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应用培训篇1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1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喜与忧

近几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因素还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不高,一般都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在就业应聘时能提供给招聘单位的在校时的各种作品,或者是获得各种竞赛证书、等级考试证书较多大大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

然而,根据我们对本地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中所隐藏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很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30%,不对口的就业率占50%,而认为“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的”比例为20%。二是就业稳定性差,因为专业不对口,频繁“跳槽”的很多,当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被问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有近80%的回答是“边做边找,工作压力太大,有更好的单位就‘跳槽一。三是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挤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学习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只要有一定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并不比那些上课玩游戏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差,有些用人单位注重的是计算机某个方面的应用能力够用就行,不需要很全面很专业。因此,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改革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

2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要确定一种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弄清楚用人单位需要怎么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人才。

根据我们对周边地区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调查得出结论是知识结构方面包括:

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基本知识;文字编辑、图像图表处理的基本知识;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及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数据库应用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力方面主要有:对计算机系统熟练的操作能力;文字处理、编程及软件开发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微机系统的安装、检测、维护、维修的能力;对计算机设备、网络和机房的安装、管理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按照强化基础、拓展特长、突出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模式来实施培养,具体的总结为“一套教材、两个阶段、三个强化、四个更新”。

21一套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表明,学生不必掌握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理论,而应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组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对计算机教材进行反复讨论,对原有教材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进行筛选、浓缩,结合本校实训场所实际,进行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计算机教学及考核以各门课程相应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以强化基础,拓展学生特长,突出学生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组织实训教学。

2.2两个阶段

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计算机专业口径尽可能宽,这是学生毕业就业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将学生在校前两年划分为“合格+特长”即“夯实专业基础”和“拓展学生特长”两个培养阶段进行。

夯实专业基础阶段主要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教学时间为一年级。在教学按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精选教学内容,严格按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要求尽可能选修一至两门专业选修课程。

拓展学生特长阶段主要为了解决“针对性、适应性”问题,教学时间是二年级,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教学课程中以就业优先为主导思想,根据计算机行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培养学生适应某个岗位群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发挥“双师型”教师个人的特长开设一定的特色选修课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建计算机专业各种团体小组进行学生特长发展的活动,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模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专业特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3三个强化

(1)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专业,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思想教育,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毕业之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在学生入学时的第一周便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讲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教育,告诉学生中职学校各个阶段,学习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这个专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抽象的理论中找到实实在在的快乐,愿意跟你学、跟你练,否则学生会在每天的游戏或聊天中度过。

(2)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为提高他们就业的竞争能力,必须以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而充分调动“双师型”教师的才能,加强实训课程教学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培养规划上应侧重放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上,为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有一个“宽口径”的就业机会,必修的课程一定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好,不能让学生有偏科现象,其次是把握好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训课程教学上,强化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的“岗位仿真”训练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学生在“拓展特长阶段”,应开设综合性实训课程内容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作品的方案设计、应用开发和综合思考等项目技术问题分析的能力,并要在实训教学时数上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至少占课时总时数的一半以上。对学习较好的学生鼓劢他们积极参与计算机各种专业团体活动,如:系统安装与维护小组,网页制作小组,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小组,网络维护小组,动漫制作小组等等,通过参与这种活动,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拓展学生的专业特长,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让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和企业实际项目开发为主要方式,使学生学会调研、确定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的各个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创新能力。

(3)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现代企业的员工素质也要求我们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一个不会与人共事不会与人合作的学生,在将来就业的岗位上是难以立足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不再有什么单纯的经典的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多的是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应用。因此应用型人才在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应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适当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艺术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增强人文精神,更好地融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应对困难的抗压能力。

2.4四个更新

(1)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再以主体身份出现,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由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因应而变,教师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快速普及教师和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实施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重要保证。

(3)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从互联网上进行可持续的学习,完成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同时,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支持,定期派送教师到企业或高等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接受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培训,完成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转型,确保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4)计算机实训设备的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是必要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之快让许多中职学校难以应负,面对一个被淘汰的计算机机房,专业知识再强、教学方法再好、教学手段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学生的实训课自然而然变为游戏聊天实训课了。因此,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备,确保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的必要保障。

计算机基础应用培训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72-04

2007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始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2010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被江苏省列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验收。近几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重点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

美国的高等教育与企业结合紧密,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多方位的产学研合作。企业项目委托高校开发并提供实习实践基地,把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合作教育的全过程。美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具有合作紧密、内容广泛、应用性强、经费有保障、稳定持久等特点。

德国的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双元制”。德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基本上是采用师徒教育模式,一边在企业工作接受师傅指导,一边在高校进行理论学习,实施工学交替。德国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是长期、稳固和紧密的,合作注重实效。

加拿大将高校、学生、企业三方融入合作教育。学生在校内完成必备的专业课学习后,进入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合作公司、企业等进行带薪实习,实习单位由学校负责联系,学校跟踪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用人单位负责指导和鉴定学生实习。

我国的产学研结合起步较晚。近年来,经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探索和合作实践,已形成了一些成功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内公司、校内工厂等机构,全面推进校企合作。这些产学研合作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校企现状,我国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因此,适应和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生产一线需求,在对市场及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研发项目为载体制定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备的课程体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定位高职教育。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2013年3月,我们对清华同方(无锡)有限公司、常州银港数据系统有限公司、常州市吟飞电子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合作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对用人单位需求的深入了解,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在课程设置及教学环节上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新增了计算机系统维护方向,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三层结构、三证结合”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三层结构、三证结合”课程体系设置

第一,体现“就业需要—确定岗位—确定能力(技能、技术)—确定课程—确定项目载体”的原则。

第二,一个专业可以确立1~3个主要岗位或方向,不同专业的岗位/方向可以交叉,但主次明确。我院的2013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三个主岗位/方向,分别为:智能电子产品设计、计算机系统维护、高速电路板设计。

第三,产学研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具有“三层结构、三证结合”的特点。“三层结构”是指“金字塔”型的“1+1+3”的课程体系结构。第一个“1”位于塔底,是指从事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的职业基本能力训练模块;第二个“1”位于塔中,是指相对宽泛的针对电子信息行业的通用能力训练模块;“3”位于塔顶,是指三个适应范围较窄的对应某一具体的职业、工种、岗位和工作的职业专项能力训练模块,即本专业的三个主岗位/方向。这三个模块递进学习,又相互促进,如同植物的根系、主干、枝叶,根系越发达,主干就越粗壮,枝叶才能茂盛。“三证结合”是指职业资格证书、行业认证证书和毕业证书相结合。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内的专业技能考核外,还必须获得英语a级、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四级或全国(江苏省)

算机应用能力1级、计算机装调工高级工证书并获取全国(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protel、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单片机开发工程师或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认定的其他证书之一方可获得毕业证书。

第四,每一岗位专项能力由一个系列课程(5~7门主干课程)教学进行培养,形成系列课程链路。

第五,岗位系列课程模式:把职业岗位要求的一项专门技术看成是一项任务,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形式设计成一个贯穿学业全过程的链路课程;以问题中心的科目课程打好技术知识和能力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实践课程培养职业需要的技术能力。

(二)产学研结合的职业岗位基础平台

职业岗位基础平台包括基本能力平台和通用能力平台。职业基本能力平台主要由8门课程组成:德育教育、体育与保健、应用数学、应用语文、大学英语、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综合素质训练。职业通用能力平台主要由7门课程组成:电路与模电基础、数字电路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protel技能认证强化实训、计算机应用实训、电子元器件识别、行业英语。

(三)产学研结合的职业岗位能力平台

职业岗位能力平台根据主要岗位群/方向进行划分,每个岗位/方向主要由下列课程组成:(1)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单片机产品开发工程师)。c语言应用实践、单片机基础、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单片机应用与实践、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智能电子产品综合项目实践。(2)高速电路板设计(电路设计工程师)。印制电路板制作与装配、单片机基础、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印制电路板设计进阶、solidworks设计与运用、高速印制电路板设计与仿真、印制电路板综合项目实践。(3)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工程师)。单片机基础、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与维修、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运用与维护、沟通技巧、计算机系统维护综合项目实践。

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技术(技能)体系和教学规律,结合校企科研项目,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专业技术(技能)体系的实施要求。根据高职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要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锻炼吃苦耐劳精神和受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而以项目为载体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正是实践技能培养的沃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时数已占总教学时数的50%左右,基本形成了基本能力教学、单元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实践项目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串连多学期的综合科研项目教学、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配套相应的实训项目。实训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螺旋式上升,如图2和图3所示。

基本能力教学基本能力教学包括课内基本技能训练和课程设计项目教学两部分。

单元实践教学单元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每个系列课程均设置多个单元项目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且与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符,一般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第二课堂实践项目教学第二课堂实践项目教学是课内外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是课程内基本技能教学和单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主要以特长生工作室和兴趣小组的形式展开。实践项目均以教师开发的纵横向科研项目为原型,经过一定的教学化改造后用于实践教学,每个项目必须有相应的项目负责人,并按要求组织教学、考核及学分评定。

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是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力举措。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综合项目教学即串连多学期的综合性项目教学,它是贯穿学业全过程的以项目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它是以岗位系列课程为支撑、以递进设计方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采用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岗位系列课程负责人对科研项目进行教学化改造设计,课程负责人对相应阶段的项目设计进行指导。每个

学生可选择1~2个项目进行设计或制作,项目一般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布置,学生要经过1~2个学期的设计或制作,逐步提高和完善,并按照规定进行考核记分。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而建立,专业基本技能一般在课程内基本技能教学环节中培养训练,专业技术技能一般在项目实践环节中培养训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综合项目教学环节中培养训练。

创新点

(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三层结构、三证结合”课程体系创新

产学研相结合的“三层结构、三证结合”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该研究成果已全面进入专业教学计划,“pcb工程师”、“单片机产品开发工程师”、“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工程师”等岗位系列课程已得到有效实施,相关课程建设已收到明显的成效,it类职业基础课程平台、产学研结合的岗位系列课程体系和职业岗位技能体系已建成,并在积极实施,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初步形成,每个实践项目均为教学化的科研项目,均有项目负责人和考核标准。建设与技术技能体系相对应的实践项目案例,项目实践教学活动效果很好,如科目小作品制作、串连多学期的综合实践项目等,并推出“师徒培养模式”的第二课堂项目教学,形成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研发能力。

参考文献:

[1]许统德.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j].成人教育,2011(12).

[2]哈贵庭.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0(2):92-93.

[3]丁爱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0(20):128-130.

[4]张节兰,曾凌燕.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15-16.

[5]郑丹青.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199-121.

计算机基础应用培训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需要一大批既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技术,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如何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高技能网络人才,是当前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人才的培养方案,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一、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构建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对专业教学计划进行适时修改完善,以培养创新应用能力为目标,强化技能训练,理论密切结合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对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素质需求等进行详细分析和研讨,制定出该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体系,见图1。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由清晰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作为支撑,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并具备先进、实用,体现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的一致性。按照职业技能需要,将课程分为专业(职业)基础课、专业(面向职业方向的职业技术)课和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课,每类课程都包含实验/实训课程。

二、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目标,构建了突出工程训练“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中心是以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及其维护为中心;四个基本点是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通用技能、计算机网络专项技能和专业技术综合应用技能为基本点。

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点,主干课程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

计算机应用通用技能点,主干课程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原理、微机软硬件配置与维修、数据库原理;使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上都上一个新的台阶,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维护。

计算机网络专项技能点,主干课程为网络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综合布线、Web技术、软件工程、网络数据库开发、网络技术实训,使学生具有硬件及网络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技术综合应用技能点,由毕业实习、毕业调研、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组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进入社会的前奏,目的是缩短学生能力与企业所需能力的差距。

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按照基础理论、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通用技术、计算机网络专项技能、专业技术综合应用五个模块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模块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专项技能和专项技术应用着重整体知识和实际技能的实用性、融合性,避免课程内容相互重叠和分量过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对现代企业生产的适应性。

将课程分为五大模块: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素质模块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英语、体育、法律基础、军训、公益劳动。

(二)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模块

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算法与数据结构。

(三)计算机应用通用技术模块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原理、微机软硬件配置与维修、数据库原理。

(四)计算机网络专项技能模块

网络规划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网络综合布线、Web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开发工具、网络技术实训。

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工作原理、网络设备及对硬件的编程。使学生具有硬件及网络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技术综合应用模块:本模块是在前四个模块教学完成的基础上实施的综合教学模块,由毕业实习、毕业调研、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组成。该模块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进入社会的前奏,目的是缩短学生能力与企业所需能力的差距。

四、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一)采用“核心能力建构的逆向工程法”方式构建、整合理论课程体系

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特色,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区别于以理论知识系统扎实为特征的本科层次,注重加强高科技应用能力(网络管理与信息处理能力)、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外语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更具备较强的运用高新技术从事技术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生存能力,从而高于以操作技能为主的中专层次。能力培养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和适应岗位需要为宗旨,注重加强跨专业适应能力、信息处理等高等职业应用能力、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外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立即上岗,又具备较强的适应新技术新工作的开展能力。

除在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计划在实习、实训及设计等实践教学过程中穿插理论教学。在第三学年的实践教学中,为加强实践教学的理论指导,每项实践环节配有相应的实践指导课。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发现所学理论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适时补充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促使学生认识到: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按直觉实践的缺陷与不足,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树立自觉在先进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的正确认识。

(二)加强教材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在选好教材的同时,安排专业理论水平高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编写教学讲义和教材。

(三)加强基础英语,全程强化专业英语

由于计算机专业发展极快,而最新的知识与技术资料一般都使用英文提示,因此能否学好英语、尤其是掌握相当的专业英语,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由于深感英语水平的提高难以速成,只能靠长期不断的努力为保证,在制订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教学计划时,我们做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决定在加强和保证基础英语前提下,采用“总-分”结合的模式搞好专业英语的教学,全面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具体做法分两个部分:基础英语方面,保证基础英语的学时,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专业英语方面,采用“总-分”结合的原则,既设置一门专业英语课,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和提高

阅读能力,此外各门专业课程,尤其是重要课程中至少有一章内容采用英文资料讲解,这样使学生平时学习专业课程时就不断积累和巩固专业词汇,持续不断地提高专业英语资料的阅读能力。

(四)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师资水平

针对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高职院校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存在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较低的现象,我们将加强校内外的学术交流,加强同行间的合作,学习发达地区教改的成功经验,聘请客座教授和专家顾问指导,不断吸取教改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确保专业教学体系的先进性。同时,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做好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将有发展前途、对专业贡献大的教师送出去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此外,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科研合作单位的便利条件,采用轮训的方法,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科研和工程项目,更新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专业教改作好知识储备和技术准备。

五、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本专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直接决定了本专业改革能否成功。因此,我们综合了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多次研讨,最终决定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确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在此原则下,我们多方探讨,采用多种措施和方案,紧扣能力培养中心,合理规划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初步形成了理论教学一实验教学一课程设计一各类实习一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一专业综合实训一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模式。在重点建设校内教学基地的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衡阳市还拥有一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和教师接触社会、了解技术发展、就业形式和掌握人才市场信息以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导的重要场所。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按照生产要求和不同岗位,分别受到横向拓宽(接触新的领域与环境)或纵向延伸(专业深度)的培训,真正达到网络工程师的培养要求。

(二)实现导师制,开展第二课堂和兴趣小组,实现育人多样化

此外,本专业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举办各类兴趣小组,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参与工程实践和技术服务,介绍实用的技术,培养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尽早进入专业角色,实现培养目标。

(三)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已具有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与之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正在开拓新的实习基地。同时,我们更注重校内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学校领导已经同意将本专业作为学校优先发展的专业,将大力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拟新建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使学生在校内就可接受全套的实践教育和能力培训。

(四)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新的实用的开发环境与开发技术

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与本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分不开,因此需要大力加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将通过轮训的方法,经常送出一些教师参加短训班的学习,并积极与一些技术实力较强的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往来,让教师参与他们的实践工作,学习最新技术和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我们还准备充分利用本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优势,直接请实习基地的技术人员来我校指导教师和学生,或让教师直接参与实习基地的具体工作,接触实际问题和应用,了解社会需要和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新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专业发展作好知识储备和技术准备。因此,教改方案中提出的“双师型教师超过50%”的培养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五)学校开放实验室,开放网络中心

为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本专业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平时在课余时间,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到实验室、网络中心以及各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自我教育和锻炼,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一步了解网络及网络管理知识和技术,并可充分利用因特网的资源优势,自我学习发展,及时跟踪最新技术动态,促进自我知识更新。

计算机基础应用培训篇4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就业岗位;专业特色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融入社会各类职业岗位,用人单位对于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日异见长。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类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重要渠道,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除了满足高校计算机一级联考的需要,还肩负着培养职业需求的计算机能力的重任。高等职业教育宗旨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着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渗透到计算机课程。对于学生而言,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这门必修课不仅为后续的计算机课程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要为将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我校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分析(问题现状)

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的目的是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专业服务。我小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着许多新问题,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层次不同

我院高职学生主要由两种学生组成,一种是经高考后录取到我院的学生,另一种是中职对口到我院就读的学生。有些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应用基础的知识,有些学生虽然之前接触过计算机的知识,但是很有限,甚至还很生疏,这样导致了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对于这种情况,许多教师较难把握授课内容,造成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基础好的学生又过于简单。因此,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要对学生因材施教的问题。

2.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虽然有上机练习一环节,但是上机内容仅限制在一些常见的基础练习,上机目的也仅限于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操作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填灌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几乎没有。这种模式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极为不利,更不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事务的能力。因此,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的问题。

3.所学知识无专业特色,难于适应岗位需求

目前我校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要求一致,教学内容与专业联系不紧密,服务岗位不够,应用性不强。针对各专业的学生要求一致,没有真正地服务专业,对各专业的学生信息能力需求了解不够,以致学生在内容方面学了不少,但精通不够,不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非能力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广大的教师过多的关注课程内容和一级考试的客观需要,而忽视了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考试方面是优等生,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可能变成了“文盲”,不能立即上岗操作。

当前计算机已经融入到个行业,行业的差别对员工的计算机能力需求也不同。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要面临适应企业需求,以应用为目的,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问题。

4.成绩考核模式趋向应试教育

目前我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还偏重于应付一级考证的教学,成绩考核以一级考证成绩为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学生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很难测量,更不用说如何把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和专业联系在一起、和就业联系在一起。因此,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要对教学评价方法进行改革的问题。

二、基于就业岗位需求及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构想

1.对用人单位进行调研,总结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在岗位上的各种需求。适应企业需求,以应用为目的,把知识化为能力,是该课程改革的核心。把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对企业实际需求的调研和分析,把企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提出的需求制作成综合项目,将任职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融入课堂教学,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工作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从而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真正提高应用计算机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处理事务的条理性、逻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2.突出专业特色,实施项目模块化教学。以就业为目标,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不同类型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另外,以章节为模块、结合计算机一级考证制定实训项目内容。本课程共分为六个实训项目:计算机软硬件实训、Word文字处理实训、Excel表格处理实训、PowerPoint演示文稿实训、Internet网络应用实训、计算机一级考证实训。

3.分专业分层次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同类型专业的所有班级为划分对象,将同类型专业的所有学生按照其计算机基础划分优、良、中等多个层次,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个教学班级。各班级根据分层次后的学生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4.采用情景―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根据职业岗位设定实训项目的学习情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情景中的工作岗位进行岗位分配,让学生完全以职业人员的角色完成实训项目;同时,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从“教为主”转化为“学为主”,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固定学生座位。教学过程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因此安排同组学生坐一起并固定座位,便于学生交流的同时也便于教师进行考勤等管理,有效杜绝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现象。

6.制定项目评价制度。每个实训项目完成后都开展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表达等综合能力。

7.完善考核制度。期末考评采取多种考核相结合,改变“一试定分”的方式,由实训表现、实训成果、出勤等多方式表现进行综合考评,做到公平、科学地评价学生。

三、结束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级就业实际情况,必须改变教师的观念,积极的探索。本着“以人为本、面向学生专业就业”的理念,因材施教的宗旨,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润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2003.

[2]周来,刘丙利.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现代商贸工业,2008(12):38-450.

计算机基础应用培训篇5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20-0000-0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内高职院校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据统计,IT职位需求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长,这表明IT人才供不应求,但近几年来,从网络到纸质媒体盘点高职就业“红黄绿牌”专业榜单,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直被亮黄牌专业。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研,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办学特色不鲜明,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特长不专,学生三年毕业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本文拟就该专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给予解析,提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思路,从专业方向选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模式、技能训练、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传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了配合我校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围绕职业岗位(对应于企业的岗位群或工作任务)设置课程,我们最近对我校08、09、10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1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发现本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问卷问题涉及学生接触专业课程的时间、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形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环节的教学、专业技能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教师教材以及学生从事计算机领域工作的胜任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调查结果揭示了以下一些问题:

1.1基础课与技能课教学时间分配不够合理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一主要是公共课,大二上学期学习基础课,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一般上10周课)才涉及专业课。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二下才开始接触专业课,时间太迟,并且大约25周(二个学期)内要学完多门较深的专业课程,时间集中且短暂,影响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1.2基础类课程比例过高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五个模块,公共课的比例占33%,基础课的比例占到28%,专业课的比例占到10%,选修课的比例占到6%,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占到23%。公共课、基础课占的比例太重,同时开设的课程门数太多,受学时总数的限制,每门课课时数相对较少,教学过程中常常是蜻蜓点水,难以深入系统地讲解,学生也未能有机会深入下去。

1.3培养目标宽泛,课程设置繁杂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具有硬件组装与维修、软件开发、系统维护、数据库、信息处理、图像处理、网络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主要课程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子与逻辑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与组网、网络操作系统及配置管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编程、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程序设计、Flas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主要课程设置来看,理论课程偏多,职业技能课偏少,且基本涵盖计算机所能涉及到的所有领域,电子技术、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图形处理等领域。从形式上看,这种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宽广的就业去向,事实上,涉及的广泛和学制的有限性,使得学生三年什么都学了但什么也没有学会,无一技之长立足于企业。这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今岗位逐步细化,专业分工越来越明确背道而驰。

1.4课程设置的模板与本科类似,仿佛是“学制袖珍型本科”

我国多数高职院校仍沿袭着传统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采用学科式的课程模式,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即便根据高职的人才培养的需求特点调整提高了实践课的比例,但理论与实践仍然缺乏有机衔接。

1.5实验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高职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而实验实训是学生获取技能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基于高职特色的实践环节不落实,导致学生动手能力缺乏。一是学校口头上重视实验实训,但因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很难付出实施。二是校内实训条件简单,缺乏职场性的设计,只能满足高职教学简单实验实训要求。三是实训项目缺乏针对性,只能满足实训课程的课堂内操作。四是用模拟软件的实训代替真正的实战训练。

1.6教与学缺乏高职特色,教学方式陈旧

授课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理论知识偏多、偏深,过于重视公式的推导。验证性的实验代替学生技能的培养。缺乏启发性教学、技能拓展性教学,没有突出实践性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1.7“校企结合”模式流于形式

学生走进企业,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企业以追求最大效益为目的,企业出于对生产效益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很难给予学生在相应的技术岗位上真正锻炼的机会。实际上的“校企合作”都是仅为学生提供参观或短期打工而已,不能满足理想的校企合作形式,即满足学生“半工半读”。

1.8师资数量匮乏

师资力量不足成为目前制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是教师数量不足,造成的教师教学负担过重;二是教师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占比例过大,“双师型”教师缺乏且培养体系缺乏创新性;三是教师技能不高,大多数现任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胜任高职教育对技能教学的要求;四是引进高质量、高学历人才机制不健全,且人才容易流失。

1.9教材建设泛滥

高职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有其鲜明特色,这就要求高职教材不能照搬普通高校教材,更不能借用中职教材。教材建设泛滥表现在:一是高职开办初期借用同名称本科或专科教材;二是中期使用校内自编教材,而这些教材不能体现以“应用”为宗旨,教材内容脱离市场,实践指导性不高,更新速度慢。三是近几年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因图书出版业逐渐向市场接轨,而使各种版本教材冠以“高职”字样,但并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1确定专业方向

通过对武汉富士康、长飞、普胜科技、鑫人达科技、汇众网络、中地数码、晓通网络、东湖高新开发区等30余家大中型企业用人情况的调查,企业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的主要岗位群是计算机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计算机产品生产及管理员,楼宇、物业、酒店通信网络的安装、调试、保养人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电子商务技术员,计算机系统维护员,网络管理员,程序员,计算机辅助设计员,应用软件使用员等。在对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的校情及学生的基本状况,在繁杂的岗位群中,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及行业、企业专家论证,我们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定位在“网盾工程”应用能力上,以此为核心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从第一学期开始就接触“网盾工程”职业课程,将“网盾工程”课程均匀分布在各个学期。

2.2构建合适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路径。从企业对“网盾工程”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出发,分析其职业能力结构,构建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按职业岗位设计课程:职业岗位要求对应职业课对应职业技能课够用的基础理论课必需的公共基础课,力求实现课程与岗位需要的更紧密衔接。“网盾工程”职业岗位设置四个模块,①计算机软硬件训练;②局域网搭建、逻辑层次布局训练;③网络安全管理;④网络部署。与每一模块对应职业课程3-5门课程,职业技能课2-4门。删除与“网盾工程”无关的课程,在保证必需公共课的基础上,专业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相应增大“网盾工程”技能课的比例。

与“网盾工程”职业岗位模块对应的课程:(1)计算机软硬件训练。计算机组装与维护、Windows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2)局域网搭建、逻辑层次布局训练。Linux桌面应用、Linux系统配置与管理实训的配置、路由器与路由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线局域网组建实训、无盘网络组建与调试实训、交换机与中级路由及实训。(3)网络安全管理。病毒与黑客防范、计算机病毒防治实训、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实训。(4)网络部署。无线局域网基础、无线网的配置与调试实训、应用密码学、Linux网络服务与管理、Linux架站实务。

新的课程体系,围绕职业岗位设置课程,着眼于岗位职业能力,重点突出网络应用能力,课程设置实用性强,学生三年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达到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

2.3技能的训练

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提高的原则,“网盾工程”设置基本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到职业能力训练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阶梯实训教学模式。

(1)“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完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能力;文件和打印机资源的共享设置能力;网线制作能力;网络布线能力;网络工具及设备的使用能力等,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实践能力。(2)“职业技能”训练:主要完成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配置能力;网络操作系统安装配置能力;网络应用软件工具的配置与使用能力,训练一定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技术应用能力。(3)“职业能力”训练:主要完成小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维护能力,无盘网络组建与调试能力;无线网的安装与调试能力。训练一定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4)“综合应用能力”训练:主要完成中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安装、运行、维护能力;计算机网络安全监控与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2.4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深化巩固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学生从中掌握职业技能。根据调查,企业需要的新员工要求动手能力强并能够快速投入工作,不需要进行更多的业务培训。为了培养与企业“零距离”的技能型人才,我校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设置专用机房,所有需要用计算机操作的相关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上课,实施“边讲边练”的渐进式的教学模式,同时把机房营造成“专业+公司”的模拟公司,布置成企业环境,一切依照公司的管理规定来运作。进入模拟公司,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主管和员工的关系,使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在模拟公司上课既解决了教师讲授理论时的抽象,以及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操作步骤的难题,也改变了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状况,更有利于学生与企业实现“零距离”。

同时学校投入百万,购置二套CISCO网络实验设备,包括CISCO路由交换设备,CISCO防火墙设备、CISCO无线设备等,实验设备可进行路由交换、网络安全、无线网络、IP电话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安全、VOIP、综合布线等方面的实验内容。学生在实训室可以“真枪实弹”训练。

2.5校企合作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这些企业主要有:武汉富士康、武汉普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晓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鑫人达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对促进产学合作教育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我们聘请武汉普胜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骨干担任特聘教授,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对学生现场岗前培训,逐渐适应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同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到公司的主要岗位上学习,有的是网络安装、网络调试、网络安全管理等,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增强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职业技能提升的锻炼,而且为学生毕业后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利用我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支持企业发展,这样互惠互利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建立稳定而持久的合作关系。

2.6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专业建设的主力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有计划安排他们下企业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加强在岗教师的培训,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等新知识。三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办出水平和特色的关键,扶持专业教师从事产业开发或者走进生产经营第一线,以此培养“双师型”教师。四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企业、行业第一线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活动,指导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五是提高教师待遇。以事业激励人,以情感关爱人,以待遇留住人,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稳定教师队伍。

2.7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教材建设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对高职教材建设的管理力度,防止高职教材泛滥。有关主管部门应建立教材编写、审定分离制度,聘请专家、学者、一线的教师以及行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的编写、审定工作。二是要突出高职的核心----应用、实用、实践。高职教材的编写符合高职学生群体认知水平,理论以够用为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环节,以具体的任务驱动和企业的实际案例来组织教材的内容。三是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及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是构建教材的立体化。在配齐教师参考用书、学习辅导书、练习册、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配套教材的电子教案、音像、多媒体课件、电子或网络教材。

3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应用培训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

随着计算机辅助学习工具逐渐进入课堂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整合跃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使得我们的教育事业进一步向交互式学习和网络化教育时代迈进,这就对我们教师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水平,更应具备高科技的现代化能力。怎样进行信息技术的强化训练才能又快又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呢?

一、整合培训做到“三看”

看基础。学习前要对自己的情况做详细规划,包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计算机操作的应用水平,以及与学习相关的一些多媒体软件的了解使用等。另外,自己对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知识的接受能力的程度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这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进度问题。

看技能。根据自身条件和培训所使用的计算机条件,要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针对自身现有掌握情况对计算机进行重新整理,统一安装系统软件和相关应用软件,并划分同样路径的目录供自己存储使用,这样,既方便自己有效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计算机的技能与技术。

看内容。信息化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的本质特征,而教育信息化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信息技术与专业学科教育的整合上,计算机办公软件的使用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就成为了整合最突出的载体。那么,教师的计算机培训中办公软件的使用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就成为了重要的内容之一。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的熟悉,文字处理软件Word和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和技巧、网络浏览Internet的初步知识和应用、音频和视频文件的简单浏览等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这部分,由于现在制作软件比较多,主要有:

1、MicrosoftOffice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套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办公软件套装。常用组件有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FrontPage等。这其中最为常用的办公组件中,Word和Excel无疑是最为基础的必修课程。

2、Authorware是专业的多媒体创作工具,特点是流程清晰,人机交互性强等;缺点是素材支持的格式很有限,动画功能一般,而且对使用者要求较高。

3、Flash是一款二维动画软件,它具有强大的动画编辑功能,可以随心所欲地设计出高品质的动画,而且可以把音乐、动画、声效、交互方式融合在一起,做课件非常小,而且生动、交互好、文件小、利于网络传播。由于Flash的学习使用相对来说不是很困难,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学习工具和多媒体制作当中,如果作品中经常用到一些画面丰富、生动有趣的动画,那Flash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综上所述,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接收能力,自行选择几种软件作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培训内容。

二、发展提高坚持“三多”

多形式。现在各校教师计算机学习的重点是计算机基础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在培训时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纵向培训,统一从基础入手,然后由易到难,逐渐完成培训全部内容,在学习中还可以让基础好的同学在巩固的前提下加大力度和难度,以大大促进培训的实效性;另一种是横向培训,按照自身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分组分内容同时开始强化培训,基础和接受能力弱的项目从基础开始,基础和接受能力占优势的内容直接进行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学习和制作。

多练习。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如同骑自行车一样,理论再丰富,没有实践永远也学不会。所以在培训学习中要保证自己每天充分的练习时间,练习时要即时反馈,做好复习旧知、巩固新知两项内容,保证练习的效果,尤其是基础,一定要扎实,否则将影响后继内容的学习。

多目标。在培训中每一点内容都要有需要完成的作业,也就是练习所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感觉就象上一层一层的台阶,由于把知识分割成了小块,更容易有成就感,能有效地增加自己学习计算机的信心,这种信心对于后期学习难度比较大的应用软件时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应用开发注重“三勤”

勤运用。培训是一个过程,提高发展自身综合素质才是最终目标。培训是一个程序,不是结束,而是真正应用的开始。计算机知识是应用知识,学了不用等于没学。所以在日常学习中要多用,比如学习时上网查找资料,计算机中论文的录入,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日常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的各种应用等等,把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使用,做到想用、会用、勤用。

勤制作。计算机办公软件的使用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是建筑在软件使用基础上的个人经验的集合。要制作一个根据自己需要、有价值的、能在学习中实际应用的作品,只靠会用软件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我们能把握所学知识内容的尺度,选择合适的呈现形式,有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同时,基于作品中声音、图像、动画的使用,还要有一定的美学、声乐等知识,而且作品各部分的流畅和交互形式的选择也很重要,再加上要考虑操作简单方便,所以必须依靠自身在日常学习中,多做作品来积累经验,体会制作技巧。

勤补充。计算机知识是日新月异、随时都在变化更新,要时时保持查漏补缺,只满足现状是不行的,除了要制订长期培训计划来进行有效补充以外,还要在平常的应用中注意对自身计算机知识做点滴补充,多看多用多问,积少成多,使自己的知识日积月累,更新交替。在学习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自己。

计算机丰富了自己的头脑,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更使同学们相互之间合作交流更加容易,也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好处,享受教育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样,我们就向现代化迈了一大步,为今后的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张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04.