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篇1
结合地理教学实践,笔者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总结和提出了以下实践策略。
一、乡土素材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身边的乡土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材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鲁教版地理必修Ⅱ第二单元第一节《城市化》时,我设计了如下的情境:23年前小明5岁,家住镇江市丁卯,家有三间瓦房,他的父母依靠种田过日子。在1988年,丁卯被政府规划为开发区,小明家拆迁了,全家住入了公寓楼,他的父母亲被安排进工厂上班,这样的变化过程是什么?当时选用这一材料导入,一则选择的是学生熟悉的丁卯区,亲切感强;二则这样的故事性情境吸引力比较强,导入的效果很好,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乡土实例设疑,运用原理解释
有效地选择学生感知的、时令性的、带有疑惑的地理现象作为教学的设疑实例,让学生运用地理原理去解释。如每年深秋,高一年级教学到必修Ⅰ《大气环境》,高三年级第一轮复习到《大气环境》(含“天气与气候”)时,镇江多经历“冷空气南下降温”天气,有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凉”,可让学生分析、解释,理解其原因主要是冷锋过境往往伴有刮风、下雨、降温的天气。通过解释时令性的乡土实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原理。通过该类乡土实例的课堂设疑、解释,能引导学生去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现实中的地理现象,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体现“学习生活化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
三、乡土案例教学,凸显学科特色
教师有针对性地收集乡土案例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分析材料,使课堂教学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乡土气息,凸显地理学科的乡土性特色。在教学地理必修Ⅱ第二章《城市与地理环境》时,笔者事先收集镇江市的城镇功能分区(主要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城镇发展变化(城镇人口比重、城镇用地规模、劳动力就业结构等)、城镇发展带来的城市化问题(环境质量、交通和居住条件、就业状况等)等的有关数据、图片、实地照片等,作为教学素材。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处理教材,灵活、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课程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更为实际、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将书本知识、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有机地整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地方成就展示,培养爱乡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它要求学生关注家乡的建设,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适时地选择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巨大成就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如在教学《城市化》时,以镇江市的发展为背景,提到南徐新城的建设,特别是我校镇江中学周边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图片形式对比展示,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效果很好。通过展示家乡建设和发展成就,激发了青年学生完成学业后参加家乡建设、立志报效祖国的热情,增强了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乡土题材探究,拓展学习能力
新课程实验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选择一些生活化、乡土化的情景案例,开放、延伸、拓展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以乡土题材为探究内容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2008年以来,我校教研组教师组织指导的学生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北固山的地貌与火山活动”“镇江市的苯酚水从哪来的”“‘显山露水’工程在镇江市的实施”等乡土题材为探究对象的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主动探究乡土地理问题,增强地理问题意识,拓展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六、乡土内容命题,考查学科知识
近年来,新课程高考地理试题共同的突出亮点是,设置的不少试题通过提供虚拟的情景载体,取材来源于生活化的情景,考查地理的学科素养和学科探究方法,试题的开放性、情景性、探究性更为突出。如海南地理第23题高速公路选线方案优缺点比较,宁夏文综卷第36题第2小题丙村不同方向居民点扩建条件的差异比较等。在2011年末高一年级期末检测中,笔者采用了下面一组题目:
读镇江市11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图1),完成下面两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2)此系统易造成()。
A.镇江市的梅雨天气
B.华北的夏季暴雨
C.广东省的台风天气
D.镇江市的伏旱天气
在平时的练习检测中,结合乡土内容作为命题素材,设计命制试题来考查学科知识,试题的亲切感强,检测的公平性高,检测效果往往较好。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也引导学生去关注生产生活实际,重视社会时政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去综合分析和论证探讨现实问题的能力。以乡土内容命题,考查学科知识,凸显了地理学科自身的社会价值。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紧密联系本地典型的乡土地理案例,使教学情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恰当地应用乡土地理教材,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内容更易为学生理解、接受,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地理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既达到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教学目的,同时还增强学生对乡土的认识和热爱,唤起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信心,从而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军伟.通过乡土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基础教育研究,2008(3).
[2]施洁亢.地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篇2
“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有意义地建构知识体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它有利于关注全体学生,并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有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等。由于思维导图符合大脑的思维特点,为形象化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使学习者处于完整的学习环境中,各个知识点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激发灵感,衍生更多思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非常有用。
本节教材内容分为“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可以看出两部分内容呈并列结构,通过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分布特征与时代变迁,来阐述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地理区域发展的综合影响,符合“由局部到整体”的思维线索。从课标来看,要求学生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而教材设计了简单、典型、有效的教学案例进行呈现,将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感的培养巧妙渗透其中。结合书本与课标的要求与建议,笔者认为在进行该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时,可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有效的知识建构与能力培养。
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图1)
解读:该知识体系表达三方面内容:①时代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变化;②交通运输方式变化,聚落分布地理位置发生变迁;③聚落地理位置变迁,聚落形态随之改变。通过学习,学生能自主地整理出学习理解的思路:交通运输如何影响聚落分布?交通运输变化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整体推理式的学习思路。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图2、图3、图4)
解读:该知识体系表达三方面内容:①商业网点选址主要考虑的基本原则与要求;②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③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发展的影响,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剖析。通过这样的知识梳理,学生能构建循序渐进的理解思维,如“商业网点的条件有哪些交通运输在商业网点形成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产生何种后果”。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生成新的问题: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会怎样?未来的商业网点会呈现怎样的特点?家乡未来几年的商业网点会如何布局……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不仅带来知识的系统建构,更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二、妙设教学案例,激发探究热情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通过对具体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整合,符合新课程理念。
人教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一节内容编写依据的是新课程标准,标准内容阐述为“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因此教材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编写了一系列生动有效的课堂案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书本案例、活动来进行,并适当结合学生身边的案例情境,可保证教学的高效、生动。课本的案例材料编写依次为“株洲市城市略图和筑波市城市略图”、“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山区商业网点和平原商业网点比较”、“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五组案例材料,让学生从材料的学习中寻找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干线延伸的关系、理解聚落形态变化与交通方式布局变化的关系、建立起交通与商业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联系,并学会用简练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述。这些案例的编写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理解。教师可选择编写学生更熟悉的案例来进行教学,如在本节中设计“比较富阳市和嘉兴市聚落形态、商业网点与交通变化”,既采用了书本案例,又渗透了学生的家乡案例,能激发学习热情和爱乡情感。同时,通过对比清晰地表现出平原地区和丘陵河谷地区交通发展变化的差异对聚落形态、商业布局的影响,使学生能更深刻地解读教材、学以致用。
三、渗透乡土教学,引导关注生活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指:“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笔者提倡的地理教学是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课堂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乡土教学,如表1所示。
人教版教材本节内容设置了2个活动:一是走访当地有关部门或者访问长辈,了解历史上当地的交通运输变化以及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撰写调查结果;二是做一个关于商业网点的翔实调查,或选择城市的专业市场、或选择农村集市,实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之宗旨。这充分说明新课程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技巧,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建议教师在设计本节教学时尽可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案例情境,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乡土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如笔者在进行该节内容教学时,就带学生走访了当地的城市规划部门,并选取“富阳城市规划演化图”来进行合作学习,反响良好。
四、强化读图指导,实现“授之以渔”
图像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图像技能。因此,加强地理读图学习的指导、提高地理读图学习的有效性,是对中学地理教师的客观要求。掌握读图程序是学生学会读图的关键。
首先应阅读图像中的辅助要素,对图像有一个初步印象。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方面:①阅读图号、图名,确定主题;②阅读图例、比例尺以及方向。图例是阅读地图的一把“钥匙”,从图例中可了解各种符号的尺寸、图形、颜色及不同规格注记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分类指标等详细内容,进而使主题更突出,阅读更省力;③阅读补充材料。如图旁、图下的文字解释及重点说明,增强对主题的认识。如教材中图5.8和图5.9,教师可这样分析讲解:首先阅读图名,本组图名为“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可知阅读本组图的目的是理解不同地形区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接着阅读图例,关注等高线、居民点、商业点、公路与河流的表示。三是阅读示意图下方的补充材料“对比山区和平原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提示读图的重点所在。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篇3
一、巧设乡土地理案例,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组织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例如,讲《区域农业发展》时,教材以“东北农业”这一案例来说明“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以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我在备课时发现,用福建省安溪县农业发展的案例完全能够深刻地说明问题,于是决定这一节就以本县为例,仅保有教材原有的框架结构。而且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知识的有限性,把相关内容整合成课件,使用多媒体播放安溪县概况、安溪农业发展视频,补充本区农业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还把各乡镇的特产设计成动画游戏,让学生竟答。将学生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有效地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了学生为家乡的发展成就而自豪的情感。
利用本地的农业作为案例让学生在脑海形成具体的概念,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而且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应用乡土地理案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地理教材阐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空间距离远,具有全局性和典型性,如果能运用乡土地理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近及远”,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去观察、分析地理事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比如,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这一知识点时,我把安溪县县城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分布位置、范围精确画出,并且动画展示,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各个功能区的分布位置及其范围大小,也可以从不同功能区的叠加分析出各功能区没有明确的界线,对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特点理解得更透彻。
三、利用乡土地理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中地理教材在阐述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现象时,考虑到地理事物的典型性和整体性,所选的材料和事例多具有全球性、全国性。但从学生的角度讲,由于对家乡耳濡目染,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我们在课堂上如果能适时恰当的选择乡土地理案例加以举例说明,则更有利于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让他们体验到地理知识活学活用的乐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又能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从而加深他们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我把“安溪铁观音种植的区位因素”作为一个案例应用到课堂中。先向学生介绍了安溪铁观音生产的概况,再展示“安溪在福建的位置图”及“安溪地形图”,让学生分析家乡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最后讲述家乡为发展茶产业所做出的努力,引导学生归纳其社会经济因素。
这个话题紧紧围绕着家乡的茶叶发展,贴近实际,为学生所关注,引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地理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这样的案例教学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淡化乡土地理知识,侧重培养地理思维与用图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揭示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教师应将乡土地理知识作为背景资料简单介绍,教会学生形成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判断地理现象的思维习惯。例如在采用“安溪崩岗”这一案例来讲解过度开发带来的后果时,对于安溪崩岗现状、影响范围等仅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背景知识,不要求学生记忆,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讨论崩岗的原因、后果以及措施等。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而家乡的地图独具抽象的地图语言,学生可以通过家乡地图感性地认识到熟知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中,如果设计一些现实问题,引导认识到地图的实用价值,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用图、读图的兴趣,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总之,当地理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地理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因此,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乡土地理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地理新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篇4
一、利用乡土地理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地理课堂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首先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人手。乡土地理材料就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学生了解接触得比较多,也比较熟悉,所以乡土地理材料具有亲切、易懂、富有感染力的特点。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往往对身边的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望更强烈。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和其对乡土地理知识的模糊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成功的课例设计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案例获得学生的共鸣,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利用乡土地理案例,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
人的认识都要经过一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夸美纽斯说:“形象直观的教学原则是高级事物由低级的去代表,看不见的可以由看得见的去代替”。地理教材在阐述地理现象和地理基本原理时,更多的是考虑到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整体性和典型性,所选的案例和材料全国性、全球性的较多,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对于学生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抽象思维已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由于对很多知识没有接触或缺乏亲身体验,其理解能力仍然较弱,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就不得不借助具体形象思维。而学生对乡土地理朝夕相处其间,耳濡目染,有着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恰当地选择乡土地理案例加以说明,可以使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三、利用乡土地理案例,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掌握“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所以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地理知识与学生实践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从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案例人手,利用乡土地理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践的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等实际案例联系起来,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讨、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学会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评价家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趋利避害的措施。从而使他们不仅能认识到地理知识对其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地理的责任感,也能体验到对地理知识活学活用的乐趣,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同时更能让他们学以致用,把所学地理知识变成将来参加家乡建设的基本技能,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利用乡土地理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教育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在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素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人地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乡土地理具有天然的情感纽带作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体现出情感的相融性。与课本案例相比,乡土地理案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乡土地理案例学习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了解家乡,既能使学生发现和欣赏家乡之美,同时也能找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建设家乡,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养成了学生关注家乡的情感。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案例“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60078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前言说道:“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政治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法。其中本土化案例具有其他案例不可替代的特殊功效。
一、走进生活,加深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所举的案例切勿远离学生、远离现实,否则不具有说服力,而且还会让学生怀疑其真实性,弱化案例教学的实效性。相反,在教学中如果能运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本地案例,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因为这些案例是学生平时有所耳闻,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对事件本身已有所了解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观点。教师在运用此类案例解释课本知识时,学生能一听就知,一点就通,并能记忆深刻。例如,在讲解高一经济生活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全面小康”的知识时,笔者就根据南通市已全面到达小康水平这一背景,分别展示了来自城镇和农村家庭的调查报告。
全面小康的各项指标大多为数据,如果纯粹让学生看教材中的表格,学生很难体会到全面小康到底能使人民的生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要使学生对全面小康有深刻而又感性的认识,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先让学生对自己的家庭、家乡做相关调查,然后再将调查结果与教材上的全面小康的各项指标做对比。这既借助了课本上系统的知识理论,使学生对乡情了解更全面、更理性,又利用了家庭、家乡的信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全面小康”的相关知识,一举两得。
二、源于生活,激发兴趣
本土化案例之所以能激发学生学习、听课的兴趣,原因在于本地案例所阐述的现象或事件大多是学生已知或亲身经历的,曾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过刺激,留有痕迹,如被教师再次提起就能引起学生的条件反射。对某一信息的条件反射必然会伴有各类器官的活动参与,如大脑一振、目光聚焦、耳朵竖立,并主动地配合教师的讲解。此时教师如能抓住时机,对案例进行理论概括、总结,传授知识便水到渠成,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例如,笔者听过一位知名教师的课,他在讲解经济生活第三课中“做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四个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知识点时,展示了学生身边的事例。
该教师首先给出了一组调查问卷的资料。调查问卷是由学生课前完成的,调查的对象是全班学生,调查的内容是学生平时的消费习惯、类型等,而调查数据是由教师根据50多份问卷资料总结出来的。学生一看到这些数据,纷纷议论起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接着在讲解“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时,该教师又展示了一组关于学生在食堂用餐时食物浪费严重的照片。学生一看到这些照片,顿时像炸开了锅,有的学生感到惭愧,有的学生开始自责……于是该教师在学生的议论之后及时总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了解生活,热爱家乡
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篇6
关键词:乡土地理;高效课堂;高中地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乡士地理资源,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的直观性,增强教学的高效性
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家乡这个天然实验室的作用。如,在讲《商业网点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一节时,可以本县为例,先列举泾川县在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三个时段商业中心的规模及所在地,并示图说明。接着引导启发学生,为什么有此变化,这与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又有何关系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论证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对本县的“星鼎超市”“家福乐超市”“中亿超市”三个超市布局及发展的利与弊。这类扩展性的思考、想象、讨论,将学生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有效地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了学生为家乡的建设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也引发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对泾川县建设的密切关注。
二、巧设乡土地理案例,联系学生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课堂教学组织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工业化两个阶段的认知,可选择一个开放性的讨论:“如果你是一名富有的港商,分别在1985年和2003年到平凉地区进行投资,你各会选择什么行业?为什么这样选择?”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大家各抒己见,通过对认知加工,学生有效地整合了所学的地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充分利用乡土地理案例,强化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
能力
如,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时,把“泾川县的农业发展”作为一个案例应用到课堂中。先向学生介绍了泾川县的概况:
案例:泾川县――苹果之乡,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温带半湿润气候,冬不严寒,夏不酷暑,气温的日较差大,降水适中,年平均日照2274小时,年平均降水555mm,
无霜期174天,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这里的泾龙牌红富士苹果誉享全国,杏、梨、柿子、核桃等温带水果也很有名。
根据上述条件,提供了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
1.泾川县发展林果业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
2.泾川县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案例教学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地理课堂之间的距离,强化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应用乡土地理案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地理思维和地图能力
如,在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节课时,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泾川县的交通图,然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以下读图活动:
1.画出每天学生自己上学的行走路线,并标明方位。
2.设计以学校为起点,目的地分别为新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的便捷而又经济的多条出行线路。要求注明选用的交通工具、主要线路、中转车站站点的名称。
通过这样的教学,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交通图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以后出行,选择便捷、经济的出行路线的生活能力。
五、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爱乡之情
地理学科在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够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巧妙利用乡土地理资料会有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样,也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地理美育教育,陶冶和感染学生的审美情趣。
地理课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地理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