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篇1
关键词: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教学泉州十八景结合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2l世纪的今天,教学不再是知识独白、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解释信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创新教学方式已成为教学的主要趋势。如何更有效地将生活与教学联系在一起,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内容。笔者在这种背景下,以自己的知识基础,充分结合现代学生心理,探究乡土地理教学与泉州十八景结合方式。
1.乡土地理教学的内涵
乡土地理教学作为地理教学的分支之一,既有地理教学的某些共同意义,又有乡土地理教学所特有的重要意义。
(1)深入了解家乡,增强学生的乡土感情。
乡土地理教学是一个极其生动、具体的思想教育形式。通过乡土地理教学活动,学生走进周边环境,切身感受家乡的风土民情,了解家乡历史,这有助于学生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从理论到实际,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乡土地理教学彻底改变了“封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乡土地理教学涉及的知识就在学生周边,不但密切联系当地的经济建设实际,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这就给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3)通过地理实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因为其打破了封闭式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融入家乡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通过自由选择家乡地理环境某一要素或某几个要素开展综合的或专题的研究,这样有利于他们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置身乡土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对“已有存在”的质疑的基础上。学生目睹了家乡的变化,包括生存环境的变化、经济发展进程、乡土文化的变迁,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乡土的现实问题,比如河流污染、治安状况的恶化等,让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泉州十八景与乡土地理教学结合探究
乡土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乡土地理教学的内容是本乡本土的知识,是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从教学法分析,教师在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乡土资源,结合乡土实际,从实际生活着手,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知识,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目标。从泉州的乡土资源分析,乡土地理教学可以按以下形式结合,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渗透思想教育。
在当代教育中,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教学的主要模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渐渐融入课堂教学。尤其是在以贴近生活为本的乡土地理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大大增强了乡土地理的直观性、真实性和趣味性。
就以“泉州十八景”的“郑成功史迹”这一景点为例,探讨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展示家乡风情,唤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兴趣才是关键。在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地讲述英雄郑成功的事迹,展示郑成功纪念馆、碑林、郑成功陵园等景点景色,让学生如临真境,感受一代英雄的气概。通过媒体的展示,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唤起他们学习先辈的热情,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适时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新课标表明,现代中学生的能力培养已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乡土地理教学是中学教育最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之一。
以分析“泉州十八景”的“牛姆林”为据点,充分利用资源,全面地分析泉州的自然地理。“牛昧帧北怀朴为“闽南西双版纳”,在其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认识了解景区内的一些代表性植被,记录这些植被的特征,同时组织学生采集土壤样品、绘制土壤剖面图等一系列野外实践活动,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野外观察能力及合作精神等。实践活动结束回到学校后,教师组织学生处理、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总结能力。通过活动,不仅可以达到乡土地理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而且可以全面发挥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开展专题讲座,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乡土专题讲座对学生而言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它不仅具有全面性,而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充实的内容为基础,整理同类事物,通过对比、类比等手法开展让同学感兴趣的话题,同时以各种方法启迪学生思考、比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泉州地理》这一乡土教材从多方面介绍了泉州地区的概况,从学生所熟悉的区域环境为基点,介绍了泉州这个城市的山海自然环境,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经济特色,城市建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了解家乡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思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因此,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专题讲座:宗教专题讲座,土壤专题讲座,历史人物专题讲座,自然风光专题讲座,海岸经济专题讲座等专题讲座。运用这些讲座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例如我们可以“泉州十八景”的“深沪湾”、“黄金海岸”为代表结合泉州地区其他海湾,分析海湾建设,对比古今,从泉州古港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到今天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重要港口,思考港口的经济发展。
总之,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各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不断涌现。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泉州十八景”融入乡土地理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使自身潜能不断得到挖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1版).
[2]陈澄,等.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1版).
[3]地理课外活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乡土情结篇2
刘震云出生在农村,是一名地道的农家娃,1978年以河南省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刘震云的作品《头人》中有一段情景描写:“我实在饿得不行,忍无可忍便萎缩在南墙根,四肢无力,头耷拉,那样子就如同一只小瘟鸡似的。”同样的描写也出现在了小说《故乡相处流传》当中,描述的是一个忍受饥饿的小男孩和他年老的外婆一起,艰难地赶往县城,在途中,看到了尸骨遍野的场景。作者对以上情节的描写生动、形象、逼真,能写出如此真实的感受,这也许与作者的童年经历有很大关系。在作者的内心,有着无法抹去的对故乡土地、劳动者以及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也正是由于有这些真情实感,才会自发地写出如此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2]刘震云的另一部经典小说《塔铺》,同样描写的是故乡生活。故事发生在1978年,也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地点为塔铺镇,整部小说的故事人物都来自这个乡村高考补习班里,包括了干部子弟“耗子”、“我”、农民青年“磨桌”、乡村女孩李爱莲及大龄农民王全等人,讲述了恢复高考后,这些有志之人为了追求梦想发愤图强的情景。该部作品主要是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革初期,我国乡村农民的现实生活——贫穷、落后,同时也是对当时乡村农民那种特有的善良、朴实、坚强、乐观、向上的美好品质进行赞美。小说中提到,高考复习资料很难找,父亲为了帮助“我”搜集复习资料,用了两天两夜徒步180多里地,脚走得全是血泡,鞋帮也走裂了,这种真挚伟大的父爱让每一位读者在心里为之流泪。女友李爱莲也是为了能让“我”毫无顾忌地复习,参加高考,用美丽的谎言欺骗了“我”,这种纯真无私的爱情更是令人钦佩不已。“我”、王全和“磨桌”既是朋友也是战友,一同度过艰难的岁月,这样的友谊天长地久。刘震云写作的视角大都以平民为主,创作中展现出对于他们默默的认同与同情,这也正是作者对故乡深厚感情的体现。
然而,与故乡的近距离审视并未使他对故乡有着更多的“憧憬式”留念。作为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刘震云除了时而用诗意笔法去描述砖塔下纯爱之歌的绝响外,也不回避同一个砖塔下并不诗意也并不淳朴的各种元素。他在讴歌故乡真善美的同时,更多的是用一双充满现性的慧眼和一把尖锐锋利的手术刀来审视故乡,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在他所描述的乡村里,我们很少读到和谐宁静的田园画卷,更多的是物质的匮乏及由此而致的精神贫瘠。他冷静客观地剖析和剥落乡村温情脉脉的面纱,把冷峻的目光集聚于乡村那些变形的灵魂,极力书写他们膨胀的恶,完全颠覆了“十七年文学”中本分、善良、向上的农民形象。他着力发掘平淡表相下的人性悲剧,批判人性的畸变和自我的沦丧,进行深刻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3]他通过“故乡”来反思乡土社会在物质重压下人性的异化和精神奴役下人生的痛楚,在悲观和绝望中寄予深广的意图,于冷眼旁观中传达出对社会现状不满的微弱呼声。
此外,刘震云在小说《塔铺》中也对人性自私的一面进行了细致描写,即用一种灰色的眼睛对乡村生活进行审视,来体现人性丑陋的存在现实。又如书中描写到乡村青年“磨桌”为了自己能好好儿复习,对王全说谎,称没有《世界地理》,最后导致王全放弃了高考,“磨桌”后悔莫及,虽然良心发现,但是为时已晚。作者通过以上细节的描写说明人性自私的一面一旦时机出现就会爆发出来。
小说《新兵连》则是描写农村新兵到部队后的生活片段。作者采用冷峻的笔调描写了新兵连生活中权力与利益驱使下人们勾心斗角、搬弄是非的场景,展现出人性荒谬、扭曲的一面。新兵们多来自贫穷、落后的农村,带着家人和自己的希望来到了新兵连,淳朴、善良的本性在权力与利益面前一点点收敛,为了争取“积极”“上进”,有个好的分配去向,憨厚质朴的农村小伙相互算计,勾心斗角,导致一幕幕悲剧发生。新兵连成为了人们摆脱贫穷的跳板,也是一个无声却暗藏阴谋的战场。“元首”为了有机会接近军长,想方设法争取为军长开车的名额,不择手段,告发了和他同村的新兵“老肥”,导致“老肥”被退回村,终日抑郁,最后自杀的悲剧。班长“李上进”因故未能入党,心存报复,不惜枪击指导员,而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原本对他报以同情的战友,为了摘清自己和他的关系,不影响以后分配,变本加厉地夸大事实,添油加醋地告发他。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将人类的美好品质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发生重大转变甚至完全扭曲的现象暴露无遗,展现了新兵连的价值观在政治权力面前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一地鸡毛》中所讲述的主人公小林自从离开具有宁静生活的农村进入喧嚣的城市后,虽然从骨子里还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内心深处还是传统的道德礼法,然而面对物质生活压力巨大的城市,他再也难以遵照传统的人际关系法则应对紧张的城市生活。当来自小林家乡的小学老师以师生及同乡关系进城来探望他时,小林妻子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脏兮兮的农村人,还要请客吃饭,临走时还得给他钱,因此才会不断地给小林老师甩脸色看。对于小林,出于对家乡的精神寄托,内心透露出来的乡村传统道德使得他还想努力去款待一下自己的小学老师,然而长期城市生活中巨大的物质压力已一点点侵蚀着他从小形成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当看到自己的老师受到妻子的冷落而不得不带有几分辛酸转身离开的时候,他深陷于农村道德关系和城市道德关系的矛盾之中,那一刻小林觉得“身上沉重极了,像有座山在身上背着,走不了几步,随时都有被压垮的危险”。从中也不难看出淳朴、单纯的农村道德关系在复杂的城市生活中的难以为继和失落。作者刘震云要向读者展示的正是这种乡土道德关系下的人们精神异化的生活现实。
在小说《头人》中,作者又将这种批判意识作了更加深刻的描述。该小说于1989年完成,讲述了在一个名为“申村”的村庄里,短短半个多世纪,七个“头人”相继更迭的过程。在申村中,虽然每个头人都可以呼风唤雨,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们仍然只是掌握了申村的命脉。作者将这种权势从各种世俗关系中体现出来,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头人与村民,巴结与高傲,卑怯与骄纵。在《头人》中,村里的人们虽然具有足够的世俗经验,但往往不能够明辨是非。他们愚昧贫困,对权力文化抱有强烈的渴望,同时又藐视并欺凌比自己还弱势的村民。作者通过描述这些社会现象,很自然地体现出了民族内心深处的奴性等痼疾,并进一步扩展了村民精神上受到的荼毒,更加彻底地揭示了人性沦丧和畸变的历史悲剧。
刘震云的作品大都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题材,从小说《塔铺》到《一地鸡毛》,再到《头人》,虽然写作风格稍有变化,但都可总结为作者对残酷的现实生活面前人性丑陋、荒谬的一面进行强烈的抨击与批判。作者用旁观者的视角来观察人物活动,向人们描述人性善变的一面,同时也表露出对利益驱使下人们精神异化的痛心与愤恨之情。人类为造物者的杰作,堪称万物之灵长,拥有血肉之躯,本应主宰世界与命运,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却被社会中各种力量任意摆布。[4]刘震云深深地意识到人类精神被奴化的危害,看透了美好生活下面隐藏的丑恶与荒诞,通过冷峻、犀利的笔调将各种生活真相描绘出来,给人们以警示和提醒。
刘震云是一位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现代作家,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以及对乡土人情根深蒂固的情感,使他对乡村文化产生了独到的见解。他的作品中大部分都以展现乡土文化为主。一直以来,刘震云着眼于反思和批判农民历史文化,尤其是对人们精神世界构成毒害与制约的农民历史文化,即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封建官本位文化与功利精神,正是由于此类毒文化的存在,大大削弱了农民的创造力,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刘震云的作品在流露出对乡村生活的眷恋与同情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利益驱使下人性自私、善变的无情批判。特别是在他从农村走向城市,切实感受到了现代城市文明后,内心对乡村生活的情感既矛盾又复杂。在他的作品中将人类精神异化的事实裸地暴露出来,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从小说中认清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给人以警示,希望人们能正确、积极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光华.刘震云小说中的故乡情结解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乾直.从“权力”、“民族”、“故乡”中看刘震云小说的现实性[J].神州,2010(10).
[3]姚晓雷.“都市气”与“乡土气”的冲突与融合——新世纪以来刘震云的“说话”系列小说论[J].文学评论,2011(05).
[4]上官云.论刘震云小说的现实批判意识和人的异化[J].学周刊,2011(36).
乡土情结篇3
关键词:乡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感情;兴趣
乡土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家乡教育、省情教育,包括风土人情、人文风俗、乡土历史等内容。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家乡历史、进而树立爱家乡意识的一种途径。
我们的大美青海,地域辽阔、山川壮丽、风俗淳朴、人民可爱;大美青海,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人文和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乡土教育在青海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爱祖国的感情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开始的。”在教学中融入乡土资源,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把爱国之情与恋乡之情融为一体。如,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可结合坐落在青海西宁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给学生进行讲解,讲到新中国的建设时,可结合坐落在海北金银滩的原子城给学生介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发的背景等,从而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长久以来,青海在世人的眼中是一个蛮荒之地,落后、贫穷。学生对家乡的历史也是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实施乡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在讲到中国古代文明时,可以给学生介绍大约3万年前,三江源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小柴旦遗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被誉为“东方的庞贝古城”的喇家遗址等,展示着青海灿烂的古代文明,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久远,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的思想情感,为身在大美青海而感到骄傲。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乡土史中所涉及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他们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教师可因势利导,巧妙地穿插一些相关的地方史料,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时,特意引进青海西宁的演变史料,课堂内学生兴趣盎然,求知欲体现得十分强烈,增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乡土情结篇4
关键词:湘西小说;乡土情愫;再审视;发展;突破
在长河滚滚的的乡土小说中,沈从文对于湘西故土的寻觅与挖掘,提炼与熔造,形成了一股奔腾不息的浪花。沈从文就象寻潮的健儿,驾着一叶扁舟,在故土的大海行舟摇曳,追风扬帆。20世纪的湘西是沈从文故土情节之所在,它成全了沈从文,使他的湘西小说除了乡土味外,还多了其它的韵味。
一、湘西小说中乡土情愫的原因再审视
“乡土”二字对于沈从文来说,是根深蒂固的,在中国的现代作家群中,他是以“乡土”著称于世的。他的湘西小说为何具有那么浓烈的乡土气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沈从文诞生于靠近湘、川、黔三省边界的一个小山城――湖南凤凰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湘西那山美水美的地方自然陶冶了的的情操,铸就了热爱故土的思想。尽管当时的沈家是当地一个颇有名望的门第,然而,沈从文度过的童年时代却是不如人意的。他时常逃学,在逃学的过程中,一切山里孩子的品性与技能他全学到了。这样一种乡下孩子的童年生活,得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自然是在师塾里念四书五经所不能比的。早年大量的乡村生活素材的累积,和眼下发于内心的对乡土如缕深情的眷恋,才使他建构了自己的湘西世界,并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使之具有浓郁的乡土情愫。
其次,他内心深深埋下了乡土情结,这种情结使他骨子里产生了一种不自信,甚至说是自卑。他自认为“他是乡下人”,乡下人所特有的气质总让他觉得与都市的繁华不能很好的契合,常常有一种格格不入之感。他在对这些大城市的比较中想到了故乡。沈从文在与这种都市文明的相处中,想到了湘西的风土人情,想到了湘西的美好,并将自己置于湘西这个地方他认为的“保护伞”中,抒发自己“有一种燃烧的激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永远倾心,对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他将自己封闭在湘西乡土这个狭小的圈子里在这个圈子中他才能找到安慰,他能找到他生存的价值。沈从文想借湘西的小世界来反映整个大世界,以美丽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永恒,他时时在回忆故乡的温情,对他来说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不及湘西的古朴与宁静,故土是他最好的心灵避难所。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乡思、乡愁、乡情、乡怨都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湘西小说的乡土情愫对20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情愫的发展与突破
我们说沈从文是一位独树一帜的作家,他对湘西小说的乡土情愫不仅是吸收和继承,更重要的是他对20世纪乡土小说中乡土情愫的发展与突破。
他的湘西小说中的乡土情愫具有湘西乡土的纯朴,但同时更具备了一种博大,深厚和精辟,这是受到了北京文化的影响。他在北京呆久了,慢慢浸透了北京的这种丰厚,精致与浑厚。他的乡土情愫不仅是对湘西文化的复现,而是在记忆中实现了以北京为代表的乡土中国的另一番景象,从而使他的小说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乡土小说,意境更为深远,气势更为博大。沈从文在北京看到他醉心的博大精深的那种北京文化的美在形态中逐渐消失,这种感慨使他立即就联想到了湘西,因为湘西同样使他醉心的那种淳朴与粗狞的美也不可避免地在消失的过程中。所以他对北京文化的思考更加深了他对湘西文化的忧虑,以至于产生了对整个乡土文化现代进程中有可能消失的忧虑,这样的乡土情愫中又渗入了哀沉的调子。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它的都市文明对乡土文化的接触使他感到生命的危机感,使他产生了对乡土的恐惧。沈从文的<<丈夫>>这篇小说写于上海,他从上海亲身感受到了这种生命的危机已经出现.<<丈夫>>写的就是这种精神状态已经深入到山村的情景.当地的农民把自己的老婆送走.这个女人就从乡土下到城里去变成城里人,然后她的习俗习惯什么都变了。这种精神状态深入到山村之后,沈从文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在上海的体验加深了这种危机感,面对都市文化的糜烂,重新唤起了他的家乡文化所代表的乡土文化所拥有的生命力,以少数民族的那种比较原始雄强的生命力来作为一个补充。
乡土情结篇5
一、对乡土的依恋之情
哈代出生于农村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自小生长在一个与大荒原毗邻的西南部小城镇,这里的自然环境为哈代之后的创作奠定了写作背景。在他一生当中,除了早年在伦敦居住过5年,几乎所有时间都待在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上。从小说中我们得知,哈代的家乡保留了传统乡村的纯净与质朴,村里面种满了绿树,一望无际的荒原不仅有着温和的气候,村内旖旎俊美的自然风光也为哈代提供了非常适宜的居住环境;向远处望去,连绵不断的田野和牧场之中矗立着几栋极具古老气息的建筑,浓郁的乡土气息为哈代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而在小说中哈代将自己的家乡称为威塞克斯王国。它不仅是哈代的家乡,同时也是哈代的精神家园,在哈代的笔下,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浓厚的诗情画意,即便与乡村毗邻的是一个大荒原,但在作者的笔下,故乡俨然呈现出一派具有荷兰风味的别致景象,和谐的氛围、诗意的景象在作者的小说中得以汇集,透过这些饱蘸情感的文字,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乡土浓浓的依恋之情。
《远离尘嚣》不仅是一部乡土小说,同时也是作者的成名作,作者通过清新自然的风格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为读者展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习俗,虔诚地诵读着《圣经》,并借助钥匙来占卜。而在《还乡》这部小说中,作者则描述了人们通过烧蜡像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怨恨,用针刺破皮肤的方式来验证是否存在巫婆。这些古老而传统的文化活动伴随着乡村流传了几百年,每年村民们都会在特定的时期内举办祝火舞会,这些活动都带有浓郁的民俗氛围。相对年长且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会将自身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而这些宝贵的生活经验确实对后代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瓦伦丁节到来的时候,人们还会通过相互交换礼物来寄托对未来生活的向往。真实的田园生活、质朴的情谊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简单而纯净,人们无论是在饮食、婚恋还是在其他习俗上都保留着传统,哈代作为故乡的一员,也是从这些生活中过来的,而作者对淳朴生活的构建也反映了他对乡村生活的怀恋。
二、对乡土淳朴生活的向往
哈代曾经为了学习而在伦敦待过5年,在伦敦的这段时期,他离开了自己热爱的故土,文化习俗的差距使得哈代很难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心理煎熬使得他在思想上受到了进化论的浸染,因而对社会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所以当哈代看到逐渐被现代文明侵蚀的宗法制社会时,感性的燃烧彻底摧毁了他的理性,他的日常生活开始出现一些浮躁,简单的快乐也逐渐被抑郁感所取代,思想的变化使得哈代的创作也有显著的变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远离尘嚣》就真实地记录了哈代在乡土情结上的转变历程。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刻画一系列悲伤的自然事件来表明宗法制社会所受到的冲击,如羊群的离奇死亡、范妮的惨痛变故、巴丝谢芭的思想转变等,而这些事件全都发生在威塞克斯王国中。现代文明的破坏使得理想中的国度遭遇了一系列的变化,看似和谐的背后实则隐藏了剧烈的危机,作者借助威塞克斯王国的变化来凸显传统美德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尖锐矛盾,这种潜移默化又无可阻挡的变化引起了哈代内心的焦虑和忧伤。
《还乡》作为哈代另一部以乡土为背景的小说,作者在小说中讲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竞争已趋向于白热化,整部小说都弥漫着一种悲观的情绪,因而小说呈现出一种暗淡的色彩。小说的主人公克林・姚伯出生于荒原,家庭的富裕使得他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巴黎事业有成之后,他看透了那种纸醉金迷的浮华生活,内心对乡村乡民的热爱使得他毅然决定回乡发展教育,帮助乡民们改变生活和命运,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否定使得克林有心无力,并因此陷入精神困境,他试图通过宗教来解脱自己,留在他身上的只有无尽的孤独与悲伤。女主人公游苔莎是一位出身于都市没落与荒原的女子,她对都市生活的向往使得她对荒原生活充满了厌恶,她因此想尽一切办法离开荒原,克林的到来对她而言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于是她利用一切手段与克林结婚,生活目标的不同导致两人最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克林和游苔莎就是资本主义侵蚀宗法制的产物,在两种制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迷惘,失去自我,直至最后走上不归路。小说表达出来的伤感和抑郁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三、对乡土情结的反思
在进化论和宗法制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哈代的思想开始出现了剧烈的斗争,再加上叔本华哲学的熏陶,哈代终于用理智战胜了情感,他开始理性客观地来描述自己所见到的一切。即便从情感的角度分析,哈代对威塞克斯仍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但理智的思维使他意识到只有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事物才能继续生存,尽管威塞克斯拥有许多让人迷恋的地方,但随着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的到来,它终究逃不过成为历史的命运,所以面对这个结论哈代选择了无奈地接受。在这段反思过程中,哈表了小说《卡斯特桥市长》,通过作品我们了解到,卡斯特桥作为乡村中心,它并没有随着现代文明的侵蚀而消失,相反,它成为了一个乡村集镇,与当时的社会相比,这里就是一片世外桃源,拥有醇厚的乡土气息,既没有机器的轰鸣,也没有排放黑烟的烟囱。小说的主人公亨查德也是一个极其遵守传统宗法制的市长,在日常事务处理上他完全依赖于占卜和感觉,这种完全凭感觉做事的方式反映了作者对乡土情结的反思。
尽管亨查德凭借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市长,但在遇到新兴资产阶级伐尔伏雷后,他输得一败涂地,伐尔伏雷作为现代文明的代表人物,在处理事务上具有专业的理智和智慧,所以不论是在爱情还是在政治方面,作为传统宗法制代表人物的亨查德都输给了伐尔伏雷。伐尔伏雷当上市长后,在银行家劳渥的开发下,卡斯特桥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的侵蚀,铁路开始在城镇四周铺开,最后一片保持传统文化的乡村社会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与之前的作品相比,这部作品并没有出现人物挣扎以及陷入精神困境的描写,这部作品的重点在于突出现代文明引发的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就如《德伯家的苔丝》一样,它们表达的同样是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当哈代将小说人物推向社会和现代文化中时,他对乡土情结的描述就不再局限在依恋上,而是借助人物的悲惨命运来阐述自己对旧意识的淡忘,这种无意识的描绘为整部小说蒙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重新审视和对乡土情结的反思。
四、对乡土情结的无奈
若说哈代对《卡斯特桥市长》的悲剧描写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乡土情结的反思,那《德伯家的苔丝》则是突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导致了苔丝的死亡,两者鲜明的对比强烈地突出了哈代对现实社会的悲观与无奈。《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小说,小说讲述了贫苦少女苔丝在被东家少爷玷污后,坚强独立地去奶牛场当挤奶工,与牧师之子克莱相知相爱之后步入婚姻的殿堂,对克莱的热爱使得她在新婚之夜将自己被玷污的事情和盘托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克莱抛弃了苔丝远走他乡。苔丝的遭遇就如大多数工人一样,资本主义的进驻使得简单快乐的农民生活变成了成日遭受剥削的工人生活,土地的被霸占以及工业的污染使得农民不得不依靠工业获取生活来源,廉价劳动力只能换取微薄的收入,因而便出现了许多如苔丝一般靠劳力换取生存机会的工人。作者对苔丝的悲惨遭遇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尤其是苔丝对生活失去信仰的那一段更是突出了作者对乡土情结的无奈。
在苔丝出场时,小说的作者就将她安置在一个宽广而又空旷的黑夜,在这样一个充满黑暗又没有支撑的世界中,苔丝的柔弱显得更加突出,即便知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一片她所渴望的净土,但命运的安排使得她只能黯然地接受现实生活给予她的一切。悲惨的命运如同影子一般紧紧跟随着她,接二连三的苦难将她的精神彻底摧垮,首先是邮车的突然出现使得她家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在农场做工却受到了东家少爷的玷污;遇到真爱向丈夫坦白之后遭到无情的抛弃;之后又为了丈夫杀死东家少爷而遭受舆论的制裁。如此柔弱的一个女子承受了这么多的苦难,偌大的世界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拯救她,作者通过苔丝身上所体现出的无奈来表达自己眼睁睁地看着乡土情结瓦解的无奈。
[参考文献]
[1]刘美林.论哈代的浓郁乡情[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01).
[2]汪沛.托马斯・哈代的“威塞克斯”图景: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体[J].外语教学,2009(04).
[3]蓝仁哲.哈代小说《远离尘嚣》中的人与自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02).
[4]罗峰.一曲文明世界的挽歌――《德伯家的苔丝》解读[J].世界文学评论,2011(02).
乡土情结篇6
关键词:乡土文化;品德与社会课堂;自我探索能力
乡土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活动中总结创造出来的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融民间的习俗、风情、道德、情操、建筑于一炉,讲究的是地方的特点,通过生动的文化格律,体现一定时期、不同区域的风情习俗,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的底蕴,留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品德与社会课堂引进乡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及地方名人趣谈、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尚道德情操培养的好教材。传奇的人物、警世的故事,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课外阅读材料,而理解一个童话,游览一处名胜,对美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热爱家乡思想感情,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
一、让乡土文化成为课堂主渠道
品德与社会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绝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而是能补充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品位。乡土文化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其他文化特点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品德与社会教材和乡土文化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各个地区,以及各民族的不同特点,有目的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进行学习。利用课件来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不同地区的习惯、不同地区的风情,增加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大脑。学校在实施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让学生通过多看一些乡土文化的录像、多听一些美丽的传说,开阔视野,充分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欲望。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应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创造教材。乡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离不开搜集与传播,让学生多搜集乡土文化精粹,掌握思想内容,亲身去游历、感受自然,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深入社会的能力和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感受乡土文化的内在美。
二、让乡土文化沟通课外多条线
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不光是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少先队广播站开设乡土文化演讲专栏,班级黑板报有乡土文化一角,校园德育阵地宣传与熏陶也是受乡土文化的感染。每年的“六一”节也有浓郁乡土文化节目汇演,学生也可以在周末、假日参加“游园观光”“乡土摄影展”等活动。虽说不能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对乡土文化的学习达到炉火纯青,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和认识乡土文化的价值更有意义,培养学生对家乡热爱的情感、对祖国热爱的情感更为重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也指出:“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三、让学生对乡土文化材料有自主选择权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教材编写应考虑不同地区,尤其是农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适当拓展相关内容,选择贴近当地生活的素材。”乡土文化正是在此基础上走进课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宽、拓深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外延和内涵,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裁剪”“重组”。乡土文化是丰富的,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学习乡土文化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掌握它的方方面面,而是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根据个人的爱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活动中去学习,理解其灵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地成长。
四、激发创新精神,培养自我探索能力
乡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精华。课堂引进乡土文化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乡土文化也得到了发展与继承,努力把乡土文化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真正收到了以文辅德、以文增智、以文滋体、以文怡美、以文补劳的整体效果,逐步形成以乡土文化教育为主的校园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