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篇1
【关键词】公共空间设计对立统一普遍联系理论联系实际
哲学思想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指导作用
哲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有形式,是自然科学、社会学和思维意识的概括和总结,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启发和指导的作用。唯物主义强调思想应源于生产实践,指导并高于生产实践。而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更为人性、合理、科学和系统的设计方法,使之满足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和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立足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实际情况,从本质上体现生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等现代设计理念。
哲学的本质特点是思考深层问题,其思维方法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主动地把握事物的变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公共空间是围绕人这一主体,依托自然环境,以社会经济和社会活动为基础,有序运转的一个整体。设计的实用性和目的性决定了它的客观内容,要求设计不仅要进行充分的实地勘察、调研和分析等实质性工作,还务必遵循客观规律,建立严谨、科学、理性的设计系统。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人与空间其他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使之有机融合,既要充分实现空间的使用功能,又要注重城市已有的基本格局、文化传承和未来发展的能动性,还要体现城市的性格和形象,符合公众的审美,以实现人与城市空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完美和谐这一最终设计追求。
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对事物的认识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法则和意图理念是必定要通过种种客观存在的形式来实现的,要使这些外在表象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容,就应该从更为理性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正确运用哲学观点能引导我们跳出以往设计过度强调设计感和艺术性的感性思维模式。这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应用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哲学方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是对立与统一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构成本质。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认为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各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对立面之间的斗争产生动力,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也就是说矛盾的根本即对立统一。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的思维方法,从而解决问题,使事物间的矛盾良性发展。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与艺术性之间的矛盾、公共空间新的规划与旧有布局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时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地方性与城市发展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是设计规划的构成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对这些本质问题和矛盾,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以求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满足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整体要求,保护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建立更为科学有序的人性化城市公共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是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建设艺术,其中体现的物质实体和精神表达、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内在的使用功能和外在的表现形式、设计形式法则中的自然美与秩序美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我们需要从这些对立的差异面中寻找它们的联系和契合点,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化解矛盾,使之从对立走向统一,达到“和”的境界。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规律,在设计中针对事物矛盾相反相成的特性,因势利导,去制造矛盾和对立的抑扬关系,使设计更具突破性和创造性,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用控制方式运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把城市的总体规划或者是分区规划当成是规划的依据,来对建设地区的土地的使用性质以及使用的强度等控制性的指标进行确定,并且对于道路以及工程的管线控制性的位置和空间环境的控制等进行的规划。
一、在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1、控制作用。合理保护公共利益与生态价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通过明确公共用地的种类.规模以及布局,严格保护城市公共设施和生态设施,并通过其提供的公共服务来保障城市整体土地开发,提高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公共利益和生态效益。
2、协调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作用还在于社会行动的协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实质上是协调政府各部门.社会公众对编制区空间利益诉求的过程,是对编制区发展目标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
3、引导作用。合理促进城市开发与城市经营。控制性详细规划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在于确定土地的开发强度,最终形成平面+高度+时序的四维控制体系。同时通过积极的规划引导,合理平衡土地价值与开发需求,为开发与经营保留适当弹性,并保证相关开发与经营合乎公众利益。
二、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控制方式
城市规划经过较为深入调查了解,对编制区内的区位条件、用地现状、建筑物状况、道路及各种市政公共设施、环境状况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分析和研究了城市总体规划对该编制区的规划要求。在城市总体的整体把握基础上,对编制区的建设在发展时序上、空间布局上、道路系统、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安排上进行上、下层面规划的有效衔接,确定编制区内的规划原则,用地布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本编制区内的规划原则、用地布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本编制区的各项要求,以近期建设引导远期目标的实现。规划思路“自上而下、有效衔接”,体现了规划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同时,规划以“片区、地块、细分地块”的研究思路,对用地、设施进行“从大到小、层层落实和控制”,建立科学的规划控制体系,确定合理的用地功能、公共设施配置,塑造优美的绿地景观和综合环境,并以地块为单位作出相应的定性、定量控制指标和引导要求,同时又结合实际,兼顾当前和未来,使规划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操作性。为最终将该编制区建成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综合功能区提供建设管理依据,体现了规划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对每个地块做了法定和管理图则,为加强开发、建设方对用地选择的可靠性和目的性,增加了透明度,分图则图文并茂,其中既有地块的位置图,又有地块控制图则,同时对地块的综合控制指标和控制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减少了控制的难度和随意性。规划注重城市设计引导。
规划从建筑群体环境层面上对各主要功能片区空间进行空间景观分析,特别对区内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中布局区、主要景观节点进行城市设计深化和引导,这些深化和引导是传统控规成果的延续和扩展,是为充分反映规划意图的补充和具体化。虽然这些空间景观规划是控制编制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不是强制性要求,但对下一层次的规划不失为一种建设性的引导。规划强调关系公众利益的公共设置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对规划区内各级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突出满足城市发展的非盈利性项目(如社区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社区医疗卫生、小学、幼儿园等)和各级市政公用设施(停车场、供水、供电、电信、环卫)的用地控制要求做为规划强制性内容,并将这些需要配套项目的种类、数量、分布和规模落实到用地上,加强了对城市建设的具体调控和引导,保证基础性、公益性用地不被侵占,切实保证公共利益。
三、在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运用
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具有法定效力的规划编制层次之一,是城市规划调控城市土地开发和各项建设活动的直接依据。选取控制指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规划控制意图,不同类型.不同区位.不同用地性质,有不同的规划意图和不同的控制目标,控制内容也应各有侧重,确定控制指标体系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类型地区的用地,采用相同的控制指标体系,忽视了各地块不同的控制需求,难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保护城市文化特色。城市设计研究的核心是人,是对人的关怀,重视人的感受,设计者要从城市中受益人的角度去设计,旨在为城市中受益的人提供一种人性化的设计。在导则的制定过程中,应考虑到公众的意见,理解公众对环境可能做出的反应,并将这种对公众的理解融入到导则中。
2、因地制宜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针对规划区的不同用地类型,如新发展地区.基本建成区.老城区.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各地块建设状况不同,建设方式与更新改造方式也不同。因此,本着有效规划控制的原则,针对不同用地.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采取多手段的控制方式和制定多层次的控制深度。规划设计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分配城乡空间开发权利的政策工具,必须反映不同阶段不同利益主体的声音,社会利益格局随时在调整,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应动态的,及时应对,与时俱进。
3、控规中多数指标针对的只是城市建设总量的开发控制,较少考虑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决定城市空间环境质量好坏的因素,除了建筑形体之外,由空间界面组成的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
4、进一步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问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公共利益不受分割,保持公共环境、政府的土地收益等,研究市场经济中什么情况下严格控制什么内容,哪些内容可以由市场主体自由发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并非越庞大越好,内容越多越好,内容深度有待进一步探讨。
5、控制指标的确定可以通过形体布局模拟推算法、经验归纳统计法和调查对比分析法等方式确定,一般采取多种方法的综合确定指标。同时还应综合考虑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地区控制原则、地区规划发展目标、现状及规划基础设施水平和地价因素等确定。
结束语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技术成果,编制主体可以是规划设计单位。但作为规划、管理、法律三者交汇点的法定成果、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法定图则等应有政府及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
参考文献:
[1]张刚.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营造的基本理念[J].建筑学报,2010年
[2]代琳.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9年10月
[3]金广军.城市设计导则的再认识.城市建筑2009年.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篇3
关键词:色彩设计公共空间
一、城市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划分,就层次结构的划分而言,可区分为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色彩景观”的概念是从“城市”色彩载体问题研究引申而来的,狭义的城市色彩景观就是指涉及城市生活的特定景观类型,如建筑色彩、场所色彩。其中,场所色彩所包含的街道色彩、绿化色彩等,就是城市公共空间色彩景观。
从城市公共空间色彩景观的功能与概念来看,依托公共空间为载体的色彩景观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表现为:1.组成元素的复杂性;2.色彩设计概念的历史文化性;3.涉及群体的公共性;4.色彩景观的空间感。
二、城市公共空间色彩的感知及其对色彩设计的影响
城市公共空间是居民社会交往的开放性场所,其色彩设计也必然受到人们主观感知和体验的影响。而即便在同一城市环境中,不同的人也会对公共空间色彩设计产生迥异的色彩感受。城市色彩产生过程的研究表明,城市的色彩面貌是居民对长期接触环境的集体回应和集体选择,是集体共性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国际色彩顾问协会(IAAC)在《Color,Environment,HumanResponse》一书中从个体感知和体验的角度提出了“色彩体验金字塔”理论,这一多层次的“体验”过程表现为:对色彩刺激的生理反应潜在无意识集联想文化影响潮流时尚的影响个人体验。①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个体感受处于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最上层,色彩设计需要从时间、空间因素中,以及人们对于公共空间景观体验的角度来思考,进而建立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基础语境和平台。
(一)不同运动方式对公共空间色彩设计的影响
埃德蒙・N・培根在《城市设计》中指出,生活的目标是获取和谐感受,个体在运动经历中所感受到的空间的变换关系,就是设计的主要问题。公共空间色彩的设计应当与运动方式形成相互适应的联系。
(二)公共空间色彩景观体验的适宜距离
色彩的感知是与观测距离密切相关的,在城市物体环境中,这种视觉感知的差异尤为明显。日本学者芦原义信就用“外部空间模数”理论总结了这一规律,其中D/H比值(视距/界面高度)≤1,垂直视角≥45°时,可感知空间尺度范围最佳,“看清界面的细部和质感,界面围合空间内可体验到内聚感和安定感”。②综合来看,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主要集中于建设项目开发与周边环境整治的设计范畴,包括广场、街道、公园等处的整体设计都是如此。在公共空间色彩景观的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色彩观察的适宜距离,处理好“均衡场”和“强场”的关系,使人的色彩体验更为丰富也更贴近人体尺度。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
(一)城市广场的色彩设计
城市广场在《城市规划原理》等书中被定义为“基于城市功能要求而设置的,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③。就视觉角度而言,城市广场的色彩包括有围合广场的建筑、铺地、环境小品、绿化色彩等。其中,妥善地处理好着色面积最广的建筑群与广场铺地间的色彩联系,是广场整体色彩设计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广场作为人群休憩的空间,色彩设计应当考虑到受众群体来自静止视点的体验,其色彩设计指引要点主要包括:1.广场铺地色彩应与周边建筑群取得最大限度的调和。2.广场基调色应首先确定广场性质。3.广场空间色彩还应该有侧重点、有主次地处理好视觉要素间的色彩协调与层次性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将主体色彩即“前景色”与其他景观色彩“背景色”形成层次化的区分,类似色彩配色法较为恰当;而缺乏明确主体的,就要将色彩设计的重心放在围合要素间的色彩协调上,可适当利用不同形式的绿化措施进行改善、整合。④
(二)商业步行街的色彩设计
商业步行街是由商业街区步行通道及两旁商店构成的一个城市线状空间,通常是城市或区域的商业中心。作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及回归自然的需要,步行街的景观设置大多与街心广场、小品雕塑相结合,是现代城市街道发展的特殊形式。处理好街道侧立面建筑与色彩设计间的关系,在连续性的建筑界面围合中给予行人以丰富、连续的空间与视觉体验,总体而言,就是对高明度低彩度色、中性色或无彩度色的过渡处理。需注意三个方面:1.街道空间环境的色彩设计应符合其功能定位,根据街道空间与景观的构成完成色彩设计的协调配置。2.在街道空间节奏与序列的变换处包括转角、交叉口等处,则要合理地运用对景、框景等手段,适应节点处的色彩对比和空间的节奏变化,使冷暖或明暗上的色彩渐变更加协调、柔和。3.步行街的地面铺装与环境设施的色彩设计也要遵循整体性、整合性的基本原则。
(三)城市公园的色彩设计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公园被定义为用作“供公众游览、休憩……文体健身等活动……是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绿地”。其色彩设计的核心是公园的绿化色彩。⑤
城市公园的色彩设计在尊重其基础功能设定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好其自然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
第一,绿色很自然地应当成为公园范围内的基调色,色彩设计应注意使基调色与点缀色之间互相衬托,进而使掩藏于绿色海洋中的人工构筑物得到凸显。第二,大型综合公园需要做到色彩分区,自然色彩区要注重绿化效果的营造;人工色彩区则更需要在环境总体色调的协调下,有意识地发掘自身的色调或主导色彩,可采取微差的手法来创设出公园统一和谐的意境。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拥有着丰富多彩的物质载体。如何利用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的色彩设计进行引导,恰当地展示城市的历史传统与地方文化,这需要设计者在实地调研、城市色彩景观整体规划的实践中进一步地进行检验、修正,以实现城市景观建设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56―157.
②辛艺峰.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J].建筑学报,2004(5):18―20.
③王京红.空间中的色彩――试论城市建筑与环境色彩的特殊性[C]./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2008:99―101.
④冀承毓.从室内空间里领悟色彩艺术――谈居室空间与色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6):66―67.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篇4
关键词:桥岸节点景观设计发展趋势评价准则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组成部分的桥岸节点空间,其景观随着景观设计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着,从设计的角度而言,桥岸节点景观设计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1.1、强调公共性与开放性,创造有生命力和人情的环境
城市空间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化的空间。相对于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的时间维度是无限的,因而比建筑空间更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延续性。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的桥岸节点空间,也就应具有公共性、开放性和延续性,是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它和它所承载的社会生活是相互依存的。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现代社会竞争加剧,节奏变快,激发了人们对购物、休闲、娱乐、运动、学习等活动的需求。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需要越来越多的空间来满足人们对上述活动的需求,特别是现代人际关系的冷漠与孤独,更需要城市空间为人提供更多的交往空间,所以桥岸节点空间也应为人们提供这种交往场所,这也是实现城市具有活力的重要因素。
1.2、追求多样性和混合性,建设富有趣味、协调有序的节点景观环境
在桥岸景观空间中,提倡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混合性,首先,这一区域与桥梁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故桥岸空间应满通功能和市民散步、休闲、观景的需求。其次桥岸节点区域,应与滨河地段一起分层分段,综合利用,使这一区域同时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与此同时在桥岸节点应提倡活动的多样性。桥岸区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应满足市民在此活动的需求;而作为活动主体的人,个体不同,需求也就不同,其活动行为就千差万别,从而构成了这一区域特点的活动的多样性。
1.3、提倡亲水性与人文性,使市民大众能自由参与又增加节点景观的文化品昧
桥岸节点处自然水体的气势宏伟,景观开阔,是构成节点区域景观特征的重要因素,其水体岸线是城市最富魅力的场所,是欣赏水景的最佳地带。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观赏景观的空间,也为市民提供和创造了亲水的公共活动空间。人对水的特殊感情,包含了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追求。近水、亲水是人类精神酷爱的需要,也是人类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应掌握近水和亲水的原则。提供亲水活动的场地如静态的垂钓、驻留、观赏和动态的广场表演、放风筝、戏水等,同时设置亲水设施,营造亲水的视觉感受。
1.4、注重可达性与安全性,使节点区域成为通达便捷、设施完备的场所
可达性是指强化城市各区域与桥岸节点的交通联系,使桥岸节点景观既可望又可达。在设计时,安全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设计时注意节点的步行环境,以及市民到达节点的安全和车辆行驶安全;其次是节点的设施会不会对游人构成潜在的人身伤害;第三,人们在此游憩时的方式是否有潜在的危险。第四,是要防止犯罪活动的发生,桥岸节点的僻静空间应与管理力量相适应,无视线死角,同时也包括增加夜间灯光照明,以防止成为犯罪的潜在温床。
1.5、倡导舒适性与生态性,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同时注重舒适愉悦
舒适性是指桥岸节点环境对游人造成的压力小,使人身心轻松,安逸。生态性则是指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论人类社会发展至何种完善的程度,仍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性原则是设计、建设公共开放空间的基本原则。在节点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面积、用地形状、地表起伏变化等情况,以保护自然原始状态为主,控制人工开发;其次应考虑环境气候的差异对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的影响,第三,在节点景观设计时,其周边环境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自然条件,常常是我们建筑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倾心利用的自然素材。许许多多优美的景观,大都与其所在的地域特点紧密结合,通过精心设计和利用,既将自然景观借用或引用到节点区域中来,形成景观的艺术特色和个性。桥岸节点景观的建设、更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与城市的发展和更新紧密结合,因而在设计、建造时应遵循有机生长的原则,与自然共生,充分改善桥岸节点仍至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而不是破坏自然环境资源,保持好自然环境资源,使城市景观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1.6、突出可识别性与历史性,彰显景观特色和历史与文脉的传承
所谓可识别性是指桥岸节点景观应具有个性特征,易于识别。而历史与文脉,则是指在设计时应尊重历史,强调其所在城市的文化的传承。这是因为:首先桥岸节点景观具有面向公众、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具有传承、负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功能,这构成了景观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其次桥岸节点景观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在当今时代对其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了客观存在的物质功能,客观存在要求一种贯穿历史、体现时代文化、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价值和道德的体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促进整体环境的文化发展。第三,在城市滨水地区往往保留了诸多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迹,因而位于滨河区的桥岸节点在景观设计时要注重对历史遗存的保护、挖掘和利用,将历史元素组织进公共空间中。
再者,桥岸节点及周围环境是所在城市长期发展的见证之一,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它真实地记录了城市的发展过程,其中包含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文物建筑。在节点景观空间营造时必须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这一历史连续发展性,十分慎重地处理好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城市旧桥的桥岸节点改造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2、景观设计的评价准则
在桥岸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其景观发展趋势,并注意到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景观设计评价的准则:
2.1、节点景观新建、更新与历史保护。桥岸节点的建设和更新往往是导致滨河景观空间的丧失、进而损坏城市的传统空间,造成城市文化断裂的原因之一。因此,对历史环境的保护是设计者的职业责任。
2.2、宜人性和宜行性。桥岸节点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适宜的游憩、人(车)行场所和环境,因此在设计应是从研究人类需求开始。
2.3、节点景观的空间特征。好的节点景观设计应当使其空间具有可识别性,并使之具有场所感、领域感和安全感,因此标志和特征对于节点景观区域是必要的。
2.4、综合利用及环境与文化。在注重节点空间利用的同时,应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空间的文化联系与延续。
2.5、艺术与美学准则。艺术规范和美学准则是景观设计的重要论据,为大众所接受的、愉悦的环境是景观设计成功的标志之一。
总之,在桥岸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桥岸景观的特点和景观设计的趋势,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评价准则,并以此来指导桥岸景观的设计。
参考文献: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篇5
关键词:精明增长;精明准则;地理剖面;形态管控;城乡近地;旧工业用地
1背景
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城市建成环境正在经历由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型,快速城市化的扩张放缓,内涵式发展与土地高效集约利用转变为新的发展模式,城市中大量旧工业用地面临再次开发提容的新机遇。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创新效能提振的需求与土地资源日益收窄的矛盾逐渐凸显,存量产业空间面临协同区域产业提质与公共服务扩容的双重需求。一方面,传统工业地区用途分区的界线被打破,生产空间自发地结合新的功能形式,产生新的空间模式,形成新的城市场景,组合多元复合的土地功能布局。另一方面,随着精明增长的理念渗透到城市发展,城市、近边地区、自然地貌之间被重新视作紧密结合而非割裂的连续过渡形态。在古代,杭州《富春山居图》展现了农业生产、聚落营建与山水环境之间自然共生的空间模式。如今,如何引导城市近边地区与自然地貌环境协同共生,形成整体、过渡的人地关系值得深思,要求从形态学的角度出发,以一种山水格局的扩展视角去审视城市近边地区的更新开发。1915年,苏格兰社会地理学者PatrickGeddes在研究峡谷断面时提出“断面分区”概念,借助地理剖面的方法描绘区域地貌从高山到大海的特征演变,构成跨尺度的地理形态解读。这种借由地理剖面理解人地关系、以断面视角研究地质环境过渡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近山、近水地区跨尺度、多层级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正如当下,城市建成环境扩散在地理地貌之中,我们需要一种剖面式的研究方法适应跨尺度的人地关系。本文借“空间断面”的方法,探究城市近边工业地区与山水环境之间渐次融合的形态设计策略。
2理论基础
2.1背景与历程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路大规模建设与汽车主导的交通方式促进了城市蔓延。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发生转变,由工业化时期市区边缘的高密度蔓延转变为城市郊区的低密度扩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城市从市中心向郊区低密度蔓延的趋势加剧,以用途分离为核心、倡导土地单一功能的区划制度引起了美国学者的批判与思考,并促成了精明增长理论的形成。精明增长理论认为应将城市的发展融入区域整体生态体系之中,尤其强调“城市增长边界”,通过土地的混合使用、集约布局和紧凑发展来应对城市的无序蔓延。在精明增长理论的影响下,美国规划界开始意识到,区划制度是以追求土地经济性为目的的,对城市空间形态缺乏管控,亟需综合性的城市空间管控方法指导精明增长。在新城市主义、断面理论以及绿色建筑理论等场所营造原则的基础上,以AndresDuany夫妇为代表的规划师编制了形态控制准则,这是一种以空间形态为基础,通过场所营造的方式介入传统区划的“城市设计法定导则”。其突破了区划制度的刚性用途管制思维,从三维空间形态层面构建了精细化的城市设计管控体系。2003年,“精明准则”被提出,整合断面规划理论与形态控制准则,以形态设计管控的方式,重塑城市公共空间质量。随着精明增长理论的不断深化,形态管控思想逐渐深入城市设计与社区规划层面。
2.2精明准则的理论构成
作为形态控制准则的核心支撑,精明准则是基于精明增长理论和新城市主义规划原则发展而来的指导城市发展的形态控制导则。精明准则通过对开敞空间、建筑及街道等空间要素标准的设定实现对三维空间的管控,从而引导城市建成空间形态。精明准则也是一种采用空间断面控制模式的形态设计准则。2003年,空间断面理论被引入精明准则内容中,其核心管控框架由此确立。空间断面是精明增长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为精明增长理论下的精明准则从区域层面延伸到社区规划、建筑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工具,完善了精明准则的方法体系。1999年,在DuanyPlater-Zyberk出版的著作《TheLexiconoftheNewUrbansim》中引用空间断面概念,描述了空间形态从乡村过渡到城市反映在剖面上的渐变规律,并定义了从稀释的乡村肌理到高密度城市中心之间一系列空间过渡和转化状态(见图1)。2002年,DuanyPlater-Zyberk在《精明准则9.2版》中提出“城乡断面”概念,即跨区域、连贯的城市空间模式。精明准则构建了一个区域地理横断面来显示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融合过渡的特征,提出将乡村到城市中心的一系列过渡空间划分为形态更加紧凑合理的6个断面分区管控模型(自然分区、乡村分区、市郊分区、一般城市分区、城市中心区和城市核心分区),土地利用强度和混合度逐级提高。作为基于形态分类思想的控制标准,精明准则对从城市中心到乡村不同尺度范围的道路、开放空间、建筑、基础设施等各类空间要素的样式与控制指标进行控制,建立空间类型标准,提出相应的设计导则。
3案例研究:杭州高新区(滨江)
3.1研究范围与概况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于1990年,是部级高新区,是杭州数字经济和“新制造”双引擎发展的重要载体。杭州高新区(滨江)位于钱塘江南岸、滨江区腹地空间,江对岸坐落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依托钱塘江串联起城市空间与江湾自然生态空间,形成沿江、依山、抱湖、串河的地貌特征,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条件。
3.2近山生态管控
高新区南侧紧邻回龙庵山、冠山和紫红岭3座主要山体,区域山体、江河格局清晰,自然山水与现代城市交融呼应,组成富春山居式的城山地貌特征。本次研究区域选取高新区临近山体的城市近边地区,与自然连接,与山水交界,组建成了跨越城市和山前近郊的过渡地貌。如何处理城市形态与山体的关系、协同近边一体化发展,是城市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
4城市设计管控内容
4.1山前梯度分区构建
借鉴精明准则构建空间断面对城市形态进行分区管控的理念,本次杭州高新区(滨江)总体城市设计针对城市近边地区,细化山前管控要求,构建三级梯度分区,从中心到分别为山体控制区、近山协调区和近山影响区(见图2)。以回龙庵山为例,基于空间断面的理念建立“城市中心—近山地区—回龙庵山”的“城山空间断面”,并以此研究跨越城市至近边地区的连续过渡形态,通过重新梳理、优化城市建筑与自然山体的高度关系,塑造柔性的山城过渡界面。山体控制区以山体基准高度20m等高线划定山体控制线,确定山体的具体边界。以山体200m区域划定为山体控制区,山体控制区内建筑高度管控15m以下;以山体201~335m范围划定二级分区—近山协调区,在此分区内建筑基准高度管控15m以下,重点标识高度不超过40m;以山体外336~660m范围划定三级分区—近山影响区,在此分区内建筑基准高度管控24m以下,重点标识高度不超过60m。从城市到高山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形成梯度过渡的平缓城山界面(见图3)。
4.2望山视廊断面管控
基于从“高山”到“城市”的剖面视角,城市设计在垂直于冠山与回龙庵山的街道构建2条主要的垂向生态廊道和多条次级绿廊,并作为驻足观看的望山视觉通廊,强化了城市与山的视线联系。以长河科技谷望冠山视廊为例,城市设计构建30m的生态绿廊,通过在绿廊范围内限制建设以保障由望山视线不被遮挡,形成通畅的望山关系。此外生态绿廊两侧建筑通过向绿廊中央梯度下降的空间秩序,在人视角度减小了建筑对山体的遮挡,扩大了望山廊道的视线界面,增加了山体的可见范围,强化了城市与自然地貌的沟通联系(见图4)。
5结语
创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形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形态控制工具的介入与管控。当下,我国形成了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核心的开发控制体系,指导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开发建设。然而,控规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的引导难以达到预期标准,对城市形态和特色空间的塑造缺乏有效引导。当下的城市设计更多扮演一种思考方式贯穿在城市规划的阶段,还未达到调控城市形态的程度。精明准则作为新型的指标控制理论,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解析城市设计指标控制体系,突破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引导城市格局,通过指导构建环境的形式来创建和保护紧凑、可步行和混合使用的开发模式,体现精明增长的理念,其涉及的设计研究理念与方法具有跨地域的应用意义和讨论价值,对我国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精细化建设和管控技术的精细化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立,唐子来.产权制度视角下的划拨工业用地更新: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3(5):23-29.
[2]侯鑫,王绚,丁国胜.精明准则对我国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8,33(4):35-41.
[3]章征涛,宋彦,丁国胜,等.从新城市主义到形态控制准则———美国城市地块形态控制理念与工具发展及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8,33(4):42-48.
[4]徐明玉.深圳众创企业创新利用旧厂房模式分析[J].城市住宅,2022,28(4):58-61.
[5]亢晶晶.精明增长理论下的城市社区规划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6]戴锏,赵雅馨,吕飞.美国形态准则对我国城市设计精细管控的启示[J].规划师,2022,37(21):84-90.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导则篇6
关键词:公共绿地;设计原则;设计内容
1城市公共绿地的相关概念
城市公共绿地主要是指城市中对所有公民开放,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一定用地范围内进行规划布局,以植物作为主要造景素材,同时兼顾娱乐、休闲、科教、服务等功能的永久性户外休闲场所。
1.1城市绿地分类
城市绿地大致可以分为6大类:
第一,公园绿地。由政府出资建造,具有一定的功能布局,包含设施与功能,主要提供群众进行游览、休憩、娱乐、科教等活动,同时发挥美化城市的功能。在类型上包括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带状公园、街头绿地、建筑配套绿地等。
第二,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材料的基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及各种林地。
第三,防护绿地。具有安全功能,为城市提供卫生、隔离的绿化用地。包括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以及为防风沙、固水土而造的防护林。
第四,风景游览绿地。具有观赏、文化、者科学价值的大面积自然风景或有名胜古迹的地方,一般位于市郊。经过园林部分开发,规划休息、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供人们进行休憩的大型绿地。
第五,专用绿地。指服务于城市中经济、行政、教育、卫生、设计等机构或设施范围内的绿化用地,在城市中所占比例大,分布广泛。类型包括居住区绿地、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绿地、单位附属绿地。
第六,路道交通绿地。附属于城市道路的绿地,包括分车带、行道树、立交桥绿化、安全岛等,主要起到组织交通、防尘、遮阴、美化街景、降低噪音等作用。
1.2公共绿地效益
1.2.1生态效益
(1)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绿色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同时,许多水生植物能够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有毒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2)改善城市小气候,有效缓解热岛效应。绿色植物能够削弱太阳辐射,使市区的日照时数和照度减少。植物根系吸收大量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挥发大量水分,增加城市空气湿度。同时,城市内的带状绿地能够引导风向,为城市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
(3)降低噪声。植物对噪音具有明显的消音和降噪作用,增加城市绿化,布置绿化带、降噪带对降低城市噪音有显著的作用。
(4)保持水土,防灾避难。植物的根系对土壤具有固定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地表土的流失。同时,树冠、叶面的阻挡,能够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建立防风带可以减轻台风、洪涝、塌方等自然灾害,城市绿地能够成为有效的避难场所。
1.2.2社会效益
(1)是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共绿地内一般设有休息、运动、娱乐等设施,是居民锻炼身体、休闲娱乐、沟通交流、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2)文化科教,提升自我修养。公共绿地在设计中往往结合一些地域文化、神话传说、科普知识等。同时,也可举办绘画、书法、摄影、盆景、工艺品等展出,从而提升游览者的自身素质和修养。
1.2.3造景功能
(1)丰富城市天际线,软化建筑轮廓。城市中主要以硬质建筑为主,线条生硬、轮廓清晰。公共绿地则是柔和的软质景观,与建筑景观相结合,能够形成高低错落、刚柔并济的景观效果,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景观。
(2)打造城市景观中心,形成有特征性的景观区域。针对不同的城市区域,采用各具特色的植物造景,能够形成特点鲜明,独树一帜的城市景观。同时,鲜明独特的景观效果能成为视觉焦点,起到引导交通和视线的作用。
(3)衬托构筑物、建筑物,营造空间艺术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运用相应的植物材料进行搭配,能够使建筑物更富有生机。例如,纪念碑旁栽植挺拔对称的树木,可体现其庄严性;居住区内布置多彩缤纷、形态各异的植物,能够营造出亲切宜人的气氛。
2公共绿地空间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城市公共绿地最主要的服务对象,设计必须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来进行,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2.1.1注重不同年龄阶层,重视老年群体
不同年龄阶层在日常生活与需求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其在心理、生理上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设计时,应当将其作为重点考虑的因素。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城市老年休闲的需求量十分大。老年休闲问题对城市公共绿地规划提出了新要求。老龄人口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使用群体,在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其的使用需求。
2.1.2重视弱势群体、特殊群体
这一群体主要指的是残障人士。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残障人士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在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中,应当对这一部分群体加以考虑,如果忽视了这一群体的使用感受,也就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2.1.3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许多优秀设计作品取得成功的法宝。设计师广泛采纳公众提取的意见与建议,以弥补个人考虑的欠缺,使设计更加满足最广大使用者的要求。
2.2生态原则
景观生态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效能之一,城市公共绿地的设计应该以生态性作为最基本的前提。景观生态并非一味地植树造林,应当根据城市功能、结构,同时权衡景观、生态、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有目的地进行规划。
2.2.1乔、灌、草多结构造景
单一植物造景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改善环境来看都具有很大的弊端,远不能满足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要求。从生态的角度上来看,乔、灌、草结构造景创造出了一个物种多样的小群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使其在经济、生态、景观上达到一个最优组合,极大地提高了公共绿地的质量。
2.2.2地域性原则
每个城市在经济、文化、历史、气候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每个城市都具有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点。正是这些地域差异,形成了每个城市不同的风格与特色。城市绿地公共景观同样应该强调景观的地域性,依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因势利导地打造符合该城市绿地景观。
2.2.3高效、经济原则
强调以最少的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类身心再生功能,强调以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城市空间有限,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力求用最小的投入,发挥出最大的生态功能。
3城市公共绿地空间设计内容研究
3.1空间
3.1.1选址
城市公共绿地在选址上应当满足能够吸引使用者到来的要求。首先,调查场地能够吸引哪些使用者,使用者距离空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场地辐射范围。总的来说,位置是否接近是一处公共空间能否最大化使用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公共绿地的可见性也是决定其使用程度的重要因素。使用者更倾向于前往可见性高的场所,相对较小且隐蔽的公共绿地服务范围会较低。
3.1.2边界与过渡
公共绿地在形态上应当是开放的突出空间,在通达性上要便于观赏者进入。在设计中,尽量做到一面、两面或多面向道路开放。通过绿化带向道路边缘延伸,暗示行人进入了绿地范围。
3.1.3亚空间
除为大型集会、集散而设计的空间外,大型公共绿地应当设计出亚空间,以此,来鼓励观赏者使用。大型开放空间往往会使观赏者缺乏安全感,而被植物围合的亚空间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观赏者感到安全,观赏者往往会快速穿过大型开放空间来到亚空间内。亚空间可通过植物、坐凳、构筑物等来进行划分,通过这些景观元素,不仅能打造出一个怡人的景观效果,更能吸引观赏者来此驻足,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场所。
3.2景观要素
3.2.1植物
经过慎重思考的种植设计能够大大地提高公共绿地的使用率。通过植物的色、香、质感、密度等因素,能够更大程度地吸引观赏者的到来。
(1)多样性。通常来说,在一定空间内种植多种植物,能够对穿行或休息在其中的人产生更好的观赏感受,通过绿洲效应,达到赏心悦目游览体验。
(2)种植的高度。植物种植高度应当遵循不遮挡观赏者观赏视线为原则。植物种植高度过高会遮挡观赏视线,使得观赏者不得不调整姿势进行观赏,造成不愉快的观赏体验。
(3)边界种植。边界种植的目的是为了划分可进空间与禁止进入空间。因此,在植物选择上,可选择长得浓密的树木或低矮灌木修剪成篱。除了划分空间外,在建筑和路沿石边缘进行种植,可起到软化轮廓的造景作用,营造出刚柔并济的景观效果。
(4)色彩、气味。在公共绿地的种植槽内,可选择一些色彩明亮、气味芳香的植物。在群植树种内,也可点缀几株彩叶或彩花类植物,使整个景观效果更加明亮、欢快。
3.2.2地形
地形变化具有重要的视觉和心理体验效果,适度的地形变化往往具有更强的美学吸引力。同时,通过地形的高低起伏,还能起到组织游览路线、集中视觉焦点以及划分空间的作用,通过抬高或降低地形,达到不同的观赏体验。
3.2.3水
水在视觉、触觉、听觉上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观赏感受。为观赏者争取过多接近水的机会是水体设计的关键,我们除了要创造水,还要为能让更多的人接近水而创造便利。水体设计的常用手法包括自然式水体、驳岸处理、水池、喷泉。
3.2.4设施
公共绿地内应当包含多种设施,他们不只是景观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满足功能性的重要保障。
(1)座椅。为满足不同观赏者的需要,座椅在形式上有多种选择,如长椅可满足多人使用,是最受观赏者青睐的形式。台阶和边沿也可发挥座椅的功能,但在高度上应注意不宜过高,边沿在样式和材质上也应当力求丰富多样。
(2)座椅朝向布置。座位的朝向影响着观赏者的视线和观赏者的阳光需求量,根据不同的观赏需求,观赏者选择想要的位置。台阶、边沿或直线布置的长椅能够造成自然间隔,围绕水池或花坛的圆形长椅能够使观赏者保持各自的私密。
(3)其他设施。为了更好地满足观赏者的使用需求,公共绿地内还应当有一些配套的基础类设施,以更好地服务游人,如标示系统、公共厕所、垃圾箱、照明水电、停车场、公共雕塑等。
4结语
绿色城市空间已经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都市人渴望更生态、更美好的城市户外休闲场所。在城市中打造一个景色优美、功能齐全、生态优良的公共绿地空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高亦兰.建筑与闲暇[J].世界建筑,2003.
[3]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赵宝江.创建园林城市改善生态环境[J].中国园林,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