落实、融化在教师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之中。因此,实践操作为主的策略研究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这一内容的培训包括教学案例分析、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问题研究、经验交流等等。

4、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应该学会针对某些实际问题改变教学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教师的这种教学与研究技能的获得与提高,唯有在自己的课堂教学里亲身参与研究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校本培训要重视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做到“教与研”紧密结合,研究与行动合而为一,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共同发展。这样,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素质提高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教学的外部行为上,而且能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五、培训形式

1、专家讲座。以理念与通识学习为主的培训采用专家讲座的形式。

专家讲座——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重在转变教师观念。

2、骨干教师讲座。理论如何与本校、本学科的实际相结合,以及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的、共同性的问题,以骨干教师讲座的方式集中授课。

骨干教师讲座——将自己参加培训获得的理论与教学的实践起来结合,重在指导实践。

3、教学示范(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教师展示自己课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渗透、落实新课程理念,组织观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4、案例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供教师研究、交流。

案例分析与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有利于学科课程的专题组织研究,重在探讨理论如何在实践中的运用。

5、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开展以校本为主的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6、问题沙龙。提炼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组织部分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展开针对性的探究。

课题研究、问题沙龙等——针对性的“问题”研究,重在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如:针对“品德与生活和思想品德课的不同点”、“一年级刚入学学生能否组织有效活动,如何组织”、“统一要求与关注个体——课堂教学管理”、“数学课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参与”、“语文课如何落实面向全体”、“艺术课如何实施小组合作”等问题展开探讨。

此外,还可以通过经验交流、读书活动、成果展示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

六、培训时间

1、集中培训——可以利用开学前的准备周,每周安排一个单位时间。

2、教研组研讨——合理安排课程,按照学科组每周安排一个半天的空课时间,专门用于校本培训。

3、课题组研讨——根据各自所承担的课题,不定时进行。

4、中心组探讨——组建学校教科研中心组,开展“问题攻关”,每个月不少于一个单位时间。

5、校园网传输——力争建起校园网,让大家在校园网上及时信息进行交流。

七、资源开发

1、师资队伍建设

(1)请进专家培训。有条件可以请专家到校进行培训;条件不足可以购买专家讲座光盘,通过观看专家讲座进行培训。

(2)外派骨干培训

选派一定量的骨干教师参加部级、省级、市级的培训。这些派出培训的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理念更新的前卫一族,是最佳的校本培训资源。他们参加培训后结合教学实际开讲座,培训其他教师;在学科教育教学中带头、示范;承担相应教育科研任务。

(3)利用资源培训

利用各种培训机会(观摩活动、竞赛活动、培训活动)、利用各种教育刊物、网络等多种媒体资源和信息资源学习、培训。

(4)校际之间的师资交流。

2、硬件资源开发

确保经费投入。

(1)购买课改学习资料,尽量做到人手一份;

(2)订阅教育教学刊物;

(3)从电脑室网络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八、组织保障

立足校本的培训不同于外派培训,必须有组织机构,有相应的制度,才能保证校本培训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1、成立校本培训领导机构。校本培训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由校长亲自抓。成立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各科组组长、骨干教师及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抓好培训的各项工作。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如考评制度、奖励制度,把校本培训和教师的年终考评及岗位职务晋升结合起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校本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3、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把校本培训与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比、竞赛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更多地争取提供、推荐让教师展示自我的各种机会。

九、家长培训

我们认为,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家长学校的配合作用不可忽略。因此,应该把家长纳入校本培训的对象范围,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对他们进行培训:

1、家长学校分期、分批组织召开家长会,宣传课改,了解课改。

2、给家长发放资料,学习课改知识。

3、举办“开放日”,让家长体验课改、参与课改。

4、通过家长学校,组织收看课改专家讲座,研讨教子方法。

如何进行家校合作篇5

会议宣读了五位科研导师聘任决定,校领导为特聘导师代表马洪波、杨自研颁发聘书,开创了市委党校科研工作聘任导师的先河,也为今后全市党校科研工作注入了活力。

特聘导师代表,青海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院)长,经济学博士,马洪波教授作了题为《新形势下实现科研咨询能力新提升》的主旨讲话。指出,要把握党校姓党的原则,坚持“三讲”(即讲政治、讲学术、讲实践)融合,把握能力素质要求,做到“三专”(即专业、专心、专注)兼备,把握教研人员职责,实现“三家”(即杂家、专家、大家)递进。

会上三位教研人员代表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交流发言,市委党校副校长田辉录汇报了市委党校近三年来的工作情况,从基本情况,基本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作了客观全面的工作回顾。

西宁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孙桂萍作了总结讲话,就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如何多出成果,多出精品这一主题,她指出,科研是校(院)的一项常规性、基础性、关键性工作,县区级校(院)要根据自身特色科学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市校(院)做好科研目前最主要的是营造党校学术氛围,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为用学术讲政治打牢基础,高质量完成各级党委赋予校(院)的重要职责和任务。鼓励市县校(院)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课题等高端课题,着力打造党校科研精品,大力推进科研工作本土化,特色化。她强调,全市校(院)要紧紧围绕围绕《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精神,认真对标对表,寻差距,找问题,要充分认识党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做好科研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创新开展科研工作,使党校科研迈上新的台阶。

如何进行家校合作篇6

2010年军队院校和普通高校国防生招生计划已由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下达。军队院校和普通高校国防生招生属于提前录取批次,一些考生及家长对军队院校和普通高校国防生招生政策还不是很了解,近日总政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希望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所帮助。1.军队院校如何接受报名?答:军队院校报名时间与普通高校报名时间同步进行。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报名方式不同,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种是高考之前填报志愿;第二种是高考结束后、成绩公布前,估分填报志愿;第三种是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具体报名方式,由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招办确定,并告知考生。2.报考军队院校应怎样填报志愿?答:志愿报考军队院校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须填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招办提供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表》。填写时注意在“提前单独录取”栏内写清所要报考的军队院校名称和专业。3.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对象是如何确定的?答:参加政治考核、面试、体检对象,由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分别从各军队院校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招生计划数的3至4倍确定。政治考核合格的考生取得面试资格,政治考核和面试均合格者参加体检,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通知有关考生在军队指定的地点参加面试和体检。4.政治考核是如何组织的?答:由考生所在县(市、区)人民武装部会同当地招生部门、考生所在普通中学和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调查了解考生在校表现和家庭情况,作出政治考核结论。5.面试如何组织以及主要面试哪些内容?答:面试工作由省军区组织,面试工作人员由解放军招生办公室统一选派,与政治考核同步进行,主要考察了解考生的报考动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基本素质。面试结果由面试工作人员现场告知考生。6.如何组织体检和作出体检结论?答:政治考核和面试合格对象,参加省军区组织的体检。体检一般指定部队中心以上医院或者相当的地方医疗机构组织实施,实行主检医生负责制。体检结论分为指挥专业合格、非指挥专业合格和不合格三种。指挥专业合格者,非指挥专业也合格;仅非指挥专业合格者,不得录取到指挥专业。7.军队院校以何种方式录取?答:军队院校录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从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合格考生中,按照招生专业计划数的120%投档,军队院校招生办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录取对象。未被军队录取的考生,继续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录取。8.哪些考生报考军队院校可优先录取?答: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科竞赛获奖者、有文体专长并获得省级以上相应证书者、军队干部子女、烈士子女,可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9.哪些军队院校招收文科考生和女生?答:军队院校以招收理科考生和男生为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南京政治学院、军事经济学院等院校招收少量文科考生。一些院校技术类专业招收少量女生。10.有哪些军队院校招收无军籍学员?答:招收无军籍学员的院校只有解放军艺术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4所院校。无军籍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军籍,但享受军队提供的相关待遇,毕业考核合格的办理入伍提干手续并分配到军队单位工作。11.无军籍学员与其他军队院校学员有何不同?答:同军队院校其他学员相比,无军籍学员在招生录取、教学管理、分配等政策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4点:①学员入校时,不办理入伍手续,其户籍管理按照承训院校所在地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户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②考生入校经复查合格后,院校与学员本人须签订《军队院校无军籍学员入学协议书》。③无军籍学员于毕业当年6月份,办理入伍提干手续,入伍时间统一从当年6月30日起算,同时注销户口,家属按有关规定享受军属待遇。八年制医学教育学员于第五学年结束时办理入伍提干手续。④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医疗费用按学校所在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有关政策执行。免交学杂费和住宿费,服装由院校统一组织下拨,学校每年向学生发放10个月共3300元的生活补助费(寒暑假两个月不发),其他费用自理。12.军队院校是否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答:军队院校在录取工作过程中,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量不足时,可扩大到第二志愿或服从调剂的上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仍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招生院校不得拒录非第一志愿高分考生。录取考生时如院校指挥类专业出现生源不足,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应积极调剂生源。如重点院校指挥专业通过调剂生源仍然不足,经报解放军招生办公室同意后,可在一类本科最低录取控制线下依据考生分数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依次投档,但不得低于二类本科录取控制线。各招生院校不得将招生指标调剂到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13.什么是国防生和国防生如何招生?答:国防生是指军队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签订《国防生培养协议》、毕业后任命为部队干部的在校大学生。国防生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从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另一种是从普通高等学校二、三年级在校大学生中考核选拔。14.国防生与军队院校学员、普通高等学校其他在校大学生有何区别?答:①国防生与军队院校学员同为军队干部生长补充的重要来源,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军队院校学员“入学即入伍”,拥有军人身份;国防生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期间不办理入伍手续。②国防生与普通高等学校其他在校大学生接受相同的课程学习和专业教育,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国防生还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需要完成规定的军政训练课程,接受所在高校和军队驻校选培办双重管理。15.国防生培养现状如何?答:200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确定建立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现有签约为军队和武警部队培养国防生普通高校117所。2010年除同济大学未安排国防生招生,其他116所签约高校安排招生6850名,招收专业主要为部队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武器类和军队通用的气象、外语、财会、医疗等专业。16.报考国防生如何填报志愿?答:国防生招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考生应在学校组织填报高考志愿时,对照当年的国防生招生计划,填报招收国防生的普通高校及相关专业。具体报名时间、方法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招办确定。填报国防生志愿后,如不具备国防生录取条件或因计划限制未被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他志愿的正常录取。17.国防生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如何组织?答:国防生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工作,由所在省军区组织,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同步进行。政治考核合格的考生,取得面试资格。政治考核和面试均合格者,参加体检。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负责将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合格考生的有关情况录入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审核录取的主要依据。18.哪些考生报考国防生优先录取?答:获地区(市)以上的三好学生、学生干部、党员和特长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符合国家规定的保送生条件且志愿从事国防事业、综合素质较高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按照国家招收保送生的办法,经政审、面试和体检合格,可免试保送为国防生。19.考生被录取为国防生后需办理哪些手续?答:考生被录取为国防生后,高校将《国防生培养协议书》(一式三份)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学生本人。入学报到时,学生将本人及家长签名(盖章)的协议书递交驻校选培办,高校和驻校选培办组织复审复查。复审复查合格者,经军队有关部门批准后,正式确认国防生资格。20.国防生入学后复审复查如何组织?答:国防生新生入校后,高校和军队驻校选培办将在15天内组织政治复审和身体复查,主要内容是政治思想表现、献身国防事业志向、身体心理状况等。复审复查合格的,由军队驻校选培办报军队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确认国防生资格。复查复审不合格的,如果符合所在高校普通生录取标准,可以转为高校普通生;不符合普通生录取标准的,由高校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21.高考时未被录取为国防生,入学后是否还有机会成为国防生?答:军队每年除按计划从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招收国防生外,还从签约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选拔一定数量的国防生。考取签约为军队和武警部队培养人才普通高校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国防生选拔,条件符合要求的仍有机会成为国防生。22.对国防生享受奖学金有哪些规定?答: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奖学金由学杂费和生活补助费两部分构成,其中学杂费由军队与高校直接结算,生活补助费由驻校选培办逐月发放给国防生本人。国防奖学金标准根据高校学费不同和市场物价变化适时调整,目前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0元。国防生还可享受所在高校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助学金。23.国防生军政训练如何组织?答:国防生在保证完成大学学业的同时,需要接受必要的军政训练,打牢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掌握相应的军事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军人作风。军政训练内容包括军政理论教学、日常训练、假期集中训练和见习锻炼。其中,假期集中训练和见习锻炼由军队指定的国防生军政训练基地承训,主要安排在寒假或暑假进行。24.国防生本科毕业能否报考研究生?答:根据教育部、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国防生招生培养目标为指挥干部的,毕业时与军队院校指挥类毕业学员一样,不能直接报考或者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而要到军队工作满一定年限、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后,以部队在职干部身份报考;培养目标为非指挥干部的,毕业时经批准可以报考或者推荐免试攻读招生单位、培养国防生普通高等学校的研究生。其中,被军队院校录取的,按照有关规定直接办理入伍手续。25.国防生毕业时如何分配?答:国防生毕业时经高校和驻校选培办综合考评合格者,按照《国防生培养协议书》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分配岗位和去向按照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原则合理确定,在满足军队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兼顾本人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国防生毕业后,主要补充到部队专业技术岗位,少量补充到指挥岗位任职。26.国防生毕业后如何确定职级待遇?答:毕业国防生享受同职级(衔)军队现役干部各项待遇。首次确定职级、评授军衔、评任专业技术职务以及住房分配,毕业国防生与同期入军校学习的毕业学员相同。根据军队有关政策规定,本科毕业生定为副连职(或技术13级)、中尉军衔(或文职8级)。毕业国防生的军龄,夏季毕业的从报到当年6月30日起算,春季毕业和实行弹性学制于其他时间毕业的,从到军队报到之日起算。27.国防生毕业后对服役年限有何要求?答:国防生毕业入伍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服役。符合法定条件,经组织批准,可退出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