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篇1
李白――“诗仙”。唐代诗人李白诗风雄奇豪放。绚丽多彩,同代诗人贺知章把他比作下凡“谪仙”,故后人尊称他为“诗仙”。
杜甫――“诗圣”。杜甫的诗气势雄浑,忧国忧民,叶燮有“诗圣推杜甫”之句,后人遂称他为“诗圣”。
白居易――“诗魔”。白居易的诗富有情味,雅俗共赏。他写诗刻苦,常常“狂醉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被称为“诗魔”。
王维――“诗佛”。因为王维的诗多禅味色彩。故称他为“诗佛”。
王昌龄――“七绝圣子”。由于王昌龄善写七绝而获得“七绝圣子”的美称。
孟郊、贾岛――“诗囚”。孟、贾十分讲究锤炼字句,为诗拘囚,金人元好问称“长沙一湖累,郊岛两诗囚”,“诗囚”之称便由此而得名。
谢道韫――“柳絮才”。晋代才女谢道韫因有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得“柳絮才”的美称。
,
骆宾王――“卜算子”。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吟诗爱用数目字,人们读后非但不感到枯燥反而觉得兴味无穷,因而人们称他“卜算子”。
郑谷――“郑鹧鸪”。唐代诗人郑谷因一首《鹧鸪诗》闻名于世,故人们送他“郑鹧鸪”的美称。
许棠――“许洞庭”。唐代诗人许棠因其《洞庭诗》脍炙人口,被奉以“许洞庭”之美称。谢逸――“谢蝴蝶”。宋代诗人谢逸爱蝶成癖,一生写过三百多首咏蝶诗,其中有“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的咏蝶名句,故获得“谢蝴蝶”的美号。
袁凯――“袁白燕”。明代诗人袁凯因一首《白燕诗》闻名遐迩,所以人们称他为“袁白燕”。
王士慎――“王桐花”。清代诗人王士慎因有“郎似桐花妾似凤”的佳句。故被人称之为“王桐花”。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篇2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唐诗中有一些咏史怀古的诗歌在这方面会给我们不少的启示。下面举例说明: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中国古代有“女人是祸水”的看法,多把误国、亡国之过诿于女色。罗隐是晚唐的一位诗人,他在这首诗歌中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西施是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作战失败,将她送与吴王求和,勾践从此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最终把吴国灭掉。一般人便将吴国灭亡的原因归罪于西施。但这首诗一开头就表明吴国灭亡有其自身深刻的原因,不应归罪于西施。然后反问道,如果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罗隐的这种联系时运分析国家兴亡,反对“女人祸水”陈腐历史观念的认识无疑是由他思维的深刻性所决定的。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善于从不同角度与方向思考问题,作全面综合的分析。请看: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是白居易写给好友元稹的。其时二人皆前后被贬官,感情相通,故写诗相应和。诗开头说告诉你一个解决怀疑的方法,不要相信那些占卜之术。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来检验。周公辅佐成王时有人怀疑他有篡位野心,王莽在未篡位时假装谦恭蒙骗了不少人,假如当时他们死了,他们一生的真实面目又有谁能够识别呢?这首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来表现普遍规律,用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全面分析,要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而不能凭一时一事就下结论,否则就会好坏不分,遭受诬陷的人则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力的创造精神,或叫创新性思维。下面举例说明: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写这方面的诗作很多。李白这首诗却不像其他诗人写折杨柳表达送别之情,而是写春风好像深知人间别离之苦,不忍看到人们折柳送别的场面,故意不让柳条发青。这种出人意外的巧妙构思就是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反映的是能否独立思考,还是循规蹈矩。唐诗中许多诗歌对时政的批判是十分大胆的。例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尖锐揭露了安史之乱来临时贫富极度悬殊的社会现实。再看下面这首唐诗:
悯农二首(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绅是中唐时期的诗人,很受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影响。这首诗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使荒地变良田,迎来粮食的大丰收,但到头来却两手空空,得到的是饿死的结局。唐代诗歌有许多都具有这样深刻的批判性和敏锐性。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篇3
一、唐代山水诗歌的文化土壤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唐代山水诗歌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土壤。唐代的政治清明、经济发达这些良好的社会因素,为山水诗歌的大量出现创造了条件,文人无须为生计而苦恼劳累,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游山玩水,从事诗歌创作。比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就展示了大唐盛世的昂扬向上、勃勃生机。社会的大环境为当时的文人们纵情山水创造了经济基础,唐代的诗人们因而有了大把的休闲时间,有了恬然淡定的心境,从而能够寄情于山水风景,写出无关功利的审美文字。
孟浩然有诗云垂钓做磐石,水清心亦闲(《万山潭作》),此时,诗人虽然仕途失意,但依然能够在山水的宁静淡泊中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情怀,山水风景处于俗世之外,远离了喧嚣的人生和世俗的尔虞我诈,诗人仕途不得志的心灵创伤能够得到修复,能够获得来自山水的精神慰藉。因此,有人这样评说,唐代的文人无须为个人生计所忧愁,无须为政治前途的黑暗而苦恼,他们无须通过隐居山野来排遣心中难以表述的隐痛,也无须用歌颂山水来抒发内心深处的忧伤与决绝,他们生于千载难逢的大唐盛世,他们的山水诗歌相比前辈,显得明快而温和。
唐代文人之所以能有大量的山水诗歌作品,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稳定以及文化的繁荣等多重因素缺一不可。在崇尚诗歌文化的环境中,文人们都寄希望于作品展示来达成个人的政治理想,许多文人在科举考试之前,都会去灵山大川、山林古庙采风,捕捉山水自然中蕴含的灵气,从山水风光中求得诗歌创作的启发,很多山水诗歌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创作出来的。
到了科举放榜之时,考取功名的文人们又会呼朋携友,到郊外的山水之间喝酒谈心、吟诗作词;落榜的文人心情低落,往往也会到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安慰,他们笔下的山水通常已经不是较低层次的排遣抑郁,而是上升到悠然自赏、与山水融为一体的精神境界。无论是哪一种,文人们都与山水风景有了更加亲密的互动,互为可以倾诉理想和情怀的好友,大量优秀的山水诗歌因此而萌生。
二、唐代山水诗歌的特征
1.风格多变
唐代诗歌,意境是十分深远且丰富多彩的,创作意境处于变化完善之中,而在盛唐、中唐及晚唐的不同时期,山水诗歌又呈现出意境各异的多种艺术风格。王维生于盛唐时期,他的山水诗歌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的清净明秀的境界,在山水风景中寄托个人的情感,比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就是王维山水诗歌中的优秀作品代表,在描写山水自然清净美好的同时,诗人也寄托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高雅圣洁的个人情怀。李白的山水又呈现出另外一种艺术风格,比如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境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清溪行》),表现的就是诗人借山水慨叹人生,用眼前的山水美景引出心中的昂扬情操。
唐代是一个杰出文人辈出的朝代,唐人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山水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对应着深远而个性化的创作意境。刘长卿生于中唐,他的山水诗歌,简约精练,含蓄而冲断,他笔下的山水,大都是夕阳秋山、冷雨奇峰、高山哀兽以及荒野中的路人,带给人忧伤和肃杀的感觉,完全不同于盛唐时期山水诗歌作品的恬淡惬意及勃勃生机。白居易生于中唐,长于晚唐,其山水诗歌中更多地掺杂了诗人对日渐黑暗的社会现实的鞭笞,对人生的无奈,对大自然的浮想联翩等,这和盛唐时期王维等诗人不谈政治、寄情山水的山水诗歌的风格和意境有着明显区别,而和宋朝的诗歌更加接近。
2.情景交融
唐代山水诗歌,较为典型的特征是情中带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正如王国维对唐代山水诗歌的评价文学中有二元,一曰情,二曰景。具体来说,唐代山水诗歌的情景交融又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类是写景为主,抒情为辅,寓情于景。文人们把内心深厚的感情藏在山水风景的后面,诗歌描写的是写实的山水风景,虽不言情却彰显情谊深厚,比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诗中山是用绝来形容的,舟则是用孤来描述的,江雪是寒的。诗中完全没有涉及文人的个人情怀,只是描绘了一幅寒冷孤寂的景象,而文人自己的孤苦与寂寞却已跃然纸上,景就是情,每一处描绘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景色给人昏沉暗淡的感觉,折射的情感自然也是暗淡无华的,也因此,这首作品被誉为唐代山水诗歌中的精品,以清俊悠长、韵味深刻而著称,在简约的文字中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第二类是抒情为主,写景为辅。尽管山水景色描绘得不多,但是读者看来却如身临其境。比如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天涯》),这首诗歌中,春日与天涯搭配,莺啼与有泪配合,美好的景象化为凄婉的情话,营造了一种春天即将逝去、黄昏悄然来临,花落莺啼的情景,把文人的情感融入景色当中,用景象来激发和容纳与之相衬的情感,凸显出强烈的情感张力,这种情感远远超出景色的本来面目,呈现出来的意境其实是诗人的心境。
第三类则景中有情,情寓于景。在这类山水诗歌中,抒情和写景完全融为一体。比如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就是这类山水诗歌的典型作品,作者李白把政治上的失意与低落,借助写景畅快地抒发出来,诗歌写山水良景,表达的是诗人心中的抑郁,情景相衬,相得益彰。
三、唐代山水诗歌中的山水情怀
1.用山水来抒发志向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就有借助山水来抒发个人胸怀、崇高志向的习惯。无论是巍峨险峻的山脉,还是奔腾不息的江河,都会带给人雄壮开阔的心理感受,在这样的壮美山水面前,个体的失意落寞都会显得微不足道,剩下的只有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这种壮美,最容易激发文人们立志报国的慷慨情怀,面对如此壮丽的锦绣山河,谁又能自我放逐,不为黎民和社稷尽一份力呢?于是有了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望蓟门》)的佳句。面对祖国山水美景,李白留下了诸多美文佳句来直抒胸臆,比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杂歌谣辞襄阳歌》)等,大气磅礴的诗句中,诗人惊世骇俗的才情跃然纸上。事实上,缺少了山水的培育和启发,文人的情怀就失去了源泉和基础。在诗仙李白笔下,咏叹山水与抒发情怀完美融合,彼此辉映,山水诗歌化,自然唯美化,这样的山水诗歌才能成为最为华美动人的艺术篇章。
2.用山水来表达心情
在唐代,很多文人为了逃离现实、隐匿遁世而游离于尘世之外,他们有着超脱世俗的淡然心境,因而表现出一种不畏权贵的高贵气节,这种情怀在山水诗歌中多有体现。为了实现浪漫的人生理想,诗人们在山水之间涤荡灵魂、陶冶生命,与大自然形成了深刻的默契,也从山水间获得了大量的灵感和创作的素材。比如王维、孟浩然等唐代诗人的诗歌作品,都是通过描绘优雅安静的山水风景来抒发宁静平淡的心境。以王维为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这样的诗句可以信手拈来,这样的文字让诗人能逃离于世俗之外,也表达出了诗人对趋炎附势、热衷权势之人的鄙夷,是一剂享受山水自然之美、清凉心脾的良药。王维等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等前辈的庞然气象,而且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3.借山水寄托忧思
唐代的文人喜欢将山水进行拟人处理,与之交流感情,借山水来寄托细腻的情感。较为典型的诗句有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浪淘沙》)。诗人们在山水中寄托的情思,有欢喜,有淡然,也有悲愤和哀伤。在诗人们眼中,山水是通人性、有灵性的,更能抚平自己心中的哀伤,寄托心中的愁思,承担心灵的压力。山水有一种包容万物的力量,能够坦然接受文人们的喜怒哀愁。
4.借山水以悟道
在山水中,诗人们可以领悟深刻的人生道理。在文人们眼中,玄机、禅机都是奥妙高深、无法言表的,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伦理经验,而山水自然更是由于变化多端,可以让诗人们从中体会最深刻、最奥妙的禅机,儒家所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礼记》),正是阐明山水与悟道之间直接而微妙的联系。山水诗歌往往能够通过具象的阐述来映射作者的主观看法,正如当代文学领域所说的哲学观望。中国传统的哲学之道讲究以小望大或大中见小,这种观点在唐代山水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入山寄城中故人》),由此可见,唐代文人一直注重对山水自然中蕴含的哲理的探索和追求,并将之体现在诗歌创作之中。
唐代文人借山水以悟道,还体现在山水诗歌中借鉴的道家思想理论,比如有些文人选景时更愿意选择丑的山水景象,如韩愈倾心峥嵘的奇山,孟郊中意枯黄的草木,他们更倾向于奇在诗歌的遣词造句方面,很多唐代山水诗人热衷怪语和奇境,用怪奇来渲染语境、感染读者。这和道家的思想有不谋而合之处。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篇4
1、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2、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3、山水田园诗派:唐代诗歌流派,是继承东晋陶渊明的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来源:文章屋网http://www.wzu.com)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篇5
关键词:唐代;题画诗;诗与画;关系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4-0163-02
一、题画诗概念
总的来说,题画诗就是根据画面的内容来作的诗,其中分为两种,一种是画家画完画然后将诗题在画上,这是从狭义的方面说,其创作主体也是画家本人。另一种站在鉴赏者的角度,也就是从广意的方面来讲,观画的人在欣赏完画作后抒发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自己情感所作的诗,主要表现在对于画的赞美、评论、绘画特点分析等从而表达画家的想法和意图,其创作主体往往是博学的诗人,而唐代的题画诗往往是属于后者。
二、相互区别
1.融合不完善
唐代题画诗主要的形式是以诗释画,所以说画对诗具有一定的控制力,诗总是潜移默化的受到画的牵制,表现出来的大方向是要体现画面内容。唐代题画诗努力的将诗向画的那一方靠拢,诗对画的大意,情景作相应的发],由于绘画这种历史局限性,唐代题画诗不能够充分的表达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诗歌和绘画不同。在唐代诗歌已经非常盛行了,并且已经突破了形似的束缚,诗人大多数可以不受约束的表情达意,从绘画来看,唐代的绘画主要是写实的,还不能够完全的达到写“神”的目的。所以从要达到的高度来看,它们还不能在最高层次上的融合。再说,唐代的题画诗不是在画上题诗,题诗的人也不是画家,所以从本质上诗人与画家还未形成统一的思想,也不能在所表达的效果上达成一致,要达到这一点还需多一些努力,多一些积淀。
2.形式上相区别
徐复观在《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中写到:“唐代的题画诗,在形式上是诗与画各自别行,两不相涉”。唐代能够留下来的绘画特别少,所以诗与绘画是否结合在一起,还待考究。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中描绘:“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一看就是题画诗,但是这首诗并没有出现在画面中,唐代的题画诗更多是诗人站在一个欣赏着的角度去欣赏画作发出感慨与评论。诗与画完美的结合是在后来的宋代,自此,诗开始影响着画面,成为画面的一部分,并且在思想上达到了统一。
三、相互联系
1.注重意境
中国画自古以来追求意境的烘托,但是诗歌更注重这方面的要求。苏轼评价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以上是苏轼的话,在此不论这句诗是王维写的还是后世补的,此诗与画在意境上都有着共同的追求,前两句“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诗中所描绘的是一幅深秋的景象。后两句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画中并没有给我们呈现这样的情景,但是却通过诗歌展现给了我们,这就是诗人在观赏画作时不由自主的与画家产生了一种共鸣,诗人通过画面中的环境而想到自然中的人,这与画家所描绘出来的意境相统一,表现了他们对意境共同的追求。
2.诗人与画家交往密切
《历代名画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阎立本在为皇家绘制了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后,受到了皇室和后世人的赞颂,但仅此而已他的地位依旧是低下的,不被尊重的。直到文人画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在此时,画家们作画不再是之前为了迎合皇帝官员们的重视与称赞,而更多的是寻求一种精神的释放,情感的宣泄,从而用画来表达他的志趣,这对于画家的修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天我们的绘画更多是一种自我的突破,思想的传递,这些改变正是由于文人的参与。虽然唐代文人没有参与绘画的工作,但是二者往来密切,他们之间互相赠与诗画,文人也参与到绘画的品评中来,通过多年的文化积累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审美情趣,文人与画家们的思想互相交融,深化了绘画的内涵,无可厚非的影响了绘画的发展。王维他被认为是文人画的发起者,王维的绘画艺术“画中有诗”,最早确立了诗化的文人画美学原则,以至后世的文人画家都把诗画看作一回事。并且他兼具诗人与画家两个身份,虽然在唐代和王维一样的人几乎没有,但诗人与画家在精神上的沟通是不容忽视的,它们共同影响共同发展。
四、相互作用
1.画对诗的影响
(1)画为依托
画对诗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以画为依托,是根据画面内容来作的诗,它作为画面中的一部分,不仅要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艺术语言,而且还要反应画的内容,表现作者的用意,阐发绘画的主旨。甚至有时还要结合画面进行合理的布局,达到诗与画合为一体,审美的统一。随着题画诗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对诗的影响日益显著,影响范围也是不断在扩大,并且渗透在形象描写、意境创造、风格色彩等各个方面。
(2)取其精华
所谓取其精华,唐代的诗也从绘画中汲取了一些丰富的养分,也可以说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换句话说,绘画对诗歌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如唐代袁恕已那首《咏屏风》后两句“山对弹琴客,溪留垂钓人,请看车马客,行处有风尘”这首诗咏的是屏风上的画,描写的也是画面中的景物,虽是在作诗,但更像是一幅画作。只是方式变了,在此诗将其转换成语言,来描绘我们身边的景色。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可见当时的绘画对诗歌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甚至有不少文章都指出绘画与唐诗在描绘画面手法上尤为相似,从展子虔的游春图我们可以看出,山水画开始常常将水画在画纸的最上方,从而表现连绵不断的远山,达到水天相间你的效果,然而唐诗中对此就有不少的诗句来表达此景。甚至还有在唐诗中经常还有描绘从门窗中看到的景象,可见这是将门窗比作了我们绘画的外框,将纵深的景色平面化从而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展现在欣赏者眼前。
(3)绘画美
诗在唐代更多的表现出来一种绘画美。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的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的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的用语言诉说情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他还善于不做华丽的辞藻,也不做琐细的内容,却将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不愧苏轼赞扬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
(4)艺术修养的提高
诗人在作诗前首先对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他的审美也在分析画,品评画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通过在观察、咏画的过程中,他会尝试着用画家的眼光去观察事物,w会画家在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线条、色彩、构图、比例、虚实等绘画元素。从而锻炼了自己的审美品位,不知不觉也在诗中带有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受所得的美学收获,在此诗人们也是不断地在进行推敲中。
2.诗对画的影响
(1)对文人画的影响
唐代的题画诗虽不如后期发展的那样完善,但对当时的文人画创作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仅仅只是描绘对象,同时也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与见解。总体来讲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通过对绘画的品评,也相应的影响了后来绘画发展的方向。
虽然王维是唐代题画诗的领军人物,唐代的绘画也仅仅是文人画发展的起端,文人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还未形成真正系统性的文人画,但是题画诗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的产生他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于绘画后的一种品评,唐代的文人墨客们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并且形成了一些固有美学观点与文人情趣,并且自一定程度下灌输给画家们。我们来看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它里面就充分的表现出这一审美思想的渗透,随着狭义题画诗的出现,绘画的整体构图样式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方式的不断渗透下,在这种大的环境中慢慢的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
杜甫在诗《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中说道“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南宋后期文人画更多追求的是简练、含蓄的诗歌形式,在此杜甫以其简练的语言把握了文人画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唐代题画诗在对画家品评的同时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不仅对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后世的绘画史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画史材料
与此同时唐代题画诗对绘画上面的影响还表现在它为绘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靠的画史材料。纵观画史,不是每个画家都被一一记录在案的,很多画史上不载的画家,通过题画诗人们才了解到这个人也能作画。如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主人公刘单父子他们其实都会作画,杜甫这首题画诗却很有名,最后因此题画诗让人们才了解了这对父子,后来他们的名字才在画史上流传下去。在此唐代题画诗还反映了唐代绘画的发展情况,在初唐与盛唐时期并无咏花草画的,但直到中晚唐时期的时候这类题材才出现,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它为画史材料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充分证明了唐代作为题画诗的开端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五、总结
唐代题画诗它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从而扩宽了唐诗的题材与表现手法。它不仅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艺术成就,而且还反映了这个时代诗人与画家的思想情趣的融合与互鉴,这对于绘画与诗歌来说都是一种新的突破,文人的参与,促使它们发展越来越成熟,完善,这也为我们后期研究其它时期的题画诗提供了更加宝贵的艺术资料。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刘继才.中国古代题画诗释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3]陈昌华.唐代题画诗的美学意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篇6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外战争中获得重大胜利,边境线往外推扩了许多。朝廷收到捷报后,就派王维一行来到河西节度使幕府。王维一行是带着朝廷任务的:一、唐朝边塞离京城L安遥远,边将有时会虚报、妄报战绩邀赏请功。王维等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查证捷报是否属实。二、若实际战况与捷报内容出入不大,王维将代表朝廷慰问、奖赏获胜的将士;三、作为朝廷的使者,王维一行将对这场战争的后续影响进行跟踪调查,作为朝廷任命边将和实施对外政策的依据。尽管王维当时任监察御史,官阶不高,但这显然是一次重要的使命,体现了朝廷对王维的信任。而且,王维有机会到边塞领略与中原大地迥然有别的奇异风景,心里应该是乐意的。有些文章认为,王维这次出使,是被朝廷权臣排挤的结果,所以心情黯淡,这种说法既无根据,也不合情理。从诗题看,《使至塞上》是王维已在塞上(河西节度使幕府)安顿之后的诗作。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关于“边”字,读者往往不能辨析其与“塞”字具有不同含义,而将二者混为一谈。“边”与“塞”的区别在于,“塞”指我军长期定居之地,具体到这首诗而言,指河西节度使幕府的所在地一带。而“边”,则位于塞外,在战争发生时,指敌我两军交锋的最前线。既然崔希逸的军队在这次战争中入犯敌人的地盘2000余里,那么诗中所谓的“边”与“塞”之间,就有相当一段距离了。细揆“问边”两字的语气,这应该是王维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安顿下来之后,正常履行使者的任务,即出塞到前线视察。关于“单车”,施蛰存《唐诗百话》指出:这是用旧典,《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施蛰存《唐诗百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这是有道理的。“单车”出征在唐代以前的典籍中多见,如《史记》《汉书》都已使用。发展到唐代,“单车”出征一词所标示的,主要是一种勇气。不过王维在这里用“单车”一词,似乎主要不是渲染自己的胆魄。诗句说自己简直想乘着一辆单车去前线,而不需要大部队护送。实际上,对于来自朝廷的使者,崔希逸是不可能不派遣随从护卫的。王维这样写,侧重于宣扬由于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疆域得到拓展,即使“单车”出访也平安无虞。
属国,应解释为“附属国”。居延即居延塞,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强弩将军路博德所筑居延塞,称“遮虏障”,是象征大汉帝国版图雄阔的地理标记。“过”,可以理解成超过。这句诗是在说,我们大唐武功之强盛,已经可以与雄汉媲美;至于版图之辽远,则远远超过大汉帝国。这句诗同时也是在表扬崔希逸及其军队战功赫赫,使不少原敌方的附属国归顺大唐皇朝。而“单车欲问边”心理之能产生,就是以这一强盛的军事实力作为前提条件的。有些学者认为,首句的“问”字应理解为“向”。照我看,该诗若写于出使途中,可以这样理解。但既然这首诗写于诗人已使至塞上之后,则“问”字当理解作“视察”。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在唐代以前,“征蓬”已经是古诗中的常用语。其渊源,是曹植《吁嗟篇》《杂诗》(高台多悲风)等诗篇所用的“转蓬”一词。后世受曹植诗作的影响,多将“征蓬”用于描述客子孤游的场景:“征”字明其远行在外的生活状态,“蓬”字取其飘忽不定、未有归宿的喻义。比如,南朝江总《别袁昌州》诗云:“客子叹途穷,此别异西东。关山嗟坠叶,歧路悯征蓬。”再如,卢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诗云:“相看万余里,共倚一征蓬。”又如,张说《南中别陈七李十》诗云:“请君聊驻马,看我转征蓬。”有些读者就根据“征蓬”的这层意思,认为这句诗反映了王维受排挤而远赴边塞的孤独情怀。
实际上,当“征蓬”这一意象出现在边塞的地理环境中,还喻示着随心所欲自由穿行的状态。比如,在唐代以前,王褒的《出塞》诗很著名,其中就有句云:“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王维《使至塞上》一诗说到“征蓬”,不像是在渲染客子孤游之意;由于写作情景类似,这更像是在化用王褒的诗意。据此,我们不妨将“征蓬出汉塞”一句理解为:由于战争取得了胜利,诗人乘坐的车马无所顾忌,而可以像蓬草一样,离开塞上向前线自由自在地驰骋。
至于“归雁入胡天”,如果我们联系有关雁的历史掌故来理解,则这句似非纯然写景之句,而带有特殊含义。胡地有射雁的习俗,而唐代佛教流传,汉人一般不射雁。所以这句诗大致是说:由于唐军得胜,大雁可以平安飞入胡境了。另据《汉书》,汉使曾托言“雁足系帛书”,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消息传给武帝朝廷。那么,王维也有可能在化用这一故事入诗,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即大雁似乎有意跟随自己飞入胡天,以获取唐军战胜的具体情况,并早日传至玄宗朝廷。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联写景如画,是典型的秀句,向来为解读者所偏爱。比如,明代陆时雍《唐诗镜》录入《使至塞上》,批注云:“五六得景在‘日圆’二字,是为不琢而佳,得意象故。”至于其余几联,陆氏则不予置评。由于这两句一直被关注,出现了一些精彩的鉴赏文字。《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向黛玉报告阅读《使至塞上》的心得体会:
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而孙绍振先生在《解读王维的〈使至塞上〉》(《福建论坛》2006年第12期)一文中说:
这里王维经营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恰恰又是好诗,诗和画却达到了统一。因为这里的孤烟,一条垂直线;长河,一条水平线。这在绘画上,是静态的构图。这种静态构图,提炼得如此单纯,连征蓬、归雁都消失了,连白云、黄沙也视而不见,留给读者的,就是一个空阔的宇宙、静态的构图。一纵(孤烟)一横(长河),本来宁静得有点单调,再加上落日圆弧,就比较丰富了。这种丰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包含着内容上的。
苏轼在《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上述鉴赏文字,基本上就是沿着这一解读思路展开的。但是,解读者如果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的写景艺术太过强调,便容易忽略诗句中所蕴含的边塞精神。
关于“大漠孤烟直”一句的真正含义,莫砺锋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说唐诗时曾作过很好的解释。据唐代杜佑《通典》卷一五二记载,边制对举烽火有这样的规定:“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所以“孤烟”,就是“平安烟”。这句诗虽然写景如画,但最重要的含义,应该是在称道由于战争取得重大胜利,边境现在已经平安无事。孤烟,是相对于敌情紧急时多燃烽火报警而言的。直,未必一定指烟气形态直冲而上,而是相对于多燃烽火时烟气杂乱而言的。至于“长河落日圆”一句,也有边塞战事已息的含义。因为如果边塞有战事,就会战尘飞扬、“旌旗蔽日”,必然出现王昌龄《从军行》所谓的“大漠风尘日色昏”这样的场景,而日圆的景象也就不会鲜明地呈现出来。可以说,《使至塞上》颈联反映了大唐边塞的承平气象,是对盛世的讴歌。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中的“萧关”一词是虚用的。萧关在汉代处于中原进入西北或外族入侵关内的关键位置,属于塞上,因而战事频繁。典型例子如汉文帝十四年(前164),匈奴侵犯汉地,即由萧关攻入;而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西击匈奴,也由此出塞。据杜佑《通典》卷一九四,h萧关在唐代属于平凉郡萧关县,并非处于国境紧要的位置,所以唐代诗文用“萧关”一词言边塞事,多系援引汉代故事,如王维《送韦评事》云:“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据此,“萧关逢候骑”以理解成援引汉朝故事,较为合适。不过,王维在写这句诗时,还直接化用了前人何逊《见征人分别》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综合上述各种因素,我们认为,“萧关”一词在诗中并非实际地名,而是代指远在塞外(而不是位于塞上)的屯兵之地,而候骑指在屯兵之地与前线之间来往穿梭的通信兵。至于“都护在燕然”一句,众所周知,是用后汉大将军窦宪燕然山勒石纪功的故事,意在赞扬崔希逸军击败敌人的丰功伟绩,而大唐疆域得以大大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